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唐文化

合集下载

汉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汉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汉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汉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汉朝和唐朝两个时期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汉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更新换代,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

一、汉唐文化的继承汉朝是中华文明史上的黄金时代,尤其是西汉时期,对后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汉朝的文化既吸收了周朝的文化遗产,又强调了道德伦理和儒家的思想,全面推广儒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体系的重要支柱。

同时,汉朝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历史文物收集和整理,保存了许多书籍、文献和艺术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最开放、最繁荣的王朝之一。

在文化方面,唐朝倡导了以“道、教、佛”为主要信仰的三教合一,提倡玄学思想,儒家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推广。

唐代诗歌、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对全球艺术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汉唐文化的发展在对汉唐文化的传承之上,汉唐文化同样也在不断的演变与发展。

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社会制度变迁随着政治、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制度也在不断变化。

汉唐文化中的封建道德和宗教信仰逐渐被打破,社会伦理随之发生变化,人们开始重视个人利益,强调各种东西的实用性和效益性,文化也逐渐呈现多元化。

这种变化与当时全球文化变革的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2. 文学艺术风格更新汉唐文化中的文学和艺术时刻处于不断更新和升级的状态。

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说,均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汉时以文言文为主,唐时开始使用白话文,文章意境也更加讲究表现手法和艺术性,诗歌、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也更加完善、精湛,甚至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3. 自我认同和精神文化随着时代的变革,汉唐文化在不断更新,同时,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价值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随着传统文化的不断扩张,汉唐文化的对话、沟通和交流也得到了强化,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文化氛围。

而这种氛围,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文关怀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结语汉唐文化继承于传统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化的汉唐时期

中国文化的汉唐时期

中国文化的汉唐时期汉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其辉煌的时期,文化也非常的繁荣。

汉唐时期的艺术、文学等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这些成就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汉唐书画艺术汉唐时期的书画艺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书法方面,汉代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篆书、隶书、草书、楷书等文字体系。

而到唐代时,书法已经达到了一个巅峰。

唐代的书法家有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他们的书法风格独具特色,成为了后人学习研究的对象。

唐代的绘画艺术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唐代的绘画主要有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

唐代山水画以吴道子、王维、李思训等人为代表,他们的画作造型优美,墨色淋漓,意境深远。

花鸟画以张仙藤、夏圭、韩干等人为代表,他们的画作细腻入微,栩栩如生。

唐代人物画以韩滉、顾恺之、张萱等人为代表,他们的画作形象生动,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二、汉唐文学汉唐时期的文学成就也非常显著。

汉代的文学以西汉的“乐府”为代表,唐代的诗歌、散文成就更加辉煌。

唐代是诗歌的鼎盛时期,唐代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之涣、孟浩然等,他们的诗作运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作品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对后人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的散文成就也不逊于诗歌,唐代的散文主要有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清照等人,他们的散文文字简练、语言生动,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和良好的文学素养。

三、汉唐哲学思想汉唐时期哲学思想也很独特,汉代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而唐代诸子百家思想也开始出现。

唐代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并驾齐驱,出现了唐代儒道合一的思潮。

汉代的儒家学派是由孔子创立的,它主张“仁爱”、“中庸”等伦理道德思想,并发扬礼仪、音乐等原则。

唐代儒家思想具有典型的“礼制思想”,强调君臣之道,儒家思想在唐代达到了它的高峰,同时也对中国后世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家学说主张“道法自然”,强调人应当顺应大自然的发展规律,要追寻自然的智慧,将个人情感与自然进行融合,形成了唐代的“南宗”道教思想。

汉唐文化_精品文档

汉唐文化_精品文档

汉唐文化一、介绍汉唐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两个伟大王朝——汉朝和唐朝所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

这段历史时期,中国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汉唐文化的特点1.文化繁荣:汉唐时期,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文化兴盛。

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2.儒家思想的高峰发展:汉朝以儒家思想为主流,唐朝则强调儒家思想与佛教的结合。

这种思想体系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3.文学艺术繁盛:汉唐时期,出现了许多卓越的文学作品和杰出的艺术家。

如《史记》、《红楼梦》等文学作品,以及盛唐诗歌等。

4.对外交流与影响:汉唐时期,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中西方文化在交往中相互影响。

三、汉唐文化的成就1. 科技成就汉朝时期,发明了造纸术、指南针等重要的科学技术,为后世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朝则在农业、音乐、建筑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造福了人民生活。

2. 文学成就汉朝的代表性文学作品是《史记》,这部巨著为后世的历史研究奠定了基础。

而唐朝则是中国文学的黄金时期,诗歌成就特别显著,留下了《唐诗三百首》等大量经典之作。

3. 艺术成就汉唐时期的壁画艺术和陶瓷艺术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壁画以丰富多样的题材和精美细腻的表现赢得世人赞誉。

陶瓷则以精湛的工艺和丰富多彩的图案成为当时的瑰宝。

4. 思想成就汉朝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发展了社会教育体系,强调礼义廉耻等传统价值观。

唐朝则出现了多元化的思想流派,佛教、道教等为时代注入了新的思潮。

四、汉唐文化的影响汉唐文化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下面列举一些主要的影响方面。

1.文学影响:唐代诗歌成为了后世文人的楷模,唐诗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

很多唐代诗人的作品被广泛传颂,影响着后世的诗坛。

2.思想影响:儒家思想的兴起与佛教、道教的结合,使中国思想体系更加丰富多元。

这种思想影响至今仍在中国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3.艺术影响:汉唐时期的艺术成就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壁画艺术、陶瓷艺术等,都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的汉唐文化传统和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的汉唐文化传统和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的汉唐文化传统和对世界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其中汉唐文化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汉唐文化包含了汉朝和唐朝两个重要历史时期的文化传统,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汉唐文化在文学方面影响深远。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被誉为“诗的黄金时代”。

唐朝宫廷里的诗人们,如李白、杜甫、王之涣等,创作出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诗篇,成为后世文人的楷模和标杆。

这些唐诗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深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它们的艺术价值和美学触动不仅影响了后世中国文学,也对世界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许多西方诗人如泰戈尔、雪莱等,对唐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以之为参照,塑造了自己的诗歌风格。

其次,汉唐文化在哲学思想方面也有显著的贡献。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汉唐时期作为中国哲学的重要阶段,影响最为广泛。

汉朝的儒家思想和佛教的传入,为中国的哲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念。

汉朝儒家学派注重实用性和道德伦理的研究,提出了“仁者爱人”、“治国平天下”等理论,至今仍对中国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而与此同时,佛教的传入也为中国哲学带来了宇宙观和心灵修行的新思维。

唐朝时期,玄奘法师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佛教传人,在印度学习佛教经典回国后,替佛教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分发扬了佛教文化艺术。

汉唐时期的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糅合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中国哲学,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哲学的进步产生了重要推动力。

汉唐文化的影响还体现在艺术领域。

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在汉唐时期达到了巅峰境地。

汉朝的书法就以“气韵生动”为主要特点,而唐朝的书法更加注重笔墨的运用和形象的表现。

汉唐时期的书法家和画家们以创造性的艺术才能和独特的审美追求,为后世的书法绘画创作树立了典范。

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不仅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承发展,也对世界艺术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许多西方文化名人如莫奈、梵高等,都表达过对中国画与书法的喜爱之情,其创作中也受到了中国艺术的启示和影响。

汉唐风俗文化比较研究

汉唐风俗文化比较研究

汉唐风俗文化比较研究汉唐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两个时期,也是两个风俗文化比较丰富的时期。

虽然两个时期相隔了几百年,但是在文化传承上,汉唐依然有一些共通之处,也有一些独特之处。

本文将从婚俗、定制、服装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探究汉唐风俗文化的不同与相似之处。

一、婚俗比较婚俗是人类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风俗之一。

汉唐时期的婚俗略有不同,也有许多相同。

首先来说一下汉代的婚俗。

汉朝时期,男方向女方提出婚事,女方的家长需要征询同意,才能确定婚期。

当然,这个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的红白喜事,包括彩礼、见礼、纳吉等。

而在唐朝时期,婚姻更多地受到父母掌控。

一般是男家派遣媒人与女家进行会谈,确定婚事。

婚事确定后,还需要打过“谒阙礼”,以示对皇室的敬意。

其次来看一下婚礼的仪式。

汉代婚礼主要是分为三个部分:引导、媒妁、迎亲,这三部分大体组成了汉代婚礼的形式。

而唐代婚礼则会有更为隆重的仪式,涉及到诸多步骤。

首先是“成亲疏”与“媒妁之固”,这是两个重要的举措,以确认双方婚姻的合法性,毕竟唐代婚姻制度更为严格,需要经过皇帝的批准。

其次是喜酒、父母三拜、领证、出阁四个步骤。

在唐代婚礼上,还会配合乐舞,使得婚礼更有仪式感和美感。

二、制度比较制度是一国之灵魂,汉唐时期同样存在很多重要的制度差异。

汉代时期,政府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也就是由三公与九卿共同组成的中央权力架构。

唐代则采用了更加集中的政治制度,皇帝独揽大权。

唐皇帝下设六部,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部,确保了国家机器的高效运作。

另外,汉唐时期的文化氛围也略有不同。

汉代儒学繁盛,无论是思想、学术、文化等方面都有深刻的表现。

许多经典著作如《史记》、《汉书》等都是在汉代完成的,乐府诗、鼓吹、军乐等也在汉代迎来了全盛时期。

而唐代文化则更为丰富多彩。

唐诗宋词、古典戏曲、绘画等都广受欢迎,成为后世文化的代表。

唐代还制定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让节日人们在欢庆中融入文化之中。

三、服饰比较汉唐时期的服饰也有许多异同。

关于汉唐文化的介绍

关于汉唐文化的介绍

关于汉唐文化的介绍1. 汉唐文化啊,那可真是超级厉害的存在!就像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星一样耀眼!你想想看,汉朝的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那是何等的英勇,这不就跟现在的超级英雄似的嘛!那时候的文化丰富多彩,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让各种新奇玩意儿都进入了咱们国家。

2. 嘿,汉唐文化呀,那可是影响深远得很呐!唐朝的诗歌简直绝了,李白、杜甫他们写的诗,那简直比现在的流行歌曲还受欢迎呢!你说要是能穿越回去,跟他们一起吟诗作对,那该多有意思啊!3. 哇塞,汉唐文化可是有着无穷的魅力呀!汉朝的儒家思想,那可是深深影响了咱们的文化根基呢,就好像是给咱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那时候的人们多有智慧呀!4. 汉唐文化啊,真的是太让人着迷啦!唐朝的长安城,那规模,那繁华程度,简直就跟现在的国际化大都市一样嘛!来来往往的商人、学者,多热闹啊!5. 哎呀呀,汉唐文化可不得了!汉朝的造纸术,这可是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啊,这贡献可太大了吧!就如同给知识插上了翅膀。

6. 嘿哟,汉唐文化真的太牛啦!唐朝的女子穿着打扮多漂亮啊,那华丽的服饰,精致的妆容,比现在的时尚秀还吸引人呢!你难道不想看看吗?7. 哇哦,汉唐文化真的是太有魅力啦!汉朝的乐府诗多好听呀,那动人的旋律,不就跟现在的好听歌曲一样嘛!想想都陶醉呢!8. 哎呀,汉唐文化简直太重要啦!唐朝的艺术作品,那工艺,那水准,真的是让人惊叹不已呀!这可不是一般的厉害呀!9. 哇呀,汉唐文化可真是博大精深呀!汉朝的军事力量强大,唐朝的文化繁荣,这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呀,能不珍惜吗?10. 哼,汉唐文化那绝对是杠杠的!从各个方面都展现出了非凡的魅力和实力,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呀!我们一定要好好传承和发扬!观点结论:汉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价值,我们应该深入了解、传承和弘扬它。

汉唐文化礼仪培训

汉唐文化礼仪培训

汉唐文化礼仪培训汉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特色。

在现代社会中,为了传承和弘扬汉唐文化,开展汉唐文化礼仪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就是一些关于汉唐文化礼仪培训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汉唐文化概述1. 汉唐文化起源和演变:简要介绍汉唐文化的起源和历史演变,阐述其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2. 汉唐文化的主要特点:从思想、文学、艺术、礼仪等方面介绍汉唐文化的主要特点,使学员对其有个整体的了解。

3. 汉唐文化的价值意义:探讨汉唐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价值意义,引导学员认识到汉唐文化的重要性。

二、汉唐礼仪概述1. 汉唐礼仪的基本概念:解释汉唐礼仪的含义和定义,明确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汉唐礼仪的演变过程:详细介绍汉唐礼仪的演变过程,从礼仪制度、礼仪礼节等方面展示其历史和文化内涵。

3. 汉唐礼仪的主要特点:阐述汉唐礼仪的主要特点,如尊重、儒雅、庄重等,使学员理解汉唐礼仪的精髓。

三、汉唐礼仪的基本知识1. 入座礼仪:介绍座位的安排原则和排序方法,讲解入座时的仪态和礼仪细节,培养学员的座位礼仪意识和风范。

2. 问候礼仪:教授汉唐时期的问候礼仪,如行礼、握手、拜访礼仪等,培养学员良好的社交礼仪素养。

3. 用餐礼仪:指导学员正确使用餐具的方法、用餐姿势以及对酒等用餐礼仪,强调餐桌礼仪的重要性。

4. 着装礼仪:传授汉唐时期的服饰搭配规范以及礼仪装束的选择,指导学员根据场合选择合适的着装。

四、汉唐名人礼仪范例1. 唐太宗李世民的礼仪风范:介绍唐太宗的礼仪修养和执政风格,探索他对于汉唐礼仪的贡献。

2. 王羲之的书法礼仪:讲解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中所体现的礼仪准则和规范,引导学员从书法中感受到礼仪的美。

3. 杜牧的文学雅致:分析杜牧在诗词创作中所追求的文学雅致,展示其对于汉唐文化礼仪的理解和体验。

五、汉唐文化礼仪的现代应用1. 汉唐礼仪与现代社会:探讨汉唐文化礼仪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引导学员树立现代社会的文明礼貌观念。

汉唐文化宣传经验交流发言稿

汉唐文化宣传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汉唐文化宣传的经验。

汉唐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近年来,我们国家高度重视汉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汉唐文化。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深入挖掘汉唐文化内涵,提炼核心价值汉唐文化博大精深,要想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它,首先要深入挖掘其内涵,提炼核心价值。

以下是我总结的几个核心价值:1. 勇于创新:汉唐时期,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当时人们勇于创新的精神密不可分。

2. 诚信友善:汉唐时期,社会风气淳朴,人与人之间讲究诚信友善,这种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传承。

3. 和谐共生:汉唐时期,我国实行开放包容的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和世界文化交流,和谐共生的理念贯穿始终。

4. 崇尚法治:汉唐时期,我国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果,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5. 追求卓越:汉唐时期,人们追求卓越的精神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1. 利用新媒体平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我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发布汉唐文化的相关内容,让更多人了解汉唐文化。

2. 举办文化活动:定期举办汉唐文化节、汉唐文化论坛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文化名人进行讲座和交流,提高公众对汉唐文化的认知。

3. 创作文艺作品: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以汉唐文化为题材的影视剧、小说、歌曲等作品,让汉唐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4. 教育普及:在中小学教育中融入汉唐文化知识,培养青少年对汉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5. 拓展国际交流:加强与国外汉唐文化研究机构和学术团队的交流合作,提高我国汉唐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宣传水平1. 培养专业人才:加大对汉唐文化研究、传播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2. 提升宣传队伍素质:对从事汉唐文化宣传工作的相关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宣传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域文化—关于汉唐文化的报告
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关中学子,能够根植于这片沃土来研习艺术,无疑是幸运的。

也许是这片土地太具神秘感了,对于我来说熟悉和陌生经常会交织在一起,如果把关中大地比拟成一个人的话,他必定是具有多面性的。

这种丰富性格的形成也源自于他历经了十三个王朝漫长的洗礼,然而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对其鲜明个性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周、秦、汉、唐四朝。

关中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缘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形势。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分为三个阶梯。

关中位于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背靠第一级阶梯的高原山地,下临第三级阶梯的平原地带。

关中南有秦岭横亘,四有陇山延绵,北有黄土高原,东有华山、崤山及晋西南山地,更兼黄河环绕,可谓山川环抱,气势团聚。

关中腹地为渭河、泾河、洛河及其支流形成的冲积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

关中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史记》中称其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和“四塞之国”。

此外中华文明的摇篮在黄河流域,而黄河文明的摇篮是在渭河流域(关中)。

从神话、传说和考古发掘看,出自中国西部的炎帝和黄帝是公认的最早圣王和“人文初祖”。

炎帝和黄帝的族居地和墓陵都在关中地区。

经考古发掘证实,关中是华夏古文明最重要、最集中的发源地之一。

关中平原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明摇篮,也是整个亚洲最重要的人类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一。

谈到文化离不开历史,关中的历史几乎就是陕西的历史了。

在这段历史当中既有残酷、血腥、闭关自守,也有温情、宽厚与兼容并包。

汉唐文化是中国文化繁荣阶段的代表,同时又是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向上精神的一种象征。

汉代正是中国思想文化的辨证期,西域的开通为中西文化的交流拉开了序幕。

丝绸之路使汉文化和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文化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对世界文化给予极大的冲击。

而唐代当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大唐盛世时期,首都长安更是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最早进行“对外开放”。

作为文化的代表汉唐艺术所体现出的是更多的是宽容与自信并存。

中国古代以“温柔敦厚”为诗之旨,这和中华民族的气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及其他文化因素密切相关。

表现在造型艺术上便
是含蓄美、内在美。

雕塑亦然,象中国书画用笔藏锋那样将力量包裹在内部,给人更多品尝的余味。

关中大地上孕育的汉唐时期的雕塑就是中国式审美的典型表现。

1. 浑然天成的统一
艺术的整体感,大到汉唐墓园的整体构思营造,小至每一件雕塑作品的刻画都是始终统一在一个整体的氛围之中。

或因山为陵、或以墓冢形还原祁连山千余年前硝烟滚滚的战争场景,都是在营造一个整体的气氛,在这种整体感的统领下再依靠感觉和理解出发,通过取舍、夸张、变形甚至抽象,用写意的手法突出每一个对象的特征,使每一个局部都和整体产生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

如霍去病墓前的石雕就是典型的例证,这些动物的描绘看似与陵墓所表现的整体无关,但恰恰正是它们活化了自然环境,赋予陵墓一种天然气象,象征性再现墓主征战建勋的环境,这不仅在形式上是一种创新,于当时流行的形式之外另辟蹊径,而且在陵园造型艺术观念上也是就一种突破,它已经在原来的厌胜辟邪寓意上增加了再现生前环境、表达人与自然之和谐关系的新层次。

2. 简洁风格与非凡气度
尽管汉唐时期是中国的鼎盛时期,但其艺术风格却是简约自然的。

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并没有泯灭人对自然和谐的追求,受到中国绘画的影响在汉唐时期的石雕中圆雕、浮雕、线刻等多种雕塑语言是并存的,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其概括简约的艺术风格,相反其多变性使雕塑空间更具充分的自由性。

如霍去病墓石雕所采取“因势象形”的手法,充分利用岩石,进行最低限度的艺术加工,对岩石形状与动物形象的双重需要加以多变性运用的。

使石兽的造型显出空间的自由而不斤斤计较于形似;唐代对动物、人物的刻画都是出于一种崇尚丰满、健美、刚强的造型审美心态,崇尚力的凝聚形象。

形式在写实状貌的基础上刻意追求丰满强健的形象感染力。

素有“东方第一狮”美誉的顺陵走狮是唐陵石雕成熟期的作品,其造型雄伟,气势磅礴,眉宇间无不体现出威镇环宇,昂首天外的雄风。

大气至极却有细腻有佳,而这种细腻并不复杂,恰到好处,使得石雕具备了统一大气的完美气质。

给人运行成风、一气呵成、痛快爽利的艺术享受。

3. 含蓄的感情表达
把艺术当作传情达意的手段,重视立意也是汉唐艺术的一大特点——寓情于景、
于物,象征性的艺术处理给予了观者极大的想象空间。

汉霍去病墓前对各种猛兽动物的描绘,早已超出了具体表现的人或兽的本身,他们造就的不仅是祁连山这个自然环境。

而最终想传递给人们的信息是祁连山所代表的一代名将霍去病坚韧的性格和他所创建的丰功伟绩。

再来看看作为霍去病墓群雕的主题性雕塑——马踏匈奴,那蜷缩双腿,蓬乱须发,左手握弓,右手持箭,还要垂死挣扎但又面露无奈表情的匈奴人被那坚实有力,气宇轩昂战马不可一世的踏于脚下,悬殊的抗衡场面不正是在深刻的揭示正义力量坚不可摧的主题思想吗?看那神态机警而威猛的吊睛白额大虎,顶部花皮紧蹦,肢爪强劲有力,长尾巴搭于背部,将猛虎在等待猎物前的小心与谨慎表现的淋漓尽致。

石雕巧妙的运用了石块本身的起伏变化以及纹理特征准确的勾勒出猛虎雄健丰满的体魄。

特别是动势的准确把握将“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人石棱中”的意境充分展现在观者眼前。

然而用于传情的载体,唐人在赞美大自然的同时更注重于洋溢着自我的豪迈。

唐代在汉代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本质上加以继承并发展。

唐陵石雕结束了东汉以来墓前石雕多样性表现的造型倾向而将其引向全面程式化。

石雕设置寓意已由前代的神灵护卫变为犬马群臣,现实的人的本质力量在新时代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认识。

以人作为主题的回归是大唐时代精神的体现。

综上所述,汉唐艺术代表了热情向上,积极进取,坚忍不拔民族精神。

成就于他的是关中大地这片沃土,他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今天的我们站在这片土地上研读那些曾经由冰冷变的炙热的顽石。

尽管他们只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却足以让我们感受到他们所带来那股势不可挡的民族霸气,感受那用创造性、兼容性和自信心打造的博大的胸襟。

予以学习、予以生活、予以自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