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绘画艺术研究
徐渭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研究

灵的共鸣。 徐渭在画中 自题 叹 :半生落魄已成翁 , “ 独立书斋啸 晚风。笔底 明珠无处卖 , 闲抛闲掷野藤中。” 从此 , 可得知一种 饱尝坎坷 , 无可奈何 的憎愤与抗争 , 尽情表 现泼 墨的 自由奔放 中, 徐渭 笔下 的草书 , 画得到 了充 分 自如 的结合 , 与 署款 “ 天
固, 不致于散漫无效 , 从而使 形态活生生 的传神简逸 , 能够运
用 墨 的干 湿 、 淡 、 笔 的 快 慢 , 物 象 表 现 的这 么 淋 漓 尽 致 , 浓 行 把
墨象生动 , 丰富独特 。 品《 作 榴实图》果实水墨渲染 , , 破壳点染
榴 籽 , 实 相 生 , 次 明 显 , 墨 痛 快 淋 漓 , 条 从 上 至 下 以 正 虚 层 笔 枝 锋 用 笔 , 道 由粗 变 细 , 含 着破 笔 和 断 笔 , 断 意 连 , 直延 笔 蕴 笔 一 展 的 走 势 。 叶 大 小 间 隔 撇捺 , 笔 快 而泼 , 榴 行 飘逸 而灵 动 , 再加
中 国绘 画 历史 悠 久 ,从 先 秦 到初 唐便 形 成 了 丹 青 面 貌 的 单 一 表 现 形 式 。 了 明代 的花 鸟 画 , 有 了工 整 艳 丽 的 一 派 和 到 便 崇 尚士 气 的 写 意一 派 , 而 , 渭 的泼 墨 写 意绘 画 给 中 国 美 术 然 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世 感 慨 的 中心 结 合 , 处 显 情 意 , 处 显 生 命 , 个 画 面 形 成 处 处 整
到 了发 展 , 水 墨 渲 染 中呈 现 }淋 漓 奔 放 的艺 术 风 格 , 后 来 在 H 对
的水 墨 写 意 的 发展 与创 新 , 到 了深 远 的 推 动 作用 。 起
浅谈徐渭的绘画艺术3篇

浅谈徐渭的绘画艺术第一篇:徐渭是明朝著名的画家,他的绘画艺术受到了许多大师的影响,包括吴道子、杨公洲、赵孟俯等。
从徐渭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绘画的执着与热爱。
徐渭的绘画风格独特,他擅长于用笔墨表现温柔细腻的情感,擅长用色彩渲染出深邃动人的意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徐渭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喜欢用大胆的线条和明快的颜色来表现自己对于形态和色彩的理解。
他的线条流畅、挺拔有力,笔画洒脱、疏密有致,这样的线条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和立体感。
而他丰富多彩的色彩运用则让人感到深深的情感共鸣。
不管是人物、山水、花鸟,徐渭都善于用色彩表现出其独特的韵味和气质,赋予了这些形象以生命力和美感。
特别是他擅长于表现春天、秋天的景色,以及女性仙子的形象,这些都体现出了他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追求。
徐渭独特的绘画技巧和思想风格,使得他的画作在古典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来的画家们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今天,我们依然能从徐渭的画作中感受到那种凌厉生动的气息,以及他对自然和人文的深沉理解。
第二篇:徐渭的画作不仅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赞誉,而且在后世也被视为绘画艺术的经典之作。
他的画作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而且也对中国画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徐渭的画作以文人画为主,这是因为他身为文人,对文学和艺术都有一种深入的热爱和领悟。
他的画作多以人物、山水、花鸟为主题,对于这些题材的把握非常出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徐渭的人物画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充满了活力和朝气。
他的人物画多为豪放自然的意味,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自由人格思想。
而在他的山水画中,则含蕴着一种深邃的哲学意境,又蕴含着浓郁的文人气息。
他画的山水都非常写实,却不失诗意,在运笔、刻画上都相当自由奔放,这充分表现出了他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此外,在他的花鸟画中,徐渭将人物、动物、植物交织在一起,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和谐的氛围,这种和谐不仅是在画面上的,更是体现了生命的和谐。
徐渭的画艺在当时被誉为“神品”,并被推崇为“神仙画”。
浅谈徐渭绘画的艺术风格

浅谈徐渭绘画的艺术风格
徐渭,字子安,号半山,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是文人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艺术风格以深入民间、勾勒人物为特点,深受后世文人所推崇。
徐渭绘画的艺术风格,首先体现在他的笔墨虚实结合的技法上。
他能在绘画中灵活运用笔墨,熟练地表现出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特点。
他在刻画人物时,善于用深刻而生动的笔调,塑造出有情有致的人物形象。
他的山水画采用淡墨轻染,以形似神、景非景的手法,将静谧、温情、气氛和情调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其次,徐渭作品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和理想,在他的艺术风格上也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突出了人的内在情感和精神追求。
他将个人的情感和理想与社会的现实结合起来,呈现出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
最后,徐渭绘画的艺术风格还反映在他的题材和表现手法上。
他喜欢以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为主,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都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他运用骈文、格律、对仗等文学手法,将文学艺术与画坛艺术巧妙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风貌。
总之,徐渭绘画的艺术风格凝聚了丰富的文学艺术和绘画技法,不仅代表了文人画派的特点,而且展现出其个性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明清花鸟画和山水画的发展史上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浅谈徐渭绘画的艺术风格

浅谈徐渭绘画的艺术风格徐渭(1521-1593),明代画家,字伯清,号微之,祖籍陕西蕲州(今河南省柘城县)。
他以“写实雄浑之妙”为艺术特点,“以老当益壮,以慢当快”的作风,极富特色。
徐渭的绘画艺术深受后世的推崇,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代表。
徐渭的创作,最为注重的是形式的塑造和构图的安排。
他的绘画笔墨稳健,画风具有气势磅礴的特点。
在徐渭的笔下,山水、人物、动物皆予以形态上的完整呈现,精确明晰而又生动活泼。
徐渭的绘画作品刻意追求形式的逼真还原,使得画面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层次感,非常有节奏感和动感。
他的作品中,山水画尤为精湛。
其山水画欣欣向荣,气韵高远,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水奇观,更突出了天地之大,微小之美,这种概括山水气象的效果,其实已经是到了了韵味感性的境界。
尤其对于山水重点构造,选择派别上与庞词演教授的“崖堆法”特按,力求表现山石前后相承,委婉清若的层石质感,不仅如此,他还注重水天之间的自然切换,力求在不太用显笔意的情形下表现千变万化的山水云雾气氛,分享自然的大美与自我悟性的认识。
在他绘制的人物蹊跷之处在于他对细节的处理实在独特。
徐渭笔下的人物造型灵活,现实感十足,能够清晰地表现出被绘制对象的个性特征,令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特别是他对面部表情的把握,更是绝妙入微。
从人物表情来看,他的面部细节之巧的地方,极其小心翼翼地注重面部神态的表达,和面部型体的物化处理,凭徐渭的笔触,常常确能蕴含出绘画对象的心理状态,有的就如了然于目,意境无所不在,富有魅力。
总之,徐渭的绘画艺术具有熟练、精湛、纯熟等特点,历经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考证,至今仍然展示出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魅力。
徐渭的绘画,传达给观众的是辽阔而深邃的山水、威严而高洁的人物、感性而细腻的情感世界,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他的艺术风格象征着中国文化艺术的独有魅力和深厚底蕴,对于中国绘画的发展和传承影响深远。
浅析徐渭的绘画艺术风格

一、人物简介徐渭,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与陈淳一起被后人合称为“白阳青藤”。
徐渭是明代著名的水墨写意花鸟画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军事家。
徐渭修养丰厚且多才多艺,诗、文、书、画、戏曲无所不通。
徐渭的父亲徐鏓曾任云贵地区的一个武职,地处荒凉,所以徐渭的家境并不算十分优越。
徐渭自小聪颖,但一生之中屡遭不幸,十分坎坷。
他曾八次科举落榜,后又因误杀其妻子入狱,经历了七年的牢狱生活,数次自杀未遂,到了晚年,穷困潦倒,怀才不遇,有济世之才却无法施展。
他的一生可谓尝尽了诸多苦难,在生前的郁郁不得志,却在死后几百年得到世人的推崇。
其经历与后印象派的凡 高极其相似,他们都是理念超前而不被当时世人接受的代表。
二、时代背景明清时期,中国美术一方面表现为日趋保守,另一方面则在不断酝酿巨大的变革。
明初,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新的审美趣味与文化意识开始融入文人书画。
郑和七次下西洋,大大促进了明代政治、经济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这一时期欧洲国家的文艺复兴也影响了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其中提倡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精神开始被一些激进的文人画家发掘。
唐代花鸟画独立成科;宋代,宋徽宗设立画院,将精工院体画发展成主流画派;元代,部分士大夫由于无法施展政治抱负,于是寄情于诗、书、画,注重审美趣味的文人画得到了发展;明代,无论是花鸟画还是人物画都有很大的发展和变革,在明代文人画潮流中,写意花鸟画逐渐蓬勃发展。
写意花鸟画在画法上更加精练,意气更加突出。
明代中叶后,陈淳、徐渭二人更是将写意花鸟画推向了新的高潮。
三、徐渭的人生境遇与其绘画艺术风格之间的联系徐渭为人耿直、豁达,才气纵横,学识广博。
然而,他一生十分坎坷,纵使怀有绝世之才,也无法发挥出来。
他曾一度精神失常,经历了数年的牢狱生涯,出狱后步入晚年生活才真正开始文学与艺术创作。
徐渭的人生遭遇使他的性格充满了不羁,使他对这个社会的不平有着切肤之痛。
他无视社会的条条框框,坚信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徐渭(1786-1846),字子树,号八斋,浙江绍兴人,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
他是江南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大写意花鸟画而著称。
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中国画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法特点,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下面将对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进行深入浅析。
一、笔墨运用灵动自如,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以笔墨运用灵动自如而著称,他善于利用淡墨、拖笔、点染等技法,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擅长以简洁而不失生动的笔墨表现出花鸟的形态,注重用墨的浓淡变化和笔法的灵动性,通过简练而精湛的画面,表现出画家对花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在他的作品中,经常能够看到鸟禽的活泼形态和花草的自然姿态,非常具有生动感和表现力。
二、以意传情,以情显意,寓意深远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表现形态的更注重作品背后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他善于以意传情,以情显意,通过作品中的花鸟形象和寄寓其中的情感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花鸟的形态刻画,更是对心灵境界的表达。
在他的作品中,常常能够感受到画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世界的热爱,寓意深远,情感真挚。
三、突破传统,注重表现个性化的艺术追求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突破,他不拘一格,注重表现个性化的艺术追求。
在继承传统笔墨技法的他还融入了自己对形式美和意境美的追求,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在画中常常用寥寥几笔就能够表现出花鸟的形态和生动性,让人感受到画家的艺术功底和个性魅力。
他的作品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展现出他在艺术上对于自由、个性化的追求。
四、影响深远,为后世大写意花鸟画家树立了典范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当时就已经颇受青睐,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十分深远。
他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为后世大写意花鸟画家树立了典范,开阔了画家们的艺术视野,也促进了中国画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在他的影响下,许多画家受到启发,纷纷效仿他的笔法和风格,使得大写意花鸟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徐渭被誉为大写意花鸟画的“宗师”。
浅谈徐渭绘画的艺术风格

浅谈徐渭绘画的艺术风格徐渭(1521-1593)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在文学、书法和绘画方面都有着极高的造诣。
在绘画方面,徐渭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明代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的绘画作品多为山水和人物,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具有浓厚的个性特色。
本文将从徐渭绘画的意境、技法和影响等方面来浅谈徐渭绘画的艺术风格。
首先要谈到的是徐渭绘画的意境。
徐渭的作品注重捕捉自然界的真实美感,他的山水画作品中,山川河流的起伏、云雾的飘渺、树木的参天,都表现出一种自然、朴实、静谧的意境。
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深入体会,将自然界的美妙之处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在绘画中,他不追求华丽的装饰和造作,而是追求自然的真实和深远的意境,展现出一种清新、朴实而真挚的艺术风格。
徐渭的绘画技法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他擅长用笔墨描绘山水,尤其擅长用墨石法表现山石的纹理和形态。
在绘画过程中,他巧妙地运用淡墨、重墨、干笔、湿笔等技法,使得作品的层次感和笔墨的厚重感更加突出。
他对墨色的运用非常娴熟,能够通过简练而有力的笔墨表现出山水的意境和气势。
徐渭的绘画技法简练而不失精妙,从中体现了他深厚的绘画功底和对笔墨的精研程度。
来谈谈徐渭绘画对后世的影响。
徐渭在绘画界的影响可谓深远而广泛,他的绘画风格影响了后世许多画家。
在明代末期,徐渭的绘画风格成为了不少画家学习的榜样,以他为范本而绘制的山水画作品层出不穷。
在清代,徐渭的山水画风格更是对当时画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誉为“南宗贰”之一。
徐渭以其清新、淡雅的山水画风格,推动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对后世的山水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徐渭的绘画风格以清新、自然为主,注重表现自然景色的真实和深远的意境。
他的绘画作品中,不拘泥于形式,更注重表现自己内心的世界和对自然的感悟。
在技法上,他的笔墨运用娴熟,能够通过简练的笔墨表现出深远的山水意境。
徐渭的绘画风格对后世山水画家有着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山水画史上的名家之一。
浅谈徐渭绘画的艺术风格

浅谈徐渭绘画的艺术风格徐渭(1521年-1593年),字子云,号一斋,江西临川人。
是明朝中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
他擅长于文学、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而著称。
徐渭的绘画风格独具特色,深受后人喜爱和推崇。
本文将就徐渭绘画的艺术风格进行一番探讨和解析。
徐渭的绘画以山水画为主,其画风清新自然、别具一格。
他的作品注重写意,擅长以几笔勾勒出高山流水的气势,画面简练且意境深远。
徐渭在绘画中尊崇笔墨用法,善于情感表达,能够用简练的线条表现出深远的意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徐渭的作品重视构图和墨法。
他的构图布局简洁大方,尤其擅长运用虚实结合、远近呼应的手法,以点、线、面的结合构成丰富的画面。
他的画作深得中国文人山水画的传统精髓,题材广泛丰富,尤其擅长表现自然山水之美。
徐渭笔下的山水画,富有浓厚的文人气息。
他的画风在传统山水画的基础上融入了他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表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徐渭笔下的山水既有南方的秀丽山川,也有北方的雄浑壮美,他喜欢以悬崖峭壁、江河湖泊为题材,用墨色描绘出形态生动,气势磅礴的景象,展现出了峥嵘的山水意境。
徐渭的画作大多以淡泼写意墨色为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他笔下山水苍劲有力,墨色淋漓尽致,给人以豪放洒脱之感。
徐渭画作的写意墨色展现出鲜明的个人风采,充分彰显了他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
徐渭的画风受到了前人的影响,但他在绘画中注重形神兼备、情景交融,以挥洒自如的墨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个性,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小巧玲珑的“徐一斋”画风。
他的山水画多以泼墨写意见长,因此在绘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徐渭的绘画风格在其时代极具影响力,对后来的文人画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张力和韵味,展现了他高度的艺术修养和墨韵表现力。
徐渭的画作虽然不多,但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语 徐渭发展了泼墨写意花鸟画法,他 用笔豪放恣纵、水墨淋漓、潇洒飘逸而 名重一时,对后世有极大影响。画史上 把他与陈淳并称为“青藤”“白阳”,并 把他视为大写意画派的创始人。我们常 谈的绘画意趣是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 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 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 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 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明代大画 家徐渭的写意绘画正是如此。
达到了似与不似的妙境。 看徐渭的绘画,大都是一大团墨色,好像是心中郁积了
太多的苦闷、委屈和泪水,这一切无法排遣,越积越多。那 用淡墨破浓墨, 或用浓墨破淡墨的墨色对比,就好像愤懑之 气在心中的运动,好像在寻找一个突破口。那墨色的叶、草、 葡萄等,就是被所压抑之气从胸中喷出,因此石榴、芭蕉、瓜 豆都显得生气勃勃,且带有一点愤怒。在这里,形就是神,神 就是形,形神兼备,就达到了一种至妙的境界。
另外徐渭则是“凡求书画者,须值其匮乏时,投以金帛, 顷刻即就。若囊钱未空,虽以贿交,终不可得”。所以,徐渭 在此幅简约峭拔的梅花图上,饶有风趣地题诗:“元章梅花曾 换米,余今换米亦梅花;安能唤起王居士,一笑花家与米 家”。张照和则作诗称赞:“天竺西边数同屋,绕之千万树梅 花;春风老尽不归去,可要真诚换米家。”
他笔下的作品就呈现出真理的闪光、音乐和建筑的秩序结构, 宇宙真体的直接启示,以及事物内部和谐与节奏的相融统一, 简言之,他的艺术具有了音乐的状态、建筑的意匠。
二、“舞”的审美意趣 艺术意趣与哲理境界是诞生于一个最自由、最充沛的深 心的自我。这充沛的自我,真力弥漫、万象在旁、掉臂游行、 超脱自在,当然,也需要空间供他活动。于是“舞”成为心 中最直接、最具体的自然流露。“舞”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 典型。中国的书法、画法都趋向飞舞,庄严的建筑也有飞檐 表现着舞姿。 徐渭的书画中也蕴含了他的这种“舞”的写意。他的书 画里具有一种癫狂的醉态,笔墨流动,仿佛非理智清醒的人 所为。他可以进入一种忘我的创作境界,可以完全忘却周围 的物理世界,全然进入了心理的专注,达到心忘手、手忘笔、 笔忘字,不经意运笔而自然有书的境界,他得意而忘形。那 歪歪斜斜的字体,汪洋恣肆的笔画和他心中郁积的愤懑的喷 发相映照,显得生气勃勃。这尤其从他的书法代表作品《草 书诗轴》中能体现出来:整幅作品线条强劲纵逸,长拉硬扯, 盘环勾连,一往流转,又松松紧紧,疏疏密密,既涂既抹,又 写又画,粗拙不失飘逸,浓重时见空灵。他似乎不善于用中 锋藏笔,而多侧笔露颖,以显耀其精神,呈现其媚趣。当然, 他用得很巧妙,“媚者,盖锋稍溢出”“锋太藏则媚隐,太正 则媚藏而不悦”。 他的写意绘画,纯粹是个人内心情感的宣泄,笔墨恣肆、 满纸狼藉、不计工拙,所有的才情、悲愤、苦闷都郁结在扭 来扭去的笔画中了。 可以说,徐渭绘画中的舞意与他的艺术体验是紧密相关
3 0 艺术教育
书画纵横
的,他早年学黄庭坚,晚年学米芾,行 草纵逸飞动、“笔意奔放”“苍劲中姿媚 跃出”。中年学画,不守一家,不拘一 格,继承梁楷减笔和林良、沈周写意花 卉画法,水墨花卉随意点染,兴趣抒发, 笔姿放纵,刚劲锐利,气势旺畅,用墨 洒脱淋漓,特具格局。他与陈淳并称“青 藤”“白阳”,创明代中期水墨写意花鸟 画新格调。画山水纵横不拘绳墨;画人 物亦生动,用笔奔放、简练,干笔、湿 笔、破笔兼用,风格清新,恣情汪洋,自 成一家。尝自谓:“吾书第一,诗二,文 三,画四。”
细看徐渭的用笔,从空中直落、墨 花飞舞,和画上虚白融成一片,画境恍 如“一片云,因日成彩,光不在内,亦 不在外,既无轮廓,亦无丝理,可以生 无穷之情,而情了无寄”。画中的光是动 荡着全幅画面的一种形而上的、非写实
的宇宙灵气的流行,贯彻中边,往复上 下。古绢的黯然而光尤能传达这种神秘 的意味。画家用心所在,正在无笔墨处, 无笔墨处却是缥缈天倪,化工的境界 (氤氲,蓬勃生发的宇宙意识。
参考文献: [1] 宗白华著.艺境[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 张鉴 .线装书——徐渭与心学[M]. 线装书局, 2007.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 责任编辑:丁旭东)
(接第 2 7 页)
(2 )写意表现。写意是中国画中常见的表现手法,由 于它的变化丰富、随意流畅,使得水墨在海报设计运用中 特性明显。首先,写意在设计中的运用体现了人性化的情 感色彩。写意性表现,设计师在宣纸上纵笔挥洒,墨彩飞 扬,体现出作者所描绘的景物的神韵,这种写意性的运用, 打破了电脑设计中“机器痕迹”浓重的感觉,使得设计更 富有人情味,在设计中赋予了更多审美的、情感的、精神 的含义,更容易让观众接受。其次,写意强调了作者个性 的发挥。如许多设计师在设计创作时,首先在宣纸上写意 表现,“以墨泼纸素,脚蹴手抹,随其形状为石、为云,应 手随意”,这种极其狂放和强烈的个性表现,使得作者在作 品中真情流露,体现出作者的生活态度和对社会的独特认 识,它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和追捧。再次,写意简洁明 快、追求神韵。现代写意画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减 少了许多繁琐重复的语言,更符合现代设计中求简和传神 的精神。
在徐渭的绘画中经过“写实”“传神”到“妙悟”之境, 由于妙悟,他就能“透过鸿濛之理,堪留百代之奇”。这种艺 术意趣之表现于作品就是要透过秩序的网幕,使鸿濛之理闪 闪发光。这秩序的网幕是由各个艺术家的意匠组织线、点、 光、色、形体、声音或文字成为有机谐和的艺术形式,以表 出意趣。
因为这意趣是艺术家的独创,是从他最深的“心源”和 “造化”接触时突然的领悟,它不是一味客观的描绘。所以,
徐渭绘画技术的成熟还归于他是一个悲剧性的艺术家。 其悲剧性的坎坷一生必然反映于其绘画、书法等作品中。他 是用作品来表现其身世的坎坷,抱负的无法实现,精神受压 抑的苦闷、彷徨,因此他的作品表现性极强,非理智的智慧, 并达到了最高层次,是令你血脉骤然紧张,精神极度亢奋的 本真。而所谓翩翩起舞的优雅和矫揉造作的虚伪在他的画中 是根本看不到的。徐渭的心中郁积了太多的愤懑和不平,难 以自拔,唯有寄情于酒和书画,才能抒发他心中的怨恨。所 以,原先的柔弱的、纤毫的工笔画已不能适应这一切,例如 徐渭画的雨中芭蕉,用急风骤雨的笔墨,倾盆而下,将上下 两边压成边线,造成一种挤压感,在这种挤压下,芭蕉的墨 色挤往两边,显得生气勃勃,且有一点愤怒。芭蕉在形象上
书画纵横
明代大画家徐渭写意绘画作品呈现了艺术意趣道、舞、空白三种层次的审美意趣,发展了泼墨写意花鸟画法,用笔豪放恣纵,
水墨淋漓,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题记
徐渭绘画艺术研究
□ 刘卫东
研究徐渭绘画艺术的意趣,既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 心灵和宇宙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 艺术的意趣有它的深度、高度、阔度。高、大、深,俱不可 及。徐渭绘画意趣的高、深、大的静远空灵,都植根于一个 活跃的、至动而有韵律的心灵。
结语 2 1 世纪是一个多彩的世纪,它为有志于装点时代的设 计师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与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必须 以敏锐、超前的理念始终保持与世界的视觉语言相衔接,用 心创造出富有民族意味形式的海报设计。当代设计师在设 计 过 程 中 应 不 满 足 于 照 搬 符 号 及 对 形 式 的 简 单 模仿 , 而 是 更着力于对传统文化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的把握,站在时 代的高度进行综合创造。只有用衔古接今的水墨技艺、融 汇东 西 的 现 代 思 潮 , 设 计 出 一 幅 幅 具 有 浓 厚 东 方 文 化 气 韵 的海报,才能在世界设计的艺苑中展示出应有的民族魅力, 让中国当代海报设计发展成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艺术 奇葩。
(3 )留白表现。在现代海报的构成中,空白同样占有不 可替代的作用,“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计白当黑” 是现代水墨在设计运用中最重要的手段,往往会收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现代海报设计中特别注重留白技法,即没有笔墨 的地方更显空灵生动,体现了设计艺术“计白当黑”和“虚 实相生”的艺术审美原理。首先,留白表现使得设计画面空 灵生动,突出主体形象。以白衬黑,以虚托实,同时利用留 白使画面达到平衡,使得画面更生动,更富有特色。其次, 留白表现给人带来轻松愉快感,留白往往使紧绷的画面显现 弹性,有一个更活跃的空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有一个“透
一、“道”的审美意趣 “道”的生命进乎技,“技”的表现启示着“道”。“道”的 生命和“艺”的生命,游刃于虚,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 乃中经首之会。
徐渭善于泼墨大写意画法。这种画法使用纯粹的水墨, 不用颜色。徐渭认为:“墨分五色,干、湿、浓、淡、焦,加 上纸的素白,天然成了六彩。五墨六彩的对比与和谐,足以 描述一个水墨的天地。”他发明一种“蘸墨法”,或笔头清水, 笔尖墨色,或笔上淡墨,笔尖浓墨,一笔之中含浓淡、起伏、 向背、明暗,种种变化都在这无法无天的水墨之中。他还悟 出了“积墨法”,墨色覆墨色,层层叠叠。还有一种“破墨法”, 以一种墨色落纸,在其湿时再以另一种渗破,或浓破淡,或 淡破浓,自然天成。这种种的墨法都在写意,而不是象形。所 以站在徐渭的画前,你会感到他画的葡萄、石榴、瓜、萝卜、 豆、蟹、鱼等等,都不追求形似,而仪态却栩栩如生,生气 勃勃,但却带有愤怒之气,正可谓愤怒的生气勃勃。这一点 颇像苏东坡,东坡作画时追求神似,他擅画丑石枯木,有点 以丑为美的意味,这也无非借丑石枯木抒发心中的盘郁之气。 正如米芾所说:“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以怪怪奇奇,如其 胸中盘郁也。”(米芾:《画史》)。不过苏东坡是以形写神,是 在形似的基础上达到神的抒发,并不是完全放弃形似;而徐 渭是有点以神写形,以神造形。神就是形,形就是神,形神 兼备,两者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