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药物敏感试验分析

合集下载

依替米星+美罗培南对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的治疗分析

依替米星+美罗培南对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的治疗分析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的病原体类型,会直接引起下呼吸道、肺部感染等疾病,分布广泛[1]。

目前临床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再加上介入治疗、糖皮质激素应用等原因,使得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

革兰阴性菌抗菌药物多药耐药菌株[2]为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它不仅会延长患者的治疗周期,还会增加患者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大大影响了患者的预后[3]。

多药耐药是指包含对两大类以上抗菌药物耐药和多重耐药。

本文将对依替米星+美罗培南对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进行深入分析。

资料与方法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治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

对照组男17例(51.52%),女16例(48.48%);平均年龄(41.5±1.3)岁;平均病程(5.8±1.1)d。

观察组男15例(45.45%),女18例(54.55%);平均年龄(41.3±1.2)岁;平均病程(5.5±1.0)d。

病例收集以痰的细菌培养+药敏为标准。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依替米星治疗:患者静脉滴注依替米星,依替米星0.15g与氯化钠注射液100mL混合,静脉滴注。

每12h滴注1次。

②观察组在依替米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美罗培南治疗:患者静脉滴注美罗培南,取美罗培南1g,与氯化钠注射液250mL混合,静脉滴注。

每8h滴注1次。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水平:包括体温、白细胞(WBC)以及氧合指数(PaO2/FiO2)。

②比较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包括降钙素原(PCT)以及C反应蛋白(CRP)。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和药敏分析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和药敏分析

鉴定步骤
样本采集与处理
从感染部位采集样本,进行适当处理,如匀浆、 离心等。
初步鉴定
通过观察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等初步判断是否 为铜绿假单胞菌。
细菌分离与培养
将处理后的样本接种于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细 菌分离与培养。
生化鉴定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利用生化鉴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进一步 确认。
鉴定结果
80%
确定菌种
通过综合传统微生物学方法、生 化鉴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 鉴定结果,确定菌种为铜绿假单 胞菌。
100%
明确耐药性
通过药敏试验等方法明确铜绿假 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等药物的耐药 性。
80%
提供治疗建议
根据鉴定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 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的治疗建议 。
03
药敏分析方法
药敏试验原理
表示待检菌不能被常规剂量的 抗生素所抑制,MIC值远高于 参考范围。
04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特性
药物敏感性
敏感药物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部分抗生素仍表现出敏感性,如氨基糖苷类、喹诺 酮类等。这些药物在体外试验中显示出较好的抗菌活性,可用于治疗该菌引起 的感染。
敏感程度差异
不同菌株对同一药物的敏感程度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与菌株的遗传特性和药 物作用机制有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 素。
提高患者免疫力
加强营养支持、积极治疗原发 病等,提高患者抵抗力。
加强环境监测和消毒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监测和消 毒,消除污染源。
06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方法
通过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和药敏试验等多种手段,成功鉴定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 单胞菌。

医院ICU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耐药性分析

医院ICU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耐药性分析

【 关键 词 】 中医院; 重症监护病房 ; 铜绿假单胞茵 ; 耐药性
铜绿假单 胞菌 又称 绿脓杆 菌 , 属于 非发酵革 兰阴
性条件 致病菌 , 当机体 免疫力下 降或接 受侵 袭性操作
头孢 中的头孢 噻肟也有一定 的耐药率 (90 % )但其 2 .9 , 中敏率高(78%)对头孢他 啶的敏感率高达 8.1 2.8 , o6%;
喹诺酮类 、 哌拉西 他唑 巴坦 、 氨基糖 苷类 、 碳青霉烯
治疗时 , 易侵 入机体 引起 感染 。IU是 医 院感染 的高 C 发单位 , 其患者对 于感 染处 于高度 易感状 态。研究 表 明 , U内侵 袭性操 作并 发医 院 内获得 性下 呼吸道感 I C
染 的患病率高达 7 ~ 0 , 死率在 5 %左 右 % 7% 病 0 。
12 标本采 集 采用 封闭式一 次性洗痰 管经气 管插 . 管或气管切开 套管 内洗痰 , 留取下 呼吸道 标本 。若 同

患者 的相同菌种标本 , 收集时间在 1 内 , 为同一 周 视
菌株 , 不重复统计 。连续培 养 2次有 铜绿 假单 胞菌 优
势菌生长 , 15 。 共 6株 13 分 离鉴 定 . 痰标 本接种 于血平 皿 、 克力平 皿 、 巧 麦康凯平皿 , 对可疑菌株采用珠海 黑 马生 物 B e —IT at S 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 。 14 药敏试验 方 法 . 经鉴定后 的铜绿 假单胞菌 采用
广东省 中医院珠海 医院 医院感染管理科 , 检验科( 东珠 海 5 9 1 ) 广 10 5

【 摘要 】 目的 探讨 医院 I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 单胞 茵的耐药性 , C 为临床抗 感染 治疗提 供依 据。方 对气管插 管或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做 细菌培养所获得 的 15株铜 绿假单胞 茵进行药敏 结果分 6 铜绿假 单胞菌对 1 8种抗

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分析及临床对策

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分析及临床对策

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分析及临床对策摘要目的:了解医院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方法:回顾性调查医院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培养情况,对分离的171株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培养所分离的17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美罗培南耐药率31.6%;哌拉西林耐药率49.7%;庆大霉素耐药率46.8%;3代头孢菌素类头孢哌酮耐药率31.6%,头孢吡肟耐药率34.5%,头孢他定耐药率44.4%,头孢曲松耐药率75.4%,头孢噻肟耐药率85.4%。

结论: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在结合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的同时应考虑该菌的耐药机制;同时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

关键词 icu 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分析随着感染菌的变迁,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呈上升趋势,icu患者更易造成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

对171例来自icu的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者的耐药状况及临床采取的对策进行了综合分析。

资料与方法2010~2011年icu下呼吸道感染者171例铜绿假单胞菌,不包括重送检的菌株。

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药敏纸片: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替卡西林/棒酸、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头孢他定、头孢吡肟、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

培养基:血琼脂平皿、巧克力、mh和麦康凯平皿,琼脂为哥伦比亚琼脂,羊血。

仪器: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vitek2 compact 60和配套鉴定卡。

方法:①细菌鉴定:采用常规培养分离及vitek2 compact 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和配套鉴定卡进行分析鉴定。

②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k-b(kirby-bauer)纸片法,严格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药敏试验规定的标准进行。

肿瘤内科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肿瘤内科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2010年-2013年肿瘤内科送检患者的痰液、尿液、血液、脓液,创面分泌物等分离出共273株铜绿假单胞菌,同一患者同一部位重复分离菌株不重复纳入。
1.2细菌培养及鉴定菌株经分纯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确认,细菌分离培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中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程序进行操作,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购自卫生部临检中心。
铜绿假单胞菌是氧化酶阳性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是临床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它广泛存在,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呼吸道、血液、泌尿系等一系列感染。肿瘤患者免疫力低,加之化疗的副作用,该人群容易受到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该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有创性诊疗操作的开展,该菌的耐药性日益加重。本文收集了2010-2013年临床送检标兵分离出的273株铜绿假单胞菌,回顾性分析其分布规律及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肿瘤内科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肿瘤内科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感染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3年临床送检273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特点,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耐药性,统计其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分离出来的273株铜绿假单胞菌多来源于痰培养,占72.2%。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其次为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最高的为头孢曲松。结论:了解肿瘤内科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对临床治疗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耐药性;抗菌药物
【中图分类号】R51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509-02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实验鉴定和病例回顾分析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实验鉴定和病例回顾分析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实验鉴定和病例回顾分析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在由各种原因所致的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引起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烧伤感染等,亦可导致菌血症、心内膜炎、囊性纤维变性,该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占有较大的比例。

其临床表型分为黏液型及非黏液型。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mucoid pseudomonas aeruginosa,mPa)与非黏液型在生长特点、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方面均存在差异。

现对我院分离的一株mPa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此为临床诊疗提供一些帮助。

实验室鉴定一、研究对象临床微生物室分离的一株mPa,药敏试验同时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和肉汤稀释法(MIC法),作对照比较。

二、试剂和仪器深圳迪尔DL-96细菌测定系统及其提供的NE鉴定板条,普通公司的MH肉汤和MH琼脂平板,英国OXOID公司生产的药敏纸片,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均购自湖北省临检中心。

三、方法1.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取病患留取的晨痰做涂片和接种哥伦比亚血平板、含万古巧克力平板(三区划线),痰涂片一张行革兰氏染色,一张行萋-尼抗酸染色。

镜检为合格痰(上皮细胞25个/LP),未发现抗酸阳性杆菌。

平板在35℃、C02孵箱培养24h后观察,均长出水滴样菌落,在血平板的第三区,水滴样菌落>5个,半定量判定为4+,具有临床意义。

取巧克力平板上水滴样菌落分纯,第二天做氧化酶试验:阳性。

刮取黏液型菌落接种于营养肉汤,35℃孵育5h后,调节菌液浓度至0.5麦氏单位,按照试验要求接种迪尔公司提供的NE板条;无菌棉拭子蘸取MIC法多余的药敏液接种MH平板,贴药敏纸片。

35℃孵育48h判读结果。

2.结果48h后,利用迪尔DL-96细菌测定系统判读为铜绿假单胞菌(P:99.58),两种方式的药敏结果如下(以2017年更新的CLSI为判读标准):3.比较发现哌拉西林、头孢他啶的药敏结果不相符,美罗培南的K-B抑菌圈直径过大(标准菌株ATCC27853对美罗培南的抑菌圈直径为27~33mm)。

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耐药分析

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耐药分析
第 2卷 第 6 5 期
20 年 1 月 08 2










V0 . . 1 25 No6
De . 0 8 c 2 0
J u n l f b i d c l olg o o t u n d c t n o r a o e He Me ia l efrC ni i gE u ai C e n o
种抗生素中, 亚胺培南 的体外抗菌活性最好 , 耐药率最低 为 1.%, 57 其次为阿米卡星 3 .%。结论 06 菌的首选药物 。 U中铜绿假单 胞菌 的耐药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 I C 关键词 : 铜绿假单胞菌 ; U; I 耐药性 ; C 感染
中图分 类号 :3 8 9 R 7. 1 9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0 8 6 9 (0 8 一 6 02 — 2 10 — 6 2 20 )0 — 0 10
1 方法 抗生素纸片除亚胺培南为英 国 O O I . 2 X D
公 司外 , 其余 均购 自北 京天 坛 生物药 品公 司 。 养基 培 采 用 M—I 养其方 法 。 I培 1 . 菌 种鉴 定方 法 .1 2
收稿 日期 :0 8 0 — 2 20—70
2 铜绿假单胞 菌的耐 药情况 . 2
亚胺培南是治疗铜绿假单胞
重症 监 护病房 对 于挽救 生命 垂危 的病人 具有 重
要 意义 ,细胞 感染 是 引起 I U病 人死 亡 的重要 原 因 。
2 , 《 5 按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定》l h t z 要求进行鉴定 。 主 要 特 征有 : 兰 阴性 杆 菌 , 革 大部 分 有 绿 色素 , 液 粘
8 7株铜绿假单胞

儿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药物敏感性分析

儿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药物敏感性分析
啶 、亚胺培 南 、环丙 沙 星、阿米 卡 星、哌拉 西林/ 他 唑 巴坦的 耐药率 分 别为 1 3 . 5 %、3 O . 3 %、1 1 . 8 %、9 . 6 %、1 6 . 3 %,多重 耐药 ( mu l t i — d r u g
药 ( R ) 。药 敏 纸片 选择 儿科 常用 药 物 ,不 同时 期所 选药 敏 纸片 不
同 ,较 少使 用 的 抗 菌药 物 不做 统 计 分析 。质 控菌 株 为P A 标 准 菌 株
A T C C 2 7 8 5 3 ,来 自山东省 临床 检验 中心。药 敏纸片 每周 1 次质控 ,药
敏 纸片 、药敏用MH A培养 基、细菌灭活酶检 测等均购 自杭州 天和微 生
物试 剂公 司。 2结 果 2 . 1 2 0 0 9 年 ̄ 2 0 1 2 年3 6 6 ,  ̄ z P A 总的药敏情况及构成 比 ( n ,%),见表 1 。 2 . 2 不同年份P A 对各种药物 的耐药率 ( %) ,见表2 。
【 摘 要】 目的 分析 常 用 药物对 儿童 感染 的铜 绿假 单胞 菌的敏 感 性 ,为 临床 合理 应 用抗 生素 提供 依据 。方法 用纸 片扩 散 法对 临床微 生 物 实 验 室收 集 的 3 6 6 株 铜 绿假 单胞 茵进 行 药物敏 感试验 。结 果 药敏 试验 显 示铜 绿假 单胞 菌对 哌拉 西林 、 头孢 哌酮 / 舒 巴坦 、 头孢哌 酮 、 头孢 他啶 、
目前对 P A有效 的抗 菌药物 主要有 三类 : 1 3 一 内酰 胺类 、氨基糖 苷 类及 氟 喹诺 酮 类 。本研 究 显 示P A对 头孢 哌 酮 、头孢 哌 酮/ 舒 巴坦 、
血部分接种培养基,血培养患儿抽取患儿动脉或静脉血 ,置细菌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 菌 药物 固有 耐 药 的重 要原 因 ,主 动 外排 系统 是 其 固有耐 药 和
获得性多重耐药 的主要原 因; ( )临床不 合理用药 :临床上 2 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药物长期使用 ,势必会 导致药物的效能 下降 ,耐药菌 株的增加 。 因此 ,本研 究提示 临床 医师和药 师应根据药物 敏感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以减少耐药菌
IU患者 的痰标本 中分离 出的 13株铜绿 假单胞 菌进行药物敏 C 3
感试验 ,研究铜绿假单胞 菌对 常用抗菌药物 的敏感性 ,以便指 导临床用药 。
1 材 料 与 方 法
f Ⅱ n i i t s i l t oi f a b c
管切开患 者的痰 C 采 用一次性 封 闭式 吸痰 管于清
维普资讯

1 8・ 26
菌的携带率明显升高 ,特别 是入 住医 院 IU 的患 者感 染机会 C 更大,主要考虑 与 以下 因素有 关 :一些侵袭 性操 作如气 管插 管、气管切开 、应用呼吸机等 ,使上呼吸道 的过滤功能失去作
改变等 ,其 中外膜低通透性是铜绿假单胞 菌对结构不同的多种
维普资讯

16 ・ 27

用 药 于 旨导 ・
IU肺 部 铜 绿 假 单 胞 菌 感 染 的药 物 敏 感 试 验 分 析 C
王志 芳 ,张旭 刚
【 摘要 】 目的 研 究 IU肺部 感染的铜 绿假 单胞 茵对常用抗茵药物 的敏 感性 ,指导临床 用药。方法 对 2o— C 04
的医院感染较常见 ,在很多大型医院中铜绿假单 胞菌常 占分离
菌的首 位… 。铜 绿 假单 胞 菌引 起 的感 染 ,特别 是 肺 部感 染 , 病原菌很难被清除 ,常常导致感染 的反 复发 作 ] C 。I U患 者由 于其 自身抵抗力 差、侵人性操作多 、广谱抗 菌药 物使用不合理 等 因素 ,使铜绿 假单胞 菌 的感染 率 明显 高于普 通病 房 ] 。因 铜绿假单胞 菌具 有易定植 、易变异及多重耐药 等特征 ,给临床
噻肟 、头孢 曲松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丁胺卡那霉素 、庆大 霉素 、妥布霉素 、环 丙沙 星 、左 氧 氟 沙星 、氨 曲南 、亚 胺 培
南 、哌拉西林/ 他唑 巴坦 、头孢哌酮/ 巴坦及 复方新诺 明 ,均 舒 购 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培养 基购 自天津金章技 术
研究所 。铜绿假单胞 菌 A C 7 5 T C2 83为质控 菌株 。药物 敏感试
20 06年于本院 IU患者的痰标本 中分 离出的 13株铜绿假单胞 茵进行 药物敏 感试验 。结果 C 3 铜绿假单胞 茵较敏 感的药
物主要有哌拉 西林/ 唑 巴坦 ( 感 率为 7 、 % ) 他 敏 5 2 、亚 胺 培 南 ( 14 ) 头孢 吡 肟 ( 0 7 ) 头孢 哌 酮/ 巴坦 7.% 、 7、% 、 舒 (99 ) 6 、% ,耐药的 药物主要有氨 苄西林 ( 耐药率 为 10 0 ) 0 . % 、头孢噻肟 ( 3 2 ) 9 . % 、复方新诺 明 ( 10 ) 9 . % 。结论 本 院 IU铜 绿假 单胞 茵耐药形势严峻 ,建议 临床 医生根据 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合理应 用抗 茵药物 ,控制 铜绿假单胞 茵耐 C
标本中分离 出 13株铜绿假单胞菌 。 3
12 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方 法 .
晨从患 者的气管导管 内吸取痰液送检 ,痰液 的培养 、鉴定 由我 院细菌检验室严格按照 《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 规程》 进行 。 13 药物敏感试验方法 及判定 标准 . 使用 H X一2 1细菌鉴 定
药 敏分析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药敏纸片包括氨苄西林 、头孢
治 疗 带 来 很 大 困 难 。 为 此 ,本 研 究 对 2 0 - 2 0 年 于 本 院 04 06
(0 7 ) 7 . % 、头孢 哌酮/ 巴坦 ( 9 9 ;耐药 的药 物主要 有氨 舒 6、 )
苄西林 ( 耐药 率 为 10 、头 孢 噻肟 ( 3 2 、复 方新 诺 0 %) 9 . %) 明 ( 10 ) 9 . % 。铜 绿假单胞 菌对 1 5种抗 菌药 物的敏感 试验 结
验 的 结果 判定 根 据 细 菌 药物 敏感 试 验 判 定 标 准 进 行 。
2 结 果 3 讨 论
13株铜 绿 假 单 胞 菌 较 敏 感 的 药 物 主 要 有 哌 拉 西 林 / 唑 3 他
作者单位 : 5 0 0 0 3 0 河北省衡 水市 ,河北省衡水市 哈励 逊国际 和平
药。
【 关键词 】 假单胞茵 ,铜绿 ;药物敏感试验 ;IU C
【 中图分类号 】R389 1 【 .9 文献标识码】 B 【 7 文章编号 】10 — 52 (08 7 16 — 2 07 97 20 )0B一 27 0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 ,由其引起 巴坦 ( 敏感 率 为 7 . %) 5 2 、亚胺 培 南 ( 14 ) 7 . % 、头 孢 吡肟
果 见 表 1 。
表 1 铜绿假单胞 菌对 1 种抗菌药物 的敏感试验结果 [ % ) 5 n( ]
Ta l T e r s l fd u e st i e t o s u o n s a m gn s n be 1 h e u t o r g s n i v t ts p e d mo a e i o a i s i y f
医院检验科 ( 王志芳 ) ;体检科 ( 张旭 刚)
3 1 IU铜 绿假单胞 菌感 染 的特 点 铜绿假单 胞菌是 非发酵 . C
的革兰阴性杆 菌 ,在 自然界 中广 泛存 在 ,对人 类属条 件致 病菌 ,在某些条件下可 以是人类正常菌群 的一部分 。在健康人
群 中铜绿假单胞 菌的携 带率很低 ,而在住院患者 中铜绿假单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