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早九年级数学上第章旋转专题一点通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旋转》全章复习与巩固--重点题型巩固练习](提高)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旋转》全章复习与巩固--重点题型巩固练习](提高)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数学重难点有效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旋转》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练习(提高)【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在下列四个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2. 时钟钟面上的分针从12时开始绕中心旋转12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分针指向的数字为3B.此时分针指向的数字为6C.此时分针指向的数字为4D.分针转动3,但时针却未改变3.如图,若正方形EFGH由正方形ABCD绕某点旋转得到,则可以作为旋转中心的是().A.M或O或N B.E或O或C C.E或O或N D.M或O或C4.如图,菱形OABC的一边OA在x轴上,将菱形OAB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75°至OA′B′C′的位置,若OB=,∠C=120°,则点B′的坐标为().A.(3,)B.(3,)C.(,)D.(,)第3题第4题第5题5.如图,在Rt△ABC 中,∠ACB=90°,∠A=30°,BC=2.将△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n度后得到△EDC,此时点D在AB边上,斜边DE交AC边于点F,则n的大小和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A.30,2 B.60,2 C.60, D.60,6.(2015•乌鲁木齐)如图,将斜边长为4的直角三角板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两条直角边分别与坐标轴重合,P为斜边的中点.现将此三角板绕点O顺时针旋转120°后点P的对应点的坐标是()A.(,1)B.(1,﹣)C.(2,﹣2)D.(2,﹣2)7.下列图案都是在一个图案的基础上,在“几何画板”软件中拖动一点后形成的,它们的共性是都可以由一个“基本图案”通过连续旋转得来,旋转的角度是().A.30° B.45° C.60° D.90°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6,1)向左平移4个单位到达点A2的位置,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到达点A3的位置,△A1A2A3绕点A2逆时针方向旋转900,则旋转后A3的坐标为( ).A.(-2,1)B.(1,1)C.(-1,1)D.(5,1)二. 填空题9. (2015•扬州)如图,已知Rt△ABC中,∠ACB=90°,AC=6,BC=4,将△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DEC.若点F是DE的中点,连接AF,则AF=.10.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正方形AEFG的边长为1cm.如果正方形AEFG绕点A旋转,那么C、F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为_________ cm.11.绕一定点旋转180°后与原来图形重合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正六边形就是这样的图形.小明发现将正六边形绕着它的中心旋转一个小于180°的角,也可以使它与原来的正六边形重合,请你写出小明发现的一个旋转角的度数: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所示,在Rt△ABC中,∠A=90°,AB=AC=4cm,以斜边BC上距离B点cm的H为中心,把这个三角形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至△DEF,则旋转前后两个直角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是___cm2.13.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AD=2,将腰CD以D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至ED,连接AE、DE,△ADE的面积为3,则BC的长为_________.14. 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是斜边,P为△ABC内一点,将△ABP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与△ACP′重合,如果AP=3,那么线段PP′的长等于________.15.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0的坐标为(1,0),进行如下操作:将线段OP0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再将其长度伸长为OP0的2倍,得到线段OP1;又将线段OP1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长度伸长为OP1的2倍,得到线段OP2,如此重复操作下去,得到线段OP3,OP4,…,则:(1)点P5的坐标为__________;(2)落在x轴正半轴上的点P n坐标是_________,其中n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0的坐标为(1,0),将点P0绕着原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点P1,延长OP1到点P2,使OP2=2OP1,再将点P2绕着原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点P3,则点P3的坐标是__________.三综合题17. 如图,已知,点P是正方ABCD内一点,且AP∶BP∶CP=1∶2∶3.求证:∠APB=135°.18.如图,已知点D是△ABC的BC边的中点,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DE⊥DF.求证: BE + CF>EF19.(2015•黄冈中学自主招生)阅读下面材料:小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ABC(其中∠BAC是一个可以变化的角)中,AB=2,AC=4,以BC为边在BC的下方作等边△PBC,求AP的最大值.小伟是这样思考的:利用变换和等边三角形将边的位置重新组合.他的方法是以点B为旋转中心将△ABP 逆时针旋转60°得到△A′BC,连接A′A,当点A落在A′C上时,此题可解(如图2).请你回答:AP的最大值是.参考小伟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如图3,等腰Rt△ABC.边AB=4,P为△ABC内部一点,则AP+BP+CP的最小值是.(结果可以不化简)20.如图14―1,14―2,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M是AB延长线上一点.直角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经过点D,且直角顶点E在AB边上滑动(点E不与点A,B重合),另一条直角边与∠CBM的平分线BF相交于点F.⑴如图14―1,当点E在AB边的中点位置时:①通过测量DE,EF的长度,猜想DE与EF满足的数量关系是;②连接点E与AD边的中点N,猜想NE与BF满足的数量关系是;③请证明你的上述两猜想.⑵如图14―2,当点E 在AB 边上的任意位置时,请你在AD 边上找到一点N ,使得NE=BF ,进而猜想此时DE 与EF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2.【答案】C.【解析】分针每5分钟转动30.3.【答案】A.【解析】 因为以M 或O 或N 为旋转中心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4.【答案】D. 【解析】因为是菱形,所以可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5.【答案】C.【解析】△BDC 为正三角形,所以△FDC 为直角三角形,∠DCF=30°,DF=1,FC=,即求得.6.【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画出△AOB 绕着O 点顺时针旋转120°得到的△COD,连接OP ,OQ ,过Q 作QM⊥y 轴,∴∠POQ=120°, ∵AP=OP,∴∠BAO=∠POA=30°, ∴∠MOQ=30°,在Rt△OMQ 中,OQ=OP=2, ∴M Q=1,OM=,则P 的对应点Q 的坐标为(1,﹣),故选B 7.【答案】D. 8.【答案】C.【解析】232,1),A (2,4),A (即旋转90°后3A 坐标为(-1,1).二、填空题9.【答案】5.【解析】作FG ⊥AC ,根据旋转的性质,EC=BC=4,DC=AC=6,∠ACD=∠ACB=90°, ∵点F 是DE 的中点, ∴FG ∥CD∴GF=CD=AC=3 EG=EC=BC=2 ∵AC=6,EC=BC=4 ∴AE=2 ∴AG=4根据勾股定理,AF=5.10.【答案】【解析】当点F 在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时,CF=AC ﹣AF ,当点F 不在正方形的对角线上时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AC ﹣AF <CF <AC+AF ,∴当点F 在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时,C 、F 两点之间的距离最小,∴CF=AC﹣AF=4﹣=.故答案为:11.【答案】60°或120°.【解析】正六边形的中心角是60°.12.【答案】1.【解析】证明△FHC 和△FH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腰长为,即得.13.【答案】5.【解析】做DF ⊥BC,EG ⊥AD,交AD 的延长线于点G ,则AD=BF,可证得△DEG ≌△DCF,即EG=FC,又因为3ADEs△,所以EG=3,即BC=BF+FC=AD+EG=5.14.【答案】【解析】由旋转可知△AP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PP ′=15.【答案】(1),(2)落在x 轴正半轴上的点P n 坐标是,其中n 满足的条件是n=8k (k=0,1,2,…)16.【答案】(-1,).【解析】首先求得12,P P 的坐标,即可求得3P 坐标.三.解答题17.【解析】证明:将△APB绕点B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至△CP′B位置(如图),则有△APB≌△CP′B.∴BP′= BP,CP′=AP,∠PBP′=90°,∠APB=∠CP′B.设CP′= AP= k,则BP′= BP=2k,CP= 3k,在Rt△BP′P中,BP′= BP= 2k,∴∠BP′P=45°.=(3k)2= CP2,∴∠C P′P=90°,∴∠CP′B=∠CP′P+∠BP′P=90°+45°=135°,即∠APB=135°.18.【解析】证明:将△BDE绕点D沿顺时针方向旋转180°至△CDG位置,则有△BDE≌△CDG.∴BE=CG,ED=DG.∵DE⊥DF,即 DF⊥EG.∴EF=FG,在△FCG中CG+CF>FG,即BE+CF>EF.19.【解析】解:(1)如图2,∵△ABP逆时针旋转60°得到△A′BC,∴∠A′BA=60°,A′B=AB,AP=A′C∴△A′BA是等边三角形,∴A′A=AB=BA′=2,在△AA′C中,A′C<AA′+AC,即AP<6,则当点A′A、C三点共线时,A′C=AA′+AC,即AP=6,即AP的最大值是:6;故答案是:6.(2)如图3,∵Rt△ABC是等腰三角形,∴AB=BC.以B为中心,将△APB逆时针旋转60°得到△A'P'B.则A'B=AB=BC=4,PA=P′A′,PB=P′B,∴PA+PB+PC=P′A′+P'B+PC.∵当A'、P'、P、C四点共线时,(P'A+P'B+PC)最短,即线段A'C最短,∴A'C=PA+PB+PC,∴A'C长度即为所求.过A'作A'D⊥CB延长线于D.∵∠A'BA=60°(由旋转可知),∴∠1=30°.∵A'B=4,∴A'D=2,BD=2,∴CD=4+2.在Rt△A'DC中A'C====2+2;∴AP+BP+CP的最小值是:2+2(或不化简为).故答案是:2+2(或不化简为).20.【解析】⑴①DE=EF;②NE=BF.③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N,E分别为AD,AB的中点,∴DN=EB∵BF平分∠CBM,AN=AE,∴∠DNE=∠EBF=90°+45°=135°∵∠NDE+∠DEA=90°,∠BEF+∠DEA=90°,∴∠NDE=∠BEF∴△DNE≌△EBF∴ DE=EF,NE=BF⑵在DA边上截取DN=EB(或截取AN=AE),连结NE,点N就使得NE=BF成立(图略)此时, DE=EF.。

九年级数学上册《旋转》练习与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旋转》练习与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旋转》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ABC 与A'B'C'是成中心对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BCA'B'C'SS=B .AB A'B'=,AC A'C'=,BC B'C'= C .AB//A'B',AC //A'C',BC //B'C'D .ACOA'B'OSS=2.如图,将Rt △ABC 绕直角顶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 1B 1C ,连接AA 1,若∠AA 1B 1=15°,则∠B 的度数是( )A .75°B .60°C .50°D .45°3.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案中,既可用旋转来分析整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又可用轴对称来分析整个图案的形成过程的图案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线段是线段绕某点逆时针旋转角得到的,点与对应,则角的大小为( )A .B .C .D .5.下列图形中,绕某个点旋转90°能与自身重合的有( )①正方形;②长方形;③等边三角形;④线段;⑤角;⑥平行四边形.A .1个B .2个C .3个D .4个6.下列几何图形中,绕其对称中心点旋转任意角度后,所得到的图形都和原图形重合,这个图形是( )A .正方形B .正六边形C .五角星D .圆7.下列四个图案是小明家在瓷砖厂选购的四种地砖图案,其中既可用旋转来分析整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又可用平移来分析整个图案的形成过程的是( ) A .B .C .D .8.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的图形是( ) A .B .C .D .9.时钟上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60min ,则经过20min ,分针旋转了( )A .20B .60C .90D .12010.如图,E 、F 分别是正方形ABCD 的边AB 、BC 上的点,BE=CF ,连接CE 、DF .将△BCE 绕着正方形的中心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CDF 的位置,则旋转角是A .45°B .60°C .90°D .120°二、填空题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 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 1(﹣3,﹣83),P 点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P 2(a ,b )12.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3,将矩形ABC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矩形AEFG ,点B 的对应点E 落在CD 上,且DE=EF ,则AB 的长为_____.13.已知点()3,2P ,则点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1P 的坐标是________,点P 关于原点O 的对称点2P 的坐标是________.14.已知点()M 2m 1,m 1+-与点N 关于原点对称,若点N 在第二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5.已知坐标平面上的机器人接受指令“(a ,A )”﹙a≥0,0°<A <180°﹚后的行动结果为:在原地顺时针旋转A 后,再向面对方向沿直线行走a .若机器人的位置在原点,面对方向为y 轴的负半轴,则它完成一次指令(2,60°)后,所在位置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16.如图,在Rt AOB 中,90A ∠=,60AOB ∠=,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OB 的顶点O 、A 均在格点上,点B 在x 轴上,点A 的坐标为()1,2-.()1点A 关于点O 中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2)AO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60后得到11A OB ,那么点1A 的坐标为________;线段AB 在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是________.三、解答题17.如图,P 是矩形ABCD 下方一点,将△PCD 绕点P 顺时针旋转60°后,恰好点D 与点A 重合,得到△PEA ,连接EB ,问:△ABE 是什么特殊三角形?请说明理由.18.如图,在中,,,点分别在上(点与点不重合),且.将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当的斜边、直角边与分别相交于点(点与点不重合)时,设.(1)求证:;(2)求关于的函数解析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9.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画出△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A B C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将△AOB绕着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DCB,使得点D落在x轴的正半轴上,连接OC,AD.(1)求证:OC=AD;(2)求OC的长.21.明明在办手抄报的时候,他想用图形“○○、△△、=”(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为构件,构思具有一定意义的图形,他在图中左边方框中已经设计好了一个,你还能构思出其他的图形吗?请你在图中的右框中画出一个与之不同的图形,并写出一两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22.如图,在4×4的方格纸中,△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1)在图1中,画出一个与△ABC成中心对称的格点三角形;(2)在图2中,画出一个与△ABC 成轴对称且与△ABC 有公共边的格点三角形; (3)在图3中,画出△ABC 绕着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三角形.23.如图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线段AB 、CD 的端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图()1中,画一个以线段AB 一边的四边形ABEF ,且四边形ABEF 是面积为7的中心对称图形,点E 、F 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并直接写出线段BE 的长;()2在图()2中,画一个以线段CD 为斜边直角三角形CDG ,且CDG 的面积是2,点G在小方形的顶点上.24.等边OAB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2,0A ,将OAB 绕点O 顺时针方向旋转(0360)a a <<得11OA B .()1求出点B 的坐标;()2当1A 与1B 的纵坐标相同时,求出a 的值; ()3在()2的条件下直接写出点1B 的坐标.25.如图,P 是正ABC 内的一点,若将PA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到P'AB , (1)求PAP'∠的度数.(2)若AP 3=,BP 4=,PC 5=,求APB ∠的度数.九(上)数学《旋转》练习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ABC 与A'B'C'是成中心对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BCA'B'C'SS=B .AB A'B'=,AC A'C'=,BC B'C'= C .AB//A'B',AC //A'C',BC //B'C'D .ACOA'B'OSS=【答案】D2.如图,将Rt △ABC 绕直角顶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 1B 1C ,连接AA 1,若∠AA 1B 1=15°,则∠B 的度数是( )A .75°B .60°C .50°D .45°【答案】B3.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案中,既可用旋转来分析整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又可用轴对称来分析整个图案的形成过程的图案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D4.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线段是线段绕某点逆时针旋转角得到的,点与对应,则角的大小为()A.B.C.D.【答案】C5.下列图形中,绕某个点旋转90°能与自身重合的有( )①正方形;②长方形;③等边三角形;④线段;⑤角;⑥平行四边形.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A6.下列几何图形中,绕其对称中心点旋转任意角度后,所得到的图形都和原图形重合,这个图形是( )A.正方形B.正六边形C.五角星D.圆【答案】D7.下列四个图案是小明家在瓷砖厂选购的四种地砖图案,其中既可用旋转来分析整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又可用平移来分析整个图案的形成过程的是()A.B.C.D.【答案】C8.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的图形是()A.B.C.D.【答案】D9.时钟上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60min,则经过20min,分针旋转了()A.20B.60C.90D.120【答案】D10.如图,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AB、BC上的点,BE=CF,连接CE、DF.将△BCE绕着正方形的中心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CDF的位置,则旋转角是A .45°B .60°C .90°D .120°【答案】C二、填空题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 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 1(﹣3,﹣83),P 点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P 2(a ,b ) 【答案】﹣2.12.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3,将矩形ABC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矩形AEFG ,点B 的对应点E 落在CD 上,且DE=EF ,则AB 的长为_____.【答案】13.已知点()3,2P ,则点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1P 的坐标是________,点P 关于原点O 的对称点2P 的坐标是________. 【答案】()3,2- ()3,2--14.已知点()M 2m 1,m 1+-与点N 关于原点对称,若点N 在第二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1m 12-<<.15.已知坐标平面上的机器人接受指令“(a ,A )”﹙a≥0,0°<A <180°﹚后的行动结果为:在原地顺时针旋转A 后,再向面对方向沿直线行走a .若机器人的位置在原点,面对方向为y 轴的负半轴,则它完成一次指令(2,60°)后,所在位置的坐标为____________.【答案】(-1)16.如图,在Rt AOB 中,90A ∠=,60AOB ∠=,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OB 的顶点O 、A 均在格点上,点B 在x 轴上,点A 的坐标为()1,2-.()1点A 关于点O 中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2)AO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60后得到11A OB ,那么点1A 的坐标为________;线段AB 在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是________. 【答案】()1,2- ()1,2 52π三、解答题17.如图,P 是矩形ABCD 下方一点,将△PCD 绕点P 顺时针旋转60°后,恰好点D 与点A 重合,得到△PEA ,连接EB ,问:△ABE 是什么特殊三角形?请说明理由.【答案】解:△ABE 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1分 由旋转得△PAE ≌△PDC∴CD=AE ,PD=PA,∠1=∠2……………………3分 ∵∠DPA=60°∴△PDA 是等边三角形…………4分 ∴∠3=∠PAD =60°.由矩形ABCD 知,CD =AB ,∠CDA =∠DAB =90°. ∴∠1=∠4=∠2=30°………………………6分 ∴AE =CD =AB ,∠EAB =∠2+∠4=60°, ∴△ABE 为等边三角形…………………………7分 18.如图,在中,,,点分别在上(点与点不重合),且.将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当的斜边、直角边与分别相交于点(点与点不重合)时,设.(1)求证:;(2)求关于的函数解析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答案】(1)见解析;(2)19.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画出△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A B C【答案】详见解析.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将△AOB绕着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DCB,使得点D落在x轴的正半轴上,连接OC,AD.(1)求证:OC=AD;(2)求OC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OC=2√3.21.明明在办手抄报的时候,他想用图形“○○、△△、=”(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为构件,构思具有一定意义的图形,他在图中左边方框中已经设计好了一个,你还能构思出其他的图形吗?请你在图中的右框中画出一个与之不同的图形,并写出一两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答案】见解析22.如图,在4×4的方格纸中,△ABC 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1)在图1中,画出一个与△ABC 成中心对称的格点三角形;(2)在图2中,画出一个与△ABC 成轴对称且与△ABC 有公共边的格点三角形; (3)在图3中,画出△ABC 绕着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三角形.【答案】(1)如图所示见解析;(2)如图所示见解析;(3)如图所示见解析. 23.如图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线段AB 、CD 的端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图()1中,画一个以线段AB 一边的四边形ABEF ,且四边形ABEF 是面积为7的中心对称图形,点E 、F 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并直接写出线段BE 的长;()2在图()2中,画一个以线段CD 为斜边直角三角形CDG ,且CDG 的面积是2,点G 在小方形的顶点上.【答案】见解析24.等边OAB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2,0A ,将OAB 绕点O 顺时针方向旋转(0360)a a <<得11OA B .()1求出点B 的坐标;()2当1A 与1B 的纵坐标相同时,求出a 的值; ()3在()2的条件下直接写出点1B 的坐标.【答案】(1)( . (2) 120a =或300a = (3)( -或(1, 25.如图,P 是正ABC 内的一点,若将PA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到P'AB , (1)求PAP'∠的度数. (2)若AP 3=,BP 4=,PC 5=,求APB ∠的度数.【答案】(1)PAP'60∠=;(2)APB 150∠=.。

勤学早数学九年级上册

勤学早数学九年级上册

勤学早数学九年级上册一、一元二次方程。

1. 定义与一般形式。

- 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 一般形式:ax^2+bx + c = 0(a≠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 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 例如方程3x^2-5x + 2 = 0,这里a = 3,b=- 5,c = 2。

2. 解法。

- 直接开平方法。

- 对于形如x^2=k(k≥0)的方程,可以直接开平方得到x=±√(k)。

- 例如方程x^2=9,解得x = 3或x=-3。

- 配方法。

- 步骤:先将方程化为ax^2+bx = - c的形式,然后在方程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b)/(2a))^2,将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x+(b)/(2a))^2,再进行开方求解。

- 例如对于方程x^2+6x - 7 = 0,首先将方程变形为x^2+6x=7,然后在两边加上((6)/(2))^2=9,得到(x + 3)^2=16,开方得x+3=±4,解得x = 1或x=-7。

- 公式法。

-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 + c = 0(a≠0),其求根公式为x=frac{-b±√(b^2)-4ac}{2a}。

- 例如方程2x^2-3x - 2 = 0,这里a = 2,b=-3,c=-2,代入求根公式x=frac{3±√((-3)^2)-4×2×(-2)}{2×2}=(3±√(9 + 16))/(4)=(3±5)/(4),解得x = 2或x=-(1)/(2)。

- 因式分解法。

- 把方程化为一边是零,另一边是两个一次因式积的形式(ax + m)(bx +n)=0,则ax + m = 0或bx + n = 0,从而求解。

- 例如方程x^2-3x + 2 = 0,分解因式得(x - 1)(x - 2)=0,解得x = 1或x = 2。

036.勤学早测试卷目录(16-17) 数学 九年级(上、下)

036.勤学早测试卷目录(16-17)  数学 九年级(上、下)

勤学早测试卷(2016-2017)数学九年级(上、下)九年级数学(上册)1.九(上)第21章《一元一次方程》周测(一)2.九(上)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周测(二)3.九(上)第2l章《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检测题(月考一)4.九(上)第2l章《一元二次方程》专题一点通(一)(二)5.九(上)第22章《一次函数》周测(一)6.九(上)第22章《二次函数》周测(二)7.九(上)第22章《二次函数》单元检测题8.九(上)第22章《二次函数》专题一点通(一)(二)9.九(上)第22章《二次函数》专题一点通(三)10.九(上)月考(二)11.九(上)第23章《旋转》单元检测题12.九(上)第23章《旋转》专题一点通13.九(上)期中模拟题(月考三)14.九(上)第24章《圆》周测(一)15.九(上)第24章《圆》周测(二)16.九(上)第24章《圆》周测(三)17.九(上)第24章《圆》单元检测题18.九(上)第24章《圆》专题一点通19.九(上)月考(四)20.九(上)第25章《概率初步》单元检测题21.九(上)第25章《概率初步》专题一点通22.九(上)期末模拟题(月考五)九年级数学(下册)23.九(下)第26章《反比例函数》周测(一)24.九(下)第26章《反比例函数》周测(二)25.九(下)第26章《反比例函数》单元检测题(月考一)26.九(下)第26章《反比例函数》专题一点通27.九(下)第27章《相似》周测(一)28.九(下)第27章《相似》周测(二)29.九(下)第27章《相似》单元检测题30.九(下)第27章《相似》专题一点通31.九(下)月考(二)32.九(下)第28章《三角函数》周测(一)33.九(下)第28章《三角函数》单元检测题34.九(下)第28章《三角函数》专题一点通35.九(下)第29章《投影与视图》单元检测题36.九(下)月考(三)(中考模拟题)。

11. 勤学早九年级数学(上)第23章《旋转》单元检测题

11. 勤学早九年级数学(上)第23章《旋转》单元检测题

11. 勤学早九年级数学(上)第23章《旋转》单元检测题(考试范围第23章综合测试解答参考时间:120分钟满分1 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l. 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而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2. P(-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D)A(3,-2) B(2,3) C(-2,-3) D(2,-3)3. 下列几何图形中,绕其对称中心点旋转任意角度后,所得到的图形都和原图形重合,这个图形是( D )A正方形B正六边形C五角星D圆4. (2015香坊区)如图,△ABC为钝角三角形,将△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20°得到△A′B'C′,连接BB',若AC′∥BB',则∠C′AB ′的度数为(B)A. 45° B . 30° C . 20° D. 15°5. 若点A的坐标为(6,3),O为坐标原点,将OA绕点O接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OA′,则点A′的坐标为(D)A(3,6) B(-3,6) C(-3,-6) D(3,-6)6. 如图,将△ABC绕点P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则点P的坐标是(B)A(1,1) B(1,2) C(1,3) D(1,4)7. (2015江东)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将△ABC顺时针旋转后得到△A'B′C′,则下列4个点中能作为旋转中心的是(A)A. 点PB. 点QC. 点RD. 点S8. 如图,两个边长都为2的正方形A BCD和OPQR,如果O点正好是正方形ABCD的中心,而正方形OPQR可以绕D点旋转,那么它们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C )A.4 B. 2 C. 1 D. 1 29.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3cm,一个边长为1cm的小正方形沿着正方形ABCD的边AB→BC→CD→DA→AB连续地翻转,那么这个小正方形第一次回到起始位置时,它的方向是(D)A. ↑B. →C. ↓D. ←10. 如图,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APB=135°,BP=1,,则PC 的长是(B)A. B. 3 D . 2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l. 如图,以点O为旋转中心,将∠l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10 °得到∠2,若∠1= 40°,则∠2的大小为_____度. (40)12. 点A(-3,m)与点A′(n,2)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则m+n的值是____ . (1)1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y中,已知点A(3,4),将OA绕坐标原点O逆时针旋转90°至OA',则点A′的坐标是_______ . (-4,3)14. 如图,将矩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矩形AB′C′D⊥,若CD=4,AD=3,连接CC′,那么CC′的长是______ . (5)15 . (2015河北)如图,在△ABC中,AB=1,AC=2,现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连接AB′,并有AB′=3,则∠A′的度数为_______. (135°)16. 如图,在△BDE中,∠BDE=90°,,点D的坐标是(5,0),∠BDO=15°,将△BDE旋转到△ABC的位置,点C在BD 上,则旋转中心的坐标为_______ . (3,).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 (本题8分)如图,△ABC由△EDC绕C点旋转得到,B、C、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CD=∠B,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解:∠ACD=∠B=∠D,∴AC∥DE,∴∠ACB=∠E=∠A,∴△ABC是等腰三角形.18. (本题8分) 如图,将Rt△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连接AA',若∠1= 20°,求∠B的度数.解:∠CA'B'= 45°-∠1 = 25°,∠B=90°- ∠BAC= 90°-∠CA'B'=90°-25°=65°.19.(本题8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4,点O在AB上,且OB= -1,点P是BC上一动点,连接OP,将线段OP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OQ,点Q恰好落在AD上,求BP的长.解:证△AOQ ≌△BPO ,BP=AO=320.(本题8分)如图,在△ABC 中,A(1,-1)、B(l ,-3)、C(4,-3).(1)△1A 1B 1C 是△ABC 关于x 轴的对称图形,则点A 的对称点1A 的坐标是_______; (-1,-1)(2)将△ABC 绕点(0,1)逆时针旋转90 °得到△A 2B 2C 2,则B 点的对应点B 2的坐标是____;(4,2)(3)△1A 1B 1C 与△A 2B 2C 2是否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若成轴对称,则对称轴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___ (图略,y= -x+1)21. (本题8分)如图,矩形ABCD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位置如图,A(0,0),B(6,0),D(0,4)(1) 根据图形直接写出点C 的坐标;(2) 已知直线m 经过点P(0,6)且把矩形ABCD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请只用直尺准确地画出直线m ,并求该直线m 的解析式.解:(1)C (6,4)(2)m 过四边形ABCD 的中心(3,2),则m 的解析式为y= 4-3x+622.(本题10分)△ABC 中,∠A=36°,将△ABC 绕平面中的某一点D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得到△1A 1B 1C .(1)若旋转后的图形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用尺规作出点D ,请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若将△AB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1A 1B 1C 的旋转角度为α(0°<α<180°),且AC ⊥1A 1B ,直接写出旋转角度α的值为______ (54°)23. (本题10分)(2016武汉原创题)(1)如图1,四边形ABCD 中,AB=7,BC=3,∠ABC=∠ACD=∠ADC=45°,求BD 的长;(2)如图2,在(2)的条件下,当△ACD 在线段AC 的左侧时,求BD 的长.解:(1)将△ABD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AEC ,连接EB ,则△AB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F=45°,∵∠ABC=45°,∴∠EBC=90°,∴(2)将△AB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AEC ,则△AB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324. (本题12分)(2016武汉改编题)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边BC 、CD 上,且∠EAF =∠CFF =45°(l ) 将△ADF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 °,得到△ABG (如图1),求证:BE+DF=EF ;(2) 若直线EF 与AB 、AD 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M 、N (如图2),求证:222EF ME NF =+(3) 将正方形改为长与宽不相等的矩形,其余条件不变(如图3),直接写出线段EF 、BE 、DF 之间的数量关系.解:(1)略;(2)将△ANF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MG ;(3)延长EF 、AD 交于点N ,延长FE 、AB 交于点M ,将△ANF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MG ,则∠GME=45°+45°=90°,再证△AEG ≌△AEF ,得222222EF EG ME MG ME NF ==+=+=2222BE DF +。

九年级(初三)《旋转》知识点及练习(带答案)

九年级(初三)《旋转》知识点及练习(带答案)

旋转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图形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

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着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角的大小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2.旋转对称中心: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初始图形重合,这种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叫做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旋转角小于0°,大于360°)。

3.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自身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4.中心对称的性质: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者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一、精心选一选 (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面的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2.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P (-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3,-2)B . (2,3)C .(-2,-3)D . (2,-3)3.3张扑克牌如图1所示放在桌子上,小敏把其中一张旋转180º后得到如图(2)所示,则她所旋转的牌从左数起是( )A .第一张B .第二张C .第三张D .第四张 4.在下图右侧的四个三角形中,不能由△ABC 经过旋转或平移得到的是( )5.如图3的方格纸中,左边图形到右边图形的变换是( ) A .向右平移7格B .以AB 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再以AB 为对称轴作轴对称C .绕AB 的中点旋转1800,再以AB 为对称轴作轴对称D .以AB 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再向右平移7格6.从数学上对称的角度看,下面几组大写英文字母中,不同于另外三组的一组是( )A .A N E GB .K B X NC .X I H OD .Z D W H7.如图4,C 是线段BD 上一点,分别以BC 、CD 为边在BD 同侧作等边△ABC 和等边△CDE,AD 交CE 于F ,BE 交AC 于G ,则图中可通过旋转而相互得到的三角形对数有( ). A .1对B .2对C .3对D .4对8.下列这些复杂的图案都是在一个图案的基础上,在“几何画板”软件中拖动一点后形成的,它们中每一个图案都可以由一个“基本图案”通过连续旋转得来,旋转的角度是( )A ︒30B ︒45C ︒60D ︒909.如图5所示,图中的一个矩形是另一个矩形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形成的个数是( ) A .l 个B .2个C .3个D .4个ABCABCDCDE图4图5图图1210.如图6,ΔABC 和Δ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 和∠ADE 都是直角,点C 在AE 上,ΔABC 绕着A 点经过逆时针旋转后能 够与ΔADE 重合得到图7,再将图23—A —4作为“基本图形”绕 着A 点经过逆时针连续旋转得到图7.两次旋转的角度分别为( )A .45°,90°B .90°,45°C .60°,30°D .30°,60 二、耐心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24分)1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 ,而且被_____________平分.12.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这五种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_____________.13.时钟上的时针不停地旋转,从上午8时到上午11时,时针旋转的旋转角是_____________. 14.如图8,△ABC 以点A 为旋转中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AB ′C ′,则△ABB ′是 三角形.15.已知a<0,则点P(a2,-a+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1在第___象限16.如图9,△COD 是△AOB 绕点O 顺时针方向旋转40°后所得的图形,点C 恰好在AB 上,∠AOD =90°,则∠D 的度数是 .17.如图10,在两个同心圆中,三条直径把大圆分成相等的六部分,若大圆的半径为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18.如图,四边形ABCD 中,∠BAD=∠C=90º,AB=AD ,AE ⊥BC 于E ,若线段AE=5,则S 四边形ABCD= 。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旋转笔记重点大全(带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旋转笔记重点大全(带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旋转笔记重点大全单选题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5,1),将OA绕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OB,则点B 的坐标为()A.(−5,1)B.(−1,−5)C.(−5,−1)D.(−1,5)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证得△AOC≌△OBD,可得结论.解:如图,根据题意得∶∠AOB=90°,∠ACO=∠BDO=90°,OA=OB,∴∠AOC+∠BOD=90°,∠AOC+∠OAC=90°,∴∠BOD=∠OAC,∴△AOC≌△OBD,∴BD=OC,OD=AC,∵点A的坐标为(−5,1),∴BD=OC=1,OD=AC=5,∴B(−1,−5).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如图,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2,将正方形OAB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45°,则点B的对应点B1的坐标为()A.(−√2,0)B.(−√2,0)C.(0,√2)D.(0,2)答案:D分析:连接OB,由正方形ABCD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45°,推出∠A1OB1=45°,得到△A1OB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B1在y轴上,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 B1即可.解:连接OB,∵正方形ABCD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45°,∴∠AOA1=45°,∠AOB=45°,∴∠A1OB1=45°,∴△A1OB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B1在y轴上,∵∠B1A1O=90°,A1B1=OA1=√2,∴OB1=√A1B12+OA12=√2+2=2,∴B1(0,2),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特殊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根据旋转角证明点B1在y轴上.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2,3)B.(−3,2)C.(−3,−2)D.(−2,−3)答案:C分析:根据坐标系中对称点与原点的关系判断即可.关于原点对称的一组坐标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所以(3,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是(-3,-2),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原点对称的性质,关键在于牢记基础知识.4、以图(1)(以O为圆心,半径为1的半圆)作为“基本图形”,分别经历如下变换,不能得到图(2)的是()A.绕着OB的中点旋转180°即可B.先绕着点O旋转180°,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C.先以直线AB为对称轴进行翻折,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D.只要向右平移1个单位答案:D分析:根据旋转、平移和轴对称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由旋转、平移和轴对称的性质可知:经过A、B、C的变化,图(1)均可得到图(2),经过D的变化不能得到图(2);故选:D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平移和轴对称的性质,熟练地掌握各个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1=OB1,∠A1OB1=120°,将ΔA1OB1绕点O顺时针旋转并且按一定规律放大,每次变化后得到的图形仍是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第一次变化后得到等腰三角形A2OB2,点A1(1,0)的对应点为A2(−1,−√3);第二次变化后得到等腰三角形A3OB3,点A2的对应点为A3(−32,3√32);第三次变化后得到等腰三角形A4OB4,点A3的对应点为A4(4,0)⋯⋯依此规律,则第2022个等腰三角形中,点B2022的坐标是()A.(2022,0)B.(−2022,−2022√3)C.(−1011,1011√3)D.(−1011,−1011√3)答案:D分析:利用循环的规律,找到第2022个等腰三角形与第一个循环的图形的第几个位置相同,再根据第一个循环中的点坐标进行求值即可.解:由题意可知,旋转规律为4次一个循环,即第2022次为:505个循环余2,∴点B2022位置与B3相同,在第三象限,∵B3坐标为(−32,−3√32),∴点B2022坐标为(−20222,−2022√32),即为(−1011,−1011√3).故选:D.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坐标系与几何图形的规律问题,准确找到循环规律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在△ABC中,AB=AC,若M是BC边上任意一点,将△ABM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ACN,点M的对应点为点N,连接MN,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AB=AN B.AB∥NC C.∠AMN=∠ACN D.MN⊥AC答案:C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对每个选项逐一判断即可.解:∵将△ABM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ACN,∴△ABM≌△ACN,∴AB=AC,AM=AN,∴AB不一定等于AN,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ABM≌△ACN,∴∠ACN=∠B,而∠CAB不一定等于∠B,∴∠ACN不一定等于∠CAB,∴AB与CN不一定平行,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ABM≌△ACN,∴∠BAM=∠CAN,∠ACN=∠B,∴∠BAC=∠MAN,∵AM=AN,AB=AC,∴△ABC和△AMN都是等腰三角形,且顶角相等,∴∠B=∠AMN,∴∠AMN=∠ACN,故选项C符合题意;∵AM=AN,而AC不一定平分∠MAN,∴AC与MN不一定垂直,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变换是全等变换,利用旋转不变性是解题的关键.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4x+5与y轴交于点C,则该抛物线关于点C成中心对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为()A.y=−x2−4x+5B.y=x2+4x+5C.y=−x2+4x−5D.y=−x2−4x−5答案:A分析:先求出C点坐标,再设新抛物线上的点的坐标为(x,y),求出它关于点C对称的点的坐标,代入到原抛物线解析式中去,即可得到新抛物线的解析式.解:当x=0时,y=5,∴C(0,5);设新抛物线上的点的坐标为(x,y),∵原抛物线与新抛物线关于点C成中心对称,由2×0−x=−x,2×5−y=10−y;∴对应的原抛物线上点的坐标为(−x,10−y);代入原抛物线解析式可得:10−y=(−x)2−4⋅(−x)+5,∴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5;故选:A.小提示:本题综合考查了求抛物线上点的坐标、中心对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运用以及求抛物线的解析式等内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设出新抛物线上的点的坐标,求出其在原抛物线上的对应点坐标,再代入原抛物线解析式中求新抛物线解析式,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目,蕴含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等.8、将△OBA按如图方式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OBA=90°,∠A=30°,顶点A的坐标为(1,√3),将△OBA绕原点逆时针旋转,每次旋转60°,则第2023次旋转结束时,点A对应点的坐标为()A.(−1,√3)B.(−√3,1)C.(−√33,1)D.(−1,√33)答案:A分析:根据旋转性质,可知6次旋转为1个循环,故先需要求出前6次循环对应的A点坐标即可,利用全等三角形性质求出第一次旋转对应的A点坐标,之后第2次旋转,根据图形位置以及OA长,即可求出,第3、4、5次分别利用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即可求出,最后一次和A点重合,再判断第2023次属于循环中的第1次,最后即可得出答案.解:由题意可知:6次旋转为1个循环,故只需要求出前6次循环对应的A点坐标即可第一次旋转时:过点A′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C,如下图所示:由A的坐标为(1,√3)可知:OB=1,AB=√3,在RtΔAOB中,∠AOB=90°−∠A=60°,OA=2由旋转性质可知:ΔAOB≌ΔA′OB′,∴∠A′OB′=∠AOB=60°,OA′=OA,∴∠A′OC=180°−∠A′OB′−∠AOB=60°,在ΔA′OC与ΔAOB中:{∠A′OC′=∠AOB=60°∠A′CO=∠ABO=90°OA′=OA∴ΔA′OC′≌ΔAOC(AAS),∴OC =OB =1,A ′C =AB =√3,∴此时点A 对应坐标为(−1,√3),当第二次旋转时,如下图所示:此时A 点对应点的坐标为(−2,0).当第3次旋转时,第3次的点A 对应点与A 点中心对称,故坐标为(−1,−√3).当第4次旋转时,第4次的点A 对应点与第1次旋转的A 点对应点中心对称,故坐标为(1,−√3). 当第5次旋转时,第5次的点A 对应点与第2次旋转的A 点对应点中心对称,故坐标为(2,0). 第6次旋转时,与A 点重合.故前6次旋转,点A 对应点的坐标分别为:(−1,√3)、(−2,0)、(−1,−√3)、(1,−√3)、(2,0)、(1,√3).由于2023÷6=337⋅⋅⋅⋅⋅⋅1,故第2023次旋转时,A 点的对应点为(−1,√3).故选:A .小提示:本题主要是考查了旋转性质、中心对称求点坐标、三角形全等以及点的坐标特征,熟练利用条件证明全等三角形,;通过旋转和中心对称求解对应点坐标,是求解该题的关键.9、如图,点O 是等边三角形ABC 内一点,OA =2,OB =1,OC =√3,则ΔAOB 与ΔBOC 的面积之和为( )A .√34B .√32C .3√34D .√3答案:C分析:将ΔAOB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ΔBCD,连接OD,得到△BOD是等边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COD=90°,从而求解.解:将ΔAOB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ΔBCD,连接OD,∴OB=OD,∠BOD=60°,CD=OA=2,∴ΔBOD是等边三角形,∴OD=OB=1,∵OD2+OC2=12+(√3)2=4,CD2=22=4,∴OD2+OC2=CD2,∴∠DOC=90°,∴ΔAOB与ΔBOC的面积之和为S△BOC+S△BCD=S△BOD+S△COD=√34×12+12×1×√3=3√34.故选:C.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旋转的性质等知识,利用旋转将ΔAOB与ΔBOC的面积之和转化为S△BOC+S△BCD,是解题的关键.10、已知点P(m−3,m−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在第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C.D.答案:D分析:先确定点P 所在的象限,然后根据点所在象限的坐标特点列不等式组求解即可.解:∵点P(m −3,m −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在第四象限,∴点P 在第二象限,∴ {m −3<0m −1>0, 解得:1<m <3,故选:D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特征,掌握第二象限的点的横坐标小于零、纵坐标大于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填空题11、△ABC 中,AB =8,AC =6,AD 是BC 边上的中线,则AD 长度的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1<AD <7分析:延长AD 至E ,使DE =AD ,连接CE .根据SAS 证明△ABD ≌△ECD ,得CE =AB ,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求解.解:延长AD 至E ,使DE =AD ,连接CE .在△ABD 和△ECD 中,{DE =AD∠ADB =∠CDE DB =DC,∴△ABD ≌△ECD (SAS ),∴CE =AB .在△ACE 中,CE -AC <AE <CE +AC ,即2<2AD <14,故1<AD<7.故答数为:1<AD<7.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注意:倍长中线是常见的辅助线之一.12、如图,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2,将正方形O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角α(0°<α<180°)得到正方形OA′B′C′,连接BC′,当点A′恰好落在线段BC′上时,线段BC′的长度是 ___.答案:√6+√2分析:连接OB,过点O作OE⊥C'B于E,则∠OEC'=∠OEB=90°,由正方形O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角α(0°<α<180°)得到正方形OA′B′C′,所以∠OC'E=45°,OA=OC'=AB=2,∠A=90°,根据勾股定理得到BE的长,从而得到BC'.解:如图,连接OB,过点O作OE⊥C'B于E,则∠OEC'=∠OEB=90°,∵将正方形O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角α(0°<α<180°)得到正方形OA′B′C′,点A′恰好落在线段BC′上,∴∠OC'E=45°,OA=OC'=AB=2,∠A=90°,∴OB=2√2,OE=EC'=√2,在Rt△OBE中,由勾股定理得:BE=√OB2−OE2=√(2√2)2−(√2)2=√6,∴BC'=BE+EC'=√6+√2.所以答案是:√6+√2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特殊三角形.13、已知坐标系中点A(−2,a)和点B(b,3)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则a+b=__________.答案:-1分析:直接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点的性质,得出a,b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解:∵坐标系中点A(-2,a)和点B(b,3)关于原点中心对称,∴b=2,a=-3,则a+b=2-3=-1.所以答案是:-1.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点的性质,正确掌握横纵坐标的符号关系是解题关键.1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2),B(-2,2),C(-1,0).将△ABC绕某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DEF,则旋转中心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答案:(1,-1)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的对应点为D,B的对应点为E,C的对应点为F,同时旋转中心在AD和BE的垂直平分线上,进而求出旋转中心坐标.解:由旋转的性质,得A的对应点为D,B的对应点为E,C的对应点为F作BE和AD的垂直平分线,交点为P∴点P的坐标为(1,-1)所以答案是:(1,-1)小提示: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图形的旋转需结合旋转角求旋转后的坐标,常见的旋转角有30°,45°,60°,90°,180°.15、若点P(a-1,5)与点Q(5,1-b)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则a+b=___.答案:2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性质得到a-1+5=0,5+1-b=0,求出a、b,问题得解.解:∵点P(a-1,5)与点Q(5,1-b)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a-1+5=0,5+1-b=0,∴a=-4,b=6,∴a+b=2.所以答案是:2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熟知“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则这两个点的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是解题关键.解答题16、如图,已知等边△ABC中,点D、E、F分别为边AB、AC、BC的中点,M为直线BC上一动点,△DMN为等边三角形(点M的位置改变时,△DMN也随之整体移动).(1)如图1,当点M在点B左侧时,请你连结EN,并判断EN与M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点F是否在直线NE 上?请写出结论,并说明理由;(2)如图2,当点M在BC上时,其它条件不变,(1)的结论中EN与MF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利用图2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若点M在点C右侧时,请你判断(1)的结论中EN与MF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直接写出结论: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答案:(1)相等,在,理由见解析;(2)成立,证明见解析;(3)成立.分析:(1)连接DE、DF、EF,NF,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先证得△DBF是等边三角形,可得△DMB≌△DNF,可得∠DBM=∠DFN,从而得到∠NFD+∠DFE=180°,再由△DMN是等边三角形,从而证得△DMF≌△DNE,得到EN=MF,即可求证;(2)连接DF,NF,EF,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DMB≌△DNF,得到BM=FN,∠DFN=∠FDB=60°,从而NF∥BD,再由EF是△ABC的中位线,可得EF∥BD,从而F在直线NE上,即可求证;(3)连接DF、DE,EF,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得△DBF是等边三角形,从而证得△DNE≌△DMF,即可求证.解:(1)EN=MF,点F在直线NE上,理由如下:如图1,连接DE、DF、EF,NF,∴AB=AC=BC,∠ABC=60°,又∵点D、E、F分别为边AB、AC、BC的中点,∴DE、DF、EF为等边△ABC的中位线,DE=12BC,EF=12AB,DF=12AC,∴DE=DF=EF,∴∠FDE=∠DFE=60°∵D、F分别是AB、BC的中点,∴BD=BF,∴△DBF是等边三角形,∴∠BDF=60°,∵△DMN是等边三角形,∴∠MDN=60°,DM=DN,∴∠MDN=∠BDF=60°,DB=DF,∴∠MDN-∠BDN=∠BDF-∠BDN,即∠MDB=∠NDF,在△DMB和△DNF中,∵DM=DN,∠MDB=∠NDF,DB=DF,∴△DMB≌△DNF,∴∠DBM=∠DFN,∵∠ABC=60°,∴∠DBM=120°,∴∠NFD=120°,∴∠NFD+∠DFE=120°+60°=180°,∴N、F、E三点共线,∴F在直线NE上;∴∠MDN=60°,DM=DN,∴∠FDE+∠NDF=∠MDN+∠NDF,∴∠MDF=∠NDE,在△DMF和△DNE中,∵DF=DE,∠MDF=∠NDE,DM=DN,∴△DMF≌△DNE,∴MF=NE,(2)成立,理由如下:如图2,连接DF,NF,EF,∵△ABC是等边三角形且D、F分别是AB、BC的中点,∴∠ABC=60°,BD=BF,∴△DBF是等边三角形,∴∠BDF=∠DBF=60°,∵△DMN是等边三角形,∴∠MDN=60°,DM=DN,∴∠MDN=∠BDF=60°,DB=DF,∴∠MDN-∠FDM=∠BDF-∠FDM,即∠MDB=∠NDF,在△DMB和△DNF中,∵DM=DN,∠MDB=∠NDF,DB=DF,∴△DMB≌△DNF,∴∠DBM=∠DFN=60°,BM=FN,∴∠DFN=∠FDB=60°,∴NF∥BD,∵E,F分别为边AC,BC的中点,∴EF是△ABC的中位线,BF=12BC=12AB,∴EF∥BD,EF=12AB,∴F在直线NE上,BF=EF,∴MF=EN;(3)MF与EN相等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如下:如图3,连接DF、DE,EF,∵△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BC,又∵点D、E、F分别为边AB、AC、BC的中点,∴DE、DF、EF为等边△ABC的中位线,DE=12BC,EF=12AB,DF=12AC,∴DE=DF=EF,∴△DEF是等边三角形,∴∠FDE=60°,∵△DMN是等边三角形,∴∠MDN=∠FDE=60°,DM=DN,∴∠EDM+∠NDE=∠EDM+∠FDM,∴∠NDE=∠FDM,在△DNE和△DMF中,∵DE=DF,∠NDE=∠FDM,DN=DM,△DNE≌△DMF,∴MF=NE.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是解题的关键.17、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D关于直线AC对称,连接AD,CD.(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2)在线段AC上任取一点Р(端点除外),连接PD.将线段PD绕点Р逆时针旋转,使点D落在BA延长线上的点Q处.请探究:当点Р在线段AC上的位置发生变化时,∠DPQ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3)在满足(2)的条件下,探究线段AQ与CP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答案:(1)见解析(2)∠DPQ大小不变,理由见解析(3)CP=AQ,证明见解析分析:(1)连接BD,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垂直平分BD,继而得出AB=BC=CD=AD,便可证明;(2)连接PB,过点P作PE∥CB交AB于点E,PF⊥AB于点F,可证明△APE是等边三角形,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证明∠APF=∠EPF,∠QPF=∠BPF,即可求解;(3)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AF = FE,QF = BF,即可证明.(1)连接BD,∵△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C,∵点B,D关于直线AC对称,∴AC垂直平分BD,∴DC=BC,AD=AB,∴AB=BC=CD=AD,∴四边形ABCD是菱形;(2)当点Р在线段AC上的位置发生变化时,∠DPQ的大小不发生变化,始终等于60°,理由如下:∵将线段PD绕点Р逆时针旋转,使点D落在BA延长线上的点Q处,∴PQ=PD,∵△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C,∠BAC=∠ABC=∠ACB=60°,连接PB,过点P作PE∥CB交AB于点E,PF⊥AB于点F,则∠APE=∠ACB=60°,∠AEP=∠ABC=60°,∴∠APE=∠BAC=60°=∠AEP,∴△APE是等边三角形,∴AP=EP=AE,∵PF⊥AB,∴∠APF=∠EPF,∵点B,D关于直线AC对称,点P在线段AC上,∴PB = PD,∠DPA =∠BPA,∴PQ = PD,∵PF⊥AB,∴∠QPF=∠BPF,∴∠QPF -∠APF=∠BPF -∠EPF,即∠QPA = ∠BPE,∴∠DPQ =∠DPA - ∠QPA=∠BPA-∠BPE = ∠APE= 60°;(3)AQ= CP,证明如下:∵AC = AB,AP= AE,∴AC - AP = AB–AE,即CP= BE,∵AP = EP,PF⊥AB,∴AF = FE,∵PQ= PD,PF⊥AB,∴QF = BF,∴QF - AF = BF–EF,即AQ= BE,∴AQ= CP.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旋转,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等,熟练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18、如图所示的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请找出它的对称中点.答案:见解析.分析:根据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点的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作图.连接CC′,BB′,两条线段相交于当O,则点O即为对称中点.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中心对称的性质,掌握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点的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是解题的关键.。

九年级上册数学旋转必做大题附答案详解

九年级上册数学旋转必做大题附答案详解

九年级上册数学旋转必做大题附答案详解九年级上册数学旋转必做大题附答案1、已知:P为正方形ABCD内一点,且PA=1,PB=2,PC=3,求∠APB大小。

2、在正方形ABCD的边AB上任取一点E,作EF⊥AB交BD于点F,取FD的中点G,连接EG、CG,如图(1),易证EG=CG 且EG⊥CG.(1)将△BEF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如图(2),则线段EG和CG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2)将△BEF绕点B逆时针旋转180°,如图(3),则线段EG和CG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3、如图,O是等边△ABC内一点,OA=3,OB=4,OC=5,将线段BO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O′.(1)求点O与O′的距离;(2)证明:∠AOB=150°;(3)求四边形′的面积.(4)直接写出△AOC与△AOB的面积和4、(1)如图1,点P是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把△ABP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点A与点C重合,点P的对应点是Q.若PA=3,PB=2,PC=5,求∠BQC的度数.(2)点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若PA=12,PB=5,PC=13,求∠BPA的度数.5、正方形ABCD中,E是CD边上一点,(1)将△ADE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AD、AB重合,得到△ABF,如图1所示.观察可知:与DE相等的线段是,∠AFB=∠(2)如图2,正方形ABCD中,P、Q分别是BC、CD边上的点,且∠PAQ=45°,试通过旋转的方式说明:DQ+BP=PQ(3)在(2)题中,连接BD分别交AP、AQ于M、N,你还能用旋转的思想说明BM2+DN2=MN2.6、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不与B、C重合).以AD为边作正方形ADEF,连接CF.(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时,求证:①BD⊥CF.②CF=BC﹣CD.(2)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其它条件不变,请直接写出CF、BC、CD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3)如图3,当点D在线段B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且点A、F 分别在直线BC的两侧,其它条件不变:①请直接写出CF、BC、CD 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②若连接正方形对角线AE、DF,交点为O,连接OC,探究△AO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7、如图,P是等边△ABC内的一点,且PA = 5,PB =12,PC = 13,若将△PAC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得到△P′AB,则点P与点P′之间的距离为 .8、已知,在△ABC中,∠BAC=90°,∠ABC=45°,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不与点B,C重合).以AD为边做正方形ADEF,连接CF(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时.求证CF+CD=BC;(6分)(2)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其他条件不变,请直接写出CF,BC,CD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2分)(3)如图3,当点D在线段B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且点A,F 分别在直线BC的两侧,其他条件不变;①请直接写出CF,BC,CD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2分)新课标第一网②若正方形ADEF的边长为2,对角线AE,DF相交于点O,连接OC.求OC的长度.(5分)9、(1)问题发现如图1,点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EAF=45°,连接EF、则EF=BE+DF,试说明理由;(2)类比引申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90°,点E、F分别在边BC、CD上,∠EAF=45°,若∠B,∠D都不是直角,则当∠B与∠D满足等量关系时,仍有EF=BE+DF;(3)联想拓展如图3,在△ABC中,∠BAC=90°,AB=AC,点D、E均在边BC 上,且∠DAE=45°,猜想BD、DE、EC满足的等量关系,并写出推理过程.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135°(用旋转三角形解决绕点B顺时针旋转三角形BAP得到三角形BCE,连接PE)2、解:(1) EG=CG,EG⊥CG.(2分)(2)EG=CG,EG⊥CG.(2分)证明:延长FE交DC延长线于M,连MG.∵∠AEM=90°,∠EBC=90°,∠BCM=90°,∴四边形BEMC是矩形.∴BE=CM,∠EMC=90°,又∵BE=EF,∴EF=CM.∵∠EMC=90°,FG=DG,∴MG=FD=FG.∵BC=EM,BC=CD,∴EM=CD.∵EF=CM,∴FM=DM,∴∠F=45°.又FG=DG,∠CMG=∠EMC=45°,∴∠F=∠GMC.∴△GFE≌△GMC.∴EG=CG,∠FGE=∠MGC.(2分)∵∠FMC=90°,MF=MD,FG=DG,∴MG⊥FD,∴∠FGE+∠EGM=90°,∴∠MGC+∠EGM=90°,即∠EGC=90°,∴EG⊥CG.(2分)3、解:(1)∵等边△ABC,∴AB=CB,∠ABC=6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勤学早九年级数学(上)第23章《旋转》专题一点通
一、旋转与角度、长度计算
1(2014龙岩)如图,△ABC中,∠B=70°,∠BAC=30°,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EDC.当点B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AC上时,求∠CAE的度数(50°)2(2014江宁)如图,在Rt△ABC中,∠ACB= 90°,在同一平面内,将△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70°与△EDC重合,恰好使点D在AB上,求∠E的度数(∠E=∠A=35°)3(2014高邮)如图,在△ABC中,∠ACB=90°,点D在AB边上,AD=2,DB=5,DE⊥AC于点E,若△ADE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后,点A、E的对应点A'、F恰好在BC边上,求△A'DB 的面积(5)
4(2013常州)在Rt△ABC中,∠C=90°,AC=1,,点O为Rt△ABC内一点,连接AO、
BO、CO,且∠AOC=∠COB=∠BOA=120°,按下列要求画图(保留画图痕迹):以点B为旋转中心,将△AOB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O'B(得到A,O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O′),并回答下列问题:∠ABC=_____,∠A'BC=_____,OA十OB+ OC=_____;
(30°;90)
二、作图与计算
5 .(2014宁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1),B(-4,5),
C( 5,2).
(1)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
1B
1
C
1

(2)画出△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A
2B
2
C
2
.
6(2014广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BC与△A
1B
1
C
1
,其位置如图所示.
(1)将△ABC绕C点按____(填“顺”或“逆”)时针方向旋转____度时与△A
1B
1
C
1
重合;
(2)若将△ABC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只通过一次旋转变换能与△△A
1B
1
C
1
重舍吗?若能,请
直接写出旋转中心的坐标、方向及旋转角度;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解:(1) 逆;90°
(2)能,绕(0,-1)逆时针旋转90°即可
7. 如图,△A BC二点的坐标分别为A(1,1),B(6,1),C(2,3)
(1)△ABC关于x轴作轴对称变换得到△DEF,则点A的对应点的坐标为________;(1,-1)
(2)将△ABC向左平移7个单位,请画出平移后的△A'B'C′,若M为△ABC内的一点,其坐标为
(a,b),则点M平移后的对应点M′的坐标为_______; (a-7,b)(3) △ABC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MNT,直接写出点B的对应点N的坐标为____;
(-1,6)
(4) 在旋转过程中点B经过的路径长_______;(
2

(5) 在旋转过程中线段AB扫过的面积是_______. (35
4
π

三、图案设计
8. 下图是2002年在北京举办的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弦图”,它既标志着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又像一只转动着的风车,欢迎世界各地的数学家们. 请将“弦图”中的四个直角三角形通过你所学过的图形变换,在以下方格纸中设计另两个不同的图案. 画图要求:(1)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顶点均在方格纸的格点上,且四个三角形都不重叠;(2)所设计的图案(不含方格纸)必须是中心对称图形或轴对称图形.
9. 如图,已知网格中每个正方形的边长都是l,图中的阴影部分图案是由三段以格点为圆心、分别
以小正方形的边长和对角线为半径的圆弧围成.
(1)填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1)
(2)在网格中以阴影图案为基本图案,借助轴对称、平移或旋转设计一个完整的图案(要求至少
含有两种图形变换)
四、旋转与勾股定理
10. 如图,O是等边△ABC内一点,OA=3,OB=4,OC=5,将线段BO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
到线段BO′.
(1)求点O与O′的距离;(4)
(2)求∠AOB的度数;(150°)
(3)求△ABC面积- △AOC面积的值. (+6)
11. 如图l,在等边△ABC内有一点P,且PA =2,,PC=l,求∠BPC度数和等边△ABC
的边长.
【探究】解题思路是:将△BP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如图2所示,连接PP'.
(1)△P'PB是_____三角形,△PP'A是_____三角形,∠BPC=_____°:
【拓展应用】如图3,在正方形ABCD内有一点P,且,PC=1.
(2). 求∠BPC度数的大小;
(3) . 求正方形ABCD的边长.
解:(1)等边,直角,150°;
(2)将△BP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BP′A,则△BPC≌△BP′A,∴AP′=PC=1,
BP=BP′,连接PP',在Rt△BP′P中,∵BP=BP′,∠PBP′=90°,∴PP′=2,
∠BP′P=45°,在△A P′P 中,AP′=1,P′P=2,12+22=2,
即P′A 2+ P′P 2=AP2,∴△A P′P是直角三角形,即∠A P′P=90°,∴∠A P′B=135°,
∴∠BPC=∠A P′B=135°.
(3) 过点B作BE⊥AP′交AP′的延长线于点E,∴∠E P′B=45°,∴E P′=BE=1,∴AE=2.
∴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得ABCD
五、利用旋转化散为聚
12. 如图,∠CA E= 45°.AC=6,AE=3,∠DCE= 90°,CD=CE,求AD的长
解:将△DCA绕C点逆时针旋转90°得△ECB,连接BE,可证△ACD≌△BCE,AD=BE,∠BAE=90°,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可得BE=9,则AD=BE=9
1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3),两坐标轴的正半轴上有M、N两点,且∠MPN=45°,
求△MON的周长
解: 过P 作PE ⊥y 轴于点E ,将△PEM 绕点 P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 0°,得到△PFQ ,∵P(3,3),
∴F 、Q 两点在x 轴上,△PFQ ≌△PEM ,∴∠EPM=∠FPQ ,EM= FQ ,PM=PQ ,
∵∠EPF=90°,∠MPN=45°,∴∠EPM+∠NPF=45°,∠FPQ+∠NPF=45°,∴∠NPQ=∠MPN ,又PM=PQ ,PN=PN ,∴△PMN ≌△PQN ,∴MN=NQ=NF+FQ=NF+EM ,
∴△MON 周长=OM+ON+MN=OM+ON+NF+EM=OM+EM+ON+NF=OE+OF=6
14. (2016武汉模拟)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BC >AD ,∠A=90°,AB=BC=12, ∠DCF=45°,E 是AB 上一点.DE=10,求BE 的长
解:过C 作CF ⊥AD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 F ,将△BCE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FCG ,
连接CG ,则四边形ABCF 是正方形,∴BC=CF ,∴△BCE ≌△FCG ,∴CE=CG ,
∠BCE=∠FCG .,∵∠DCE=45°,∠BCE+∠DCF=90°-45°= 45°,∠DCG =∠DCF+ ∠FCC =45°=∠DCE ,在△DCG 和△DCE 中,CG=CE ,∠DCG =∠DCE ,CD= CD ,∴△DCG ≌△DCE ,∴DG=DE=10,设BE=x ,则AE=12-x ,DF=10-x ,∴AD=12-(10-x)=2+x ,在Rt △ADE 中,222AD AE DE +=,∴(2+x)2+(12-x )2=l02,解得x=4或6,即BE 的长为4或6.
15.(2016武汉改编题)如图,正方形ABCD 中,点E 、F 、G 、H 分别在边AB 、BC 、CD 、DA 上,
且EG 与FH 的夹角为45°,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FH 的长为2
,求EG 的长
解:过A 作AM ∥HF 交BC 于点M ,过A 作AN ∥EG 交CD 于点N ,∵AB = l ,AM=FH=
2,
∴12
,将△AND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P ,∵EG 与FH 的夹角为45°,∴∠MAN +∠DAN=45°,即∠PAM=∠MAN=45°,从而△APM ≌△ANM ,∴PM=NM , 设DN=x ,则NC=1-x ,MN=PM=
12+x ,在Rt △CMN 中,(12+x )2=14+(1-x )2,
解得:x=13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