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挫折教育
幼儿的挫折教育

幼儿的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是指通过让孩子面对、体验和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培养他们坚韧、勇敢和适应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挫折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本文将从幼儿面临的挫折、挫折教育的价值以及实施挫折教育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幼儿面临的挫折幼儿时期是个体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尚未完全掌握语言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容易面临各种挫折。
以下是一些幼儿常面临的挫折情境:1.学习方面的挫折:例如无法理解问题、无法解决困难、记忆力不足等。
2.社交方面的挫折:例如与他人发生冲突、无法获得别人的认可、交流沟通受阻等。
3.情绪方面的挫折:例如因为不如意的事情而感到失望、沮丧、愤怒、忧虑等。
二、挫折教育的价值挫折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价值:1. 培养坚韧和毅力:幼儿通过克服挫折,培养了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并在面临困难时能持之以恒,不轻易放弃。
2. 发展适应能力:挫折教育使幼儿逐渐适应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提高了应对问题和处理矛盾的能力。
3. 培养自信心:通过成功地克服困难,幼儿会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产生信心,从而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实施挫折教育的方法挫折教育需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成长需求,采取适当而有效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实施挫折教育的方法:1. 增加困难程度: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在他们掌握一定技能后适当提高学习、游戏等活动的难度,让他们面临一定的挑战。
2. 鼓励自主解决问题:为幼儿提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努力和探索,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
3. 提供支持和指导:在幼儿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及时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鼓励,同时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
4. 倡导失败也是成功的一部分:引导幼儿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而是成功路上的一部分,鼓励他们从失败中获取经验和教训。
幼儿教育中的挫折教育实施

幼儿教育中的挫折教育实施在幼儿教育中,挫折教育是一个常常被忽视但却至关重要的环节。
如今,大多数孩子生活在相对优越的环境中,备受关爱与呵护,然而,这种过度保护可能会使他们在面对挫折时显得脆弱和无助。
因此,在幼儿阶段实施挫折教育,培养他们坚韧的品质和应对困难的能力,对其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挫折教育的目标。
挫折教育并非是要让幼儿经历过多的痛苦和磨难,而是通过适当的引导和体验,让他们学会在挫折面前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地面对并克服困难。
其主要目标在于增强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在幼儿教育中,如何有效地实施挫折教育呢?创设挫折情境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或游戏。
例如,组织一场拼图比赛,拼图的难度可以略高于幼儿的平均水平,让他们在尝试完成的过程中遭遇挫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密切观察幼儿的反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逐步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另外,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体验挫折也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在户外活动时,鼓励他们尝试攀爬较高的滑梯或者跨越一些小障碍。
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要急于帮助,而是让他们先自己尝试解决。
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能够亲身感受到挫折,并在克服挫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同时,家庭在挫折教育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家长应该避免过度包办孩子的事情,要给他们一定的自主空间去尝试和犯错。
比如,让孩子自己穿衣、系鞋带,如果他们做得不好,家长不要立刻接手,而是耐心地引导他们再次尝试。
在实施挫折教育时,教师和家长还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
当幼儿遭遇挫折产生消极情绪时,要引导他们正确地表达和宣泄情绪。
例如,当孩子因为搭积木失败而生气时,家长可以说:“宝贝,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因为积木没有搭好,那我们一起深呼吸,想想怎么才能搭好呢?”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更加冷静的态度面对挫折。
浅谈幼儿抗挫能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抗挫能力的培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抗挫能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
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孩子们需要学会面对挫折,勇敢地站起来,再次迎接挑战。
那么,作为幼儿相关的工作者,我们该如何培养幼儿的抗挫能力呢?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孩子的心灵里播下正确的价值观,是培养抗挫能力的基础。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遇到挫折并不意味着失败,而是成长的机会。
我们要教育孩子,勇敢面对挫折,敢于尝试,不怕失败,失败了再站起来。
三、注重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是培养孩子抗挫能力的关键。
我们要有意识地让孩子经受一些挫折,让孩子在挫折中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挫折,让孩子明白挫折是成长的过程,要有勇气面对。
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孩子面对挫折时的重要支柱。
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如表扬、鼓励、肯定孩子的优点,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要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战胜挫折。
五、教会孩子正确应对挫折的方法面对挫折,孩子可能会感到无助和迷茫。
我们要教会孩子正确应对挫折的方法,如调整心态、寻求帮助、分析原因、制定计划等。
让孩子在应对挫折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六、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家长和老师是孩子成长的榜样。
我们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孩子。
当家长和老师遇到挫折时,要学会正确应对,让孩子看到榜样是如何面对挫折的。
1.鼓励孩子参加各类活动,提高适应能力让孩子参加各类活动,如体育、音乐、美术等,可以锻炼孩子的适应能力。
在活动中,孩子会遇到各种挑战,我们要鼓励孩子勇敢面对,不断提高自己。
2.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思考是孩子面对挫折时的重要武器。
我们要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尊重孩子的想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3.教会孩子合作与沟通合作与沟通是孩子在社会中生存的重要能力。
我们要教会孩子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与他人沟通,让孩子在合作与沟通中学会面对挫折。
幼儿园教育论文浅谈幼儿挫折教育

幼儿园教育论文浅谈幼儿挫折教育
在幼儿园教育中,挫折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抗挫能力和自信心,为他们的未来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认识和接受生活中的挫折,学会面对和处理挫折,从而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在幼儿园阶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挫折教育:
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挫折,如拼图游戏、手工制作等。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学会面对失败,不怕困难,勇于尝试。
2. 引导反思:当幼儿遇到挫折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反思,找出问题的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
3. 鼓励表达:教师应该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无论是成功的喜悦还是失败的沮丧。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4. 树立榜样: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他们在成功之前也经历了许多挫折,但他们都没有放弃,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斗志,让他们明白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家长如何看待幼儿的挫折教育

家长如何看待幼儿的挫折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幼儿阶段。
然而,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孩子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幼儿的挫折教育呢?我们要明确挫折教育的目的。
挫折教育并非是为了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遭受打击,而是让他们学会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培养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信向上的品质。
在幼儿阶段,孩子们正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适当的挫折教育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提高心理素质。
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面对挫折时,孩子会感到失落、沮丧,甚至产生自卑心理。
这时,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同时,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感受,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排解负面情绪,树立信心。
再次,我们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挫折。
挫折是人长的必经之路,家长要教育孩子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积极作用。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要引导他们从积极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我们要教育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勇于克服困难。
我们要给孩子提供实践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才能真正体验到挫折的滋味。
家长要鼓励孩子参加各类社会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要给予适当的指导,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我们要做好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言行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面对挫折时,家长要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勇于克服困难。
孩子会模仿家长的行为,从而学会坚强、自信地面对挫折。
家长要正确看待幼儿的挫折教育,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挫折,提供实践机会,做好榜样。
通过适当的挫折教育,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培养出坚韧不拔的意志,成为自信、勇敢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就像学习走路一样,孩子总会摔跤,但每次摔倒后都能学会如何更好地站起来。
挫折教育就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次次“试炼”,它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强大的内心世界,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防挫折安全教育幼儿园(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人生中的第一个教育阶段,其教育内容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培养,更包括生活能力的培养,其中防挫折安全教育尤为重要。
挫折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对于幼儿来说,适当的挫折教育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
本文将从防挫折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实施策略以及家园合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防挫折安全教育的重要性1. 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自信心是幼儿面对挫折时保持积极心态的关键。
通过防挫折安全教育,让幼儿认识到挫折是人生常态,培养他们面对挫折时的勇气和信心,从而在面对困难时能够积极应对,不畏缩。
2. 培养幼儿的抗压能力在幼儿时期,适当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应对压力,培养抗压能力。
防挫折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挫折的来源,学会调整心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基础。
3. 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挫折教育有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在挫折面前,幼儿学会正确处理情绪,避免因过度焦虑、恐惧而导致的心理问题。
4. 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面对挫折,幼儿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从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防挫折安全教育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培养团队精神。
二、防挫折安全教育的实施策略1. 创设情境,让幼儿体验挫折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挫折。
例如,设置障碍赛道,让幼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学会面对困难。
2. 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挫折教师应向幼儿讲解挫折的普遍性,让他们明白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从而正确认识挫折。
同时,引导幼儿学会分析挫折的原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如户外运动、手工制作等,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
在活动中,让幼儿学会克服困难,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
4. 教授幼儿应对挫折的方法教师可以教授幼儿一些应对挫折的方法,如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
幼儿教师如何进行挫折教育

幼儿教师如何进行挫折教育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1.挫折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每个孩子都会遇到挫折,我们要正视挫折,理性对待。
2.挫折教育不是让孩子在挫折中痛苦,而是引导孩子从挫折中学习、成长。
3.挫折教育不是单一的惩罚或忽视,而是关爱与引导的结合。
二、创设合理的挫折情境1.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创设适度的挫折情境,让孩子在自然、真实的环境中感受挫折。
2.挫折情境要具有教育意义,能够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3.教师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挫折情境的难度,避免孩子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
三、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1.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教师要关注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2.教授孩子应对挫折的方法。
例如:教孩子学会分解问题,一步一步解决;鼓励孩子寻求帮助,学会合作;培养孩子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困难。
3.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毅力。
教师要引导孩子在面对挫折时,保持冷静、坚持努力,不轻易放弃。
四、关爱与支持1.教师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孩子在挫折过程中的情绪波动,给予关爱和支持。
2.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理解。
3.教师要尊重孩子的个性,不轻易给孩子贴上“不行”、“笨拙”等标签,而是用心去发现、培养孩子的潜能。
五、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1.教师要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2.家长要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3.教师和家长要共同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学会面对挫折,勇敢追求梦想。
幼儿教师在进行挫折教育时,要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创设合理的挫折情境,引导孩子学会面对挫折,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
同时,关爱与支持是挫折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师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家长共同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浅谈幼儿挫折教育

浅谈幼儿挫折教育幼儿挫折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指在幼儿教育中故意设置一些挑战与困难的环境,使幼儿不断面对困难,学会克服挫折,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增强自信心和生存能力,以达到较好的心理健康状态的教育方式。
幼儿挫折教育是鼓励幼儿在面对各种心理或生活困境时,通过自省思、自我反省、自我矫正、自我完善等行为来适应环境、规划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和享受人生的过程。
幼儿挫折教育是在满足幼儿自主学习的同时,通过设置适当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这种环境下主动学习,并在不断学习中促进幼儿的身心全方位成长。
幼儿是非常脆弱的,他们对外界的环境和事物都需要稳定和规律的支持,面对富有挑战的环境的时候,如果没有良好的指引,孩子就容易产生焦虑、挫败、自卑、失落等情绪,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
因此,幼儿挫折教育在幼儿早期的成长经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经历磨难和困境的过程中,他们能够通过不断地体验、适应、调节和总结来学会适应环境,提高社交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
幼儿挫折教育的重要性还在于它能够启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在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发展之后,幼儿也有在探寻世界的欲望。
挑战性的环境与情境能让幼儿锤炼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一个有挑战性的环境,不仅让幼儿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帮助孩子掌握新的技能和信息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幼儿挫折教育存在的弊端,如果不掌握好度,幼儿挫折教育也可能会对幼儿造成不良影响。
幼儿天真单纯,面对困难和挫折往往较为脆弱,如果在挫折频繁发生的情况下,教育者缺乏相应的引导和帮助,会给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此外,幼儿挫折教育也不应一味强调“硬着头皮走”,在遇到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困境时,幼儿也需要在教育者的帮助下逐渐养成寻求帮助的能力。
因此,对于幼儿挫折教育来说,掌握好度非常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挫折教育
【内容摘要】: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幼儿能独立完成的一定使其独立完成,使其持之以恒。
任何放纵和迁就的行为都会造成幼儿的依赖思想,要让幼儿在体验中认识挫折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本领。
【关键词】:依赖性挫折教育情境训练
【正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创造,又会遇到各种挫折,即所谓“碰钉子”。
心理学上认为它是“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障碍或干扰时所表现的情绪状态”,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活内容之一。
世上的事情往往这样:成果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
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如果在幼年时期受到积极的挫折教育,就会理顺受挫折的情绪,给自己开拓出可以容纳自己奋进的心境;如果在幼年时期缺乏积极的挫折教育,长大后一旦遇到高考落榜、招工无名等挫折时,就会爆发“人生危机”。
现在,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住等,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精神,而这些“精神上的东西”,正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所必须的,也是孩子心理发展所需要的;因此我们要重视挫折教
育。
(一)、真实感知细致引导, 锻炼孩子耐挫的个性
1.孩子对挫折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关键,是我们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
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形象的。
我们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时,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经历挫折而后成功的影视作品,或者是家长、教师的亲身经历,甚至包括身边的小朋友经过失败而成功的小故事,幼儿通过这些真实可感的事实直观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真实感知挫折,认识到生活有顺有逆、有苦有乐,从而对挫折有初步的认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确理解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
2. 幼儿挫折教育其次要破除幼儿的依赖性。
作为教育者应该给孩子面对现实的机会,让他们意识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的。
如有一次,班里要玩球结果不够,我请了一向比较胆小的妞妞去其它班借借看,她当时就显得有些胆怯但还是去了。
我用双眼余光瞥着小家伙只见她径直往隔壁班走去,快走到门口时,妞妞终于忍不住回过头来搜寻我。
眼看着她几乎就要退缩了,我故意别过头去,假装没有看见。
朴老师满面笑容地招呼着妞妞,她犹豫了片刻,终于鼓起勇气说了要借皮球。
当拿着自己借来的皮球给我时,她呵呵呵地笑了,没想到平时与人说话都不敢今天还帮老师做了事。
我轻轻拍拍妞妞的头,随后又向她竖起大拇指,将她大大地夸奖了一番。
无论是快乐、失望,还是痛苦,都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经历。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会做错事、说错话,那不要紧,我们要告诉他们,人在小时候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就是那些有名的科学家小时候也常犯错误,他们也会遭遇失败、挫折,如爱迪生、爱因斯坦……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这样才能使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未来各种各样的挑战,去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的变迁。
(二)、创设情景提供机会,利用一些困难情境训练幼儿。
幼儿的活动范围有限,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
教育者在利用自然情景进行挫折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景和机会,让幼儿得到各方面的锻炼。
为了提高幼儿对挫折承受能力,我们可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练,有目的地去培养幼儿的耐挫力。
比如说远足、劳动、竞赛、批评、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待失败、打击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在游戏时可设置一些人为的障碍,让幼儿自己解决……如让幼儿到暗房子里去取东西;和小朋友闹矛盾怎么办;户外游戏时引导幼儿走“独木桥”爬障碍物,在角色游戏中可安排幼儿分别扮演人际关系冲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创设一些挫折情境,如:把幼儿喜爱的玩具藏起来,鼓励他们自己去寻找等等;
(三)、树立榜样增强信心,树立孩子必胜的信念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生动活泼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幼儿。
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来教育孩子,树立榜样。
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幼儿摔伤,擦伤等情况。
这时,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平静地对幼儿说:“没关系,老师和你一起到保健室包一下好了,下次注意一点就行了。
”或者说:“没关系,很快就会好的。
”老师这样的行为给幼儿很好的暗示,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学会怎样坦然地对待挫折,怎样勇敢地面对未来。
另外,教师和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教育孩子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挑战。
游戏走“独木桥”时丁丁会说:“老师我怕,我不走”。
这时我说“别怕,你可以的,你看能走过去,你也一样能做好。
”或者说“我相信你会跟其他小朋友一样勇敢的。
”这样在榜样的力量下,孩子会变得的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勇敢,增添了战胜困难的自信。
这时,我的一句“你真行”就会变成孩子的“我真行”。
(四)、为幼儿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与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儿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
在同伴群体中,幼儿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
另外,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总之,教会幼儿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并非一朝一夕可得,也并非刻意追求能成,关键是顺其自然,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
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幼儿能独立完成的一定使其独立完成,使其持之以恒。
任何放纵和迁就的行为都会造成幼儿的依赖思想,要让幼儿在体验中认识挫折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