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跨媒体传播产生的背景

合集下载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引言外国新闻传播史是研究外国新闻媒体的发展和演变的学科。

它不仅涉及新闻媒体的起源、发展及影响因素,还探究了外国新闻传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角色和作用。

本文将以Markdown 文本格式为基础,介绍外国新闻传播史的导论部分。

第一章:外国新闻传播的起源1.1 新闻传播的定义新闻传播是指将信息、观点和想法从一个源头传递给接收者的过程。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新闻传播通常通过口头传统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口述相传。

随着文字的出现,新闻传播开始通过文字记录和传播。

不同农耕文明的出现促进了文字的运用,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好的工具。

1.2 外国新闻传播的起源外国新闻传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最早的文明时期。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地区的外国新闻媒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

例如,中国的新闻传媒起源于秦汉时期的竹简,而埃及的新闻传媒起源于古埃及的纸浆制造。

这些新闻传媒的出现标志着外国新闻传播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二章:外国新闻传播的发展与演变2.1 手工印刷时代在手工印刷时代,新闻传播的主要工具是印刷机。

这一时期,新闻传媒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早期的报纸、杂志和书籍成为了最重要的新闻传播媒介。

2.2 工业印刷时代工业印刷时代是新闻传播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随着技术的进步,印刷技术得到了革新,新闻传播的速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在这个时期,新闻报纸和杂志开始普及,成为了大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

2.3 电报和电话时代电报和电话的发明与应用给新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电报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信息可以在瞬间传递到世界各地。

电话的发明则允许人们进行实时的远程交流,成为新闻采编工作的重要工具。

2.4 电视和互联网时代电视和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新闻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电视作为一种视觉媒体,使新闻传递更加直观、生动,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方式。

浅析新传媒时代跨媒介传播现象

浅析新传媒时代跨媒介传播现象

媒体观 察 ・
新 闻知识 (0 0 0 ) 2 1 .6
浅析新传 媒 时代跨媒介传播现象
王 晓萌
当代社 会 是一 个崭 新 的信 息社会 ,也是 一个媒 们来说 ,这种不对等关系所带来 的对某 ~事件或现象
介快速 发展的繁荣 时代 ,新媒 介和新技术层 出不穷 。 在这样 一个传媒竞争 的背景 之下,过去 曾有 的一些传
了现代 社会的每… 个角落 ,人们 越来越被淹没在各种 。 各样 的大众媒介 的海洋 中,越来越依靠媒介提供 的信 息去了解 自己生活之外 的世 界。从某种意义上 说,现
代 的大 众媒介使信息能够 以前所 未有的速度迅速地传 播 。大 众 媒 介 的 发 展 已经 成 为 社 会 发 展 的 巨大 推 动 力 之一 。然 而,一些人为 因素和技 术上无法克服 的局 限 造成 了大众 媒介中的真实与现 实世界的真实之 间的不 完全相 同,对于越来越 多地依赖 于媒介获取信息 的人
手段在政 治、经济 、社会生活中 的重要性决定 了传媒 的影响力,传媒的传播价值 、增值空间巨大,易吸纳资 本 。 当单一 类 型 的媒 介无 法 满足 这 种 需求 时 ,跨 媒介 传 播就成为了传播的必然趋势。正如我们上课时候所谈到 的 《 岩》、 《 红 东方 红 》、 《 家 浜 》 以及一 系 列红 色 沙 经典作品的传播 ,传播手段都是 经历了最早的 口头传 播,到后来 的文字、电视 、舞台剧以及 网络。 媒体发展至今 已经 出现 了各 类媒体边缘淡化,并 相互渗透 融合的现象 ,而且相 当普遍 。从多个 角度来 看 ,融合 只是 一种 手段而不是 目的,合是 为了更好 地 通过融合达 到更高层次的多样化 ,这才是媒介 融合 的
合媒介与融合新 闻把我们 带进了一个 “ 内容为王 ”的

跨媒体研究

跨媒体研究

绪论国外“媒介融合’研究现状●1983年,美国人Ithiel De Sola Pool 《自由的科技》中最早提出:媒介融合。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

国外“媒介融合’研究现状1、美国人Rich Gordon:五种”媒介融合“类型即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2、美国人Lori Demo 提出“融合连续一体”:交互推广克隆合竞内容分享融合3、其他西方学者:新闻编辑部在融合媒介的时代将由传统的新闻传播管理转向“知识管理”。

国内“媒介融合’研究现状●咎延全:传媒产业融合三阶段:技术阶段、业务阶段、市场阶段●郑瑜:报纸未来必须建立三个平台:数字平台、网络平台、移动平台●陶喜红:媒介之间跨媒体,跨地区融合,以及媒介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跨行业的多元化融合将会大大增强媒介影响力。

●匡文波,王丹黎:媒介融合的主要形式媒体之间的整合与并购不同媒体之间的交融与互动第一章、传统媒体的特征及生存业态传统媒介:在互联网产生以前,按出现先后顺序来划分的三大主要信息传播物质载体。

报纸刊物(第一媒体)广播(第二媒体)电视(第三媒体)新媒体:互联网(第四媒体1998年联合国提出)移动网络(第五媒体)报纸(印刷媒介)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出现在中国“邸报”最早的一份官报唐朝《开元杂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敦煌邸报》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日报:1660 德国《莱比锡新闻》近代意义上的报纸出现于17世纪初1615 德国《法兰克福新闻》报纸的优势1可对信息做深度挖掘2印刷术的科技基础3便于携带4成本低,利于保存5编排灵活,信息量大,图文并茂6传播面广报纸的劣势1要求受众有一定文化水平2文字,图片无声静止,缺少动态美3时效性相对较差4单向信息传递,缺少互动传统报纸的赢利模式发行量:计划发行量实际发行量有效发行量表现发行量报纸广告:优势:成本低、读者群相对稳定劣势:冲击力小、看完及扔掉,对广告无印象广播广播的发展概况我国使用无线电报始于清朝末年。

跨媒体传播对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跨媒体传播对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跨媒体传播对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1. 引言跨媒体传播是指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和渠道传播信息和内容的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媒体形态的多元化,跨媒体传播在文化产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跨媒体传播对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并分析其对产业结构、内容创作、市场营销以及用户参与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2. 跨媒体传播对文化产业结构的创新2.1 跨界合作带来新机遇跨媒体传播打破了不同行业之间的界限,促进了文化产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合作。

例如,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可以通过游戏、动漫等形式进行衍生,形成多元化产品。

这种跨界合作不仅可以拓宽文化产品的市场范围,还可以提升品牌价值和用户粘性。

2.2 内容生态链重构在跨媒体传播中,内容生态链得以重构。

以电影为例,电影在院线上映后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网络版权授权,并衍生出电视剧、动画、小说等多种形式的内容。

这种内容的多元化和衍生化,不仅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还可以延长内容的生命周期,提高产业的盈利能力。

3. 跨媒体传播对文化产业创作的影响3.1 创作方式创新跨媒体传播改变了传统文化创作方式,提供了更多元、更自由的表达方式。

例如,通过跨媒体传播可以将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创造出更具表现力和沉浸感的作品。

这种创新方式不仅提高了文化产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还丰富了用户体验。

3.2 创作者角色转变跨媒体传播使得文化产业中的创作者角色发生了转变。

在过去,艺术家或作家通常是以个人身份进行创作,并通过出版社或画廊等渠道进行发布。

而在跨媒体时代中,创作者需要具备跨领域合作能力,并与其他专业人士进行合作完成项目。

这种转变使得文化产业中不同领域专业人士之间形成了良好合作关系,并促进了知识与技术交叉融合的创新。

4. 跨媒体传播对文化产业市场营销的影响4.1 营销渠道多元化跨媒体传播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多元化的营销渠道。

通过结合电视、广播、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多种媒体平台,文化产品可以更广泛地传播和推广。

媒体融合时代下的跨媒体传播研究

媒体融合时代下的跨媒体传播研究

媒体融合时代下的跨媒体传播研究跨媒体传播是指利用多种媒体平台和渠道,将信息和内容传播给受众的过程。

在媒体融合时代下,跨媒体传播正逐渐成为媒体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本篇文章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媒体融合时代下的跨媒体传播研究。

一、跨媒体传播的定义和特点跨媒体传播是指通过整合不同媒体平台和资源,将信息和内容以多种方式进行传播的过程。

在传统媒体时代,传媒公司通常以一种媒体形式为主进行内容生产和传播,如电视台制作电视节目,报纸发行纸质报纸。

而在媒体融合时代,传媒公司需要将信息和内容在不同媒体之间无缝切换,实现多平台传播并提供更加全面的媒体服务。

跨媒体传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具有互动性。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受众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信息的角色,而是希望能够参与其中,与媒体互动。

其次,跨媒体传播具有多样性。

通过整合不同媒体平台,传播内容可以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呈现,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

再次,跨媒体传播具有即时性。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信息可以在瞬间传递到受众手中,实现实时更新和快速传播。

最后,跨媒体传播具有个性化。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传媒公司可以根据受众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和服务。

二、跨媒体传播的应用领域跨媒体传播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是新闻传播领域。

传统的报纸、电视台和广播电台通过将信息整合发布到互联网上,实现了新闻的多平台传播。

其次是广告传播领域。

广告公司通过整合不同媒体平台和渠道,将广告信息传播给广大受众。

再次是娱乐传媒领域。

电影、电视剧、音乐等娱乐内容可以通过电视、电影院、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发布和传播。

此外,跨媒体传播还应用于教育、科研、医疗等领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三、跨媒体传播的挑战和机遇媒体融合时代下的跨媒体传播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内容整合的问题。

传统媒体的内容和形式与新媒体平台的要求和特点有所不同,传媒公司需要找到适合跨媒体传播的内容形式,并进行有效整合。

第一章 新闻传播业的诞生和发展

第一章 新闻传播业的诞生和发展
• 1816年,创办的《南非商报》是首家 商业报纸。
(四)大洋洲国家
• 1803年,澳大利亚的第一份报纸《悉尼公报》 创刊,其主编乔治· 豪原是澳大利亚报业的创 始人。 1824年出现了澳大利亚第一家不受政府检查 的报纸——《澳大利亚人报》。

• 1826年的“萨子——汤姆逊事件”标志着澳大 利亚历史上争取新闻自由斗争的首次胜利。 • 1831年,澳大利亚最早的商业性报刊《悉尼先 驱报》创刊。
辅助方式
• 标记传播:借助一定 物体或符号为载体, 传递或保存音讯的传 播方式。如:结绳记 事、实物借代、珠贝 传令。
• 声光传播:以声和光作为传递信息载体 的传播方式,具有速度快、距离远的优 势。如:敲击响器、吹奏号角、点燃烽 火等。 • 图示传播:用简单的书写符号或图形来 表达意思、传递音讯、记载事实的传播 方式。优势在于表达数量、反映事物特 点和性质。
• 第一节 人类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 第二节 近代新闻传播业的诞生 • 第三节 近代报刊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 • 第四节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党报刊
第一节 人类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近代以前的 新闻传播活动
口头传播
手写传播
印刷传播
一、口头传播
• 语言产生前:体语传播 • 语言产生后:人类主要的传播方式 • 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一个重 要里程碑
二、美国独立战争与报刊
(一)革命前的出版管制
• 实行出版许可制。
• 实施诽谤法。 • 津贴报纸、贿赂和收买某些报业主
曾格案件
• 北美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压制、争取新闻自 由的斗争的典型案例。 • 曾格是纽约市的印刷商,创办了《纽约周报》, 发表了一系列批评总督的文章而被捕。安德 鲁· 汉密尔顿为其辩护。汉密尔顿指出:只有 谎言才构成诽谤,每个公民都有“陈 述无可 非议的事实真相的自由”。最后陪审团不顾法 官的阻挠,裁定曾格无罪。

跨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

跨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

跨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在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信息获取需求,而新媒体的兴起则给新闻报道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在这个背景下,新闻报道不仅需要适应不同媒体平台的特点和需求,还需要更好地融合新技术和创新思维,以更加全面、多元和深入的方式传递信息。

一、数字化转型下的新闻报道1.1 新闻报道的技术变革在跨媒体时代,数字化转型成为新闻报道的核心需求。

无论是新闻采集、制作还是传播,都倚重于数字技术的支撑。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新闻,而社交媒体的兴起则使得新闻报道更具互动性和参与性。

1.2 数据驱动的新闻报道跨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除了依托数字技术,还需要重视数据的使用。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技术,新闻报道可以更加客观、准确地呈现事实,从而提供更具有说服力的信息。

此外,数据驱动的新闻报道还可以帮助发现隐藏的趋势和规律,从而为深度报道提供更多可能。

二、多媒体融合的新闻报道2.1 文字与图片文字作为传统媒体的主要表达方式,在跨媒体时代仍然不可或缺。

然而,文字与图片的结合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常态。

通过图片的使用,新闻报道可以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现事件,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2.2 视频与音频随着网络带宽的提升和移动设备的普及,视频和音频成为新闻报道中越来越重要的表达形式。

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记者可以实时将事件现场呈现给观众,增强报道的真实感和亲近感。

而音频则适合于纪录性报道和个人访谈,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场景和情感。

三、用户参与与影响力的提升3.1 网络平台的崛起在跨媒体时代,网络平台成为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社交媒体和新闻客户端等平台,新闻报道可以更加快速地传播,与读者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同时,这些平台也提供了读者参与报道和表达意见的渠道,增加了新闻报道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3.2 网民的影响力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报道主要由媒体机构掌握话语权。

新闻传播学考研基础知识点: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新闻传播学考研基础知识点: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1、基础(1)跨国经营要求信息更丰富首先本世纪初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竞争的年代。

工业化大生产使资本主义的生产活动和范围大大延伸。

国内市场开始初步走向国际市场,走向跨国经营,因而对信息的要求就更高。

(2)报业、广播电视业形成独立产业其次,上世纪已经形成的报业,加上新兴的电影、广播、电视等新媒介,逐步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独立的产业--传播业,这给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3)科学基础传播学的形成还必须有科学发展作其基础。

到本世纪初人类对物质和精神世界的认识能力、广度和深度有了大幅度的扩展。

因此人们能够科学而地研究影响日益扩大的传播活动。

2、传播学为什么诞生在美国?首先,在美国,传媒一直在政治生活中至关重要。

美国的政治家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

另外在战争时期, 政治家对传播媒介的依附更凸显出来。

1917年,威尔逊总统就下令成立了一个机构,即“公共信息委员会”专门负责美国的战时宣传。

一战结束后,英、法、德、美等国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研究一战中的宣传。

较有影响的研究著作有英国坎珀尔·史图尔特的《克尔之家的秘密》、拉斯韦尔的《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参战各国有意识的普遍重视战时的宣传工作。

美国于1942年6月成立了军事情报局,监督国内宣传,并负责对国外的官方宣传。

同年美国陆军部新闻与教育署聘请了一些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专门研究部队为士兵精心制作的四部电影是否影响士兵对战争的认识,鼓舞士兵参战的士气。

传播学的奠基人卡尔·霍夫兰成了该研究的负责人。

两次世界大战中传播活动和实践直接催化了传播学的形成。

和平时期,美国政治家们在所有的媒介上展开攻势。

1960年竞争中获胜的约翰·肯尼迪被称为“电视总统”。

其次,在经济上,美国是资本主义阵营中唯一的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加强经济实力的国家。

经济的发展使得美国的自由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跨媒体传播的概念
一、“跨媒体”概念的缘起 二、跨媒体传播的定义
一、“跨媒体”概念的缘起
媒体(媒介)两种定义:
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 技术手段;
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 组织,即传媒机构。
——郭庆光
“跨媒体”概念的缘起最早可以追溯到
“媒介融合”概念的诞生。
(1)媒介融合趋势下的跨媒体内容开发将促进媒体 重组及跨媒体合作机制形成;
(2)媒介融合趋势下媒体“自产自销”的模式将演 变成“初级生产商+加工商+营销商”的模式;
(3)媒介融合趋势将促进多种信息接收终端的开发, 以支持多元化的市场;
(4)媒介融合趋势下IT业与电信业等产业力量将全 面向传媒业渗透
在跨媒体媒介组织形成之后,受众的体验和选择 将得到极大的更新和丰富,跨媒体媒介组织的受众群 和影响力也会相应扩大。
(5)获得什么效果(What effect):
在跨媒体媒介组织形成之前,跨媒体传播将丰富 受众的信息选择。
美国学者罗杰·菲德勒: 人类传播方式的转变,通常是由社会的需要、竞
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间复杂的相互作 用促成的
媒介形态变化六个原则:
(1)共同演化与共同生存 (2)形态变化原则 (3)增值原则 (4)生存法则 (5)机遇和需要法则 (6)延时使用原则
英国传播学者麦奎尔: 四个起到关键作用的因素: 1.技术 2.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 3.人类的某种活动、功能或需要 4.人,尤其是形成集团、阶级或势力的人
报纸与网络互动 电子报纸
报纸与手机互动 手机报
电视与网络互动 网络视频
三、跨媒体传播是“媒介融合”观念深入的产物
媒介融合:
指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它既是未 来网络技术发展的一种趋向,也是其他媒体发展的共同 趋向。
五个层面: 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平台融合、市场融合、机构融合
“媒介融合”的趋势所带来的影响:
全媒体,在实务操作层面,运用不同类 型的媒介符号来表达内容,运用不同类 型的渠道来传输内容
微观层面
传播符号的共存与融合,随着新技术的 发展,各种符号融合之后呈现出新的符 号形态、新的产品形态、新的平台形态
跨媒体传播的基本特征
(1)谁在传播(Who): 在跨媒体媒介组织形成之前,各个媒体在各自为
媒体联动:
是指在重大新闻事件的采访报道中,各类媒体相 互配合,取长补短,协同一致地形成传播合力,共同 传播某一信息内容,彰显某一新闻主题。Biblioteka ——邵培仁“全媒体”
是指“综合运用多种媒介表现形式,如文、图、
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传播内容,同 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 一种新的传播形态”。
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
跨媒体传播基础教程
主编 赵云泽 副主编 吴迪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跨媒体传播产生的背景
第一章 跨媒体传播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跨媒体传播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跨媒体传播的概念
第一节跨媒体传播产生的背景
一、跨媒体传播是数字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 二、跨媒体传播是传媒市场竞争的产物 三、跨媒体传播是“媒介融合”观念深入的产物
诞生。
(3)数字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Web2.0时代的 到来,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传受关系。
二、跨媒体传播是传媒市场竞争的产物
跨媒体传播六大优点: 1.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受众覆盖面; 2.大幅度地降低传播成本; 3.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4.综合利用媒介资源; 5.充分满足受众需求; 6.提高媒体的抗风险能力
政的基础上尝试资源互通。
在跨媒体媒介组织形成之后,统一的媒体策划部 门将指挥“超级记者”,或统一协调各类媒体的采访 分工,来收集和获取信息。
2)传播什么(What):
在跨媒体媒介组织形成之前,各个媒体针对同一 新闻事件展开角度不同、表现形式不同的报道。
在跨媒体媒介组织形成之后,集成了各种传播形 态的融合新闻产品将诞生。
——《中国传媒全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跨媒体运营三个层次:
一是传统媒体或媒体集团的网络化与数字化拓展。
二是广电集团主办广播电视报或期刊,以及报业 集团或其参股的上市公司向广播、影视剧制作行业渗 透。
三是报纸、广播、电视同属于一家传媒集团。
二、跨媒体传播的定义
宏观层面 中观层面
媒体联动,不同传播渠道与不同传媒机 构之间的互动、整合与大融合
一、跨媒体传播是数字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
麦克卢汉:媒介决定论 技术的变革是传播形态 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
跨媒体传播的理想形态必须依靠数字互联网技术 的发展才能够实现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数字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媒体的诞生。 (2)数字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的传播平台的
198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伊契尔·索勒·浦 尔提出“媒介融合”概念。
“媒介融合”:
各种媒介呈现出一体化多功能的发展趋势。
从本质上讲,融合是不同技术的融合,是两种或 者更多种技术融合后形成的某种新传播技术,由融合 产生的新传播技术和新媒介功能大于原先各部分的总 和。
媒介融合的概念于2004年被引入中国,大约在 同一时期,中国学者们基于对实践的总结,提出了两 个与媒介融合相似的概念,即媒体联动和全媒体。
媒介资源重置
受众 不满足于单一媒体所传播的内容
媒体
跨媒体联动是吸引注意力、拓展影响力的重要 方式。
“竞合”比“竞争”效果更佳
媒介资源重置源于激烈的市场竞争
同质化的市场竞争耗费了媒体大量的精力、财力、 物力,导致了媒介资源的重复利用和浪费。
传统媒体在谋求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开始逐步 寻求自己建立跨媒体的传播模式
(3)通过什么渠道(What channel):
在跨媒体媒介组织形成之前,各个媒体依然依靠 原有的发布渠道进行传播;
在跨媒体媒介组织形成之后,可发布融合新闻, 或集成各类信息手段,综合性平台或终端将建立起来。
(4)受众(Whom):
在跨媒体媒介组织形成之前,原有的受众群将不 会改变。在重大事件发生时,受众有可能综合接收多 个渠道所发布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