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PPT课件

合集下载

【原创】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共36张PPT).ppt

【原创】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共36张PPT).ppt

汉初对秦朝速亡的反思
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 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秦任刑法不变, 卒灭赵氏。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 帝不怿而有惭色。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秦非不欲治也、然而失之者,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 夫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敝。
一、汉承秦制,无为而治: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
刘邦称帝,汉朝建立
汉初形势图(公元前202年)
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 汉王为皇帝。汉王曰:“吾闻帝贤 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 不敢当帝位。”群臣皆曰:“大王 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 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 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
课标
●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 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 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 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目录
01 02 03 04
汉承秦制,无为而治: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 霸王道杂之:西汉的强盛 士人、外戚、宦官:东汉的兴衰 大一统气象:两汉的文化
——《汉书·食货志》
与民休息,文景之治
太史公曰: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 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 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史记·吕太后本纪》
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 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 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 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守闾阎者 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 先行义而后绌耻辱焉。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PPT课件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PPT课件
——乐府《江南》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云万余里,各在 天一涯。 谈谈你对上述诗赋的感受 ——《行行重行行》
新知讲解 医学成就 1、战国至西汉《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2、东汉《神农本草经》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3、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被誉为“医圣”
新知讲解
科技成就
在代数、几何学上的贡献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突出
政治举措:
1、平定割据政权,实现全国统一; 2、“事归台阁”,严格控制外戚干政; 3、裁并机构,裁减地方官吏,提倡节俭;
4、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
光武
经济举措:
中兴
三十税一 释放奴婢 清查全国田地、户口
作用: 加强皇权专制 加强中央集权
增加收入缓和矛盾
文化举措: 提倡文教,重视儒学;以“柔道”治天下
思想举措: 1、接受卫绾、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
2、公元前135年,设五经博士;前124年,建 立太学;
确立儒学独尊地位,使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 识形态。
材料引导
“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思 想 专 制
新知讲解
拓疆举措: 1、战略反击匈奴,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
黄巾起义后,地 方官员拥兵自重,军阀 割据局面就此出现,它 动摇了东汉王朝统治基 础,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合作探究 结合教材P27“问题探究”材料,分析豪强 地主势力的发展与东汉政权衰亡的关系。
东汉政权依靠豪强势力建立。东汉建立后, 豪强地主 势力迅速膨胀起来。疯狂兼并土地,广占田园,与政 府争夺人口,贪图享乐,恶化社会风气,激化社会 矛盾,还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加速东汉政权的衰亡 。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PPT精品课件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PPT精品课件

文 无为思想 化 已经不适

1、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设五经博士
军 事
匈奴 问题 严重
1、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取得三次较大战争的胜利;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郡 2、西北:张骞出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设西域都护府 3、治理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对 外 措 施

推恩令,削诸侯; 皇权加强丞相愁;
措 施
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 政支出
结 果
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
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
1、地方势 1、“推恩令”,加强中央权力,削弱诸侯王势力
力过大威胁
中央集权 2、丞相权
政 力过大威胁 皇权
治 3、地方豪
2、中外朝制度:中朝直接听命于皇帝,削弱相权 3、察举制度:官吏选拔制度(征辟制)
作乱一方社 会风气不良
5、社会治理: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镇压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 对
1、币制混乱、 盐铁私营导
1、改革币制,铸币权收归中央
经 致地方财力 过大,影响
2、盐铁官营(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销售和管理)
内 措 施
济 经济发展 2、商人流动
3、均输平准,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性大,不利 于管理
4、算缗、告缗,抑制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
3、均输平准,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于管理
4、算缗、告缗,抑制工商业者、
征收财产税
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
文 无为思 化 想已经
不适合
军 匈奴

问题 严重
1、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设五经博士
1、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取得三次较大战争 的胜利;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郡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优秀课件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优秀课件

第4课
昏 侯


西汉与东汉
饼统一多民Leabharlann 封建国家的巩固第 一 篇章
西汉
(一)帝国初建
1.西汉的建立
朝代卡片





朝代
西汉
时间 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
都城
长安
“汉兴, 接秦之弊, 丈夫从军旅, 老弱转粮饷, 作业剧而财匮, 自天子 不能具钧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齐民 无藏盖。” ——《史记·平准书》
汉兴, 扫除烦苛, 与民休息。至于孝文, 加
以之以恭俭, 孝景遵业, 五六十载之间, 至于移
风易俗, 黎民醇厚。
——班固《汉书·景帝
纪》
思考:据材料,说出西汉之初 的社会景象?
西 田秦地汉的荒初暴芜年政社, 会人和经口长济锐期遭减到的。严战重乱破坏,
2.汉承秦制,有所损益:重建国家机器
权力核心
皇帝制度
四大发明 金、银、漆器 丝绸 瓷器 茶叶
香料 各种宗教 珠宝 皮货 药材
影响: (1)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 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2)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
欧洲“和一北非带。一路”
(3)对今天中国的影响。
敦煌
西域都护府
张掖
酒泉 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 武威
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 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材料1 至汉武帝初七十余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早则民人
给家足, 都鄙廪庾庚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巨万,……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汉书》
材料2 汉武帝曾言: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 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 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联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事。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共22张PPT)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共22张PPT)
天灾频发,民不聊生,揭竿而起--
东汉走向衰败,原因有哪些?
四、两汉的文化
分类
内容
影响
史学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 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②东汉班固:《汉书》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文学 汉赋、乐府诗、五言诗 铺陈排比,辞藻华丽;反映社会真实情况
①《黄帝内经》
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盐铁
改革
官营
币制
经济
均输 平准
抑制 商业
2、经济大一统——加强对经济的垄断
(2020·山东高考·2)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
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
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
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B.强化了经济控制
B
C.开通了丝路贸易
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后汉书·光武帝纪》
25年刘秀建东汉 定都洛阳(汉光武帝)
三、东汉的兴衰
2、光武中兴
王莽改制
政治 王莽本人即为外戚篡汉;
建立新朝后改革官制。
经济 废除土地私有,行土地国有的 文化 “王田制”;废除奴隶制度。
光武中兴
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 打击外戚;整顿吏治。 清查全国田亩、户口;释放奴 婢;大兴儒学。
汉高祖刘邦
2.统治制度(1)西汉初年“汉承秦制” (中央集权制、监察制、郡县制、官吏选拔制、赋税徭役兵役制) (2)有所损益——郡国并行 从诛杀异姓王到分封同姓王,皆因“惩戒亡秦孤立之败”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PPT优秀课件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PPT优秀课件

政治:
经济:
思想:
①“推恩令”
①铸币权收归中央 ①独尊儒术
②设立中朝,加强皇权, ②盐铁官营
削弱相权
③均输、平准
③察举制
④征收工商业财产税
④设十三州刺史
⑤任用酷吏治理地方
汉武帝巩固统一
加强中央集权
政治:
①“推恩令” 解决诸侯王坐大坐强的危机 ②设立中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皇权相权斗争之始
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监察地方官员子弟和豪强势力
汉武帝巩固统一
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
①铸币权收归中央
②盐铁官营
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实现经济大一统
③均输、平准
抑制商人垄断市场,平抑物价
④征收工商业财产税 抑制工商业
汉武帝巩固统一
思想: ①尊崇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方面,儒家推崇统一的思想适应 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另一方面,虽是“独尊儒术”,但 实际上是儒法兼施,且也只是选取 儒家思想中对其统治有利的部分。
约占当时西汉人口五分之一。
军功受益阶层被授3亿亩耕地, 豪族地主兼并土地现象严重,
1500万亩住宅土地,二者约占 当时全国耕地百分之四十。
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 社会动荡不安。
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光武中兴
政治: ①“退功臣,进文吏” ②加强皇权,增强尚书 台的作用 ③严控外戚干政
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巩固统一
河西四郡: 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 西域都护府 敦煌郡 设置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 军政。
积极开拓疆域
张骞出使西域
丝绸之路
积极开拓疆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
西汉的灭亡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PPT课件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PPT课件

(2)史料二表明汉代中央官制有什么变化?其实质是什么? 提示 变化:汉武帝重用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等 组成中朝,形成中外朝制度,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实质:加强 皇权。 (3)据史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抑商手段的特点。概括 指出其主要目的及表现。 提示 特点:汉朝通过行政干预和经济剥夺来削弱商业和商人。 目的:打击商人势力的膨胀,增强政府财政收入,增强国家实 力等。表现:改革币制、政府垄断经营、打击和压制商人等。
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政策。始于春秋战 国时期,汉武帝时加强,此后历朝历代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盐 铁专卖。盐铁专卖的收入是历代政府的重要财源,一定程度上 阻碍了商品流通及商业的发展。
3.思想“大一统” (1)汉武帝接受、___董__仲__舒_____的建议,尊崇儒术。 (2)公元前 136 年,朝廷设立___五__经__博__士___,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___主__流__意__识___形态。
——《汉书·食货志》 史料二 (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
——《史记·孝文本纪》
(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 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 史料三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谦; 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 康,汉言文景,美矣!
【史料实证】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政治、经济举措及影响 史料一
史料二 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 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汉书·刘辅传》 史料三 汉武帝时,通过行政干预和经济剥夺来削弱高赀、富 商大贾的势力,使抑商政策达到极端:实行盐铁酒专卖,迫使 大商贾退出商业活动的主要阵地,起到了压制商人的目的…… 改币制,也在于打击“不佐国家之急”的商人;均输、平准的 实行更是以官办贩运货易排除私商,并由政府垄断物价,而征 收财产税及算缗、告缗几乎使全国所有富商大贾陷于破产。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教学课件(共32张ppt).ppt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教学课件(共32张ppt).ppt

商作人业不,得而拥大有饥土馑地。,…—…—天重子农不抑能以商具恭醇俭驷,,孝而景遵业,提五倡六节十俭载,之间,—至— 于减移少风财易政俗支,出
田将租相十或五乘税牛一车。 汉高祖
———调—动《农汉黎—民书民《生·醇汉产食厚书积货。·极志周卷性》云五成·康景田,帝租汉汉纪三文言第十、文五税景景》一帝,美—矣—!减轻农民负担

军事上

王莽新朝
东汉的兴衰 光武中兴
党锢之祸
史学
两汉的文化 文学
科技
本课小结:秦汉时期阶段特征
政治
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官僚政 治逐渐代替贵族政治,奠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 农耕经济发展,精耕细作技术逐渐成熟,手工业、商业也 得到了很大发展;国家对经济主导作用突出。
思想 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儒学官方化得以确立;科技文化 文化 得到很大发展;奠定了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
均 输 : 武帝在郡国任命了均输官。其职责是将朝廷需要的贡品及时运往京师, 然后将不需要的物品运到价格较贵的地区出售,所得钱财上缴大司农。 平准:武帝在各地设置平准仓。如果某种商品开始涨价,就迅速抛售,跌价时 则大量购入。
(4)抑制工商业者,向工商业主征收财产税
二、西汉的强盛
3.思想文化措施:独尊儒术
(2)中央行政:内外朝制度★
影响: ①尚书令作用开始提升; ②有利于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二、西汉的强盛
1.政治措施:中央集权
(3)选官:察举制 理解:为什么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A.选官标准:
B.选官过程: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进行考察,选取合适的人才推荐给 上级或中央,经中央组织考试后由中央任命。
二、西汉的强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又称《本草经》或《本经》, 托名“神农”所作,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国古代第 一部药物学专著。
张仲景(东汉) :编著《伤寒杂病论》,论述了“望、闻、 问、切”四诊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张仲景也被后 人成为“医圣”。 华陀(东汉):精于方药针灸,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最早的 麻醉药“麻沸散”和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五禽戏”,模仿虎、 奴威胁,边患不止 诸侯坐大,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豪强势大 丞相权重,威胁皇权
刘彻即位时郡国形势图
刘彻晚年郡国形势图
西汉初年,听任郡国自由铸钱,私 铸之风盛行。造成币制紊乱,铜钱 大小轻重不一,劣币充斥市场。铜 钱越来越轻、物价越来越贵的现象 日趋严重。同时一些诸侯王和豪商 大贾、豪强地主乘机利用财势操纵 铸币大权,积蓄经济力量。景帝在 “七国之乱,中认识到令民私铸的 后果不仅仅带来经济问题,而且造 成严重的政治问题。汉武帝时期, “大兴兵伐匈奴”,加上皇室用度 庞大,使得略有好转的国家财力储 备又出现入不敷出的枯竭获态。于 是在公元前113年进行币制改革, “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 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 行。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输 入其铜三官。”这种新铸的钱,称 为五株钱。从而杜绝了汉初以来民 间私铸金钱的流弊,从此以后,全 国货币统由政府铸造,币制归于统 一。
董仲舒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 于天子”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 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 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 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 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 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 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 可明,民知所从矣。”
公元9年,外戚王莽篡位改制,但颁布的 一系列改革措施不切实际反而使社会矛盾 激化,爆发农民大起义, 23年,王莽政权被推翻, 25年,刘秀重建汉朝,随后实现全国统一
西汉发展曲线
汉景帝
“文景 之治” 汉文

图 鼎盛
汉武帝(刘 彻),十六 岁登基,是
杰出的政治
汉高
家、战略家。

建立
灭亡
一、西汉初创与“文景 之治”
公元前202年, 刘邦建立汉朝, 定都长安,史称 西汉或前汉。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 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 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 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4.科技 上:
《九章算术》: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1、水运浑象仪 2、候风地动仪(测定地震方向) 3、地球是圆的,比欧洲早1000多 年
(东汉) 浑象仪张衡
地动仪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成为了主要书写材料,为 中西文化传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4.农业上:
《氾胜之书》,是西汉晚 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 一般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一 部农书。《汉书‧艺文志》 著录作“《氾胜之》十八 篇”,《氾胜之书》是后 世的通称。《氾胜之书》 与《齐民要术》、《农 书》、《农政全书》为中 国古代四大农书。
1.动欲慕古,不切实际。 2.性情躁扰,轻于改作。 3.刚愎自用,所用非人。
政治上: 1.设置尚书台,严格控制外戚干政,加强中央集权 2.裁并机构及官吏,节省财政支出 3.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
经济上: 1.轻徭薄赋,清查垦田、人口 2.下诏释放奴隶
思想上: 1.提倡文教,重视儒学,以“柔道”治天下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材料一、二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有 什么特点?还有什么措施?
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国并行制。 2.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3.休养生息 4.黄老之学
直接原因:景帝削藩 根本原因:高祖分封 同姓王
二、西汉的强盛:
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 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 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 帝,政治家、文学家。
第4课 西汉与东汉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拓疆土、尊崇儒术等举措, 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 意义。 2.通过了解汉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 衰亡的原因。
素养解读: 1.从史料实证角度把握汉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 家的举措。 2.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两汉对西域的经营对我国多 民族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 3.从历史解释角度分析两汉衰亡的原因。
陶制东汉庄园城堡 模型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四、两汉的文化 1.史学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2.文学
乐府诗---上邪
3.医学:
《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分《灵枢》、《素问》
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 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 经》)。奠定中医理论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 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