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风格

合集下载

浅议翻译的风格

浅议翻译的风格

浅议翻译的风格在翻译过程中,原作风格和译者风格构成矛盾的统一体,既对立又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翻译中,原著的思想内容不取决于译者,而是取决于原作者。

译文应取的基本体式也受到原文很大的限制。

译者不可能不顾原著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随心所欲地抒情,叙事,论理,不可能做到”文必己出”。

但是,翻译终究是一种极富有创造性的工作,风格论在翻译学中理应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否则,所谓提高翻译质量和翻译水平,真正做到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就会成为空泛之谈。

标签:风格;创造性;风格再现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长期以来是翻译界沿用的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和努力追求的目标。

后来一些翻译家把翻译标准概括为”忠实、通顺”,似乎更明白晓畅,更易于操作。

所谓忠实,首先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其次是指保持原作的风格。

所谓通顺是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符合规范。

这就要求译者对原作的风格(包括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作者个人风格等) 不能任意破坏和改变,不能以译者个人的风格代替原作的风格。

但是在翻译过程中,不允许译者的个人风格参与其中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说原作风格和译者风格必然在译文中构成矛盾的统一体,既对立又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翻译中的风格论与文学或一般写作中的风格论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研究课题.一般的风格论主要是研究作家或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语言文采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以及文采(情采)的表现规律和艺术感染力诸要素.而在翻译中,原著的思想内容不取决于译者,而是取决于原作者.译文应取的基本体式也受到原文很大的限制.译者不可能不顾原著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随心所欲地抒情,叙事,论理,不可能做到”文必己出”.这是翻译工作者面临的客观上的局限性.这一局限性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翻译的风格的研究。

但是,翻译终究是一种极富有创造性的工作.风格论在翻译学中理应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否则,所谓提高翻译质量和翻译水平,真正做到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就会成为空泛之谈.翻译上的风格论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在语言转换中如何保证译文对原文的适应性(Adaptation).由于翻译受原作的局限,译文的基本体式和风貌不能由译者随意加以改变或渲染,从这个意义上说,译者的创造性和文思的活动领域是相当狭小的. 因此,译者的创造要以不违背、不损害原作的意蕴、风貌为本。

最新翻译理论基础7-风格与翻译

最新翻译理论基础7-风格与翻译

Translation practice
1) I beg, sir, that you will offer him my sincerest apologies.
敬请向他转达在下最诚挚的歉意。 2) Please send my sincerest apologies to
him. 请向他转达我最诚挚的歉意。 3) Tell him I’m awfully sorry. 告诉他我很抱歉。
formal gatherings, used in daily lives
用词准确与用词几乎准确,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如 同闪电与萤火虫之间的差异。
1989年版《辞海》是这样定义风格的: 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 术特色和创作个性,具有主观和客观两 个方面。主观方面是作家的创作追求, 客观方面是时代,民族,阶级乃至文体 对创作的规定性。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执教40余年的英籍专家 David Crook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 here.”
(没想到在这儿碰到你。)之后就到处套用。 而且有一次,一个学生在厕所里见到他还这么 说,令他十分尴尬。
Style is the man. (Buffon) (文如其人)
e.g. Li Bai VS Du Fu
李白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杜甫
of a style. (Jonathan Swift)
(适当的词用于适当的场合,就是风格的确切定义。)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ight word and the almostright word is as great as that between lighting and the lighting bug. (Mark Twain)

探讨翻译行业四大翻译风格

探讨翻译行业四大翻译风格

泛瑞翻译一、什么是翻译风格说话写文章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等不同情况改变腔调,所以就会有对翻译风格的各种不同要求。

传统的翻译尺度“信达雅”中的“雅”就体现了风格方面的要求。

跟着翻译行业差异化的深度发展,对翻译风格变化的要求越来越精细化、多样化。

翻译风格的内涵也日益丰硕,包括体裁、语体、思维表达习惯、句式、选词、口吻、修辞色彩等等。

我曾经翻译出版了一部当代文学作品,是后现代风格,篇章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关系,从调侃《圣经》故事、中世纪法庭诉讼、近代的电报书信日记、当代的议论叙事对话、一直到对未来的意识流憧憬想象,语言风格变化层出不穷。

译文也就采用了相应的经文、文言、以及各种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阶层、人物角色的书面语和白话口语等等。

再好比,翻译电视剧字幕。

每部电视剧风格迥异不说,单单一部电视剧里的众多人物,由于身份、性格、目的、场合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差别,表达风格也是千差万别的。

二、对从业职员的要求每个舌人和审校本来就有各自的风格特色。

高水平的舌人和审校应该对各种语言风格具有敏感的鉴赏能力和正确的掌握能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和特定要求灵活变通。

翻译项目涉及和治理职员应该比较正确详细地了解舌人和审校在翻译风格方面的强弱特点和变通能力。

三、对项目治理的要求在翻译项目治理方面,销售、项目经理、舌人、审校和客户之间从一开始就应该就翻译风格充分沟通,努力达成比较明确细化的共鸣。

要详尽地了解翻译项目背景、目的、要求、翻译成果的用途和受众等要素,尽可能接触、感慨感染或体会客户出版物、网站等已有的或预期的总体和详细表现风格。

项目进行过程中,要不断深化和调整对翻译风格要求的定位和熟悉,并通过恰当而有效的手段将这种定位和熟悉贯串整个翻译的过程和结果。

四、详细案例1. 幼儿教材开始认为幼儿教材很简朴,只要使用常用简朴句式和词汇就行。

完工后,用户对总体质量表示认可,但提出这不是一般教材,而是配有音像的多媒体教材,所以译文要配合音像内容和风格。

文学翻译的风格

文学翻译的风格

文学翻译的风格译者在达到既忠实又通顺的程度之后,必须进一步探求风格的“切合”。

----刘重德Proper words in proper places make the true definition of a style.----Jonathan Swift“译者的任务在于再现原作的面貌与精神:原作是细致说理的,译文也细致说理;原文高举,译文也高举。

译者一般受到两方面的因素制约:一是译者对原作的理解程度,理解的精确性乃至理解的方式;二是译者把理解所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时候,该种语言的修养程度,翻译技巧的运用程度,表达能力,乃至译者的文字功力。

”---王佐良e.g.1. There’s no pot so ugly it can’t find a lid罐儿再丑,配个盖儿不发愁姑娘再丑,找个汉子不必忧2. Please tender exact fare恕不找赎3. It was one clear and calm day in mid-January…晴朗而平静的一天天朗气清,风平浪静4. 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How happy it is to meet friends from afar.How happy we are to meet friends from afar.5. More haste, less speed越想快就越快不了欲速则不达6. I’m up to my neck in your bullshit.你把我害得好苦啊!你让我倒他妈的邪霉啦!7. The youngest of the Rocky Mountains, the Teton Range is a spectacular sight. Enhanced by glaciers, deep canyons, snow fields and lakes, the range shoots up suddenly, with no foothills around it.洛基山脉中最年轻的特顿山脉景色壮观。

浅析文学翻译中理论与风格的矛盾统一

浅析文学翻译中理论与风格的矛盾统一

浅析文学翻译中理论与风格的矛盾统一杨超(武警鼻程学院基础部)摘要:文学作茹中翻译理论与风格是矛盾的统一体。

对翻译理论地盲目遵循套束缚译者对原作风格的传达。

但脱寒纛译理论砖摇导,纛泽就套赢秀富瑶往砖文字工接,惹戆品的风格更兑法得以飧确地再现。

关键词:文学翻译;风格;翻译联论一、风格是文学作赫的灵魂英文“s t yl e”原意为一种用予写字的工具坚笔.后弓I申为绘垂、音乐、文学作熬所形成的独特格调、样式、文体和风糖。

汉语串“风格”最镪撞入嚣捧风、鬣度、品格等,螽逐渐耀于文学创作。

文学风格是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的各种特点的综合表现,魑作家的思想修养、审美意识、艺术情趣、艺寒素养纛语言特瓣擒残翡艺零令毪在文学终晶孛憨集中反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风格其实就是作家人格在作鼯中的反映.邀可说是风格的精神实质。

雨果说过:“拿走这件楚单焉微,l、魄东嚣:风格,郄么伏尔泰、糖矫卡尔、控势丹、莫墼衷这些穴师身上.还将翻下行么睨?”风格楚一个作家的标志.尤其是他们之所以成为大作家的标志.阅读不同作家的文学作品.读者会感受戮不同格调或个性的语蠢。

风格是一令终家豹弦悫。

译壅繇佟翁语言藏格是文学终菇酝译戎羧的关键问题。

因此,要将一位作家的作品翻译成另一种文字。

风格总是需要译者考虑的要素之一。

魏羚。

褒蘸译过纛审,译者其令入最耪或多或步建都会参与其中不能以译者个人的风格代祷原作的风格。

事实上。

原作风格和译者风格既对立又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裁意味蓑弼一终品在不弱译者笔下懿风接是不一致的。

莛原函在予译者的翻译瑗论和实践承平各异.对源文的理解啦不尽相同。

但必须坚持的前提是。

译者对原作的风格不能任意破坏和改变.译文风格与原文风格必须一致。

翻译是再创作翡艺寒,译鬻霹透过运粥鑫己豹语骞锈力纛文学凌力,使巍己的风格尽璧与原作糕相吻合.以期使自己的翻译作品在符合自身语畜环境的同时,更加传神的表达出原作品的风格。

二、瑾论是翻译嚣渤懿统麴毒攒嘉理论来自于实践。

我国传统译论中的风格翻译论评述

我国传统译论中的风格翻译论评述

我国传统译论中的风格翻译论评述翻译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技能,它对促进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相沟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翻译发展的历史上,我国传统译论特别引人瞩目,它被视为古代翻译理论史上的里程碑。

许多文献和材料记录着古代译者们对翻译风格技术的理解与运用。

历史上,我国传统译论比较晚起,但从前代文献来看,对翻译风格的论证早已有之。

《汉英翻译原理应用》的作者孔颖达在中英文翻译中提出了“精通母语,准确汉语”的三大原则,通过风格论证了句式的优劣,强调了音乐感和表达力,以及语义、句法和文字风格之间的关联。

另一位译言家李四光,也在《容文胜技》中提出了“对技艺,改容让文”的概念,强调翻译要在文字表达上进行充分的调整,以达到更优雅而精美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译论家宋应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风格翻译论,他在《宋译本艺文》中强调了翻译的审美性,指出翻译要具有“精准、巧妙、美妙”的特点,把原文的思想意识传达准确、完整地对外文中进行读者美学的反映,尊重原文文学性质,将其中的思想内容用艺术化的文字语言表述出来。

从宋应星的论证中可以看出,风格翻译是一种以文字文学性质为基础的一种重要的翻译技术。

它不仅要准确无误地表达原文的内容,而且要尊重原文的文学特色,充分运用文字表达和文学元素,来进行审美性的翻译,以促进交流和沟通的效果。

在宋应星的论证的基础上,翻译理论学者们争相提出了自己的论点,逐渐形成了完善的译者风格理论。

朱樱在《宋译本艺文总论》中提出了风格翻译要贯彻语言文学特色,彰显语言文学精髓的理论;魏源至《外语文学翻译原理》中提出了翻译的文学艺术性,要求翻译考虑读者的欣赏性,以维护原文的文学性质,充分吸收原文的文学元素;而谢灵运则在《风格翻译论》中认为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的工作,要能够在保持原文精神特点的同时,将句子语言表达得优美、得体,以及表现出较强的审美性。

总之,我国传统译论中对翻译风格的论述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并深刻影响了后代翻译家们的工作行为和思维。

翻译中的语言风格和风格转换

翻译中的语言风格和风格转换

翻译中的语言风格和风格转换语言的风格是语言本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人的语言风格都不同,即使是同一种语言也会有不同的风格。

在翻译中,语言风格和风格转换是必须考虑和处理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翻译中的语言风格和风格转换。

一、语言风格概述语言风格是指语言表达方式所具有的鲜明特征。

语言风格涉及词汇、句式、语调、语气等方面。

每个人的语言风格都不同,即使是同一种语言也会有不同的风格。

语言风格主要受到个人性格、文化背景、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

在翻译中,语言风格更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

因为不同的语言风格所传达的语义和情感也是不同的。

如果翻译人员只是把外语原文直译成中文,就容易导致语言风格不一致,影响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接受。

二、语言风格在翻译中的应用1.语言风格的识别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必须先识别原文中的语言风格。

这可以通过阅读全篇来进行。

判断原文的语言风格有利于翻译人员在翻译时使用与原文相似的语言表达方式,保证翻译质量。

2.语言风格的转换在翻译过程中,有时需要进行语言风格的转换。

语言风格的转换是指把外语原文中的语言风格转换成与目标语言相应的语言风格。

这需要翻译人员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领域知识。

例如,英语中存在许多形式高华丽、修辞生动的词汇、句式和表达方式,中文中则更强调简洁明了,所以在翻译英语文本时需要适当地转换语言风格,以便读者更容易理解。

3.语言风格的调整在翻译过程中,有时需要对原文的语言风格进行适当的调整。

语言风格的调整是指对原文语言风格的减弱、增强或调整,以适应目标文化的接受度和文化传统。

这需要翻译人员有深刻的跨文化理解和文化背景知识。

例如,在翻译日本的漫画或动画作品时,翻译人员需要适当地调整原文的语言风格,以适应中国的文化背景和接受度。

这样有助于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日本的文化。

三、结论在翻译中,语言风格和风格转换是必须考虑和处理的问题。

语言风格是指语言表达方式所具有的鲜明特征,每个人的语言风格都不同,即使是同一种语言也会有不同的风格。

译者的翻译思想与译者风格课件

译者的翻译思想与译者风格课件
译者的翻译思想与译 者风格课件
• 译者的翻译思想 • 译者风格 • 译者的翻译思想与译者风格的关系 • 译者的翻译思想与译者风格的实践应用 • 译者的翻译思想与译者风格的未来发展
CHAPTER
译者的翻译思想
翻译思想的定义与重要性
翻译思想的定义
翻译思想的重要性
不同译者的翻译思想比较 01 02
译者风格对翻译思想的表现
译者风格体现翻译思想
译者风格强化翻译思想
译者的翻译思想与译者风格的统一性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译者的翻译思想和译者风格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翻译思想决定译者风格,另一方面,译者风 格又能够体现和强化翻译思想。
统一性是高质量译文的关键
译者的翻译思想和译者风格的统一性是高质量译文的关键,只有当译者的翻译思想和译者风格相一致时,才能产 生准确、流畅、自然的译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HAPTER
译者的翻译思想与译者风格 的实践应用
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在非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01
02
03
04
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应用

CHAPTER
译者的翻译思想与译者风格 的未来发展
翻译思想与译者风格的演变趋势
01
多元化趋势
02
精准化趋势
03
人文化趋势
新技术对翻译思想与译者风格的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数据驱动的学习方法 在线协作和社区平台
随着学科的交叉融合,译者的翻译思 想和风格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知识和 思维模式,以满足不同领域的翻译需 求。
WATCHING
未来译者的翻译思想与译者风格展望
个性化风格的凸显
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力争形神皆似,追求风格对等
例:A thousand moustaches can live together, but not four breasts.
译文1:一千个男人可以住在一起,两个女人 却不行。 译文2:千条汉子能共处,两个婆娘难相容。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 ” -Bacon Of Study
3.句法中的风格手段
• 西方人:注重细节,讲究个体成分的独立 作用,强调形式分析和逻辑推理 • 东方人:倾向于整体,习惯于综合概括 • 英语重形合,注重句子结构形式的完整和 逻辑的合理 • 汉语重意合,句法关系主要靠词序和语义 关系表达
4、修辞中的风格手段
1)拟人(personification) E.g. The apple was too sour, my teeth didn't like it. 2)夸张(hyperbole) E.g. My blood froze. 我的血液都凝固了。 3)借代(metonymy) E.g. He spoke with his eyes,“ yes”. 他用眼睛说, “是的”。 “说”应该是嘴的功能,这里实际上是用眼神表 达了“说话的意思”。
定义
• 1989版《辞海》:艺术特色和创造个性 • 《牛津文学术语词典》 :一种语言特征
二、风格可译与不可译
1、风格可译 (P217) • 风格具有客观可感性 • 语言的可译性 1.1. 风格翻译的特征(矛盾语) • 什么是风格翻译 • 风格翻译的标准
1.2. 基本过程 (翁显良语)•来自初读分析表层四、风格的转移
1、译者的翻译观 2、译者对原文的理解 3、译者的语言
1、译者的翻译观 • 译者的风格,包括译者的工作风格/作 风,它与译者的翻译思想有关,表现为 对待翻译工作的不同态度和运用翻译的 不同策略。 • 译者对原文内容与形式孰重孰轻的意向, 也直接决定译者的翻译策略。
2、译者对原文的理解
文学艺术有关的部分如下 :
(1)manner, 表现某个艺术家的作品在某一时期或某阶段的手 法; (2)fashion , 通行的通常是短期的习惯、用法或式样(小说的种 类有各种风格,其写法也有各种风格) ; (3)style , 某一 时期 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 19 世纪后期建 筑风格的房子) ; (4)flavor, 在文学或艺术上(如某学派或个人)独特的格调; (5)feel, 使人回想起某一特殊时代、时期、地方文化或文艺作 品的感染力 ; (6)color, 文艺作品的质量或生动形象的特性; (7)bit, (艺术上的)独特表现。
运用翻译风格 强化原作意思
译文与原作高度统一
可另行下载本章演讲稿
3、译者的语言
例. If you do not leave me, I will by your side until the life end. 译文1:你要不离开我,要不我就和你同归于尽。 译文2(CET-6):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译文3(考研):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五、结语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采,足以长才。”王佐良(译)
2、风格不可译(P219) • 风格不能脱离作品
——布朗(法国评论家) • 语言神情难以全盘译出 ——老舍
例: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Sea waters tide, day to day tide, everyday tide and everyday ebb. Floating clouds appear, often appear, often appear and often go. - by Eugene Nida
三、风格的表现手段
1、语音 2、词汇 3、句法 4、修辞 5、篇章结构
1、语音中的风格手段
• 单音、双音以及多音节的巧妙安排
• 拟声、叠韵、谐音、节奏和停顿的配合
2.词汇中的风格手段
例:Your husband, he is gone to save far off while others come to make him lose at home. 译文1: 你的丈夫到远处去保全他的疆土, 别人却走进他的家里来打劫他的财产。 译文2: 你的丈夫, 他到遥远的地方去想有 所获, 别人却来使他在国内有所失。
翻译概论第十四章
翻译与风格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目录
一、什么是风格
二、风格的可译与不可译
三、风格的表现手段 四、风格的转移 五、结语
什么是风格 呢?
• 文体:专指文章的体栽 (或样式、体制),是文 本构成的规格和模式,是 文章的形式因素之一,是 文章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它反映了文本从内容到形 式的整体特点,属于形式 范畴。
• 再读探索深层
• 三读研究风格
1)正确理解原文,忠实传达风格
• 例: “If you say so,” Mace said skeptically. “But from where I’m sitting, you sound more like a salesman than a scientist.” 译文1:“你可以这么说,”梅斯不信任地说 道:“可在我听来,你与其说像个科学家, 不如说像个推销员。” 译文2:“这是你说的,”梅斯的口气充满了 怀疑。“不过在我听来,你倒是像个生 意人,不像个搞科学的。”
一、风格的概述
• 很难找出一个术语和概念比“风格”更多义,更众 说纷纭的了。 ——维诺格拉多夫《作者个性与语体风格理论》 • 风格是生命,是思想的血液。 ——福楼拜 • 文学作品的风格是根源于内容而表现于形式的,是 它作为完整的有机体的总的特征,是它在艺术上获 得成就的。 ——蔡仪,1982 • 风格即人。 ——布封《风格论》(1973) • 心灵的外观。 ——叔本华
例: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Empty the hills, no man is sight.
Yet voices echo here.(杨宪益) • No one is seen in deserted hills, Only the echoes of speech are heard. (Stephen Owe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