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前言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 前言:地理

初中地理 前言:地理

重庆市涪陵第二中学校课堂教学教案(注:主备教师不必填写个性修改部分,使用教师必须补充个性修改才可使用。

)前言:地理概述)课时第(1)课时使用教师新课1.思考:同学们身边有哪些地理现象?(学生回答)总结同学的回答为两方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

定义: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核心内容是人地关系。

2.地理分类自然地理地理学举例:自然地理学研究什么?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即在地球表面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区间内的一个特殊圈层。

探究:窗外雨滴的形成。

人文地理学研究什么?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人种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商业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等。

探究:蔺市镇果园的兴衰历程。

3.同学们总结地理学科的特点(区域性、空间性、综合性、人地相关性)4.探究:如何学地理。

总结:学无定法,贵在得法。

1、学会善于使用地图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

学习地理要学会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养成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左书右图,图文并茂”,从地图中获取知识信息,发现知识、提高技能。

地图是工具,也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学会了使用地图的方法和习惯,学习地理就会学得轻松、学得有趣,才能学好地理。

2、学会收集处理信息现代社会是个信息社会,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信息,如电视新闻、报刊杂志、媒体网络、旅游科技、综艺体育等,经常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这些信息中很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鲜活生动的地理知识和敏感具体的地理问题,我们要善于收集和处理,不断补充丰富地理知识。

课外同学们也要注意博览群书,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如走进图书馆,访问互联网站,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等,及时查阅收集、检索处理地理信息。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人教版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人教版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背景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南北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中,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

在我国,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加速现代化进程。

这些都给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挑战和有待探索的新课题。

关注全球性问题和我国新世纪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地理课程是当前的迫切任务。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建立,都为地理课程革新注入了活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

二、课程性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慧圈等圈层所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

因此,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

第二,地域性。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

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

三、基本理念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高中地理新课标

高中地理新课标

《全日制一般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相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地理科学的快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动素养教化,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动身,构建体现现代教化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须要的中学地理课程。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育创新意识和实践实力,增加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赐予中学地理教化的使命。

一、课程性质地理学是探讨地理环境以与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具的两个显著特点:第一,综合性。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困难系统。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

其次,地域性。

地理学不仅探讨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空间运动、空间变更的规律。

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中学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化阶段地理课程相连接,是中学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相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驾驭地理学习和地理探讨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由必修课程与选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

建立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中学地理课程,供应将来公民必备的地理学问,增加学生的地理学习实力和生存实力。

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相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满意不同的地理学习须要。

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中学地理课程,满意学习探究扑克然奇妙、相识生活环境、驾驭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须要。

地理课堂 前言

地理课堂 前言

5.高考需要
• 地理——文科偏理 • 地理是一门自然和人文交叉的学科;研究 的是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现 象和人文现象。
高中地理 vs 初中地理
例如:世界 最高峰?最 长的河?
• 初中地理:表象、记忆——是什么? • 高中地理:本质、理解——为什么? 例如:珠穆朗玛 峰怎样形成?长 江怎样形成?
1.素质修养
• 地理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气质。 • 常识:国界的确定、行政区划、城市规划 等 • 胡锦涛、温家宝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生活需要
• 防治灾害
• 老鼠搬家、鸡飞上树、鸭不下水、鱼儿惊慌水 面跳、老猫叼着小猫跑……
可能会发生什么???
• 导航
3.爱国需要
4.发展需要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学强识 • 诸葛亮
高中地理学什么?
学习方法
• 重在理解 • 多看图、多画图 • ,积极思考 • 做笔记,看笔记 • 作业自主完成
合作愉快~
Welcome~
民以食为天,我以“地”为食
谈一谈
• 你喜欢地理吗?
• 学地理的人一般心胸都比较广阔。 • 因为地理是一门覆盖面很广的学科,天空 大地海洋,山川河流湖泊,世界各地的风 土人情都包含在里面。
• 为何要学地理?
• • • • • • 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大气 素质修养 生活需要 爱国需要 发展需要 高考要求

地理实习报告范文5篇

地理实习报告范文5篇

地理实习报告范文5篇地理实习报告篇1前言本次综合地理野外实习活动是在大学学习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专业课程,对气象、土壤、植物、综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学习完成后,于20xx年5月13日至20xx年5月19日,在莫世江教授、陈群利副教授、丁卫红副教授、张群生老师的带领下,和全体毕节学院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XX级地理科学本科班同学,在北海海底世界、北海银滩、北海老街、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涠洲岛火山等地区,主要针对土壤、植被、气候、地貌、地质、人文景观的实习活动。

1.实习目的和意义综合野外实习是地理科学本科专业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技能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野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综合考察和调查,能够获得更多典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并初步掌握地理野外考察、调查方法和步骤。

2.实习时间、地点和线路2.1实习时间:20xx年5月13日至20xx年5月19日2.2实习地点:广西北海2.3考察路线:海底世界——北海银滩——北海老街——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涠洲岛火山地貌3.实习区域概况3.1地理位置:北海市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所辖地级市之一,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面向东南亚,位于东经108°50′45′~109°47′28′,北纬20°54′~21°55′34′之间,西北距南宁206公里,东距广东湛江198公里,东南距海南海口市147海里。

它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南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濒越南,是东南亚、中亚、西亚、非洲和欧洲各国与中国大陆海运最近的港口之一,云、贵、川及广西各省区对外贸易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

3.2面积:总面积3337平方公里3.3人口:总人口135万,其中市区人口43万3.4气候: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沿海地区、北部湾东北岸,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光、雨源充沛,气候宜人。

高一地理开学第一课《前言-走进地理学》

高一地理开学第一课《前言-走进地理学》
? 地理是什么
杏花
薰衣草
上海中心大厦
地理(Geography)
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 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一、初中地理讲些什么?
2016长沙中考
一、初中地理讲些什么?
地球、地图
世界地理 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
在什么地方 发生什么现象
二、高中地理讲些什么?
(2020新课标Ⅰ卷)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 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 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 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图1)。据此完成 1~3 题。
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 造地更加关注 A.增加耕地面积 B.防治水土流失 C.改善人居环境 D.提高作物产量
3.推测开展治沟透地的地方 ①居住用地紧张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坡耕地比例大 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 ①③ B.①④ A. C.②③ D.②④
(2020新课标Ⅰ卷)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 岳桦林帶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 (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践,岳桦林 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 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結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 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 9~11 题。
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 要体现在 A.优化农业结构 B.方便田间耕作 C.健全公共服务 D.提高耕地肥力
(2020新课标Ⅰ卷)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 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 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 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图1)。据此完成 1~3 题。

高中地理前言:上好第一节课

高中地理前言:上好第一节课

降水最多的地方
乞拉朋齐,当地名称 Sohra,是印度东北部梅加 拉亚邦东卡西山区(East Khasi Hills district)的 一个小城镇,海拔1484米。它是世界上曾经在一 年和一月内降水最多的地区,有“世界雨极”之 称。乞拉朋齐人口约6000多。居民多为卡西族, 属母系社会。
降水最少的地方
讲解各小组展示的结果,然后进行点评
⑤ 教师补充拓展
希望大家能够做到
一. 自主预习时不允许讨论,各自独立完成导学案
二. 在小组讨论期间,每位同学都要说出自己的观点,
不滥竽充数
三. 在有同学展示结束后希望同学们能够给予掌声 四. 教师讲解时,能够做好笔记 五. 课后及时完成作业
六. 配合课代表和小组长的检查,并尊重他人的劳动
最古老的国家
古巴比伦 古印度 古埃及 古中国
古巴比伦
世界的东方在公元前 3500 年左右,出现了人类最早的奴 隶制国家,并有了先进的铸造技术。大约在公元前 2250 年左右,居住在这里的苏美尔人创造了先进的文明,不仅 发明了文字即楔形文字,使两河流域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 史时期,还发明了适合书写的工具—“泥板书”。公元前 2006 年,阿摩利人颠覆了乌尔第王朝,建立了巴比伦王 国,在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安了家。两 河流域肥沃的土壤,高度的文明为阿摩利人注入了新鲜的 血液,之后的几百年间,马里、伊新、拉尔萨等城邦相继 建立了起来,直到前1792年汉谟拉比即位才有所改观。
古印度
古印度与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并称为“四大 文明古国”(梁启超言)。但实际上有别于其他 三个文明古国,古代印度只是制基础上的小王国。古印度虽 然是一个多种姓的、历史包袱较沉重的国家,但 依然为世界文化留下了独特风格的遗产。

地理上课用:前言

地理上课用:前言

产生疑问?
1.冥王星为什么会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 2.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成为行星? 3.冥王星与其他行星有哪些不同?
环境问题--不是危言耸听
二.地理学做什么
1.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怎样形成的? 2.各种事物在一定的空间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次序联 系起来的? 3.人类应当以怎样的态度来构建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关 系,并与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形式分享生存的权利?
4.地理位置对政治、社会、经济有什么重要性 ?
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协调、 区域协调、人才战略等 解释、 解决之道
城市的交通问题—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科技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的影响不断减弱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激发科学探究的欲望
三、为什么学地理?
1、素质修养 2、生活需要
3、爱国需要
一.地理学是什么
地理就是探“地”之“道理” 地理要解决的问题有四个“W” 会怎样will be
1、定义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中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交互作 用的基本原理,阐明地域系统、空间结构、实践过程、人 在关系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 响的规律的一门科学。
考试要求: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会考)对考试 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从低 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应用。
等第标准: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学科学业水平 测试(会考)将学生学业成绩分为优秀、良 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第,依次用A、B、 C、E表示。

简言之: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 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人地关系) 的科学。 即:地理学是探究其中的道理和规律的一门博大精深 的科学。
2、特点:地域性和综合性 3、性质: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 4、核心:人地关系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