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Webquest进行物理教学的案例

利用Webquest进行物理教学的案例
利用Webquest进行物理教学的案例

利用Webquest进行物理教学的案例

故事背景

杨老师是一位高中物理教师,有xx年的高中物理教学经验,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与阶段看,她正步入教师的成熟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她对高中物理学科的知识已经掌握得"驾轻就熟",而且她性格开朗直率,乐于尝试新事物,富有创新精神,对信息技术尤其感兴趣,具有一定的网络技术基础,还有2年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经验。

对于Webquest这种教学模式,杨老师以前听说过,也很感兴趣,但始终没机会进行深入了解,也没有进行实践过,最近机会终于来了。杨老师参加了由首都师范大学和中小学合作开展的一项关于WebQuest的行动研究。这次行动研究建立了由大学教师、研究生和中小学一线教师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培训中,首都师范大学还特别从参加培训的学校邀请了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和主管教科研的副校长和学科教师一起加入到研究小组中。

设计在挫折中前进

杨老师首先参加了为期半天的集中培训,主要学习了WebQuest 的历史、模式、关键技术和教学案例,最后根据要求要以三堂课为一个单元进行WebQuest选题设计。

杨老师很快就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了课程的研究主题:"原子核的结构",并形成了大致的设计思路: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然后通过查找网上资源获得研究结果,由学生制作演示文稿,进行小组汇报。

杨老师在研究小组会上陈述了这一方案,但是遭到了研究小组大部分人的否定。研究小组的意见是:杨老师设计的"原子核的结构"这一主题对学生缺乏挑战性,任务设置过于简单,缺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的环节,学生利用相关网站上的资源就能获得一致的答案。

杨老师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后,给研究小组的人员讲述了她两年来所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实践的经验,特别提到了一个名为"电池的性能价格比研究"的主题研究。研究小组人员认为,杨老师主持的"电池的性能价格比研究"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为了把这种成功的经验迁移到基于WebQuest模式的研究性学习中,杨老师和研究小组的其他成员一起,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深入讨论和细致分析,研究小组的人员不断向杨老师询问她成功组织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和实践性知识,在这种深入交谈中,杨老师的隐性知识通过她自己所做的反思和知识表述,不断地被显性化。

几天以后,她拿出了第二份WebQuest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设计方案,选择的主题是:"小蜜蜂的家",这是一个把物理学、数学和生物学三门学科整合在一起的理科综合课题。教学设计的思路为:

(1)教师创设任务情境,布置研究任务;

(2)学生组成小组进行第一轮主题探究,每个小组由6人组成,从生物学、数学和物理学三个学科的视角进行研究,每两人研究一个学科,在组内形成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教师对每个小组进行学习指导;

(3)重新按照学科研究视角分组,即让每组从生物学视角、数学视角和物理学视角进行研究的学生按学科视角重新组成研究小组;

(4)新成立的研究小组从三个不同学科针对更进一步的研究任务再次开展研究;

(5)全班交流与讨论,各小组代表进行陈述,教师点评,引出拓展问题,提出新的研究任务。

所有的研究小组都要制作演示文稿,并自己制作出一个蜂巢的仿制品。

这次选题得到了研究小组的认可,但是在具体任务和过程的设计上,研究小组的其他成员和杨老师产生了明显分歧。

杨老师的设计是从每个组都要先从物理、数学、生物三个方面对蜂巢进行研究开始,在组内形成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后,再分物理组、化学组和生物组进行再次研究。而其他研究小组成员认为,应该首先把学生分成生物学家小组、数学家小组和物理学家小组,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探究,然后再重新分组,使每个学习小组中,既有"生物学家"、"数学家",也有"物理学家",让不同角色的研究者在同一个小组内进行知识的分享,促进他们的交流,以实现对蜂巢的全面研究。

杨老师坚持自己的设计思路,她认为:在学习时,首先应该从整体上使学生对研究对象――蜂巢有所了解,再在此基础上,重新按照学科研究视角分组,使学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获取同学科中的不同观点。

而研究小组人员则认为: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看,蜂巢问题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的研究问题,首先应该从这个复杂问题的主要组成要素出发,分别研究这些要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然后再从系统的

角度来综合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全面深入地掌握所研究的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解决更复杂的问题;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这种顺序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学生思维不断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与训练过程。首先将蜂巢问题分解成几个基本组成部分,然后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各部分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利用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各种要素及组成部分组成一个整体,从多学科的角度构成更为清楚的模式或结构;从小组合作学习的角度来看,杨老师的方案在第一轮的分组中,由于每个小组成员所选则的学科不同,在研究内容、方法和所参考的资源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进行研究时,小组内部成员间的交流实际上是难以真正开展的。由于缺乏足够的研究基础和事先的充分交流讨论,在综合研究结论并制作演示文稿时,很可能会出现各小组成员成果的简单拼凑,学生们不能真正实现对研究问题从多学科、多角度整体把握的效果,从而影响研究的深入。

经过多次的争论和分析,最终杨老师采纳了研究小组的方案。

设计的逐渐深入

WebQuest教学模式主要包括简介、任务、过程、资源、评估、结论六个模块。根据杨老师在选择主题时的初步设想,"小蜜峰的家"这一课题的研究任务是:学生需要从生物学、物理学和数学这三个角度中选择一个对蜂巢进行研究,然后应用研究所习得的知识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基于此,杨老师分别对这六个模块进行了具体的设计。

一、简介模块

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都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

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会在享用佳肴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吸收了这15克盐。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简介模块,就是要通过提供具体的情境,来激起学生的兴趣,明确需要学习的知识。构造蜂巢,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一个效益的问题:首先蜂巢必须要足够牢固;其次要有足够的空间。而且,用来制作蜂巢的材料是有限的。《小蜜蜂的家》就是要让学生来研究如何构造这样一个蜂巢,那么如何激发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机?

杨老师决定用蜂巢的两个惊人之处――即:"1千克蜂巢竟能承受22千克的蜂蜜"和"一个蜜蜂群体有几万只成年蜂、几万个幼虫和蛹,它们都要生活在一个蜂巢中"――这样一个情境来导入本专题的学习。

二、任务模块

在简介模块,杨老师明确了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牢固、足够的空间,限制条件:有限的材料。因此在任务模块中,杨老师要围绕这两个基本问题提出具体的研究问题,以帮助学生指明研究的方向。而任务应该如何设计呢?这是一个单元概念下的设计,不同于以往一节课的45分钟,杨老师要对整个学习的任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考量,包括学习时间的整体安排。基于此,杨老师对自己两次分组研究的初步设想进行了展开:

(一)第一次分组

任务内容:学生从生物学、物理学、数学这三个角度中选择一个对蜂巢进行研究,并形成小组。

生物学:研究蜂巢形状及成因。搜集关于蜂巢结构及成因的说法,经过分析找出所支持的观点,说明理由,并仿制出一个蜂巢。

数学:研究蜂巢结构对蜂巢可用空间的影响。搜集关于蜂巢结构的资料,用数学方法证明,并得出结论。

物理学:研究蜂巢结构对蜂巢的牢固性的影响。搜集关于蜂巢结构的资料,设计模拟实验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

学习成果:研究结束时,每个小组把从自己学科角度研究出的成果以幻灯片的形式进行展示,并对研究方案进行介绍。

研究期限:研究开始后一周以内

经过第一次分组,各小组的成员从各自的学科对蜂巢进行了深入的认识和研究。但是,完成WebQuest的任务,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回答问题或者验证知识,而是要求学生通过更高阶的思维技能来解决问题。因此,杨老师对第二次分组的任务的设计就涉及到了知识的应用。

(二)第二次分组

任务内容:在汇报完第一次研究成果,重新分组之后,学生要利用各自所掌握的生物学、数学、物理学知识以及在对蜂巢结构进行研究时掌握的研究方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每个小组利用所学到的蜂巢的知识,用一张A4的卡片纸为某铅笔展销商设计并制作出一个有30个储物格,每格能装20支铅笔的经济耐用的储物箱。

学习成果:提交各小组的蜂巢储物箱作品以及完整的研究报告

研究期限:汇报完第一次研究成果(即评价课)后一周以内

三、过程模块

WebQuest教学模式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尝试,不仅教师要对学习活动有个整体的把握,学生也是一样。杨老师基于以上对任务的设计,在过程模块中向学生描述了在探究型学习中应遵循的活动步骤和相关建议,包括小组角色与任务分配、工作流程与进度控制等。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研究需要达到的深度和广度、成果的具体展现形式等内容,以便能更好地完成任务,杨老师还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了评价模块中对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

四、资源模块

没有资源的探究性学习如同无源之水,无从谈起。那么,如何让学生接触到所需的学习资源?杨老师在之前的WebQuest培训中学习过,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提供学习资源:

1、直接向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包括教师制作或师生共建的专题网页,教师预先收集和编纂的文本、图片、视频剪辑和多媒体课件等资料;

2、推荐有确定搜索范围的相关资源,包括相关资源网站、有关书籍、报刊、杂志、电视节目等;

3、泛在的学习资源,即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方法去搜索需要的资源,可以来自互联网、来自同学、家长、专家、社会调查等。

杨老师认为,自己的学生已经是高中生了,没有必要向学生提供现成的材料,而且对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没有帮助。因此,她决定放手让学生去搜索后两种学习资源:

向学生推荐相关网站网址和部分参考书目;

对学生信息搜索的能力进行培训,使学生掌握一些网络信息检索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告诉学生,这只是他们进行学习所需要的资源的一部分,其他的资源还可来自图书馆、专家、同伴、已有知识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有目的的查询。

五、评价模块

在WebQuest教学模式中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杨老师在培训中学到:不但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技巧。学习成果好评,学习过程如何评价?小组活动好评,个人学习又如何评价?为了把理论转换成现实,杨老师花了不少心思,最后决定,把小组的评价和个人的评价结合起来。

(一)团队表现:

教师对以下两项团队合作成果进行评价:

1、学生从生物学、物理学、数学这三个角度中选择一个对蜂巢进行研究,提交小组研究报告

2、通过抽签的方式,重新组建联合团队,使每个团队中都有各个学科的专家,以进行新的研究:运用已有知识,制作储物箱学生各小组之间进行互评

(二)个人表现:

在小组内设置一名记录员,记录全组的活动情况,以此作为依据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学生个人对课堂展示的研究成果进行讨论时的表现

小组内学生之间互评

为了给评价提供标准,杨老师还设计了各项评价的评价表,以及各个方面的评价在总评价中所占的比例。

六、结论模块

这个主题的研究结束了,但是杨老师不希望学生们的探究也随之结束。通过结论模块,杨老师不仅要总结本次学习的内容和经验,更要让学生们了解到,这次的学习只是窥测到了蜂巢结构奥秘的冰山一角:蜂巢的承重就只与它的结构有关吗?蜂巢的六角型结构除了上述优点外还有没有其它?对于蜂巢的实验还能不能改进?蜂巢结构还有哪些应用对蜂巢、对大自然,人类的研究还远没有穷尽。利用Webquest进行物理教学的案例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常常思索如何为学生营造更加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建设更加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于是,我尝试将WebQuest引入教学。

WebQuest是一种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xx年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BernieDodge和TomMarch创建。WebQuest是建构主义在网络学习中的实践表现,于xx年引入中国大陆。

WebQuest模式自提出以来,备受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推崇,变得日益流行,已被视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最佳模式。它主要的学习方法是在网络环境下,给学生一个特定的情境或一项任务,通常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课题项目,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源,要求学

生根据对信息资源的搜索、分析和综合,得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WebQuest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和认知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强调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而教师只是从中加以组织与指导。这从根本上实现了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结构。WebQuest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理念,并将成为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有力方法。

WebQuest案例设计思路

1.WebQuest的选题

要使WebQuest教学令学生和你自己满意,你必须尽力做好选题工作。以下四点是WebQuest选题必须遵守的原则:

(1)你所选的题目必须符合当地或国家的课程标准。

(2)把那些你认为不满意的课用WebQuest标识出来。

(3)充分利用Internet资源和Web网页。

(4)你所做的WebQuest要稍微超过现在学生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范围。

当然,你会有许多关于课程如何教的想法,你可能会想出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但是,对于WebQuest来说,你的做法必须符合这四条原则,才能成为一节优秀的网络研究课。《搜索研究》是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网络技术应用》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首先,它不仅是教材中的重要内容,还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因为能够正确合理地获取信息是学生的一项重要信息素养,显然这个选题符合国家

课程标准。其次,我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对此课的常规教学不满意,过去我们也采用了多种教学模式,也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学生对于搜索引擎的原理和搜索技巧还是一知半解,没有形成深刻的理解,也没有将知识正确地运用于实践。再次,本课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和Web网页,最后,为了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我们将内容适当拓展,并要求学生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学习成果。基于以上四点,我的选题符合WebQuest选题的标准。

2.教学分析

在设计开发WebQuest的过程中,在完成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重点、难点的基础上,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使其通过互联网了解搜索引擎的历史、工作原理,并通过三个以上搜索引擎的分析、比较、评价及搜索研究报告的完成,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因此,我首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和重点等进行了分析。

知识与技能:了解互联网信息检索工具的类型与特点;知道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等互联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产生背景、工作原理与发展趋势;掌握常用互联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归纳与分析,总结不同网络检索工具的特点;能通过实践,掌握关键词的用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自觉地使用互联网信息检索工具检索学习和生活中所需要的信息,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主动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教学难点: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3.教学资源收集(略)

4.设计流程(略)

基于以上原则,WebQuest的具体设计流程包括以下几步:①熟悉相关知识领域的网上资源;②把这些资源组织成可供查询的数据库、参考资料等类目;③鉴定适合课程标准且具备网上资料的主题;④从这些主题中挑选任务;⑤设计评价量规;⑥设计可供执行的步骤;⑦进一步加工,完成细节工作,使之符合美学原则。

WebQuest组成及案例分析

WebQuest一般由引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价和结论共六个模块组成,其中每一个模块都自成一体,教学设计者可以通过改变各模块来实现不同的学习目标。下面我将以《搜索研究》一课为例来具体谈谈WebQuest的组成并对此案例进行分析。

1.引言

引言部分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给学习者指明方向;二是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为做到这一点,应考虑如何使主题符合以下特点:

(1)与学习者过去的经验相关。

(2)与学习者未来的目标相关。

(3)充满吸引力,生动有趣。

(4)重要,因为具有全球性意义。

(5)紧迫,因为需要及时的解决方案。

(6)有趣,因为学习者将进行充实而有意义的角色扮演。依照以上原则,我采用了图片和语言相结合的导入方式。学生一打开这个WebQuest,他们熟悉的百度、谷歌、雅虎等搜索引擎的图片就会映入眼帘,接下来,从他们感兴趣的网络开始创设情境,"作为高中生的你们,一定经常在网上冲浪,也经常在网上寻找信息,那么你们是使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Baidu,还是老道的进口产品谷歌"(图1)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地进行接下来的学习。

2.任务

任务模块告诉学生在这个WebQuest中将做些什么,对探究结束时学生将要完成的事项进行描述。活动细节将在"过程"部分阐述,但这一部分要让学生能够把握任务的整体轮廓。这种任务必须是真实可行,具有吸引力的。提出的问题最好是开放的和适度复杂的。至于任务的最终结果,可以是一件作品(如PowerPoint演示文稿、Publisher 电子出版物),或者是口头报告。案例中本着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的原则设计任务:在教材中教学内容及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了解搜索引擎的发展史、原理、常用中英文搜索引擎及其使用技巧等,并用Word写一个关于搜索引擎的研究报告。

具体要求:

(1)Word文档大于15页(A4纸、正文为5号字体、行距大小为单倍间距)。

(2)通过三级标题(可以在大纲视图中设置)来组织内容。

(3)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文档内容涵盖"活动内容"的十个方面。

(4)在文档的最前面放置提取的目录。

(5)有自己的发现和心得体会。

(6)从网上复制摘取的信息要经过自己的编辑。

3.过程

在过程模块中,教师给出学习者完成任务将要经历的步骤,让学习者知道完成任务的过程。其中,可以包括把任务分块的策略,对每一个学习者扮演角色或看问题的视角的描述等。指导者还可在这一部分提供学习建议及人际关系建议,如如何组织头脑风暴活动等。整个过程描述部分应当相对简短而清晰。本案例中,过程模块用简洁的语言向学生阐述了要完成任务的步骤,为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搭建了"脚手架"。

第一,阅读书中的教学内容及资源。

第二,通过互联网了解搜索引擎的发展史、原理、常用中英文搜索引擎及其使用技巧等,并就以下问题用Word写一个报告。

(1)搜索引擎的历史与发展。

(2)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3)搜索引擎的种类及其区别。

(4)各种搜索引擎的代表网站。

(5)常见的搜索引擎及其特点。

(6)常用的搜索技巧。

(7)搜索引擎的评价及参数。

(8)特色网站介绍。

(9)通过搜索以下内容(也可以自己选择搜索内容)并就准确率、速度等方面对三个以上搜索引擎进行比较,分别说明它们的特点、适合查询什么信息不适合查询什么信息。

查找xx年北大附中网校夏令营情况说明。

查找xx年世界杯足球前四强的得主。

查找xx年狮子座流星雨的情况和图片。

查找小于200KB的Flash指法练习小游戏。

(10)自己的心得体会。

4.资源

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虽然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不以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为主线,而是在其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但信息素养是在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中养成的,而学习活动中又时时刻刻在应用信息技术。这样一来,如何处理技术与工具的学习就成为新课标教学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在实践中的解决方案是,将不需要教师过多讲解的技术操作和工具的使用写成"技术支持",供学生查阅使用。在我教学网站的每节课里都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本课题中,由于用到Word软件来编辑搜索研究报告,所以我在校园内网上为学生提供了Word操作的相关资源。

5.评价

评价是WebQuest中的新增模块。它难以用多项选择测试题来测

量,需要有一个评价量规。根据给予学习者的任务的不同,评价量规可以有不同的形式。每一项WebQuest都需要有一套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标准必须是公正的、清晰的、一致的,并且适合特定的任务。

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要求我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因此,教学评价的目的就是要从这三个维度去检验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效果。传统的教学评价过分强调了对学生的选拔与甄别作用。在新课标的教学评价中,我们要以促进学生学习为原则,运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去创新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评价应该包括基本知识的评价、基本技能的评价、行为习惯的评价、创新能力的评价、表达能力的评价。基于以上原则,针对《搜索研究》这个WebQuest我制订了详细的评价表:分别从发件人、主题、附件、文件名、封面、目录、页码、三级标题、行间距、基本内容、搜索结果、搜索比较、心得体会、文字筛选、文字编辑、字体字号、态度、排版、见解、心得、创新等方面进行考核(图2)。对于每一项学生如果做得好,都会得到一朵小红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6.结论

WebQuest的结论部分提供给学生总结经验的机会,鼓励他们反思过程,拓展和概括所学知识。这一部分并不特别重要,但能进一步解释、说明文档,提示读者这是文章的结束。结论部分还可以提供给

教师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全班讨论时可能会用得到。案例中结论部分提出了通过本次学习应该掌握的内容,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提出新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为了方便学生学习、交流和讨论,除了以上6个模块,案例中还加入了BBS,学生和教师可以方便地在上面留言,对学习内容和一些他们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同时,还有邮箱地址,学生有任何问题可以发E-mail给教师,教师可以及时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总结,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还可以拿到课堂上讨论。

以上是我所设计的WebQuest教学案例,我将其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普遍认为此教学模式学习效率高,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并通过对WebQuest任务的分析、资源的收集和加工以及评价和总结发展了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WebQuest作为一种基于网络资源的探究教学模式,它真正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其可贵之处是它有着清晰的问题解决的模式设置,作为一种支架式的引导,适于课堂教学,并且由于其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诸多理念,譬如,通过探索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信息能力、问题意识、合作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科学方法,并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WebQuest教学,学生的学习方法多样化了,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理念,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对WebQuest的实践,有助于一线教师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

由于使用WebQues教学需要学生拥有电脑,非常适合在信息技术学科展开学习,并将经验逐渐推广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本文只

是抛砖引玉,希望不久的将来,WebQuest会被普遍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内容仅供参考

WebQuest数学教学案例

WebQuest数学教学案例 【情境】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趋向于经济化,合理化,但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呢? 我们时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元旦就要到了,很多商家都在搞促销活动。甲商厦(沃尔玛)实行有奖销售:特等奖 10000元 1名,一等奖1000元 2名,二等奖100元10名,三等奖5元200名,乙商厦(北京华联)则实行九五折优惠销售。 请你想一想:哪一种销售方式更吸引人?哪一家商厦提供给销费者的实惠大?如果是你去购买商品,你会去甲家还是乙家商厦? 【任务】 我们曾经学过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下,去哪个商家才更经济实惠,并请说出理由。 【过程】 准备:在开始研究与计算前,打开Word,把它作为一个记录本,随时记录和复制一些重要的信息。也可以先浏览学习过程的全部内容,了解这一研究的概况。 1.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前要明确的目标。例如: A:你打算去哪家商厦购物? B:你选择去哪里购物是是被什么吸引的? C:你觉得你赚了吗? 2. 面对问题我们并不能一目了然。于是我们首先作了一个随机调查。把全组的16名学员作 为调查对象,其中8人愿意去甲家,6人喜欢去乙家,还有两人则认为去两家都可以。 调查结果表明:甲商厦的销售方式更吸引人,但事实是否如此呢?我们在进行下一步分析。 3. 接下来的过程可以充分运用Internet大量的导航信息了解有两商家的信息,利用计算机 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4. 学生分组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学习中学生自行分工,有人甲乙两商厦的前几年 或本年度的信誉度,有人查询甲乙两商厦产品的销售情况,还有人负责了解两商厦产品的伪劣程度。

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让学生去解决鱼缸制作的问题来展开教学。当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的过程,就学会了如何用所学的知识使用到生活中去实践,并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述水平。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探究、发现问题和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学习的地位。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一、教学构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经常要求解它们的表面积,例如:计算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需要多少材料。虽然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因为学生缺少生活实践经验,导致计算出来的结果不符合实际要求:多加了一个上面的面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似懂非懂:鱼缸的外形是什么样的?长方体吗?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是否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鱼缸没有哪一个面,所以实际上是计算哪几个面的总面积?如何计算这些面的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于以上几个问题实行探索、发现,在理解矛盾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驱使下展开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解决鱼缸制作的问题来展开教学。当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的过程,就学会了如何用所学的知识使用到生活中去实践,并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述水平。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探究、发现问题和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学习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准确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2.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里几个面的总面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空间观点,提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水平。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学生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回忆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表面积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2.联想: (拿起一个正方体的模型,手摸着面)提问:正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指什么?正方体里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所以能够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3.归纳引入新课: 正方体的6个相同的正方形面的总面积就是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4.教学例2 提问:题目条件是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求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就是求正方体的什么?你会算吗? (课堂实录:有同学提出能够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因为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方体,所以能够这么做。有小部份同学同意这个观点,但是通过计算后认为方法太繁,能够用简便方法。) (点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是否有好的开头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实行导入,先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接着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实行推导,从而引出新的计算方法,使得学生愉快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新的知识实

体育教学案例84158

体育教学案例 ——研究性学习跨栏跑 一、背景: 在一堂初三男生的跨栏跑教学课上,我组织学生第一次跨栏跑。老师先示范,然后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跨栏。结果,大部分学生跑到栏架旁就停下来了,不能过栏。只有少数胆大的学生能过,但都是跳过栏。在体育课中,我们经常碰到这种现象,如不敢跳山羊、横箱等。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恐惧而造成的;二是不会做专门的动作。如何消除恐惧心理,更快地学会跨栏动作,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探索。 二、教学片段: 我让学生在课前把各小组收集的跨栏跑优秀运动员的图片、技术动作展示在同学面前,讲讲跨栏跑动作、比赛场面,优秀跨栏运动员的事迹等(从情感上获得我要学跨栏跑渴望,从感性上认识什么是跨栏跑)。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害怕”。针对“害怕”先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害怕”?然后师解释“害怕”即“恐惧”,恐惧是一种企图摆脱危机的逃避情绪。恐惧心理的产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积累,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而增强。年龄越小,恐惧感越弱。因为他不知道什么叫危险,如“初生牛犊不怕虎”就是这个道理。而跨栏跑练习确有危险,不小心碰在栏上要摔跤的,所以不敢在跑动中跨栏,而采用逃避的方法,停下来跨过去。这样安全,不会受伤(老师从心理上帮助他们摆脱恐惧情绪)。接着让学生讨论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学习跨栏的动作,大家集思广益。他们想出了降低栏架的高度、找替代物作栏架、用体操棒放在地上进行模仿练习,用橡皮筋两人两边拉直进行跨越练习(开动脑筋,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学生选择想出的方法进行尝试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按思——练——思的程序反复练习,练完后再找出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特别是用橡皮筋作跨栏练习(不怕摔跤),两人一组拉直橡皮筋作“跨栏架”,排头同学依次跨过一道道橡皮筋,跨到最后作“跨栏架”。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地提高高度,真是越跨越有劲(通过实践从理性上认识跨栏跑,体验运动乐趣)。 教学反思 通过跨栏跑的教与学,我认为: 1、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疑问探索“跨栏跑”。它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使学生学会了学习技术动作的方法(替代物法、降低难度法等),拓宽学生学习动作的思路,为学习其他技术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2、培养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技术,毅力增强了,勇气增强了,克服了恐惧心理,信心增强了。通过互相交流、帮助,促进同学间合作,增进了友谊。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融洽师生关系,师通过示范、讲解、保护帮助,提高师生亲和力、信任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 3、由于上课时间有限,留给学生发展个性的时间与空间不够,教师为学生创造练习环境,所需要的器材估计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应该在课前让学生准备好所用器材。 4、没能充分照顾到每个学生。少数学习困难的学生没能根据自己的条件自主选择练习,教师应重点帮助他们诱发创新思维,使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

WebQuest案例

webQuest案例: Webkest主题: 如何看待中国第一位女皇——武则天 导言: 武则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汉族。上中国历史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唐高宗时代,民间起义,曾出现一个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但是关于她的是非,早已是历史上争论的话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女皇的“生活”。 任务: 首先面对这个问题我们直接的想法——我们要了解武则天的生平历史,可以找几个人交流看法 其次,就是要判断我们的想法和观点是否有理有据, 最后,是我们要通过什么资料文献来证明我们的看法,找到与该案例相关的资料。 中国历史组:搜索,选择,分析有关武则天的资料,真确的评价武则天在她当时那个时代的功绩。 经济学家组:探讨武则天称帝后对当时经济发展的影响 文学学家组:探讨林语堂的《武则天传》代表着他在传记文学创作方面的最高成就。林语堂写这本武氏传,是对智能犯罪做一项研究?

还是一个典型的家族故事? 社会学家组:谈谈武则天对后人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封建男尊女卑思想的抨击。 过程: 1.查找武则天的“名片” 2.探讨武则天的成长之路 3.查找武则天的光辉事迹 4.看看林语堂传世之作:武则天正传把握她大体的形象,事迹, 发展史。 5.查找武则天对后人的影响,以及后人对她的评价。 在开始研究前,我们大家可以参考下面的建议: 每个小组需要讨论决定小组中每个人的任务,即每人必须探究的领域。如果可能,请交给我一份每个同学的任务清单。 如果有人发现了可以帮助其他人探究的信息,请与别人共享。 你应该花时间去收集信息,这对你的研究大有帮助。 这是一个团队协作的项目,而不是由单独一个人去完成。 你的小组必须决定研究简报的表达形式,例如:海报、图像或其他形式。 制定一个每人完成任务的时间进度表,以简报形式发布。 记住,规定一个完成任务的截止期限,以便督促每个人按时完成计划。

获奖课例“Webquest—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教学设计.doc

获奖课例“Webquest-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Webquest是教育界近年來新兴的一种教学和学习模式,它反映了先进教育理念和网络技术应用的有机结合。该模式口诞生之FI起便大受欢迎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冃前已经成为美国国家课程标准推荐模式么一。 Webquest作为网络教学设计的典型代表,在本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该内容集中反映了教学理念与技术手段相结合、资源设计和过程设计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思路,能够充分体现教学设计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这个本质特征。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基本概念,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2.熟悉Webquest主题探允网页的基本组成部分; 3.归纳Webquest的特征并总结其优点; (二)能力目标 1.学会选取恰肖的Webquest主题; 2.能依据评价标准如量规对Webquest主题探究网页的设计进行评价; 3.使用模板设计出具有实用价值的Webquest主题探究网页; (三)情感目标 1.形成交流互动、协作学习的习惯和态度; 2.近一步增强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新技术手段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 (一)Webquest的概念及其产生的背景 1.Webquest 的概念 2.Webquest产生的背景 (二)Webquest主题网页的主要组成部分 1.导言 2.任务3?过程4.资源5.评价6.结论 (三)Webquest的特点和优点 1.特点:以网络为依托 以任务驱动为核心 强调协商、合作 注重过程性评价 2.优点:充分、高效利用网络资源 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 学习结果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四)Webquest的一般设计步骤 1.选定主题 2.设计Webquest主题网页

Webquest教学案例

Webquest教学案例 这是一个运用webquest来进行教学的案例,我认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webquest 一、提出课题 选择一个Webquest研究主题是一个耗时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要想使这个研究课程令学生和自己满意和成功,必须尽力做好选题工作。 研究性课程的选题不能是漫无边际的,它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知识,并且能让学生有研究、发挥的空间。不经意间发现一些学生对拿破仑这样的历史名人颇感兴趣,翻阅历史课本,看到课本上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这一章节,但书本的知识毕竟有限,于是我在想能否提出一个结合课本知识,稍微超过现在学生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范围的课题,让学生自主探究,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颇具争议的伟人和那段曾经辉煌的历史,基于这点,我们提出了《拿破仑·波拿巴与法兰西第一帝国》这一研究性课题。 二、设计Webquest 提出了课题,接着根据webquest的基本模式,着手webquest设计,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板块: 1.引言:在Webquest中,引言的提出,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将要学习的是什么,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任务:一个好的webquest,首先有相对明确的任务。这个任务不能太过于笼统,但又不能太细,我首先提了几个方向供学生参考,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问题,挖掘问题。 3.过程:过程的设计要对学生的活动起很好的指导作用,与一般的教案相比更增加了一些复杂性。我将完成任务的过程分解成“调查前”“调查中”“调查结束”循序渐进的几个步骤,在每个步骤理提出了短小清晰的建议,促使学生以此为基础,小组讨论确定完成时间,并提交计划方案。 4.资源:网络提供了相当大的信息,但因其信息量大,层面复杂,学生在学习中容易迷航,所以,我在“资源”栏目里为学生整合了一些对课题研究有帮助的站点和页面,同时在里面插入搜索引擎,提醒他们完全可以打破这个限制,自己运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资料。甚至还可以采用其他如读书看报、调查访问、收看电视录像等方式来获得相关资料。 5.评价:研究性课程采用“重过程、轻结论”的评价方式,我设计了一份评估表来考察学生作品的不同方面(包括过程、结果、态度、情感等)。 6.交流讨论:交流与探讨是我在webquest基础上新增的一个板块,鉴于研究性学习需要开放的信息交流,为学生提供广泛的交流对象、畅通的交流渠道、及时的信息反馈。 三、开展活动 可以说webquest的设计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过程,组织实施是最重要的环节。到底效果如何就要看学生们参与其中、实际操练情况了。 如我想象,这个课题的提出确实吸引了一部分学生的目光,于是,我们引导学生一步步展开了这个课题的学习。 1.提出子主题 我的研究课题只是代表了一个研究方向,提出研究子课题的作用是使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将要在一个什么样的主题范围内、什么样的框架下进行学习、研究。 《拿破仑·波拿巴与法兰西第一帝国》包含拿破仑军事、生平等多个分支,学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去研究。在对这个课题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后,我要求学生每人基于整个方向提出自己感兴趣、想研究的方面,将有类似意向的同学组成小组,最后商量确定一个子课题,从而做到学生自主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同时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也对他们提出

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集锦

《平均数》教学案例 师: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生1:我喜欢足球。 生2:篮球。 生3:乒乓球。 师: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这里进行一次拍 球比赛,你们看怎么样? 生:好。 师:那我们以这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第一件事,先给自己的队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怎么个比法,你们得出点儿主意。听懂了吗?(学生七嘴八舌商量开了,一分钟后,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胜利队”。另一对也写了“凯旋队”) 师:行行行。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么比呢? 生: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 师: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 记录。 预备,开始!20秒后,老师喊停,然后统计:“凯旋队”: 30,“胜利队”:29。 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凯旋队”。“胜利队”服 不服气?

“胜利队”:不服气! 师:为什么? 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该每队再选几个。 师:我建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 (每队三人继续比赛,老师把每个人的拍球数写在黑板上。) 师:下面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胜利队”和“凯旋队”的总数 各是多少,报数。 生;118,124. 师:现在胜利者是“凯旋队”,可以吗? 生:不可以。 (这时,老师走到胜利队同学面前。) 师:别急,虽然现在咱们落后,但老师决定加入“胜利队”,欢迎吗? 胜利队:欢迎! 师:现在把老师拍的22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生;140个。 师;下面我宣布,今天的胜利者是“胜利队”。 生:不同意! 师:为什么? 生;胜利队有5次拍球机会,我们只有4次,不公平。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5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 一、前言: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而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展示、体现自我。充分体现一个中心、四个特点。以让学生自动学习,积极实践,努力创新为中心,结合体育学科突出四个特点。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通过唱游形式进行体育教学,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学习兴趣,已逐步成为体育教师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案例介绍:小学四年级 1、学习内容: (1)游戏:模仿各种小动物 (2)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2、学习目标: (1)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歌舞中做出基本跳跃的动作。 (2)学生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活动。 3、教学设计: 让每个学生通过唱中游、游中练感受到愉悦,在愉悦中初步掌握“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简单的动作方法,同时在激活思维、拓展能力过程中体验合作、创新、成功时的心情,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4、片段介绍: (1)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A、课堂常规(略),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 B、小游戏:模仿各种小动物,随音乐跟教师一起跳舞。 (2)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A、跳跃: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B、唱儿歌→进入情景→探究学习→自主学练→知识技能评价。 C、学生唱一编一跳一练一评,在活动过程中掌握技能。 3、激活思维,拓展能力。 A、小游戏:模仿各种小动物,创编各种跳的方法。

B、唱儿歌→分组游戏→能力拓展→创新能力评价 C、学生唱、唱→创、创→评、评,展示创编内容。 4、稳定情绪,恢复身心。 A、放松:听音乐、师生共同舞蹈。 B、小结:师生共同讲评。 三、案例分析 1、这节课教案编写的主要特点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 (1)本课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利用各种游戏创设情景,用音乐贯穿全课,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思、思中创,即玩中有所得,从而充分感受到自主与合作的乐趣。 遵循学生课堂上的心理活动发展过程,进行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仅起到适时的诱导和点拨;在技能的学习时,不再是以往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分组练习的老方法,而是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觉感受,经过思维在大脑中形成表象,然后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学生实践以后教师在点拨,这种循环反复过程,注意老师的点拨要有层次性。开始上课时,就用小游戏的形式出现,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快乐。游戏开始了,教师亲切自然的描述:“秋天是蓝色的,晴朗的天空碧蓝碧蓝,一群小鸟飞过来,让我们和小鸟一起飞吧”。孩子们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着欢乐的小鸟自由的飞翔,有独自飞的,有成群飞的…..仿佛进了鸟的天堂。“嘟”一声哨响,教师迅速做出了集合的手势,孩子们快速跑向教师,学生们在慌乱中总算把队伍站好了,但有两个小朋友却找不到自己的位子。教师故作急切的样子说:“这两只小鸟迷路了,谁能帮他们找到家?”大家很快帮助两个迷路的小鸟找到了自己的家。 (2)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课堂上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我表现,努力创新,从而在课堂上教学中,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教师的补救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学会,都有所得,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和创新意识。在学习方法上,运用了自主学习方式,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和拓展能力。在

利用Webquest进行物理教学的案例(最新)

故事背景 杨老师是一位高中物理教师,有11年的高中物理教学经验,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与阶段看,她正步入教师的成熟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她对高中物理学科的知识已经掌握得“驾轻就熟”,而且她性格开朗直率,乐于尝试新事物,富有创新精神,对信息技术尤其感兴趣,具有一定的网络技术基础,还有2年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经验。 对于Webquest这种教学模式,杨老师以前听说过,也很感兴趣,但始终没机会进行深入了解,也没有进行实践过,最近机会终于来了。杨老师参加了由首都师范大学和中小学合作开展的一项关于WebQuest的行动研究。这次行动研究建立了由大学教师、研究生和中小学一线教师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培训中,首都师范大学还特别从参加培训的学校邀请了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和主管教科研的副校长和学科教师一起加入到研究小组中。 设计在挫折中前进 杨老师首先参加了为期半天的集中培训,主要学习了WebQuest的历史、模式、关键技术和教学案例,最后根据要求要以三堂课为一个单元进行WebQuest 选题设计。 杨老师很快就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了课程的研究主题:“原子核的结构”,并形成了大致的设计思路: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然后通过查找网上资源获得研究结果,由学生制作演示文稿,进行小组汇报。 杨老师在研究小组会上陈述了这一方案,但是遭到了研究小组大部分人的否定。研究小组的意见是:杨老师设计的“原子核的结构”这一主题对学生缺乏挑战性,任务设置过于简单,缺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的环节,学生利用相关网站上的资源就能获得一致的答案。 杨老师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后,给研究小组的人员讲述了她两年来所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实践的经验,特别提到了一个名为“电池的性能价格比研究”的主题研究。研究小组人员认为,杨老师主持的“电池的性能价格比研究”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为了把这种成功的经验迁移到基于WebQuest模式的研究性学习中,杨老师和研究小组的其他成员一起,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深入讨论和细致分析,研究小组的人员不断向杨老师询问她成功组织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和实践性知识,在这种深入交谈中,杨老师的隐性知识通过她自己所做的反思和知识表述,不断地被显性化。 几天以后,她拿出了第二份WebQuest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设计方案,选择的主题是:“小蜜蜂的家”,这是一个把物理学、数学和生物学三门学科整合在一起的理科综合课题。教学设计的思路为: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

小学体育《立定跳远课》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立定跳远是低中年级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学重点是两脚同时起跳,落地平稳。所以,教学应着重解决两个问题: 1.培养学生正确的跳跃姿势,为儿童以后的发展与提高打下基础。 2.学会轻巧落地的方法,增强安全地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 1.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各种方式的跳跃,如模仿小兔子、大青蛙、袋鼠等动物的跳跃动作。对跳跃有了一定的基础认识,这些为学生探究、合作学习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教学重点应放在协调用力和落地轻巧上。 2.近一年的学习生活,学生已经熟悉学习环境,能通过合作,共同参加身体练习,能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并相互交流。 三、设计理念 1.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在体育课中体验运动参与的乐趣,增进健康,并掌握一定的技能是主要任务。所以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身体现状和心理需求,让儿童在富有情境的环境中学习体育,参加锻炼。 2.体育健康课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和情感的体验,所以,应给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展示、自我体验的机会,以完成运动参与、身体健康、社会适应等各领域的教学目标。 3.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适当渗透自我保护的常识,并能够在生活中运用。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活泼地参与体育,并表现出全身性的活动。 2.运动技能目标:掌握两脚同时起跳和轻巧落地的跳跃方法。 3.身体健康目标:发展跳跃能力,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4.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五、教学流程 (一)引起动机 1.“大风吹,小风吹”:学生想像大风、小风中的情景,根据自己的想像,用身体、动作、语言(声音)表现出来。教师变化口令,学生练习。当教师喊“风停了”学生做“站如松”,迅速站好。(反复几次)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方式开始体育课,完成热身活动,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及表现力,在活动中表现出“动中有思、思中有练、练中有情”。“风停了,站如松”,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站立姿势和组织纪律性。 2.天、地、球:教师根据自己的手势分别作出“指天、指地、成球”动作,学生随老师边喊边做。当老师手成球状,学生立即下蹲成球。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反应力和注意力,调节运动负荷。 3.拍皮球:教师扮演卡通人,学生模仿小皮球,师生按儿歌的内容、节奏边说边练。 师:我有一群小皮球,拍一拍, 生:跳一跳,跳一跳,(边喊边做) 师:红的绿的都会跑(教师追逐学生,学生四处逃散)

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1

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 我仅从四个方面,借助教学案例分析的形式,向老师们汇报一下我个人数学教学的体会,这四个方面是: 1.在多样化学习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2.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预设和生成的动态调整; 3.对数学习题课的思考; 4.对课堂提问的思考。 首先,结合《勾股定理》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多样化学习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案例1:《勾股定理》一课的课堂教学 第一个环节:探索勾股定理的教学 师(出示4幅图形和表格):观察、计算各图中正方形A、B、C的面积,完成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A的面积B的面积C的面积 图1 图2 图3 图4 生:从表中可以看出A、B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正方形C的面积。并且,从图中可以看出正方形A、B的边就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正方形C的边就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根据上面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里,教师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索发现“数”与“形”的密切关联,形成猜想,主动探索结论,训练了学生的归纳推理的能力,数形结合的思想自然得到运用和渗透,“面积法”也为后面定理的证明做好了铺垫,双基教学寓于学习情境之中。 第二个环节:证明勾股定理的教学 教师给各小组奋发制作好的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纸片,先分组拼图探究,在交流、展示,让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形成新的能力 (试图发现拼图和证明的规律:同一个图形面积用不同的方法表示)。 学生展示略 通过小组探究、展示证明方法,让学生把已有的面积计算知识与要证明的代数式联系起来,并试图通过几何意义的理解构造图形,让学生在探求证明方法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第三个环节:运用勾股定理的教学 师(出示右图):右图是由两个正方形 组成的图形,能否剪拼为一个面积不变的新 的正方形,若能,看谁剪的次数最少。 生(出示右图):可以剪拼成一个面积 不变的新的正方形,设原来的两个正方形的 边长分别是a、b,那么它们的面积和就是 a2+ b2,由于面积不变,所以新正方形的面积 应该是a2+ b2,所以只要是能剪出两个以a、b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把它们重新拼成一个 边长为 a2+ b2 的正方形就行了。

WebQuest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共9页

WebQuest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语文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语文的人文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将探究式学习模式引入语文课堂,促使学生思维发展、个性化人格的形成。 WebQuest作为一种基于因特网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正符合当前基于网络环境开展教学的要求,契合当前大力提倡的基础教育的改革理念。在国外,WebQuest目前正被数以万计的中小学管理者和教师所喜爱和采用,而且已经有许多公立学校、大学和资源中心纷纷在因特网上发布了他们所征集的WebQuest作品。同国外相比,WebQuest自2001年底引进到国内以来,得到了研究者和老师的大力支持。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真正将WebQuest应用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实践还是很缺乏的,语文教育者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整合的争论多于行动,而这一点正是当前必须解决的大问题。基于此,笔者利用在实习学校指导学习的机会和学校语文老师联系,决定研究WebQuest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以期在这一课题上有所突破。 本研究从分析WebQuest应用于教学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入手,在国内外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理论的指导下,制定具体应用WebQuest 的实施策略,通过比较分析两个WebQuest案例来探讨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应用WebQuest的具体步骤,并进行一次初步尝试,完成从构思、设计、实施的全过程,从中总结归纳经验和教训,进而探讨WebQuest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改进措施等等。

Webquest教学模式下初中物理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

Webquest教学模式下初中物理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 【摘要】Webquest教学模式是基于网络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数据探究为基本研究方法。它有利于学生在经历数据探究的过程中,形成学生的数据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它体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深层次整合。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Webquest;初中物理;设计与实施;数据探究 当今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探究式教学为抓手,发展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自主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物理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探究式教学可划分为实物实验探究、理论探究和数据探究。其中数据探究又可划分为基于讲授的数据探究和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数据探究。而Webquest就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数据探究,探讨基于Webquest教学模式对于突破传统初中物理的教学瓶颈,创新物理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一、Webquest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995年,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教育技术教授和汤姆·马蒂博士(Tom Marh)利用网络环境开发出一种教学模式,这就是Webquest 教学模式。2001年蒋鸣和教授译介了Webquest并将其引入大陆。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项华副教授自2002年起,带领其研究团队在物理课程与教学论领域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整合问题,提出了数据探究理论,并针对物理学科教学,重新界定了Webquest的组成模块,将其定义为一种重要的数据探究模式。 1.建构主义理论。知识的动态性和相对性以及建构过程决定了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现成知识的过程,而是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激发求知欲,促进知识经验的增长,促进学生自我知识建构过程的形成。Webqust教学模式中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了建构主义教学观,借助学生原有经验和新经验之间的联系和冲突,形成学习动机,任务、过程、资源、结论模块相结合,依据建构理论为学生顺利完成搭建脚手架。Webquest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有意的“情境”下学生在利用各种技术和资源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活动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实现群体的思维与智慧的共享,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习知识的意义建构。活动中教师只起辅助作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及时支持和帮助。

综合练习课的WebQuest教学设计

综合练习课的WebQuest教学设计 WebQuest是指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引导,以一定的目标任务驱动学习者对某个问题或某类课题自主的进行构建和探索的学习活动。他把现代教育理念中提倡的发现式学习、研究式学习合作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问题解决能力、探究精神何苦啊学学科综合能力。WebQuest主要由引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价和结论六大模块组成。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以文字为核心,在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中,深刻地联系着每个中国人的心。其中的文字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文字迷》或《灾害》是在学生掌握PowerPoint 2000基础上进行的。本单元以WebQuest为平台通过网上探究与传统研究性学习现结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巩固学过的内容和网络操作技巧,从而提高他们在现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本课的学习平台为:http://10.1.57.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练运用PowerPoint 2000各种表现手法和网络操作技巧。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合作讨论的方法主动寻找与伙伴选择的题目有关的内容并熟练的运用这些知识。 二、教学设计流程

1、引言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 看来,同学们的基本知识掌握的不错。本周,是咱们学校的中华文字宣传周,需要我们这些在座的小宣传员们帮忙!请你为身边的人讲解汉字的或有关灾害的知识。所以今天这节课呢,我们就利用学过的这些知识,与PowerPoint进行一次亲密接触。(课件出示两个主题:文字谜灾害) 2、任务模块 师:同学们上节课你们的小组已经完成了计划,并且这个计划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那么 从现在开始,你们就可以动手继续完成你们的演示了。在动手完成各自的任务之前,小组成员一起再碰一下头,回顾一下以下的步骤回顾一下已经获得老师认可的计划方案。如果你在在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你需要帮助,你会怎样让你的小组成员知道他应该如何来帮你? 3、过程模块 师:两位合作伙伴1人制作一人搜集资料,大家配合共同完成这项任务。 (1)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了解有关你和伙伴选择的题目。 (2)搜集你们认为有用的资源。 (3)和伙伴共享你搜集到的资源。 (4)利用所掌握的材料开始制作幻灯片。 (5)完成并保存好作品。

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 许广民2010年3月24日 我仅从四个方面,借助教学案例分析的形式,向老师们汇报一下我个人数学教学的体会,这四个方面是: 1.在多样化学习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2.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预设和生成的动态调整; 3.对数学习题课的思考; 4.对课堂提问的思考。 首先,结合《勾股定理》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多样化学习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案例1:《勾股定理》一课的课堂教学 第一个环节:探索勾股定理的教学 师(出示4幅图形和表格):观察、计算各图中正方形A、B、C的面积,完成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生:从表中可以看出A、B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正方形C 的面积。并且,从图中可以看出正方形A、B的边就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正方形C的边就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根据上面的结

果,可以得出结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里,教师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索发现“数”与“形”的密切关联,形成猜想,主动探索结论,训练了学生的归纳推理的能力,数形结合的思想自然得到运用和渗透,“面积法”也为后面定理的证明做好了铺垫,双基教学寓于学习情境之中。 第二个环节:证明勾股定理的教学 教师给各小组奋发制作好的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纸片,先分组拼图探究,在交流、展示,让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形成新的能力(试图发现拼图和证明的规律:同一个图形面积用不同的方法表示)。 学生展示略 通过小组探究、展示证明方法,让学生把已有的面积计算知识与要证明的代数式联系起来,并试图通过几何意义的理解构造图形,让学生在探求证明方法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第三个环节:运用勾股定理的教学 师(出示右图):右图是由两个正方形 组成的图形,能否剪拼为一个面积不变的新 的正方形,若能,看谁剪的次数最少。 生(出示右图):可以剪拼成一个面积 不变的新的正方形,设原来的两个正方形的 边长分别是a、b,那么它们的面积和就是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1、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跳; 2、活动性游戏:“狼追羊”、、“抓尾巴”等。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跳远的动作要领,发展弹跳素质,提升跳跃水平。 2、通过系列游戏活动,提升身体的灵巧性,培养团结友爱,不怕困难的精神. 3、发展模仿想象及自我表现水平,增强参与群体活动的乐趣。 4、运动量适宜,练习密度预计45% 教学重点: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教学难点:踏跳准确、有力;落地轻巧。 教学方法:故事化、形象化、游戏化等。 教具准备:录音机一台、动物头像七个、五角星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集队、报告人数;(二)师生问好;(三)宣布课内容、目标。目标:1、集合快、静、齐; 2、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教法:1、教师语言启发引导,以动物早晨锻炼活动形式引入课题;2、老师宣布课内容、目标,做好出发前的动员,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组织:四列横队学法:1、体育委员整队,向老师报告人数; 2、师生相互问好; 3、学生在老师语言引导下进入角色; 4、认真听老师宣布课内容及目标。 二:队列练习: (一)立正、稍息、看齐; (二)原地踏步——立定。 目标:听指挥,步调一致,朝气蓬勃。 教法:1、教师提示动作要领。 2、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3、启发学生向解放军学习,听指挥,队列整齐,步调一致。 4、表扬激励。 组织:四列横队。 学法:1、认真听老师提示。 2、集体在教师口诀指挥下做动作。 3、在教师语言激励下动作准确整齐,精神振奋。 三、出发(一)慢跑去“公园”。 目标:1、身体进入准备状态。 2、情绪进入兴奋状态。 教法:1、教师带领学生慢跑去“公园”。 2、学生边跑教师边用口诀提示跑步准确的姿势。组织:成两路纵队绕场跑。 学法:1、在教师带领下慢跑。

5.Webquest教学设计模板

基于网络的探究型学习(WebQuest)模式 探究学习的主题 一、介绍(引言) 在此处向学生们简要介绍这个WebQuest的有关情况。如果在此WebQuest中包括角色扮 演或闯关游戏(如“你现在是一个鉴别神秘诗人的间谍”),则应在此处设置情境。也可以使用这部分做先期的组织或概述工作。 清晰明了地描述学习者行为的最终结果将是什么。任务可以是: ·一系列必须解答的问题; ·对所创建事物进行总结; ·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 ·阐明自己的立场并对此进行说明; ·一项具有创意的工作; ·任何需要学习者对自己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和转化的事情。 三、资源 利用这一部分指明学习者可以用于完成任务的网址。在每一个链接中嵌入对此资源的描述,以便学习者可能在点击前知道自己将通过访问该网址获得什么。 四、过程 介绍学习者完成任务应遵循的步骤。这一部分是探究学习的关键所在。一定要使这些步骤简明清晰。 (1)第一步 (2)第二步 (3)…… 五、学习建议 在此处,你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他们组织所收集的信息。“建议”可以包括使用的流程图、总结表、概念地图或其他组织结构,“建议”也可以采用由复选框组成的问卷形式,问题旨在分析信息或提请对要考虑的事物的注意。 如果将“学习建议”部分嵌入到“过程描述”中,可能效果会更好。不过如果你提供了大量的建议,或者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不是几步就可以完成的事情,那么还是将这两个部 分分开的好。 六、评价 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如何被评价。另外,你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七、总结 用一两句话概述学生通过完成此WebQuest将会获得或学到什么。

体育教学案例

体育教学案例 学习跨越式跳高 一、背景: 在一堂六年级的跨越式跳高教学课上,我组织学生第一次跨越式跳高中,我自己先示范,然后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跳高。结果,大部分学生跑到跳高架旁就停下来了,不能跳过。只有少数胆大的学生能过,但都是跳过栏。在体育课中,我们经常碰到这种现象,如不敢跳山羊、横箱等。 究其原因: 一是由于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恐惧而造成的; 二是不会做专门的动作。如何消除恐惧心理,更快地学会跳高动作,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探索。 二、教学片段: 我让学生在课前把各小组收集的跳高优秀运动员的图片、技术动作展示在同学面前,讲讲跳高动作、比赛场面,优秀跳高运动员的事迹等(从情感上获得我要学跳高渴望,从感性上认识什么是跳高跑)。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害怕”。针对“害怕”先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害怕”?然后师解释“害怕”即“恐惧”,恐惧是一种企图摆脱危机的逃避情绪。 恐惧心理的产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积累,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而增强。年龄越小,恐惧感越弱。因为他不知道什么叫危险,如“初生牛犊不怕虎”就是这个道理。而跳高练习确有危险,不小心

碰在栏上要摔跤的,所以不敢在跑动中跳高,而采用逃避的方法,停下来跨过去。这样安全,不会受伤(老师从心理上帮助他们摆脱恐惧情绪)。接着让学生讨论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学习跨栏的动作,大家集思广益。他们想出了降低栏架的高度、找替代物作栏架、用体操棒放在地上进行模仿练习,用橡皮筋两人两边拉直进行跨越练习(开动脑筋,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学生选择想出的方法进行尝试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按思——练——思的程序反复练习,练完后再找出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特别是用橡皮筋作跨栏练习(不怕摔跤),两人一组拉直橡皮筋作“跨栏架”,排头同学依次跨过一道道橡皮筋,跨到最后作“跨栏架”。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地提高高度,真是越跨越有劲(通过实践从理性上认识跳高,体验运动乐)。 三、反思 通过跳高的教与学,我认为: 1、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疑问探索“跳高”。它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使学生学会了学习技术动作的方法(替代物法、降低难度法等),拓宽学生学习动作的思路,为学习其他技术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2、培养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技术,毅力增强了,勇气增强了,克服了恐惧心理,信心增强了。通过互相交流、帮助,促进同学间合作,增进了友谊。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融洽师生关系,师通过示范、讲解、保护帮助,提高师生亲和

制作一个WEBQUEST教学网站

上机实践一制作一个WebQuest教学网站 一、观察一个WebQuest的网站实例: 语文:学唐诗:李白早发白帝城https://www.360docs.net/doc/732651659.html,/miniquest/libai 二、制作一个简单的WebQuest案例――规划网站结构: 1、在D盘根目录下新建一个以自己学号(不需要姓名)命令的文件夹,如:12140101 2、参考“学唐诗”案例,规划网站结构。新建各网页(空白页-HTML-文档类型:无),包括:index.htm、sy.htm、qj.htm、rw.htm、zy.htm、pj.htm、cg.htm。 *3、搜集、制作网页素材如图片、动画、文字、音乐等,并存放至指定文件夹(如sucai)。若网络速度很慢,请直接使用下载好的素材。 三、利用Dreamweaver或其他网页编辑软件修改各页面的内容。 1、打开首页页面(sy.htm),插入图片; 2、打开情境页面(qj.htm),将文字和GIF动画插入; 3、打开任务页面(rw.htm),插入文字和GIF动画,为文字添加超级链接; 4、打开资源页面(zy.htm),插入文字,为文字添加超级链接; 5、打开评价页面(pj.htm),插入文字和图片; 6、打开成果页面(cg.htm),插入文字和图片。为网页添加BBS论坛和E-MAIL地址。(BBS 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732651659.html,/ ,e-mail地址可填写自己的)。 7、打开主页(index.htm),设计其版面。插入表格、图片、动画、文字等,添加背景音乐; *8、制作简单的banner(FLASH动画),并插入主页; 9、插入内嵌框架,实现页面内容的复用。内嵌框架HTML代码如下: *10、添加CSS样式表,规范网页文字格式。 四、使用IE浏览器预览各页面,检查链接是否正常。 五、发布网站并测试 1、将以自己的学号命名的存放网页及相关素材的文件夹(注意不是单个文件)(如:12140101)整体上传到ftp://10.1.73.8,登录ftp的用户名和密码均为wlyy 2、打开IE浏览器,输入http://10.1.73.8/wlyy/12140101,测试你的网站能否正常浏览。 *3、若不能上传或发布,也可以将存放网页及相关素材的文件夹压缩为一个文件(如:12140101.rar),上传到ftp://10.1.7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