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腐败案件汇总
高校师德师风问题典型案例

高校师德师风问题典型案例师德师风问题在高校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
为了促进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和学术道德的提升,高校管理部门和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加强对师德师风问题的认识和警觉。
以下是几个高校师德师风问题的典型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案例一:学术不端的教师某高校的一位教师因在学术研究中涉嫌抄袭和伪造数据而引发争议。
这位教师在发表论文时,从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抄袭了大量内容,并伪造了部分数据,以提升自己的学术声誉。
这种学术不端行为不仅损害了学术界的声誉,也对学生的学术诚信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学术道德的教育和宣传,提高教师的学术道德意识。
此外,学术界需要建立更加严格的学术评价体系,加强对学术研究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学术成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对于教师的学术不端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其责任,严肃处理。
案例二:教师不尊重学生权益在某高校中,一位教师在授课中对学生态度恶劣,不尊重学生的权益。
他经常批评学生、讽刺学生,并在课堂上大声喧哗,给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压力和创伤。
学生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了投诉,但校方却对此置之不理。
对于这种情况,高校管理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学生的权益保护,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扰。
同时,高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学生权益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关怀和尊重,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案例三:贪污腐败的教职工在某高校中,发生了一起教职工贪污腐败的案件。
这位教职工利用职务之便,收受学生贿赂,并违规利用校内资源牟取私利。
这种贪污腐败行为不仅损害了高校的声誉,也影响了教育公平和正常的教学秩序。
为了防止这类问题的发生,高校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教职工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和监控体系。
同时,高校应该加强对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他们的廉洁意识和责任感。
高校后勤违纪案例

高校后勤违纪案例某高校后勤部门在采购物品时,违反规定超过了预算限制,购买了价值昂贵的办公设备。
该行为违反了高校的财务管理规定,浪费了公共财产,导致财政资金的浪费。
高校后勤违纪案例二:违规使用公车某高校后勤部门在使用公车时,私自改变公车用途,将其用于私人事务,违反了公车管理规定。
这种行为不仅浪费了公共资源,也损害了高校的形象,严重影响了后勤部门的公信力。
高校后勤违纪案例三:贪污受贿某高校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接受供应商的贿赂,违反了廉洁纪律。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高校的利益,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严重影响了高校后勤工作的正常运行。
高校后勤违纪案例四:违规招聘某高校后勤部门在招聘人员时,违反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利用关系或收取好处费用来安排特定人员。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高校的招聘规定,也损害了广大求职者的权益,严重扰乱了高校后勤部门的正常运作。
高校后勤违纪案例五:滥用职权某高校后勤部门的领导滥用职权,擅自决定重大工程项目,违反了高校的决策程序和相关规定。
这种行为不仅导致项目的不合理安排和浪费,也损害了高校的利益,严重影响了后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高校后勤违纪案例六:虚报冒领某高校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虚报冒领办公用品、耗材等物品,违反了高校的资产管理规定。
这种行为不仅浪费了公共资源,也损害了高校的财产利益,给后勤部门的运行和管理带来了不良影响。
高校后勤违纪案例七:违规收费某高校后勤部门在收费过程中,故意收取不合理的费用,违反了高校的收费管理规定。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广大师生的利益,也损害了高校的声誉和形象,严重影响了后勤部门的信誉和工作开展。
高校后勤违纪案例八:不作为失职某高校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处理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不负责任,不积极采取行动,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工作纪律和规定,也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安全和稳定。
高校后勤违纪案例九:违规借用物品某高校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私自借用公共物品,违反了高校的资产管理规定。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反腐案例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反腐案例
1.湖北某高校后勤管理人员贪污。
2018年,湖北某高校后勤管理人员余某涉嫌贪污罪被当地纪委立案调查。
调查发现,余某利用职务之便,从该校后勤系统中挪用公款共计500余万元,用于购买房产、买车、送礼等个人行为。
目前,余某已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
2.成都某高校保安部门贪污案。
2017年,成都某高校保安部门负责人张某等人利用职务之便,在学校物资采购、后勤服务等方面存在贪污行为。
经过调查,张某等人涉嫌挪用公款、受贿、滥用职权等罪名,案涉金额超过1000万元。
目前,张某等人已被判刑,涉案资产也被追缴。
3.四川某高校后勤公司贪污案。
2016年,四川某高校后勤公司原总经理朱某被指控贪污、受贿等罪名。
根据调查,朱某在担任总经理期间,存在收取合同抽成和回扣、私自从公司账户划拨巨额资金等行为,涉案金额达到数千万元。
最终,朱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
4.河南某高校后勤管理人员收受礼品案。
2015年,河南某高校后勤管理人员李某因收受供应商送的礼品被纪委查处。
经过调查,发现李某违规收受了多家供应商的礼品、垫资等,共计近20万元。
目前,李某已被开除公职,并被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案例表明,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反腐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严惩违规行为,维护学校形象和声誉。
高校后勤违纪案例

高校后勤违纪案例高校后勤违纪案例:1. 贪污案例:某高校后勤部门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违规操作资金,私自挪用公款。
他通过虚构工程项目、假冒供应商等手段,将大量公款转移到个人账户,并用于个人消费。
这一行为不仅损害了高校的利益,也严重违背了公务员的职业操守和廉洁要求。
2. 侵占公物案例:某高校后勤员工在工作中,将一批新购买的办公设备私自带走,用于个人使用或者转卖牟利。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高校的财产权益,也破坏了后勤部门的正常运转,给整个高校带来了损失和不便。
3. 违规采购案例:某高校后勤部门负责人在采购物品时,违反相关规定,将采购合同交给了自己的亲戚朋友,以获取回扣。
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公务员廉洁从政的要求,也损害了高校的利益,导致高校采购过程不透明,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和浪费现象。
4. 滥用权力案例:某高校后勤主管为了方便自己的家人,滥用职权,将一间本应分配给其他教职工使用的办公室,非法转让给了自己的亲属。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高校的管理规定,也损害了其他教职工的利益,破坏了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
5. 虚报报销案例:某高校后勤人员虚报差旅费用,以获取额外的报销款项。
他们通过伪造出差行程、虚构住宿费用等手段,骗取高校的财务资金,损害了高校的财产权益,也违背了公务员的诚信和廉洁要求。
6. 违规接受礼品案例:某高校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接受供应商送给他们的大额礼品。
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公务员的廉洁要求,也可能导致供应商获得不公平的待遇,损害了高校采购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7. 违规租借校产案例:某高校后勤人员私自将高校的校产租借给他人,以获取私利。
这种行为不仅侵害了高校的财产权益,也破坏了高校的正常运作,可能导致校产遗失或损坏。
8. 贪污校园餐厅款项案例:某高校后勤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校园餐厅的收入私自挪用,用于个人消费或者其他非法用途。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高校的财产权益,也给学生和教职工的正常用餐带来了不便。
9. 违规发放奖金案例:某高校后勤部门负责人违反规定,将奖金发放给不符合条件的个人,或者将奖金金额超过规定标准。
高校 违纪 典型案例

高校违纪典型案例高校违纪典型案例1. 学生作弊事件:某高校期末考试中,一名学生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作弊,通过隐藏在眼镜中的微型无线通讯设备接收考题答案。
该行为被监考教师发现并上报,学生被取消考试资格并面临严重的学术处分。
2. 学生贩卖违禁品:一名高校学生在校园内贩卖违禁品,如毒品、仿冒品等,导致学生群体中出现不良影响。
学校保安人员及时发现并报警,该学生被逮捕并遭到法律制裁。
3. 学生打架斗殴事件:在高校宿舍楼内,两名学生因琐事发生争吵并最终演变成了打架斗殴事件。
学校保安及时赶到制止,并将事件上报学校。
两名学生受到学校纪律处分,同时也受到了警方的处理。
4. 学生恶意损坏校园财物:某高校内,一名学生因个人原因恶意损坏了校园内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的书籍、实验室的仪器等。
学校及时发现并调查,该学生被要求赔偿损失,并受到学校纪律处分。
5. 学生违规参与赌博:一些高校学生违规参与线上赌博活动,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还对学业产生了严重影响。
学校对此进行严肃处理,对涉及学生进行警告、罚款或停学等处理措施。
6. 学生违规破坏考试秩序:在高校期末考试中,一些学生通过传纸条、传递答案等方式违规破坏考试秩序。
学校监考教师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制止,对涉事学生进行警告、记过等纪律处分。
7. 学生参与非法集会示威:一些高校学生在校园内组织非法集会示威活动,违反了校园秩序和法律法规。
学校及时采取措施制止,并对组织者和参与者进行严肃处理,包括警告、记过、停学等处分。
8. 学生在校园内散布谣言:某高校内,一名学生在社交媒体上散布谣言,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诋毁和造谣,引发了学生群体的不安和恐慌。
学校迅速调查清楚真相,并对该学生进行严肃处理,包括警告、记过等纪律处分。
9. 学生盗窃校园财物:某高校内,一名学生利用机会盗窃了校园内的贵重物品,如笔记本电脑、手机等。
学校保安及时发现并报警,该学生被逮捕并受到法律制裁,同时学校对其进行纪律处分。
媒体盘点近年来中国高校10大贪污腐败案件

媒体盘点近年来中国高校10大贪污腐败案件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因招生问题调查被媒体曝光,有关消息称,蔡荣生持假护照从深圳闯关,欲赴加拿大被截获,已交代招生等问题涉案金额达数亿元。
高校范围内存在的腐败问题再次引起公众关注,大众网根据媒体公开消息整理发现,2011年至今,已经发生多起“高校腐败”案件,其中包含多所“211院校”,且多数涉案问题与高校基建相关。
中国人民大学原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2013年11月28日,据新华网消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中心对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被查问题做出回应,确认蔡荣生正在接受组织调查;之前媒体消息称,蔡荣生持假护照从深圳闯关,欲赴加拿大被截获,已交代招生等问题涉案金额达数亿元。
南昌航空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国炎2013年8月23日,南昌航空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国炎受贿一案宣判,曾任江西师范大学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新校区建设办公室主任的王国炎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法院查明,1999年以来,其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600余万元。
上海理工大学原校长许晓鸣2013年8月21日,上海理工大学原校长许晓鸣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30万元;违法所得的财物予以没收。
法院经审理查明,许晓明利用职务便利于2003至2011年期间,非法收受价值人民币113万余元的钱款。
成都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张忠元2013年7月24日,四川组织部门宣布免去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忠元的书记职务,并任命马跃荣为新的党委书记。
此前5月30日,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范昕建,及该校多位中层干部已因涉嫌违纪,被纪检部门调查。
同一时间段内校长和党委书记双双“落马”,为高校多年来非常罕见的事件。
据悉,范昕建及张忠元案,基本为同一窝案,均与成都中医药大学新校区建设等基建腐败相关。
南昌大学(微博招生办)原校长周文斌2013年5月,江西省纪委对外宣布,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因涉嫌严重违纪,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2023年高校违纪违法案例

2023年高校违纪违法案例
2023年,中国高校系统中有多起违纪违法案例被查处。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案例摘要:
1.南方医科大学校长陈敏生落马被查,成为当年被称为“高校反腐第一虎”的重
要案件。
2.截至2023年8月底,至少有22名高校领导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而接受调查,
其中包括西安理工大学原校长李孝廉等多位校长(院长)或党委书记。
3.湖南省湘潭市和山西省阳泉市的教育系统也出现了违纪违法情况,如湘潭市
某局长胡湘南、阳泉市原党组书记、局长高巨海等均被查。
4.教育部通报了7起典型案例,其中涉及到东南大学某学院院长可能涉及师德
失范问题,具体情况有待深入调查后公布。
5.另外,还有湖南科技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所长胡某某等人因滥发加班费等问
题被查处,违纪所得已被收缴。
这些案例表明2023年教育系统的反腐力度加大,对高校内部的腐败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旨在净化校园环境,维护教育公平与正义。
陕西高校警示教育案例

陕西高校警示教育案例一、陕西经贸学院腐败案陕西经贸学院腐败案中,违规收费、截留、私分、私设小金库、挪用公款、贪污、受贿一应俱全,演绎了高校腐败案件“犯罪形式大全”。
涉案总金额高达615万余元。
涉案人员中处级干部11人,科级干部12人,是陕西省教育系统建国以来最大的团伙经济案件。
1996年7月,原陕西工商学院、财专、商专三校合并为陕西经贸学院,工商学院成教处原副处长王宝玺被任命为经贸学院成教院副院长并主持工作,1996年至1999年,王指使财务人员将陆续收回的原工商学院成教处应上交的“办证费”等公款不入帐然后私分。
1996年7月,原工商学院成教处帐上有公款现金近5万元。
王宝玺提出用此款为成教院购置教学设备,经请示院长、书记同意后,王将该款领出以李某名义存人银行。
1997年7月,王以购买礼品为由,取走9000元现金据为已有。
1996年11月,王从原工商学院成教处汉中教学点收回学生管理费及提档费共计8.4万元,之后,王宝玺将其中2万余元入了财务帐,将余款6万余元中3万余元中饱私囊。
1996年9月,陕西经贸学院财务处原处长王永臣、副处长张景龙、尚建民三人违反规定,将银行按期支付的“代办费”私设“小金库”。
1997年至1998年,王永臣授意张、尚二人分两次从“小金库”中领出现金2.8万元三人私分。
1998年6月至10月,经贸学院财务处出纳田某两次领取代办费35万余元,王永臣将其中8.5万元截留,3人将其中6万余元私分。
原任陕西工商学院学生处处长的李俊在三校合并后,任经贸学院学生处处长。
与他同案受审的庄长捷原为工商学院学生处毕业分配办公室主任,后任经贸学院团委副书记。
李俊、庄长捷在陕西工商学院学生处工作期间,于1996年将当年向应届毕业生收取的“教育补偿费”49万元中的16万元隐瞒截留,两人先后私分10万元,各得5万元。
二、财务制度不健全,腐败幽灵侵蚀“象牙塔”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高校办学经费来源已从过去的单一财政拨款转化为多渠道、多方位的筹资,而有些高校并没有随之建立起健全、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也是高校中职务犯罪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常务副院长陈英旭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的常务副院长陈英旭授意其博士生陆续以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账目等手段,将1022.6646万元专项科研经费套取或者变现非法占为己有。
6
浙江大学副校长褚健
涉嫌侵吞国有资产被批捕。
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李汉昌
2001年至2008年,被告人李汉昌利用担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的职务便利,先后非法收受他人贿赂款共计人民币68.5万元,并为其谋取利益。2007年3月,李汉昌还利用担任武汉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的职务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贿赂款10万元,并为其谋取利益。
2011年1月,原湛江师范学院院长郭泽深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合计人民币60万元,被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据悉,郭泽深在担任湛江师范学院院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接受工程承建商林某的请托,为其谋取利益
31
南昌航空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国炎
2013年8月23日,南昌航空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国炎受贿一案宣判,曾任江西师范大学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新校区建设办公室主任的王国炎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法院查明,1999年以来,其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600余万元
8
李兆森(暨南大学原体育部副主任)
李兆森于2000年9月至2002年1月,利用主持体育部全面工作,并分管招收体育特长生工作等职务便利,在招收体育特长生和为本校新生采购校服的过程中,多次非法收受家长及服装厂负责人贿赂,共计人民币22.4万元。
9
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
2013年5月,江西省纪委对外宣布,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因涉嫌严重违纪,正在接受组织调查。该省纪委官员向媒体记者透露,周文斌涉及南昌大学新校区基建贪腐问题。随后周文斌南昌大学校长职务被免,其全国人大代表资格被罢免。
15
钱晓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校长助理)
钱晓峰利用南航在华夏银行南京分行城北支行存款计4000余万元之机,将支行汇给的30万元“存款好处费”以科研课题名义入账,随后分别又以“人工费”、“中介费”、“动态科研工资”名目贪污公款6万余元。
16
张登岐(安徽阜阳师范院原任院长)
张登岐在2002年-2005年期间,在其分管的基建工作中多次收拾他人贿赂共计53.4万元,为对方承包工程提供便利;在图书、教材、教学仪器、日用办公设备等学校大宗物资采购过程中与供货方串通,收受回扣和各种好处。
三人违反规定将银行按期支付的“代办费”私设“小金库”。1997年制1998年,王永臣授意张、尚二人分两次从“小金库”中领出现金2.8万元三人私分。1998年6月至10月,经贸学院财务处出纳田某两次领取代办费35万余元,王永臣将其中8.5万元截留,3人将其中6万余元私分。
22
李俊(陕西经贸学院学生处原处长)、庄长捷(陕西经贸学院团委副书记)
24
黎明芳(原广东商学院设备科科长)
黎明芳利用其负责教学科研设备的采购、验收的职务之便,于1996年12月至2012年2月收受电脑商贿赂3.52万元
25
何水淋(桂林医学院原党委书记)
何水淋(正厅级)在1993年至2000年,利用担任院长便利,采取“特批录取”、“降分录取”、“关照录取”,多次收取学生家长人民币3.7万元,违规录取3名高考低分学生。
李俊、庄长捷在陕西工商学院学生处工作期间,于1996年将当年向应届毕业生收取的“教育补偿费”49万元中的16万元隐瞒截留,两人先后私分10万元,各得5万元。
23
杨绍练(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原主任)
1997年7月至8月,杨绍练与兼任会计、出纳的被告人李颍、张成娟,利用该部在广东省内开办研究生课程班,负责收取和保管各分教点上交的管理费的职务之便,合谋将管理费人民币54万元私分。1998年底,广东省社科院决定将研究生部的财务移交专职财务管理,杨绍练让兼任研究生部记帐、出纳、会计的李颍、熊动员及同案人郭某(另案处理)核算出该部管理费余额后,将余款中的120余万元截留私分,其中杨绍练分得48万元、李颍、熊动员、郭某各分得24万元。1995年至1999年,杨绍练还以劳务费、活动费等名义分别收取学校和个人贿赂的人民币16万余元。
35
湖北民族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彭振坤
彭振坤受贿案源于1998年至2006年期间,时任湖北民族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的他在本单位的建设工程招标议标、工程发包及签订合同、工程款拨付等工作中,利用职务之便,为在本单位承建工程的项目经理谭仕芹、李瑞昌、刘元璋、罗瑞河、卢宗伟等人谋取利益,共计收受他人贿赂人民币199万元。
近来来高校腐败案件汇总
序号
姓名
案情
1
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处处长蔡荣生
2013年11月被带走接受调查。据爆料,蔡荣生因招生问题被调查。举报者多指向其利用自主招生权,通过破格录取、补录、违规发放研究生学位等收受大量贿赂。
2
四川大学原党委委员、副校长安小予(副厅级)、四川大学规划建设处原副处长崔波(副处级)、罗建(副处级)
17
惠延德(延安大学原校长)
惠延德在榆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任党委书记时,一位建筑商为承揽工程,多次给其送钱,惠都拒绝甚至将钱从家里扔出。但对方并不死心,仍不断拉拢腐蚀,最终将惠拉下水。惠后来便利用手中的权力,插手基建工程,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就收受了62万元的资金。
18
冯贵权(广东省外语外贸大学基建处原处长)
32
上海理工大学原校长许晓鸣
2013年8月21日,上海理工大学原校长许晓鸣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30万元;违法所得的财物予以没收。法院经审理查明,许晓明利用职务便利于2003至2011年期间,非法收受价值人民币113万余元的钱款。
33
四川理工学院院长曾黄麟
12
周明清(南京理工大学校内银行原副总经理)、姚琦(南京理工大学财务处原处长)
周明清姚琦合谋将本单位存款获取的高额息差115.1万元,先后分两次给一私营企业主从事营利活动,致使该款至今无法追回。
14
韩正林(河海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原副院长)
韩正林伙同该院培训部的另两位工作人员和徐州建材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商谈联合办学——专升本班事宜,与对方约定签订两份协议,并对学院领导隐瞒了第二份协议。第一份协议约定每个学员收费4500元,其中1500元/人给河海大学,其余归徐州建材中专学校所有;第二份协议却规定3500元/人给河海大学,并只将其中1500元/人汇给河海大学,余下的留做个人私分。
13年间,其利用工作之便在学院基础设施、后勤服务等工程建设项目中,为承建单位和个人提供帮助,先后收受单位或个人贿赂共计人民币300余万元。
34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院长邹世凌
主要与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担任校长助理兼基建处处长期间有关。知情者爆料其被纪检部门调查后,交代了其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与私营企业主的借贷等多个问题。
26
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忠元、校长范昕建
范昕建及张忠元案,基本为同一窝案,均与成都中医药大学新校区建设等基建腐败相关。
27
绵阳师范学院苏智先
苏智先在学校新校区扩建中,多次批条子、打招呼,先后收受14人给予的现金共计860万元。该案涉及的学院多名中层干部涉案金额均在100万元以上。案发后,四川省纪委责成该学院重新审计涉案工程,仅核减资金就达1.78亿元。
19
南京艺术学院成教院原院长、副院长、会计
他们通过设立“小金库”的方式,把办补习班收入的60万元公款纳入“小金库”,以发“奖金”的名义将其中的30万元私分
20
王宝玺(陕西经贸学院成教院原副院长)
A.1996年-1999年,王宝玺指使财务人员将陆续收回的原陕西工商学院成教处应上交的“办证费”等公款不入账然后私分。
10
付守贵(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财务处原副处长)
付守贵利用在北京为单位购买数码像机之机,虚开发票14000余元,后利用职务之便将虚开的发票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财务报销。
11
王冬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动力服务中心浴室澡票管理员)
王冬梅自2000年11月至2004年4月,利用职务之便,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服务中心财务领取300本一包的绿色澡票共计8包,采取隐瞒澡票数量或领票不入账的方法,将所售澡票款人民币25万元据为己有。
B.1997年王以购买礼品为由,将原陕西工商学院成教处上的公款取走9000元据为己有。
C.1996年11月,王从原陕西工商学院成教处汉中教学点收回学生管理费及提档费共计8.4万元,之后,王将其中2万余元入了财务账,将余款6万元中3万元中饱私囊。
21
王永臣(陕西经贸学院财务处原Fra bibliotek长)、张景龙及尚建民(陕西经贸学院财务处原副处长)
28
深圳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邢苗
2012年5月,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邢苗涉嫌受贿60万元,由深圳市人民检察院立案并移送审查起诉。据悉,邢苗曾任华南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而邢东窗事发缘起于华农大原后勤部长纪荣军受贿案发后检举。纪荣军因受贿人民币193万元、美元1万元,与2012年5月被广州市海珠区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8年。
4
武汉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正厅级)陈昭方、武汉大学原常务副书记(正厅级)龙小乐
2000年至2009年,被告人陈昭方在担任武汉大学副校长、常务副校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在弘博学生公寓、筹建武汉大学东湖分校等项目中,为武汉弘博集团提供帮助,收受该集团董事长巴某某贿赂的人民币115万元、美元1万元;为中天集团在武汉大学承接工程提供帮助,收受该集团武汉分公司经理陈某某贿赂的人民币5万元和美元6000元;为武汉大学后勤保障部等部门在申请工作经费、解决拖欠款项等方面提供帮助,多次收受上述单位负责人贿赂的人民币共计11.9万元.2000年至2003年,被告人龙小乐在担任武汉大学副校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为弘博集团与武汉大学联合修建弘博学生公寓及施工过程中谋取利益,收受巴某某贿赂的人民币41万元;为中天集团在武汉大学承接工程提供帮助,收受陈某某贿赂的人民币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