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模糊语言

合集下载

英语委婉语中的模糊语言

英语委婉语中的模糊语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模糊 性是人 类 自然语言 的客观 属性 , 在各 国语言 中均广 泛存 在。模糊 性 本 是一个数 学概念, 指集合之 间的亦此亦 彼性所 引起 的外延判断 或划分上 的不 确 定现象 。后来 , 国控制 论专 家札 德把这 个数学 上 的模糊概 念 引入了对 语 美 言单位 或语言 形式的分析 上, 以模糊集合论 为工具来研 究 自然语 言中的模糊 性 问题, 从而开 创 了模 糊语 言学这 一新 的边缘 学科 。国 内模 糊语 言学 的研究 已 有 一定 的历史, 模糊语 言 与委婉 语之 间的相 互关 系也 引起 了学者们 的广泛 关 注 , 方面 的研 究论 文也 层出不 穷 。本 文将 从模糊 语言 与委婉 语 的 “ 中有 这 你 我 , 中有你 ”的关系 出发 我 谈一 谈委婉语 的模糊 性 以及 如何正 确使用模 糊语 言 以达 到 委婉 的修 辞效 果 。 语 言 的模 糊 现 象 俯 拾 皆 是 。刘 勰 在 《 心雕 龙 ・ 圣 篇 》 中写 道 : 文 征 “ 精义 曲隐, 无伤 其正 言 : 辞婉晦 , 微 不害其 体要 。体要与 微辞 皆通, 正言共精 义 并用 。 ”英 国著 名学 者理 查兹 (. A R h r s 在 《 辞 的哲学 》里 I . i ad) c 修 所 说 :旧的修 辞学认 为模糊 是语 言里 的一种错 误, 望 限制 它, 除它 : 的 “ 希 消 新 修辞学 认为它是语 言力量 的必然 结果, 是我 们大多数 重要话语 的必 不可少 的方 式 。( ” 王先霈 , 9 9 不 难看 出, 19 ) 中西 方学者 都肯 定 了语 言 的模 糊 性特征 及语 用功 能 。 1摸糊 语言 的分 类 模糊 语 言, 作为一 种 弹性语 言, 是指 外延 不确 定 、内涵无 定指 的特性 语 言 。与 精确语 言相 比, 糊语 言具有 更大 的概括 性和 灵活 性 。这 种概括 性与 模 灵活性 集 中反映在语 言外延 上 。模 糊语言从 语言 的 自然性 与社会 属性视角 来 看可分 为模糊 性 的 自然 语言和 模糊 性 的非 自然 语言 。首先, 世界 上的许 多客 观存在有着 太多的不确 定因素, 以作为反映现 实世界 的语言必然会 带有模糊 所 特性 。如,“ ” 春 、“夏 ” 秋 ” 冬 ” 这 四 个 字 , 在 人 们 日常 用 语 、“ 、“ 中所表达 的概 念就 是模糊 的, 它们之 间很难 找到 一条泾 渭分 明的界 限 ( 鹏, 徐 2 0 )。表示 时 间的许 多 词 ( 早 、晚等 ) 表示 颜 色 的词 ( 红 、黄 、蓝 07 如 , 如 等) 表 示 味觉 的词 ( , 如酸 、甜 、苦、辣等 ) 表 示温 度 的词 ( , 如冷 、凉 、温 、 热、烫等 ) 都 是模 糊词 ( , 伍铁 平,1 9 )。还有, 7 9 汉语 中 的 “ 年 ”指 “ 中 四 五十岁 的年龄 ” 《 ( 辞海》 1 7 ) 而英语 中 的 m d e g 指 t e e r 9 9, i l a e d h Y a s

英语中模糊语言

英语中模糊语言

英语中模糊语言的研究摘要:模糊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以及自然语言之中,但长期以来,语言中的模糊现象往往被认为是错误的,并且是应该避免的。

直到查德于1965年发表《模糊集》之后才正式诞生了模糊理论和模糊语言学。

其实,模糊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想中,同时也被认为是语言的本质特性之一。

长久以来,模糊语言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早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哲学家和语言学家研究的焦点。

模糊语言频频出现在就职演说中,正是由于其自身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和功能。

本文主要探讨英语演讲中模糊语言。

关键词:英语演讲;模糊语言;特性在当今的社会里,我们既要学会生存,也要学会交际。

能用英语进行交际自然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也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交际是一门学问,除了要具备一定的学识、修养和语言文化素质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

本文就交际英语中的表达技巧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及分析。

一、模糊语言概述语言的表达一般要做到具体、准确、清楚,尤其是科技知识方面的论述。

但在实际交流中,有时候不能把话说得太死、太具体,需要运用模糊语言。

模糊语言可以避免被人抓住辫子,避免产生误解,避免陷人被动地位。

另一方面,一个人的信息量总是有局限的,掌握并熟识的信息在有些情况下也有可能一下子表达不出来或表达得不完整,这时候运用模糊的语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饰自己的不足。

可想而知,一个对于对方来说是不大愉快的问题,如果用模糊语言委婉的表达出来或暗示出来,这样就给对方以台阶下,为对方保全了面子,避免了许多尴尬出现。

模糊语言的使用是灵活的,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在列举的项目后面加上and so on,and so forth,and the rest,and the like等;在数字前面加about,some,approximately等;在判断时加上maybe,perhaps,possibly,probably,presumably等;在信息来源没有把握时用it is said,they say等,这些都是常见的模糊语言。

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探讨

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探讨

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探讨在商务英语信函的写作中,经常会使用一些模糊语言,这些语言在实际操作中具有一定的语用功能。

本文将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首先,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语用功能之一是婉转委婉地表达意见或拒绝。

在商务交流中,有时可能需要拒绝某个请求或提议,使用模糊语言可以缓解这种拒绝的冲击。

例如,可以使用诸如"I'm afraid I won't be able to..."或"I regret to inform you that..."这样的表达方式来委婉地拒绝或陈述自己的无法满足对方要求的情况。

这样做不仅能够保持双方的面子,还可以维护双方的商业关系。

其次,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语用功能之二是增加灵活性和可调整性。

在商务交流中,不同的情况和变数可能会导致计划或安排发生变化。

使用模糊语言可以留出余地,使双方在需要调整计划时更加灵活。

例如,可以使用表达如"可能"或"有可能"的词语来表明某事是可能的,但也存在变数。

这样的表达方式可以避免死板的承诺,同时为后续的协商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第三,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语用功能之三是消除不确定性。

在商务交流中,有时需要表达出一定的不确定性,以避免对方过于依赖或过分期望。

例如,可以使用表达如"可能"或"或许"的词语来表达对某个事情的不确定性。

这样的表达方式可以让双方都认识到情况不确定,从而做出合适的准备和安排。

最后,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语用功能之四是减少冲突和争议。

在商务交流中,有时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敏感的话题或情况,使用模糊语言可以减少直接表达带来的冲突和争议。

例如,可以使用表达如"有人说"或"一些人认为"的词语来引用别人的观点,从而将责任和争议性降到最低。

汉英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汉英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四、总结
汉英语言的模糊性表现在词汇、语法和语用等多个层面,给翻译带来了一定 的挑战。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理解原文的语义关系和语言环境,采取适当的 翻译方法,如归化、异化、折中、重组等,以准确地在目标语言中表达原意。汉 英语言模糊性的特点、翻译方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都强调了语言模糊性在跨语 言、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只有充分把握汉英语言模糊性的特点,才能更好地 实现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一、汉英语言模糊性的表现
1、词汇层面
汉英语言中的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和交叉领域,往往难以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汇。 例如,“江湖”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个含义,如指代社会上各种势力、不受约束 的生活方式等,而在英语中则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此外,一些抽象词汇在汉英 语言中往往具有相似或相近的含义,如“爱”、“美”等,但也存在一些细微的 差别,这也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3、折中翻译
折中翻译则是在归化和异化之间寻求平衡,以实现翻译的忠实性和可读性的 统一。例如,在翻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个成语时,将其翻译为“to take the mind of a mean person to understand the stomach of a noble person”就既保留了原文的意象,又实现了语义的准确性。
汉英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目录
01 一、汉英语言模糊性 的表现
02
二、汉英语言模糊性 的翻译方法
03
三、汉英语言模糊性 的实践应用04 四、总结05 参考内容
语言是人们沟通思想的工具,其精确性对于信息的准确传递至关重要。然而,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不可避免的一个属性,这一点在汉英语言中尤为突出。汉英语 言的模糊性表现在词汇、语法和语用等多个层面,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 次演示将从汉英语言模糊性的表现、翻译方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 探讨。

大学英语教学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一、引言模糊限制语(Hedges)是...

大学英语教学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一、引言模糊限制语(Hedges)是...

大学英语教学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一、引言模糊限制语(Hedges)是模糊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交际中恰当使用模糊限制语不仅不会影响我们对话语的理解,反而能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使交际顺利进行,实现交际目的。

因此,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模糊限制语进行研究,分析模糊限制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语用功能,颇有意义。

二、模糊限制语及其功能1972年美国语言学家拉科夫(GeorgeLakoff)在《语义标准和概念逻辑的研究》(AstudyinMeaningCriteriaandtheLogicofFuzzyConcepts)中提出了模糊限制语的概念,将模糊限制语定义为一些“把事情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

我国最早的模糊限制语研究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伍铁平在《模糊限制语初探》中简单介绍了模糊限制语及其分类和语用功能,之后其他学者也认识到了世界中存在的各种模糊现象。

在某种程度上,模糊限制语表面上的模糊却显示了语言的客观性和严谨性,从而提高语言的可信度。

模糊限制语具有丰富的语用功能,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为了使语言表达更委婉礼貌、客观得体、灵活有效,人们并不总是直接表述,而是通过言外之意来达到此效果。

这与语用学中的会话含义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美国哲学家Grice总结指出,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为保证交际顺利进行,达到成功的交际目的,交际双方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共(二)营造轻松课堂同遵守一些原则,这即是合作原则。

在言语交际中,人们有时会使英语教学涉及人际间的互动,也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教用模糊限制语,表面上看似乎没有遵守这些准则,实际上,说话人学中,恰当使用模糊限制语,改善师生间的语言表达,有利于活跃违背了其中的一个准则恰恰是为了更好地遵守另一个准则。

课堂气氛和英语教学的成功。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武断或争锋礼貌原则是英国学者利奇(Leech),在格赖斯(Grice)提出相对的情绪,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就可以使得话语缓和、得体,考虑的合作原则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并将这一原则划为六条准则:策到受话人的情绪和感受,其效果会大不相同。

英语语言文学中的模糊语义的翻译

英语语言文学中的模糊语义的翻译

英语语言文学中的模糊语义的翻译在英语语言文学中,模糊语义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词语和句子的意义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变化和模糊性。

模糊语义在文学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得作家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描绘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探讨模糊语义在英语语言文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模糊语义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用来表达情感和情绪。

许多诗人和小说家通过模糊的词语和句子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情绪,这使得他们的作品更加深刻和丰富。

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模糊的词语和句子,这些词语和句子所表达的意义往往并不明显,但却能够深刻地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模糊语义还可以用来创造悬念和引发读者的思考。

在小说和戏剧中,作家常常会使用一些模糊的词语和句子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和行为,以此来制造悬念和引发读者的思考。

在侦探小说中,作者常常会通过一些模糊的线索来引发读者的猜想和思考,从而增加故事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模糊语义还可以用来表达抽象和隐晦的概念。

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模糊词语和句子往往并不直接表达某种具体的概念,而是通过模糊的方式来表达一些更加抽象和隐晦的概念。

在一些象征主义的诗歌中,诗人常常会通过一些模糊的比喻和隐晦的语言来表达一些超越物质世界的抽象概念,从而使得诗歌更加富有诗意和意境。

模糊语义还可以用来表达不确定性和犹豫。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会使用一些模糊的词语和句子来表达人物的不确定性和犹豫,以此来丰富人物的性格和丰富故事的情节。

在一些爱情小说中,作者常常会通过一些模糊的语言来描绘人物内心的犹豫和挣扎,从而让故事更加动人和真实。

模糊语义在英语语言文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丰富作品的意义和表达方式,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和丰富。

通过对模糊语义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和内涵,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之美。

【2000字】。

英语模糊语概述

英语模糊语概述
虽然有些说法不 合乎语法,但同样可以被听者接收、理解, 达到表达想法的目的。经常出现的就是语 法理解上存在分歧,主要有词义和语法结 构歧义两种。若脱离具体的语境,就很难 理解其意思。 四、指示语模糊 指示语是指在说话过程中与语境相关 联以后才能表达所指示信息的词语。主要涉 及到代词、称谓词等。对于这些词的所指, 必须与具体的语境结合,才能理解准确。 五、发音模糊 发音引起的模糊通常都是由“连读” 造成的,如:He will have a /greid’ei/,这 句话就有问题,可以理解成“He will have a grade A”.也可以理解成:“He will have a grey day”.英语模糊语的使用是语言交 际中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它的表现形式 多种多样,它的使用灵活多变。合理地使 用模糊语能帮助人们有效的达到不同的 交际目的。英语学习者应该重视模糊语的 学习和使用。
一、语义模糊 有时一个英语单词有很多意思,如果 没有具体语境,就很难知道单词的确切含 义。就语义系统而言,很多词汇在表达的 意思上是相连的,它们组成了一个系统。
但这个系统的状态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整 个系统是不稳定的。当且仅当在系统中 时,一个具体的词才有意义。最常见的就 是隶属关系,如 pig、donkey、monkey 等就 是一个系统,从属于 animal 这个词。Animal、 furniture 等都是属于模糊不清的词,其 语义的模糊正是由于语言的泛指性而造 成的。还比如英语中的一个单词有时能够 代 表 多 个 汉 语 中 的 词 ,比 如 叔 叔 、伯 父 、 舅舅等在英语中的表达就对应一个词 uncle 等。
expressions learnt in Unit 2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Words and expressions are as follows:description;province;attract; architecture;sightseeing;enjoyable; statue;delighted;splendid;convenient; consist of;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模糊语言研究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模糊语言研究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模糊语言研究在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种语言现象在各种商务情境,如贸易谈判、合同签订和纠纷解决等场合中频繁出现。

本文将探讨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特点、功能和研究现状。

灵活性:模糊语言可以表达多种含义,根据语境的不同,接收者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信息。

委婉性:在某些情况下,模糊语言可以避免直接表达可能带来的尴尬或冲突,为沟通双方留下余地。

策略性:在特定情境下,模糊语言可以作为一种策略手段,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

在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良好关系:在商务沟通中,模糊语言常被用来表达礼貌和尊重,从而有助于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商务关系。

规避风险:在某些涉及敏感或不确定性较大的话题时,模糊语言可以避免过于明确可能带来的风险和误解。

提高效率:在一些情况下,模糊语言可以节省沟通时间,提高沟通效率。

近年来,随着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增多,商务英语信函中的模糊语言现象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

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模糊语言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境与模糊语言:研究者们研究了语境对模糊语言理解和使用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合适的模糊语言。

文化与模糊语言:有研究表明,不同文化背景的商务人员在模糊语言的运用上存在差异。

因此,跨文化角度的模糊语言研究逐渐成为热点。

模糊语言的语用策略:一些研究者从语用策略角度出发,探讨了商务英语信函中如何运用模糊语言达到有效沟通、规避风险等目的。

模糊语言的翻译与解读:由于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模糊语言的翻译和解读一直是研究的难点。

研究者们对如何准确翻译和解读商务英语信函中的模糊语言进行了深入研究。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模糊语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模糊语言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可以帮助商务人员更好地掌握跨文化商务沟通的技巧,提高商务英语应用能力,从而在日益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取得更好的业务成果。

在商业交流中,精确、明确的沟通方式一直是主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中模糊语言的研究
摘要:模糊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以及自然语言之中,但长期以来,语言中的模糊现象往往被认为是错误的,并且是应该避免的。

直到查德于1965年发表《模糊集》之后才正式诞生了模糊理论和模糊语言学。

其实,模糊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想中,同时也被认为是语言的本质特性之一。

长久以来,模糊语言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早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哲学家和语言学家研究的焦点。

模糊语言频频出现在就职演说中,正是由于其自身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和功能。

本文主要探讨英语演讲中模糊语言。

关键词:英语演讲;模糊语言;特性
在当今的社会里,我们既要学会生存,也要学会交际。

能用英语进行交际自然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也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交际是一门学问,除了要具备一定的学识、修养和语言文化素质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

本文就交际英语中的表达技巧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及分析。

一、模糊语言概述
语言的表达一般要做到具体、准确、清楚,尤其是科技知识方面的论述。

但在实际交流中,有时候不能把话说得太死、太具体,需要运用模糊语言。

模糊语言可以避免被人抓住辫子,避免产生误解,避免陷人被动地位。

另一方面,一个人的信息量总是有局限的,掌
握并熟识的信息在有些情况下也有可能一下子表达不出来或表达
得不完整,这时候运用模糊的语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饰自己的不足。

可想而知,一个对于对方来说是不大愉快的问题,如果用模糊语言委婉的表达出来或暗示出来,这样就给对方以台阶下,为对方保全了面子,避免了许多尴尬出现。

模糊语言的使用是灵活的,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在列举的项目后面加上and so on,and so forth,and the rest,and the like等;在数字前面加about,some,approximately等;在判断时加上maybe,perhaps,possibly,probably,presumably等;在信息来源没有把握时用it is said,they say等,这些都是常见的模糊语言。

请看下面的例句:
(1)a:do you like chinese girls or american girls?
b:i like those girls who like me,no matter whether she is chinese or american.
对话中的b是一位中国公使,a是一位美国小姐。

面对a的问题,b必须要考虑到既不得罪美国小姐也不能失去自尊,于是运用了模糊语言来回答,显得很贴切和切当。

(2)a:we have met once.we drank together at the same table.b:oh,yes,in a dining.hall or somewhere.
in a dinning or hall本身就比较笼统,后面又加上了 somewhere 就更留有余地,这样就把一个记忆模糊或根本没印象的事情对付过去了,避免了尴尬。

(3)a:what happened to jim.he didn t show up this morning.b:he was ill or something.
a和jim是朋友,他心里是想为自己的朋友没来上课而打掩护,但不敢把话说得太肯定,以免给老师一个“撒谎”的印象,就模糊地说“他是病了还是怎么的”。

二、模糊语言在英语中的表达形式
(一)语音模糊性
英语是语调语言,重音有规律的排列是英语的重要语音特征。

单词重音位置不同,说明词类或词义的不同;句子重音位置的改变可以加强语气,突出对比意义。

语调既有语法作用,也有独特的表情功能,不同的语调可以表示不同的态度、口气和思想感情。

例如:i only glanced at the title.重音位置不同,语义会有所变化。

glance一词重读,表示“我只瞥了一眼题目,并没有仔细看”; title 一词重读时,则强调“我只瞥了一眼题目,并没有看全文”。

再如:will you answer my question!句末读为降调,该句表达的是一种命令,意为“回答我的问题呀!”而在通常情况下,此句句末应读为升调,为一般疑问句,意为“能回答我的问题吗?”此外,英语修辞中的双关也能体现语音中的模糊性。

(二)词汇模糊性
美国语言学家maxblack指出,词的模糊性表现在它有一个应用的有限区域,但这个区域的界限是不明确的。

英语中许多词语本身
所表达的概念是没有精确界限的,即模糊概念。

例如morning一词的准确意义是指the first or early part of the day, lasting from midnight to noon or from sunrise to noon,可指清晨、早晨或上午,彼此间没有绝对界限。

再如middle age指的是人生中青年和老年之间的岁月,但中年与青年、老年的明显界限又是模糊的。

还有一类词所表达的是相对概念,表述的意思完全没有确定范围,也不可能说明精确程度。

常见的有表示性质的形容词如good,beautiful, thin, constant等,表示程度、频率的副词如always,often, sometimes, very, extremely,等。

英语中表示数量的词、不定代词以及情态动词由于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也体现了英语语言的模糊性。

(三)语法模糊性
语法的模糊性主要表现为在类别和结构之间常常没有明确的界限。

以英语中名词可数性为例,有些名词既是可数的,又是不可数的,如fish, water, sand, wood等,可数与不可数之间的界限是不明确的。

三、模糊语言在英语中的应用
英语中有很多模糊性的替代名词。

当说话者不记得人或物的名字,模糊替代词就可以使用了。

crystal和davy (1975)在研究中注意到了它们并称之为完全模糊语。

因为它们不是标准书面语的一部分。

拼写方式就变化较多,加上目前的资料中实例很少,这使得
对它们的研究很困难。

现代英语中只有what is name比较常用,变形也很多。

i am honored and humbled to stand here, where so many of america s leaders have come before me, and so many will follow. (george w. bush, 2001)
模糊语言的修辞魅力重在表达简洁,提高效率,富有美学效果。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j?a?gogue认为“模糊语言能用较少的文字传达足够的信息并对复杂的事物做出高效的判断和处理,即有利于提高效率”。

另外还有比喻、双关、委婉等修辞手段是通过模糊语言实现的。

如:《哈姆雷特》中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是典型的模糊语言例子,对它的理解和欣赏,仁者见仁。

如果改为“well,it s hard to make a decision…i can t figure out if i should kill myself or not”,其表达力就逊色多了。

海明威的名著:“a farewell to arms”中的双关语arms到底是指“武器”还是“胳臂”还是两者兼而有之,也是模糊语言的范例。

文学作品需要言简意赅,广告更是如此。

它的叙述简略,具有模糊性,但传递了足够的信息。

如:“less bread no jam.”伦敦地铁的广告词,乍一看,其中的“bread”(面包)与地铁无关,令人费解,其实,俚语中“bread”就是“money”,而“jam”指“traffic jam”,意思是“less money,no traffic jam”。

比写成“if you travel by london transport,it will cost you less and bring you no suffering in traffic
jam”简洁多了。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模糊语言展示其修辞魅力的例子也很多。

如:“it s a case of january and may.”这句话也是典型的模糊语言。

“january”比喻一年中最后白雪皑皑的冬季(snow-covered winter)或一生中最后白发苍苍的暮年
(white-haired man),may比喻春天的花朵(flower in winter)或妙龄少女(beautiful young lady),暗喻“老少配”。

在交际中,人们把特定的语义转化为模糊义,用委婉语(euphemism)来表达内容的禁忌性。

如裤子的拉链没拉上是让人尴尬的事,美国人用“you have lost your license.”(你遗失了身份证)代替“your fly is open.”(“大门”没关上)来提示对方,避免困窘。

文学、广告和交际中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这表明了模糊语言的无限魅力,给人以无尽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张桥.模糊语言[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6.
[2]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