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补充法律意见书十.pdf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补充法律意见书十.pdf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补充法律意见书十.pdf

凯文律师事务所

关于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

补充法律意见书(十)

凯文律证字(2010)012号

中国·北京

二○一○年一月

凯文律师事务所

关于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

补充法律意见书(十)

凯文律证字(2010)012号

致: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凯文律师事务所签订的《法律服务协议》,凯文接受委托担任发行人本次股票发行与上市的特聘专项法律顾问。凯文根据《证券法》、《公司法》、《创业板管理暂行办法》及《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的编报规则第12号--公开发行证券的法律意见书和律师工作报告》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按照律师行业公认的业务标准、道德规范和勤勉尽责精神,就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出具了法律意见书(以下简称“原法律意见书”)、补充法律意见书一、补充法律意见书二、补充法律意见书三、补充法律意见书四、补充法律意见书五、补充法律意见书六、补充法律意见书七、补充法律意见书八、补充法律意见书九和律师工作报告。

根据中国证监会于2009年11月26日《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一次反馈意见通知书》(091276号)的要求及相关反馈意见,凯文律师对所涉及的相关事项进行了核查和分析,并出具了补充法律意见书一、补充法律意见书二、补充法律意见书三、补充法律意见书四、补充法律意见书五、补充法律意见书六、补充法律意见书七、补充法律意见书八和补充法律意见书九。现就中国证监会后续反馈意见予以回复,并出具本补充法律意见书。

凯文律师特作如下声明:

1、凯文系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的编报规则第12号--公开发行证券的法律意见书和律师工作报告》的规定及本补充法律意见书出具

日以前已发生或存在的事实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发表法律意见。

2、凯文对发行人提供的与出具本补充法律意见书有关的所有文件、资料以及有关证言已经进行了核查、判断,并据此出具法律意见;对本补充法律意见书至关重要又无法得到独立证据支持的事实,或者基于凯文专业无法作出核查及判断的重要事实,凯文依赖政府有关部门、发行人或者其他有关机构出具的证明文件或专业意见出具本补充法律意见书。

3、凯文已得到发行人保证:发行人已经提供了凯文认为出具本补充法律意见书所必需的、真实的、完整的原始书面材料、副本材料或口头证言,并无隐瞒、虚假或误导之处,并保证有关副本材料或复印件与正本或原件相一致。

4、凯文仅就与本次发行与上市有关的法律问题发表意见,并不对有关审计、资产评估、投资决策等发表评论。凯文在本补充法律意见书中对有关会计报表、审计报告和评估报告中某些数据和结论的引述,不表明凯文对这些数据、结论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做出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5、本补充法律意见书作为原法律意见书、补充法律意见书一、补充法律意见书二、补充法律意见书三、补充法律意见书四、补充法律意见书五、补充法律意见书六及律师工作报告的补充,与原法律意见书、补充法律意见书一、补充法律意见书二、补充法律意见书三、补充法律意见书四、补充法律意见书五、补充法律意见书六、补充法律意见书七、补充法律意见书八、补充法律意见书九及律师工作报告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凯文同意将本补充法律意见书作为发行人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所必备的法律文件,随同其他材料一同上报,并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除非本补充法律意见书中另有说明外,本补充法律意见书所用简称与原法律意见书和律师工作报告的定义一致。

7、本补充法律意见书仅供发行人本次发行与上市之目的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其他目的。

请律师就报告期内发行人控股股东认定补充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一、发行人的股本结构

(一)发行人股本演变情况

经核查发行人相关工商登记资料,发行人股本演变情况如下图所示:

(二)报告期内发行人控股股东情况核查

1、海淀科技自入资发行人至2005年12月31日期间控股股东地位未发生过

变化

根据工商登记资料、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及访谈情况,经凯文合理核查,凯文认为,2000年8月21日海淀科技入资发行人至2000年11月26日,海淀科技持有发行人半数以上51.00%的股权,2000年11月27日至2005年4月26日,海淀科技持有发行人38.66%的股权,2005年4月27日至2005年12月31日,海淀科技持有发行人44.48%的股权;自2000年8月21日海淀科技入资三聚有限至2005年12月31日期间,其他单个股东持股比例均未超过或接近海淀科技持股比例,之间不存在一致行动协议或委托持股、信托持股等情形;自2000年8月21日海淀科技入资三聚有限至2005年12月31日期间,海淀科技所提名董事人数均超发行人董事总数的1/2以上。相应海淀科技自2000年8月21日入资发行人至2005年12月31日控股股东地位未发生过变化。

2、根据工商登记资料并经凯文合理核查,发行人2005年12月31日的股本结构为:

序号 股东名称 出资额(万元) 出资比例(%)

1 海淀科技 1,530.00 44.48

2 林科 745.00 21.66

3 张杰 300.00 8.72

4 李冬 100.00 2.91

5 丛澜波 100.00 2.91

6 中恒天达 300.00 8.72

7 国储粮油信息中心 100.00 2.91

8 刘振义 70.00 2.03

9 赵郁 50.00 1.45

10 张雪凌 50.00 1.45

11 唐在峪 40.00 1.16

12 吴志强 30.00 0.87

13 杨复俊 10.00 0.29

14 陈昊 5.00 0.15

15 陈华 5.00 0.15

16 源立基 5.00 0.15

合计 3,440.00 100.00凯文认为,发行人股东所持股权权属清晰、明确,且不存在一致行动或委托持股、信托持股等代持情形,海淀科技于2005年12月31日持有发行人44.48%的股权,其他单个股东持股比例均未超过或接近海淀科技持股比例,之间不存在

一致行动协议或委托持股、信托持股等情形。海淀科技为发行人控股股东。

3、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海淀科技持续持有发行人44.48%的股权,为公司控股股东

(1)2006年1月,国储粮油信息中心转让所持发行人股权

2005年9月,经发行人前身三聚有限股东会会议决议,同意国储粮油信息中心将其所有的三聚有限2.91%的股权进行转让。

2005年9月3日,中水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以2005年6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对国储粮油信息中心所持有的三聚有限 2.91%的股权价值进行了评估并出具了中水评报字(2005)第1034号《资产评估报告书》,评估价值为148.28万元。2005年11月1日,国家粮食局财务司对上述评估结果予以备案。2005年12月5日,国家粮食局出具国粮财(2005)179号《国家粮食局关于国储粮油信息中心办理股权转让手续的批复》对上述评估结果予以确认,并同意国储粮油中心以上述评估价确定上市挂牌价格,在北京市产权交易所公开竞价交易。

经在北京市产权交易所公开竞价,2006年1月18日,国储粮油信息中心与中恒天达签订《产权交易合同》,国储粮油信息中心将三聚有限2.91%的股权转让给中恒天达公司,转让价格为150万元。2006年2月21日,北京市产权交易所出具了0020596号《产权交易凭证》予以确认。

此次股权变动完成后,发行人股本结构为:

序号 股东名称 出资额(万元) 出资比例(%)

1 海淀科技 1,530.00 44.48

2 林科 745.00 21.66

3 张杰 300.00 8.72

4 李冬 100.00 2.91

5 丛澜波 100.00 2.91

6 中恒天达 400.00 11.63

7 刘振义 70.00 2.03

8 赵郁 50.00 1.45

9 张雪凌 50.00 1.45

10 唐在峪 40.00 1.16

11 吴志强 30.00 0.87

12 杨复俊 10.00 0.29

13 陈昊 5.00 0.15

14 陈华 5.00 0.15

15 源立基 5.00 0.15

合计 3,440.00 100.00凯文认为,发行人股东所持股权权属清晰、明确,且不存在一致行动或委托持股、信托持股等代持情形,海淀科技于此次股本变更完毕后仍持有发行人44.48%的股权,其他单个股东持股比例均未超过或接近海淀科技持股比例,之间不存在一致行动协议或委托持股、信托持股等情形,海淀科技为发行人控股股东的地位未发生变化。

(2)2006年3月,发行人自然人股东之间转让所持股权

2006年3月,经三聚有限股东会会议决议,同意林科将其所有的三聚有限的50万元出资所形成的股权赠与张淑荣。林科与张淑荣就股权赠与事宜签署了《股权赠与协议》。

2006年3月16日,三聚有限就第四次股权转让及本次股权转让事宜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三聚有限的股本结构为:

序号 股东名称 出资额(万元)出资比例(%)

1 海淀科技 1,530.00 44.48

2 林科 695.00 20.21

3 中恒天达 400.00 11.63

4 张杰 300.00 8.72

5 李冬 100.00 2.91

6 丛澜波 100.00 2.91

7 刘振义 70.00 2.03

8 赵郁 50.00 1.45

9 张雪凌 50.00 1.45

10 张淑荣 50.00 1.45

11 唐在峪 40.00 1.16

12 吴志强 30.00 0.87

13 杨复俊 10.00 0.29

14 陈昊 5.00 0.15

15 陈华 5.00 0.15

16 源立基 5.00 0.15

合 计 3,440.00 100.00

凯文认为,发行人股东所持股权权属清晰、明确,且不存在一致行动或委托持股、信托持股等代持情形,海淀科技此次股本变更完毕后仍持有发行人44.48%的股权,其他单个股东持股比例均未超过或接近海淀科技持股比例,之间不存在一致行动协议或委托持股、信托持股等情形,海淀科技为发行人控股股东的地位未发生变化。

(3)2007年6月至7月,发行人部分自然人股东间转让所持股权,且增资至5,100万元

2007年6月22日,经三聚有限第四届第三次股东会会议决议,同意李冬将所持有的三聚有限的100万元出资所形成的股权转让给张雪凌。同日,李冬与张雪凌就股权转让事宜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

2007年7月3日,经三聚有限第五届第一次股东会会议决议,同意三聚有限增加注册资本1,660万元,由新股东赵剑明、蒲延芳、张亚娟、尤珈、毕文军成和三聚有限原股东共同增资,其中蒲延芳出资25万元,张亚娟出资70万元,尤珈出资30万元,毕文军出资50万元。本次增资完成后,三聚有限注册资本变更为5,100万元。根据中和正信会计师事务所于2007年7月5日出具的“中和正信验字(2007)第1-023号”《验资报告》验证,三聚有限各股东已足额认缴了新增注册资本。

2007年7月13日,三聚有限就本次增加注册资本及股权转让事宜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本次增资及股权转让完成后,三聚有限的股东及股权结构为:

序号 股东名称 出资额(万元)出资比例(%)

1 海淀科技 2,268.31 44.48

2 林科 775.00 15.20

3 中恒天达 593.02 11.63

4 张杰 300.00 5.88

5 张雪凌 240.00 4.70

6 丛澜波 190.00 3.72

7 赵郁 140.00 2.75

8 张淑荣 140.00 2.75

9 刘振义 103.78 2.03

10 张亚娟 70.00 1.37

11 唐在峪 68.24 1.33

12 毕文军 50.00 0.98

13 吴志强 30.00 0.59

14 尤珈 30.00 0.59

15 赵剑明 25.00 0.49

16 蒲延芳 25.00 0.49

17 杨复俊 23.33 0.46

18 陈华 15.91 0.31

19 源立基 7.41 0.15

20 陈昊 5.00 0.10

合 计 5,100.00 100.00 凯文认为,发行人股东所持股权权属清晰、明确,且不存在一致行动或委托持股、信托持股等代持情形,海淀科技此次股本变更完毕后仍持有发行人44.48%的股权,其他单个股东持股比例均未超过或接近海淀科技持股比例,之间不存在一致行动协议或委托持股、信托持股等情形,海淀科技为发行人控股股东的地位未发生变化。

(4)2007年9月,发行人部分自然人股东间股权转让

2007年8月28日,经三聚有限股东会会议决议,同意林科将所持三聚有限的50万元出资所形成的股权转让给宋建华。同日,林科与宋建华就股权转让事宜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

2007年9月5日,三聚有限就本次股权转让事宜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凯文认为,发行人股东所持股权权属清晰、明确,且不存在一致行动或委托持股、信托持股等代持情形,海淀科技此次股本变更完毕后仍持有发行人44.48%的股权,其他单个股东持股比例均未超过或接近海淀科技持股比例,之间不存在一致行动协议或委托持股、信托持股等情形,海淀科技为发行人控股股东的地位未发生变化。

(5)2007年11月,发行人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中和正信于2007年11月1日出具的“中和正信验字(2007)第1-034号”《验资报告》验证,截至2007年10月30日,发行人已收到由各发起人缴纳的注册资本5,100万元。

股本结构及股权性质如下:

序号 股东名称 所持股份(万股)持股比例(%) 股权性质

1 海淀科技 2,268.31 44.48 社会法人股

2 中恒天达 593.02 11.6

3 社会法人股

3 林科 725.00 14.22 自然人股

4 张杰 300.00 5.88 自然人股

5 丛澜波 190.00 3.72 自然人股

6 刘振义 103.78 2.03 自然人股

7 赵郁 140.00 2.75 自然人股

8 张雪凌 240.00 4.70 自然人股

9 张淑荣 140.00 2.75 自然人股

10 唐在峪 68.24 1.33 自然人股

11 吴志强 30.00 0.59 自然人股

12 杨复俊 23.33 0.46 自然人股

13 陈昊 5.00 0.10 自然人股

14 陈华 15.91 0.31 自然人股

15 源立基 7.41 0.15 自然人股

16 赵剑明 25.00 0.49 自然人股

17 蒲延芳 25.00 0.49 自然人股

18 张亚娟 70.00 1.37 自然人股

19 尤珈 30.00 0.59 自然人股

20 毕文军 50.00 0.98 自然人股

21 宋建华 50.00 0.98 自然人股

合计 5,100.00 100.00 —— 凯文认为,发行人设立时的股权设置、股本结构合法有效,产权界定和确认不存在法律纠纷及风险,股东所持股份权属清晰、明确,不存在一致行动或委托持股、信托持股等代持情形,且海淀科技仍持有发行人44.48%的股权,其他单个股东持股比例均未超过或接近海淀科技持股比例,之间不存在一致行动协议或委托持股、信托持股等情形,海淀科技为发行人控股股东的地位未发生变化。

4、2008年7月至本补充法律意见书出具日,海淀科技持续持有发行人38.31%的股权,仍为发行人控股股东

(1)2008年7月,发行人增资至7227万元

2008年5月2日和2008年6月12日,发行人分别召开了2008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和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发行人增加股本2,127万股,由现有股东、发行人员工及股东单位员工等2位法人股东、19位自然人股东

以及88位新增自然人股东以现金方式认购,每股人民币4元。本次增资完成后,发行人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7,227万元。

本次增资完成后,发行人股东及持股比例如下:

序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量(万股)持股比例(%) 股权性质

1 海淀科技 2,768.31 38.31 社会法人股

2 林科 805.00 11.14 自然人股

3 中恒天达 718.02 9.9

4 社会法人股

4 张杰 335.00 4.64 自然人股

5 张雪凌 240.00 3.32 自然人股

6 丛澜波 215.00 2.9

7 自然人股

7 张淑荣 180.00 2.49 自然人股

8 赵郁 140.00 1.94 自然人股

9 刘振义 103.78 1.44 自然人股

10 胡宗杰 100.00 1.38 自然人股

11 赵剑明 77.00 1.07 自然人股

12 张亚娟 70.00 0.97 自然人股

13 唐在峪 68.24 0.94 自然人股

14 宋建华 65.00 0.90 自然人股

15 黄琼 65.00 0.90 自然人股

16 刘爱香 60.00 0.83 自然人股

17 张涛 60.00 0.83 自然人股

18 毕文军 50.00 0.69 自然人股

19 吴湘宁 50.00 0.69 自然人股

20 程荣玲 50.00 0.69 自然人股

21 蒲延芳 40.00 0.55 自然人股

22 沈元 40.00 0.55 自然人股

23 胡成斌 40.00 0.55 自然人股

24 丁立红 40.00 0.55 自然人股

25 陈华 35.91 0.50 自然人股

26 鲁建红 35.00 0.48 自然人股

27 吴志强 30.00 0.42 自然人股

28 尤珈 30.00 0.42 自然人股

29 刘杰 30.00 0.42 自然人股

30 杨复俊 28.33 0.39 自然人股

31 王雪梅 25.00 0.35 自然人股

32 吴静 25.00 0.35 自然人股

33 李晓娟 23.00 0.32 自然人股

34 蔡雷 20.00 0.28 自然人股

36 毛挺 15.00 0.21 自然人股

37 王鲲 15.00 0.21 自然人股

38 朱章英 15.00 0.21 自然人股

39 刘兰新 10.00 0.14 自然人股

40 吴晶晶 10.00 0.14 自然人股

41 王文杰 10.00 0.14 自然人股

42 曹福群 10.00 0.14 自然人股

43 马文娟 10.00 0.14 自然人股

44 宋锋 10.00 0.14 自然人股

45 韩晓军 10.00 0.14 自然人股

46 贾巍 10.00 0.14 自然人股

47 王雅静 10.00 0.14 自然人股

48 朱怡伟 10.00 0.14 自然人股

49 刘丽芝 10.00 0.14 自然人股

50 李军 10.00 0.14 自然人股

51 喻宗鑫 10.00 0.14 自然人股

52 谢长兵 10.00 0.14 自然人股

53 盛华 10.00 0.14 自然人股

54 代伟宏 10.00 0.14 自然人股

55 宋建琴 10.00 0.14 自然人股

56 梁丽芳 10.00 0.14 自然人股

57 刘卫东 10.00 0.14 自然人股

58 赵继刚 10.00 0.14 自然人股

59 王正军 10.00 0.14 自然人股

60 李旭 10.00 0.14 自然人股

61 曾雨萍 10.00 0.14 自然人股

62 田璠 10.00 0.14 自然人股

63 钱诚 9.50 0.13 自然人股

64 赵跃南 9.00 0.12 自然人股

65 徐舒言 8.00 0.11 自然人股

66 罗代俊 8.00 0.11 自然人股

67 王立新 8.00 0.11 自然人股

68 吴本科 8.00 0.11 自然人股

69 源立基 7.41 0.10 自然人股

70 郝强 5.50 0.08 自然人股

71 王春柱 6.00 0.08 自然人股

72 陈昊 5.00 0.07 自然人股

73 徐华东 5.00 0.07 自然人股

74 贺晓玲 5.00 0.07 自然人股

75 李芊芊 5.00 0.07 自然人股

76 陈淑萍 5.00 0.07 自然人股

78 韩涛 5.00 0.07 自然人股

79 王君永 5.00 0.07 自然人股

80 孙立云 5.00 0.07 自然人股

81 窦瑞刚 5.00 0.07 自然人股

82 石强 5.00 0.07 自然人股

83 牛西昌 5.00 0.07 自然人股

84 王松 5.00 0.07 自然人股

85 赵佳军 5.00 0.07 自然人股

86 周秀珍 5.00 0.07 自然人股

87 潘锐 5.00 0.07 自然人股

88 欧阳艳 5.00 0.07 自然人股

89 周丹丹 5.00 0.07 自然人股

90 闫晓斌 5.00 0.07 自然人股

91 朱永亮 5.00 0.07 自然人股

92 陈远林 5.00 0.07 自然人股

93 陈九开 5.00 0.07 自然人股

94 闫闯 5.00 0.07 自然人股

95 徐占庆 5.00 0.07 自然人股

96 洪福江 5.00 0.07 自然人股

97 王宏宾 5.00 0.07 自然人股

98 张东耀 5.00 0.07 自然人股

99 陈涛 5.00 0.07 自然人股

100 王晓芳 5.00 0.07 自然人股

101 张敏 5.00 0.07 自然人股

102 宋晓红 5.00 0.07 自然人股

103 高瞻 5.00 0.07 自然人股

104 吴永涛 5.00 0.07 自然人股

105 岳站军 5.00 0.07 自然人股

106 王铁岩 5.00 0.07 自然人股

107 占小华 5.00 0.07 自然人股

108 刘虹 5.00 0.07 自然人股

109 黄镕 5.00 0.07 自然人股 合计 7,227.00 100.00 ——

根据中和正信会计师事务所于2008年7月1日出具的“中和正信验字(2008)第1-026号”《验资报告》验证,发行人各股东已足额认缴了新增注册资本。

2008年7月7日,发行人就本次增加注册资本事项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凯文认为,股东所持股份权属清晰、明确,不存在一致行动或委托持股、信托持股等代持情形,海淀科技此次股本变更完毕后持有发行人38.31%的股权,其

他单个股东持股比例均未超过或接近海淀科技持股比例,之间不存在一致行动协议或委托持股、信托持股等情形,海淀科技为发行人控股股东的地位未发生变化。

(2)2009年4月,发行人自然人股东间股权转让

2009年4月10日,发行人召开200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股东转让股权的议案》,同意贾巍、王君永、韩晓军、宋锋、蔡庆安、曹福群、韩涛、王文杰、毛挺、沈元、贺晓玲、马文娟、李芊芊、陈淑萍、蔡雷、徐华东、刘杰等十七名自然人股东转让其所持有的公司的股份。上述转让方与受让方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

2009年4月23日,发行人就本次股权转让事宜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本次股权转让情况如下:

序号 转让方 转让股份数量(万股)受让方

1 贾巍 10.00 李燕先

2 王君永 5.00 王好轩

3 韩晓军 10.00 洪锦

4 宋锋 10.00 张惠山

5 蔡庆安 5.00 易生武

6 曹福群 10.00 张军

7 韩涛 5.00 庞大龙

8 王文杰 10.00 赵彧

9 毛挺 15.00 丁浩

10 沈元 40.00 谢东

11 贺晓玲 5.00 郝建顺

12 马文娟 10.00 马煜

13 李芊芊 5.00 张淑荣

14 陈淑萍 5.00 李富先

15 蔡雷 20.00 陈明

16 徐华东 5.00 沈秀荣

17 刘杰 30.00 芦贺明

凯文认为,股东所持股份权属清晰、明确,不存在一致行动或委托持股、信托持股等代持情形,海淀科技此次股本变更完毕后仍持有公司38.31%的股权,其他单个股东持股比例均未超过或接近海淀科技持股比例,之间不存在一致行动协议或委托持股、信托持股等情形,海淀科技为发行人控股股东的地位未发生变化。

(3)2009年7月,发行人自然人股东间股权转让

2009年7月1日,发行人召开2009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股东转让股权的议案》,同意股东黄琼将所持有的公司8.5万股股份转让给股东蒲延芳。转让方与受让方就本次股权转让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

2009年7月2日,发行人就本次股权转让事宜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发行人股东及持股比例未再发生变化,截至本法律意见书出具日,发行人股东及股本结构如下:

序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量

(万股)

持股比例(%) 股权性质

1 海淀科技 2,768.31 38.31 社会法人股

2 林科 805.00 11.14 自然人股

3 中恒天达 718.02 9.9

4 社会法人股

4 张杰 335.00 4.64 自然人股

5 张雪凌 240.00 3.32 自然人股

6 丛澜波 215.00 2.9

7 自然人股

7 张淑荣 185.00 2.56 自然人股

8 赵郁 140.00 1.94 自然人股

9 刘振义 103.78 1.44 自然人股

10 胡宗杰 100.00 1.38 自然人股

11 赵剑明 77.00 1.07 自然人股

12 张亚娟 70.00 0.97 自然人股

13 唐在峪 68.24 0.94 自然人股

14 宋建华 65.00 0.90 自然人股

15 刘爱香 60.00 0.83 自然人股

16 张涛 60.00 0.83 自然人股

17 黄琼 56.50 0.78 自然人股

18 毕文军 50.00 0.69 自然人股

19 吴湘宁 50.00 0.69 自然人股

20 程荣玲 50.00 0.69 自然人股

21 蒲延芳 48.50 0.67 自然人股

22 谢东 40.00 0.55 自然人股

23 胡成斌 40.00 0.55 自然人股

24 丁立红 40.00 0.55 自然人股

25 陈华 35.91 0.50 自然人股

26 鲁建红 35.00 0.48 自然人股

27 吴志强 30.00 0.42 自然人股

28 尤珈 30.00 0.42 自然人股

29 芦贺明 30.00 0.42 自然人股

30 杨复俊 28.33 0.39 自然人股

31 王雪梅 25.00 0.35 自然人股

32 吴静 25.00 0.35 自然人股

33 李晓娟 23.00 0.32 自然人股

34 陈明 20.00 0.28 自然人股

35 张彦辉 20.00 0.28 自然人股

36 丁浩 15.00 0.21 自然人股

37 王鲲 15.00 0.21 自然人股

38 朱章英 15.00 0.21 自然人股

39 刘兰新 10.00 0.14 自然人股

40 吴晶晶 10.00 0.14 自然人股

41 赵彧 10.00 0.14 自然人股

42 张军 10.00 0.14 自然人股

43 马煜 10.00 0.14 自然人股

44 张惠山 10.00 0.14 自然人股

45 洪锦 10.00 0.14 自然人股

46 李燕先 10.00 0.14 自然人股

47 王雅静 10.00 0.14 自然人股

48 朱怡伟 10.00 0.14 自然人股

49 刘丽芝 10.00 0.14 自然人股

50 李军 10.00 0.14 自然人股

51 喻宗鑫 10.00 0.14 自然人股

52 谢长兵 10.00 0.14 自然人股

53 盛华 10.00 0.14 自然人股

54 代伟宏 10.00 0.14 自然人股

55 宋建琴 10.00 0.14 自然人股

56 梁丽芳 10.00 0.14 自然人股

57 刘卫东 10.00 0.14 自然人股

58 赵继刚 10.00 0.14 自然人股

59 王正军 10.00 0.14 自然人股

60 李旭 10.00 0.14 自然人股

61 曾雨萍 10.00 0.14 自然人股

62 田璠 10.00 0.14 自然人股

63 钱诚 9.50 0.13 自然人股

64 赵跃南 9.00 0.12 自然人股

65 徐舒言 8.00 0.11 自然人股

66 罗代俊 8.00 0.11 自然人股

67 王立新 8.00 0.11 自然人股

68 吴本科 8.00 0.11 自然人股

69 源立基 7.41 0.10 自然人股

70 王春柱 6.00 0.08 自然人股

71 郝强 5.50 0.08 自然人股

72 沈秀荣 5.00 0.07 自然人股

73 郝建顺 5.00 0.07 自然人股

74 李富先 5.00 0.07 自然人股

75 易生武 5.00 0.07 自然人股

76 庞大龙 5.00 0.07 自然人股

77 王好轩 5.00 0.07 自然人股

78 孙立云 5.00 0.07 自然人股

79 窦瑞刚 5.00 0.07 自然人股

80 石强 5.00 0.07 自然人股

81 牛西昌 5.00 0.07 自然人股

82 王松 5.00 0.07 自然人股

83 赵佳军 5.00 0.07 自然人股

84 周秀珍 5.00 0.07 自然人股

85 潘锐 5.00 0.07 自然人股

86 欧阳艳 5.00 0.07 自然人股

87 周丹丹 5.00 0.07 自然人股

88 闫晓斌 5.00 0.07 自然人股

89 朱永亮 5.00 0.07 自然人股

90 陈远林 5.00 0.07 自然人股

91 陈九开 5.00 0.07 自然人股

92 闫闯 5.00 0.07 自然人股

93 徐占庆 5.00 0.07 自然人股

94 洪福江 5.00 0.07 自然人股

95 王宏宾 5.00 0.07 自然人股

96 张东耀 5.00 0.07 自然人股

97 陈涛 5.00 0.07 自然人股

98 王晓芳 5.00 0.07 自然人股

99 张敏 5.00 0.07 自然人股

100 宋晓红 5.00 0.07 自然人股

101 高瞻 5.00 0.07 自然人股

102 吴永涛 5.00 0.07 自然人股

103 岳站军 5.00 0.07 自然人股

104 王铁岩 5.00 0.07 自然人股

105 占小华 5.00 0.07 自然人股

106 刘虹 5.00 0.07 自然人股

107 黄镕 5.00 0.07 自然人股

108 陈昊 5.00 0.07 自然人股

合计 7,227.00 100.00 —— 凯文认为,股东所持股份权属清晰、明确,且不存在一致行动或委托持股、信托持股等代持情形,海淀科技此次股本变更完毕后仍持有发行人38.31%的股权,其他单个股东持股比例均未超过或接近海淀科技持股比例,之间不存在一致

行动协议或委托持股、信托持股等情形,海淀科技为发行人控股股东的地位未发生变化。

综上,凯文认为:

(1)发行人依法设立,其历次注册资本变动、股权变动等事项均依法履行了相关法律手续,股东所持股权权属清晰、明确,不存在一致行动或委托持股、信托持股等代持情形,并经公司登记机关的核准确认,符合当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合法、合规、真实、有效。

(2)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7月6日,海淀科技持续持有发行人44.48%的股权,2008年7月7日至本补充法律意见书出具日,海淀科技持续持有发行人38.31%的股权,其他单个股东持股比例均未超过或接近海淀科技持股比例,之间不存在一致行动协议或委托持股、信托持股等情形,海淀科技为发行人控股股东,且报告期内未曾发生变化。

二、发行人董事提名情况

1、经凯文律师核查,三聚有限2005年4月20日召开股东会,选举刘雷、林科、张杰、张淑荣、丛澜波、王宗道、刘振义、张翼和刘明勇为发行人第二届董事会成员,其中刘雷为董事长。刘雷、张淑荣、王宗道、刘振义、张翼和刘明勇等6位董事为海淀科技提名,海淀科技提名董事人数占董事总数的2/3。

经凯文律师核查,上述三聚有限董事会成员自2005年4月21日至2007年10月29日未曾发生变化。

2、经凯文律师核查,发行人第一届董事会董事分别由公司股东提名,并经2007年10月30日召开的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发行人第一届董事会人员为:刘雷、林科、张杰、张淑荣、丛澜波、毕文军、王宗道、阚学诚、宋歌、杨安进、祁泳香,其中刘雷为董事长,阚学诚、宋歌、杨安进、祁泳香为独立董事。刘雷、张淑荣、毕文军、王宗道、阚学诚、宋歌、杨安进、祁泳香等8位董事为海淀科技提名,所提名董事人数占董事总数的8/11,超过2/3。

凯文律师经核查后认为,报告期内,海淀科技提名的董事占发行人董事会成员比例持续在2/3及以上。

综上所述,凯文认为:海淀科技自入资发行人至2005年12月31日期间持续为发行人控股股东且未曾发生过变化;发行人股东所持股权权属清晰、明确,不存在一致行动或委托持股、信托持股等代持情形;报告期内,海淀科技为发行人第一大股东的地位未曾发生变化,其他单个股东持股比例均未超过或接近海淀科技持股比例,之间也不存在一致行动安排;报告期内海淀科技提名的董事占发行人董事会成员比例在2/3及以上。报告期内,海淀科技为发行人控股股东地位也未曾发生变化。

[VIP专享]国际经济学(第四版)

国际经济学 名词: 1、国际经济学:是经济的一般理论在国际经济范围中的延伸和应用,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是整个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外汇理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经济发展、经济一体化、开放经济的宏观调节、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秩序研究等。 2、绝对利益:在某一种商品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3、比较利益:甲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均低于乙国,劳动生产率均高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两个国家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集中生产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停止生产在本国国内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双方都可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4、国际分工:即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它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社会分工从国内向国外延伸的结果。各国对于分工方式的选择以及分工的变化,反映了彼此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各国经济联系的程度。主要有产业间、产业内、垂直、水平以及不同要素密集度之间的分工等类型。 5、贸易乘数:在开放的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增长可以使国民经济成倍增加,对外贸易乘数研究一国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就业之间的互相影响,描述了在开放经济体系内部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公式为: dY=[l/(dM/dY)] dX。(2003) 6、一价定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相同的交易产品或金融资产经过汇率调整后,在世界范围内其交易成本一定是相等的。这个定律在经济中是通过诸如购买力平价、利息平价、远期汇率等经济关系表现出来的。 7、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关税同盟成员国产品从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关税同盟中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贸易对象国进口的一种过程和现象。的部分进口产品从过去进口自较低生产成本国(非成员国)转向从较高生产成本国(成员国)进口的过程和现象。 8、流动借贷:国际金融中决定汇率的理论——国际借贷说中的重要概念,指国际借贷中形成了借贷关系并且进入了实际支付的那种债权、债务关系,它对国际收支的平衡从而对汇率的走向有着重要的决定性影响。 9、固定借贷:国际金融中决定汇率的理论——国际借贷说中的重要概念,指国际借贷中形成了借贷关系但尚未进入实际支付的那种债权债务关系。它对国际收支从而对汇率的走向无实质决定性作用,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现象,即债务存在时汇率反而走高。 10、边际进口倾向: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每一单位增量国民收入中,用于进行进口的比重。通常在公式中用m来表示。边际进口倾向大,则每一单位增量国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大,乘数效应对于经济的刺激作用就会较小,反之则较大。 11、外汇倾销: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市场的行为称外汇倾销。这是因为本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用外国货币表示价格降低,提高了该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出口;而因本国货币贬值,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削弱了进口商品的竞争力,限制了进口。外汇倾销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是本国货币对外贬值速度要快于对内贬值以及对方不进行报复等。 12、幼稚产业:具有比较利益的产业处于幼稚状态,经过保护使之发展,具有现实的比较利益。(1)穆勒标准:某种产业由于技术不足、生产率低下,成本高于国际市场,无法竞争,在保护下,能够在自由贸易下获利,自我投资发展,即为幼稚产业。(2)巴斯塔布尔标准:保护、扶植幼稚产业所需的社会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利润的现值总和,符合条件即为幼稚产业。(3)肯普标准:除了穆—巴标准的内容外,应考虑产业在被保护时期内的外部效应,如某种技术可为其他产业所获得,因而使得本产业利润无法增加,将来利润无法补偿投资成本,国家应该予以保护。 13、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用作支付使用的国际支付手段或债权。 14、汇率:是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比价关系,是外汇在市场中的价格。从不同角度出发,汇率有多种表

国际经济学第十版课后答案(萨尔瓦多、杨冰译)

国际经济学(第十版)多米尼克.萨尔瓦多(著) P16页练习题 6.(1)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的提高(如由于税率的上浮所致),会带来需求量的什么变化? 答: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的提高,则该商品的需求量将会下降。 (2)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一种进口商品价格的提高(如由于进口关税的上浮所致),会带来需求量的什么变化? 答: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一种进口商品价格的提高,则该商品的出口量将会下降。 7.(1)一国政府如何能消除或减少预算赤字? 答:一国政府可以通过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来消除或者减少预算赤字。(2)一个国家如何能消除或减少贸易逆差? 答:一个国家要消除或减少其贸易逆差的方式有:对进口商品增税、补贴出口,借如更多的国外债券、减少借出外国债券,降低该国的国民收入水平。 8.(1)国际经济关系与地区经济关系有何区别? 答:在国际经济关系下,国家通常限制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的货物、服务和因素,不同的语言、消费习惯和法律规定同样也阻碍了它们在国际间的流动,此外,国际收支会在各种货币收据和付款中流通。 而在地区经济关系下,就关税和进行相同的货币而言,区际流动的货物、服务和因素没有面临这样的限制因素,它们经常是在同样的语言环境下,在类似的消费习惯和法律规定下进行的,这就与国际经济关系形成了鲜明对比。 (2)它们在哪方面相似? 答:国际经济关系和地区经济关系的相似点:两者都跨越了空间距离,事实上,它们都是在远距离贸易下的产物,把经济看待成在一个进行着生产、交换和消费的空间中的单一点,这也是从经济学的复位空间将它们区分。 1

克鲁格曼 国际经济学第9版教材答案

Chapter 1 Introduction ?Chapter Organization What I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bout? The Gains from Trade The Pattern of Trade How Much Trade? Balance of Payments 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International Policy Coordination The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rade and Money ?Chapter Overview The intent of this chapter is to provide both an overview of the subject matter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o provide a guide to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ext. It is relatively easy for an instructor to motivate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inance. The front pages of newspapers, the covers of magazines, and the lead reports on television news broadcasts herald the interdependence of the U.S. economy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is interdependence may also be recognized by students through their purchases of imports of all sorts of goods, their personal observations of the effects of dislocations due to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their experience through travel abroad.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generates an understanding of many key events that shape ou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In recent history, these events include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large current account deficits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dramatic appreciation of the dollar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80s followed by its rapid depreciation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80s; the Latin American debt crisis of the 1980s and the Mexican crisis in late 1994; and the increased pressures for industry protection against foreign competition broadly voiced in the late 1980s and more vocally espoused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90s. The financial crisis that began in East Asia in 1997 and spread to many countries around the globe and the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in Europe highlighted the way in which various national economies are linked and how important it is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se connections. These global linkages have been highlighted yet again with the rapid spread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protests at global economic meetings and a rising wave of protectionist rhetoric have highlighted opposition to globalization. The text material will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economic context in which such events occur. ? 2012 Pearson Education, Inc. Publishing as Addison-Wesley

国际经济学第一章英文版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What I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bout? 1) Historians of economic thought often describe ________ written by ________ and published in ________ as the first real exposition of an economic model. A) "Of the Balance of Trade," David Hume, 1776 B) "Wealth of Nations," David Hume, 1758 C) "Wealth of Nations," Adam Smith, 1758 D) "Wealth of Nations," Adam Smith, 1776 E) "Of the Balance of Trade," David Hume, 1758 Answer: E Question Status: Previous Edition 2) From 1959 to 2004, A) the U.S. economy roughly tripled in size. B) U.S. imports roughly tripled in size. C) the share of US Trade in the economy roughly tripled in size. D) U.S. Imports roughly tripled as compared to U.S. exports. E) U.S. exports roughly tripled in size. Answer: C Question Status: Previous Edition 3) The United States is less dependent on trade than most other countries because A) the United States is a relatively large country. B) the United States is a "Superpower." C)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United States makes it less dependent on anything. D) the United States invests in many other countries. E) many countries inves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swer: A Question Status: Previous Edition 4) Ancient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from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are A) not relevant to current policy analysis. B) are only of moderate relevance in today's modern international economy. C) are highly relevant in today's modern international economy. D) are the only theories that actually relevant to modern international economy. E)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by modern mathematically oriented theorists. Answer: C Question Status: Previous Edition 5) An important insigh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is that when countries exchange goods and services one with the other it A) is always beneficial to both countries. B) is usually beneficial to both countries. C) is typically beneficial only to the low wage trade partner country. D) is typically harmful to the technologically lagging country. E) tends to create unemployment in both countries. Answer: B Question Status: Previous Edition

完整版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十版重点笔记

《国际经济学》(第10版)保罗·R·克鲁格曼 重点笔记 第三章劳动生产率与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 1.机会成本:利用一定资源或时间生产一种商品时,而失去的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其他最佳替代品的机会。 2.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具有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如果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则两国之间的贸易能使两国都受益。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国际贸易模型。他指出,国际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是国际贸易的唯一决定因素。该理论被称为李嘉图模型。 3.单一要素经济 单位产品劳动投入(a):生产率的倒数,用来表示劳动生产率。L生产可能性边界(PPF):一个国家的资源是有限的,它所能生产的产品也是有限的,因此就存在着产品替代的问题:多生产一种产品就意味着要牺牲另一种产品的产量。 一个经济体的生产可能性边界(PPF)显示了其固定数量资源所能生产的商品的最大数量。 本国资源对产出的限制:aQ + aQ ≤ L WLWLCC (斜率的绝对值等于横轴商品的机会成本)奶酪的机会成本k= - a /a = (a – /a )Q ,Q = L/a LWCLCLWLCWLW相对价格与供给而劳奶酪和葡萄酒的供给是由劳动力的流向决定的,简化模型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等工资率单一要素模型中不存在利润,奶酪部门每小时的动力总会流向工资比较高的部门。 /a。,葡萄酒部门每小时的工资率等于小时内创造的价值P/aP于一个工人在1LWWCLC < /P时,奶酪部门的工资率就比较高,该国会专业化生产奶酪;当 > a/aP当P /P WLC CLWWC/a = aP /P/aa时,葡萄酒部门的工资率就比较高,该国会专业化生产葡萄酒;当LWCLC LC WLW时,该国会生产奶酪和葡萄酒两种产品。该国价格与生产之间关系的关键命题:当一个国家的奶酪的相对价格高于它的机会成本时,就专门生产奶酪;当奶酪的相对价格低于它的机会成本时,该国就专门生产葡萄酒。a = /P如:在没有国际贸易时,产品的相对价格等于它们的相对单位产品劳动投入。P LC CW /a LW 4.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我们就说当一个国家能够以少于其他国家的劳动投入生产出同样单位的商品时,:绝对优势 **aaaa < < 和该国在生产这种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如:LWLCLCLW ****/a/ aaaa/aa/a本国在生产奶酪上具有比较优势:或 < < LW LCLW LCLCLCLW LW **/a/aaa,外国奶酪的相对价格为。如果没有国际贸易,本国奶酪的相对价格为LW LWLCLC将奶酪从本国运到外国或将葡萄酒一旦进行国际贸易,因为外国奶酪的相对价格比本国高,外国将出口足

克鲁格曼 国际经济学第10版 英文答案 国际贸易部分krugman_intlecon10_im_12_GE

Chapter 12 Controversies in Trade Policy ?Chapter Organization Sophisticated Arguments for Activist Trade Policy Technology and Externalities 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Strategic Trade Policy Box: A Warning from Intel’s Founder Case Study: When the Chips Were Up Globalization and Low-Wage Labor The Anti-Globalization Movement Trade and Wages Revisited Labor Standards and Trade Negotiations Environmental and Cultural Issues The WTO and National Independence Case Study: A Tragedy in Bangladesh Globaliz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Globalization, Growth, and Pollution The Problem of “Pollution Havens” The Carbon Tariff Dispute Summary ?Chapter Overview Although the text has shown why, in general, free trade is a good policy, this chapter considers two controversies in trade policy that challenge free trade. The first regards strategic trade policy. Proponents of activist government trade intervention argue that certain industries are desirable and may be underfunded by markets or dominated by 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warrant som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The second controversy regards the recent debate over the 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on workers, the environment, and sovereignty. While the anti-globalization arguments often lack sound structure, their visceral nature demonstrates that the spread of trade is extremely troubling to some groups. As seen in the previous chapters, activist trade policy may be justified if there are market failures. One important type of market failure involves externalities present in high-technology industries due to their knowledge creation. Existence of externalities associated wit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high technology make the private return to investing in these activities less than their social return. This means ? 2015 Pearson Education, Inc.

克鲁格曼 国际经济学第10版 英文答案 国际金融部分krugman_intlecon10_im_14_GE

Chapter 14 (3) Exchange Rates and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An Asset Approach Chapter Organization Exchange Rates and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Domestic and Foreign Prices Exchange Rates and Relative Prices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The Actors Box: Exchange Rates, Auto Prices, and Currency War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rket Spot Rates and Forward Rates Foreign Exchange Swaps Futures and Options The Demand for Foreign Currency Assets Assets and Asset Returns Box: Nondeliverable Forward Exchange Trading in Asia Risk and Liquidity Interest Rates Exchange Rates and Asset Returns A Simple Rule Return, Risk, and Liquidity in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Equilibrium in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Interest Parity: The Basic Equilibrium Condition How Changes in the Current Exchange Rate Affect Expected Returns The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Interest Rates, Expectations, and Equilibrium The Effect of Changing Interest Rates on the Current Exchange Rate The Effect of Changing Expectations on the Current Exchange Rate Case Study: What Explains the Carry Trade? Summary APPENDIX TO CHAPTER 14 (3): Forward Exchange Rates and Covered Interest Parity ? 2015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克鲁格曼 国际经济学第10版 英文答案 国际贸易部分krugman_intlecon10_im_08_GE

Chapter 8 Firms in the Global Economy: Export Decisions, Outsourcing, and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Chapter Organization The Theory of Imperfect Competition Monopoly: A Brief Review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Trade The Effects of Increased Market Size Gains from an Integrated Market: A Numerical Example The Significance of Intra-Industry Trade Case Study: The Emergence of the Turkish Automotives Industry Firm Responses to Trade: Winners, Losers, and Industry Performance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across Producers The Effects of Increased Market Size Trade Costs and Export Decisions Dumping Case Study: Antidumping as Protectionism Multinationals and Outsourcing Case Study: Pattern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lows Around the World The Firm’s Decision Regardin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utsourcing Case Study: Shipping Jobs Overseas? Offshoring and Unemploy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Consequences of Multinationals and Foreign Outsourcing Summary APPENDIX TO CHAPTER 8: Determining Marginal Revenue ? 2015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国际经济学第十版课后标准答案-(萨尔瓦多、杨冰译)

国际经济学第十版课后答案-(萨尔瓦多、杨冰译)

————————————————————————————————作者:————————————————————————————————日期:

国际经济学(第十版)多米尼克.萨尔瓦多(著) P16页练习题 6.(1)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的提高(如由于税率的上浮所致),会带来需求量的什么变化? 答: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的提高,则该商品的需求量将会下降。 (2)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一种进口商品价格的提高(如由于进口关税的上浮所致),会带来需求量的什么变化? 答: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一种进口商品价格的提高,则该商品的出口量将会下降。 7.(1)一国政府如何能消除或减少预算赤字? 答:一国政府可以通过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来消除或者减少预算赤字。(2)一个国家如何能消除或减少贸易逆差? 答:一个国家要消除或减少其贸易逆差的方式有:对进口商品增税、补贴出口,借如更多的国外债券、减少借出外国债券,降低该国的国民收入水平。 8.(1)国际经济关系与地区经济关系有何区别? 答:在国际经济关系下,国家通常限制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的货物、服务和因素,不同的语言、消费习惯和法律规定同样也阻碍了它们在国际间的流动,此外,国际收支会在各种货币收据和付款中流通。 而在地区经济关系下,就关税和进行相同的货币而言,区际流动的货物、服务和因素没有面临这样的限制因素,它们经常是在同样的语言环境下,在类似的消费习惯和法律规定下进行的,这就与国际经济关系形成了鲜明对比。 (2)它们在哪方面相似? 答:国际经济关系和地区经济关系的相似点:两者都跨越了空间距离,事实上,它们都是在远距离贸易下的产物,把经济看待成在一个进行着生产、交换和消费的空间中的单一点,这也是从经济学的复位空间将它们区分。

国际经济学第九版答案

国际经济学第九版答案 【篇一:国际经济学第九版英文课后答案第13单元】> balance of payments outline 13.1 introduction 13.2 balance of payments accounting principles 13.2a debits and credits 13.2b double-entry bookkeeping 13.3 the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case study 13-1: the major goods exports and imports of the united states 13.4 accounting balances and disequilibrium in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13.5 the postwar balance of paym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case study 13-2: the major trade partn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case study 13-3: the u.s. trade deficit with japan case study 13-4:the exploding u.s. trade deficit with china 13.6 the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case study 13-5: the united states as a debtor nation appendix: a13.1 the imf method of reporting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a13.2 the case of the missing surplus balance of paymentscapital account credit transactionsautonomous transactions debit transactionsaccommodating transactions capital inflow official reserve account capital outflowofficial settlements balance double-entry bookkeeping deficit in the balance of paymentsunilateral transferssurplus in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statistical discrepancy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 current account 1. in the first lecture, i would cover sections 1 and 2a. the average student usually finds the meaning of capital inflows and outflows particularly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refore, i would pay special care in presenting the material in section 2a. i would also assign problems 1 to 8. 2.in the second lecture, i would cover section 2b and go over problems 1-8.i would present sections 3 and 4 in the third lecture, and stress the meaning and measurement of balance of payments deficits and surpluses.sections 5 and 6 (which are mostly descriptive

国际经济学第九版英文课后答案 第10单元

CHAPTER 10 ECONOMIC INTEGRATION: CUSTOMS UNIONS AND FREE TRADE AREAS OUTLINE 10.1 Introduction 10.2 Trade-Creating Customs Unions 10.2a Trade Creation 10.2b Illustration of a Trade-Creating Customs Union 10.3 Trade-Diverting Customs Unions 10.3a Trade Diversion 10.3b Illustration of a Trade-Diverting Customs Union 10.4 The Theory of the Second Best and Other Static Welfare Effects 10.4a The Theory of the Second Best 10.4b Conditions More Likely to Lead to Increased Welfare 10.4c Other Static Welfare Effects of Customs Unions 10.5 Dynamic Benefits of Customs Unions *10.6 History of Attempts at Economic Integration 10.6a The European Union Case Study 10-1: Economic Profile of the EU, NAFTA, and Japan Case Study 10-2: Gains from the Single EU Market 10.6b The 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 10.6c The North American and Other Free Trade Agreements Case Study 10-3: Mexico's Gains from NAFTA – Expectations and Outcome 10.6d Attempts at Economic Integration Among Developing Nations Case Study 10-4: Economic Profile of Mercosur Case Study 10-5: Changes in Trade Patterns with Economic Integration 344A 10.6e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Central, Eastern Europe & Former Soviet Republics Case Study 10-6: Per Capita Income of Transition Economies Appendix: A10.1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of Static Effects of a Trade-Diverting Customs Union A10.2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Around the World Key Terms Economic integration Variable import levies 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s 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 (EFTA) (6920811.d oc) 10-1 Dominick Salvatore

克鲁格曼 国际经济学第10版 英文答案 国际贸易部分krugman_intlecon10_im_09_GE

Chapter 9 The Instruments of Trade Policy Chapter Organization Basic Tariff Analysis Supply, Demand, and Trade in a Single Industry Effects of a Tariff Measuring the Amount of Protection Costs and Benefits of a Tariff Consumer and Producer Surplus Measuring the Costs and Benefits Box: Tariffs for the Long Haul Other Instruments of Trade Policy Export Subsidies: Theory Case Study: Europe’s 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 Import Quotas: Theory Case Study: An Import Quota in Practice: U.S. Sugar 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s Case Study: A 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 in Practice Local Content Requirements Box: Bridging the Gap Other Trade Policy Instruments The Effects of Trade Policy: A Summary Summary APPENDIX TO CHAPTER 9: Tariffs and Import Quotas in the Presence of Monopoly The Model with Free Trade The Model with a Tariff The Model with an Import Quota Comparing a Tariff and a Quota ? 2015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