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
物质的量的相关基础计算

物质的量的相关基础计算个性化辅导讲义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科学知识网络】一、网络构筑1.基本概念和重要定律(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实际上则表示所含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物质的量的符号为n,??,缩写摩,符号为mol.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不含的碳??其单位就是摩尔??原子数相同.这里的粒子指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以及它们的特定女团(2)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其符号为na,最??6.0221367?1023mol?1,通常采用6.02?1023mol?1这个近似值常?存有?崭新测量数据为??的体积叫作气体摩尔体积,其符号为vm.用?第一关?(3)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到??13?1计?概?单位为l?mol,m?mol?具备的质量叫作摩尔质量,其符号为m,单位为量?读?(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及??g?mol?1或kg?mol?1.摩尔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与该粒子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其??分子质量成正比?的定??(5)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不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去则表示溶液共同组成的物理量,?律??叫作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其符号为c(b),常用的单位为mol?l?1或mol?m?3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应力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所含相同数目的分子.?轻??必须?特别注意(1)采用范围:气体;(2)采用条件:同温,同压,同体积;(3)特例:气体摩尔体积??总和等同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或反应前后?的定?质量守恒定律:出席反应的各物质质量?律?各种原子的种类及个数相同).此定律就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及展开排序的依据??二.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认知与综合应用领域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主要存有:(1)一定质量的物质中所含原子数、电子数,其中考查较多的是h2o、n2、o2、h2、nh3、p4等。
化学计量的相关计算

化学计量的相关计算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一、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n)1.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观粒子的集合体的一个物理量2.单位: 摩尔(简称“摩”),符号: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定为1摩尔▲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成正比:n1/n2=N1/N23.使用物质的量应注意事项:①物质的量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是专用名词,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
②物质的量只能描述分子、原子、离子、中子、质子等微观粒子,不能描述宏观物质,用摩尔为单位表示某物质的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符号或化学式。
如:1 mol H、1 mol H+、1 mol H2 ,不能用“1 mol 氢”这样含糊无意义的表示。
③物质的量计量的是粒子的集合体,不是单个粒子,物质的量的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事实证明,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 ×1023。
国际上把1mol任何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
(12C是指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
)1.阿伏加德罗常数(1)含义:科学上规定把0.012kg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2)符号:N A(3)单位:mol-1(4)近似值:6.02×1023mol-1(5)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与粒子数(N)三者之间关系:n=N/NA。
(三)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间的关系粒子数(N)、物质的量(n)和质量(m)之间的关系:【例题】在0.5 mol 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是多少?随堂练习:1.1 mol C中约含有个碳原子2.0.3 mol H2SO4含有个硫酸分子3.1.204 ×1024个H2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4.1 mol Na2CO3中约含有__ _molNa+、_ __molCO32-离子,共含有离子的个数为__________个。
物质的量所有公式

物质的量所有公式
1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是指物质的定义特性之一,可以衡量物质的总量,以及量的大小。
物质的量用数学和物理学的术语来表示,这是物质的基本性质和特性。
使用“量”一词,这一概念有一些不同的含义:它可以是物质的总量,物质相对于某一参照物的量,物质总量比以及物质总量的变化。
2常见公式
1.物质的总量公式:物质总量=比例(物质单位)×数量(物质单位)
2.比例公式:物质的比例=物质总量÷物质数量
3.物质总量比公式:物质总量比=比较物质总量÷参照物质总量4.物质总量变化公式:物质总量变化=(末总量-初总量)÷初总量
3工程应用
物质的量在学术领域中有重要的工程应用,如在化学、气体动力学、水资源管理、能源管理、材料数据处理等领域。
物质总量的计算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时间或不同环境的物质量。
它也可以用于推算物质的密度和浓度。
此外,可以使用物质总量公式来确定物质的比例关系,从而正确设计工程和实验,改善工程和实验的可重复性。
4结论
物质的量是物质的基本性质和特性,使用相关公式可以计算出物质总量、比例、总量比和总量变化,并且推算物质的密度和浓度,物质总量的计算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时间和环境的状态,有重要的工程应用。
物质的量及有关计算

物质的量及有关计算【基础知识】一、物质的量符号:n1、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长度、质量、时间、物质的量等)2、物质的量是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
即表示物质所含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多少。
3、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4、1摩尔任何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结构微粒,因此,1mol任何粒子集体所含有的粒子数相等.二、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N A1、1mol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
通常使用 mol—这个近似值。
例:1molCO2在任何情况下,都含有N A个CO2分子,约为6.02×1023个。
三、摩尔质量符号:M1、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即每摩尔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
22四、气体摩尔体积符号:Vm1、表示: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2、单位:常用的是:L/molmn——气体的物质的量(单位:mol)4、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 L/mol.不在标准状况时,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为22.4 L/mol。
5、用到22.4 L/mol时一定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标准状况;②气体。
五、阿伏加德罗定律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2.注意: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阿伏加德罗常数这类题的解法:① 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
01×105Pa 、25℃时等。
② 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 2O 、乙醇等.③ 物质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稀有气体He 、Ne 等为单原子组成的分子.六、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C B1、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2、单位:常用mol/L3、C B =V nn B ——溶质的物质的量(单位:mol ),V-—溶液体积(单位常取:L ),C B —-n B 是V 与的比值(单位:mol/L )七.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步骤:计算、 、 (注意: )、转移、 、 、 、装瓶贴签.八、本节书所涉及到的公式包括:【难点突破】1.方法与技巧(1)充分利用物质的量与各量间的关系(2)充分利用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溶解度间的关系(3)充分利用守恒关系、十字交叉法、差量法等解题技巧2.解题注意点(1)对气体来说,在解题时要特别注意气体所处的外界条件,因温度、压强不同,等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不同。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1.溶质的物质的量=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x溶液的体积n=c·v2.物质的量=微粒数/阿伏伽德罗常数(n=N/Na)3.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n=m/M)4.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的摩尔体积(n=V/Vm)5.c=1000ρ(密度) w% / M注:n(mol):物质的量;V(L):物质的体积;M(g/mol):摩尔质量;w%: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密度单位:g/cm^36.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使用在稀释溶液时,溶液的体积发生了变化,但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即在溶液稀释前后,溶液的物质的量相等。
7.c混·V混=c1·V1+c2·V2+……+cn·Vn(有多少种溶液混合n就为几)8.同温同压时 V1/V2=N1/N2=N1/N2 正比同温同体积 P1/P2=N1/N2=n1/n2 正比同压同物质的量 V1/V2=T1/T2 正比同温同物质的量 V1/V2=P2/P1 反比同体积同物质的量 P1/P2=T1/T2 正比同温同压同体积 m1/m2=Mr1/Mr2=M1/M2 正比同温同压同质量 V1/V2=p1/p2=M2/M1 反比同温同体积同质量 p1/p2=Mr1/Mr2=M2/M1 反比同温同压密度1/密度2=Mr1/Mr2=M1/M2 正比9.n、V、Vm、N、NA、m、M、c的关系n=m/M=N/NA=V/Vm=cVPS:V----体积 p------压强T-----温度 n ------物质的量N ----分子数 Mr----相对分子质量M------摩尔质量 m-----质量c------物质的量浓度9.关于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转化(推导和演化)C=ρ·ω·1000/M其中,C: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ω:溶液的密度,(形式为质量分数,<1)ρ:密度,(单位g/mL)M: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c=n/Vn(溶质的物质的量)=ω*m(溶液质量)/Mm(溶液质量)=ρ· V溶液的溶质质量=ω(质量分数)·ρ(密度)·V 故,n(溶质的物质的量)=ω·ρ·V / Mc= n/V=(ω·ρ· V /M) / V=ω·ρ· V /M V=ω·ρ/M若密度ρ单位为1000kg/m^3(国际单位)=1 g/cm^3.。
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

精心整理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1、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1)物质的量:表示含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符号:n(2)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
符号:mol①它反映了化学反应的实质;②它把看不见的、不可量度的粒子数(微观量)和看得见的、可量度的质量或体积(宏观量)联系起来了;③它把气体的体积和分子数联系起来了;④可以建立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联系其它各种物理量的一个完整的化学计算体系;⑤由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既是粒子数比,又是物质的量之比,也是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
这种比值较相应的质量比简单,因此,用物质的量的关系进行计算就比较简捷。
=摩尔质量大的质量就大。
=⑥ 1 mol分子(或原子)的质量是1个分子(或原子)质量的6.02×1023倍。
⑦不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不同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
⑧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既是粒子数之比,也是物质的量之比。
?化学反应定律?提示:高中化学计算主要是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学习中要养成把其他物理量转化为物质的量这一思维模式4.有关物理量及符号、单位(1)配制溶液时,需要根据所选择容量瓶的容量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溶质或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溶质。
(2)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这是因为在配制的过程中是用容量瓶来定容的,而容量瓶的规格是有限的,常用的有50 mL、100 mL、150 mL、2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
所以只能配制溶液体积与容量瓶容积相匹配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3)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能直接将溶质放入容量瓶中进行溶解,而要在中溶解,待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恢复到室温时,才能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7、阿伏加德罗常数常考八大方面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1)考物质的状态: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为3NA为液态错,标准状况下,CHCl3(2)考分子的组成:10 g氖(相对原子质量为2)气所含分子数为0.25NA错,氖为单原子分子(3)考粒子的质量:任何条件下,48 g O3气体含有6.02×1023个O3分子对,质量与条件无关(8)考反应原理:常温常压下,4.6 g NO2气体含有0.602×1023个NO2分子。
计算物质的量的公式

计算物质的量的公式
物质的量是指一定质量的物质中所含有的粒子数,它是化学中最基础的物理量之一。
计算物质的量的公式可以用来求解物质的质量、体积和粒子数之间的关系,下面介绍常见的物质的量的公式。
1. 摩尔与质量的关系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
物质的质量和摩尔数之间有如下关系:
质量 = 摩尔数×相对分子质量
其中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分子质量与质子质量的比值,可以通过化学式计算得出。
2. 摩尔与体积的关系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与摩尔数成正比。
根据道尔顿定律,气体的体积与摩尔数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V = n × Vm
其中V表示气体的体积,Vm表示摩尔体积,即单位摩尔的气体所占据的体积,常数R称为气体常数,其值为8.31J/(mol·K)。
3. 摩尔与粒子数的关系
不同物质的分子和原子的质量不同,但它们相对的数量都可以用摩尔数来表示。
摩尔数与粒子数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n = N/Na
其中N表示物质中的粒子数,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其值为6.02×1023/mol。
以上是计算物质的量的公式的简要介绍。
通过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方便地计算物质的质量、体积和粒子数之间的关系,为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等方面提供了基础性的帮助。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1.溶液组成的两种表示方法 (1)物质的量浓度(c B )(2)溶质的质量分数(w )①概念:用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②表达式:w =m (溶质)m (溶液)×100%。
2.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1)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两要素 ①溶质确定 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 如Na 、Na 2O 、Na 2O 2――→水NaOH ; SO 3――→水H 2SO 4;NO 2――→水HNO 3。
特殊物质:如NH 3溶于水后溶质为NH 3·H 2O ,但计算浓度时仍以NH 3作为溶质。
含结晶水的物质: CuSO 4·5H 2O ―→CuSO 4;Na 2CO 3·10H 2O ―→Na 2CO 3。
②溶液体积确定:不是溶剂体积,也不是溶剂体积与溶质体积之和,可以根据V =m (溶液)ρ(溶液)求算。
(2)计算类型①标准状况下,气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n =V 气体22.4 L·mol -1溶液的体积V =m ρ=m 气体+m 水ρc =n V 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推导过程(以1 L 溶液为标准):1 L(1 000 mL)溶液中溶质质量m (溶质)=1_000ρ×w g n (溶质)=1 000ρw M mol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1 000ρw M mol·L -1。
(c 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 -1,ρ为溶液的密度,单位g·cm -3,w 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 为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 -1) ③溶解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某温度下饱和溶液质量分数(w )与溶解度(S )的换算公式:w =S100+S100%。
3.溶液稀释与混合的计算 (1)溶液稀释①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 1w 1=m 2w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