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治疗指南[严选资料]

合集下载

脊柱侧弯治疗方法

脊柱侧弯治疗方法

脊柱侧弯治疗方法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通常指脊柱在纵轴平面上出现侧弯,导致脊柱形态异常。

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1. 保守治疗:(1)物理治疗:包括牵引、按摩和理疗等手段,通过调整脊柱、肌肉和韧带的功能状态,减轻脊柱侧弯的症状。

物理治疗可以改善脊柱的生理曲度,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脊柱运动功能,从而减轻疼痛和改变脊柱的异常姿势。

(2)矫正器使用:矫正器是一种可穿戴的装置,通过对脊柱进行适当的力学干预,可以帮助纠正脊柱的侧弯。

根据脊柱侧弯的程度和类型,医生会为患者定制适合的矫正器,患者佩戴一段时间后,脊柱的侧弯角度会得到改善。

(3)体育运动:适量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强脊柱周围肌肉的力量,维持脊柱的稳定性,防止脊柱侧弯进一步加重。

常见的运动项目包括游泳、瑜伽、普拉提等,这些运动可以锻炼脊柱周围的肌肉群,促进脊柱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4)中医治疗:中医治疗脊柱侧弯主要采用针灸、推拿和中药治疗等方法。

针灸可以刺激脊柱周围的经络,调节脊柱的功能状态,缓解症状。

推拿可以通过按摩、揉捏等手法,调整脊柱的形态和功能。

中药治疗一般针对脊柱侧弯的原因,选用具有活血化瘀、强筋健骨、通络止痛等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

2. 手术治疗:(1)手术适应症:对于脊柱侧弯角度较大、出现明显的外形畸形、持续加重、影响日常生活等严重症状的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手术时机一般在生长发育期结束后,即女性16岁,男性18岁左右。

(2)手术方法:主要包括脊柱后路减压和螺钉固定术、植骨融合术以及脊柱前路减压和螺钉固定术等。

手术的目的是恢复脊柱正常的形态和功能,减轻症状,防止脊柱侧弯的进一步加重。

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术后恢复训练和康复治疗,以加快康复进程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侧弯程度以及脊柱侧弯的类型等来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轻度脊柱侧弯,保守治疗是首选,通过物理治疗、矫正器使用和体育运动等方法进行治疗。

-- 脊柱侧弯怎样治疗

--  脊柱侧弯怎样治疗

-- 脊柱侧弯怎样治疗目前脊柱侧弯的治疗主要有三种方法,即定期观察、支具治疗、手术治疗,而按摩、体育锻炼、电刺激、牵引治疗脊柱侧弯的疗效均不确切。

究竟该选择哪一种治疗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考虑侧弯的角度。

轻度侧弯:小于20度,没有症状,外观基本正常。

轻度的病人需要定期随访。

正在青春期的病人,应每隔数月,或者利用每年寒暑假,去医院进行X线检查,观察侧弯角度变化情况。

中度侧弯:20~35度,即使穿着衣服,也可看出肩膀一高一低。

青春期或青春期前的病人应该穿着量身定做的支具。

邱贵兴教授建议,在使用支具治疗前,病人或家长必须和医生取得共识,支具可以防止侧弯的角度加重,但无法矫正侧弯。

而且有些孩子即使穿戴支具,侧弯还是继续加重,最后仍需要手术。

一般来说,病人每天必须穿戴支具23小时,一直到青春期结束,骨骼发育成熟为止。

重度侧弯:大于40度,病人的外观、姿势异常比较明显。

这个阶段的病人,必须手术治疗,避免侧弯进一步加重。

如果脊柱侧弯角度大于40度,即使已经成年,仍有加重的可能,每年大约增加1度。

手术可以矫正脊柱侧弯,但矫形程度与病人术前的角度和脊柱柔韧性有很大关系。

北京协和医院邱贵兴教授指出,国内目前在脊柱侧弯的治疗中存在很多的误区,许多医生并不是很了解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总是说等病人长大以后再做手术,结果耽误了手术时机。

还有一些医疗机构,对于那些应该手术的病人,仍然建议支具治疗,甚至还有些病人,由于害怕手术,一直坚持拉单杠等体育锻炼,结果等到侧弯都70~80度了,才到大医院就诊,结果延误了手术的最佳时机。

在手术方法的选择上,各地的治疗水平也参差不齐,也存在很多的误区。

有一些医院片面追求矫形效果而忽视了脊柱侧弯治疗中的一些基本原则。

为了推动国内脊柱侧弯治疗的规范化,北京协和医院总结了20多年来治疗侧弯的经验,提出了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PUMC分型系统,对于病人属于哪种侧弯类型,哪些病人应该手术治疗,应该选择怎样的手术方案,都有很明确的指导意见。

脊柱侧弯治疗指南

脊柱侧弯治疗指南

脊柱侧弯治疗指南治疗预防总之,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严重者可能影响到身体的各个方面,包括心肺功能、神经功能等。

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方法和手术矫形,预防措施包括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和及早发现治疗。

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凸通常是由于神经肌肉疾病引起的脊柱侧凸,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神经纤维瘤病也是造成脊柱侧凸的重要原因之一。

神经纤维瘤病是由于基因缺陷导致神经嵴细胞发育异常导致多系统损害。

根据临床表现和基因定位分为神经纤维瘤病I型和II型。

NFI患者查体时通常皮肤表面可以看到牛奶-咖啡斑和周围神经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多位于躯干非暴露部位。

另外,眼部可见Lisch结节,是上睑纤维瘤或丛状神经纤维瘤,眼眶可触及肿块或凸眼搏动,裂隙灯可见虹膜粟粒橙黄色圆形小结节,为错构瘤,是NFI特有表现,可随着年龄而增大。

诊断标准包括青春期前6个以上、直径大于5mm(青春期后直径大于15mm)具有高度诊断价值、全身和腋窝雀斑、发现2个或2个以上神经纤维瘤或丛状神经纤维瘤、亲属中有NFI患者、2个或2个以上Lisch结节、骨损害等。

基因病变位置多位于17q11.2。

成人脊柱侧凸的治疗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早期病例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体操疗法、电刺激疗法、牵引疗法、石膏矫形治疗及支具治疗等。

侧弯在青春期发展较快,Cobb角在40°以上的特发性侧凸,或非手术治疗无效的僵硬型先天性侧凸,均应给以早期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需要注意结构性改变明显及先天性侧凸很难单独矫正体操疗。

通过矫正体操矫形,需与其它非手术治法特别是支具治疗结合应用,因此,体操疗法仍为一种必要的辅助疗法。

对于侧凸程度在Cobb角40°以上的脊柱侧凸,应当进行手术治疗;40°以下的脊柱侧凸则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

侧凸部位旋转较重的胸椎侧凸、伴有明显胸廓畸形或驼背的患者,比腰椎侧凸要提前手术,以防影响呼吸功能加重。

对于侧凸并有早期截瘫的患者,应早期手术,进行减压解除截瘫因素,矫正和防止畸形进一步加重。

退变性脊柱侧弯(治疗篇)

退变性脊柱侧弯(治疗篇)

退变性脊柱侧弯(治疗篇)介绍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治疗方法,包括治疗原则、术式选择、入路选择、术后并发症等。

以缓解症状为主,在能够保证病人一定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简单、方便、小创伤的治疗方法。

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患者多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成人脊柱侧弯将更加普遍。

本期小灶主题即为“退变性脊柱侧弯”,共分五集,分别为基础篇、测量篇、诊断篇、治疗篇、技术篇,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十分适合刚入脊柱科室的住院医师及致力于脊柱方向的医学生学习,也希望与更多骨科同仁交流,本期为“治疗篇”。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骨科林永绥首先需要分析退变性脊柱侧弯(DS)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无症状的DS,一般不需要治疗或仅需随访观察。

与AIS不同,DS的治疗一般不以矫正畸形为目的,常是针对局部疼痛和椎管狭窄的症状,恢复脊柱序列和稳定,仅少数引起失平衡的DS需要矫形恢复平衡。

另外,DS 一般发生于老年人,需全面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心肺功能、骨量和生活方式等,根据患者的症状。

身体情况、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治疗原则以缓解症状为主,在能够保证病人一定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简单、方便、小创伤的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根据患者自身特点,分析腰背痛或放射痛的来源。

腰背痛、肌肉无力和轻度神经根性症状者可以保守治疗,一般均可减轻疼痛程度和改善生活质量、恢复功能,所以大多数DS可采取保守治疗。

标准的治疗方案应包括短期的休息,口服消炎镇痛药物(主要为NSAIDs),并在少数情况下短期使用支具展开剩余88%根据疼痛来源可以局部注射或封闭,如硬膜外注射、神经根阻滞、关节突关节封闭等。

有文献报道按摩和矫形治疗有效,但需在专业的物理治疗中心进行。

躯干稳定性锻炼和低对抗性的有氧条件下可耐受的锻炼也有益,加强腹部和背部肌肉的运动疗法(如游泳)对疼痛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

另外,针对的药物治疗也常常有效。

三环类抗药物具有镇静作用,可以减轻神经源性疼痛,有助于缓解患者晚上的疼痛,加巴喷丁也有类似作用,这些药物对于老年人群有较大益处。

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

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

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
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开始出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了解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首先,对于轻度脊柱侧弯,可以通过定期的康复训练来改善姿
势和加强脊柱周围的肌肉。

这些训练包括伸展、强化和平衡性训练,可以通过专业的物理治疗师指导进行。

通过坚持训练,可以有效减
轻脊柱侧弯的程度,改善姿势,减少脊柱的畸形。

其次,对于中度到重度的脊柱侧弯,可能需要考虑佩戴矫形器。

矫形器是一种可以通过外部支撑来纠正脊柱侧弯的装置,通常需要
长时间佩戴,以达到有效的矫正效果。

矫形器的选择和佩戴方式需
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和指导,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
行佩戴和调整。

此外,对于一些严重的脊柱侧弯病例,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通常是作为最后的选择,针对那些无法通过康复训练和矫
形器得到有效改善的病例。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椎骨融合、椎弓根螺
钉内固定等方式来纠正脊柱的畸形,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

除了上述的治疗方法,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长时间的低头看手机、电脑等。

适当的运动也对改善脊柱侧弯有一定的帮助,但需要避免剧烈的运动和重物的提拿。

总的来说,针对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包括康复训练、矫形器佩戴和手术治疗。

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姿势,以减轻脊柱侧弯的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国际指南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国际指南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国际指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S)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主要发生在10岁至18岁之间的青少年期。

对于该病病因、诊断和治疗的指导,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共识和指南,旨在规范临床实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但复杂的脊柱疾病,其特征是脊柱在三个空间维度(前后、左右和扭转)的畸形变化,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功能有显著影响。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国际上已经建立了一系列指南,以指导医疗专业人员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决策。

病因与发病机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明了,但遗传因素被认为是其发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环境因素、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异常和神经肌肉系统的失衡也可能对病变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诊断标准与评估方法国际指南明确了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诊断标准和评估方法。

主要包括临床检查、影像学诊断(如X线摄影、磁共振成像等)和身体功能评估。

在临床实践中,医疗专业人员需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以及影像学表现来综合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进展速度,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策略与管理建议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治疗策略因病情轻重和患者个体差异而异。

国际指南普遍推荐的治疗方法包括观察性管理、保守疗法和手术治疗。

对于轻度侧弯和正在增长的侧弯,常规观察和定期复查是首选策略。

保守疗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矫形器治疗等,旨在延缓病情进展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通常适用于侧弯角度较大、功能受限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旨在矫正脊柱畸形并恢复其正常功能。

随访与预后评估治疗后的随访和预后评估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访的目的在于监测病情的进展、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预后评估则依据患者的年龄、侧弯角度、生长潜力等因素进行,帮助医疗团队预测患者的病程发展和生活质量长期结果。

脊柱侧弯治疗指南

脊柱侧弯治疗指南

脊柱侧弯治疗指南疾病简介:脊柱侧弯(Scoliosis)又名脊柱侧凸是一种病理状态,当脊柱的一段或几段出现侧方弯曲,可逐渐加重,不仅可累及脊柱,胸廓、肋骨、骨盆,严重者影响到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截瘫,重度侧凸需手术矫形,轻度侧凸通过指导下的体疗,电刺激治疗,牵引治疗、特别是支具治疗可以防止或减少畸形的发展。

分类脊柱畸形根据位置可以分为颈椎,胸椎和腰椎畸形。

根据形态学可以分为前凸,侧凸和后凸畸形。

根据脊柱畸形的原因考虑,可以分为特发性,先天性,神经肌肉型,间质性,创伤性等原因。

对于侧凸来说,特发性是其常见原因冠状位畸形,将其畸形位置分为上胸段,中胸段,胸腰段/腰段。

临床表现从外形上,侧弯可以产生背部隆起畸形,产生“剃刀背”畸形,有的甚至产生“漏斗胸”或“鸡胸”畸形,同时合并这种背部畸形,可以伴随双侧肩关节不平衡或者骨盆不平衡,以及双下肢不等长,可以引起患者明显局部畸形,身高减少,胸腔和腹腔容量的减少,甚至造成神经功能,呼吸功能,消化功能的损害等;同时对于脊柱骨结构本身发育不良的患者,可以伴发脑脊膜膨出,隐形脊柱裂等神经发育异常的表现。

此外,先天性脊柱侧凸还可能伴有心血管系统异常,气管-食管瘘,多囊肾等多脏器异常的表现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病因特发性脊柱侧凸,从病因学上来讲,并不十分明确,但是和基因和遗传具有一定关系,此外还存在椎旁肌肉本身分布不平衡的原因。

形态学是指椎体本身没有结构异常,椎体分隔正常,拥有对称的椎弓根,发育正常的椎板和关节突。

分类从发病时间上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婴幼儿,少年,青少年和成年四种。

婴幼儿是指发病在0-3岁,少年是指发病年龄在4-10岁,通常是在青春期前;青少年发病年龄在10岁-骨骺闭合的青春期,是成年前脊柱侧凸最常见类型,;而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是指青少年期间形成的脊柱侧凸,由于没有进行治疗,或者进行了一定治疗,但是畸形没有明显改善,进入成年期有进一步进展的侧凸[1]。

脊柱侧弯治疗方法

脊柱侧弯治疗方法

脊柱侧弯治疗方法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通常发生在青少年期,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形象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针对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在此文档中,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脊柱侧弯治疗方法,希望能对患者和医生有所帮助。

首先,对于轻度脊柱侧弯,常见的治疗方法是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包括矫正体位、锻炼、牵引等,通过改变身体姿势和加强肌肉力量来减轻脊柱侧弯的程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轻度侧弯,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脊柱姿势,减少脊柱侧弯的进展。

其次,对于中度脊柱侧弯,常见的治疗方法是矫形治疗。

矫形治疗包括穿戴矫形器、进行物理治疗等,通过外力对脊柱进行矫正,帮助患者减轻脊柱侧弯的程度。

矫形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需要配合医生进行定期的调整和监测,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最后,对于重度脊柱侧弯,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通常是最后的选择,适用于脊柱侧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的情况。

手术治疗需要在专业的医院和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需要在手术后进行长期的康复训练,以恢复脊柱的功能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轻度脊柱侧弯可以通过物理疗法来改善,中度脊柱侧弯可以通过矫形治疗来进行调整,而重度脊柱侧弯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来解决。

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法,患者都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脊柱侧弯治疗方法能对患者和医生有所帮助,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同时,也希望患者能够重视脊柱侧弯的治疗,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减轻病痛和恢复身体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柱侧弯治疗指南疾病简介:脊柱侧弯(Scoliosis)又名脊柱侧凸是一种病理状态,当脊柱的一段或几段出现侧方弯曲,可逐渐加重,不仅可累及脊柱,胸廓、肋骨、骨盆,严重者影响到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截瘫,重度侧凸需手术矫形,轻度侧凸通过指导下的体疗,电刺激治疗,牵引治疗、特别是支具治疗可以防止或减少畸形的发展。

分类脊柱畸形根据位置可以分为颈椎,胸椎和腰椎畸形。

根据形态学可以分为前凸,侧凸和后凸畸形。

根据脊柱畸形的原因考虑,可以分为特发性,先天性,神经肌肉型,间质性,创伤性等原因。

对于侧凸来说,特发性是其常见原因冠状位畸形,将其畸形位置分为上胸段,中胸段,胸腰段/腰段。

临床表现从外形上,侧弯可以产生背部隆起畸形,产生“剃刀背”畸形,有的甚至产生“漏斗胸”或“鸡胸”畸形,同时合并这种背部畸形,可以伴随双侧肩关节不平衡或者骨盆不平衡,以及双下肢不等长,可以引起患者明显局部畸形,身高减少,胸腔和腹腔容量的减少,甚至造成神经功能,呼吸功能,消化功能的损害等;同时对于脊柱骨结构本身发育不良的患者,可以伴发脑脊膜膨出,隐形脊柱裂等神经发育异常的表现。

此外,先天性脊柱侧凸还可能伴有心血管系统异常,气管-食管瘘,多囊肾等多脏器异常的表现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病因特发性脊柱侧凸,从病因学上来讲,并不十分明确,但是和基因和遗传具有一定关系,此外还存在椎旁肌肉本身分布不平衡的原因。

形态学是指椎体本身没有结构异常,椎体分隔正常,拥有对称的椎弓根,发育正常的椎板和关节突。

分类从发病时间上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婴幼儿,少年,青少年和成年四种。

婴幼儿是指发病在0-3岁,少年是指发病年龄在4-10岁,通常是在青春期前;青少年发病年龄在10岁-骨骺闭合的青春期,是成年前脊柱侧凸最常见类型,;而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是指青少年期间形成的脊柱侧凸,由于没有进行治疗,或者进行了一定治疗,但是畸形没有明显改善,进入成年期有进一步进展的侧凸[1]。

临床表现特发性脊柱侧凸最常见“剃刀背”,某些患者还会发现双侧肩关节不平衡和骨盆不平衡。

通常很少会发生神经损害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神经纤维瘤病,或者先天性脊柱侧凸,会出现类似“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曲度,手术前必须对于脊髓功能进行明确评价。

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对于先天性脊柱侧凸或者后凸,通常是指椎体本身结构异常而导致的脊柱畸形。

其病理结构类型,通常分为椎体骨骼形成不全(Defect of formation)或者分隔不全(Defect of segmentation)。

椎体形成不全的最大特点是其椎间隙通常正常存在,但是椎体一侧椎弓根发育不全或者消失,或者和邻近椎体发生融和,或者X线显示椎体椎间隙距离增宽;椎体分隔不全最大的特点是两椎体间(甚至多个椎体间)的椎间隙消失,椎体融合为一个整体的同时,一侧椎弓根消失,甚至形成了骨性连接(bone bar),对侧可以是半椎体形成伴有椎间盘发育。

这种情况可以发生在冠状位或者矢状位,从而造成了脊柱侧凸或者后凸。

先天性脊柱畸形,通常伴有脊髓的畸形,诸如椎管内肿瘤,脊髓纵裂(5-21%),椎管内骨(膜)性纵隔形成,脊髓栓系,低位圆锥,脊髓空洞,脑脊膜膨出等,同时椎管内也会发生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畸胎瘤等良性肿瘤。

造成此种脊髓和脊柱畸形伴随出现的原因,是由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发育前6周)形成的脊索和髓节发育异常。

在临床表现上可以表现腰骶部窦道,汗毛增多,局部隆起,皮下脂肪瘤等。

先天性脊柱畸形通常伴有其他脏器的发育畸形,可以用VACTERL来缩写,即为V-椎体发育畸形,A-肛门闭锁,C-心血管畸形,TE-气管食管瘘,R-肾脏发育不良,L-肢体发育不良。

同时还可能伴发翼状肩胛(Sprengel Deformity),Klippel-Feil综合征等病变。

对于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的治疗,分为观察和手术治疗。

支具治疗对于这类患者是没有作用的,因为支具矫正力是无法纠正椎体存在的先天性畸形。

如果患者无明显外观异常,诸如肩关节和双髋不对称,背部的畸形,自己没有不适感觉,可以考虑继续观察,时间大约是4-6个月;反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根据不同年龄,畸形位置和全身平衡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诸如半椎体骨骺融和术,半椎体切除,侧凸凸侧原位融合术等。

目前随着手术器械和理念的改进,对于先天性半椎体的治疗,主要考虑对半椎体进行切除,内固定矫形融和手术。

先天性脊柱侧弯在任何年龄均会造成畸形的进展。

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凸(Neuromuscular scoliosis)定义和分类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凸,主要是由于全身肌肉系统病变,导致胸背部本身肌肉无力和病变所造成椎旁肌不能够很好的支撑脊柱所造成。

脊柱侧凸研究协会(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 SRS)将其分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诸如脑瘫,脊髓空洞症,脊髓损伤),和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诸如小儿麻痹症,脊柱肌肉萎缩等)。

临床表现其中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脑瘫。

脑瘫多数是由于新生儿时期缺氧所造成神经系统发育不良,导致肌肉持续性萎缩和发育不平衡。

同时,此类患儿区别于其他类型侧凸,经常伴随全身疾病,例如关节脱位,癫痫,智利障碍,甚至是褥疮。

发病时间多数是在婴儿期或少年期就开始,脊柱骨骼本身发育良好,椎体外形无变异,但是由于双下肢不能够行走,多数患儿只能做在轮椅上,伴有明显的双下肢肌肉萎缩,髋关节容易出现一侧内收挛缩,和另一侧外展脱位同时存在。

同时,这种肌肉萎缩可以进一步影响支撑呼吸功能的肋间肌(例如Duchenne综合征),引起早期死亡。

脊柱畸形特点脊柱外形通常呈现明显的“C“型曲度,自颈椎-胸椎-腰椎连续变化,没有明显的代偿侧凸形成。

侧弯曲度大,影响节段常,脊柱柔软性差,常伴有明显的骨盆倾斜。

治疗原则全身情况,骨科专科情况和脊柱畸形同时进行评价。

对于此类病人,具有支撑功能的座椅十分必要,支具治疗在青春期生长高峰来临后基本无效,手术的固定通常要从上胸椎(T1或者T2)融合到骨盆。

神经纤维瘤病神经纤维瘤病也是造成脊柱侧(后)凸的重要原因。

神经纤维瘤病本身是由于基因缺陷导致神经嵴细胞发育异常导致多系统损害。

根据临床表现和基因定位分为神经纤维瘤病I型(NFI)和II型(NFII)。

NFI患者查体时通常皮肤表面可以看到牛奶-咖啡斑(Café au lait)和周围神经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多位于躯干非暴露部位。

另外眼部可见Lisch结节,是上睑纤维瘤或者丛状神经纤维瘤,眼眶可触及肿块或者凸眼搏动,裂隙灯可见虹膜粟粒橙黄色圆形小结节,为错构瘤,是NFI特有表现,可随着年龄而增大。

诊断标准是青春期前6个以上,直径大于5mm(青春期后直径大于15mm)具有高度诊断价值;全身和腋窝雀斑也是特征之一;发现2个或者2个以上神经纤维瘤或丛状神经纤维瘤;以及亲属中有NFI患者;2个或2个以上Lisch结节;骨损害。

基因病变位置多位于17q11.2。

NFII患者多为中枢神经纤维瘤或者双侧听神经瘤病,诊断标准一级亲属患有NFII伴一侧听神经瘤,或伴有神经纤维瘤,脑脊膜瘤,胶质瘤,Schwann细胞瘤中的两种。

基因病变位置位于22q。

神经纤维瘤病I型容易导致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发病早(通常在青春期前),侧(后)凸进展快,畸形明显,曲度僵硬,骨质本身强度降低等。

支具治疗对于畸形的纠正几乎没有作用。

对于神经纤维瘤病I型的治疗原则,应该将患者分为无发育营养不良和发育营养不良两组。

前者的脊柱曲度,类似特发性侧凸的外形,处理原则,诸如融和节段也相似。

但是实际的角度和骨质方面,两者则明显不同,神经纤维瘤病曲度进展明显,同时术后假关节形成多,椎体发育方面可见缺陷。

对于小于35°无发育营养不良组,可行试验性支具治疗;35°到45°可行单纯后路手术治疗;60°以上可行前后路联合手术,以增加融合率。

发育营养不良组通常具有椎体“贝壳”样变,椎体严重旋转,椎弓根距离增加,凸侧肋骨呈现“铅笔”征等表现,和椎管内肿瘤和硬膜增宽有关。

曲度的进展多在7岁之前发病。

支具治疗完全失效。

由于曲度大,椎体发育不良,通常手术治疗不能够提供足够力量控制畸形进展,并且容易形成局部假关节和术后曲度进展。

对于营养不良和非营养不良造成侧后凸,假关节发生率无显著区别,但是进行360°融合可以提高融合率,尤其是形成侧后凸的患者,避免畸形的进展。

和其他类型侧凸相比,神经纤维瘤病更加倾向早期矫正融和,而对于躯干生长影响不大。

Marfan(马凡)综合征Marfan综合征也是引起脊柱侧凸的原因,男女发病比例类似,是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5号染色体15q21.1变异造成),但是也有约25%的患者是染色体变异造成的。

Marfan综合征也称为蜘蛛掌畸形。

其脊柱畸形发病年龄早,50%的患者是6岁时首发的,尽管外观类似特发性侧凸表现,但是Cobb角大,进展快,曲度僵硬,不易进行矫正,同时容易出现椎体间的侧方位移,植骨容易出现不愈合。

Marfan综合征的诊断:对特定病例:如果无家族或遗传史者,至少需有两个不同系统的主要标准以及另外一个器官受累;如果检出一个已知Marfan综合征的基因突变,一个系统中有一项主要标准和第二项系统受累即可诊断;具有家族史患者,具有一个系统的一项主要标准和第二个系统受累即可诊断。

成人脊柱侧凸成人脊柱侧凸主要存在两种病理类型,其一是由于青少年时期的特发性脊柱侧凸进展到成人期而出现相应症状,称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其二是在成年期内由于椎间盘退变造成,称退变性成人脊柱侧凸(De novo Scoliosis)。

后者是最常见的类型。

另外还包括先天性脊柱侧凸成年表现,麻痹性侧凸,外伤后畸形等。

成人脊柱侧凸的发生率可以达到2.9%。

临床表现以疼痛为主要表现形式,同时会伴有腰椎管狭窄的症状。

对于病史的询问,应该包括对于日常功能的评价,脊柱畸形对于工作,生活的影响。

查体包括对于脊柱畸形,肌肉骨骼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检查,包括双下肢的长度,以避免矫形后重新造成身体的不平衡。

影像学检查包括全脊柱正侧位,动力位(左右Bending像)来明确间盘活动性,通常成年特发性侧凸和成人退变性侧凸在影像学上的区别在于:1,前者通常有两个曲度,后者通常只有一个;2,前者躯干和骨盆代偿良好,后者常见失代偿现象;3,前者椎间隙无明显退变,椎间隙等高且无明显矢状或冠状位滑移;后者椎间隙退变严重,双侧不等高,可见明显滑移,以及终板增生的改变等;CT明确骨质变化情况,尤其是伴有严重骨质疏松患者;MRI用来明确间盘退变情况和神经压迫情况,有的学者甚至使用间盘造影来明确远端融和间盘的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