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38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段最高, 近5 年来较前已明 显下降 ( ) [ z = 5 0 . 8 1 , J D <o . 0 0 1 ), 但主要表
现为D U 下 降,而G U没有明显降低 ,D U与G U 之 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渐降低 。本地 区
比逐渐下降 ( ) [ 2 = 5 5 . 1 1 ,P <o . 0 0 1 )。见表1 。
4 8 4 ・l 临床研 究 ・
2结 果
D e c e mb e r 2 0 1 3 , V o 1 . 1 1 , N o . 3 4
衄
检 查 ,Hp 阳性率为6 0 2 2 % ( 2 1 0 3 / 3 4 9 2 ) ;其 中 DU阳性 率
2 . 1 P U检 出率 :1 5 年 问共行 胃镜检 查 1 0 8 8 9 例 ,检 出P U 3 9 2 1 N ,检 出率 为3 6 . 0 1 %。其 中十二 指肠溃 疡 ( D U)2 8 5 8 例 , 胃溃疡 ( G U)
时的2 7 . 3 2 %下降至2 4 . 3 8 %,而G U 仅 由6 . 3 6 %下降至6 . 1 7 %,显示D U下 降的 更明显 。D U与G U 之 比逐渐 降低 ,由5 2 3: 1 降至 3 . 9 5: 1 。具体 情况见表 1 。
消化性 溃疡 ( P U)是常见 的消化 疾病之 一 ,本地 区地 理位置 地 处 闽西 北 山区 ,1 5 年 来P U总检 出率 为3 6 . 0 1 % ,其 中 十二指 肠溃 疡 ( D U)检 出率 为2 6 . 2 5 %,胃溃疡 ( G U)检 出率为6 . 0 2 %。与 国内其 他地 区相 比 ] ,显示 本地区P U与D U的检出率高于 国内各 大城 市 ,G U 的检出率与国 内其他地区相近 。统计显示P U 检 出率 以2 0 0 3 ~ 2 0 0 7 年阶
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在胸腰椎骨折治疗的应用体会

fl we pwi na ea e f 0 nh ( rm 4 X —rya dC n ig h w te ae f rcue e ol du t a vrg mo ts f o h o2 o 3t 2 ), o a n T f dn s o t o atr — i s h r f r
内蒙古 医学杂 志 InrMog f ne no aMe 2 1 i dJ 0 1年第 4 3卷第 9期
1 5 05
椎 弓 根 钉 棒 系 统 内 固 定 在 胸 腰 椎 骨 折
治 疗 的 应 用 体 4-
王 晓峰 , 建宇 刘
( 尔滨 医科 大 学附属 第二 医院 骨科 , 龙江 哈 尔滨 哈 黑 10 0 ) 5 0 1
a ie a o t p r tv o p ia i n , r so a i n o he h iht o he a e i r b r e f c m p e s d v re a tv nd p s o e a i e c m lc to s e t r to f t eg f t ntro o d r o o r se e tbr l
du to a u s t v r 9 c in mo nt o o e 0% ,t fe tv ub g fs i a a a sno m a ;t e a e a e tmeo r c u e r c v— hee f c ie c a e o p n lc n li r l h v r g i ffa t r e o e y i n hs a in s wih c mbi d n r o s s s e s m p o s a c r i g t r s 3 mo t .5 p te t t o ne e v u y t m y t m , c o d n o Ame ia ls iia i n o rc n ca sfc to f
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

应 用 椎 弓根 钉 棒 系统 内 固
定 治 疗 胸 腰椎 骨 折 6 例 , 用 F a k 1 8 采 rn e 分级 结合 X 线 片 、 T 影 像 表 现 判 断 疗 效 。 结果 随 访 6 5 C ~ 4个 月 , 随访 期 间 有 2 例 椎 弓根 螺钉 松 动 , 后 期 出现 断 裂 并 完整 取 出。椎 体 前 、 缘 高 度 分 别 从 术 前 平 均 5 . 和 7 . % 恢 复 到 9 . 1例 后 14 58 36 和 9 . , o b s角 由术 前 2 . 。 6 5 C b 5 8 降低 复到 末 次随 访 的 6 4 。C 示椎 管截 面积 术 前 为 4 . , 次 随访 为 9 . 。 各 .。 T 26 末 29 项 指 标 与 术前 比较 差 异 有 显 著性 意 义 ( < O 0 ) 患 者 术 后神 经 功 能按 F a k 1 级 大 多数 都 有 l 3级提 高 , 背 部 疼 P .5 , rn e 分 ~ 腰
痛 也 获 得 不 同 程度 改 善 。结 论
和 固 定稳 定 等优 点 。
后 路 椎 弓根 钉 棒 系统 内 固定 是 治 疗 胸腰 椎 骨 折 的 一 种 有 效 方 法 , 具 有 创 伤 小 、 其 易控 制
【 键 词 】 胸 腰 椎 骨折 ; 椎 弓根 钉 棒 系统 ; 内 固定 关
s r w nd r d s se o t r c l m b r s n r c u e c e a o y t m t ho a o u a pi e f a t r s
PENG -i ng , ZHA NG Yila 。 Z ̄ h a u , W U e h i Xu - u ,e tal
西部 医 学 2 1 0 0年 8月 第 2 2卷 第 8期 Me Wet hn , g s 0 0 V 12 , o 8 dJ s C ia Au ut 1 , o. 2 N . 2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23例临床观察

者行椎 弓根钉内固定 , 突间或小关节 间隙植 骨、 横 椎板 间植骨 , 中 1 其 O例行全 椎板切 除减压 、 探查脊 髓 、 椎管 内骨 块复位 。术后对所有病 例行胸腰 椎正侧位 X线检查 , X线侧位 片判 断螺钉与椎 体骺板的成角 、 从 进针 的位置与深
度, 观察伤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 以及有无后 凸。结果 复 。结论
例, 部分 损伤 者 1 2例 , 完全损 伤者 4例 。 1 2 手术 方法 . 患 者俯 卧 , 膜外 麻 醉或全麻 。术 硬 区消 毒前 在胸 腰椎 后 凸顶 点 用 手 掌 向腹 侧 加 压 , 对
脱 水 、 素 及 营 养 神 经药 物 治 疗 ,4~ 8h拔 除 引 激 2 4 流管。
血 , 明胶 海 绵覆 于硬膜 外 。于关 节突 间隙 、 用 横突 间 将 骨皮质 打毛 糙 , 人 准备 好 的碎 骨 块 。创 口置 引 置
1 资 料与 方法
1 1 临床 资料 .
胸 腰 椎 骨 折患 者 2 3例 , 1 男 4例 ,
流 管 。术 后 常规预 防 感 染 , 有脊 髓 神经 损 伤 者 给 予
山东医药 2 1 年第 5 00 0卷第 2 期 6
椎 弓根 钉棒 系 统 治疗 胸 腰 椎 不 稳定 骨折 2 3例 临床 观察
齐志 亭
( 胜利 油 田中心 医院 , 东东 营 27 3 ) 山 弓根钉棒 系统治疗胸腰椎不 稳定骨 折的临床 疗效。方 法
对2 3例胸腰 椎不稳 定骨折 患
量伤椎前缘高度 , 计算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 比 值 , 了解 椎体楔 形 变 、 凸畸形 及压 缩情 况 。 以 后
2 结果
本 组共植 入椎 弓根 钉 1 8枚 ( 9 0 T 、 6枚 、 2枚 T。
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并分析评价其临床价值。
方法:2004年3月~2009年10月收治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18例,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对其进行手术复位治疗。
结果:18例患者随访时间平均16个月。
其中14例椎体脱位患者实现解剖复位,4例患者基本复位,植骨均融合,椎体前后脱位及侧方脱位都得到复位纠正。
脊柱后凸角度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45°恢复到术后6°,伤椎前缘平均高度由术前40%恢复到术后95%。
结论: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效果显著,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在手术进行中注意观察患者伤情,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脱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后侧入路2004年3月~2009年10月应用后路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系统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18例,疗效显著,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4年3月~2009年10月收治因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18~58岁,平均38.58±11.05岁。
致伤原因:车祸伤6例、高空坠落伤4例、重物高处跌落砸伤8例。
依据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标准评定,脊髓损伤程度分级:A级10例,B级5例,C级3例。
6例于伤后8小时内就诊,均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伤后1~8天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内固定器材选用(国产)系统。
行全身麻醉,患者俯卧于脊柱手术床上,减少胸腹腔压力,以减少手中伤口出血量。
切口部位选择后正中切口,电刀沿着棘突和椎板骨膜下剥离出竖脊肌。
术中可见损伤的脊椎棘上、棘间韧带及脊椎旁肌均有撕脱、断裂程度不等,继续剥离至双侧横突或肋横关节。
首先查看脱位椎体和下位椎体的关系、棘突、关节突、椎板结构是否有损伤,关节是否完整。
用棘突骨钳夹夹住脱位椎体的棘突根部,尝试进行提拉复位。
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骨科医学·中国当代医药2020年7月第27卷第20期CHINA MODERN MEDICINE Vol.27No.20July 2020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交通在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因此交通事故的发生也大大增加,导致胸腰段椎体爆裂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骨科疾病之一[1]。
由于腰椎部位占据人体生理结构的特殊位置,直接关系到脊柱功能损伤程度,因此如何更好地促进患者的胸、腰椎体复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临床骨科研究的热点问题[2]。
随着微创医学的发展,经皮微创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胸腰椎骨折治疗中[3]。
本研究拟评价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
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7~66岁,平均(40.64±4.73)岁。
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胡清名唐新华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人民医院骨科,江西吉安343100[摘要]目的探讨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后路切开椎弓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长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与后路切开椎弓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比较,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6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20)7(b)-0090-03The clinical effect of posterior percutaneous minimally invasive pedicle screw rod system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sHU Qing-ming TANG Xin-hua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Ji′an People′s Hospital in Ji′an City,Jiangxi Province,Ji′an 3431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osterior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rod system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s.Methods A total of 60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to June 2018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30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posterior incision vertebral arch screw system internal fixation,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osterior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system internal fixation.The operation duration,blood los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length of operation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ll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internal fixation of pos⁃terior pedicle screw and rod system,the posterior percutaneous minimally invasive pedicle screw and rod system for the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ha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and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treatment.[Key words]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rod;Internal fixation;Thoracolumbar fracture;Clinical ef⁃fect[基金项目]江西省吉安市科技计划项目(吉市科技字[2019]8号123)90中国当代医药2020年7月第27卷第20期CHINA MODERN MEDICINE Vol.27No.20July 2020·骨科医学·18~65岁,平均(40.52±4.18)岁。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及术前 C T测量椎管 占位 > 5 , 常规切 除椎 板 , 查神经 、 7% 则 探 后纵韧带和椎间盘损伤的情况。
任 志宏 易小渡 蔺福 辉 王 洪 陈晓 东 胡鑫 华
【 摘要】 目的 探 讨胸腰椎骨折经椎 弓 钉棒 系统 内 固定治疗 的疗效及 并发 症的产 生原 因及 对策。 根
方法 对 2 7例胸腰椎骨折 患者进行后路椎 弓根 内固定术。结果 2 7例 患者随访 6~2 月。 5 5 8个 发生并发
12 2 植骨 : .. 未伤及后柱结构 的行椎体植 骨 , 选择伤椎压缩较 多的一侧椎弓根处 穿刺、 植骨 。伤及后柱结 构的在椎体植骨 的 基础 上再行椎板及横 突间植 骨。后路 减压的患者 , 最后根据椎 体损 伤程 度选择性行椎板及横 突间植 骨。
1 1 一般资料 .
本组 2 7例 , 13例 , 6 5 男 9 女 4例 ; 年龄 2 5 1— 8
症4 6例 , 术后椎 弓根钉 置入 不 良 1 , 2 7例 共 6根钉 。断钉 3例 , 螺钉 、 螺帽松 动各 2例 。脊 柱侧 突 8例 、 后 突畸形 2例。并发 下肢疼 痛 3例 、 木 4例 。并发硬脊膜破 裂 5例 。椎体 前缘 平均 高度 术前( 8-2 ) , 麻 4 I4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 术后 6个月与术后 1周 比较 , .5 , 差异 无统计学 意义 (P > .5 。通过术前术后 的对 比, 00 ) 基本达 到解 剖复位 , 重建了脊柱生理弧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见表 2 ,
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35例临床观察

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椎 弓根钉棒系统治疗 3 例 临床观察 5
刘 长 永
( 桓仁 满族 自治县 人 民 医院 骨科 , 宁 本 溪 1 7 0 ) 辽 12 0
条标准的骨折脱位都是严重不稳定性的损伤。笔者认为只要有胸腰
标准评定 : A级 l 例 , 9 , 8 8 B级 例 C级 例。伤后 l 7 行后路椎 弓根 ~d
钉棒 系统 内固定术 。内固定器材选用 R S 国产 ) S( 系统 。
1 手术方法 全身麻 醉, . 2 患者俯 卧于胸 腹 u型体位垫 , 防止骨突部 位和生殖器受压 , 减少胸腹 腔压力 , 以防止术中伤 口出血量增加 。以
伤椎 棘突为标志 , 取后 正中切 口。电刀沿棘突和椎板骨膜下 剥离竖
椎中 、 后柱结构完 全损伤伴椎体明显相对移位 的, 就可称为严重的骨
折脱位。 手术 目的主要是针对不稳定骨折的矫正和 固定 , 恢复脊柱 的
稳定性; 对神经结构的减压 , 为脊髓 损伤恢 复创造条件。从而缩短住 院时间 、 便于护理 , 防止脊柱畸形 、 不稳 、 改善疼 痛 , 使神经功能得到
的提拉复位更为有效 。 弓根钉棒系统附加万向钉和提拉钉 , 椎 为骨折
使关节突关节纠正交锁 。此时头侧继续牵拉棘 突, 尾侧则向前下顶
压, 均可复位 。 复位后此类型较 为稳定 。 如果关节突骨折而失去 了撬
脱位的矫正提供了有益手段 。 后路钉棒系统常用四钉短节段 固定法 , 但对于严重的骨折脱位 , 在几何学上的四边形缺乏稳定性 , 术后在扭 转、 屈曲 、 剪切等应力作用下可以导致侧方移位。 侧方脱位者 , 4 用 枚 螺钉难以纠正侧方脱位 , 因上下固定两点而不能形成杠杆作用 , 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38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6-05-06T16:22:18.29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2期作者:马举斌
[导读] 在术后未发生钉棒折弯、椎弓根钉拔出、内固定物折断等并发症,植骨的融合效果良好;术后12个月,患者Frankel神经功能评分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优秀的治疗方法。
马举斌
甘肃省临夏州中医医院骨伤一科 731100
【摘要】目的:观察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38例,均此案去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并在术后进行X线检查,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本组38例患者,进行长节段固定的患者8例,短节段固定的患者3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未出现神经根损伤及植入椎弓根钉错误等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9.9±1.2)个月;在术后未发生钉棒折弯、椎弓根钉拔出、内固定物折断等并发症,植骨的融合效果良好;术后12个月,患者Frankel神经功能评分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优秀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椎弓根钉棒系统;胸腰椎不稳定骨折;临床疗效
胸腰椎骨折临床十分常见,而不稳定骨折的治疗则较为棘手,一般需要采取手术治疗,不仅需要注意患者的复位效果,内固定物的稳定性以及疗效也值得研究,[1].本文对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1年12月-2014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38例,其中男23例(60.53%),女15例(39.47%),年龄在18-55岁,平均年龄(36.2±6.1)岁;骨折脱位患者8例(21.05%),屈曲-牵张骨折患者3例(7.89%),爆裂骨折患者10例(26.32%),压缩骨折患者17例(44.74%);受伤的椎体:L3患者1例(2.63%),L2患者12例(31.58%),L1患者17例(44.74%),T12患者5例
(13.16%),T11患者3例(7.89%);神经系统功能完全损伤患者6例(15.79%),部分损伤患者20例(52.63%),无损伤患者12例(31.58%)。
1.2方法
患者进行全麻,或者硬膜外麻醉,选择俯卧位,术前进行消毒,将骨折处进行体外复位,在X线的透视下观察复位情况,将凸棘突作为中心,进行正中入路,充分暴露手术视野,确定进针点后,根据椎弓根位置的不同,选择适合的进针角度,钻透皮质,插入克氏针,在X 线的透视下观察进针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椎弓根螺钉,将其拧入,置入棒后,对其进行撑开,复位及固定,并采取X线观察椎体的复位情况,复位不理想的话就再次进行撑开、复位及固定,进行MRI,根据结果了解椎管内的骨块情况,进行全椎板切除,椎骨内的骨块需要复位,采取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止血,硬膜外贴上明胶海绵,置入已经备好的碎骨块,置入引流管,术后进行常规感染预防,并给予有针对性的神经药物治疗,在1-2天后,将引流管拔除。
1.3观察指标
观察本组患者的长节段固定和短节段固定例数,手术完成情况,术中是否出现并发症,术后进行随访,随访期间是否出现并发症,患者恢复情况,并对其进行Frankel神经功能评分,了解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专业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
2结果
2.1临床效果
本组38例患者,进行长节段固定的患者8例(21.05%),短节段固定的患者30例(78.95%),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未出现神经根损伤及植入椎弓根钉错误等并发症,术后进行随访6-12个月,平均随访(9.9±1.2)个月;椎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17例压缩骨折患者在术前是0.50,术后有12例患者已经恢复到0.95,其余5例患者恢复到0.90;10例爆裂骨折患者在术前是0.50,术后均恢复至0.90;在术后未发生钉棒折弯、椎弓根钉拔出、内固定物折断等并发症,植骨的融合效果良好。
2.2治疗前、治疗后的Frankel神经功能评分
术后12个月,患者Frankel神经功能评分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治疗前、治疗后的Frankel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例,%]
3讨论
胸腰椎不稳定骨折一般为暴力所致,患者伤情危险,一般主张采用手术治疗,椎弓根钉棒固定是一种常用的胸腰椎骨折治疗方式[2,3]。
采用椎弓根固定术需要特别注意进钉的技术,把握进钉的深度以及方向,充分考虑腰椎的生理前屈,以获得更加稳定的固定效果,并且还需要保证在稳定的基础上保留脊柱活动阶段[4,5]。
如患者伴有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则需要考虑前路重建,也可以使用椎弓根分别固定伤锥上下椎体。
同时也可以采用上方钩,下方钉的系统来保证固定的稳定性[6]。
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手术均进行的十分顺利,术中无差错发生,经过术后随访结果显示,平均进行了半年至一年的随访,有17例患者已经恢复到了0.95水平,而其余患者均在0.90左右,并且椎弓根钉棒系统稳定性较好,术后并未发生内固定物移位、折弯、脱出等并发症。
本研究还对患者进行了神经功能评分,其中仅3例患者未恢复,因此说明胸腰椎不稳定骨折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疗效十分稳
定,手术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梁润林,朱文雄,刘先银等.经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0):1629-1630.
[2] 朱文雄,刘先银,何仲佳等.经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8):566-567.
[3] 张叔军,查正,杨朝晖等.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3):406-407.
[4] 韦良臣,尹庆水,吴增晖等.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04,7(1):69-71.
[5] 李从贵.观察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伤残医学,2014,(13):54-55.
[6] 耿登峰.经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25):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