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效测试报告样板
厨宝能效等级评测报告

厨宝能效等级评测报告2021年度厨宝能效等级评测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节能减排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家用电器的能效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厨房中常见的大功率电器,厨宝在能源消耗和效能方面的表现尤为重要。
为了帮助消费者了解厨宝的能效情况,我们进行了2021年度厨宝能效等级评测。
二、评测方法本次评测中,我们选取了市场上常见的厨宝品牌和型号,并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能效认证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评测:1.能效指标:包括厨宝的能源消耗、制冷或加热效能等;2.耗电量测试:测量厨宝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耗电量;3.性能测试:通过对厨宝的制冷、加热、保温等性能进行测试和比较;4.耐用性测试:评估厨宝的使用寿命和耐用性。
三、评测结果经过对各个品牌和型号厨宝的评测,我们得出以下结果:1.能效等级分布:我们根据评测结果将厨宝分为A级、B级、C级等不同等级,其中A级为最高等级,表示能效最好。
根据我们的评测,大多数厨宝品牌在能效等级上表现相当,A级和B级为主要等级分布。
2.能源消耗:我们测量了各个厨宝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能源消耗,发现能源消耗差异较大。
有些厨宝在相同使用时间下能耗更少,而有些厨宝则在同等条件下能耗更多。
3.性能表现:我们对各个厨宝的制冷、加热、保温等性能进行了测试和比较,发现在性能表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有些厨宝在制冷速度、加热均匀度、保温时间等方面表现出色,而有些则相对较差。
四、建议和总结基于我们对厨宝的评测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消费者在购买厨宝时应关注能效等级,选择能效等级较高的产品,从而降低能源消耗;2.除了能效等级外,在性能方面也需要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3.制定更为严格的能效标准和认证体系,促使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厨宝的能效水平。
五、参考资料[1] 国家能源管理局,《家用和类似通用电器能效限定值和能效等级》[2]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厨具产品能效等级及能效限定值》六、附录评测样本:厨宝品牌A、B、C等几个常见品牌的不同型号评测时间:2021年X月至X月评测机构:XXX评测机构。
二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报告模板doc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报

附件二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报告模板doc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报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报告(一号黑体)申报单位:(盖章)测评机构:(盖章)(小二号宋体)二○××年××月(三号宋体)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报告(理论值标识)(二号黑体)所在省市:(四号宋体)建筑名称:建筑类型:测评机构:联系人:电话:测评时间:目录(三号黑体)1. 建筑与用能系统概况 (1)1.1 建筑概况 (1)1.2 用能系统概况 (1)2. 基础项计算说明书 (2)2.1 计算软件 (2)2.2 计算条件 (2)2.3 计算结果 (2)2.4 结论 (2)3. 居住/公共建筑能效测评汇总表 (3)4. 居住/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表 (4)5. 居住/公共建筑能效标识汇总表 (5)(小四宋体)1.建筑与用能系统概况(三号黑体,下同)1.1建筑概况(四号黑体,下同)对建筑概况进行介绍,包含地理位置、总平面图、建筑类型、建筑面积、使用功能等。
(小四宋体,下同)1.2用能系统概况对用能系统概况进行介绍,包含《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试行)中规定项与选择项的情况。
规定项:按照国家现行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围护结构及采暖空调系统务必满足的项目,包含围护结构、空调采暖冷热源、空调采暖设备、水泵与风机、室温调节、计量方式、水力平衡、操纵方式、照明等情况。
选择项:对高于国家现行建筑节能标准的用能系统与工艺技术加分的项目,包含可再生能源、自然通风采光、蓄冷蓄热技术、能量回收、余热废热利用、全新风/变新风比、变水量/变风量、楼宇自控、管理方式等情况。
2.基础项计算说明书2.1计算软件选用计算软件及版本。
2.2计算条件分别列出参照建筑与标识建筑的计算条件,包含各类房间室内设计参数、围护结构的窗墙比与热工参数、房间内热负荷的强度与运行时间表、设备(锅炉、水泵、风机等)效率、机组性能系数(COP)等。
2.3计算结果包含标识建筑与参照建筑的峰值负荷、累计负荷、要紧分项能耗、全年能耗及节能率计算方法。
能效测试报告

能效测试报告能效测试报告一、测试目的能效测试是为了评估设备的能效性能,以确定其能否满足能效要求。
本次测试的目的是测试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能效表现,以便制定相应的能效改进措施。
二、测试方法本次测试采用实际测量方法进行,具体步骤如下:1. 对待测设备进行功率测量,包括设备启动时的峰值功率和设备正常工作时的平均功率。
2. 测量设备在不同工作负载下的能效表现,比较能效。
3. 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评估设备的能效性能,并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三、测试结果1. 设备启动时的峰值功率为1000W,设备正常工作时的平均功率为500W。
2. 测量设备在不同工作负载下的能效表现,得出以下结果: - 工作负载为50%时,能效为70%;- 工作负载为75%时,能效为60%;- 工作负载为100%时,能效为50%。
3. 经过数据分析,发现设备在高负载下能效较低,需要进行能效改进。
四、改进建议基于测试结果的分析,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设备的峰值功率较高,建议在设计阶段对设备进行优化,减少峰值功率,以提高设备的能效性能。
2. 设备在高负载下能效较低,建议加强散热设计,提高设备的散热效果,以降低能耗和提高能效。
3. 进一步优化设备的工作方式和控制策略,以确保设备在不同工作负载下都能够达到较高的能效水平。
4. 加强对设备的能效测试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能效问题,不断提高设备的能效性能。
五、总结本次能效测试评估了设备的能效表现,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可以提高设备的能效性能,降低能耗,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能效测试是评价设备能效的重要手段,对提高设备能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能效测评报告模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能效测评报告模板-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标题:能效测评报告模板引言:能源效率是指在特定的活动或过程中,所利用或转换的能源与所获得的期望结果之间的关系。
随着能源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能效评估和测评成为了评估能源系统性能、优化资源利用以及减少能源消耗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提供一个能效测评报告模板,以便对不同领域的能源系统进行评估和测评。
报告结构:一、背景介绍1.1 目标和目的1.2 测评对象二、测评方法2.1 数据收集a) 能源消耗数据b) 生产或活动数据2.2 指标选择a) 能源利用率b) 能源消耗强度c) 能源利用结构d) 其他相关指标三、测评结果3.1 数据分析和计算3.2 结果解读和评价a) 优点和不足之处b) 改进建议和措施四、结论4.1 总结4.2 对未来改进的展望五、参考文献说明:1. 在背景介绍部分,需要对测评对象的背景和整体情况进行简要介绍,明确测评的目标和目的。
2. 在测评方法部分,需要详细描述数据收集的方式和指标选择的依据,以确保测评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在测评结果部分,应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并根据结果解读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4. 在结论部分,需要对整个测评过程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改进方向。
5. 在参考文献部分,列出所有引用和参考的文献,以保证报告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总结:能效测评报告模板是一种帮助进行能源系统评估和优化的工具。
通过逐步完善报告结构中的各个部分,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能源系统的性能,并提出改进方案。
这个模板可以在不同领域的能源系统测评中使用,例如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示例2:标题:能效测评报告模板导言:能效测评是评估和提升能源运用效率的重要方法。
本文提供的能效测评报告模板旨在帮助企业或组织记录和分析能源消耗情况,以便发现潜在的能效改进机会。
以下是能效测评报告的模板参考。
1. 背景在这一部分,概述被测评系统的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系统类型、规模、用途和操作运行方式。
能效一级检测报告

能效一级检测报告一、检测目的本次能效一级检测旨在评估该产品的能效表现,了解其工作效率,为用户选购高能效产品提供参考。
二、检测对象本次检测的产品电视机型号xxx。
三、检测方法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对该产品的能效进行了评估:1.在标准工作模式下,测量并记录电视机的功率消耗。
2.测量并记录电视机在不同亮度和音量级别下的功率消耗。
3.通过计算每个功率消耗级别的平均功率来评估该产品的能效表现。
4.与同类产品进行对比,了解该产品在市场上的能效表现。
四、检测结果经过多次测量和计算,我们得出了如下检测结果:1.标准工作模式下,该电视机的平均功率消耗为xxx瓦。
2.在不同亮度和音量级别下,电视机的功率消耗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保持了合理的能效。
3.与同类产品进行对比后,该电视机的能效表现较为出色,达到了能效一级标准。
五、结论基于以上检测结果,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1.该产品在标准工作模式下的能效表现较好,功率消耗合理。
2.在不同亮度和音量级别下,该产品的能效保持稳定,能够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3.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相比,该电视机的能效表现较为出色,达到了能效一级标准。
六、改进建议鉴于以上结论,我们对该产品的能效改进提出以下建议:1.进一步优化产品的电路设计和电源管理,以提高其能效表现。
2.通过优化显示技术和减少能量损耗,减少产品在高亮度状态下的功率消耗,以提高能效。
3.提醒用户合理使用电视机亮度和音量,避免过高的功率消耗。
七、总结通过本次能效一级检测,我们对该产品的能效表现进行了全面评估,发现其在标准工作模式下表现出色,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竞争优势。
我们对产品的能效改进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希望能为用户选择高能效产品提供参考。
能效检测报告

能效检测报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然而,能源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此,能效检测应运而生,通过对各种设备和系统的能源消耗进行评估和分析,以便找出节约能源的潜力,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背景及目的能效检测是为了解决能源效率低下的问题而进行的评估。
本次能效检测是为了评估某一厂家生产的空调产品的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对该产品的能源消耗进行分析,旨在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和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二、检测方法和过程能效检测的方法和过程是保证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本次能效检测采用了一系列标准化的测试方法和仪器设备。
首先,对该空调产品的各项性能参数进行了测试,如制冷效果、制热效果等。
而后,通过使用专业的能源监测仪器,对其能源消耗进行了实时监测和记录。
最后,根据测试结果和能源消耗数据,进行了数据分析和评估。
三、能效检测结果根据进行能效检测的数据分析和评估,得出以下结论:1. 该空调产品的制冷效果和制热效果良好,基本符合设计要求;2. 但是,能源消耗较为昂贵,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3. 存在一些能源浪费的现象,如在长时间不使用的情况下仍然持续消耗能源;4. 部分节能措施的设计不够合理,导致能源利用效率降低。
四、改进和优化方案根据以上的评估结果,制定了以下改进和优化方案:1. 优化设计,提高产品的能源利用效率;2. 完善节能措施,减少能源浪费;3. 开发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根据使用情况自动调整能耗。
五、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改进和优化方案的实施将带来以下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1. 提高产品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使用成本;2. 节约能源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压力,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3. 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六、结论通过对该空调产品的能效检测,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方案。
这不仅对该产品的生产商具有指导意义,也为整个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贡献着力量。
能效测评报告样本

各层材料名称
平板玻璃 岩棉
钢筋混凝土 水泥砂浆
合计 墙主体传热阻 Rt
(㎡·K)/W 墙主体传热系数 K
W/(㎡·K)
表 2.4 外墙钢筋混凝土柱
厚度 mm
导热系数λ W/(m·K)
蓄热系数 S W/(㎡·K)
8
0.760
10.773
50
0.050
0.590
700
1.740
17.060
20
0.930
朝向 南
窗墙面积比 0.21
外窗平均传热系数 K W/(m2·K) 2.90
外窗平均遮阳系数 0.34
南向外窗满足《细则》4.2.2 条的要求
东
0.28
2.90
0.32
东向外窗满足《细则》4.2.2 条的要求
西
0.29
2.90
0.35
西向外窗满足《细则》4.2.2 条的要求
北
0.24
2.90
0.33
10.63
1.74
17.06
-
-
1.93
0.52
热阻值 R (㎡·K)/W
0.13 0.02 0.03 0.02 1.49 0.02 0.06 1.76
热惰性指标 D=R·S 0.31 0.18 0.40 0.24 0.80 0.24 0.98 3.16
表 2.7 铝板屋面
各层材料名称
铝 松散矿棉,岩棉,玻
第三章 结 论 ........................................... 18 公共建筑能效测评汇总表.................................. 19 公共建筑能效标识汇总表.................................. 21 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表.............................. 22
二级能效测试报告

二级能效测试报告二级能效测试报告是针对产品能效性能的一种检测报告,主要用于评估产品的能源利用效率。
下面是一个示例报告的框架和内容:报告编号:XXXX-XXXX产品名称:XXXX(此处填写产品名称)型号规格:XXXX(此处填写产品型号规格)测试日期: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一、测试目的本测试报告旨在评估产品在二级能效标准下的性能表现,为消费者提供能效性能参考,同时为企业提高产品能效提供依据。
二、测试设备与方法1. 测试设备:XXXX(此处填写所使用的测试设备)2. 测试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采用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能效性能测试。
三、测试环境与条件1. 测试环境:室内常温条件2. 测试条件:电源电压、环境湿度、气流速度等参数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四、测试结果与分析1. 能效比(EER):XXXX(此处填写产品的能效比值)2. 季节能效比(SEER):XXXX(此处填写产品的季节能效比值)3. 能耗测试:在规定条件下,产品运行XX小时的能耗为XXXXkWh。
4. 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对产品的能效性能进行分析,指出产品在能效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五、结论与建议1. 结论:产品在二级能效标准下表现出良好的性能表现,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2. 建议:针对产品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提高产品的能效性能。
六、其他说明事项1. 本报告仅对所测试的产品负责,其他类似产品未经测试,其性能表现无法保证。
2. 本报告仅供内部使用,未经授权不得向第三方提供或公开。
3. 本报告仅代表本次测试结果,不作为任何形式的保证或承诺。
4. 本报告如有疑问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公司(联系方式:XXXXXXXX)。
我们将及时处理和回复您的疑问和异议。
注意:以上仅为示例框架和内容,具体报告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
20.00
75% EFFICIENCY (%)
16.00
50%
Power (W)
12.00
8.00
25%
4.00
0%
0% 25% 50% 75% 100% PERCENT OF RATED LOAD
0.00 0% 25% 50% 75% PERCENT OF RATED LOAD 100%
No Load 0% 0.0 Average
0.16 0.810% 0.4410 50 50
77.42% 76.45%
Authorized Company Representative: Position: Address: Email address: Phone number: Test Engineer: Position: Division:
86-755-27337421 ext. 216 quande tang Project Engineer E-TEK ELECTRONICS MANUFACTORY LTD
Sample 1# Measured and Calculated Data at 115V 60Hz
EFFICIENCY CURVE
Input vs. Output Power
Output Input
100% 90% 80%
70%
20.00
16.00
EFFICIENCY (%)
50% 40% 30%
20%
Power (W)
60%
12.00 0%
0% 25% 50% 75% 100%
0.00 0% 25% 50% PERCENT OF RATED LOAD 75% 100%
PERCENT OF RATED LOAD
Active Power Measurements Percent of Rated Load DC Output Current (mA) DC Output Voltage (V) DC Output Power (W) 100% 800 11.86 9.49 75% 600 11.90 7.14 50% 400 11.94 4.78 25% 200 11.98 2.40
Active Power Measurements Percent of Rated Load DC Output Current (mA) DC Output Voltage (V) DC Output Power (W) AC Input Voltage (V) AC Input Power (W)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THD) True Power Factor(Watts/VA) Ac Input Frequency Power Consumed by UUT (W) Efficiency Limited efficiency 11.67 0.783% 0.381 50 2.19 81.23% 9.19 0.824% 0.377 50 2.06 77.63% 6.13 0.832% 0.358 50 1.36 77.85% 100% 800 11.85 9.48 75% 600 11.89 7.13 50% 400 11.93 4.77 25% 200 11.97 2.39 230 3.28 0.801% 0.340 50 0.89 72.99%
No Load 0% 0.0 Average
AC Input Voltage (V) AC Input Power (W)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THD) True Power Factor(Watts/VA) AC Input Frequency Power Consumed by UUT (W) Efficiency Limited efficiency 11.52 0.779% 0.525 60 2.03 82.36% 8.73 0.752% 0.496 60 1.59 81.79% 5.92 0.718% 0.449 60 1.14 80.68%
115 3.09 0.694% 0.389 60 0.69 77.54% 80.59% 76.36% 60 0.12 0.736% 0.465 60
Sample 1# Measured and Calculated Data at 230V 50Hz
EFFICIENCY CURVE
Input vs. Output Power
Nameplate Specifications
Related Product Specifications Voltage (V) Current (A) Power (Watts) Frequency (Hz) Date Measured Ambient Temp. °C 2011-5-26 (25+/-5)°C Input 100-240 50/60Hz Output 12 0.8 9.6
AC-DC Single Output Voltage external Power Supply Test Report Lab Test Results Manufacturer Name E-TEK Model ZDD120080AU Type 12V 0.8A Product Powered (Kensington Part # if known) Country of Manufacture China Integral Input Power switch none, direct plug in Output Cord Length (cm) 150
jianding Director Engineer of R&D Center
Building No.7 1st Industrial Zone Phoenix FuYONG TOWN SHENGZHE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ding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