习作《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教学设计
习作教学设计——写一个熟悉的人5篇

习作教学设计——写一个熟悉的人5篇第一篇:习作教学设计——写一个熟悉的人习作教学设计——写一个熟悉的人课题:写自己熟悉或印象深的一个人教学要求:1、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连贯。
2、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连贯。
教学难点:如何抓住要写的人的特点,如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有关的范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亲人、朋友、同学等等,这些人中有的人,给人留下的印象比较淡,而有些人却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甚至使人终生难忘。
难道你不愿意让大家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你最熟悉的人。
二、审题指导读题目要求:你都了解到什么?(读题目要求,认真加以思考)你认为此次作文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内容具体、真情实感)三、组织材料1、想想谁是你最熟悉的人(印象最深的人),什么事情(什么原因)让你对他产生如此深刻的印象。
按要求进行准备。
要求:(1)说一说他是谁?(2)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写他,这中间存在着怎样的一个动人的故事?(3)把你选择的材料完整的说给大家听。
(独立选材的基础上可以就近交流)2、汇报自己的选材。
1.请比较好的同学先汇报。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教师应注意评价学生的评价,要充分肯定优点,适当的指出需要努力的方面。
2.在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同学进行汇报。
同学老师进行及时评价。
友善的提出不足之处。
(先不急着写,一定要让大家充分的交流之后,有东西可写了再下笔)四、突破难点1、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要写好这篇文章重点是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那怎样才能做到呢?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的改进的方案。
小组每进行讨论,报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
3、教师总结:抓住人物的特点,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充分融入自己的真情,才能写出好文章。
(老师可以读几篇范文启发学生)五、动笔练习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
《写熟悉人的一件事》教学设计分析

《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教学设计分析第一部分:教学设计(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回顾第二组课文,回忆一下本组课文都讲了谁的什么事?(指名学生回答。
)第8课课文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楚课文写了关于宋庆龄的什么事?今天我们就来进行第二单元的习作:写生活中你所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板书: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31页,齐读习作要求。
老师根据习作要求归纳了本次习作要点。
(板书:明要求)出示学习目标:①、写清楚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②、要写值得写的事,把事情写完整,从这件事中能看出熟悉的人的品质。
③、把句子写通顺,学习运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双引号,学习分自然段写。
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你准备写谁做的什么事?在第一自然段中写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原因。
(二)、回归生活,精选材料1.创设情境,自由交流教师播放轻柔的音乐。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想看,自己想写谁?想写发生在他身上的哪件事?学生想好后小组交流,老师相机指导。
2、紧扣要求,强调“值得写”新奇有趣的事值得写,让你印象深刻的事值得写,深受触动的事也值得写。
(板书:值得写)3、筛选材料按照“值得写”这个标准,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教师随机点评。
4、小结:作文写得好,关键在选材。
选材要新鲜有趣,即便是普通小事,也要写出不普通的生活细节。
(板书:精选材)(三)品读例文,学习写法出示例文《我不能失信》,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的描写突出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的写作方法。
(师板书:善表达)(四)动笔起稿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动笔起稿,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议交流1、学生展示习作。
2、师生共同评议。
(从习作内容完整,句子通顺,常用标点符号的使用进行评议。
)(板书:内容完整句子通顺学用标点符号)(六)同桌互改1.同桌交换,参照评价标准修改同学的习作,用波浪线划出写得好的地方,对内容、句子、标点方面提出修改建议。
2.学生汇报:用修改后的习作与原稿进行对比,并说说自己是从哪些方面进行修改的。
小学语文作文《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教案

小学语文作文《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教案【课型】习作指导课【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发现他们的优秀品质。
2.掌握引用对话的不同形式,并熟练运用到写作中来。
3.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描写等手法来突出人物特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写一写身边熟悉的人,抓好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突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对本单元学习的对话描写进行迁移训练。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让学生回忆和收集童年生活中自己熟悉、喜欢的人物特点的材料,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为习作作好准备。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发现他们的优秀品质。
2.掌握引用对话的不同形式,并熟练运用到写作中来。
3.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描写等手法来突出人物特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点明习作主题(出示PPT1)通过第二单元的这几篇课文,又通过几件事情认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和宋庆龄这几位新朋友。
学生们也有自己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也发生了许多有意思的事情。
这一单元的习作主题就是“用一件事来写一个熟悉的人”。
请学生看大屏幕,谁来读一下习作要求?生读习作要求。
二、明确习作要求我们要明确以下三点:(一)熟悉的人,这个人可以是老师、同学、朋友、家长、亲戚、邻居……(不仅熟悉这个人的外貌,还要熟悉这个人的性格特点,熟悉这个人的品质。
)(二)抓住人物特点。
1.外貌特点(抓住主要特点,不要面面俱到)性格特点(突出与众不同的方面,宽容、善良、乐观等等)通过事例、语言、动作来描写。
例文1:“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
小男孩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
”高尔基赶紧站起来,小男孩已经提着照相机跑出去了。
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请同学们找一找这段话中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有哪些?讲一讲你感受到了什么?2.同时也要注意引用人物对话的3种不同形式,提示语在人物语言前面的: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人物作文]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作文指导教案
![[人物作文]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作文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ff1d0e102de2bd970588a9.png)
[人物作文]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作文指导教案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作文指导教案一、习作: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二、写什么1,熟悉的人很多,比如:爸爸妈妈、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家里的亲人;街坊邻居;小店的营业员;班级同学;校长老师;学校的门卫……选择其中最熟悉的一个人。
2,要写这个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情,而不是几件事。
首先这件事情是真实的,最好是你亲眼目睹的,然后这件事能够反映他(她)的特点(急性子、细心、唠叨、爱美、活泼、马虎、文静等等。
3,抓住特点的方法:用五官观察你熟悉的人!然后记住他(她)长相、动作、语言、表情,特别是最喜欢的打扮、最常做的动作、最爱说的话、最多的表情。
有时不用刻意突出特点,只要你把在某件事中这个人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具体地写出来,就能够自然地刻画出他(她)的性格。
例如:1、可以写写你身边亲人的一件事,比如:你爱美的妹妹、严厉的爸爸、爱唠叨的妈妈、赶时髦的奶奶等等。
2、可以是你身边的同学或者朋友的一件事,比如:你身边的“马虎大王”、爱捣蛋的同桌,书迷、你们班的“电脑高手”、某项体育活动很棒的同学等等、班里一个既安静又听话的同学等等3、可以是其它熟悉的人一件事,比如:热心的邻居、热情的营业员、严肃的门卫等等三、怎么写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情,主要是通过这些事情来突出他的特点。
在这些事情中,主要选择一件你记得最牢的事情详细的写。
先可以简单写一写这个熟悉的人的长相(高矮胖瘦、发型、脸部的样子等)、衣着打扮(颜色、长短、款式等)。
然后把记忆中的一件事写出来: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在这件事中出现什么奇怪、或好玩、或有趣、或让人讨厌的、或不开心的事情,仔细写出来。
最后写一写结果或对熟悉的人的印象,对事情的感受。
注意:如果你记不住事情的细节,或这个熟悉的人的长相细节,那就再去见一见这个熟悉的人,可以和他(她)一起做事,这下你一定要认真观察(用五官),并赶紧记录下来,这样你就有东西可写了。
《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作文教学设计

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一、设计背景在作文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学生因为触发不到深层次思考而无法写出突出的点和感受,特别是在写“看到自己熟悉的人做了某些事情”这类题目时,同学们缺乏真正的人物描写和对事件的感悟。
针对这些问题,本设计以熟悉的人为主题,旨在通过让同学重新审视身边的人和事物,激发他们发掘隐藏在平凡生活中的情感和细节,借此提高他们的作文表达能力。
二、设计意图和目标本设计的主要意图和目标是:1.鼓励同学们用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物,挖掘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情感和细节;2.帮助同学们学习运用常用修辞手法和排比等写作技巧;3.提高同学们对作文写作的兴趣和信心,为他们今后的写作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本设计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合作”的交互式教学方法,将同学们分为小组进行合作,在组内分工合作、互相讨论并给互相提供反馈。
在同学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表达的基础上,教师更多的是引导他们通过彼此的合作互相促进,不断地优化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激发思考在课堂中,教师会启发学生们回忆自己曾经遇到过的熟悉的人做过的一些事情,并在黑板上列出相关的关键词(如地点、时间、人物、事件),向学生们展示题目涉及的内涵。
第二步:词汇辨析在学生自由写作之前,任教师介绍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和文学句式,可以进行以下示范:1.排比:xxx,xxx,xxx,xxxx2.比喻:xxx,如xxx3.拟人:xxxx,像xxx4.倍感:xxxxxxxx.注意:本设计仅仅是列出常用的修辞手法和文学句式列示,重点仍然是激发学生探索文章所涵盖的情感和关键细节。
第三步:交流合作学生分为小组,至少三人一组,分别挑选同学们熟悉的一个人,并在5-6分钟内写下题目内容,倡导在写作中配合采用各种修辞手法。
第四步:书写草稿小组内自我审视,创造性地使用一些文学手法,并将写好的草稿传递给组内另一个小组成员,此时具体写明自己在写作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进一步改进小组内作品。
人教三年级上习作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教学设计

习作《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引发学生的自我表达的欲望,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学会把事情写清楚并学会用“用一件事情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质或特点”的写法。
3、通过修改把事情写清楚。
4、通过交流习作,达到自改和互改的效果。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写作兴趣孩子们,咱们已经在一起相处一段时间了,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你觉得杨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发言)你们之所以知道杨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是因为你们和杨老师很熟悉。
(板书:熟悉)在第二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小摄影师》,《灰雀》、《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几篇课文,课文中的一些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谁来说说你对谁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学生发言。
二、明确要求,领悟写法1、在第一单元我写的是一件事情,在这一单元里我们将要来写人,写人的作文是我们常见的作文形式之一,我们今天到底要写人的什么呢?请同学们把打开书的31页,默读习作提示,用笔划出这次习作的内容。
生回答: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板书)2、师:看题目,写什么样的人?(生:熟悉的人)师:你熟悉的人都有谁?(学生自由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师:因为我们和他们非常熟悉,所以经常会和他们发生许多事情,再看题目,还有一个关键词,需要我们注意,哪个?(一件事)师:那么多的事,只让我们写一件事。
写一件什么样的事呢? (“值得写”的一件事)师:什么样的事是值得写的事呢?那么这样的事情还必须和谁有关系?4、师:回忆我们第二单元的内容,都是有关名人的事情,我们一起回顾课文。
5、师: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通过这些故事能知道名人的品质,我们要写的这件事也要反映我们熟悉的人的品质,可是我们认识的人都是普通人,所以我们不光可以写他的品质,还可以写他的特点。
想一想,我们普通人有哪些值得我们写的品质或者是特点?(指名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课件,归纳的人物的品质和特点等等。
《写一个熟悉人的一件事》的习作教案

《写一个熟悉人的一件事》的习作教案《写一个熟悉人的一件事》的习作教案《写一个熟悉人的一件事》的习作教案一、复习导入在第二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几位名人的故事,谁能说一说,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他们是怎样的人?)好,大家说得很好。
虽然这些伟人已经离开我们了,但是他们的精神和品质却永远影响着我们。
然而,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我们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也有许多令人感动、佩服、难忘的故事,他们的精神和品质也会激励和影响我们,值得我们去写。
大家想写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这次机会,把你想写的人,值得写得事写出来吧。
二、明确习作要求让我们看一看习作要求,千万别跑了题。
请大家打开31页,自己读一读本次习作的要求。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习作的要点。
1. 熟悉的人.如爸爸、妈妈、同学伙伴、外公外婆、老师等。
2. 写一件事。
3、值得写的事。
(什么是值得写得事呢?就是写好事,能表现人物的.高尚精神和优秀品质)4.把事件的过程叙述清楚。
(记事文章就要围绕中心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尽量做到真实、生动。
5、题目自拟。
三、层层引导步步完善第一步:确定要写人物找出感动(佩服)点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我们熟悉的人,你认为谁是你熟悉的人?(如爸爸、妈妈、同学伙伴、外公外婆等)但往往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平时我们可能忽略了。
不过,让我们仔细想想,还是有的。
1、我要写谁?人物有什么精神、品质?(教师适机把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写到黑板上,如,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关爱孩子……)(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2. 什么事表现了这个精神品质?(这就是文章的选材)第二步:拟定题目围绕中心写作当我们确定写谁了以后,我们要给的文章拟定一个题目。
注意:本次习作虽然让我们写一个人,但重要的是让我们通过这个人做的这件事突出这个人的高尚品质。
习作的要求是写好一件事。
因此在拟题时不能简单写成:《我的妈妈》《好伙伴》等。
你可以根据自己所写的具体事件确定题目。
《我熟悉的人的一件事》的教案

《我熟悉的人的一件事》的教案教案:《我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我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这篇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2.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运用。
教学难点:1.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2.运用逻辑推理和批判思维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运用。
教学准备:1.课文《我熟悉的人的一件事》2.图片或视频素材3.课堂小组讨论工具教学过程:一、前期准备(5分钟)1.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导入话题,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好奇心。
2.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我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可能是怎样的故事。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让学生认真阅读《我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这篇文章,并在阅读过程中做好标记。
2.学生阅读完毕后,展示课文,让学生口头表达文章的主旨和内容。
3.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彼此的理解和感受,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文章中涉及到的人物、事件、情感等方面的内容。
三、分析文章结构和语言运用(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发展和结尾部分,以及其中的转折点和高潮部分。
2.教师鼓励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运用,包括修辞手法、句式结构和词语选择等方面,提升学生对文章整体效果的理解和把握。
3.学生分组合作,就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运用展开讨论和总结,最后向全班汇报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四、写作训练(25分钟)1.针对文章内容,教师提出写作练习题目:描述一个你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进行创作。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写作练习,并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和修改。
3.部分学生进行现场朗读和分享,教师及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促使学生不断提升写作表达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鼓励学生在家继续进行相关练习和作业,以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教学设计
新桥小学罗静
执教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习作《写身边熟悉的人的一件事》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是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学生应该完成一篇写事的文章,所写的这件事是发生在自己熟悉的人身上的。
这里所说的熟悉的人,不局限于亲人、朋友、同学,还可以是老师、邻居。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众多的真实事例中,选取最值得写的事例,对事例的记叙要突出人物在事情经过中某方面的突出表现,要善于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
二、教学目标
1.理解题目的要求,选择恰当的有个性的素材。
2. 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
3.把句子写通顺,事情经过写清楚。
三、教学重难点:选择恰当的素材,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或性格特点。
四、教学准备
1.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课件。
2、.三篇例文。
五、教学时间: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欣赏一组图片,请同学们大声地叫出图片中人物的名字(出示幻灯片)。
2.请同学说一说对图片中的哪位动画人物的哪件事印象最深刻,这件事反映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3.由图片中的故事转入本次习作的课题:写生活中存在的,你所熟悉的人的一件小事。
(板书课题:一件小事)
(二)明确习作要求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出示:习作提示)
2.自读习作提示。
边读边思考,找出本次习作提示中的要点。
3.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熟悉的人一件事值得写)
(三)讨论交流
1.请同学,想一想你熟悉的人都有谁?准备写哪个人的哪件事?
2.学生说,教师点拨,交流评价。
(1)学生尽情说。
(2)师小结引导: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既是熟悉的人,也讲了一件事。
那么这件事到底值不值得写呢?
(3)学生再说,师随机点评。
(4)小结:选材要新鲜有趣,即便是普通小事,也要写出不普通的生活细节。
(四)讨论交流
1、填表格,填好后在班上念一念:熟悉的人是谁?值得写的事是哪一件?表现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或性格特点?
2、同桌同学讲这件事情的经过,听的同学评一评。
3、学生再在班上说,教师点拨。
(五)例文引路
1.大屏幕出示一篇例文。
例文:
爱唠叨的妈妈
我妈妈什么都好,就是有一个坏毛病——爱唠叨。
这不,又来了!
星期一早上,我还在梦乡里做着美梦,妈妈就开始“唠叨”了:“起来了起来了!”她边唠叨边用手拍着我的屁股。
我惊慌地醒了过来,“干什么?这么大声!人家还要睡觉呢!”“睡什么睡!都快迟到了!”妈妈唠叨着伸过一只手表,我睁眼一看,啊——七点三十六分!我赶紧从床上爬起来。
在我洗脸刷牙的时候,妈妈又在旁边严肃的说:“这些事必须在五分钟内完成!”唉,我只好乖乖地照办。
没有?”“哎呀,瞧你的衣领,也不翻翻。
”等我走出几十步远,妈妈的声音又从后面飞了过来,她从窗台上探出脑袋,朝我挥了挥手说:“宝贝好好学习哦”
吃完早饭,当我打开家门的时候,妈妈又在门口唠叨开了:“红领巾、学习用品都带了
可是,在学校里我就特别想听到妈妈的唠叨。
2、学例文,谈感受。
(1)、指名读文章,学生思考:文章讲的“我的妈妈”是个怎样的妈妈?
(2)、从什么地方看出妈妈爱唠叨?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随机引导学生学习在写事情的过程中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或性格特点。
(3).小结:作者是通过语言、动作及神态的描写表现妈妈爱唠叨(师板书:语言、动作、神态)
3、自读例文,谈感想。
我的奶奶
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自己熟悉的人。
我当然也有,她就是我的奶奶。
记得,有一年夏天天气非常炎热,蚊子特别多,晚上我睡觉时,怎么也睡不踏实,奶奶看见了就拿把扇子为我扇凉驱蚊。
我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直到早晨醒来才发现奶奶还在为我扇扇子。
我对奶奶说:“您一晚上都没睡觉吗?您的身体怎么受得了?”奶奶笑笑说:“没关系!你白天还得上学,我白天可以睡一会儿。
”看到奶奶有些发红的双眼我非常感动。
这就是我的奶奶,一个关心体贴他人,慈祥的老人。
等我长大了,我一定好好照顾好她老人家。
我的爸爸
记得我二年级的一天,语文老师告诉我们明天要考试,今天要好好复习。
可我一回到家就把老师的叮嘱忘得一干二净。
第二天,语文考试刚考完不久,试卷就发了下来,我怀着十分期待的心情等待着试卷的分发,当试卷发到我桌子上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竟然考了个56分,我当时差点哭出来。
回到家里,我忐(tǎn)忑(tè)不安地把考卷从书包里面慢吞吞地把试卷拿给爸爸签名,没想到爸爸一看我的试卷,并没有发脾气,只是耐心地帮我分析考卷错的地方,叫我下次要注意那些问题,不能再犯哪些错误。
我简直不敢相信,爸爸居然没生气!
看,这就是我和蔼可亲的爸爸,我爱我的爸爸,更爱我爸爸的和蔼!
第二课时
(一)、构思草稿
1.确定写作内容。
2.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
(二)、评议交流
1.学生展示
2.集体评议
(1)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心目中的好作文所具备的条件?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并出示星级评价方案。
内容具体中心突出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语言流畅用词鲜活想象丰富
(3)师生共同评价一篇习文。
(三)、同桌互改
1.同桌交换,参照评价标准欣赏伙伴的作文,标记出写得好的地方,对不满意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
2.学生汇报:用修改后的言语与原稿进行对比。
3.小结:强化“三分文章七分改”的意识。
(四)、总结
1.请同学再次读读自己的习作,参考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的文章。
2.请学生汇报一处自己觉得改得最得意的地方。
3.教师总结全课:
我们先分析习作提示;然后我们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己积累的素材;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帮助同学们精心筛选新奇有趣、与众不同的素材;同学们确定自己写作目的;通过一篇例文我们学习小作者如何把值得写的地方表达出来;最后我们师生共评、同桌互评,并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
最终我们的习作越来越精彩。
以上这六个步骤,我们写任何一篇文章都适用。
板书设计:
一件小事
熟悉的人语言
一件事动作
值得写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