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一正:极重度脊柱侧弯畸形手术矫形治疗 目标
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治疗方法选用
10至20度:运动疗法、手法、电针、电磁 疗、牵引、中药外治等。
20至40度:除与10至20度治疗方法之外, 应佩戴支具。
40度或以上:需以手术矫正。
运动疗法
主要为矫正体操。 是早期轻度侧弯,特别是功能性与纤维侧弯的理想
矫治方法,也是结构性侧弯的重要辅助方法。 对脊柱侧凸的治疗作用原理是有选择地增强脊柱维
4.侧弯矫正法:一手拇指置于偏弯棘突的一 侧作向对侧推挤的准备,另一手托住肩前作 向后伸展运动,双手同时相对用力共同完成 此法
悬吊牵引
可加大椎体间隙,使已发生粘连的组织剥离,达 到复位的目的。
牵引的方法有很多,如颈牵引,斜台颈牵引,颈 骨盆套牵引、头颅骨盆环牵引、卧位反悬吊牵引 等。
自身悬吊牵引是主动锻炼, 而骨盆牵引属被动锻炼。脊 柱侧弯患者体质较差, 主动锻炼有利于增强患者体质, 提高免疫力。常规骨盆牵引需住院进行,由于患者体重 不同需调整牵引重量和时间, 需要护理人员严密监控, 以免发生神经过牵症状; 而自身悬吊牵引可在家中进行, 其牵引重量与患者的体重成正比, 患者可通过收缩腹部、 腰背部的肌肉群来调节侧弯脊柱受到的牵引力, 牵引治 疗时仅需要1 名家属协助治疗即可。
多功能电动牵引矫正复位床
脊柱矫正器
小型牵引双向拉伸器
立牵脊柱矫正机
前、后段床体可倾斜牵 引矫正复位床
支具
适应证:20°~40°之间的轻度脊柱侧弯, 婴儿型和早期少儿型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偶 尔40°~60°之间也可用支具,青少年型 的脊柱侧弯超过40°不宜支具治疗。骨骼未 成熟的患儿宜用支具治疗。两个结构性弯曲 到50°或单弯超过45°时,不宜用支具治 疗。合并胸前凸和脊柱侧弯,不宜支具治疗, 此时支具能加重前凸畸形,使胸腔前后径进 一步减少。
脊柱侧弯的治疗和锻炼方法有哪些

脊柱侧弯的治疗和锻炼方法有哪些
一、概述
脊椎侧弯这种疾病又称为脊柱侧凸,是一种因为脊椎出现三维畸形而导致的一种疾病。
一般人的后部后部应该是对称分布的,但是如果患者患上了脊椎侧弯的话,那么就会出现一高一低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在青少年发育的过程中出现的中会导致孩子的脊椎发育变性,严重的患者还会导致自身的肺部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瘫痪,因此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好治疗和锻炼。
二、步骤/方法:
1、
首先是采用手术治疗,这种疾病是比较难以校正的一种疾病,因此要采用手术治疗才可以改善这种情况,一般采用后路固定矫形融合的方法,但是如果患者的情况比较严重的话,前路也需要融合。
2、
其次是对于锻炼方法,患者在患上了这种疾病进行功能锻炼的话,可以缓解病情的加重,并且还可以采用一些消炎止痛药物来缓解自身的疼痛,不过进行锻炼的话不要太过于猛烈,这样子反而不好。
3、
最后是比较适合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采用手术治疗来进行治疗,比较适合手术治疗人群有:畸形进展比较严重的、脊柱平衡功能差、肺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等。
三、注意事项:
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有两种一种是锻炼的方法一种是手术疗法,所以患者在生活中进行功能的锻炼的话,其实就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了。
脊柱侧弯的分级与矫正治疗原理

脊柱侧弯的分级与矫正治疗原理一、脊柱侧弯的分级脊柱侧弯,又称脊柱侧凸或脊柱曲度畸形,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脊椎在正常轴线上出现侧偏曲度。
根据国际医学分类(ICD-10)标准,脊柱侧弯可分为三个不同的等级。
1. 轻度脊柱侧弯:指患者的背部正视图显示患者结构相对平直,但有轻微的非结构性畸形。
其角度小于10度。
2. 中度脊柱侧弯:指患者的背部正视图显示明显的非结构性畸形,并且测量值大于10度但小于25度。
3. 重度脊柱侧弯:指患者的背部正视图显示明显且持久性的结构性畸形,并且测量值大于25度。
二、脊柱侧弯矫正治疗原理针对不同等级和类型的脊柱侧弯,存在多种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采取保守矫正或手术矫正等不同方式。
1. 保守矫正治疗保守矫正治疗主要应用于轻度和中度脊柱侧弯,旨在减缓和控制疾病的进展。
这一阶段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体育锻炼:特定的体育运动可以改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有助于维持脊柱稳定。
(2) 矫形器具:使用钢索背带或其他定制的支撑物来纠正脊柱曲度,并保持正确姿势。
(3)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帮助患者提高核心力量、灵活性和平衡能力,减轻脊柱负荷。
(4) 监测:通过定期X线检查和评估来监测脊柱弯曲程度的变化。
2. 手术矫正治疗重度脊柱侧弯通常需要手术干预来达到有效纠正。
手术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螺钉持续强直矫正技术,该方法通过在脊柱上植入金属螺钉来固定和纠正骨骼畸形。
手术矫正治疗的步骤如下:(1) 植入螺钉:外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CT 或MRI 扫描图像确定最佳植入位置,并通过手术将金属螺钉安置在患者的脊柱上。
(2) 弯曲校正:在植入螺钉后,外科医生会运用特殊的仪器和力量来实现脊柱侧弯的弯曲校正。
(3) 脊柱稳定:接下来,医生会使用钢板、连杆或其他类型的装置将患者的脊柱各个节段牢固地连接起来,以保证稳定性。
无论是保守矫正还是手术矫正治疗,都需要进行长期而密切的康复治疗。
这包括定期复查、物理治疗和正确姿势习惯的培养等。
前后路分期矫形术治疗极重度脊柱侧弯的护理

11 一般资料 .
~
2 4岁 , 均 1. 平 8 5岁 。术 前 身 高 1 2 1 7c 4 ~ 5 m。M R 显 示 I
C b o bS角 9 。 1 2, 凸 角 8 。 1 5。人 院 后 均 行 肺 功 能 3~ 7 。后 O~ 4 。 测定 , 示 2 显 O例 为 重 度 、 5例 为 中 度 限 制性 通 气 功 能 障碍 。
3 1 1 心 理 护 理 患者 外 观 畸形 严重 , 理 压 力 较 大 , 格 .. 心 性
孤僻 , 连 续 二 次 手 术 , 手 术 缺 乏 相 关 知 识 , 心手 术 失 败 需 对 担 和效果不佳而产生恐惧 、 忧郁 心 理 , 想 负 担 重 。我 们 主 动 、 思
热情 地 以专 业 理 论 知 识 为 基 础 采 取 书 面 、 口头 、 例 等 多 种 实
将 凸侧 的 间盘 及 部 分 椎 体 切 除 松 解 , 置 胸 腔 闭 式 引 流 管 。 放 2
周 后行 二期 后 路 脊柱 侧 弯 矫 正 加 剃 刀 背 切 除 加 植 骨 融 合 术 , 取 俯 卧 位 由 T ~ 棘 突连 线 切 口, 3 ~ 5 F 。置 人 椎 弓根 长 7 0C - D
1 2 手 术 方 法 前 后路 手术 均 为 全 麻 。 期 行前 路松 解 术 , . 一
醒 患 者 并 指 导 肢 体 活 动 , 录 患 者 唤 醒 并 能 按 要 求 正 确 活 动 记
肢 体 的 时 间及 正确 率 。 313 肺功能训练 ._ 患 者 胸 廓 畸形 明 显 , 腔 容 量 减 少 , 胸 肺
脊柱曲度分级

脊柱曲度分级
脊柱曲度分级主要是根据脊柱侧弯的角度来划分,这种分级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常见的脊柱曲度分级:
1. 正常曲度:脊柱呈生理性弯曲,包括颈、胸、腰和骶部的前凸和后凸,角度在0-10度之间。
2. 轻度脊柱侧弯:脊柱弯曲角度在10-25度之间。
这种情况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需要定期观察和随访。
3. 中度脊柱侧弯:脊柱弯曲角度在25-40度之间。
这种情况可能需要佩戴矫形器或进行物理治疗,以防止曲度进一步加重。
4. 重度脊柱侧弯:脊柱弯曲角度在40-70度之间。
这种情况通常需要手术治疗,以纠正脊柱弯曲并防止进一步恶化。
5. 极重度脊柱侧弯:脊柱弯曲角度超过70度。
这种情况已经属于严重的脊柱侧弯,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脊柱曲度的测量通常通过X光片进行,医生会在X光片上画出脊柱的中心线,然后测量两条中心线之间的夹角。
这个角度就是脊柱侧弯的
角度。
需要注意的是,脊柱曲度分级只是评估脊柱侧弯严重程度的一个方面,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病情进展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脊柱侧弯方案

1)物理治疗:采用牵引、按摩、热疗等方法,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矫形器治疗:根据患者年龄、脊柱侧弯程度、生长发育情况等,选择合适的矫形器进行治疗。
3)运动疗法:指导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运动,增强脊柱稳定性,改善侧弯程度。
(2)手术治疗:
1)适应症:严重脊柱侧弯,影响患者生理功能及生活质量。
四、实施与监督
1.成立专业的治疗团队,负责患者诊断、治疗、康复等全过程管理。
2.建立患者档案,详细记录病史、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等。
3.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治疗团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4.加强患者及家属沟通,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实施。
五、评估与优化
1.定期对方案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患者满意度、治疗效果、康复情况等。
四、方案实施与监督
1.成立专业治疗团队,负责患者诊断、治疗、康复等全过程管理。
2.建立患者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病史、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等。
3.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治疗团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4.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与指导,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实施。
五、方案评估与优化
1.定期对方案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患者满意度、治疗效果、康复情况等。
2.根据评估结果,对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3.及时总结经验,分享典型案例,为同行提供参考。
六、法律法规及伦理道德遵循
1.严格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方案合法合规。
2.尊重患者隐私,保护患者个人信息。
3.诚信服务,遵循医疗伦理道德原则。
本方案旨在为脊柱侧弯患者提供全面、科学、人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战胜疾病,重拾健康生活。
2)手术方法:根据患者年龄、侧弯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等,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如脊柱侧弯矫正术、脊柱融合术等。
脊柱侧弯治疗方法

脊柱侧弯治疗方法发表时间:2011-04-15T15:21:48.0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期作者:梁彦辉[导读] 脊柱侧弯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脊柱畸形。
梁彦辉(哈尔滨市南岗区人民医院 150000)【中图分类号】R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01-0150-02【摘要】脊柱侧弯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脊柱畸形。
脊柱从后面观察各椎骨都在一条垂直线上,从枕骨后中点至骶骨中脊间连线上,如果脊柱偏离这一轴线,称之为脊柱侧弯。
脊柱向侧方弯曲可引起肋骨、胸廓、内脏器官位置、形态及功能的改变,出现病理状态。
脊柱侧弯有非结构性和结构性之分。
【关键词】脊柱侧弯畸形治疗【分类】1.特发性脊柱侧弯发病原因不明,约占脊柱侧弯的85%。
2.先天性脊柱侧弯可能因孕期4~7周时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影响脊柱的发育造成,常见的有半椎体畸形、楔型椎畸形、双椎弓畸形、分节障碍、椎体缺如、一侧不对称、骨桥形成,蝴蝶椎等。
3.神经肌肉脊柱侧弯如儿麻型脊柱侧弯、脑瘫型脊柱侧弯、脊椎空洞型脊柱侧弯。
4.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脊柱侧弯。
5.姿态性脊柱侧弯由于某种不正确的姿势引起,常常发生于学龄儿童,畸形不严重,只是一种暂时性的,当病因清楚后,侧弯常可纠正。
如姿势不正、意症、神经根刺激等引起脊柱侧弯。
6.胸源性脊柱侧弯如儿童脓胸或胸廓成形术后引起。
7.疤痕性脊柱侧弯脊柱外组织疤痕挛缩所致。
8.代偿性脊柱侧弯如一侧肢体缩短或增长。
9.间充质病变合并脊柱侧弯马凡氏综合征及埃-当综合征均属于间充质病变。
10.代谢性障碍合并脊柱侧弯如佝偻病、成骨不全、高胱氨酸尿症等。
11.骨软骨营养不良合并脊柱侧凸侏儒症、粘多糖蓄积病、脊柱骨髓发育不良等。
12.其他原因造成的脊柱侧弯如骨折、手术后、脊柱滑脱、风湿病、骨感染等。
【病理】脊柱侧弯多发生于脊柱的胸段和胸腰段。
首先出现的弯曲部位称为原发性弯曲,也称主要弯曲。
脊柱侧弯(凸)的治疗方法及矫形器支具的配置

脊柱侧弯(凸)的治疗⽅法及矫形器⽀具的配置脊柱侧弯(凸)的治疗⽅法及矫形器⽀具的配置2007-11-06 19:44脊柱侧弯(凸)是⼀种病理状态。
当脊柱的⼀段或⼏段出现侧⽅弯曲,可逐渐加重,不仅可累及脊柱、胸廓、肋⾻、⾻盆,严重者影响到⼼肺功能,甚⾄累及脊髓,造成截瘫。
重度侧凸需⼿术矫形,轻度侧凸通过指导下的体疗,电刺激治疗、牵引治疗、特别是⽀具治疗可以防⽌或减少畸形的发展。
【治疗措施】脊柱侧凸的治疗可分为两⼤类,即⾮⼿术治疗和⼿术治疗。
早期病例多采⽤⾮⼿术治疗,包括:体操疗法、电刺激疗法、牵引疗法、⽯膏矫形治疗及⽀具治疗等。
⽽侧弯在青春期发展较快,Cobb⾓在40°以上的特发性侧凸,或⾮⼿术治疗⽆效的僵硬型先天性侧凸,均应给以早期⼿术治疗。
现重点将⾮⼿术治疗和常⽤的⼿术治疗介绍如下:⼀、⾮⼿术治疗(⼀)矫正体操疗法矫正体操对脊柱侧凸的疗效尚有争议。
但根据作者对20°以内的特发性脊柱侧凸采⽤矫正体操治疗结果,治疗组侧凸消退率为%,⽐没有治疗,单纯观察组的消退率明显⾼。
矫正体操的作⽤原理是有选择地增强脊柱维持姿势的肌⾁。
通过凸侧的骶棘肌、腹肌、腰⼤肌、腰⽅肌,调整两侧的肌⼒平衡。
牵引凹侧的挛缩的肌⾁、韧带和其他软组织,以达到矫形⽬的。
矫正体操对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类型的脊柱侧凸有不同的效果,特别对少⼉或青春前期轻度特发性侧凸、可屈性好尚⽆明显结构性改变者,体操疗法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对结构性改变明显及先天性侧凸很难单独通过矫正体操矫形,需与其它⾮⼿术治疗特别是⽀具治疗结合应⽤。
因此,体操疗法仍为⼀种必要的辅助疗法,可防⽌肌⾁萎缩及其他因制动引起的废⽤性改变。
下⾯介绍作者编制的⼀套矫形体操。
按患者不同情况可选择其中⼏节重点练习。
全套体操共九节:1.前、后爬⾏患者肘膝卧位,⽤肘膝向前及向后爬⾏(图1)。
图1 前、后爬⾏2.左、右偏坐患者跪位,双⼿上举,先臀部向右侧偏坐(a),然后再向左侧偏坐(b、c),反复交替练习(图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18, 8(3), 312-317Published Online May 2018 in Hans. /journal/acmhttps:///10.12677/acm.2018.83052Treatment Goal for Extremely SevereScoliosis CorrectionDeng Zhao, Yijian Liang*, Fei Wang, Zhengjun Hu, Rui Zhong, Hehong ZhaoOrthopaedic Department,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Chengdu/Second Clinical Hospital of Chengdu Affiliated to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Received: Apr. 21st, 2018; accepted: May 11th, 2018; published: May 18th, 2018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outcomes of extremely severe scoliosis treated with halo-pelvic traction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new treatment goal. Methods: 43 patients diagnosis with extremely se-vere scoliosis underwent a combined treatment including halo-pelvic traction, concave and con-vex thoracoplasty, 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 (VCR) and scapula-plasty from Jun 2014 to Feb 2015 were recorded. The parameters of imaging, result of pulmonary function test (PFT) and ap-pearance pre- and post-treatment were analyzed. Results: 20 male and 23 female patients were included. The average age was 20.5 years old. The preoperative mean Cobb’s angle of main curve and kyphosis was 168.25˚ ± 14.28˚and 151.38˚± 28.60˚, and respectively decreased to 48.25˚±8.29˚ and 30.75˚ ± 13.80˚ after treatment. A comparison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impairmentpreoperative vs. follow up found 0 vs. 7 patients had mild impairment, 0 vs. 16 patients had mod-erate impairment, 11 vs. 20 patients had severe impairment, and 32 vs. 0 had extremely severe impairment. The mean follow up was 30.5 ± 4.7 months. The height increased 22.5 ± 6.1 cm ave-ragely. The scapula and pelvis rebalanced after the treatment. No obvious humpback remained.The appearance improved satisfactorily. No severe complication occurred.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strategy for extremely severe scoliosis is safe, and the outcome is satisfactory.The new treatment goal including balance of scapula and pelvis, no obvious humpback, improve-ment of pulmonary function and normal blood gas could achieve though the strategy. And the clinical outcome may help these pati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KeywordsExtremely Severe Scoliosis, Treatment Goal, Halo-Pelvic Traction, Balance of Scapula and Pelvis, No Humpback, Blood Gas, Pulmonary Function三平一正:极重度脊柱侧弯畸形手术矫形治疗目标赵登,梁益建*,汪飞,胡正军,钟锐,赵贺红*通讯作者。
赵登 等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成都第二临床医院骨科,四川 成都收稿日期:2018年4月21日;录用日期:2018年5月11日;发布日期:2018年5月18日摘要目的:通过病例回顾性分析,探讨极重度脊柱侧弯畸形手术矫正新目标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分析自2014年6月~2015年2月,本院采用头盆环牵引 + 凹侧胸廓成形+全椎体截骨术 + 凸胸廓成形术+肩胛骨成形术联合治疗极重度脊柱侧弯畸形患者43例。
分析其治疗前后外观、肺功能、影像学参数等指标的变化,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本组病例共43例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20.5岁。
术后患者随访时间达30.5 ± 4.7月。
患者术前平均侧弯168.25˚ ± 14.28˚,平均后凸151.38˚ ± 28.60˚,术后则分别为48.25˚ ± 8.29˚ 和30.75˚ ± 13.80˚。
肺功能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术前均存在重度呼吸功能受损,其中32例为极重度呼吸功能受损,经治疗后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末次随访时肺功能则为轻度呼吸功能受损7例,中度呼吸功能受损16例,重度呼吸功能受损20。
术后平均身高增加约22.5 ± 6.1 cm 。
术后患者外观表现均达到双肩、双髋关节基本等高,背部未见明显凸起,极大的改善患者外观。
无神经损害并发症发生,无明显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对于极重度脊柱侧弯畸形患者,头盆环牵引 + 凹侧胸廓成形 + 全椎体截骨术 + 凸胸廓成形术 + 肩胛骨成形术联合治疗的策略是安全的,并且患者可以达到“三平一正一改善”的治疗目标,极大的提高了患者治疗满意度以及促进了患者术后恢复正常健康的社会生活。
关键词极重度脊柱侧弯畸形,治疗目标,头盆环牵引,肩平,髋平,背平,血气分析,肺功能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1. 引言重度脊柱僵硬性侧弯畸形通常指脊柱侧弯主弯的Cobb’s 角 > 90以上,同时伴有脊柱旋转,bending 像上柔韧性 < 30%的脊柱侧弯畸形[1] [2]。
极重度脊柱侧弯畸形相较于重度来说,其Cobb 角更大,目前较多认为Cobb 角在110˚~130˚以上即为极重度。
随着脊柱外科截骨矫形技术以及脊柱内固定系统的进步,脊柱侧弯手术治疗的目的已经由早期仅注重冠状矢状面畸形的矫正转变为“脊柱畸形的三维矫正,既重视脊柱畸形的冠状面、矢状面纠正又强调脊柱畸形消除旋转”这三个目标[3]。
让脊柱侧弯患者有机会恢复到更加接近于正常人的生理状态。
但是重度脊柱僵硬性脊柱侧弯患者大多合并重度营养不良、重度肺功能受损,甚至部分患者合并脊髓畸形,手术治疗十分难度,往往难以接近理想状态。
目前脊柱畸形矫正手术没有评价标准,只有一个不能完全反应矫正效果的矫正率。
没有直接反应脊柱侧弯畸形患者术后的生理功能以及外观改善的情况。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矫形术后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成为患者术后疗效的重要评价标准。
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RQL)量表包括健康调查简表-36(SF-36)或者健康调查简表-12(SF-12)、健康指数量表(EuroQOL-5D)、Oswestry 功能障碍指赵登等数问卷表(ODI)、脊柱侧凸协会问卷-22(SRS-22)等量表越来越多用于评价脊柱矫形手术效果[4][5][6][7][8]。
怎样才能将极重度脊柱侧弯畸形矫正到患者满意,恢复其生理功能和外观一直是我们的追求目标,因此我们提出脊柱畸形矫正术后标准“三平一正一改善”即“肩平、背平、髋平(双下肢等长)、血气正常、肺功能明显改善”。
自2014年6月~2015年2月,本院采用头盆环牵引+ 凹侧胸廓成形+ 全椎体截骨术+ 凸胸廓成形术+ 肩胛骨成形术联合治疗极重度脊柱侧弯畸形患者43例,很好的改善了患者肺功能同时,满意矫正患者脊柱侧弯畸形,达到了术后“三平一正一改善”的标准,完全纠正了患者外观畸形,恢复了患者生活状态,现总结报道如下。
2. 资料与方法2.1. 一般资料自2014年6月~2015年2月,本院采用头盆环牵引+全椎体截骨术+胸廓成形术联合治疗极重度脊柱侧弯畸形患者中,根据以下排除标准:1) 主胸弯Cobb’s角< 130˚;2) 双下肢不等长;3) 随访时间低于2年;4) 术前存在明显的神经症状;5) 影像学资料不完整;6)既往有脊柱脊髓手术史。
共纳入约43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3例。
年龄16~24岁,平均20.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