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看债作股思路的若干分析:信用利差-可以参考、无法依靠

合集下载

信用分析师如何评估债券的信用利差

信用分析师如何评估债券的信用利差

信用分析师如何评估债券的信用利差债券市场的风险与回报一直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在这个市场上,信用利差(Credit Spread)是评估债券信用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信用分析师通过评估债券的信用利差可以为投资者提供重要的投资建议。

本文将介绍信用分析师如何评估债券的信用利差,并探讨与此相关的重要因素。

一、什么是信用利差信用利差是指债券收益率与无风险利率之间的差异。

通常,无风险利率可以通过国债收益率或央行基准利率来衡量。

债券的信用利差是投资者对违约风险的补偿,也反映债券发行人的信用质量。

较高的信用利差意味着较高的信用风险和较高的投资回报,而较低的信用利差则意味着较低的信用风险和较低的投资回报。

二、评估债券信用利差的方法信用分析师评估债券信用利差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债券发行人的信用评级债券发行人的信用评级是评估其信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信用评级机构如标普、穆迪和惠誉都会对债券发行人进行评级。

信用评级可以提供有关债券发行人违约概率的参考信息,较低的信用评级通常意味着较高的信用利差。

2. 债券的到期期限债券的到期期限也是影响信用利差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到期期限较长的债券具有较高的信用利差,因为长期债券承担着更长时间的违约风险。

3. 债券的流动性债券的流动性也会对信用利差产生影响。

流动性差的债券往往具有较高的信用利差,因为投资者购买这些债券可能难以及时转让,导致投资风险增加。

4. 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风险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风险是评估债券信用利差的重要因素。

如果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或者某个行业面临困境,债券的信用利差通常会上升,反之则会下降。

5. 市场需求和供应市场需求和供应也会对债券的信用利差产生影响。

如果市场对某个特定类型的债券需求旺盛,而供应有限,那么这种债券的信用利差通常会收窄。

三、债券信用利差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投资者可以利用信用利差来进行投资决策。

当信用利差较高时,投资者可以考虑购买该债券以获取更高的回报。

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公司债信用利差是指公司债券与国债之间的利率差额,反映了公司债券的风险水平。

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因素、公司内在因素和市场因素。

宏观经济因素如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等会直接影响公司的信用状况,进而影响其发行债券的信用利差。

公司内在因素包括资产负债状况、盈利能力等,反映了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

市场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供给以及投资者情绪等因素。

综合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制定相应的对策,如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加强信息披露等,以降低公司债信用利差。

展望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债信用利差的波动性可能会增加,相关研究仍需深入探讨。

【关键词】公司债信用利差、我国、影响因素、宏观经济、公司内在因素、市场因素、综合分析、对策建议、展望未来、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概念解释。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公司债信用利差是指公司债券的收益率与无风险利率之间的差额,是评估公司债券风险的重要指标。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公司债券市场的逐渐成熟,公司债信用利差逐渐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研究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深入了解公司债券市场的运行机制,为投资者提供科学的投资决策依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公司债信用利差的波动受到了越来越多因素的影响。

深入研究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揭示公司债市场的运作规律,为政府决策和市场监管提供参考依据。

对影响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也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对公司债券市场的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促进公司债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1.2 研究意义公司债信用利差是评估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重要指标,对于投资者和公司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壮大,公司债券市场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深入研究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公司债券市场的运行规律,有利于提高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能力,促进公司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债券市场的信用利差分析

债券市场的信用利差分析

债券市场的信用利差分析债券市场中的信用利差是指不同信用评级的债券之间的收益率差异,也可以称为信用利差或者债券利差。

它是评估债券市场上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指标。

通过分析信用利差的变化,投资者可以了解债券市场的风险状况,从而作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信用利差分析是分析债券市场中投资风险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债券市场中,不同信用评级的债券由于发行主体信用状况的差异而存在不同的风险和回报。

信用评级机构对发行主体进行评级,从AAA(最高信用等级)到D(最低信用等级),通过评级可以对债券的风险进行划分。

一般来说,信用评级较高的债券风险较低,回报相对较低;而信用评级较低的债券风险较高,回报相对较高。

信用利差在债券市场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反映了市场对不同信用等级债券的信用风险预期。

当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担忧增加时,信用利差会扩大;当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担忧减少时,信用利差会收缩。

因此,通过分析信用利差的走势,投资者可以判断债券市场的风险情况,发现投资机会。

在实际分析中,投资者可以通过比较同类型债券的信用利差来评估其价值。

例如,投资者可以比较同期限的企业债券和国债的信用利差,如果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较高,意味着市场对其信用风险的担忧较高,可能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相反,如果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较低,说明市场对其信用风险的担忧较小,可能是一个较好的投资选择。

除了比较不同类型债券的信用利差,还可以比较同一发行主体不同债券之间的信用利差。

例如,同一公司发行的不同期限债券之间的信用利差可以反映市场对该公司未来发展的不同预期。

如果较短期限的债券信用利差较高,说明市场对该公司短期内的风险较为担忧;而较长期限的债券信用利差较低,说明市场对该公司长期内的风险较为乐观。

通过对这种情况的分析,投资者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发行主体的风险和回报。

此外,还可以利用信用利差分析预测市场的信用趋势。

如果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担忧逐渐增加,信用利差会不断扩大;相反,如果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担忧逐渐减少,信用利差会逐渐收缩。

《2024年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宏观决定因素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宏观决定因素研究》范文

《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宏观决定因素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企业债券已成为重要的融资工具之一。

然而,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问题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信用利差是指同一时间点上,相同期限的国债收益率与相应企业债券收益率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受多种宏观因素的影响,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投资者合理评估风险、优化投资组合,以及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宏观决定因素。

二、文献综述以往研究多从宏观经济环境、货币政策、行业发展、企业特征等方面来分析信用利差的决定因素。

宏观环境方面,如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等对信用利差有着显著影响;货币政策方面,货币供应量、利率变动等也会影响企业债券的信用风险和收益。

此外,行业周期、企业财务状况、信用评级等因素也是影响信用利差的重要因素。

三、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现状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品种日益丰富。

然而,市场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信息披露不充分等。

这些问题导致投资者在评估企业债券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进而影响信用利差。

四、宏观决定因素分析1. 宏观经济环境: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等是影响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重要因素。

当经济繁荣时,企业盈利能力强,债券违约风险降低,信用利差缩小;反之,经济衰退时,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债券违约风险增加,信用利差扩大。

2. 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利率的调整等货币政策操作会直接影响企业融资成本和债券的市场价格。

当货币政策宽松时,市场流动性充足,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债券价格上升,信用利差缩小;反之,货币政策收紧时,市场流动性减少,企业融资成本增加,债券价格下降,信用利差扩大。

3. 行业发展:不同行业的经营状况、竞争格局、政策支持等差异也会影响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

一般来说,处于成长阶段、竞争激烈、政策支持较少的行业的企业债券信用利差较高;而处于成熟阶段、竞争稳定、政策支持较多的行业的企业债券信用利差较低。

证券市场的债券分析与选择方法

证券市场的债券分析与选择方法

证券市场的债券分析与选择方法债券是一种长期的定期利息债务工具,广泛应用于证券市场。

对于投资者而言,了解债券的分析与选择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本文将探讨证券市场中的债券分析与选择方法。

债券分析方法1. 市场分析用于评估债券市场的整体情况和趋势。

这包括了对国内外经济环境、货币政策、利率走势等方面的综合分析。

通过对市场情况的了解,投资者可以预测债券市场的趋势,并作出相应的投资策略。

2. 发行方分析通过研究债券的发行方,可以评估其财务状况和信用风险。

这包括对发行方的财务报表、经营管理、行业背景等方面的详细研究。

投资者需要评估发行方的偿债能力和信用评级,以判断其债券的安全性和收益潜力。

3. 债券特征分析债券的各种特征可以影响其风险和回报。

投资者需要分析债券类型、到期日期、票面利率、付息方式等特征,并了解它们对债券价格和回报的影响。

例如,短期债券通常具有较低的风险和回报,而高收益债券则可能面临较高的违约风险。

债券选择方法1. 信用评级信用评级是对发行方信用状况的评估,由专业机构进行。

投资者可以参考信用评级来判断债券的信用风险。

一般而言,高信用评级的债券具有较低的违约风险,但回报相对较低。

而低信用评级的债券可能具有更高的回报,但也面临更高的违约风险。

2. 利差分析利差是指同期限、类别的债券的利率之差。

通过比较不同债券的利差,投资者可以判断市场对于不同债券的评价,以及对应的风险和回报。

较高的利差意味着市场对该债券的风险较高,反之亦然。

投资者可以选择适当的利差来平衡风险与回报。

3. 市场流动性投资者应关注债券的市场流动性,即债券的买卖容易程度。

流动性较高的债券可以更容易地买入和卖出,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

反之,流动性较低的债券可能存在较高的买卖价差和买卖难度。

因此,投资者需要考虑债券的市场流动性来确保投资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结论通过市场分析、发行方分析和债券特征分析,投资者可以全面了解债券市场的情况和债券的风险特征。

《2024年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宏观决定因素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宏观决定因素研究》范文

《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宏观决定因素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企业债券已成为重要的融资工具之一。

然而,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问题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信用利差是指同一时间,相同期限的国债收益率与企业债券收益率之间的差值。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宏观决定因素,以期为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过去的研究表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因素、企业自身因素等。

其中,宏观经济环境是影响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学者认为,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化会影响企业债券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需求,从而影响信用利差。

此外,政策因素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也会对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产生影响。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收集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相关数据,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实证分析。

具体而言,本文选取了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因素、企业自身因素等多个维度的指标,通过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各因素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

四、实证分析1. 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宏观经济环境是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重要决定因素。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化都会对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产生影响。

具体而言,当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率上升或利率水平下降时,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会相应扩大。

这是因为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会增加企业的违约风险,投资者要求更高的风险回报,从而导致信用利差的扩大。

2. 政策因素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政策因素也是影响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重要因素。

实证分析表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变化都会对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产生影响。

当货币政策收紧或财政政策调整时,市场流动性会受到影响,企业融资难度加大,从而导致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扩大。

此外,政策的不确定性也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违约风险,进而影响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

债券市场信用利差

债券市场信用利差

利率风险的产生原因
债券价格会随着市场利率的变动而变 动,因此持有债券的投资者面临着利 率风险。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价 格下降,反之亦然。
利率风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债券的固 定收益与市场利率的变动密切相关。 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固定收益的吸引 力降低,债券价格下降;反之,当市 场利率下降时,固定收益的吸引力增 加,债券价格上升。
利率波动性的影响
利率波动性的定义
利率波动性是指市场利率波动的 幅度和频率。市场利率的波动性 越大,投资者面临的利率风险也 越大。
利率波动性的产生原 因
利率波动性主要由以下因素引起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货币政 策调整、资本市场情绪波动等。
利率波动性对信用利 差的影响
利率波动性是影响信用利差的重 要因素之一。当利率波动性增加 时,投资者对信用债的需求减少 ,信用利差扩大;反之,当利率 波动性减少时,投资者对信用债 的需求增加,信用利差缩小。
债券市场的特点和功能
债券市场具有融资功能,为企 业提供融资渠道,促进经济发 展。
债券市场具有分散风险功能, 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投资选 择,降低风险。
债券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 反映市场对风险和收益的评估 ,引导资源合理配置。
债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随着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深入发展, 债券市场呈现出国际化、复杂化和专 业化的发展趋势。
欧洲主权债市场信用利差分析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欧洲主权债市场信用利差在分析中表现出较大的波动 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风险、经济形势 和财政状况等。
在欧洲主权债市场,政治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较为 显著。如果一个国家出现政治动荡或政治危机可能会 导致投资者对该国债券的信心下降进而导致信用利差 扩大。相反如果政治局势稳定则有利于降低该国债券 的违约风险进而导致信用利差缩小。此外如果一个国 家发生大规模的自然灾害也会增加该国债券的违约风 险进而导致信用利差扩大。

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受多方因素综合影响。

宏观经济环境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率和利率水平都能对公司债信用利差产生影响。

行业竞争状况也会对公司债信用利差造成一定影响,行业发展前景和市场份额都是影响因素。

公司自身因素包括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治理结构,这些因素对公司的信用利差也有重要影响。

监管政策是影响公司债信用利差的重要因素之一,监管政策的变化会导致市场情绪波动,间接影响信用利差。

市场情绪也是影响公司债信用利差的重要因素,投资者情绪的波动会影响债券市场情绪,从而影响公司债信用利差的水平。

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受到多方因素综合影响,投资者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投资决策。

【关键词】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竞争状况、公司自身因素、监管政策、市场情绪、因素分析、影响、结论。

1. 引言1.1 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影响因素分析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是指公司债券与同期国债之间的利差,也可以理解为市场对公司债信用风险的定价。

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变动受多方因素影响,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竞争状况、公司自身因素、监管政策和市场情绪等。

宏观经济环境对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货币政策等都会对公司债信用利差产生影响。

在经济增长较快时,公司债信用利差可能会收窄;而在经济不景气时,公司债信用利差可能会扩大。

行业竞争状况也是影响公司债信用利差的重要因素之一。

行业的盈利能力、市场地位、市场前景等都会影响投资者对公司债信用风险的看法,从而影响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大小。

公司自身因素如财务状况、经营风险、治理结构等也对公司债信用利差有影响。

监管政策和市场情绪也会对公司债信用利差产生一定影响。

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受多方因素综合影响,投资者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评估公司债信用风险,做出更合理的投资决策。

2. 正文2.1 宏观经济环境对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宏观经济环境对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2:银行间信用利差与 A 股隐含 ERP 时有背离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0%
2007-06-29 2007-08-29 2007-10-29 2007-12-29 2008-02-29 2008-04-30 2008-06-30 2008-08-31 2008-10-31 2008-12-31 2009-02-28 2009-04-30 2009-06-30 2009-08-31 2009-10-31 2009-12-31 2010-02-28 2010-04-30 2010-06-30 2010-08-31 2010-10-31 2010-12-31 2011-02-28 2011-04-30 2011-06-30 2011-08-31 2011-10-31 2011-12-31 2012-02-29
上证综指
隐含ERP(右轴)
资料来源:WIND,申万研究
既然如此,有没有可能通过跟踪或者推断其他某个变量,最终能提前判断 隐含 ERP 或者风险偏好的变动方向。如果能找到这一指标,对于判断股指的行 进方向,意义重大。很多股票投资者将债券市场的信用利差视为这一变量,但 从实证角度看,可以参考、无法依靠。
资金流动、经济和政策的变动信号、无风险利率的变动和风险情绪的波动。 证
券 2《. A 股篮球论--Show Time 选择仓
殊不知,两者由于交易主体不同和市场的分割,可以借鉴,但不可不加辨
研 究
位、垃圾时间把握结构》--2012 年
报 2 月 21 日
识地接受。

3.《这一次,票据贴现利率未必灵》 隐含 ERP 由股指倒推,是股指的同步反向指标,反映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变
既可以用银行间的债券收益率,也可以用交易所的债券收益率。两者的参与主
体不一致,交易所的参与主体更类似 A 股的交易主体,所以更值得参考。
1.3“信用利差”无法替代隐含ERP
首先,检验银行间“信用利差”和隐含ERP的关系,时有背离。 这里使用 “绝对信用利差”,主要是一年和五年期企业债与同期国债收益率之差 2 。08 年来至少出现三次长时间背离:08 年初至 08 年 8 月份、10 年二季度、10 年 9 月至 11 年 4 月。
--2012 年 3 月 2 日
化。很多股票投资者将债券市场的信用利差视为隐含 ERP 的替代指标,但
从实证角度看,并不妥当。
4.《春季躁动四月决断》—2012 年 3 月 14 日
所谓“信用利差”是指市场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债券给出的收益率差额。“信
5《. 基于预测 VS 基于对策》---2012 年 4 月 11 日
1.概念和逻辑的辨析:隐含ERP和信用利差
在研究一个复杂的问题前,先辨析概念、界定范围,否则鸡同鸭讲。
1.1 隐含ERP是股指的同步反向指标
按照经典的 DDM 模型,股价的变动可以分解为利润增速、无风险利率和隐 含的股权风险溢价。在这里,利润增速和无风险利率均与其他因素相关,独立 于股指波动,而隐含 ERP 本质上是残差项,由股指倒推出来,所以大致是股指 的同步反向指标,反映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变化。
1 关于无风险利率和票据贴现利率的研究参见宽体策论三《这一次,票据贴现利率未必灵》。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3 申万研究·拓展您的价值
2012 年 5 月
宽体策论
差别等;二是“相对信用利差”,即相同期限、不同评级债券间的利率差异,
反映了市场对不同评级债券之间的偏好。从具体采用的指标看,“信用利差”
策 略 研 究
宽体策论系列报告(八)
2012 年 5 月 16 日
投 资 策 略
相关研究
信用利差:可以Leabharlann 考、无法依靠——对一种“看债作股”思路的若干分析
主要观点:
11.《从少林到武当--本轮经济和股
市调整分析》--2012 年 2 月 7 日
最近两年,“看债做股”的想法非常流行。股票投资者希望从债券市场看到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2 申万研究·拓展您的价值
2012 年 5 月
宽体策论
最近两年,“看债做股”的想法越来越流行,股票投资者希望从债券市场
看到资金流动、经济和政策的变动信号、无风险利率的变动和风险情绪的波动。
殊不知,两者由于交易主体不同和市场的分割,可以借鉴,但不可不加辨识地
接受,本文主要探讨信用利差对股票市场的启示1。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 申万研究·拓展您的价值
2012 年 5 月
图表目录
宽体策论
图 1:隐含 ERP 是股指的同步反向指标..................................... 3 图 2:银行间信用利差与 A 股隐含 ERP 时有背离 ............................. 4 图 3:08 年上半年成本上升挫伤利润增长 .................................. 4 图 4:08 年 9 月至年底美元指数 .......................................... 4 图 5:2010 年上半年库存调整导致经济下滑 ................................ 5 图 6:2010 年全年 GDP 和 CPI............................................. 5 图 7:10 年 9 月份之后,通胀压力开始加大 ................................ 5 图 8:10 年 9 月至 11 年 4 月,央行连续 4 次加息 ........................... 5 图 9:交易所代表性个券的“信用利差”与隐含 ERP 关系更吻合 ............... 6 图 10:美股(S&P500)与信用利差同步反向 ................................ 6 图 11:美国隐含风险溢价和信用利差同步同向 .............................. 6 图 12:银行是信用债的主要交易者........................................ 7 图 13:“其他机构”构成 A 股市场的主要交易者 ............................. 7 图 14:09 年 7 月以后新增信贷回落 ....................................... 7 图 15:1Y 央票发行重启,银行间市场利率飙升 ............................. 7 图 16:交易所信用利差与 GDP 关系不稳定 .................................. 8 图 17:交易所信用利差工业增加值同比 .................................... 8 图 18:银行间信用利差与 7 天回购利率相关 ................................ 8 图 19:交易所信用利差与 7 天回购利率相关 ................................ 8
2012 年 5 月
目录
宽体策论
1. 概念和逻辑的辨析:隐含ERP和信用利差 ........................... 3
1.1 隐含ERP是股指的同步反向指标................................................................. 3 1.2 何为“信用利差”? ...................................................................................... 3 1.3“信用利差”无法替代隐含ERP................................................................... 4
图 1:隐含 ERP 是股指的同步反向指标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0%
2002-04-30 2002-08-31 2002-12-31 2003-04-30 2003-08-31 2003-12-31 2004-04-30 2004-08-31 2004-12-31 2005-04-30 2005-08-31 2005-12-31 2006-04-30 2006-08-31 2006-12-31 2007-04-30 2007-08-31 2007-12-31 2008-04-30 2008-08-31 2008-12-31 2009-04-30 2009-08-31 2009-12-31 2010-04-30 2010-08-31 2010-12-31 2011-04-30 2011-08-31 2011-12-31
研究支持 金倩婧 jinqj@
联系人 张潇潇
(8621)23297818×7387 zhangxx@
启发:可以参考,无法依靠。“信用利差”确实反映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而 且美国的经验表明,其与股指的关系稳定,为什么到了 A 股就不能用?我 们觉得,很有可能是由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分割、投资者无法进行多市场配 置所致。这种现象会在一个较长的阶段存在,但是分析和跟踪“信用利差”, 对股票投资依然有诸多启发:市场分割造成交易主体不同,相互借鉴;观 察“共享信息”的不同反应,进行“实体实验”。
2. 启发:可以参考、无法依靠 .................................................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