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的康复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脑卒中偏瘫上下肢康复训练PPT课件

脑卒中偏瘫患者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下肢的康复训练
上肢的康复训练
人体的上肢以灵活协调和技能 性运动为主
偏瘫后不容易获得代偿 恢复比下肢差 目的:促进运动、恢复功能
一、双手上举训练
患者双手叉握、患侧拇指在上、掌心 相对
取仰卧位或坐位,健手带动患手上举 过头
作用: 恢复肩胛带、肩、肘、手各关节
的解剖关系 缓解肩痛及上肢水肿
患肢的体位摆放功能位 避免肩关节的拉伤 患手手指分开、手心向上 尽量使用患侧上肢、患手完成可行的动作
十七、利手交换
尽可能用患手完成力所能及的动作,恢 复患手的最大功能,不要废弃患手
因患手功能恢复困难,如患手是利手( 如右利者右手瘫痪)应将手的功能进行 交换,如可训练左手进餐、写字等。
瘫痪下肢 的康复训练
十、手的抓握与松开训练
前提:患手指已能活动且出现分离运动后,才能练习 手的抓握及控制能力
过早训练此动作可加重手指的集团屈曲,应特别注意 抓握的器具应选择直径较大的杯子、球开始,再慢慢
过度到铅笔、火柴棍等 练习抓握的同时,注意练习抓握后的松开训练 治疗者从患手中拉出握住的刷子可刺激屈曲、伸展
十一、滚筒训练
目的: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诱发促进 上肢的运动功能
患者取坐位,桌上置一训练用滚筒 患者双手叉握,有健侧带动患侧向前
方滚动滚筒,促进上肢的伸展运动
十二、木钉盘训练
目的:改善关节活动度和手眼协调性,提高运动 和控制能力和运动水平
从粗木钉开始,逐渐过度到细木钉 患者取坐位,双手叉握,由健手协助患手抓起木
另一手控制膝部 嘱患者主动屈曲并缓慢伸展膝关节 刚开始时患者自己难以完成,治疗者可给一
定力量的协助 下肢屈伸的范围、角度从大到小
上肢的康复训练
人体的上肢以灵活协调和技能 性运动为主
偏瘫后不容易获得代偿 恢复比下肢差 目的:促进运动、恢复功能
一、双手上举训练
患者双手叉握、患侧拇指在上、掌心 相对
取仰卧位或坐位,健手带动患手上举 过头
作用: 恢复肩胛带、肩、肘、手各关节
的解剖关系 缓解肩痛及上肢水肿
患肢的体位摆放功能位 避免肩关节的拉伤 患手手指分开、手心向上 尽量使用患侧上肢、患手完成可行的动作
十七、利手交换
尽可能用患手完成力所能及的动作,恢 复患手的最大功能,不要废弃患手
因患手功能恢复困难,如患手是利手( 如右利者右手瘫痪)应将手的功能进行 交换,如可训练左手进餐、写字等。
瘫痪下肢 的康复训练
十、手的抓握与松开训练
前提:患手指已能活动且出现分离运动后,才能练习 手的抓握及控制能力
过早训练此动作可加重手指的集团屈曲,应特别注意 抓握的器具应选择直径较大的杯子、球开始,再慢慢
过度到铅笔、火柴棍等 练习抓握的同时,注意练习抓握后的松开训练 治疗者从患手中拉出握住的刷子可刺激屈曲、伸展
十一、滚筒训练
目的: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诱发促进 上肢的运动功能
患者取坐位,桌上置一训练用滚筒 患者双手叉握,有健侧带动患侧向前
方滚动滚筒,促进上肢的伸展运动
十二、木钉盘训练
目的:改善关节活动度和手眼协调性,提高运动 和控制能力和运动水平
从粗木钉开始,逐渐过度到细木钉 患者取坐位,双手叉握,由健手协助患手抓起木
另一手控制膝部 嘱患者主动屈曲并缓慢伸展膝关节 刚开始时患者自己难以完成,治疗者可给一
定力量的协助 下肢屈伸的范围、角度从大到小
偏瘫的康复教材教学课件

偏瘫的康复教材教学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偏瘫概述与原因 • 偏瘫康复评估与制定计划 • 运动功能训练与恢复方法 •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策略 • 心理干预与情绪管理技巧 • 药物治疗及辅助手段应用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偏瘫概述与原因
偏瘫定义及分类
偏瘫定义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 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
效果评价
采用标准化评估工具对患者康复效果进行定期评价,包括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 的改善情况,为调整康复计划提供依据。同时,关注患者心理状况变化,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干预。
03 运动功能训练与恢复方法
关节活动度训练技巧
01
02
03
被动关节活动
利用治疗师或辅助器具进 行关节的被动活动,以增 加关节活动度和灵活性。
02 偏瘫康复评估与制定计划
康复评估目的和内容
目的
了解患者偏瘫程度、功能状况及 康复潜力,为制定个性化康复计 划提供依据。
内容
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评估、神经系 统检查、运动功能评估、感觉功 能评估、平衡功能评估、日常生 活能力评估等。
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康复目标, 如提高肌力、改善关节活动度、
针对偏瘫康复中常见的肩手综合征、足下垂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交流环节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对偏瘫康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掌 握了更多的康复技能和知识。
一些学员还分享了自己在康复实践中的经验和心得,为其他学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和借鉴。
通过交流和讨论,学员们不仅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和合作。
contents
目录
• 偏瘫概述与原因 • 偏瘫康复评估与制定计划 • 运动功能训练与恢复方法 •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策略 • 心理干预与情绪管理技巧 • 药物治疗及辅助手段应用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偏瘫概述与原因
偏瘫定义及分类
偏瘫定义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 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
效果评价
采用标准化评估工具对患者康复效果进行定期评价,包括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 的改善情况,为调整康复计划提供依据。同时,关注患者心理状况变化,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干预。
03 运动功能训练与恢复方法
关节活动度训练技巧
01
02
03
被动关节活动
利用治疗师或辅助器具进 行关节的被动活动,以增 加关节活动度和灵活性。
02 偏瘫康复评估与制定计划
康复评估目的和内容
目的
了解患者偏瘫程度、功能状况及 康复潜力,为制定个性化康复计 划提供依据。
内容
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评估、神经系 统检查、运动功能评估、感觉功 能评估、平衡功能评估、日常生 活能力评估等。
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康复目标, 如提高肌力、改善关节活动度、
针对偏瘫康复中常见的肩手综合征、足下垂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交流环节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对偏瘫康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掌 握了更多的康复技能和知识。
一些学员还分享了自己在康复实践中的经验和心得,为其他学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和借鉴。
通过交流和讨论,学员们不仅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和合作。
【精编】偏瘫的全面康复模板PPT课件

03
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康复教育和指导,提高家庭康复的
参与度和效果。
感谢观看
THANKS
动态调整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确保康复效果的最大化。
提高康复效果的策略与途径
多学科协作
01
康复科医生、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等多学科团队协作,共
同制定和实施康复计划。
综合康复手段
02
结合传统的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以及新技术的
运用,全方位促进患者康复。
家庭康复支持
定期复查
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医生了解康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 方案。
注意安全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应特别注意自身安全,防止意外跌倒、碰撞等伤 害。
康复后的生活建议
坚持锻炼
康复后,患者应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以维持身体的健康状 态。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
规律作息
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 熬夜和过度劳累。
偏瘫的病因与病理
病因
偏瘫的主要病因是脑部血管病变,如 脑梗塞、脑出血等,导致脑组织缺血 或出血,进而影响运动神经传导。
病理
偏瘫的病理过程涉及脑部神经元的坏 死或损伤,导致运动神经传导中断, 肌肉失去神经支配,出现运动障碍。
偏瘫的症状与表现
症状
偏瘫的症状包括一侧肢体无力、僵硬、麻木、活动不灵活等 ,可伴随有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平衡障碍等症状。
虚拟现实与游戏化康复
利用虚拟现实和游戏化的手段,提高康复训练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增强康复效果。
机器人辅助康复
利用机器人技术,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减轻人力负担,提高训 练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偏瘫的康复治疗ppt课件

后期康复
在后期,主要是进行日常 生活能力的训练和适应新 环境的训练,以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的方法
物理疗法
包括电刺激、按摩、被动运动等,以 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和神经功能的调 整。
职业疗法
通过设计和实施一些有针对性的任务 和活动,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和生活质量。
言语疗法
针对患者的言语和吞咽障碍,进行有 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以恢复患者的 交流能力。
西药治疗
溶栓药物
01
用于溶解脑部血栓,恢复脑部供血。
神经保护剂
02
用于保护脑细胞,促进神经再生。
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
03
用于缓解患者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中药治疗
中成药
如华佗再造丸、脑血栓片等,具 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
中药汤剂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如 气虚血瘀型可使用补阳还五汤加 减。
05
心理疗法
偏瘫患者往往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以增强患 者的信心和适应能力。
03
偏瘫的物理治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预防关节挛缩和 僵硬。
肌肉力量训练
通过被动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肌肉的收缩能力和耐力。
姿势矫正训练
通过被动训练,矫正姿势,改善身体姿势的平衡和稳定性。
偏瘫可能是由于脑部 血管疾病、脑外伤、 脊髓损伤等原因引起 的。
偏瘫的病因
01
02
03
脑血管疾病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是偏 瘫的主要原因之一。
脑外伤
头部受到撞击或外伤可能 导致脑组织受损,引起偏 瘫。
脊髓损伤
脊髓受到压迫或损伤可能 导致肢体瘫痪。
偏瘫的分类
01
偏瘫的康复治疗.ppt

• 康复包括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二大部分。
• (一)康复评定: 1.运动功能评定—徒手肌力检查(MMT)、关 节活动度(ROM)检查、步态分析(GA)、日 常生活能力测定(ADL)等。 2.神经-肌肉功能评定,诱发电位(EP)。 3.心肺功能及体能测定。 4.心理评定—心理、行为及认知能力等检测。 5.语言交流测定。 6.职业评定—测定残疾人的作业水平和适应职业 的潜在性。
• 对患者进行坐、立、行的训练及各种日常 生活训练为主。做好安全保护措施,防止 坠床;避免训练过度或不足;避免着凉感冒, 防止关节脱位;病情变化时如原发病症状加 重、感染、发热、气促等,应停止训练。
• 下肢被动运动,髋关节屈曲及伸展,内收外展, 外旋转及内旋转,膝关节屈曲、伸展。踝关 节屈曲伸展、内外旋。每个关节至少活动 10遍,从肢体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从大关节 到小关节,至少活动2次/d。活动范围以正常 人的关节活动度为依据,尽量活动到位。
• 5主动助力训练:者疼痛或肌力好转后进行主 动助力运以增强肌力。上肢主要通过健侧 手紧患侧手腕、手心向上以帮助患侧肢体 进被动运动。下肢则利用健侧脚带动患脚 移动并进行体位转换。每天进行4次每次进 行15~20次运动。
• 6.康复工程:利用矫形器、假肢及辅助器械 等以补偿生活能力和感官的缺陷。 7.职业疗法:就业前职业咨询,职业前训练。 8.传统康复疗法—利用传统中医针炙、按 摩、推拿等疗法,促进康复。
斜床站立,可以改善耐受能力,克服体位性低血压等
• 偏瘫是由于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等 脑部疾患导致的以一侧肢体随意运动不全 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运 动疗法是以患者主动参与为主的特殊治疗 方法对偏瘫患者治疗过程中配合运动疗法 取得较好效果 。主要分为软瘫期、痉挛期、
偏瘫的康复PPTppt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62岁,因脑梗死 导致右侧偏瘫
治疗过程
发病后1个月开始接受康复治疗, 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针灸 等
结果
经过4个月的康复治疗,患者右侧 肢体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质量明显提高
案例三:一位儿童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
患者基本信息
患儿男性,9岁,因外伤导致右 侧偏瘫
治疗过程
康复治疗在偏瘫患者中应用广泛,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水平。
康复治疗包括多种手段,如运动疗法、物理疗法、职业疗法等,应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进行选择。
康复治疗师应与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确保患者 得到全面的康复。
偏瘫康复治疗的不足与挑战
康复治疗的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这使得治疗效果存在一 定的差异。
案例五:一位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男性,31岁,因车祸 导致脊髓损伤
治疗过程
发病后3个月开始接受康 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 作业治疗、矫形器适配等
结果
经过1年的康复治疗,患 者站立、行走功能基本恢 复正常,生活质量明显提 高
05
偏瘫康复治疗的结论与展望
偏瘫康复治疗的现状与成效
未来将有更多的研究关注康复治疗技 术在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以发现更有 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03
康复治疗师的职业发展和培训将得到 进一步加强,以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治 疗水平。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 会的发展,康复机器人、虚拟现实等 技术将在康复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为偏瘫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 效果。
偏瘫的康复治疗ppt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偏瘫康复治疗概述 • 偏瘫康复治疗的评估 • 偏瘫康复治疗的方法 • 偏瘫康复治疗的案例分析 • 偏瘫康复治疗的结论与展望
偏瘫的康复治疗ppt课件

痉挛开
开,手指能半随意、小范
围伸展
共同运动出
1.坐位,足
16
分级 肢
上肢
手
1.用手掌抓握,能握圆柱 状及球形物,但不熟练 2.能随意全指伸开,但范围 大小不等
下
Ⅴ级 痉挛减弱,共同运动进一步 减弱,共同运动进一步 减弱,分离运动增强 分离运动增强 1.上肢外展90°(肘伸展, 位,髋伸展位能屈膝 前臂旋前) 位,膝伸直,足稍向前踏 2.上肢前平举并上举过头 踝能背屈 (肘伸展) 3.肘呈伸展位,前臂能旋前 旋后 Ⅵ级 痉挛基本消失,协调运动大致 动大致正常。下述运 正常。 Ⅴ级 动作的速度达 达健侧2/3以上 健侧2/3以上 伸膝位髋外展 ,髋交替地内、外旋,
弛缓,无任何运动
弛缓,无
出现轻微屈指动作
出现联合反 运动的随意
能全指屈曲,钩状抓握,但 不能伸展,有时可由反射引 起伸展
痉挛 加剧 1.可随意 或其成分 2.坐 位和 可 屈曲
立位时髋、膝
Ⅳ级 痉挛开始减弱,出现一些脱离共同 始减弱,开始脱离 运动模式的运动 现分离运动 1.手能置于腰后
能侧方抓握及拇指带动松
5
针对偏瘫患者的功能障碍,康复采取“治 疗”的方法,应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预防合并症; 2)促进偏瘫肢体的恢复; 3)改善失语; 4)改善认知功能; 5)增进体力。
6
偏瘫的障碍学
2、能力障碍:指因功能或形态学障碍导致的 进食、梳洗、如厕、洗澡、更衣、转移、 步行、上下楼梯及交流障碍等。 康复采取“适应”的方法,包括:1)日常 生活活动训练;2)拐杖、矫形器、轮椅、自 助具等辅助具乃至环境控制系统的利用;3) 环境改造。
9
联合反应及姿势反射
偏瘫的康复PPT

案例二
刘女士因脑出血导致左侧偏瘫,在某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治疗,通过一系列的康复 训练,从无法行走恢复到能够自己行走。
社区康复案例分享
案例一
陈先生因脑卒中导致右侧偏瘫,在社区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训 练,通过社区医生、治疗师和家属的共同努力,成功地实现 了生活自理。
案例二
赵女士因脊髓损伤导致截瘫,在社区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训练 ,学会了使用轮椅等辅助器具,并逐渐恢复了部分肢体感觉 和运动功能。
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康复治疗的方法
物理疗法
作业疗法
言语疗法
心理疗法
康复工程
包括运动疗法和电疗法 等,可以帮助患者逐渐 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 动能力。
包括手工艺、游戏等, 可以帮助患者锻炼手部 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对于言语和吞咽困难的 的患者,需要进行言语 疗法和吞咽训练。
偏瘫患者的心理压力较 大,需要进行心理治疗 ,包括心理咨询、认知 行为疗法等。
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针对进食、洗漱、穿脱衣裤等基本生活动作进行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 能力。
家务活动训练
在医生建议下,可让患者进行适当的家务活动,如打扫卫生、购物等,以促 进康复。
病情的康复护理
良姿位的摆放
在卧床期间,应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体位,如平卧、侧卧、患肢在上等,以预防并 发症。
关节活动度的维持
关节活动度训练
通过被动和主动的运动训练,增加患者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
生活能力的康复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针对穿衣、进食、洗漱、如厕等日常生活动作进行训练,以提高 患者独立生活的能力。
转移训练
包括床椅转移、轮椅转移、上下楼梯等训练,以帮助患者实现自 我转移和活动。
手功能训练
刘女士因脑出血导致左侧偏瘫,在某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治疗,通过一系列的康复 训练,从无法行走恢复到能够自己行走。
社区康复案例分享
案例一
陈先生因脑卒中导致右侧偏瘫,在社区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训 练,通过社区医生、治疗师和家属的共同努力,成功地实现 了生活自理。
案例二
赵女士因脊髓损伤导致截瘫,在社区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训练 ,学会了使用轮椅等辅助器具,并逐渐恢复了部分肢体感觉 和运动功能。
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康复治疗的方法
物理疗法
作业疗法
言语疗法
心理疗法
康复工程
包括运动疗法和电疗法 等,可以帮助患者逐渐 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 动能力。
包括手工艺、游戏等, 可以帮助患者锻炼手部 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对于言语和吞咽困难的 的患者,需要进行言语 疗法和吞咽训练。
偏瘫患者的心理压力较 大,需要进行心理治疗 ,包括心理咨询、认知 行为疗法等。
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针对进食、洗漱、穿脱衣裤等基本生活动作进行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 能力。
家务活动训练
在医生建议下,可让患者进行适当的家务活动,如打扫卫生、购物等,以促 进康复。
病情的康复护理
良姿位的摆放
在卧床期间,应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体位,如平卧、侧卧、患肢在上等,以预防并 发症。
关节活动度的维持
关节活动度训练
通过被动和主动的运动训练,增加患者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
生活能力的康复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针对穿衣、进食、洗漱、如厕等日常生活动作进行训练,以提高 患者独立生活的能力。
转移训练
包括床椅转移、轮椅转移、上下楼梯等训练,以帮助患者实现自 我转移和活动。
手功能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肘呈伸展位,前臂能旋前
旋后
Ⅵ级
痉挛基本消失,协调运动大致
动大致正常。下述运
正常。 Ⅴ级 动作的速度达 达健侧2/3以上
健侧2/3以上 伸膝位髋外展
,髋交替地内、外旋,
手
1.用手掌抓握,能握圆柱 状及球形物,但不熟练 2.能随意全指伸开,但范围 大小不等
1.能进行各种抓握 2.全范围地伸指 3.可进行单指活动,但比健 侧稍差
9
联合反应及姿势反射
上肢联带运动(共同运动)
屈肌
伸肌
肩胛带
上抬、后撤
前伸、下压
肩关节 屈曲、外展、外旋(内旋)伸旋展、内收、内
肘关节
屈曲
伸展
前臂
旋后(旋前)
旋前
腕关节
掌屈
背伸
手指
屈曲
伸展
10
下肢联带运动(共同运动)
屈肌 髋关节 屈曲、外展、外旋
伸肌 伸展、内收、内旋
膝关节
屈曲
伸展
踝关节 足趾
背屈、内翻 伸展
跖屈、内翻 屈曲
11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检查体位:患者取仰卧位,头部中立位,上、 下肢伸展。
检查方法:头部转向一侧; 阴性:无论哪侧的肢体都无反应。 阳性:头部转向侧的上下肢伸展,或肌紧张
度增高;另一侧的上、下肢屈曲,或 屈肌 紧张度增高。
12
阳性支持反射
阳性支持反射是由于足底突然受到压迫刺激 而引起的、伴有拮抗肌放松的全下肢伸肌 张力增高。
13
偏瘫患者运动功能下降的
恶性循环
偏瘫患者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
不论是从生理的角度或病理的角度观察,我 们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正常的运动或 功能活动,是在平稳、协调、高效、安全、 省力及随意的状态下进行的。它的前提保 障是高级中枢控制下的正常的肌张力、正 常的姿势反应、正常的运动模式和正常的 感觉等。偏瘫病人则相反,是因高级中枢 神经系统失控后,低级中枢的异常反射造 成上述的各种因素均失常而形成的恶性循 环链,如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康复治疗,
运功 或其成分 引起共同运功
立位时髋、膝
Ⅳ级 痉挛开始减弱,出现一些脱离共同 始减弱,开始脱离
运动模式的运动 现分离运动
1.手能置于腰后
手 弛缓,无任何运动
出现轻微屈指动作
能全指屈曲,钩状抓握,但 不能伸展,有时可由反射引 起伸展
能侧方抓握及拇指带动松 开,手指能半随意、小范
围伸展
下 弛缓,无
出现联合反 运动的随意
3 辅助手A 5个动作只能完成3个
4 实用手B 5个动作只能完成4个
5 实用手A 5个动作均能完成
22
肩关节半脱位
检查方法: 1.观察检查:患者取坐位,观察肩峰下有无
凹陷。检查者用手指轻按凹陷部位,以1、 1.5、2、2.53横指为单位度量并记录。 2.X线检查:肩峰下可触及凹陷。肩关节正 位片显示肩峰与肱骨头间隙超过14mm,或 俩侧间隙之差大于10mm。
下
痉挛 减弱, 1.立 2.立 出,
协调运 动速度
1.立位 2.坐位
17
上田敏式偏瘫功能分级
18
19
偏瘫功能检查综合判定
20
偏瘫手指机能检查 手的实用性判定
21
上肢能力级 别水平
完成动作情况
月
日
0 废用手 5个动作均不能完成
1 辅助手C 5个动作只能完成1个
结果
月月 日日
2 辅助手B 5个动作只能完成2个
痉挛 加剧 1.可随意 或其成分 2.坐 位和 可 屈曲
痉挛开 共同运动出
16
1.坐位,足
分级 肢
上肢
Ⅴ级
痉挛减弱,共同运动进一步
减弱,共同运动进一步
减弱,分离运动增强
分离运动增强
1.上肢外展90°(肘伸展, 位,髋伸展位能屈膝
前臂旋前)
位,膝伸直,足稍向前踏
2.上肢前平举并上举过头 踝能背屈
(肘伸展)
14
二、评价
康复评定:用客观的方法有效地、准确地 判断患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 范围、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过程。
15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
分级 肢
上肢
Ⅰ级 弛缓,无任何运动 任何运动
Ⅱ 级 出现联合反应,不引起关节 应,不引起关节
运动的随意肌收缩,出现痉挛 肌收缩,出现痉挛
Ⅲ级 痉挛 加剧,可随意引起共同
23
偏瘫的康复治 疗
1
内容
1.概述 2.平定学 3.治疗(运动疗法)
2
一、概述
偏瘫是由于脑部疾患如脑卒中、脑外伤、 脑肿瘤等导致的、以一侧肢体运动不全或 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3
概述
一、偏瘫的障碍学 性循环
4
偏瘫的障碍学
5
针对偏瘫患者的功能障碍,康复采取“治 疗”的方法,应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预防合并症; 2)促进偏瘫肢体的恢复; 3)改善失语; 4)改善认知功能; 5)增进体力。
6
偏瘫的障碍学
2、能力障碍:指因功能或形态学障碍导致的 进食、梳洗、如厕、洗澡、更衣、转移、 步行、上下楼梯及交流障碍等。 康复采取“适应”的方法,包括:1)日常 生活活动训练;2)拐杖、矫形器、轮椅、自 助具等辅助具乃至环境控制系统的利用;3) 环境改造。
8
中枢性瘫痪康复的本质
以往认为中枢性瘫痪是痉挛性瘫,周围性 瘫痪是弛缓性瘫。这种认识并未揭示二者 本质的区别,现代康复医学学术上较大的 贡献之一就是完整地描述了中枢性瘫与周 围性瘫的本质。即:
中枢性瘫(central paralysis)是运动模式质的改 变。
周围性瘫(peripheral paralysis)是肌力量的改 变。
1.功能、形态障碍:指脑血管病或脑外伤等导 致的集体功能障碍。根据上田敏教授的观 点可将偏瘫的功能障碍贵纳为一下三类:
1)、基本功能障碍:如运动功能障碍、器质 性精神症状、失语、失用、失认及感觉障 碍等。
2)、原发合并症:由病灶部位决定,如视野 缺损(同侧偏盲)、癫痫等。
3)、继发性合并症:分为全身(如体位性低 血压、感染、体力底下、精神功能底下等) 和局部合并症(如关节挛缩、肌肉废用性 萎缩、骨质疏松、异位骨化、压疮、坚守
7
偏瘫的障碍学
3、社会障碍:即社会群体水平的障碍。指存 在能力障碍的患者因各种不利的社会环境 因素(建筑结构、公共场所的设施、社会 群体对于残疾人的态度、法律以及政府的 相关政策等)而导致失业、在单位或家中 作用底下、人生价值丧失等。 康复医学采取“改善环境”的方法,其中 包括:1)房屋改造;2)城市无障碍环境改 造;3)对家庭的教育与指导;4)提高社会 人群素质;5)职业康复;6)社会康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