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机构组成、分类、运动过程及特点教学教材
第六章 凸轮机构

升程——从动件从最低位置升到最高位置的过程。
推程角φ1——推动从动件实现推程时的凸轮转角。
远休止角φ2——当凸轮继续回转时,从动件在最高位置停止不动,与此对应的凸轮转角,又称远停角。
回程——从动件从最高位置下降到最低位置的过程。
回程角φ3——回程时所对应的凸轮转角。
学生回答
板书
挂图
板书
挂图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
巩固小结:
布置作业:
合考虑作出决定。
1.等速运动规律
从动件上升(或下降)的速度为一常数的运动规律——等速运动规律。
等速运动规律的凸轮,其轮廓工作曲线上各点的半径与凸轮转角成线性关系,因此工作轮廓曲线设计简单,加工时工件与刀具间相对运动容易实现。
等运动规律凸轮的缺点是:当从动件处于推程的开始位置时凸轮开始回转的一瞬间,从动件由静止状态突然以速度υ1上升运动,当从动件上升到最高位置时速度由υ2骤变为零,两者均使加速度达到无穷大而引起刚性冲击,对构件产生很大的破坏力。
2.凸轮机构的类型。
P107 1、2、5、8、9。
板书
挂图
作图
江苏省淮安市技工学校
教案首页
授课日期
班级
课题:
§6-2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教学目的:
1.掌握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2.了解凸轮轮廓曲线的画法。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授课方法:讲授法。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挂图,模型。
凸轮是具有曲线可曲面轮廓肯且作为高副元素的构件,凸轮轮廓按输出运动学特性和动力学特性的要求设计。
含有凸轮的机构称为凸轮机构。凸轮机构分为平面凸轮机构和空间凸轮机构两大类。所有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均为平面运动的凸轮机构称为平面凸轮机构。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包含空间运动的凸轮机构称为空间凸轮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教案—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教案—凸轮机构及其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凸轮机构的定义、分类和应用。
2. 使学生掌握凸轮的轮廓曲线设计方法。
3.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凸轮机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凸轮机构的定义及分类1.1 凸轮机构的组成1.2 凸轮机构的分类1.3 凸轮机构的应用2. 凸轮的轮廓曲线2.1 凸轮的轮廓曲线类型2.2 基圆、止点圆和顶点圆的概念2.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方法3. 凸轮机构的设计步骤3.1 确定凸轮的类型和参数3.2 选择合适的凸轮材料3.3 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3.4 计算凸轮的强度和寿命4. 凸轮机构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凸轮机构的定义、分类和应用。
2. 利用多媒体演示法,展示凸轮机构的运动原理和设计方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中的凸轮机构设计。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多媒体课件。
2. 凸轮模型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凸轮机构的定义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凸轮机构的分类、凸轮的轮廓曲线设计方法。
3. 演示:利用多媒体展示凸轮机构的运动原理和设计方法。
4.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际应用中的凸轮机构设计案例。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凸轮机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练习题: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凸轮轮廓曲线设计和凸轮机构设计步骤的掌握。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际应用案例分析的能力,检查学生能否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七、拓展学习1. 介绍其他类型的凸轮机构,如摆动凸轮、复合凸轮等。
2. 探讨凸轮机构在现代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八、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重点掌握凸轮机构的分类、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方法及设计步骤。
2. 分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凸轮机构及其设计的理解。
九、课程回顾与展望2. 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后续学习有所期待。
凸轮机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凸轮机构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应用。
- 掌握凸轮机构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 熟悉凸轮机构的传动比、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
2. 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凸轮机构的运动特性,设计简单的凸轮机构。
- 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凸轮机构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凸轮机构简介- 凸轮机构的类型:圆柱凸轮、圆锥凸轮、圆弧凸轮等2. 凸轮机构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凸轮的形状和尺寸对机构性能的影响- 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运动规律3. 凸轮机构的设计方法:- 凸轮轮廓的设计- 凸轮机构的强度计算- 凸轮机构的运动学分析4. 凸轮机构的实例分析:- 常见凸轮机构的实例介绍- 分析实例中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结合多媒体课件,系统讲解凸轮机构的基本概念、类型、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2. 案例分析法:-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凸轮机构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 实验法:- 利用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凸轮机构的运动特性,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凸轮机构设计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以实际应用为例,引入凸轮机构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 讲解凸轮机构的基本概念、类型、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3. 案例分析:-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凸轮机构在实际应用中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
4. 实验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凸轮机构的运动特性,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5. 讨论与总结:-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凸轮机构设计的见解,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6. 课后作业:- 布置相关设计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巩固所学知识。
9凸轮机构

E
2π
δ
小结
• 对推杆的基本运动规律及其选择有明确的概念, 了解推杆几种常用运动规律运动线图的变化特点 和适用场合。
• 在学习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这一部分内容时,应 侧重理解和掌握各种运动规律的位移、速度及加 速度线图的变化特点和适用场合,如各线图是按什 么规律变化的?哪些有刚性冲击?哪些有柔性冲击? 它们发生在什么位置?而对于它们的运动方程不用 去硬记,只要会正确应用即可。
D
s B’ B’ B’ B’ A
δ02
δ’0
h
形式:多项式、三角函数。
o
rmin
δ0 δ01
δ0 δ01 δ’0 δ02
ω
B
C
(一)多项式运动规律
一般表达式:s = C0+ C1δ + C2δ 2+…+Cnδ 求一阶导数得速度方程: v = ds/dt = C1ω + 2C2ω δ +…+nCnω δ
v 0
h/2
中间点:δ=δ0 /2,s=h/2
s
h
0/2
0
0/2
4hωδ/δ02 FI
0/2 4hω2/δ02
ma
0 a 0
加速段推程运动方程为:
s =2hδ2/δ02 v =4hωδ/δ02 a =4hω2/δ02
0
柔性冲击 (soft impact)
方法一
0
0 1 2 0/2
回程运动角δ’0:对应从动杆的 回程,凸轮多转过的角度
δ’0 δ01
B
近休止角 δ02 :对应从动杆处于最低 位置而静止不动,凸轮转过的角度
C
最新机械设计基础教案——第5章 凸轮机构

第5章凸轮机构(一)教学要求1.了解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2.掌握常用从动件运动规律及特性3.掌握盘形凸轮轮廓的设计4.了解凸轮机构的尺寸的确定(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凸轮的工作原理2.用反转法设计凸轮轮廓3.凸轮的尺寸对其机构的影响(三)教学内容5.1概述5.1.1 概念1.凸轮机构的组成:凸轮是由从动件、机架、凸轮三部分组成的高幅机构。
2.凸轮:是一种具有曲线轮廓或凹糟的构件,它通过与从动什的高副接触,在运动时可以使从动件获得连续或不连续的任意预期运动。
3.特点:结构相当简单,只要设计出适当的凸轮轮廓曲线,就可以使从动件实现任何预期的运动规律。
但另一方面,由于凸轮机构是高副机构,易于磨损,因此只适用于传递动力不大的场合。
4.凸轮机构的应用例:内燃机配气机构(如下图所示)靠模车削机构(如下图所示)自动送料机构(如下图所示)分度转位机构(如下图所示)5.1.2 凸轮机构的分类1、按照凸轮的形状分为:(1)盘形凸轮凸轮中最基本的形式。
凸轮是绕固定铂转动且向径变化的盘形零件,凸轮与从动件互作平面运动,是平面凸轮机构。
(2)移动凸轮可看作是回转半径无限大的盘形凸轮,凸轮作往复移动,是平面凸轮机构。
(3)圆柱凸轮可看作是移动凸轮绕在圆柱体上演化而成的,从动件与凸轮之间的相对运动为空间运动,是一种空间凸轮机构。
(4)曲面凸轮当圆柱表面用圆弧面代替时,就演化成曲面凸轮,它也是一空间凸轮机构。
2、按锁合方式的不同凸轮可分为:(1)力锁合凸轮,如靠重力、弹簧力锁合的凸轮等;(2)几何锁合凸轮,如沟槽凸轮、等径及等宽凸轮、共轭凸轮等。
3、按从动件型式分为:(1)尖顶从动件(2)滚子从动件(3)平底从动件根据从动件运动型式不同分为直动从动件和摆动从动件。
5.1.3 凸轮和滚子的材料凸轮机构的主要失效形式:磨损和疲劳点蚀要求凸轮和滚子的工作表面硬度高、耐磨并且有足够的表面接触强度。
对于经常受到冲击的凸轮机构还要求凸轮芯部有较强的韧性。
第三章 凸轮机构介绍

凸轮传动是通过凸轮与从动件间的接触来传递运动和动力,是一种 常见的高副机构,结构简单,只要设计出适当的凸轮轮廓曲线,就 可以使从动件实现任何预定的复杂运动规律。 §3-1 凸轮机构应用和分类 一、凸轮机构的组成和应用
内燃机
配气机构
凸轮式内燃机配气机构
自动车床上的走刀机构 1、组成:凸轮,从动件,机架 2、作用:将凸轮的转动或移动转变为从动件的移动或摆动 3、特点:(1)只需设计适当的凸轮轮廓,便可使从动件得到所需的 运动规律 (1)结构简单、紧凑,工作可靠,容易设计; (2)高副接触,易磨损 4、应用:适用于传力不大的控制机构和调节机构
推杆运动规律选取应从便于加工和动力特性来考虑。
低速轻载凸轮机构:采用圆弧、直线等易于加工的曲线作为凸 轮轮廓曲线。
高速凸轮机构:首先考虑动力特性,以避免产生过大的冲击。
大质量从动件不宜选用νmax太大的运动规律 高速度从动件不宜选用amax太大的运动规律
(2)机器工作过程对从动件的的运动规律有特殊要求
4、偏臵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已知条件: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为r0,凸轮沿逆时针方向等速回转。 从动画中看,从动件 而推杆的运动规律已知,已知偏距e。试设计。
在反转运动中依次占 据的位臵将不在是以 凸轮回转中心作出的 径向线,而是始终与O 保持一偏距e的直线, 因此若以凸轮回转中 心O为圆心,以偏距e 为半径作圆(称为偏 距圆),则从动件在 反转运动中依次占据 的位臵必然都是偏距 圆的切线,(图 中 …)从 动件的位移 ( …) 也应沿切线量取。然 后将 …等点 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 来,既得偏臵直动尖 顶从动件盘形凸轮轮
按从动件运动形式 可分为直动从动件(又分为对心直动从动件和偏臵直动从动件) 和摆动从动件两种。
机械基础凸轮机构教案

机械基础凸轮机构教案第一章:凸轮机构概述1.1 凸轮机构的定义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组成的机械传动机构。
凸轮是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旋转构件,用于转换转动运动为线性或其他形式的运动。
1.2 凸轮的分类按形状分类: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圆柱凸轮等。
按工作原理分类:正凸轮、逆凸轮、复合凸轮等。
1.3 凸轮机构的特点和应用特点:简单、紧凑、易于控制和调节。
应用:印刷机械、包装机械、机床、汽车等。
第二章:凸轮的轮廓设计2.1 凸轮轮廓的基本参数基圆半径:凸轮与从动件接触点的圆的半径。
顶圆半径:凸轮最高点或最低点的圆的半径。
工作圆半径:凸轮轮廓的最小圆的半径。
2.2 凸轮轮廓的计算按运动规律计算:正弦、余弦、直线等运动规律。
按压力角计算:凸轮轮廓的压力角与基圆压力角的关系。
2.3 凸轮轮廓的设计方法按运动要求设计:确定凸轮的升程、降程和回程。
按力学要求设计:计算凸轮的强度和刚度。
按加工要求设计: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刀具。
第三章:凸轮机构的从动件设计3.1 从动件的分类和特点按形状分类:摆动从动件、直线从动件、滚子从动件等。
按驱动方式分类:曲柄摇杆机构、摆线机构、蜗轮蜗杆机构等。
3.2 从动件的设计要点确定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和运动要求。
选择合适的从动件形状和尺寸,满足力学和运动要求。
考虑从动件与凸轮的接触条件和磨损情况。
3.3 从动件的设计实例以摆动从动件为例,介绍其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
分析不同形状和尺寸的从动件对凸轮机构性能的影响。
第四章:凸轮机构的动力特性4.1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啮合角压力角:凸轮和从动件接触点处的压力角。
啮合角:凸轮和从动件啮合点处的啮合角。
4.2 凸轮机构的动态特性冲击和振动:凸轮和从动件的接触冲击和振动。
传动误差:凸轮和从动件的啮合误差。
4.3 凸轮机构的动力分析和优化分析凸轮机构的动力特性对整个机械系统的影响。
优化凸轮的形状和参数,减小冲击和振动,提高传动效率。
第五章:凸轮机构的应用实例5.1 印刷机械中的凸轮机构介绍印刷机械中凸轮机构的作用和应用。
第三章 凸轮机构

第三章凸轮机构§3-1 凸轮机构的组成和类型一、凸轮机构的组成1、凸轮:具有曲线轮廓或沟槽的构件,当它运动时,通过其上的曲线轮廓与从动件的高副接触,使从动件获得预期的运动。
2、凸轮机构的组成:由凸轮、从动件、机架这三个基本构件所组成的一种高副机构。
二、凸轮机构的类型1.按照凸轮的形状分:空间凸轮机构:盘形凸轮:凸轮呈盘状,并且具有变化的向径。
它是凸轮最基本的形式,应用最广。
移动(楔形)凸轮:凸轮呈板状,它相对于机架作直线移动。
盘形凸轮转轴位于无穷远处。
空间凸轮机构:圆柱凸轮:凸轮的轮廓曲线做在圆柱体上。
2.按照从动件的形状分:(1)尖端从动件从动件尖端能与任意形状凸轮接触,使从动件实现任意运动规律。
结构简单,但尖端易磨损,适于低速、传力不大场合。
(2)曲面从动件:从动件端部做成曲面,不易磨损,使用广泛。
(3)滚子从动件: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传递较大动力。
(4)平底从动件优点:平底与凸轮之间易形成油膜,润滑状态稳定。
不计摩擦时,凸轮给从动件的力始终垂直于从动件的平底,受力平稳,传动效率高,常用于高速。
缺点:凸轮轮廓必须全部是外凸的。
3.按照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4.按照凸轮与从动件维持高副接触的方法分:(1)力封闭型凸轮机构:利用重力、弹簧力或其它外力使从动件与凸轮轮廓始终保持接触。
封闭方式简单,对从动件运动规律没有限制。
5、其它反凸轮机构:摆杆为主动件,凸轮为从动件。
应用实例:自动铣槽机应用反凸轮实现料斗翻转§3-2 凸轮机构的特点和功能一.凸轮机构的特点1、优点: (1)结构简单、紧凑,具有很少的活动构件,占据空间小。
(2)最大优点是对于任意要求的从动件运动规律都可以毫无困难地设计出凸轮廓线来实现。
2、缺点:由于是高副接触,易磨损,因此多用于传力不大的场合。
二.功能1、实现无特定运动规律要求的工作行程应用实例:车床床头箱中利用凸轮机构实现变速操纵2、实现有特定运动规律要求的工作行程应用实例:自动机床中利用凸轮机构实现进刀、退刀3、实现对运动和动力特性有特殊要求的工作行程应用实例:船用柴油机中利用凸轮机构控制阀门的启闭4、实现复杂的运动轨迹应用实例:印刷机中利用凸轮机构适当组合实现吸纸吸头的复杂运动轨迹§3-3 从动件运动规律设计一.基础知识1、从动件运动规律:从动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及加速度变化率随时间或凸轮转角变化的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何锁合
练习一:观察下面两个凸轮机构属于 什么类型。
1、内燃机的配气机构 2、车床的走刀机构
三、凸轮机构运动概述
1、名词术语:
基圆、 基圆半径、 推程、
推程运动角、远停程、远停程角、
回程、 回程运动角、 近 停 程 、 近 停 程 角 、行程。
B’
A
D δ3
r0
δ0
δ2
δ1
s
h
o δ0 δ1 ω
B
t δ2 δ3 δ
C
练习二: 试述凸轮机构运动过程。
2、凸轮机构运动简述
升——停——降——停循环往复
四、凸轮机构的优缺点
优点 构件少,运动链短,结构简单紧凑 :
易使从动件得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
缺点 点、线接触,易磨损;
:
所以凸轮机构多用在传递动力不大的
场合。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 1.了解了凸轮机构的组成和应用。 2.初步掌握了凸轮机构的分类。 3.初步理解并掌握了凸轮机构的运动过程。
凸轮机构基础知识
目录
凸轮机构的组成 凸轮机构的分类 凸轮机构的运动过程 凸轮机构的特点
一、凸轮机构的组成
凸轮:具有某种曲线和凹槽的构件。
凸轮机构:由凸轮、推杆和机架三个主要构件所组成的
高副机构。
机架3
从动件2
1 O1
凸轮1
二、凸轮机构的分类
1)按凸轮的形状分:
移 动 凸 轮
圆 柱 凸 轮 盘形凸轮
作业
1.简述凸轮机构的运动过程。 2.预习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有哪些, 受力特点如何?
2)按从动件的形状分:
尖顶从动件
滚子从动件
平底从动件
3)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
移动从动件 摆动从动件对心移动从Fra bibliotek件 偏置移动从动件
对心移动从动件
偏置移动从动件
摆动从动件
4)按凸轮高副的锁合方式分:
为了使凸轮机构正常工作,必须使从 动件与凸轮保持高副接触称为锁合。
力锁合:利用从动件的重力、弹簧力或其他外力 使从动件与凸轮保持接触。 几何锁合:依靠凸轮机构和从动件的特殊几何形 状始终保持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