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习题答案

第十四章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习题答案
第十四章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习题答案

第十四章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一、选择题

1. 图13—1所示电感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的运算形式是 B 。

A .)0()()(-+=L L L Li s sLI s U ;

B .)0()()(--=L L L Li s sLI s U ;

C .s

i s sLI s U L L L )

0()()(-+

= 2. 图13—2所示电容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的运算形式是 A 。

A .s

u s I sC s U c c c )

0()(1)(-+=; B .s

u s I sC

s U c c c )

0()(1)(--=;

C .)0()(1)(--=c c c u C s I sC

s U

3.应用运算法分析动态电路时,求得的响应是 C 。

A . 响应的稳态分量;

B .响应的暂态分量;

C .全响应

4.[]=-ε--ε)]2()1([t t t L C 。

A .)e 2e 1(12s s s s s

----+; B .)e 2e 1(e s s s

s s s -----+;

C .)e 2e 1(e 2s s s

s s s -----+

5.=??????+++--52e 421s s L s

B 。 A .)1(2sin e

5.0)2sin(e 2)

1(-+---t t t t ; B .)1()1(2sin e

5.0)()2sin(e 2)

1(-ε-+ε---t t t t t t ; C . )1()1(2sin e

25.0)()2sin(e )

1(-ε-+ε---t t t t t t 6.图 b 是 图 a 的 等 效 电 路, 其 中 U (s ) 为:C (A) 20 + s

(B) s (C) 20 (D)

s

20

20s

7.某 一 阶 电 路 的 电 流 象 函 数 为

5

212

+s , 则 该 电 路 的 时 间 常 数是:B

(A) 2.5 s (B) 0.4 s (C) 5 s (D) 0.2 s

8.图 a 电 路 原 已 稳 定, 图 b 是 其 换 路 后 的 复 频 域 电 路。 图 b 中 的 附 加 电 U 1(s ) 和 U 2(s ) 应 为:c (A) -2,

s

4 (B) 2,0 (C) -2,0 (D)

34,s

4

9. 某 零 状 态 无 源 二 端 网 络 外 接 电 压 为 3 V 的 恒 定 电 压 源 时, 其 端 口 电 流 的 象 函 数 为

)

2(3

+s s , 则 该 网 络 的 入 端 复 频 域 导 纳 是: B

(A)

)

2(3

+s s

(B)

2

1+s (C) s (s + 2)

(D) s + 2

10.由 两 个 元 件 串 联 构 成 的 无 源 电 路, 在 频 率 Hz 50

π

=

f 正 弦 电 源 作

用 下 的 复 数 阻 抗 Z = (10 - j10) Ω, 该 电 路 的 复 频 域 阻 抗 Z (s ) 为:D

(A) 10 - 10s (B) 10 + 1000s

(C) s

1000

10-

(D) s

1000

10+

11.某 一 线 性 电 路 元 件 的 复 频 域 阻 抗 是 s 2,此 元 件 是:C (A) 电 阻 (B) 电 容 (C) 电 感 (D) 不 一 定 12.电 容C 的 复 频 域 导 纳 是A (A) sC

(B)

sC

1

(C) s

u sC C )

0(-+

(D) j ω C

12.已知某网络函数)

4)(2(34)(2

++++=s s s s s H ,则该网络的单位阶跃响应中 B 。

A .有冲激响应分量;

B .有稳态响应分量;

C .响应的绝对值不断增大 13.若已知某网络的网络函数,则根据给定的激励可求出该网络的 C 。

A .全响应;

B . 零输入响应;

C .零状态响应

14.电路网络函数的极点在S 平面上的分布如图所示,该电路的冲激响应是 B 。 A.等幅的正弦振荡; B .衰减的正弦振荡; C .增幅的正弦振荡

二、填空题 1. 在图13—3

所示电路中,4)0(=-c u V ,2)0(=-L i A ,)(2t u s ε=V ,则电流)(t i 的零状态响应的象函数为

2622

++s s 。电流)(t i 的零输入响应的象函数为 2

6422++-s s s 。

2. 将图13—4(a )所示的运算电路化为图13—4(b )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则

=

)(s U oc ()

20

10)5(2

2+++s s s ,=

)(0s Z 20

106022222++++s s s s 。

3. 在图13—5所示电路中,响应的象函数=

)(2s U ?

?? ?

?++6512s s s 。

4. 图13—6所示电路的运算阻抗是

3

32322

++++s s s s 。 解:()()??

? ??+++=??

???

???? ??++=111//11//11//1)(s s s s s Z

()3

32312//12

2

++++=??? ??+++=s s s s s s s

5. 图13—7所示电路的运算导纳是1

322222

32

+++++s s s s s 。

解:??

??????? ??++=

s s s s Y 1//1//11

)(=

??

? ??+++11//11

2s s s

= 221122

+++++s s s s s =1

32222232

+++++s s s s s 6. 网络 零 状态响应的象函数与激励的象函数之比称为 网络函数 。 7. 已知某电路在激励)()(1t t f ε=时,其零状态响应为)(e

2)(32t t f t

ε=-;若激励改为

)(e )(1t t f t ε=-,则响应=)(2t f )()e e 3(3t t t ε---。

解:由已知条件得电路的网络函数为

32132

)(+=+=s s s

s s H ,因此激励为)(e )(1t t f t ε=-时响应的象函数为

1133)1)(3(211)()(2+-+=++=+?=s s s s s s s H s F

而 )(ε)e e 3()(32t t f t

t ?-=--

8. 某网络的单位冲激响应)(ε)e 3e

()t (h 42t t t

?+=--,它的网络函数是

)

4)(2(104+++s s s ,单位阶跃响应是)()75.0e 5.025.1(2t t ε?---。

解:根据网络函数和单位冲激响应的关系,有

)

4)(2(1044321)(+++=

+++=

s s s s s s H 而单位阶跃响应的象函数为414321211451)4)(2(1041)(+?-+?-?=?+++=

s s s s s s s s s H , 单位阶跃响应为 )()e 75.0e 5.025.1(42t t

t ε?----

三、判断题

1. 某单个元件的复频域阻抗为

Ω 50

s

,则该元件是电容,其参数为20 μF 。( × ) 2.某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复频域阻抗 s

s Z 1

10)(+=,则该网络的等效复频域导纳Y (s ) = 0.1 + s 。

( × )

3. 初始储能为零的动态元件所对应的复频域电路模型中,没有附加电压源。( √ )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及动态电路分析报告解题技巧和经典题型含详细答案

实用文档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及动态电路分析 、先根据题给条件确定故障是断路还是短路:两灯串联时,如果只1有一个灯不亮,则此灯一定是短路了,如果两灯都不亮,则电路一定是断路了;两灯并联,如果只有一灯不亮,则一定是这条支路断路,如果两灯都不亮,则一定是干路断路。在并联电路中,故障不能是短路,因为如果短路,则电源会烧坏。、根据第一步再判断哪部分断路或短路。2两端电压,开关闭合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L2L21:L1与例后,发现两灯都不亮,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原因是什么?解:你先画一个电路图:两灯都不亮,则一定是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两个接线柱跟电源两极相连接,这部分导线没断,那么只L1断路了。有示数很大,V2电压,V2,串联,电压表L1与L2V1测L1、例2都断示数很大,说明L2V1=0B、若而V2L2则L1短路而正常;电压。闭合开关后,两灯都不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路。测L2V1=0 、若A。首先根据题给条件:两灯都不BA。其实答案为解:可能你会错选相当于V2L2亮,则电路是断路,A肯定不正确。当断路时,此时连接到了电源两极上,它测量的是电源电压,因此示数很大。而此时的示数为零。由于测有电流通过,因此两端没有电压,因此L1V1标准文案. 实用文档 首先要分析串并联,这个一般的比较简单,一条通路串联,多条并联。

如果碰上了电压表电流表就把电压表当开路,电流表当导线。这个是因为电流表电压小,几乎为零。但电压表不同。此处要注意的是,电压表只是看做开路,并不是真的开路。所以如果碰上了一个电压表一个用电器一个电源串联在一起的情况,要记得。电压表是有示数的(话说我当时为这个纠结了好久)。还有一些东西光看理论分析是不好的,要多做题啊,做多得题,在分析总结以下,会好很多。而且如果有不会的,一定要先记下来,没准在下一题里就会有感悟、一.常见电路的识别方法与技巧 在解决电学问题时,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往往是电路图中各个 用电器(电阻)的连接关系问题。不能确定各个电阻之间的连接关系,就无法确定可以利用的规律,更谈不到如何解决问题。因此正确识别电路是解决电学问题的前提。当然首先必须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这两种基本的电路连接方式(图1(甲)、(乙)),这是简化、改画电路图的最终结果。 识别电路的常用方法有电流流向法(电流跟踪法)、摘表法(去表法)、直线法和节点法。在识别电路的过程中,往往是几种方法并用。 1.电流流向法 电流流向法是指用描绘电流流向的方法来分析电阻连接方式的方法。这是一种识别电路最直观的方法,也是连接实物电路时必须遵循的基本思路。具体步骤是: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着电流的方向描绘标准文案.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大全及答案

训练一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120分钟)—III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 案的号码填入提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图示电路中电流i等于() 1)1A 2)2A 3)3A 4)4A 2、图示单口网络的短路电流sc i等于()1)1A 2)1.5A 3)3A 4)-1A 3、图示电路中电压u等于() 1)4V 2)-4V 3)6V 4)-6V 4、图示单口网络的开路电压oc u等于()1)3V 2)4V 3)5V 4)9V 7AΩ 2Ω 1 Ω 4 i 6V Ω 2 Ω 4 sc i Ω 2 Ω 4 + _ Ω 2 Ω 2 - 2V + - 10V + u - + Ω 1Ω 2 6V + _ 3V + _ + - oc u

5、图示电路中电阻R 吸收的功率P 等于( ) 1)3W 2)4W 3)9W 4)12W 6、图示电路中负载电阻 L R 吸收的最大功率等于( ) 1)0W 2)6W 3)3W 4)12W 7、图示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等于( ) 1)2Ω 2)4Ω 3)6Ω 4)-2Ω 8、图示电路中开关断开时的电容电压)0(+c u 等于( ) 1)2V 2)3V 3)4V 4)0V 3V Ω 2+_ R Ω 1A 3Ω 3+ _ 6V 5:1 L R Ω 4- + i 2a b 4V Ω 2+ _ Ω 2+ - c u +_ 2V =t F 1

9、图示电路开关闭合后的电压)(∞c u 等于( ) 1)2V 2)4V 3)6V 4)8V 10、图示电路在开关断开后电路的时间常数等于( ) 1)2S 2)3S 3)4S 4)7S 11、图示电路的开关闭合后,电感电流)(t i 等于() 1)t e 25- A 2)t e 5.05- A 3))1(52t e -- A 4) )1(55.0t e -- A 12、图示正弦电流电路中电压)(t u 的振幅等于() 1)1V 2)4V 3)10V 4)20V Ω46V Ω 2+ _ Ω 2+ - c u 0=t F 1- +1u 1 2u + - Ω 2+ _ Ω2+ - =t F 1F 25A Ω 20=t i 1H s 10+ _ + _ u 1H s u F 25.0V t t u s )2cos()(=

第3章多级放大电路典型例题

分析:(1)中频等效电路(微变等效电路或交流等效电路) (2)计算A u ])1([72be25i2be1i2 31u1R r //R R r R //R A ββ++=-=其中: be172be2531u1]} )1([{r R r //R //R A ββ++-=或者: 72be2L 62u2)(1R r R //R A ββ++-= u2u1u A A A ?= (3)计算R i :be121i r //R //R R = (4)计算R o :6o R R =

分析:(1)中频等效电路(微变等效电路或交流等效电路) (2)计算A u 3 2 be2 i2 be1 1 i2 2 1 1u 1R) ( r R r R ) R // R ( Aβ β + + = + - =其中: be1 1 3 2 2 2 1 1u } ) 1( [ { r R R r // R A be + + + - = β β 或者: 1 ) 1( ) 1( u2 3 2 2 3 2 2 u ≈ + + + =A R r R A be 或者: β β u2 u1 u A A A? = (3)计算R i: be1 1 i r R R+ = (4)计算R o: 2 2 be2 3 o1β + + = R r // R R

分析:(1)中频等效电路(微变等效电路或交流等效电路) (2)计算A u 2 1u A A A ?= (3)计算R i (4)计算R o 静态工作点的计算同单管放大电路的方法,此处略。 123be211be1123be2(1)()1(1)() R R r A A r R R r ββ+==++∥∥ 或者 ∥∥242be2 R A r β=-i 1be1123be2[(1)()] R R r R R r β=++∥∥∥o 4 R R =

电力系统分析题库有答案

电力系统分析题库 一、选择题 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至( A ) A、线电压 B、倍相电压 C、倍线电压 D、根号2倍相电压 2、目前我国电能输送的主要方式是( C )。 A、直流 B、单相交流 C、三相交流 D、交直流并重 3、系统发生两相接地短路故障时,复合序网的连接方式为( A ) A、正序、负序、零序并联 B、正序、负序并联、零序网开路 C、正序、零序并联、负序开路 D、零序、负序并联,正序开路 4、输电线路采用分裂导线的目的是( A )。 A、减小电抗 B、减小电阻 C、增大电抗 D、减小电纳 5、系统备用容量中,哪种可能不需要专门配置?( A ) A、负荷备用 B、国民经济备用 C、事故备用 D、检修备用 6、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功率指( C )。 A、一相功率 B、两相功率 C、三相功率 D、四相功率 7、根据对称分量法,a、b、c三相的零序分量相位关系是( D ) A、a相超前b相 B、b相超前a相 C、c相超前b相 D、相位相同 8、电力系统有功功率电源为( B )。 A、发电机、调相机 B、发电机 C、调相机 D、发电机、电容器 9、输电线路单位长度的电阻主要决定于( D ) A、材料和对地高度 B、电晕损耗和电压 C、几何均距和半径 D、材料和粗细

10、有备用接线方式的优、缺点是( D )。 A、优点:供电可靠性高。缺点:电压低 B、优点:供电可靠性低。缺点:造价高 C、优点:供电可靠性高,调度方便。缺点:造价高 D、优点: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高。缺点:造价高和调度复杂 11、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电源是( A ) A、发电机 B、变压器 C、调相机 D、电容器 12、电力网某条线路的额定电压为UN=110kV,则它表示的是( D )。 A、相电压 B 相电压 C线电压 D、线电压 13、衡量电能质量的指标有( D ) A、电压和功率 B、频率和功率 C、电流和功率 D、电压大小,波形质量,频率 14、解功率方程用的方法是( A )。 A、迭代法 B、递推法 C、回归法 D、阻抗法 15、电力系统短路故障计算主要求取的物理量是( A ) A、电压,电流 B、电阻,电抗 C、电阻,功率 D、电流,电抗 16、线路始末两端电压的数值差是( C )。 A、电压降落 B、电压调整 C、电压损耗 D、电压偏移 17、在下列各种故障类型中,属于纵向故障的是( D ) A、两相短路 B、两相断线 C、单相接地短路 D、两相短路接地 18、在电力系统标么制中,只需选定两个基准量,常选的是( B )。 A、电压、电流 B、电压、功率 C、电压、电抗 D、电流、阻抗 19、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 C )

北京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实验5连续时间系统地复频域分析报告报告材料

实验5 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反变换的定义,并掌握MATLAB 实现方法。 2.学习和掌握连续时间系统系统函数的定义及复频域分析方法。 3.掌握系统零极点的定义,加深理解系统零极点分布与系统特性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1.拉普拉斯变换 连续时间信号)(t x 的拉普拉斯变换定义为 )1.....(..........)()(dt e t x s X st ? +∞ ∞ --= 拉普拉斯反变换定义为 )2....(..........)(21)(ds e s X j t x j j st ?∞ +∞ -=σσπ 在MATLAB 中,可以采用符号数学工具箱的laplace 函数和ilaplace 函数进行拉氏变换和反拉氏变换。 L=laplace(F)符号表达式F 的拉氏变换,F 中时间变量为t ,返回变量为s 的结果表达式。 L=laplace(F,t)用t 替换结果中的变量s 。 F=ilaplace(L)以s 为变量的符号表达式L 的拉氏反变换,返回时间变量为t 的结果表达式。 F=ilaplace(L,x)用x 替换结果中的变量t 。 除了上述ilaplace 函数,还可以采用部分分式法,求解拉普拉斯逆变换,具体原理如下: 当 X (s )为有理分式时,它可以表示为两个多项式之比: )3.(..........)()()(0 110 11a s a s a b s b s b s D s N s X N N N N M M M M +?+++?++==---- 式(3)可以用部分分式法展成一下形式 )4.....(.............)(2211N N p s r p s r p s r s X -++-+-= 通过查常用拉普拉斯变换对,可以由式(1-2)求得拉普拉斯逆变换。 利用 MATLAB 的residue 函数可以将 X (s )展成式(1-2)所示的部分分式展开式,该 函数的调用格式为:[r,p,k] = residue(b,a) 其中b 、a 为分子和分母多项式系数向量,r 、p 、k 分别为上述展开式中的部分分式系数、极点和直项多项式系数。 2.连续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

第五章组合逻辑电路典型例题分析

第五章 组合逻辑电路典型例题分析 第一部分:例题剖析 例1.求以下电路的输出表达式: 解: 例2.由3线-8线译码器T4138构成的电路如图所示,请写出输出函数式. 解: Y = AC BC ABC = AC +BC + ABC = C(AB) +CAB = C (AB) T4138的功能表 & & Y 0 Y 1 Y 2 Y 3 Y 4 Y 5 Y 6 Y 7 “1” T4138 A B C A 2A 1A 0Ya Yb S 1 S 2 S 30 0 00 0 10 1 00 1 11 0 01 0 11 1 01 1 1 S 1S 2S 31 0 01 0 01 0 01 0 01 0 01 0 01 0 01 0 0 A 2A 1A 0Y 0Y 1Y 2Y 3Y 4Y 5Y 6Y 70 1 1 1 1 1 1 11 0 1 1 1 1 1 11 1 0 1 1 1 1 11 1 1 0 1 1 1 11 1 1 1 0 1 1 11 1 1 1 1 0 1 11 1 1 1 1 1 0 11 1 1 1 1 1 1 0

例3.分析如图电路,写出输出函数Z的表达式。CC4512为八选一数据选择器。 解: 例4.某组合逻辑电路的真值表如下,试用最少数目的反相器和与非门实现电路。(表中未出现的输入变量状态组合可作为约束项) CC4512的功能表 A ? DIS INH 2A 1A 0Y 1 ?0 1 0 0 0 00 00 00 0 0 0 0 00 0 ?????0 0 00 0 10 1 00 1 11 0 0 1 0 11 1 01 1 1 高阻态  0D 0D 1D 2D 3D 4D 5D 6D 7 Z CC4512 A 0A 1A 2 D 0 D 1 D 2 D 3 D 4 D 5 D 6 D 7 DIS INH D 1 D A B C D Y 0 0 0 0 1 0 0 0 1 00 0 1 0 10 0 1 1 00 1 0 0 0 CD AB 00 01 11 1000 1 0 0 101 0 1 0 1 11 × × × ×10 0 1 × × A B 第一步画卡诺图第三步画逻辑电路图

电路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分) 1)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2)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3)电压和电流的负值,表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不一致。 4)若P>0(正值),说明该元件消耗(或吸收)功率,该元件为负载。 5)若P<0(负值),说明该元件产生(或发出)功率,该元件为电源。 6)任一电路中,产生的功率和消耗的功率应该相等,称为功率平衡定律。 7)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出)任一 节点或封闭面的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8)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巡行一 周,各元件的电压代数和为零。 u(t),与流过它的电流i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压源。 9)端电压恒为 S ,与其端电压u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流源。 10)输出电流恒为6VΩΩscΩ Ω 11)几个电压源串联的等效电压等于所有电压源的电压代数和。 12)几个电流源并联的等效电流等于所有电流源的电流代数和。 13)某元件与理想电压源并联,其等效关系为该理想电压源。 14)某元件与理想电流源串联,其等效关系为该理想电流源。 15)两个电路的等效是指对外部而言,即保证端口的伏安特性(VCR)关系相同。 16)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图,必有n-1 条树枝和b-n+1条连枝。 17)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图,其独立的KCL方程为n-1个,独立的KVL方程数 为b-n+1。 18)平面图的回路内再无任何支路的闭合回路称为网孔。 19)在网孔分析法中,若在非公共支路有已知电流源,可作为已知网孔电流。 20)在节点分析法中,若已知电压源接地,可作为已知节点电压。 21)叠加定理只适用线性电路的分析。

实验八 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实验八系统的复频域 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方法。 2、掌握测试系统的频率响应的方法。 二、预习内容 1、系统频响的方法。(见第四章波特图的介绍) 三、实验原理 1. N 阶系统系统的传递函数 用微分方程描述的N 阶系统为: 根据零状态响应(起始状态为零),则对其进行拉氏变换有: 则系统传递函数可表达为: 用差分方程描述的N 阶系统为: 根据零状态响应(起始状态为零),则对其进行拉氏变换有: 则系统传递函数可表达为: 2.根据系统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图分析系统 零点:传递函数分子多项式的根。 极点:传递函数分母多项式的根。 根据零极点图的不同分布分析系统。 3.涉及到的Matlab 函数 (1)freqz 函数:实验六中出现过,可用来求单位圆上的有理z 变换的值。调用格式:同实验六 (2)zplane 函数:得到有理z 变换的零极点图。 调用格式:zplane(num,den)

其中,num和 den是按z ?1 的升幂排列的、z 变换分子分母多项式系数的行向量。 (3)roots 函数:求多项式的根。 调用格式:r=roots(c), c 为多项式系数向量;r 为根向量。 四、实验内容 1.系统零极点的求解 (1)求解系统和的零极点,验 证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根据系统零极点图分析系统性质。 b=[1,0,-1]; a=[1,2,3,2]; zr=roots(b); pr=roots(a); plot(real(zr),imag(zr),'go',real(pr),imag(pr),'mx','markersize',12,'linewidth',2); grid; legend('零点','极点'); figure; zplane(b,a); (2)参考上述程序,绘制系统和 的零极点图,并分析系统性质。与用zplane 函数直接绘制系统零极点图(注:圆心的圆圈并非系统的零点)做比较。

电路分析典型习题与解答

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路分析典型习题与解答

目录 第一章: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1) 1.1、本章主要内容: (1) 1.2、注意: (1) 1.3、典型例题: (2) 第二章网孔分析与节点分析 (3) 2.1、本章主要内容: (3) 2.2、注意: (3) 2.3、典型例题: (4) 第三章叠加方法与网络函数 (7) 3.1、本章主要内容: (7) 3.2、注意: (7) 3.3、典型例题: (7) 第四章分解方法与单口网络 (9) 4.1、本章主要内容: (9) 4.2、注意: (10) 4.3、典型例题: (10) 第五章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 (12) 5.1、本章主要内容: (12) 5.2、注意: (12) 5.3、典型例题: (12) 第六章一阶电路 (14) 6.1、本章主要内容: (14) 6.2、注意: (14)

6.3、典型例题: (15) 第七章二阶电路 (19) 7.1、本章主要内容: (19) 7.2、注意: (19) 7.3、典型例题: (20) 第八章阻抗与导纳 (21) 8.1、本章主要内容: (21) 8.2、注意: (21) 8.3、典型例题: (21) 附录:常系数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24) 说明 (25)

第一章: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1.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讲解电路集总假设的条件,描述电路的变量及其参考方向,基尔霍夫定律、电路元件的性质以及支路电流法。 1.2、注意: 1、复杂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真实方向往往很难确定,电路中只标出参考 方向,KCL,KVL均是对参考方向列方程,根据求解方程的结果的正负与 参考方向比较来确定实际方向. 2、若元件的电压参考方向和电流参考方向一致,为关联的参考方向, 此时元件的吸收功率P吸=UI,或P发=-UI 若元件的电压参考方向和电流参考方向不一致,为非关联的参考方向, 此时元件的吸收功率P吸=-UI,或P发=UI 3、独立电压源的端电压是给定的函数,端电流由外电路确定(一般不为0) 独立电流源的端电流是给定的函数,端电压由外电路确定(一般不为0) 4、受控源本质上不是电源,往往是一个元件或者一个电路的抽象化模型, 不关心如何控制,只关心控制关系,在求解电路时,把受控源当成独立 源去列方程,带入控制关系即可. 5、支路电流法是以电路中b条支路电流为变量,对n-1个独立节点列KCL 方程,由元件的VCR,用支路电流表示支路电压再对m(b-n+1)个网 孔列KVL方程的分析方法.(特点:b个方程,变量多,解方程麻烦)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汇编标准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汇编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1.所谓电路,是由电的器件相互连接而构成的电流的通路。 1-2.实现电能输送和变换的电路称为电工电路;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处理的电路称为电子电路。 1-3. 信号是消息或信息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时间的函数。 2-1.通常,把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定义为电流。 2-2.习惯上把正电荷运动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3.单位正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能量的得失量定义为这两点间的电压。 2-4.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2-5.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2-6.电压和电流的负值,表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 2-7.若P>0(正值),说明该元件消耗(或吸收)功率,该元件为负载。 2-8.若P<0(负值),说明该元件产生(或发出)功率,该元件为电源。 2-9.任一电路中,产生的功率和消耗的功率应该相等,称为功率平衡定律。 2-10.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出)任一节点或封闭面的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2-11.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巡行一周,各元件的电压代数和为零。 2-12.用u—i平面的曲线表示其特性的二端元件称为电阻元件。 2-13.用u—q平面的曲线表示其特性的二端元件称为电容元件。 2-14.用i— 平面的曲线表示其特性的二端元件称为电感元件。 u(t),与流过它的电流i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压源。 2-15.端电压恒为 S i(t),与其端电压u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流源。 2-16.输出电流恒为 S 2-17.几个电压源串联的等效电压等于所有电压源的电压代数和。 2-18.几个同极性的电压源并联,其等效电压等于其中之一。

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实验四: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连续与离散时间系统的正反复频域与Z域变换 2、掌握利用MATLAB进行零极点分析,进一步了解零极点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3、掌握simulink环境下系统建模与仿真以及系统求解。 二、实验内容: 1、已知某连续系统的系统函数为: (1)利用[r, p, k]=residue(num, den),求H(s)的极零点以及多项式系数; (2)画出系统的零极点分布图,判断系统得稳定性。 (3)求h(t),判断系统得稳定性。 2、已知某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为:, (1)利用[r, p, k]=residuez(num, den)求H(z)的极零点以及多项式系数; (2)画出零极点分布图,判断系统得稳定性。 (3)求单位函数响应用impz(b, a),判断系统是否稳定; 3、已知线性时不变微分方程 在Simulink环境下搭建起系统的仿真模型,并查看仿真结果曲线。(1)写出传递函数H(s),绘出系统模拟框图; (2)当f(t)分别为,,的零状态响应;且当与课本P81的结果进行比较(3)方程的初值为, ,求全响应; 4、已知某信号,n(t)为正态噪声干扰且服从N(0,0.22)分布,对此信号进行采样,采样间隔为0.001s,之后对此信号进行Botterworth低通滤波,从信号中过滤10HZ的输出信号,试对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 三、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第一题:题1_1:

>> num=[2,5]; den=[1,1,3,2]; [r,p,k]=residue(num,den) r = -0.5750 - 0.7979i -0.5750 + 0.7979i 1.1499 p =-0.1424 + 1.6661i -0.1424 - 1.6661i -0.7152 k =[]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汇编及答案

《电路》试题六及参考答案 问题1、叠加定理、置换定理结合应用的典型例。 在图示电路中,若要求输出电压)(t u o 不受电压源2s u 的影响,问受控源的控制系数α应为何值? 解:据叠加定理作出)(2t u s 单独作用时的分解电路图 (注意要将受控源保留),解出)(t u o '并令)(t u o '=0即解得满足不受)(2t u s 影响的α的值。这样的思路求解虽然概念正确,方法也无问题,但因α,L R 是字符表示均未 给出具体数值,中间过程不便合并只能代数式表示,又加之电路中含有受控源, 致使这种思路的求解过程非常繁琐。 根据基本概念再做进一步分析可找到比较简单的方法。因求出的α值应使 0)(='t u o ,那么根据欧姆定律知L R 上的电流为0,应用置换定理将之断开,如解1图所示。(这是能简化运算的关键步骤!) 电流 22 1.06 26//3s s u u i =++=' 电压 21 2.02s u i u -='-=' 由KVL 得 2 22221)2.04.0(1.062.06s s s s s o u u u u i u u u ααα-=?-+-='-+'=' 令上式系数等于零解得 2=α 点评:倘若该题不是首先想到应用叠加定理作分解图,再用置换定理并考虑欧姆定律将L R 作断开置换处理,而是选用网孔法或节点法或等效电源定理求解出 o u 表达式,这时再令表达式中与2s u 有关的分量部分等于零解得α的值,其解算 过程更是麻烦。灵活运用基本概念对问题做透彻分析,寻求解决该问题最简便的方法,这是“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 1 s u Ω 3Ω 6Ω21u 1 u αo u 2 s u Ω 6s i L R 图1Ω3Ω 6Ω 22 s u Ω 61 u '1u 'α解1图 i ' o u '

《电路分析》试题及答案

试题库 一、填空题(建议较易填空每空0.5分,较难填空每空1分) 1、电流所经过的路径叫做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三部分组成。 2、实际电路按功能可分为电力系统的电路和电子技术的电路两大类,其中电力系统的电路其主要功能是对发电厂发出的电能进行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的电路主要功能则是对电信号进行传递、变换、存储和处理。 3、实际电路元件的电特性单一而确切,理想电路元件的电特性则多元和复杂。无源二端理想电路元件包括电阻元件、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 4、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与实际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这类电路只适用集总参数元件构成的低、中频电路的分析。 5、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稳恒直流电,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交流电,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按照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和电流被称为正弦交流电。 6、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数值上等于电路中两点电位的差值。 7、电位具有相对性,其大小正负相对于电路参考点而言。 8、衡量电源力作功本领的物理量称为电动势,它只存在于电源内部,其参考方向规定由电源正极高电位指向电源负极低电位,与电源端电压的参考方向相反。 9、电流所做的功称为电功,其单位有焦耳和度;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称为电功率,其单位有瓦特和千瓦。 10、通常我们把负载上的电压、电流方向称作关联方向;而把电源上的电压和电流方向称为非关联方向。

11、欧姆定律体现了线性电路元件上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与电路的连接方式无关;基尔霍夫定律则是反映了电路的整体规律,其中KCL定律体现了电路中任意结点上汇集的所有支路电流的约束关系,KVL定律体现了电路中任意回路上所有元件上电压的约束关系,具有普遍性。 12、理想电压源输出的电压值恒定,输出的电流值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理想电流源输出的电流值恒定,输出的电压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 13、电阻均为9Ω的Δ形电阻网络,若等效为Y形网络,各电阻的阻值应为3Ω。 14、实际电压源模型“20V、1Ω”等效为电流源模型时,其电流源= I20 A, S 内阻= R1Ω。 i 15、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是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 P U S2/4R0。 条件是电源内阻等于负载电阻,获得的最大功率= min 16、如果受控源所在电路没有独立源存在时,它仅仅是一个无源元件,而当它的控制量不为零时,它相当于一个电源。在含有受控源的电路分析中,特别要注意:不能随意把控制量的支路消除掉。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建议每小题1分) 1、集总参数元件的电磁过程都分别集中在各元件内部进行。(∨) 2、实际电感线圈在任何情况下的电路模型都可以用电感元件来抽象表征。(3) 3、电压、电位和电动势定义式形式相同,所以它们的单位一样。(∨) 4、电流由元件的低电位端流向高电位端的参考方向称为关联方向。

信号与系统报告 实验5 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实验

信号与系统 实验报告 实验五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实验五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深刻理解拉普拉斯变换、逆变换的定义,掌握用MATLAB实现拉普拉斯变换、逆变换的方法。 2会求几种基本信号的拉氏变换。 3 掌握用MATLAB绘制连续系统零、极点的方法。 4 求解系统函数H(s)。 二

1已知连续时间信号f(t)=sin(t)u(t)、求出该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并用MATLAB 绘制拉普拉斯变换的曲面图。 syms t; ft=sin(t)*heaviside(t); Fs=Laplace(ft); a=-0.5:0.08:0.5; b=-2:0.08:2; [a,b]=meshgrid(a,b); c=a+i*b; d=ones(size(a)); c=c.*c; c=c+d; c=1./c; c=abs(c); mesh(a,b,c); surf(a,b,c) axis([-0.5,0.5,-2,2,0,10]) colormap(hsv

) 2求[(1-e^(-at))]/t的拉氏变换。 syms t s a f1=(1-exp(-a*t))/t; F=laplace(f1,t,s) F = log(s+a)-log(s) 3求F(s)=-log(s)+ log(s+a)的拉氏逆变换syms t s a F =log(s+a)-log(s); f1=ilaplace(F,s,t) f1 = (1-exp(-a*t))/t

4已知某连续系统的系统函数为: H(s)=(s^2+3s+2)/(8s^4+2s^3+3s^2+5)试用MATLAB求出该系统的零极点,画出零极点分布图。 b=[1 3 2]; a=[8 2 3 0 5]; zs=roots(b); ps=roots(a); hold on plot(real(zs),imag(zs),'o'); plot(real(ps),imag(ps),'x'); grid axis([-2.5,1,-1,1]) 5已知H(s)=(s+1)/(s^2+s+1),绘制阶跃响应图形,冲激响应图形,频率激响应图形。 syms t s H=(s+1)/(s^2+s+1); f1=ilaplace(H,s,t); f2=heaviside(t);

【电路】高中物理电路经典例题

?在许多精密的仪器中,如果需要较精确地调节某一电阻两端的电压,常常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通过两只滑动变阻器R1和R2对一阻值为500 Ω 左右的电阻R0两端电压进行粗调和微调.已知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分别为200 Ω和10 Ω.关于滑动变阻器R1、R2的连接关系和各自所起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取R1=200 Ω,R2=10 Ω,调节R1起粗调作用 B.取R1=10 Ω,R2=200 Ω,调节R2起微调作用 C.取R1=200 Ω,R2=10 Ω,调节R2起粗调作用 D.取R1=10 Ω,R2=200 Ω,调节R1起微调作用 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实际上是变阻器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在跟接在分压电路中的电阻并联之后的分压,如果并联的电阻较大,则并联后的总电阻接近变阻器“另一部分”的电阻值,基本上可以看成变阻器上两部分电阻的分压.由此可以确定R1应该是阻值较小的电阻,R2是阻值较大的电阻,且与R1的一部分并联后对改变电阻的影响较小,故起微调作用,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如图所示,把两相同的电灯分别拉成甲、乙两种电路,甲电路所加的电压为8V, 乙电路所加的电压为14V。调节变阻器R 1和R 2 使两灯都正常发光,此时变阻器 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P 甲和P 乙 ,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 A.P 甲> P 乙 B.P 甲<P 乙 C.P 甲 = P 乙 D.无法确 定 ?一盏电灯直接接在电压恒定的电源上,其功率是100 W.若将这盏灯先接一段很长的导线后,再接在同一电源上,此时导线上损失的电功率是9 W,那么此电灯的实际功率将( ) A.等于91 W B.小于91 W C.大于91 W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九年级物理 电路分析经典题型(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电路分析经典题型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电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 5.(2008?杭州)分析复杂电路时,为了将电路简化,通常先把电路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理想化处理,正确的 6.下列是对如图所示电路的一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第6题第7题第8题第9题

10.(2012?青羊区一模)把标有“36V 15W”的甲灯和标有“12V 5W”的乙灯串联后接在电压是36V的电路中,下 二.解答题(共3小题) 11.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的实验中:按照图的电路进行实验: (1)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该_________(填“闭合或断开”) (2)在实验过程中,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4﹣5甲乙所示,分析原因应该是: 甲:_________;乙:_________. 第11题第12题 12.(2013?青岛模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小明家新买了一台空调,刚接入电路,家里的保险丝就烧断了,请分析其原因. 答:使用空调后,电路中的总功率_________,根据公式_________可知,在_________一定时,电路的总功率_________,电路中的总电流_________,导致保险丝烧断. (2)请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

13.小华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连接了如下的电路,请帮他分析这个电路中的问题. (1)连接的电路有错误,请你找出来并在连接线上画“×”,然后将右边实物正确连好. (2)小华连接电路中的这个错误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答:_________. (3)有无危害?答: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电路分析试题及答案

电路分析试题及答案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电路分析期中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共20分) 1.已知接成Y 形的三个电阻都是30Ω,则等效?形的三个电阻值为( )。 A 、全是10Ω B 、两个30Ω一个90Ω C 、两个90Ω一个30Ω D 、全是90Ω 2. 电路如图所示,其网孔方程是: ? ??=+-=-04001003 2003002121I I I I 则CCVS 的控制系数r 为 A 、100Ω B 、-100Ω C 、50Ω D 、-50Ω 3.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I 为( )。 A 、-2.5A B 、2.5A C 、-1.5A D 、1.5A 4. 如图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的功率为( )。 A 、30W B 、60W C 、20W D 、-20W 5. 如图所示,二端网络a 、b 端的等效电阻为( )。 A 、12Ω B 、36Ω C 、48Ω D 、24Ω 10 2A 10 10 +40V I

6.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1Ω吸收的功率为( )。 A 、1W B 、4W C 、9W D 、81W 7.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压U S 为( )。(提示:计算每条支路电流和电压) A 、4V B 、7V C 、2V D 、8V 8. 如图所示,结点1的结点电压方程为( )。 A 、6U 1-U 2=6 B 、5U 1=2 C 、5U 1=6 D 、6U 1-2U 2=2 9. 电流的参考方向为( )。 + 1Ω

实验八 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a=-0.5:0.08:0.5; b=-2:0.08:2; [a,b]=meshgrid(a,b); d=ones(size(a)); c=a+i*b; c=c.*c; c=c+d; c=1./c c=abs(c); surf(a,b,c); axis=([-0.5,0.5,-2,2,0.15]); title('单边正弦信号拉氏变换图'); colormap(hsv); 2. a=0:0.5:5; b=-20:0.1:20; [a,b]=meshgrid(a,b); c=a+i*b; c=(1-exp(-2*c)./c); c=abs(c) mesh(a,b,c); sufr(a,b,c); view(-10,20); axis([-0.5:-20,20,0.2]); title('拉氏变换S域像函数'); w=-20:0.1:20; Fw=(2*sin(w).*exp(i*w)); plot(w,abs(Fw)) title=('傅里叶变换'); xlabel('频率w'); 3. a=[1,2,-3,2,1]; b=[1,4]; sjdt(a,b); a=[1,5,16,30]; b=[5,20,25,0]; sjdt(a,b); 4. a=[8,2,3,15]; b=[1,3,2]; [p,q]=sjdt(a,b); 5.

a=[1,0]; b=[1]; impulse(b,a) a=[1,2]; b=[1]; impulse(b,a) a=[1,-2]; b=[1]; impulse(b,a) a=[1,1,16,25]; b=[1]; impulse(b,a) a=[1,0,16]; b=[1]; impulse(b,a) a=[1,-1,16,25]; b=[1]; impulse(b,a) 6. q=[0,0]; p=[-100,100]; f1=0; f2=1000; k=0.1; splxy(f1,f2,k,p,q) q=[0,0]; f1=0; f2=1000; k=0.1; p=[-500,-1000]; splxy(f1,f2,k,p,q) q=[0,0]; f1=0; f2=1000; k=0.1; p=[-2000,-4000]; splxy(f1,f2,k,p,q) 7. 8

时序逻辑电路典型例题分析

第六章时序逻辑电路典型例题分析 第一部分:例题剖析 触发器分析 例1 在教材图6.1所示的基本RS触发器电路中,若?R、?S 的波形如图P6.1(a)和(b),试分别画出对应的Q和?Q端的波形。 解:基本RS触发器,当?R、?S同时为0时,输出端Q、?Q均为1,当?R=0、?S=1时,输出端Q为0、?Q为1,当?R=?S=1时,输出保持原态不变,当?R=1、?S=0时,输出端Q为1、?Q为0,根据给定的输入波形,输出端对应波形分别见答图P6.1(a)和(b)。需要注意的是,图(a)中,当?R、?S同时由0(见图中t1)变为1时,输出端的状态分析时不好确定(见图中t2),图中用虚线表示。 例2 在教材图6.2.3(a)所示的门控RS触发器电路中,若输入S 、R和E的波形如图P6.2(a)和(b),试分别画出对应的输出Q和?Q端的波形。 解:门控RS触发器,当E=1时,实现基本RS触发器功能,即:R=0(?R=1)、S=1(?S=0),

输出端Q为1、?Q为0;R=1(?R=0)、S=0(?S=1)输出端Q为0、?Q为1;当E=0时,输出保持原态不变。输出端波形见答图P6.2。 例3在教材图6.2.5所示的D锁存器电路中,若输入D、E的波形如图P6.3(a)和(b)所示,试分别对应地画出输出Q和Q端的波形。 解:D锁存器,当E=1时,实现D锁存器功能,即:Q n+1=D,当E=0时,输出保持原态不变。输出端波形见答图P6.3。 例4在图P6.4(a)所示的四个边沿触发器中,若已知CP、A、B的波形如图(b)所示,试对应画出其输出Q端的波形。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均为0。

电路分析题库及答案

系(部、中心、教研室):电子科学中心 出题教师: 江东 第 1 页 共 6 页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总计 22 分 ) 1、本小题2分 电路如图所示, U S 为独立电压源, 若外电路不变, 仅电阻R 变化时, 将会引起 A. 端电压U 的变化; B. 输出电流I 的变化; C. 电阻R 支路电流的变化; D. 上述三者同时变化。 答( ) 2、本小题6分 若电流表A 读数为零, 则R 与I 的值分别为 A. 6 Ω, 2.5 A; B. 8 Ω, -2.5 A; C. 6 Ω, 1 A; D. 0.66 Ω, 15 A 。 答( ) a b 3、本小题4分 二端黑箱内只含一个元件,以直流电压源与之相连,在接通的瞬间,立即观察到有定值的电流,则黑箱内的元件为 A. R B. L C.C 答( ) 4、本小题4分 图示电路中若选择适当的参考点,可用一个节点电压方程解出U c ,该方程应为 A. ()G G U G U I 454+-=-c S S ; B. ()G G G U G U I 4514++-=-c S S ; C. ()G G G U G G U I 45141++-+=-c S S (); D. ()G G U G U I 454+-=c S S 。 答( )

3 5 5、本小题2分 已知某电路的(复)阻抗?∠=6010Z Ω,则当外施电压为?-∠=3050U V 时,其复功率(功率复量)S ~ 等于 A. 250V A B. ?-∠30250V A C. ?∠60250V A D. 0 答 ( ) 6、本小题4分 图示电路中, 5 A 电流源提供的功率为 A. -87.5 W ; B. 17.5 W ; C. 75 W ; D. 87.5 W 。 答( ) 二.填充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总计 6 分 ) 1、本小题4分 图示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中,OC U = V ,0R = 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