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期末复习选择练习题(分章节)——第七章

合集下载

《统计学》期末重点复习题(1-8章)附答案

《统计学》期末重点复习题(1-8章)附答案

《统计学》期末重点复习题(1-8章)附答案第⼀章总论⼀、填空题1、统计是_____统计⼯作_____、______统计资料____和___统计学________的统⼀体。

2、统计学是⼀门研究现象总体_数量____________⽅⾯的⽅法论科学。

3、要了解⼀个企业的产品⽣产情况,总体是__所有产品__________,总体单位是_每⼀件___________。

4、标志是说明_____总体单位______特征的名称,它分为_品质标志_________标志和___数量标志_______标志。

5、统计指标是反映__总体__________的数量特征的,其数值来源于_____标志______。

6、按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_数量指标_和_质量指标_。

⼆、单项选择题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B)A 现象总体的质量⽅⾯B 现象总体的数量⽅⾯C 现象总体的质量和数量⽅⾯D 现象总体的质量或数量⽅⾯2、要了解某市国有企业⽣产设备的使⽤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 )A 该市所有的国有企业B 该市国有企业的每台⽣产设备C 该市每⼀个国有企业D 该市国有企业的所有⽣产设备3、要了解全国的⼈⼝情况,总体单位是(C)A 每个省的⼈⼝B每⼀户 C 每个⼈ D 全国总⼈⼝4、反映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是( C )P21A 指标B 指标值C 标志D 标志值5、某地四个⼯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20万元、50万元、65万元、100万元。

这⾥的四个“⼯业总产值”数值是(D)A 指标B 指标值C 标志D 标志表现6、已知某企业产品单位成本为25元,这⾥的“单位成本”是(C)A 指标B 指标名称C 标志D 变量三、多项选择题1、统计研究的基本⽅法有(ABC)A ⼤量观察法B 统计分组法C 综合指标法D 回归分析法E 因素分析法2、统计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的,其特点有(ACE)A 数量性B 综合性C 具体性D 重复性E 差异性3、在全国⼈⼝普查中,(BCDE )A 全国⼈⼝数是总体(应该是全国总⼈⼝)B 每个⼈是总体单位C ⼈的年龄是变量D ⼈⼝的性别是品质标志E 全部男性⼈⼝数是统计指标4、要了解某地区所有⼯业企业的产品⽣产情况,那么(ADE)A 总体单位是每个企业B 总体单位是每件产品C “产品总产量”是标志D“总产量1000万件”是指标E “产品等级”是标志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BCD)P27A 资产负债率B股价指数 C ⼈均粮⾷产量D⼈⼝密度E商品库存额6、总体、总体单位、标志、这⼏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ABCD)A 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存在B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C 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D 指标说明总体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E 指标和标志都能⽤数值表现1、什么是统计?统计的职能有哪些?2、举例说明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 总体有哪些特征?总体是根据⼀定的⽬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统计学客观题题库单项选择题07-第七章相关系数

统计学客观题题库单项选择题07-第七章相关系数

第七章 相关相关分析分析1、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 A、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B、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C、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D、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2、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 )A、不相关B、负相关C、正相关D、复相关3、在相关分析中,要求两个相关的变量()A 、都是随机变量B 、都不是随机变量C 、其中因变量是随机变量D 、其中自变量是随机变量4、确定回归方程时,对相关的两个变量要求()A 、都是随机变量B 、都不是随机变量C 、只需因变量是随机变量D 、只需自变量是随机变量 5、合理施肥量与农作物亩产量之间的关系是()A 、函数关系B 、单向因果关系C 、互为因果关系D 、严格的依存关系6、当自变量按一定数量变化时,因变量也相应随之等量变化,那时两变量之间存在着( )A 、直线相关关系B 、曲线相关关系C 、负相关关系D 、正相关关系7、当变量x 值减少,而变量y 值却增加,那么变量x 与y 之间存在着()A 、直线相关系B 、正相关关系C 、负相关关系D 、曲线相关关系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C B A C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D A B D B C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C B C C C B A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B A C B B D D A D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BADA-PDF OFFICE TO PDF DEMO: Purchase from to remove the watermark8、圆的周长和半径之间存在着()A、比较关系B、相关关系C、因果关系D、函数关系9、如果变量x和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变量之间是()A、低度相关关系B、完全相关关系C、高度相关关系D、完全不相关10、相关系数()A、只适于直线相关B、只适于曲线相关C、既适于直线相关,又适于曲线相关D、既不适于直线相关,又不适于曲线相关11、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称为()A、零相关B、单相关C、复相关D、多元相关12、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诸多关系基本上可归纳为两种类型,这就是()A、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B、因果关系和非因果关系C、随机关系和非随机关系D、简单关系和复杂关系13、相关关系是指变量间的( )A、严格的函数关系B、不严格的函数关系C、严格的依存关系D、不严格的依存关系14、直线相关即( )A、线性相关B、非线性相关C、曲线相关D、正相关15、复相关关系即( )A、复杂相关关系B、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的相关关系C、三个变量的相关D、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16、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0,1)B、[0,1]C、(-1,1)D、[-1,1]17、相关系数为零时,表明两个变量间( )A、无相关关系B、无直线相关关系C、无曲线相关关系D、中度相关关系18、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为1时,表明两个变量间存在着( )A、正相关关系B、负相关关系C、完全线性相关关系D、不完全线性相关关系19、两个变量间的线性相关关系愈不密切,相关系数r值就愈接近( )A、-1B、+1C、0D、-1或+120、相关系数的值越接近-1,表明两个变量间( )A、正线性相关关系越弱B、负线性相关关系越强C、线性相关关系越弱D、线性相关关系越强21、如果协方差02<xy σ,说明两变量之间是( )A、相关程度弱B、负相关C、不相关D、正相关2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如果c y =a+bt 当b 为负数时,则直线是( ) A 、上升趋势 B 、不升不降 C 、下降趋势 D 、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 23、产品产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有可能是( ) A 、1.15B 、-1.15C 、0.91D 、-0.9124、配合回归直线方程对资料的要求是( )A、因变量是给定的数值,自变量是随机的B、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C、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随机的D、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不是随机的 25、在回归直线方程bx a y c +=中,b 表示( )A、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a 的数量B、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b 的数量C、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增加量D、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的平均增加量26、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 c =56+8x, 这意味着( )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D、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27、某校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习时间的关系进行测定,建立了考试成绩倚学习时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y c =180-5x,该方程明显有误,错误在于( ) A、a 值的计算有误,b 值是对的 B、b 值的计算有误,a 值是对的 C、a 值和b 值的计算都有误D、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搞错了28、 某市预测今年副食品销售额,根据历史资料可以计算出副食品销售额同人均月生活费收入、粮食人均消费量、人均月生活费支出和蔬菜年平均价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6, -0.916, 0.908 和0.89。

统计学选择题

统计学选择题

1、指出下列品质标志()A、产品产量B、工人工资C、教师职称D、工人工龄2、指出下列连续变量()A、设备数B、学生数C、空调产量D、粮食产量3、某三个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5分、80分、90分,则这三个数字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4、指出下列数量指标()A、劳动生产率B、国内生产总值C、人均钢产量D、人口密度5、数量指标表现形式是()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6、变量是()A、可变的数量指标B、可变的数量标志C、可变的品质标志第二章单项选择题1、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 C )A、每一户B、所有的户C、每一个人D、所有的人2、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B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3、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畜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4、调查大庆、胜利等几个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为( D )A、普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5、对某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A、该市全部商业企业B、该市全部商业企业的职工C、该市每一个商业企业D、该市商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6、某市规定2001年工业经济活动成果年报呈报时间为2002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A、一个月B、一天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第三章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A、分组标志的选择B、分组形式的选择C、按品质标志分组D、按数量标志分组2、在全距一定的条件下,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A、成正比例关系B、成反比例关系C、不成比例关系3、某企业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正确的是( C )A、80—89%B、85%以下C、90%以下90—99% 85—95% 90—100%100—109% 95—105% 100—110%110%以上105—115% 110%以上4、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的数值时,一般是()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或下限所在组均可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劳动生产率计划要求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为( D )A、104.76%B、95.45%C、200%D、50%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A)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3、某单位某月份职工的出勤率为95%,这个指标是(B )A、结构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4、指出下列时期指标( D )A、库存量B、设备数C、存款余额D、进出口总值5、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单项选择题1、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D )A、中位数B、众数C、调和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2、已知数列A的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0;数列B的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5。

【精品】统计学题目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精品】统计学题目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1、填空题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程度分有________相关、________相关和_______相关;按相关的方向分有________相关和________相关;按相关的形式分有________相关和________相关;按影响因素的多少分有________相关和________相关。

2、对现象之间变量关系的研究中,对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研究,称为_______;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方程式,根据给定的变量数值以推断另一变量的可能值,则称为_______。

3、完全相关即是________关系,其相关系数为________。

4、在相关分析中,要求两个变量都是_______;在回归分析中,要求自变量是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

5、person相关系数是在________相关条件下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________的统计分析指标。

6、相关系数的变动范围介于_______与_______之间,其绝对值愈接近于_______,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愈高;愈接近于_______,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愈低.当_______时表示两变量正相关;_______时表示两变量负相关.7、 当变量x 值增加,变量y 值也增加,这是________相关关系;当变量x值减少,变量y 值也减少,这是________相关关系。

8、 在判断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紧密程度时,主要用_______进行一般性判断,用_______进行数量上的说明。

9、 在回归分析中,两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其中因变量是_______变量,自变量是_______量。

10、 已知13600))((=----∑y y x x ,14400)(2=--∑x x ,14900)(2=-∑-y y ,那么,x 和y 的相关系数r 是_______。

11、 用来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大小的统计分析指标是________指标。

12、 已知1502=xy σ,18=xσ,11=y σ,那么变量x 和y 的相关系数r 是_______.13、 回归方程bx a y c +=中的参数b 是________,估计特定参数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14、 若商品销售额和零售价格的相关系数为-0。

统计学各章习题【老版带答案】

统计学各章习题【老版带答案】

第一、二章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研究的基本特点是()①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性质和规律性②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性质和规律性③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性质和规律性④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性质和规律性2、某组向上累计次数表示()①大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有多少②大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有多少③小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有多少④小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有多少3、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18件和15件。

若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但是甲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会()①上升②下降③不变④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4、《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①海门尔.康令②阿亨瓦尔③威廉.配第④凯特勒5、某企业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在上月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1.5%,则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① 75% ② 100.5% ③ 99.5% ④ 133.2%6、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① 520 ② 510 ③ 500 ④ 4907、下列各项中,超额完成计划的有()①增加值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 ②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③建筑预算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 ④流通费用率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8、标准差系数消除了()①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②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③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④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9、下列各项中,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的有()①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②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和计划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③已知各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各企业产值,求平均劳动生产率④已知生产同一产品的各企业产品单位成本和总成本,求平均单位成本10、统计分组时,若某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①将此数值归入上限所在组②将此数值归入下限所在组③归入这两组中任意一组均可④另立一组11、分布数列反映()①①总体单位标志值在各组的分布状况②总体单位在各组的分布状况③总体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情况④总体单位的差异情况12、甲班学生平均成绩80分,标准差8.8分,乙班学生平均成绩70分,标准差8.4分,因此()①①甲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一些②乙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一些③无法比较哪个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两④个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一样13、对家用电器的平均寿命进行调查,应该采用()①普查②重点调查③典型调查④抽样调查14、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标志值是()①众数②中位数③算术平均数④几何平均数15、为了反映全国农产品总量,应该采用()。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练习题附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练习题附答案

1.统计总论练习单项选择题1.对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进行统计研究,这时,总体单位是该市( 4 )①每一个工业企业②每一台设备③每一台生产设备④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2.几位工人的工资分别是100元、120元、150元、200元这几个数字是(3 )①指标②变量③变量值④标志3.标志是( 3 )①总体的特征②总体的数量特征③总体单位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④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多项选择题在全国人口普查中(235 )①全国所有人口数是总体②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③人的年龄是变量④某人的性别为“女性”是一个品质标志⑤全部男性人口的平均寿命是统计指标2.统计调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调查方案中调查期限是指_1____。

①调查工作的起迄时间②搜集资料的时间③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④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___4__。

①这些单位是工作的重点②这些单位举足轻重③这些单位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的比重很大④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较大比重3、研究某型号炮弹的平均杀伤力,可以采用__4___。

①重点调查②普查③典型调查④抽样调查4、对某地食品物价进行一次全面调查,调查单位是__4__。

①该地区所有经营食品的商店②每一个经营食品的商店③全部零售食品④每一种零售食品二、多项选择题1、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有_24____。

①抽选调查单位的多少不同②抽选调查单位的方式方法不同③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④在对调查资料使用时,所发挥的作用不同⑤原始资料的来源不同2、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1990年7月1日零点,下列人员不应计入人口总数之中_135____。

①1990年7月1日23时出生的人口②1990年7月10日死亡的人口③1990年6月25日出生,30日23时死亡的人口④1990年6月29日出生,7月2日死亡的人口⑤1990年6月30日零点死亡的人口3、以系统为单位调查某市全部商业状况,调查对象是__34___。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习题目录第一章绪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五章参数估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六章假设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七章方差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八章非参数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九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第十章多元统计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第十一章时间序列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第十二章指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第十三章统计决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第十四章统计质量管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第一章绪论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推断统计学研究(D)。

A.统计数据收集的方法B.数据加工处理的方法C.统计数据显示的方法D.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2. 在统计史上被认为有统计学之名而无统计学之实的学派是( D )。

统计学--第七章 相关关系分析法---复习思考题

统计学--第七章  相关关系分析法---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相关关系分析法一、填空题1.按相关的程度,相关关系可分为完全相关、 相关和 相关。

2.按相关的方向,直线相关可分为 相关和 相关。

3.回归系数与相关系数的关系为b= 。

4.估计标准误差与相关系数的关系为y s = 。

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6.按相关关系涉及变量的多少,可分为 相关和 相关。

7.如果劳动生产率(千元/人)x 和工资的回归方程为:1070c y x =+,这表明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人,工资增加 元。

二、判断题1.家庭的消费支出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则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 )2.当一个变量变动时,另一个变量也相应地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这种相关关系称为非线性相关。

( )3.正相关是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一致。

( )4.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称为单相关。

( )5.相关系数和估计标准误差的变化方向是相同的。

( )6.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0≤≤r 。

( )7.当两个变量之间是完全正相关时,则r=1。

( )8.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程度越低,相关系数越接近0。

( ) 9.当相关系数等于0时,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 ) 10.当相关系数等于0.8时, 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显著相关。

( ) 三、单项选择题1.若变量x 增加时,变量y 的值也增加,那么变量x 和变量y 之间存在着( ) 相关关系。

A.负B.正C.抛物线D.指数曲线2.如果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 相关关系。

A.无B.低度C.高度D.完全3.如果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 相关关系。

A.完全B.高度C.显著D.微弱 4.现象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越( )。

A.接近于0B.接近于1C.接近于-1D.趋向于无穷大 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A.01r ≤≤B.10r -≤≤C.r >0D. 11r -≤≤ 6.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方程,必须满足的一个基本条件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统计单项选择题-第07章-方差分析
1.单选题:关于方差分析中的SSA和SSE,正确的说法是()。

A. SSA和SSE反映了随机因素带来的影响
B. SSA和SSE反映了系统因素带来的影响
C. SSA所表现的是组间差异既包括随机因素,也包括系统因素
D. SSE所表现的是组内差异既包括随机因素,也包括系统因素
解答: C
2.单选题:利用“方差分析表”进行方差分析时,该表不包括的项目有()。

A. 方差来源
B. 离差平方和及其分解
C. 各离差平方和的自由度
D. 原假设的统计判断
解答: D
3.单选题:下面不属于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所需的平方和是()。

A. SST
B. SSA
C. SSE
D. SSR
解答: D
4.单选题:与假设检验相比,方差分析方法可以使犯第I类错误的概率()。

A. 提高
B. 降低
C. 等于0
D. 等于1
解答: B
5.单选题:方差分析中,错误说法是()。

A. 如果方差分析只针对一个因素进行,称为单因素方差分析
B. 如果同时针对多个因素进行,称为多因素方差分
C. 方差分析就是通过不同方差的比较,作出接受原假设或拒绝原假设的判断
D. 方差分析不可以对若干平均值是否相等同时进行检验
解答: D
6.单选题:以下对方差分析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方差分析可以对若干平均值是否相等同时进行检验
B. 进行方差分析要求各水平下的样本容量相同
C. 离差平方和能分解为组内方差与组间方差的和
D. 方差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大有用武之地
解答: B
7.单选题:下列式子错误的是()。

A. F=MSE/MSA
B. MSA=SSA/(r-1)
C. MSE=SSE/(n-r)
D. SST=SSE+SSA
解答: A
8.单选题:方差分析所研究的是()。

A. 分类型自变量对分类型因变量的影响
B. 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自变量的影响
C. 分类型因变量对数值型自变量的影响
D. 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
解答: D
9.单选题:若方差分析中,所提出的原假设是H0:μ1=μ2=…=μk,备择假设是()。

A. H1:μ1≠μ2≠…≠μk
B. H1:μ1>μ2>…>μk
C. H1:μ1<μ2<…<μk
D. H1:μ1,μ2,…,μk不全相等
解答: D
10.单选题:在方差分析中,所要检验的对象称为()。

A. 因素
B. 水平
C. 处理
D. 观测值
解答: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