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学英语教学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有必要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深入研究,探讨适合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以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影响因素和有效教学策略,评估教学成效,从而探讨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成果,提供给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有益的启示和建议,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不断改进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分析其存在的挑战和障碍,寻找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通过深入研究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评估教学成效,并结合案例分析,进一步论证有效教学策略的重要性。
本研究旨在为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参考依据,突出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效果,推动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果的提升。
通过本研究的展望,可为未来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进步,为培养英语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1.3 研究意义引言中关于研究意义的内容: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研究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我们提供改进教学的方向和方法。
探讨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研究还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决策参考,帮助学校和教育部门制定更加有效的英语教学政策,促进英语教育的发展。
研究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有效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效性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探讨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以期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具体目标如下:1.分析当前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2.提出针对性的有效性策略。
3.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三、研究方法四、研究内容1.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教学评价科学2.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具体措施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3.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实证研究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4.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案例中的有效性策略五、预期成果1.形成一套系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2.为英语教师提供实际操作的建议。
3.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实施步骤1.第一阶段:文献综述和理论依据研究(1个月)查阅相关文献2.第二阶段: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法(2个月)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4.第四阶段:成果推广和交流(1个月)组织成果展示开展交流活动七、经费预算1.文献查阅:500元2.实证研究:1000元3.案例分析:500元5.成果推广和交流:1000元总计:3500元我要感谢我的团队,是他们陪伴我走过这段旅程。
让我们一起为英语教育事业努力,共创美好未来!注意事项一:确保研究目标与实际教学紧密结合解决办法:时刻警醒自己,别让理论研究脱离了教学一线的实际需求。
可以通过定期与一线教师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困境,确保研究目标既具有理论价值,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注意事项二:实证研究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变量解决办法:在实验设计时,就要明确哪些是控制变量,哪些是自变量和因变量。
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1. 引言1.1 介绍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性Introduction: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cannot be overstated. A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spoken languages in the world, English is essential for communication, business, education, and travel. Therefore, the quality of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directly impacts students'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roficiency.1.2 提出探讨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Explo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is crucial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students are receiving the best possible education. By analyzing the various aspects of teaching, such as content, methods, student involvement, classroom atmosphere, and assessment, we can determine what strategies are most successful in promoting learning and achieving desired outcomes. This exploration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not only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for students, but also helps teachers to continuously refine their practices.2. 正文2.1 教学内容设置的重要性教学内容设置的重要性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实验阶段汇报材料

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实验阶段汇报材料研究背景英语教育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采用有效性策略,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和动力,实现教学目标才是最重要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对英语教学有效性做研究。
然而,我们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何才能有效地打破学生仅依赖“背”字诀的学习模式,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从课后练习和课堂实践中深入掌握英语知识点等。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开展这项课题实验,探讨有效性策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采取有效性策略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以及寻找有效的策略编制方法,为英语教学的改进提供一定参考。
我们的研究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有效性策略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有效性策略在英语词汇积累上的应用;•有效性策略在英语语法学习上的应用;•有效性策略在英语读写能力上的应用。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方式,分别对以上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首先,我们将选择一些学生,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取有效性策略进行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课程将以一定周期进行,周期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比较。
在选择学生时,我们要进行个别测量,以确保两组学生在基础上没有显著差异,以更好地评估有效性策略的教学效果。
预期结果本研究旨在探究有效性策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预期结果如下:1.有效性策略可显著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表达是英语教学中比较难提高的一项技能。
我们期望通过有效性策略的引导,学生表达语言的能力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2.有效性策略可显著提高学生英语词汇积累能力在英语学习中,词汇积累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们期望通过有效性策略,学生词汇积累能力得到提升。
3.有效性策略可显著提高学生英语语法掌握程度语法学习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期望有效性策略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语法知识。
4.有效性策略可显著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阅读和写作是英语学习中的重点环节。
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英语课堂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针对不同的语言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录音或视频,让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方面,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口语练习活动,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各种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方面,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写作练习,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通过这些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英语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让学生进行各种口语交际和讨论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各种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设计各种趣味性的课堂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各种课堂游戏和互动活动,以及组织各种英语节目和比赛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应该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英语课堂教学,主动参与各种课堂活动,以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和沟通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使英语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在精彩纷呈、多姿多彩的英语课堂教学环节中,课堂教学有效性尤显重要。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之关键是平时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情,给学生以语言实践,突出课堂高效。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新思想课堂教学是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培养语言技能、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培养优秀品质的主要渠道,具有很强的目的性。
因此我们可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线。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但最核心的一点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对应的是课堂教学的“低效”。
英语课堂教学常出现只有活动,没有语言的现象,而且许多课堂活动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偏离了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的“低效”导致学生能力没有得到发展、自信心降低、焦虑感增强、学习动机淡化等负面影响。
“低效课堂”还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操练情景性差,语言活动脱离了真实的情景,学生被动吸收,缺乏实践机会,知识无法内化、技能无从提高。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呢?1.突出语言实践,彰显课堂精讲教师的课堂讲述一定要做到精准,集时间优势重点突破课堂中要求必须突破的疑点、难点、要点和考点。
这无疑有赖于教师本人课前的精心准备,包括对需要评讲题目的反复构思和有效筛选。
同时,教师在课时内能否实现精讲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课堂回归到以生为本。
我们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也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他们愿意听教师的。
为此,教师首先要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功能。
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在当今社会,英语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程,无论是在学校教育还是在社会工作中,英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提出一些改进策略。
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和语言运用能力方面。
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如果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能够取得好成绩,那么就可以说明教学是有效的。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如果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感兴趣,那么他们会更加投入学习,进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那么就可以说明教学是有效的。
为了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注重课堂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
通过课堂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并且更加投入学习。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比如PPT、视频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
学生需要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除了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生还可以在课下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比如阅读英语原版书籍、听英语广播等,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才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语言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强的语言运用能力。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视,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这篇文章总结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并强调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合作的重要性。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大学英语教学已经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也日益引起了教育界和学生的广泛关注。
大学英语教学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否仍然适合当今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如何得到有效激发?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估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了解学生和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探讨如何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1.2 问题陈述大学英语教学在当前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大学生的英语水平直接关系到他们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
现实中很多大学生的英语能力并不足够,无法满足社会对于英语能力的需求。
这就引发了我们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的问题,即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使他们具备更好的国际竞争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这也将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分析当前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促进学生学习满意度方面的表现。
通过评估不同教学方法的实际效果,我们旨在发现哪种方法对学生学习更为有效,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策略的建议。
本研究还旨在调查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探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学习态度和成绩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大学英语课堂规模的扩大,为不断提高大学英语综合水平,有效管理课堂及通过合理的教学评价增强教学有效性成为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的关键。
要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要根据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目标,安排课堂教学活动,不断提高个人教学能力,并对教学策略进行改进,同时形成完善的评估体系。
标签: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能力;教学策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应该从五方面标准来衡量:教学目标确定是否合理,教学活动的设置是否符合目标的需要,教师是否有足够的教学能力,教学组织与管理是否恰当有序,是否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反馈反思。
一、教学目标确定是否合理要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是否符合实际要求需要着重考虑以下两大方面:(一)如何合理设计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关键,设立合理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前提,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包括所有可能与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相关联的预期结果,结果之间应该相互关联,反应一致的价值取向,符合授课对象现有水平,并且描述准确具体[1]。
在实践过程中,教学目标应具有阶段预期性、具体指向性、效果可测性及结构合理性[2]。
教学目标应该随着教学实践不断地更新,避免一些经常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问题,如只注重教授的知识内容,没有将内容与学生实际应用相联系,造成学生学习盲目,没有目的,这就是重教轻学的表现;教师应该通过阐述教学目标及时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观察学生心理状态,及时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调整。
具体研究方法可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及课堂观察法。
(二)如何建设课堂教学目标实践环境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理环境、心理环境、教科书的利用与开发。
其中教科书的利用和开发既有物理环境性质又有心理环境的作用,因此教科书及教辅材料的运用是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建设的关键。
其中物理环境包括教学设施,教学手段,学生及教师行为等;心理环境包括课堂气氛,教学过程中体现的情感态度等。
需要补充的是环境条件不仅指外在力量,还包括制度上保障不同角色目标设计参与者之间的交流。
二、教学活动的设置是否符合目标的需要教学活动的设置要随着教学目标,学生表现,及教学内容进行随时的调整与更新。
创建以学生为主导、形式多样的课堂实践活动。
按照教学大纲安排的教学进度,为每个单元设计与主题紧密关联的课堂活动内容,将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翻译充分结合起来,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以后更为成熟的教学模式作铺垫。
以上是从广泛意义上谈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下面要着重针对听、说、读、写及翻译五大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一)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于听力能力的培养培养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难点。
学生仅仅通过课堂十几分钟的听力练习,去做任务型试题,对他们的帮助并不大,根据我个人的教学经历,很多同学在完成课本听力内容以外,几乎不注重其他形式的听力材料。
对于课本中给出的听力材料也仅仅是在课堂中去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精听,这种状态下,我们在教学大纲中所列出的对于听力内容的教学目标就无法实现,学生并不能达到大纲中要求的听力能力。
因此在课堂活动中,不仅仅要以课本或者教师引导学生的问题为准,还要开发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新课程目标建设下,黑龙江大学英语教学采用了多本教材同时使用的方法,使得学生有资料可用,那么重点就是如何在课堂上很好的调动学生课下学习的积极性的问题了。
现在大多数课堂,都配有多媒体教学工具,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把传统的听力音频与视频进行完美结合,找一些与课本听力音频内容相关的视频内容,调动学生感官。
看到视频中的对话人物及场景,会使学生感到听力内容的真实性有所提高,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
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听完以后进行模仿,采用与视频人物模拟对话的形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看到学生听力能力提高的明显效果,就必须传授并且模拟整个听力练习的过程,对听力技巧的应用等。
听力要进行泛听和精听两种,泛听内容一般重点突出,但是词汇量较大、较广泛;精听内容一般要有逻辑顺序,生词较少,适合模仿等特点。
课堂中应教会学生有选择性的找材料进行泛听与精听练习。
(二)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于口语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就目前为止还是比较缺乏的,虽然我们有设置专项的大学口语课程,但是很难采用全英教学环境。
其实听力和口语这两项语言能力是齐头并进的,听懂了,或者说听久了,学生自然会不自觉地说出来。
但是这种能力也不是一天两天或者一学期两学期能够提高的。
很多教师发现,在教授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能力参差不齐,不像写作和阅读那样等级分明,就是因为,学生对于口语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口语能力的提高是需要每天都抽出时间去训练的,只有常听,张开嘴才能说得出。
模仿也是口语教学中的关键点。
让学生从模仿英语为母语者的语音发音、语调还有词汇运用等特点起步,一步步形成自己自身口语语言能力。
Hammerly认为在以交际为目的的教学中会重视词汇教学,而忽略涉及音位、词汇或句法等语言结构的教学。
他观察到大多数二语习得教学环境中进行的交际活动似乎都不重视语音、词性变化或句法方面的错误,而寄期望于这些错误会在课堂交际活动中最终消失[3]。
而这种期望往往会落空。
因此语言使用准确性与流利程度之间的矛盾是课堂教学目标中对于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一个难点。
(三)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的培养,毋庸置疑,是我们大学英语课堂上主要设计的内容,也是教师最为擅长讲授的内容。
从大学前期的教育中,学生几乎都有一定水平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与判断能力。
在有限的时间内去过滤信息,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
课堂上时间是有限的,课堂中实现最高效度的阅读能力训练,就应该做好一切事先准备,对课本中的文章进行过滤与信息筛选,引导学生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重点。
在大学英语阅读训练中,就不应该把重点放在词汇和语法上,更应注重一些特殊词汇或者专业词汇概念的理解,及一些词汇的惯用法等内容。
因此在讲课过程中,要根据英语课文的不同风格及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找到不同内容的重点、难点及关键点,进行切入并分解课文内容。
引入一门新课程,首先要让学生把握整体结构,从结构入手,找出文章的主旨中心,还有论点论据,然后通过给学生布置问题,再去重新搜素答案。
除了给学生布置问题以外,还要让学生能够从所阅读的内容中找到自己可以应用及模仿的内容,用文章中的生词来帮助学生完善表达内容。
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在模拟实践过程中,掌握知识本身及提高运用能力。
除了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及说理能力,语言的学习就在于应用,单一的讲授知识内容,没有再进一步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就会使课堂教学目标失去意义。
(四)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于写作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注重在阅读基础上,找出好的句子让学生进行模仿,从中总结经验,使其转换为学生自身语言。
通过课堂活动,使学生进行例句模仿,话题练习,课后反复修改文本内容等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现今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通过现代化软件布置作业,使得学生能够自主提交作业,并根据电脑评分及教师评语即时进行修改。
使得学生成绩及自学能力不断提高。
还应通过课堂点评学生作文等形式,突出学生共性问题,使得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得以重视。
(五)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于翻译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是在听说读写中得以贯通的,在听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一些重点内容进行翻译,并引导学生自己翻译,通过句意的领悟更好地用母语表达英文文章内容。
在此过程中,教师将需要主动的对句式结构加以分析,并判断好词汇传达的真正含义。
也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翻译,以竞赛方式,评选出最好的翻译效果。
并从学生翻译结果中讲授翻译技巧的运用情况,使得学生积极充分的参与其中。
三、教师是否有足够的教学能力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实现一切教学效果的必要前提,作为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够起到示范作用,并能清晰地表达授课内容,表现在英语口语的运用及板书及课件的设计上,除了表达能力的外在表现,还要能够听懂和读懂各类形式的信息,从而得到知识输入,并能运用到教学当中。
除了有运用语言的基本能力外,还应了解最基本的语言学知识,对语篇、语用、社会语言学知识及英汉语言上的差异等有所了解,并把其融入到自身的授课过程中。
还要对中西文化差异有所了解,讲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除了对语言及文化上的理解外,还要有教学技巧及教学理论知识,能够因材施教。
除了以上教学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外,教师还应根据能力对自身职业发展进行具体规划,不断坚持专业学习并参与教学实践。
四、教学组织与管理是否恰当有序要很好组织与管理课堂教学,首先要合理地进行教学计划,要准备好一定量的教学内容,根据所要讲授的课程内容对材料进行收集整理,使得其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接纳新知识,应通过设计不同的课堂活动来完成,并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地进行参与,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启发学生,并通过学生的反应来调整教学行为。
并通过教学效果来积极调整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五、是否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反馈反思学生的课堂反应是教师对其课堂教学最为直接的反馈,通过整节课的学生整体及个别的效果进行反思,可以很好的调整自身课堂教学策略。
积极的学生态度可以促进教师改善课堂教学,有积极学习态度的学生,往往会在课堂及课后与教师进行有意义有价值的沟通。
通过学生的正面反馈,可以激发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反思。
教师也可以通过设计学生课堂反馈调查问卷来激发自身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反思,以最直观的方式来改善教学效果。
还可以通过设计评估手段,通过学生学习效果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包括以下几方面:选择测试的方式,如:课前演讲,随堂测试,期末考试等;设计测试内容,如:根据课程目标,根据课本内容等;最后要制定完善合理的评分标准,如:采用评分量表,细化评分细节等。
通过以上测试与评价手段,进行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最终反馈教学。
参考文献:[1][澳]科林.马什(ColinJ.Marsh).理解课堂的关键概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程达.教学目标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36[3]Hammerly,H.AnIntegrated Theoryof Language Teaching.Blaine,WA.:Second Language Pub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