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的差异——以小盘谷为例
苏州园林建筑赏析论文

苏州园林建筑赏析论文苏州园林建筑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也有很多人对此写了论文,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苏州园林建筑赏析论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州园林建筑赏析论文摘要:江南园林不仅在风格上与北方园林不同,在使用要求上也有些区别。
江南园林以扬州、无锡、苏州、湖州、上海、常熟、南京等城市为主,其中又以苏州、扬州最为著称,也最具有代表性,而私家园林则又以苏州为最多。
为此,苏州又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称。
苏州向来以园林美景载誉天下,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
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宦官、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
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艺术的不同风格,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代表作。
正文部分: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其实苏州和天堂联系起来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由于苏州那数目庞大的封建古典园林的存在。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那里有一批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古典园林,苏州园林艺术之悠久,数量之庞大,造园艺术之高超都在全国首屈一指,据考证已有1500多年的治园历史,至今保持完好的有69处之多。
现在,苏州园林的含义已不仅仅是位于苏州的园林,更是作为江南私家花园的总代称。
有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这些园林大致分为三类,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这些园林多为一些文人雅士,官宦富商所建,精致优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大规模,多角度的集中展现。
苏州的著名园林有:拙政园,留园,退思园,耦园,网师园,怡园,艺园以及环秀山庄。
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是人类文化艺术水平的良好传承,它包含了人文艺术,建筑艺术,诗词画作,以及中国古典哲学思维。
从平面来看,苏州园林就是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从立体来看,虽非迷幻莫测的空中楼阁,却倒也有一番江南水乡的独特风韵。
在旅游者眼里,苏州园林是最好的自然博物馆。
在此,依据苏州园林的造园特点和根据我所了解的资料,重点介绍苏州园林艺术中的两朵奇葩——拙政园和留园。
扬州园林和苏州园林的风格差异

扬州园林和苏州园林的风格差异苏州属于江南水乡,气候也较温润,它的园林设计和建筑设计风格总的感觉显得婉约精致,尤其是江南水乡园林设计中的水的处理和水景,给人以柔和清丽的印象。
每一个地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不同,一路遵循下来,也必然形成其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虽则造园之意相仿,功能要求也大同小异,运用的建筑材料也会相同,但由于因地制宜,心裁别出,因而会有所应变,使园林建筑呈现出不同的格局与景色,风貌各异而增添诸多趣味。
当然这种不同是大同中的存异,是私家园林的局部和细部的差异。
江南各处古典私家园林,当以苏州和扬州两地为代表。
这两个城市中古典私家园林最为兴盛,以一个城市来统计数量也最多。
至今,苏州城中尚有完好的有二十余处,扬州也有近二十处之多。
扬州在长江以北,但又不属北方,建筑风貌上既有北方之雄健又不缺南方的秀丽。
扬州园林中堆的假山比较高大,园林中建的房屋厅堂也较为高大敞宽。
苏州园林中主要厅堂一般也就面阔三间,而扬州的何园的蝴蝶厅和个园的抱山楼都有七间之多,由于扬州园林的主人以富商为多,有的还捐得个官衔,为和官府来往,也有炫富之意,因此在建造时要追求豪华。
这些厅堂也是为了招待宾客大开筵席时交际方便。
苏州园林的主人多为退休官僚、闲散文人,通常只有小的宴游和居家聚餐。
扬州园林在用的材料上也偏于华贵,好些厅堂选用楠木,楼层地面加铺方砖。
花园里选用名贵树种,搜集古董陈列,窗扉、墙面选刻名家字画等,以显富华之意,但表现得还是有修养,很平和,绝不会弄得五颜六色、俗气横溢。
苏州园林的大门一般不作任何装饰,门框上的刻画都是后来才有的。
原先和普通人家大门一样是石库门框,或是平板门扇,只是在平面布局上有所反映。
扬州园林的大门往往做成砖雕门面,有的做得很大,整个门墙都用磨砖对缝的装饰,在檐口门楣还有精细的雕饰,在巷子中很突出,以彰显自家的权势和富丽。
在园林中的造景上,扬州园林做得比较显露,如四季景色用四种不同的假山形式、质地和色彩来直接表达。
八年级语文上册13《苏州园林》校本作业(新版)新人教版

13.苏州园林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形近字注音、组词。
()榭()谢() ()鉴()签()()沼()昭() ()嶂()障()()峋()殉() ()墙()蔷()1 2 3 4 5 6 ⎧⎨⎩⎧⎨⎩⎧⎨⎩⎧⎨⎩⎧⎨⎩⎧⎨⎩2.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 、寂寞 映衬 镂空 玲珑 自出新裁B 、标本 赞叹 池沼 蔷薇 因地治宜C 、轩榭 雷同 鉴赏 嶙峋 重峦叠嶂D 、藤萝 依傍 琢摩 芭蕉 任其自然3.按照上下文的语言环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假如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标本:(2)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
阅历:(3)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的照片。
斟酌:(4)那些门和窗尽量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也别具匠心。
别具匠心: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条街成了商业街后,行人从早到晚川流不息。
B 、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C 、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 、如果只有良好的愿望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就会适得其反。
5.关联词语填空恰当的是()()说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近10多年来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则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这不是某个国家能够独立解决的,()国际间的协调和联合,()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A、尽管但是只要就B、尽管那么只有才C、如果那么只有才D、如果但是只要就6.选词填空:(1)谁如果要()我国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玩赏欣赏鉴赏观赏)(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而不仅是()。
(技术艺术)(3)用图画来比方对称建筑是()画,而不是()画。
(美术图案)(4)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依赖依靠依傍)(5)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另外一点。
古典园林系列——小盘谷

古典园林系列——扬州小盘谷小盘谷位于江苏省扬州市丁家湾大树巷内。
小盘谷始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为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两江总督周馥的私人宅院。
因为园内假山峰危路险,苍岩探水,溪谷幽深,石径盘旋,故名小盘谷。
小盘谷在扬州园林中有独到之处,与个园、何园相比,小盘谷占地小,妙处在于运用了“以少胜多”、“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
造园者为了能小中见大,在有限的空间内,应用粉墙分隔,增加景深,以游廊连接景点,一隔一连,使景观若隐若现,给人们造成奇妙的错觉。
同时,以通过开池堆山,变幻景观,创造无限空间。
设置亭台楼阁,组合巧妙,参差错落,相互借景,组成画面,树木花草点缀其间,增加山林之意。
小盘谷占地不大,但也用一道花墙将园子分隔成两个庭院。
墙内山池,墙外花木。
一边是人工精心构造的琼楼阆苑,一边是绿叶扶疏的自然景色,其间有月洞相通,似隔非隔,而一幽一旷,一密一疏,一文一朴,互为映衬,相得益彰,这也是扬州造园艺术中高超的一手。
小盘谷总体分为三部分,西部为平房住宅区,中部为一大厅,大厅右为一火巷,巷东即花园。
花园分东西两部分,进园门,即为西园。
园中有湖山颓石,旧名为“九狮图山”,因其山石外形如群狮探鱼而得名。
山下有洞,洞出西口,有池水一泓,池上架石梁三折。
池西一水阁凉厅,三面临水,山洞北口,临水设“踏步”,石上嵌“水流云在”。
东西花园以走廊和花墙分隔,墙南一桃门,上题“丛翠”,进桃门为东园,园南有凉厅三间。
整个园林是以小见大之手法中最杰出者。
小盘谷宜静观,或待清风于水阁,或数游鱼于槛前;或逍遥于山顶,或徜徉于回廊,或闲敲棋子,或倚楼纳凉。
如此,方能领略到小盘谷的佳妙之处。
小盘谷中的湖石假山,临日兀立,高险磅礴,过去一直以“九狮图山”相称。
据说,“积雪时,九狮之状毕现”,实际上狮形并不明显。
所谓狮形,当从意境和气势上去体味,才能得其“神似”。
九狮图山玲珑瑰伟,山上峰峦重叠,狭路逶迤,山下悬崖幽壑,流水淙淙。
山洞害朗清幽,设有棋桌。
中国园林的特征和造园手法

中国园林的特征和造园手法我国的园林艺术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并具有极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们对风景的不同理解和偏爱,也就出现了不同风格的园林。
中国园林最为世界三大园林之一,当然有着它独树一帜的特征和造园手法。
总特征有:依山旁水,贵树名花,综合艺术;追求立意,概括提炼,力求神似;造景含蓄,耐人寻味,一点方悟;动态布局,犹如画卷,百看不厌;以情写景,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南北园林,互为融合,和谐统一等。
主要造园手法有:人工艺术模仿自然景色;封闭中寻求空间突破,即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划分景区和空间、“借景”的处理手法;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构筑物等。
根据中国园林的总体概况,我以几个实例来分别说明中国园林的具体特征和造园手法。
一、颐和园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其规模宏大,设计精细,施工要求高,所以创造的风景亦与一般园林不同。
1、归总起来,可有三个特征:(1)气魄宏大,充分利用了天然山水风景的自然美。
气魄宏大,首先表现在占地多、规模大,常常包进了真山真水景观,能创造出宛自天开的景色。
有些是平地造园,境内没有真山真水,但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同样能创造出自天开的山水风景。
(2)园中套园。
这一布局方式来自于皇帝的封建意识。
他们要看尽人间美景,就将天下名景名园搬到苑囿中来,以便就近游赏。
(3)主题突出,重视多姿多彩的建筑点缀。
皇帝造园时,往往招聘全国的高级匠师,修造造型优美的建筑来作为景区的主题。
2、造园手法:人工艺术模仿自然景色。
它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
颐和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
中国出名私家园林大观

中国出名私家园林大观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苏州园林善于把有限空间巧妙地组成变幻多端的景致,结构上以小巧玲珑取胜。
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私家园林的风格和艺术水平。
沧浪亭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
园内有一泓清水贯穿,波光倒影,景象万千。
“沧浪亭”始为五代吴越王钱缪之子钱元亮的池馆。
南宋初年一度为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宅第。
一池绿水绕于园外,临水山石嶙峋,复廊蜿蜒如带,廊中的漏窗把园林内外山山水水融为一体。
园内以山石为主景,山上古木参天,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
沧浪亭外临清池,曲栏回廊,古树苍苍,垒迭湖石。
人称“千古沧浪水一涯,沧浪亭者,水之亭园也”。
苏州留园占地约50亩,分为中部、东部、北部、西部四个部分。
中部以山水为主,为原留园所在,是全园的精华。
主要建筑有涵碧山房、明瑟楼、绿荫轩、远翠阁、闻木樨香处、可亭、小蓬莱、濠濮亭、曲溪楼、清风池馆等处。
东部的中心是五峰仙馆,四周环绕着揖峰轩、汲古得绠处,以及林泉耆硕之馆、冠云沼、冠云亭、冠云楼等建筑。
北面是着名的冠云、岫云和端云三峰,为明代旧物,冠云峰高约9米,玲珑剔透,有“江南园林峰石之冠”的美誉。
留园建筑数量较多,其空间处理以布局严谨,结构精巧取长;其花窗设计也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俞樾在《留园记》中誉之为“吴中名园之冠”。
冠云峰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占地62亩,是目前苏州最大的古园林。
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
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
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为元代园林的代表。
园内假山遍布,长廊环绕,楼台隐现,曲径通幽,有迷阵一般的感觉。
中国四大古典园林的风格特点

中国四大古典园林的风格特点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国四大古典园林的风格特点》的内容,具体内容: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宗旨。
现在,随我来看看中国四大古典园林各有什么样的风格特点吧!:苏州拙...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宗旨。
现在,随我来看看中国四大古典园林各有什么样的风格特点吧!:苏州拙政园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弥的个性和特色。
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早期拙政园,林木葱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
园林中的建筑十分稀疏,仅"堂一、楼一、为亭六"而已,建筑数量很少,大大低于今日园林中的建筑密度。
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山水溶为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
拙政园中部现有山水景观部分,约占据园林面积的五分之三,。
池中有两座岛屿,山顶池畔仅点缀几座亭榭小筑,景区显得疏朗、雅致、天然。
这种布局虽然在明代尚未形成,但它具有明代拙政园的风范。
3)、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拙政园的园林建筑。
早期多为单体,到晚清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表现在厅堂亭榭、游廊画舫等园林建筑明显地增加。
中部的建筑庭院空间变幻曲折。
如小沧浪,从文征明拙政园图中可以看出,仅为水边小亭一座。
而八旗奉直会馆时期,这里已是一组水院。
由小飞虹、得真亭、志清意远、小沧浪、听松风处等轩亭廊桥依水围合而成,独具特色。
水庭之东还有一组庭园,由海棠春坞、听雨轩、嘉实亭三组院落组合而成,主要建筑为玲珑馆。
在园林山水和住宅之间,穿插了这两组庭院,较好地解决了住宅与园林之间的过渡。
同时,对山水景观而言,由于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的对比衬托,主体空间显得更加疏朗、开阔。
江苏苏州园林的导游词范文(2篇)

江苏苏州园林的导游词范文各位朋友,大家好,说起古典园林,大家都会想起苏州。
然而,____多年前,江淮古城扬州的园林却要胜过苏州。
早在清朝时曾有人对江南名胜作出过这样的评价:“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
”可见当时江南一带,扬州是以园林之美而著称的。
早在汉代,扬州就有规模较大的园林式建筑,以后又有创新,到清代时,由于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盐业都十分发达,加之乾隆的六次南巡,扬州园林迅速兴盛。
但历史上多次遭到兵灾战祸,园林毁坏甚多,现在幸存的仅个园、何国、小盘谷和后冶春园等为数不多的园林了。
【个园的创建历史及名称来历】朋友们:今天我们游览的是全国十大名园之一的个园。
个园位于扬州市内东关街____号宅后,清嘉庆二十三年(____年),两淮盐总黄玉筠在明代寿艺园的旧址上重建。
黄玉筠认为竹本固、心虚、体直、节贞,有君子之风;又因三片竹叶的形状似“个”字,取清袁枚“月映竹成千个字”的句意命名“个园”。
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道出了园主人以竹命名的本意。
【造园概况—园林春景】“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
个园就是以竹石为主体,以分峰用石为特色的城市山林。
个园的假山采取分峰叠石的手法,运用不同的石头,表现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号称四季假山,为国内园林惟一孤例。
个园的植物以竹为主,与竹最相配的造景材料是各种奇峰异石,像玲透巧的太湖石峰,瘦削嶙嶙的石笋等。
竹与石组合在一起,形成园林中很有特色的竹石小景。
游客们,现在我们可看到在个园的入口处,造园者就别具匠心地设置了一组竹石小景,开宗明义地点出了这座园林以竹、石为中心的主题。
个园就在黄家邸宅的后面,从住宅中间的小夹弄进入,往左一转,可以看到一左一右两个花台。
台上翠竹亭亭,竹间叠放了参差的松布石笋,远远看去,就像刚破土的春笋,缕缕阳光把稀疏竹影映射在园门的墙上,形成“个”字形的花纹图案,烘托着园门正中的“个园”匾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在小盘谷这~狭小的庭院 内 堆 山,采用了在粉墙 中嵌理壁 岩,堆叠九狮图山,同位 于曲尺花厅 南侧的 “群仙祝 寿”假 山,以划分东西 园的 中心柱廊为轴构成非对称的山石布局。假 山,朝 向园内 主要建筑,与之形成对景。假 山采用单一的太 湖石,统
色泽 九 狮 图 山源于 西 园的 东北 角,与水 源 隐蔽 于 此 地,仿佛是借用真山一角将其框入 园内,以此作为堆 山 爵石的基础 ,在狭 窄的小尺度空间里,高处堆 山,低 处 注水,从而达 约9m之高差。陈从 周曾说 :“石无定形, L 有定法。”根据山石的原有造型,进行堆 叠,一气呵 成,同时在内设置 了山洞,可从中穿行,布局至简,只有 蹬 道 ,可拾 级 而 上 ,登 上全 园制 高点 。
L :J 图片说 明
1 小盘 谷 假 山 分 布 图 2 小盘 谷 水 系 分布 图 3 小盘谷航拍平面图 4 九狮 图山 5 假 山之 下 的 自然 水 池 6 丛 翠馆 后 的 植 物
大树巷 ,北至丁 家湾,东西 与民居相连 。占地面积 为 5 503.84m ,建 筑面积为3 273m ,现存古建筑面积 为 1 140m 。园内假山俊 俏、苍岩 临水 、溪谷 幽深 、石径 盘 旋而得名。该园于1982年被 定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 被 国务 院 公 布为 全 国重 点 文 物 保 护单 位 。
发展 概 括 扬州地处江淮要塞,建宫造园之初,可追溯至吴 王刘濞时期。而元 嘉二十四年 ,象征着 园林建筑 群的形成则始 于一官吏徐 湛之在广陵蜀 岗之宫城 东北侧池边营建 “风亭、月观、吹台、琴室”。隋 炀帝时期 ,开 凿京杭大运河,又大大促进了扬 州地区的发 展,由此带来的便是更加 繁 荣 、更加适 宜的造园环境 故言,扬州园林 与其 经济发 展息息相关。至 唐,扬州与长安、洛阳并称为全 国三大都市,经济实力不分上下,更是 有 了 “扬一益二”的说法。“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 无赖 是扬州”便是唐代 诗人徐凝 回忆扬州之时所 作。至宋代,金兵侵城 离去,众多园林 纷纷沦
苏州园林 与扬州园林的差异
以小盘谷为例
文 ·图 ◎ 张青萍 巫文笑
8 ( t{)2018 第310j
清代文人刘大观 曾评论道:“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 园亭胜,三者鼎峨 不可轩轾”。李斗在 扬州画舫录))中则称刘大观之言 “洵至论也,’。本文暂不谈杭州园林如何,旨于浅谈 同位于江苏省 的苏州 园林与扬州园林 的差异,尝试分析其差异的内部原因。
为废墟 荒地 。而在园林逐渐成 熟的元 明清 时 期,扬'J-I、I地带开通南北漕运 和盐 运,占尽地 理 优势,期间扬'Jt、『经 济文化势头 回升,再次 出现 繁荣态势 至此园林 亦再一次迎 来造 园高潮, 名园遍布扬州各 自角落,坐拥 “扬州园林 甲天 下”的 隽誉 。
小盘谷简介 “盘谷”一词,源于韩愈 的 《送 李愿 归盘
对 比要 素 对 自然山石 的艺术 摹 写—— 堆 山叠石 山石与建 筑 、花 木、水并称为 中国古典 园林 四要 素,足 以证明山石在中国古典 园林 的造园艺术中是不 可缺失 的。园林 中的山石是对 自然山石的缩影摹写,旨 在 于有限的园林 内亦可寄情 山水 。故 然,即使 园林 面 积不足,不可 实施大 型的堆 山,也 必然在 园林 角落安 置 几块 造型独特的假山石,即堆山叠石。 苏州毗邻太湖,巧因地 理优势,取石便利,故苏州 园林 内大部 分以太湖石为主。园林 中的太湖石 以瘦 、 漏、皱、透、丑为选 石标准,形态优雅 、玲珑剔透。提及 苏州 园林置石,以留园的冠云峰 最为盛 名。冠云峰高 5 7m,底高 0 8m,总 高6 5m,重 约 5 O00kg,其高 大 为 江 南 园林中湖 石之最。论苏州园林堆 山技艺之高,则是狮子 林 ,因园内 “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 (狮子) 者 ”而 得 名。 小盘谷的假山素以小见大相 称,“山拔地峥嵘,名 九狮图 山,峰高约九米 ……此 园假 山为扬 州诸 园中的 上选作品”,此为陈从周先生在 ((扬州园林 中对其的 评价。正如 《园冶 所云:“峭壁 山者 靠壁理也 。借以
苏州、扬 州位于江苏省,隶属于江南一带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两地 在地域 、历史、文化上都有其相似 点,两地的古典园林风格 同属于江南古 典园林 系统 ,代表着中国古典 园林艺术的极高成 就,成要素分 为山石、水系、建筑、植 物,本文就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苏州园林 与扬州园林的对 比。
不同于 留园之冠云峰难得一寻 的精致,不 同于狮 子林 大假 山之气势如虹,小盘谷未采 用置石而是以较 大 规 模 的堆 山叠 石为 庭 院 空 间 之 景 观 重 点 ,从 而借 有 限空问与山石的对 比以造成咫 尺山林的气氛 。
可聚可散 悠远 开阔的 自然肌 理— — 水 系 水流潺潺,蜿蜒 曲折,山石作 伴,赋 予情 趣,描述 的正是 园林 中的水景。宋郭熙在 林泉高致》中所言: “水活物也 ,其形欲深静,欲 柔滑,欲汪洋,欲趔 环, 欲肥腻 ,欲 喷薄… ’,水体大体表现 为两种形式,即 分 散与 聚 集 。 苏州园林 中多数表现 为聚 集的静态水池 ,如网师 园,水池位于 园内主景 区,面积 实属 不大,却与沿岸而 的亭台水榭平 衡于恰 当的比例,营 造出水池 之悠远 视 野之开 阔的视 觉享受,而拙政 园的水系则采用了分
谷序 》,由此 ,盘谷成 了读书人 隐居的理想精 神家园。“小盘谷”这一称 呼,在原扬州城曾有 两处。一处为丁家湾大树 巷的周家,一处为堂 子巷 的秦家 。秦家意 园小盘谷 的 叠山相 传系 出自造园名家戈裕 良之手,后毁于战火,只有 秦 氏旧宅 尚存 。现在 人们所 能见 到的只有周 家小盘谷 了。周家小盘谷 (以下简称 小盘谷 ) 位于扬 州丁 家湾大树 巷58号 ,坐北 朝 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