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多糖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真菌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

真菌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
A n Ya
( p.o ar n i. a t ih d s oa’ eh o1. a t 10 5 Det fD i E gn 。B o uLg tn ut ctj e.Cl 8 oo 0 4 3 ) y o l .V T . u
A s a t F n a p l ac ai s( P r rsnl b c m n n f h sa hh t p t a o gn m ru c n bt c r u gl o s ch r e F )aepee t e o igo eo er e c o s o m n u eo s i - y d y t e r s se
糖一 般称作 胞外 多糖 , 因此 , 菌 多糖 可 以初 步划 真 分为子 实体 多糖 、 菌丝体 多糖和胞 外 多 糖 3大 类 。
同一真 菌 的这 3种 多糖 的 抗氧化 活 性 大小 一般 存 在差异 “ , 文对 这 3类 多糖 的抗 氧化 活 性 研 】本 究 进展 进行 了简 要概 述 。
力, 以及 对二 价铁离 子 的螯合 能力 和还 原力 , 结果 证 实这 3种 多糖均 有较 强的体 外抗 氧化 活性 。胡 晓倩 等 ¨ 对 热 水 浸 提 的 茶 树菇 多糖 的 体外 抗 氧 化 活性进 行 了研 究 , 现 茶树 菇 多 糖 具 有 良好 的 发 抗 氧化性 能 : 在试验 浓度 范 围 内 , 总还 原 能力 和 其
收 稿 日期 :0 20 -8; 回 日期 :0 2 11 2 1 -1 修 0 2 1- - 0 0
8 4


物 . 学


1 子 实体 多糖 的 抗 氧 化 活 性研 究
现状
由于真 菌 子 实 体 的采 集 和 后 续 处 理 比较 方

食用菌多糖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食用菌多糖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山西农业科学 2024,52(2):128-144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食用菌多糖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冯翠萍1,乔瑶瑶1,李佳欣1,梁国栋1,云少君1,2,曹谨玲1,2,程艳芬1,2,程菲儿1,常明昌1,孟俊龙1,刘靖宇2(1.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谷 030801;2.黄土高原食用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太谷 030801)摘要: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功能价值,多糖作为食用菌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不仅能够为机体供给能量,而且可以参与生物合成反应及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大多数食用菌多糖是α-葡聚糖、β-葡聚糖、混合α, β-葡聚糖,以及由果糖、半乳糖、甘露糖等多种单糖组成的杂多糖,其中,β-葡聚糖是食用菌中最具生物活性的多糖。

食用菌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为了为食用菌多糖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综述了食用菌多糖的结构及其抗氧化、抗衰老、调节免疫、抗炎、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抗病毒、抗辐射、抗突变、抑菌、抗疲劳、抗凝血等方面的功能及机理,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食用菌;多糖;结构;生理功能中图分类号:S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81(2024)02‒0128‒17Research Progress o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Edible FungiFENG Cuiping1,QIAO Yaoyao1,LI Jiaxin1,LIANG Guodong1,YUN Shaojun1,2,CAO Jinling1,2,CHENG Yanfen1,2,CHENG Feier1,CHANG Mingchang1,MENG Junlong1,LIU Jingyu2(1.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gu 030801,China;2.Shanxi Key Laboratory of Edible Fungi for Loess Plateau,Taigu 030801,China)Abstract:Edible fungi have high nutritional value and functional value. Polysaccharide,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ctive components of edible fungi, can not only supply energy for the body, but also participate in biosynthesis reaction and various life activities of cells. Most edible fungi polysaccharides are α-glucan, β-glucan or mixture of α, β-glucan, and heteropolysaccharides composed of fructose, galactose, mannose and other monosaccharides, among which β-glucan is the most bioactive polysaccharide in edible fungi.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edible fungi polysaccharides have a variety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 Therefore,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structure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edible fungi and their functions and mechanisms in antioxidant, anti-aging, immune regulation, anti-inflammatory, anti-tumor, hypoglycemic, hypolipidemic, anti-viral, anti-radiation, anti-mutation, anti-bacterial, anti-fatigue, anti-coagulation and other aspects,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ir application in functional foods.Key words:edible fungi; polysaccharides; structure; physiological function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多属担子菌亚门,少数属子囊菌亚门,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是被公认的功能性食品。

食用菌多糖的生物活性

食用菌多糖的生物活性

339食用菌多糖的生物活性周一诺,李香俊*(延边大学,吉林 延吉 133000)摘 要:食用菌是一种极具营养价值和功能价值的美食,也是一种颇受欢迎的营养食品。

在长期的发展发展过程中,经过学者的大量研究与证实,食用菌多糖的生物活性在当下也受到了广泛认同,从而引发了大量的关注和讨论,同时也成为学界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对此,本文由调节机体免疫力、抗菌、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以及护肝、抗炎包括缓解疲劳等多个方面来全面分析食用菌多糖生物活性的特点与研究情况进展。

关键词:食用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S201.2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周一诺,女,生于1999年,汉族,山东高密人,本科,研究方向:预防医学。

通讯作者:李香俊。

食用菌的生理活性非常独特,这也是其广受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谓食用菌多糖,即由食用菌子实体、菌丝体或者发酵液中分离出的一类活性多糖,作为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它的结构及其复杂,是由超过十个的多糖以糖苷键结合形成的,现有的研究表明,这种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且在生物体当中可以起到调节机体免疫力的作用,除此之外,它还有一定的降血糖、降血脂、抗菌消炎功效,还能够帮助机体缓解疲劳,有一定的抗衰老功效,作用非常广泛,是一种极具价值的高分子化合物[1]。

1 食用菌多糖的生理功效糖类在人们的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人类对于糖类的生理功能也有一定的认知,从而也发现糖脂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比如食用菌多糖的功能就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这类多糖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帮助人体消除疲劳,有抗衰老的作用,所以这类多糖在我国保健行业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进行大量研究后足以证明,作为免疫促进剂,食用菌多糖能够很好地帮助人体调节免疫功能。

同时,因为多糖是一种非细胞、无毒物质,所以,这类物质的副作用也极小,而且即便是有一定的副作用,也能够很好地通过药物进行控制,所以,在医药领域,食用菌多糖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于很多特殊疾病的治疗都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2]。

食用菌多糖调控肠道菌群研究进展

食用菌多糖调控肠道菌群研究进展

食用菌多糖调控肠道菌群研究进展程孟雅; 杨亚兰; 杨桥; 冯路路; 黄仁贵; 郑鹭飞; 任佳丽【期刊名称】《《食品与机械》》【年(卷),期】2019(035)010【总页数】5页(P145-149)【关键词】食用菌; 多糖; 肠道菌群; 人体健康【作者】程孟雅; 杨亚兰; 杨桥; 冯路路; 黄仁贵; 郑鹭飞; 任佳丽【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 41000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1【正文语种】中文多糖是食用菌菌丝体或子实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同时也是食用菌的重要活性成分。

已有许多研究[1-3]表明,不同来源的食用菌多糖普遍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

食用菌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多糖的结构联系紧密。

食用菌多糖的组成各不相同,但大部分都由β-葡聚糖组成,主链为β-(1→3)糖苷键组成,侧链分支处由β-(1→6)糖苷键连接[4-6]。

试验[7-8]表明,高相对分子质量的(1→3)-β-D-葡聚糖的三股螺旋结构对免疫调节作用至关重要,无三股螺旋结构的低分子量真菌多糖无抗肿瘤活性。

随着“肠道菌群”研究的兴起,不少研究者[9-11]发现许多食用菌多糖也具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稳态的作用。

食用菌多糖可以为微生物的生存提供必需的营养素,糖类被微生物降解后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可以调节肠道pH和给机体提供能量,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多种食用菌来源的多糖被证明对动物肠道菌群结构具有极显著影响,可以改善抗生素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衡,高脂饮食引起的高血脂、高血糖症状[12-13]。

文章介绍了食用菌多糖的生理活性价值与结构的关系,并着重阐述了人体肠道菌群的组成、分布以及食用菌多糖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来影响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内容,以期对食用菌多糖的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1 人体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分布人体肠道内定植着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系,它们是人体完成正常物质代谢,维持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食用真菌多糖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食用真菌多糖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食用真菌多糖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王思芦;汪开毓;陈德芳【摘要】食用真菌多糖是一种从食用真菌中提取获得的安全无毒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复杂多样的生物学活性,国内外学者对食用真菌多糖在医学、药理学、食品科学等领域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许多食用真菌最为显著的生物学活性是其免疫调节作用,其作用机理包括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高体液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细胞因子及其mRNA表达、影响免疫细胞信号Ca2+、NO、cAMP和cGMPd的转导与活化等.部分食用菌多糖如香菇多糖、灰树花多糖已被用于辅助治疗免疫功能低下、肿瘤以及病毒感染性疾病.论文综述了食用真菌多糖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食用菌资源提供依据.【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年(卷),期】2012(033)011【总页数】5页(P104-108)【关键词】食用真菌;多糖;免疫调节;作用机制【作者】王思芦;汪开毓;陈德芳【作者单位】西昌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四川西昌615013;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四川雅安625014;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四川雅安625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4真菌多糖(fungus polysaccharide)一般指从真菌的子实体、菌丝体及发酵液中分离出的,由10个以上单糖以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在国际上被称为“生物反应调节剂”,它能够控制细胞分裂分化,调节细胞生长衰老,是多种内源性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组成成分。

现代研究表明,真菌多糖生物活性复杂多样,如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辐照、抗溃疡等。

目前对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最为广泛,报道最多的是它的免疫调节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已从高等担子菌中筛选到200余种有生物活性的多糖物质,我国发现有重要价值的食用真菌多糖近30种[1]。

真菌多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真菌多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真菌多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关键词】真菌多糖;,,构效关系;,,,药理作用摘要:对真菌多糖的药理作用、种类及构效关系等研究进行综述。

真菌多糖作为“生物反应调节剂”,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病毒、健胃护肝、降血脂、血糖和胆固醇、抗血栓、抗衰老、抗辐射、祛痰镇咳等多种药理作用。

真菌多糖是新药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真菌多糖;构效关系;药理作用多糖是由许多单糖分子以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组织中。

真菌多糖是从食药用真菌子实体、菌丝体和发酵液中分离出的代谢产物,在国际上被称为“生物反应调节剂”(简称BRM),它能够控制细胞分裂分化,调节细胞生长衰老的一类活性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护肝、排毒、提高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1]。

真菌多糖作为一种生物非特异性免疫促进剂,现正为人们所关注。

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千原羽田首次证实了香菇多糖的抗肿瘤活性,从此国内外对真菌多糖在生物学、医学、药理学、食品科学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仅就真菌多糖的药理作用、种类、结构及构效关系几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真菌多糖药用价值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真菌多糖结构及构效关系1.1 结构通过近二十多年对各类真菌多糖组成和结构的研究,真菌多糖的结构可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是指其单糖残基的组成、排列序列、连接方式等。

真菌多糖的一级结构主链主要有两种:(1)葡聚糖,真菌多糖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以β(1→3)糖苷键连接为主,并兼有少量β(1→4)、(1→6)或其他糖苷键,香菇多糖、茯苓多糖、云芝多糖等都属于这种连接。

(2)甘露聚糖,主要由α糖苷键连接,以α(1→3)、α(1→2)糖苷键为主,侧链有α(1→3)、(1→5 )和(1→6)糖苷键,如虫草多糖、银耳多糖、灵芝多糖等。

真菌多糖的二级结构是指多糖骨架链间以氢键结合形成的各种聚合体,这只关系到其分子主链的构象,不涉及侧链的空间排布。

三种食用菌多糖及其复合多糖功能性评价研究

三种食用菌多糖及其复合多糖功能性评价研究

中国果菜China Fruit &Vegetable综合利用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第41卷,第6期2021年6月三种食用菌多糖及其复合多糖功能性评价研究张博华,张明,范祺,王崇队,杨立风,孟晓峰,马超*(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以大球盖菇、金针菇、香菇为原料,分别经热水浸提,分离纯化得到真菌多糖,并通过复配后形成复合多糖,研究3种食用菌多糖及复合多糖的DPPH ·清除能力、·OH 清除能力、还原能力、-糖苷酶抑制率、-淀粉酶抑制率等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指标。

结果显示,大球盖菇、金针菇、香菇三种食用菌,真菌多糖的提取率分别为8.58%、4.71%、6.26%。

三种真菌多糖均具有抗氧化和降血糖的作用,且复合多糖的抗氧化能力与降血糖能力均优于单一品种多糖。

三种食用菌多糖浓度均为2mg/mL 时,复合多糖的DPPH 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分别达到60.4%、37.26%与0.31。

同时以-糖苷酶抑制率和-淀粉酶抑制率来表征多糖的体外降血糖作用,结果显示复合多糖的降血糖能力也优于单一品种多糖,复合食用菌多糖浓度为2mg/mL 时,-糖苷酶抑制率和-淀粉酶抑制率分别为42.26%和50.01%。

关键词:食用菌多糖;复合多糖;抗氧化;降血糖中图分类号:S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1038(2021)06-0074-06DOI:10.19590/ki.1008-1038.2021.06.014Study on Functional Evaluation of Three Kinds of Edible FungusPolysaccharides and Their Compound PolysaccharidesZHANG Bo-hua,ZHANG Ming,FAN Qi,WANG Chong-dui,YANG Li-feng,MENG Xiao-feng,MA Chao *(Jinan Fruit Research Institute,China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Jinan 250014,China)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used,and as rawmaterials.After extraction,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fungal polysaccharides are obtained.The compound polysaccharide is formed after the above three polysaccharides are compounded.This article mainly studied the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y,·OH radical scavenging capacity ,reducing ability,-glycosidase inhibition rate,-amylase inhibition rate of three different edible fungus polysaccharides and compound polysaccharides.The收稿日期:2021-05-20基金项目:泉城产业领军人才(创新团队)(2018012);济南市“高校20条”资助项目(2018GXRC007)第一作者简介:张博华(1990—),女,研究实习员,硕士,主要从事天然产物提取及功能食品研发工作*通信作者简介:马超(1982—),男,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天然产物提取和功能食品开发工作食用菌多糖是存在于食用菌中的重要活性分子,是一类具有免疫调节[1]、抗氧化[2]、抗肿瘤[3]、降血糖[4]、抑菌[5]等独特生理活性的天然大分子化合物。

食用菌多糖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食用菌多糖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食用菌多糖的开发与应用前景摘要:食用菌多糖具有独特的生理特性和极高的药用价值,已成为当前药物研发的热点。

本文简要地对食用菌多糖的组成、结构、以及药用价值和应用等几个方面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和展望,期望能对食用菌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食用菌;多糖;药理价值;研究开发食用菌是一类可供食用的、有着显著子实体或菌核的大型真菌,俗称蘑菇或蕈,食用菌味道鲜美,质地脆嫩,不仅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还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功能成分,被世界公认为“健康食品”。

多糖是存在于自然界的醛糖或酮糖通过糖苷连接在一起的聚合物,是一切有生命的有机体必不可少的成分,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是一类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同维持生命力的种种生物机能联系在一起,主要作用于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提高免疫功能、抗肿瘤、抗炎、抗凝血、抗病毒、降血脂、降血糖、延缓衰老等活性。

自1958年,Brander报道了酵母细胞壁多糖具有抗肿瘤作用以来,人们对真菌多糖产生浓厚的兴趣,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食用菌生产技术水平快速发展。

我国真菌资源丰富,已知对肉瘤和艾氏癌抑制率达60%~100%的真菌有266种,分属51科72属,食用菌中的主要成分是多糖,大多功能数真菌的抗肿瘤活性成分为多糖。

一般人工合成多糖途径复杂、成本高、产率低,很难达到高分子量,但真菌可以大规模生产、周期短,不受季节限制等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特点使多糖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1]。

1食用菌多糖的组成及分类食用菌多糖是食用菌子实体和菌丝体中由醛基和酮基通过糖昔键连接起来的高分子聚合物,是食用菌药用价值的主要有效成分,被称为生物效应调节剂。

食用菌多糖可分为四类,即:杂多糖、甘露聚糖、葡聚糖、糖蛋白和多糖肽。

杂多糖广泛存在于食用菌多糖中,由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鼠李糖、果糖等单糖组成。

含有杂多糖的食用菌有:羊肚菌、香菇、木耳、银耳、金耳、金顶侧耳、竹荪、蜜环菌、糙皮侧耳、毛木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卷第5期浙江林业科技Vol. 25 No.5 2 0 0 5年9月JOUR. OF ZHEJIANG FOR. SCI. & TECH. Sep., 2 0 0 5 文章编号:1001-3776(2005)05-0049-05食用菌多糖研究进展王丽霞1, 2,杜德清2(1. 中南林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2.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丽水 323000)摘要:对食用菌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定性定量分析、活性研究和临床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不同食用菌多糖较难鉴别、真菌多糖提取纯化工艺需进一步加强、食用菌多糖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问题,提出真菌多糖的提取工艺和构效关系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食用菌;多糖;免疫调节;生理活性;提取纯化技术中图分类号:S646 文献标识码:A食用真菌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最早认识和利用的一类微生物,具有种类繁多、世代短、生物量大、易培养、分布广和营养成分丰富等特点,国内外学者对其营养成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食用真菌中独特的多糖功能成分。

据杨革报道[2],真菌的多糖含量在0.48% ~ 0.87%。

食用菌多糖是一种很好的免疫调节增强剂,可从根本上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起到扶正固本、强身保健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利用进展更为迅速,且正朝抗癌、增寿、强力、益智、美容以及提高免疫力和防止衰老等方向深化。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食用菌中能显著增强癌症患者抵抗力的生理活性物质即为食用菌多糖[3]。

食用菌多糖的生理功能、化学结构以及构效关系正成为多糖研究的前沿阵地,取得了很大进展,而多糖分离、纯化和结构测定的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4]。

为此笔者对食用菌多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为食用菌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食用菌多糖提取工艺研究进展不同食用真菌多糖的鉴别较为困难,这是因为即使同一属真菌中的不同种真菌所产多糖也不一致(包括多糖种类、多糖结构、分子量大小等)。

目前也没有一份较为可靠的不同真菌多糖的图谱(例如能表明结构差别的红外图谱等)。

从纯种发酵液(即只用一种已知真菌菌种发酵所得液体)或从已知真菌子实体中提取的多糖可以进行结构和定性、定量分析[5]。

食用菌菌丝多糖分胞外多糖和胞内多糖。

对于提取深层发酵液中的食用菌多糖,常规提取一般是首先将菌丝从发酵液中分离出来,打浆处理,然后用热水提取法或其他方法从菌丝中提取胞内多糖,从滤液中提取胞外多糖,一般是把滤液先过滤,再浓缩,最后用有机溶剂沉淀而得到。

从多糖水溶液中提取多糖,首先可用透析或超滤等方法去掉小分子物质(单糖、寡糖、氨基酸、短肽、无机盐等),然后设法去掉水分(各种合适的干燥方法、超滤以及有机溶剂沉淀法等)[6]。

根据多糖类物质易溶于热水而不溶于高浓度酒精的原理,食用菌多糖的提取通常采用水煮醇沉(热水提取及酒精沉淀法)的常规方法。

其提取工艺流程如图1。

食用菌多糖除常规的水提法外还有一些其它提取方式。

据王竟等人报道[7],担子菌的发酵产物中一些具有生理活性的聚合物(主要为多糖类),其分子量一般在1 000 d以上,对于这些发酵多聚物的提取他们采用了超50 浙江林业科技25卷图1 食用菌多糖的提取工艺流程滤浓缩,该法具有效率高、耗能少等特点。

他们系统地研究了利用中空纤维超滤器对灵芝发酵液中聚合物的浓缩过程,推导出该超滤器放大的适宜计算公式。

结果表明:截留分子量1 000 d的聚砜不对称膜是适于超滤浓缩灵芝发酵液的超滤膜;适宜的超滤条件为操作压力0.2 Mpa,料液温度2 0~3 0℃,循环速度0.22 m/ s;在此条件下超滤200 min,通量及截留率分别稳定在9.1 L /(m2ˇh)和96 %左右,发酵液聚合物浓缩5倍以上,其收率达92.6%。

林玉满、鄢春生等人报道了短裙竹荪子实体多糖的酸提取法[5],添加短裙竹荪 (DictyopHora duplicata)子实体干品3%的三氯乙酸,所得提取液经乙醇分级、DEAE-纤维素柱等进一步纯化,得到水溶性多糖 Dd-2 DE,经 SepHadex G-200柱层析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Dd-2DE为均一组份。

2 食用菌多糖的分离纯化为进一步纯化多糖,对提取的粗多糖分别进行醇析和Sevage法处理去除蛋白。

醇析提纯食用菌多糖热水提取的粗多糖溶于蒸馏水中配成8% ~ 10%浓度,边搅拌边加入一定量95%乙醇,使最终混合液中乙醇浓度达到65% ~70%,乙醇添加完毕后继续搅拌5 min(50 rpm),静置30 min后经4 000rpm离心15 min,收集沉淀物并反复3次醇析沉淀直至得到较纯真菌多糖。

适当干燥后采用Sevage法去除蛋白。

Sevage法去除食用菌多糖蛋白其沉淀液的配比为:样品液:氯仿:正丁醇=1:0.2:0.04,操作时将一定量10%浓度的真菌多糖(经酒精提纯)置适量大小烧杯中,控制温度25℃,按比例加入氯仿-正丁醇混合液,搅拌30 min,再经4 000 rpm离心20 min,分离出水层,浓缩并干燥后即得较纯食用菌多糖。

醇析法不一定能得到纯的多糖,若要得到单一多糖还需要更加精细的方法,例如色谱、电泳、超滤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色谱法。

3 食用菌多糖的鉴别与结构分析3.1 定性鉴别3.1.1 食用菌多糖的水解取0.1 g固体多糖,适当粉碎后,加4N硫酸4ml,于100℃水解6 h,配成的最终糖液浓度为5 ~ 10 g/L。

3.1.2 纸层析正丁醇、醋酸、水按4∶1∶5充分混合后,静止可分为二相,其下层溶液作为平衡溶剂,上层溶剂作为展开剂。

显色剂用银盐显色剂,即用丙酮将0.1 ml饱和AgNO3溶液稀释至20 ml,边加水边振摇,至生成AgNO3沉淀重新溶解为止;另取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用乙醇稀释至浓度为0.5 N。

显色时将展层完毕后的滤纸条吹干,迅速拖过AgNO3-丙酮溶液,再吹干,然后喷上NaOH-C2H5OH溶液显色。

采用下降法展开方式。

3.2 纯度检测将粗多糖各组分分离后,还要测定所得的各组分是否均一或纯多糖。

多糖纯度标准不能用通常化合物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即使多糖为纯品其微观也并不均一。

测定多糖纯度方法有功能团分析、比旋光度、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高压电泳、超滤离心分析法等,其中色谱法和电泳法较常用,并需用三种以上的纯度鉴5期王丽霞,等:食用菌多糖研究进展51定方法证明才能保证为纯品。

其中色谱法常用的有柱色谱和HPLC等。

电泳鉴定纯度的方法有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玻璃纤维纸电泳和醋酸纤维膜电泳等[8]。

多糖经两种电泳均为单一色带,经凝胶色谱柱层析,流出液均为单峰,可说明它们均为单一组分。

3.3 成分分析食用真菌多糖分结构多糖和活性多糖。

真菌细胞壁中往往含有一种叫几丁质的物质,这是一类聚氨基葡萄糖,属于结构多糖。

另一类活性多糖是由真菌菌丝体产生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

这类多糖对真菌本身的作用研究较少,一般认为是真菌储存能量的载体之一[9~11]。

人们对它们的药理活性研究得较多,我们把这一类多糖称为活性多糖[12]。

活性多糖的含量一般采用苯酚-硫酸法或蒽酮-硫酸法测定。

3.4 结构分析完整的多糖结构分析包括对多糖的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的分析。

目前能有效分析多糖的一级结构的方法有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和生物方法。

化学方法是最古老且最经典的,有甲基化分析、Smith降解、过碘酸氧化、三氧化铬氧化法、部分酸水解等;物理方法主要有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气相色谱、质谱、气质联用、快原子轰击质谱、毛细管电泳等;生物学方法主要是利用特异性糖苷酶进行的酶法分析。

目前在多糖一级结构的分析中大多采用化学方法与物理方法相结合,可基本阐明某一多糖的一级结构的大致特征。

而目前用于多糖高级结构分析的方法主要是物理方法,诸如X-射线纤维衍射、核磁共振、电子衍射等[13]。

据测定活性多糖有纯多糖和杂多糖之分。

纯多糖一般是由许多单糖(一般认为10个以上)通过糖苷键连接起来的纯多糖链(可分支也可不分支)。

杂多糖除含多糖链外往往含有肽链和(或)脂类成分。

如灵芝多糖就是一种含蛋白质25% ~ 30%的蛋白多糖。

多糖链是由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单糖基以糖苷键相连接而成的高聚物。

相对分子质量一般较大(从几千到几百万不等)。

组成多糖的单糖种类现已发现超过百种。

由于单糖构型(L 或D以及异构物的α或β)的不同,糖基环化的方式不同(五元环或六元环),糖苷键连接方式不同(1→2、1→3、1→4、……),有无分支,糖基上羟基被取代的种类、位置和数量等的不同,一级结构可以出现千差万别。

因此,有理由这样推测,生物多糖如果是信息的载体,则其所携带的信息数量也决不会比含相同单体数量的多肽链和多聚核苷酸链少。

事实上,随着对多糖在生命现象中许多重要性质的不断认识(如细胞间的互相识别就和细胞表面的多糖链结构有关),生命科学工作者已经意识到多糖结构的多样性可能就是它们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基础[14]。

与蛋白质以及核酸一样,多糖的高级结构(二、三、四级结构)也是取决于其一级结构。

结构和功能往往有一定的联系,从一些资料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规律[15],即一级结构是β-(1→2)连接的葡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它们大都有一定的抑瘤活性;β-(1→3)葡聚糖、半乳聚糖有较明显的抑瘤活性,李荣芷[16]经13C核磁共振分析推断,认为是β-(1→3)多糖链骨架上的多羟基基团对抗肿瘤活性起了重要作用;β-(1→3)为主链的葡聚糖如有(1→6)支链的,有的有抑瘤活性,有的没有抑瘤活性。

多糖高级结构的改变常伴有活性的改变,如香菇多糖经某些方式的处理后可从有活性变为无活性。

3.5 构效关系活性多糖的化学结构是其生物活性的基础。

多糖的构效关系就是指多糖的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与其生物活性的关系,是当前糖化学和糖生物学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从总体上看,对多糖构效关系的研究很不完善,这可能是因为多糖的结构过于复杂。

就多糖1级结构与其生物活性的关系而言,一方面多糖的糖组成和糖苷键类型对其生物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如从菌体中获得的活性多糖一般是由葡萄糖构成的,而且葡萄糖主链上的β-1,6糖苷键是抗肿瘤所必需的。

而从高等植物中获得的具有激活补体作用的多糖一般为酸性杂多糖,酸性部分主要为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

对具有抗病毒活性的硫酸酯化多糖而言,硫酸酯化均多糖的活性大于硫酸酯化杂多糖,且β-1,3-D-葡聚糖和以β-1,3-D-葡聚糖为主的多糖的活性明显高于β- 1,6-D- 葡聚糖。

多糖一级结构对其生物活性影响的第二个方面是多糖中的一些官能团。

多糖中的官能团的种类或有无对其生物活性有极大的影响,而这些官能团往往可以通过一定的化学方式进行添加或消除,所以多糖中官能团的改造已成为研究多糖构效关系的有力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