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竹笋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甜竹栽培技术

甜竹栽培技术甜竹是一种在中国南部广泛种植的竹类,因其纤维柔软、韧性好、质地细腻、呈现出一定弯曲的性能特点,被用于制作藤器、编织品、家具等。
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竹笋的口感爽脆、营养丰富,也成为了越来越多人食用的蔬菜。
为此,越来越多人开始尝试栽培甜竹。
本文将从甜竹的生长环境、栽培技术等方面来介绍甜竹的栽培技术。
一、生长环境甜竹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对温差、光照、土壤的要求比较高。
一般来说,甜竹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甜竹的生长;光照条件也非常重要,甜竹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每天的光照时间应该在8个小时以上。
而在土壤方面,适宜甜竹生长的土壤为酸性或微酸性土壤,土壤最好保持透气、排水良好。
二、繁殖方式甜竹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分根繁殖、插条繁殖、种子繁殖等。
目前,栽培甜竹最常用的繁殖方式是分根繁殖。
分根繁殖的方法:在甜竹生长良好的情况下,用铁锨或长柄铁铲将甜竹拔起,把根部分成若干份,每份要保持1-2段竹枝,这样每份又可以产生新的甜竹。
然后,在分割好的根部上撒一层腐熟的鸡粪或其他有机肥料,再将其移植到新土中,浇一次水并在晾干后浇水(浇水必须趁早),即可开始甜竹的栽培。
三、甜竹的管理1、施肥:甜竹需要充足的养分支持其生长发育,夏季,每隔15天可以使用一次稀释后的鸡粪水;秋季到春季,每隔20天左右,可以使用一次有机肥料或配比好的复合肥,注意不要过量施肥。
2、浇水:甜竹生长快,浇水要及时,每周一次,淋均匀,但不要积水,夏季需多浇点水,以保证土壤湿润。
3、防治病虫害:甜竹嫩芽普遍被蚜虫和白粉虱危害,此时可以使用木醋液浸泡过的烟头一天喷一次;同时也需要对甜竹进行排水处理,不要积水,以免引起甜竹立枯病。
四、采收收益甜竹的移植后第二年春天就会进入采收期,每天采摘三遍,每遍时间间隔应为1-2天,采摘要及时,以免过期。
在甜竹的采摘过程中,要注意采摘用的工具要干净、卫生。
甜竹的最佳采摘时间是凌晨,当天下第一波阳光照射后采摘,放入密不透气的盒子或密封袋中。
甜龙竹种植增绿又增收 甜龙竹的种植与管理 - 种植技术

甜龙竹种植增绿又增收甜龙竹的种植与管理-种植技术甜龙竹又称甜竹.笋期长、笋味美,属绿色食品,生长适应能力较强,是优良的水土保持竹种。
本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阐述了思茅区发展甜龙竹生产的环境气候,选地、种植要求、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效益分析等进行了科学的总结,为今后发展甜龙竹生产提供科学指导依据。
下面就来具体了解一下:甜龙竹种植增绿又增收甜龙竹的种植与管理。
位于恐龙山镇西北部的九渡村委会大九渡村、李珍庄村因为有蜿蜒而过的星宿江和望不到头的竹林,因为有湿润的气候,素有“禄丰小江南”的美誉。
2022年,恐龙山镇人民政府引进了新品种甜龙竹在九渡试种植。
因为试种成功,2022年甜龙竹将在恐龙山镇达到500亩的种植规模,竹将作为特色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热点。
2022年,恐龙山镇被县委、政府列为整乡扶贫乡镇,全年甘冲、独瓦房、阿纳三个村委会脱贫出列,涉及177户667人脱贫退出,任务艰巨繁重。
镇党委、政府通过探索,通过示范带动,重点发展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增收能力。
计划投资100万元完成生猪养殖项目;计划投资35万元实施的肉驴养殖正在实施。
为充分利用全镇气候优势,发挥群众经验,计划种植一批甜龙竹,经过多方协调争取和考察,决定在甘冲村委会黄家村到黑泥沟的新庄河两岸建立100亩甜龙竹示范基地,以此带动全镇竹子产业建设工作。
整项工程共需资金59万元,镇政府、村委会、群众投入42万元,县林业局协调补助项目资金17万元。
目前,竹子长势良好,两三年后,新庄河两岸又会出现一片竹林景观,绿化美化家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带领群众脱贫奔小康。
1、甜龙竹适宜的环境条件适宜的土壤:由砂岩、砂页岩、页岩、花岗岩、紫色砂岩发育而成的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和紫色壤土上生长良好,要求土层厚度在60cm以上,土质疏松、肥沃、湿润,其中以赤红壤、红壤土、轻黏土最为适宜生长,笋材品质最佳。
适宜生长的范围:海拔在1350m以下,温度在-3~40℃之间,土壤pH值在4.5~8之间的江河两岸、荒滩、荒坡、房前屋后、路边和田边地角等均能良好生长。
甜竹笋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甜竹笋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甜竹笋粗生长快,是一种投资少,收益快,效益高的竹类良种经济作物,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如下:一、竹园规划。
根据不同环境和坡度变化决定其定植株行距密度,一般采用6米×3米的株行密度,每亩植37株。
由山坡地穴数减半,而条件好的环境可采用宽行密植法,即按6米×2.5米的规格,每亩种植44.4株。
二、挖穴施肥。
挖穴长、宽、深为80厘米×60厘米×60厘米,曝晒后再放入腐熟堆肥或有机肥料等基肥,每穴10-15公斤。
三、选苗。
从健壮、无开花的竹丛中选取前年白露以后留养竹,直径已达4-6厘米的一年生幼竹,将竹在清明节前后的雨季栽植。
除上述幼竹繁殖处,还可采用杆育法,但一些方面存在因养成的竹苗可能开花而造成损失的危险,故应少用,有幼竹条件的不宜用。
四、栽植。
采用幼竹与地面约成25度的斜植法比直位栽法要好:可减少日光直晒;减少水分蒸发;每节都接近土壤,竹节上的侧芽都有发芽机会,成活率较高,植后覆土时留一节在土表,并在土端竹杆内灌水。
植后应灌水盖草,提高土温,防曝晒,以提高成活率,植后一个月左右如萌发新芽,可用1%尿素水溶液(1桶水加250克尿素)灌竹,以促进生长,提早发笋成竹。
五、管理。
植后应注意除草、中耕、灌溉、施肥,覆盖和选留母竹等工作。
1、植后当年的6-7月份除一次草,9月间再除一次。
冬季利用农闲将竹园灌耕一次,以改良土壤性质,阻止杂草繁生。
中耕时除去多余的老竹,仅留1:2:3年生竹各1株,并掘出腐朽的老竹头。
2、3-5月雨季来临之前,可每周或隔周灌水一次,以促其尽早发笋,增加收入。
3、利用竹林内落叶,杂草等覆盖竹园周围,每丛约盖60公斤,每年3次覆盖,以保持土壤湿润。
不易取得覆盖材料的,可改用培土。
4、施肥可促进发笋。
可用环施法给每丛施腐熟堆肥20-30公斤,复合肥5公斤,配合灌水和降雨,在3-9月间施3-4次,以发挥肥效。
用水肥灌注竹子肥效很好。
甜竹笋高产的栽培技术

甜竹笋高产的栽培技术甜竹笋是亚热带长年生长的经济作物,喜湿润又怕浸,我国南方各地均可种植,尤其土层深厚的山坡地最为适宜,其主要优点是早生、快发、高产、经济价值高。
一般种植后第二年即可收获。
三年进入盛产期。
近年来,生产实践表明,甜竹笋年亩产可达2500至5000公斤,高产的可达1至1.5万公斤,经济收入可观。
种植甜竹笋是搞好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一、整地定植1、整地:选择交通便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石砾含量少、偏酸性(ph4.5-6.2)的土壤种植。
种前要全面深翻松土并开挖直径0.5米,深0.4米的苗穴,定植规格(株行距)一般为4×4.5米,也可根据土质肥瘠、光照情况适当稀植或密植。
每穴施绿肥25-30公斤,土杂肥或火烧土3-5担,加适量石灰,待绿肥腐熟沉实后种植。
低畦地苗穴不能太深,最宜培墩栽种。
2、定植:竹笋种植的时间是每年清明前后,竹苗最好放在长流水中浸养,待长出新根,才栽种为佳。
种植时将竹蔸平放,竹杆与地面成45°-60°角,基部芽眼水平朝向两旁,保持根系舒展,回填松土,压实,深度以竹蔸离土面15-20厘米为宜,植后在竹苗顶部竹节内灌水,并盖上草皮土,淋足定根水。
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如遇天旱,每2-3天要浇水一次。
雨天要做好排水防涝,加强管理,防止人畜摇动,发现病虫应及时防治。
二、田间管理1、施肥:由于竹笋产量高,对肥料需求量较大。
种后一个月可开始施肥,每亩可以施草木灰250-300公斤,土杂肥100-150担或禽粪250公斤。
与化肥交替使用为佳,第一次每株可用复合肥25-50克(或碳铵混合磷粉比例1比1进行使用),为不伤害幼根,采用挖洞穴施,放施后应复土,保持肥不失效。
以后每月施肥一次,肥量应视竹苗长势逐次增加,土杂肥可经常施,越多越好。
2、留苗:合理留好竹娘是连续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竹苗种下后当年夏、秋季节开始发新芽(即生笋)吐出地面时,应选择地势好,入土较深又粗又壮的竹芽留作竹娘待明年生笋,每种一株竹留一株竹娘为宜,原种的竹苗应待下年夏季才可砍掉,以后每年都要留竹娘,留新去老,年年依是。
甜竹笋种植技术要点

甜竹笋种植技术要点丰顺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该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山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是甜竹笋种植的适宜生态区。
近年来,从邻县揭东引进甜竹笋种植发展迅速,全县种植面积近2万亩,部分已进入盛产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选用良种:甜竹又称麻竹,为我省常见笋用竹种。
一般选用软枝品种的一、二级苗木。
2.选地与种植:种植地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石砾含量少的红壤土为宜,并按4.5米×4.5米株行距挖穴,穴的规格为1米×1米×1米,每穴施绿肥25~30公斤、土杂肥或火烧土150~250公斤,加适量石灰,然后回填表土,待绿肥腐熟沉实后,于翌年清明前后种植。
每穴植一株,亩植30~33株,种植时竹杆与地面成45~60°,基部芽眼水平朝向两旁,回填松土压实,淋足定根水。
3.植后管理(1)确保竹苗成活: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遇晴天每隔3~5天浇水一次,雨天要做好排水防渍,保证竹苗发芽成活。
(2)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
每年要求中耕除草培土3~4次,以保持土壤疏松;通过培土覆盖竹笋,保持竹笋不外露,使竹笋肉嫩,味甜,色美。
(3)科学追肥:每隔3~4个月追肥一次,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每穴施复合肥0.5公斤,结合中耕除草培土进行。
(4)留母竹:一般于每年8~9月份,选择生长健壮、位置合适的地方留1~2条作为母竹,每丛保留原竹苗和1~2根母竹(成品字形),作为下一代接替植株,其余除去。
4.收获与加工(1)收获(挖笋):竹笋生长进入拨节期前后,即顶端二片小叶长2厘米左右并反转时,为挖笋最适期。
挖笋时选择专用笋凿,沿笋块将土扒开,在缩节处平切,保持切口平整,防止下部笋蔸和腋芽损伤。
一般于早晨挖笋,傍晚回填土壤,让切面风干,防止腐烂。
(2)初加工:将挖出来的竹笋剥去外壳,用清水漂洗干净,再用笋刀加工成笋片,然后用60~70℃热水浸泡2小时,再清水泡24小时,捞起洗净成食用竹笋片,或晒干制成竹笋干片。
甜竹的栽培管理技术

甜竹的栽培管理技术
杨玉凤; 李小玲; 刘剑霞; 胡枭
【期刊名称】《《农家之友》》
【年(卷),期】2004(000)008
【摘要】甜竹又叫麻竹、甜笋竹,是我国南方主要笋用竹种这一.分布在福建、
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甜竹笋期长、产量高、笋味美,是夏、秋两季的优良蔬菜.其加工产品在国内外号称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和保健营养食品。
以前,甜竹没有规划种植.一般生长在溪河两岸、村旁、路旁排水良好的沃土上,80年
代后至90年代初.广东英德、福建南靖等地大规模开发种植甜竹.其笋干制品市场价高达5万元,吨.畅销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地。
【总页数】1页(P28)
【作者】杨玉凤; 李小玲; 刘剑霞; 胡枭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
【相关文献】
1.甜竹的栽培管理技术 [J], 杨玉凤;李小玲;刘剑霞;胡枭
2.浅析勃氏甜龙竹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J], 李万里
3.勃氏甜龙竹一新品种'曼歇甜竹' [J], 孙茂盛;张兴波;史军义;周德群;姚俊;沈锦慧
4.云南省地方标准“巨龙竹、龙竹、马来甜龙竹育苗技术规程”获准发布 [J],
5.勃氏甜龙竹等丛生竹幼竹的高生长规律 [J], 夏海涛;季海宝;王月英;李效文;卢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笋竹两用林丰产经营技术

笋竹两用林丰产经营技术笋竹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农产品,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装饰等领域。
而笋竹两用林丰产经营技术则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种植笋竹,并同时兼顾其它经济作物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笋竹两用林丰产经营技术的相关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笋竹的准备工作1. 地块选择: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块作为笋竹两用林的种植区域。
2. 地面准备:进行地面整平、翻耕、松土、施肥等工作,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 种植材料选择:选择优质、无病虫害的种苗,种植密度一般为6000-8000株/亩。
第二部分:笋竹的种植技术1. 深耕:在地面准备的基础上,进行深耕,以提供足够的土壤深度和通透性。
2. 权衡头:在深耕后,按照一定距离将笋竹种植材料插入地面,保持头部露出。
3. 种植密度:根据土壤肥沃程度和资源条件,适当调整笋竹的种植密度,使其生长良好。
4. 管理:对笋竹的病虫害进行防治,以及合理管理林地,保持适宜的光照和通风条件。
第三部分:经济作物的栽培技术1. 快速生长蔬菜:在笋竹两用林的缝隙中,可栽种快速生长的蔬菜,如油麦菜、生菜等,以提高经济效益。
2. 优势作物: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栽种的经济作物,如红薯、番茄、辣椒等,以增加农产品收入。
3. 综合利用:合理设置休闲娱乐区、观光区等,让游客在欣赏笋竹的也可以购买相关农产品,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第四部分:笋竹两用林的经营管理1. 资源合理配置:根据土地面积和资源条件,合理配置笋竹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效益。
2. 定期养护:定期进行植物修剪、灌溉和施肥等工作,保持笋竹和经济作物的良好生长状态。
3. 市场开发:积极开展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 技术培训:定期组织笋竹两用林的技术培训活动,保持经济作物和笋竹种植技术的更新,提高经营效益。
通过以上几个部分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笋竹两用林丰产经营技术的重要性和实施步骤。
甜竹笋种植技术要点

市场需求与价格趋势
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和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对 甜竹笋的需求逐渐增加。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甜竹笋富 含膳食纤维、低脂肪、低糖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 者的青睐。
价格趋势
由于甜竹笋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有限,市场价格相对稳定 。未来随着需求的增加和产量的减少,预计甜竹笋的价 格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品质优良
选择肉质鲜嫩、口感清甜 、营养价值高的品种,以 满足市场需求。
育苗害的种子, 进行催芽、消毒等处理,以提
高发芽率和幼苗质量。
苗床准备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无病虫 害的苗床,进行深翻、施肥、消毒 等处理,以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播种与覆盖
将种子均匀播撒在苗床上,覆盖一 层薄土或稻草,以保持湿度和温度 。
行距
合理的行距可以保证竹笋有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一般为3-4米。
施肥方法与用量
1 2
有机肥
使用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一般每亩施用1000-2000公斤。
化肥
化肥可以提供速效养分,满足甜竹笋快速生长的 需求,一般每亩施用20-30公斤。
3
施肥时间
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施肥,以促进竹笋的生长。
甜竹笋种植技术要点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种植环境与选址 • 品种选择与育苗 • 种植技术与管理 • 病虫害防治与生态保护 • 收获与加工技术 • 经济效益与市场前景
01
种植环境与选址
土壤与气候要求
土壤要求
甜竹笋生长需要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以沙质或砂壤土为佳,避免粘 土和排水不良的土壤。
避免环境污染
远离污染源
选择远离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的地方,确保甜竹 笋生长环境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甜竹笋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甜竹笋粗生长快,是一种投资少,收益快,效益高的竹类良种经济作物,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一、竹园规划。
根据不同环境和坡度变化决定其定植株行距密度,一般采用6米×3米的株行密度,每亩植37株。
由山坡地穴数减半,而条件好的环境可采用宽行密植法,即按6米×2.5米的规格,每亩种植44.4株。
二、挖穴施肥。
挖穴长、宽、深为80厘米×60厘米×60厘米,曝晒后再放入腐熟堆肥或有机肥料等基肥,每穴10-15公斤。
三、选苗。
从健壮、无开花的竹丛中选取前年白露以后留养竹,直径已达4-6厘米的一年生幼竹,将竹在清明节前后的雨季栽植。
除上述幼竹繁殖处,还可采用杆育法,但一些方面存在因养成的竹苗可能开花而造成损失的危险,故应少用,有幼竹条件的不宜用。
四、栽植。
采用幼竹与地面约成25度的斜植法比直位栽法要好:可减少日光直晒;减少水分蒸发;每节都接近土壤,竹节上的侧芽都有发芽机会,成活率较高,植后覆土时留一节在土表,并在土端竹杆内灌水。
植后应灌水盖草,提高土温,防曝晒,以提高成活率,植后一个月左右如萌发新芽,可用1%尿素水溶液(1桶水加250克尿素)灌竹,以促进生长,提早发笋成竹。
五、管理。
植后应注意除草、中耕、灌溉、施肥,覆盖和选留母竹等工作。
1、植后当年的6-7月份除一次草,9月间再除一次。
冬季利用农闲将竹园灌耕一次,以改良土壤性质,阻止杂草繁生。
中耕时除去多余的老竹,仅留1:2:3年生竹各1株,并掘出腐朽的老竹头。
2、3-5月雨季来临之前,可每周或隔周灌水一次,以促其尽早发笋,增加收入。
3、利用竹林内落叶,杂草等覆盖竹园周围,每丛约盖60公斤,每年3次覆盖,以保持土壤湿润。
不易取得覆盖材料的,可改用培土。
4、施肥可促进发笋。
可用环施法给每丛施腐熟堆肥20-30公斤,复合肥5公斤,配合灌水和降雨,在3-9月间施3-4次,以发挥肥效。
用水肥灌注竹子肥效很好。
5、每年白露前后,选留竹笋任其生长成母竹。
如果过早7-8月留母竹,其吸收养分用于竹材生长,会影响发笋数量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