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革命的几个时期

中国近代革命的几个时期

中国近代革命的几个时期: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1924年(国民党一大)——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1927年——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1945、1946年——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时期***补充: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领导阶级不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指导思想不同——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革命的前途不同——社会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共和国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前)4、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时期: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曲折1978年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1、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脱亚入欧”成为东方工业强国,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加速了日本于1936年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形成战争策源地。

2、中国:20世纪30年代,中国依然是徘徊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的国家;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国共十年对峙、内战,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坚持“壤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给日本侵华可乘之机。

3、世界:经济危机导致世界政局动荡,德、意、日法西斯结盟,气焰嚣张;20世纪30年代,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国际联盟不能发挥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二、日本侵华行径:1、抗日战争爆发之前:①19世纪末的甲午战争:1894——1898年;《马关条约》②20世纪30年代: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一小段铁路,诬称东北军所为,袭击东北军驻扎的北大营,次日沈阳陷落;1932年,东北陷落,日本扶植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中国近代革命的几个时期

中国近代革命的几个时期

中国近代革命的几个时期: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1924年(国民党一大)——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1927年——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1945、1946年——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时期***补充: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领导阶级不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指导思想不同——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革命的前途不同——社会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共和国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前)4、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时期: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曲折1978年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1、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脱亚入欧”成为东方工业强国,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加速了日本于1936年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形成战争策源地。

2、中国:20世纪30年代,中国依然是徘徊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的国家;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国共十年对峙、内战,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坚持“壤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给日本侵华可乘之机。

3、世界:经济危机导致世界政局动荡,德、意、日法西斯结盟,气焰嚣张;20世纪30年代,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国际联盟不能发挥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二、日本侵华行径:1、抗日战争爆发之前:①19世纪末的甲午战争:1894——1898年;《马关条约》②20世纪30年代: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一小段铁路,诬称东北军所为,袭击东北军驻扎的北大营,次日沈阳陷落;1932年,东北陷落,日本扶植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中国历史时期的划分

中国历史时期的划分

第一部中国历史一般划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三部分。

一、中国古代史:(170万年前—1840年)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

(中国古代史不作为河北省考试范围,应用较少,所以在这里不细分。

)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也被称为民主革命时期。

(民主革命是指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

通常由资产阶级领导,故又称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民主革命时期按照领导阶级的不同及完成的任务不同又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注: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旧民主主义革命一般指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目的的革命。

在中国历史中一般指1840-19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但领导阶级不仅有资产阶级,还有农民阶级的加入。

(这一概念了解即可,不必深究。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般指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性质仍然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性的民主革命。

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共和国。

这一时期是指19-1949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实质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时期(1921—1949)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民主革命

民主革命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概念:从1840年到1949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其中,1840-1919年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间所有的革命都是由小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领导的。

1919-1949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间的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

可见,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的最根本标志是领导阶级是谁,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既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那么是不是这个革命应该就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呢?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说它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简称“民主革命”。

从社会性质看:1840---1949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1956新民主主义社会,也叫过渡时期(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新”在哪?①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②有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中共的最低纲领);③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④有了新的前途(社会主义);⑤中国革命的群众基础更为广泛(如工人运动、农民运动);⑥中国的革命力开始建立新的革命联盟(如国共合作)新民主主义革命包括:五四运动:1919年5. 4:—6. 5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时期):1924年-192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或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949年国民大革命的目标和性质是什么?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性质:反帝反封建为什么说北伐成功了,而国民大革命却失败了?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这两个概念:国民革命又称“大革命”,是1924年-1927年在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国共两党及其他革命力量联合起来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其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中国革命史分为五个时期

中国革命史分为五个时期

中国革命史分为五个时期中国革命史分为五个时期分别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全民族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

一、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民主革命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或无产阶级,参与者包括农民、知识分子、手工业者,工人阶级。

革命的对象是封建主义君主专制或是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

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其压制资产阶级自由贸易的旧的生产关系。

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二、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战争。

三、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阶段。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各地工人、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纷纷举行罢工、罢课,向国民党政府请愿和示威游行,反对不抵抗政策。

一二八事变后,上海工人、农民、学生积极支援十九路军抵抗日本侵略军。

四、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五、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

中国近代史发展进程

中国近代史发展进程

一、中国近代史时期:民主革命时期(1840年——1949年)1.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任务:反对外国侵略,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

5.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1.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结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3.分期:(1)清朝后期的统治(1840—1912年)(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4.清朝后期的统治。

四次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六大运动或革命: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农民阶级]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维新变法运动(1895—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义和团运动(1898—1900年)[农民阶级]辛亥革命(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1.开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结束: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领导阶级:无产阶级3.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

4.分期:(1)建党时期(1919—1924年)(2)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4)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5.建党时期:(1)五四运动(1919年)(2)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召开](1921年)6.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开始: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分期及基本线索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分期及基本线索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分期及基本线索一、中国近代史历史分期中国近代史起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共110年。

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中国近代史分为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自主学习】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思考探究”第1-2题。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致可分为:【思考探究】1.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为标准,可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教师点拨」1)19世纪40-6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又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时期。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又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

3)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发展时期,又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思考探究】2.以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为标准,可将旧民主主义革命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教师点拨」1)19世纪40-60年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时期。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

年代-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

3)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主学习】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思考探究”第3-6题。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思考探究】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是否相同?两者有何本质区别?「教师点拨」性质相同:都是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本质区别:领导阶级不同。

【思考探究】4.根据教材编排,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为标准,可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教师点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夕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国民党一大召开-1927、7、15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1937、7七七事变前夕抗日战争时期:1937、七七事变爆发-1945、9日本投降解放战争时期:1945、抗战胜利后-1949、9新中国成立前夕另外要注意,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3临时政府迁都北京-1928年底东北易帜【思考探究】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有过两次合作。

中国近代史(一)

中国近代史(一)

2、过程 目的:把中国变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 地,就要打开中国大门。 第一步:外交手段(1783年,英王特使马 戛尔尼访华,希望除广州外,增加宁波、 舟山和天津作为商港,被拒绝) 第二步:走私鸦片(被禁止) 第三步:发动战争(1840——1842年鸦片 战争)

签订《南京条约》

兴中会成立宣言
光复会誓词
华兴会部分领导人,左 一黄兴左四宋教仁
同盟会成立时的成员合影
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章程



2、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 势力进行激烈的论战,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思 想的交锋,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 流。 核心思想: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制。 影响:一些知识分子摆脱了封建思想束 缚,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形成了中国近代 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 高涨。
曾国藩
李鸿章
张之洞
洋务运动时期的留美幼童
五、清朝政局的变动
1、1861年“辛酉政变”,以慈禧为代表的 “议和派”掌握了清政府的最高权力。 2、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以曾国藩、李鸿 章为代表的“地方实力派”发展起来。 3、内政外交的转变。 以慈禧为代表的新统治者,为巩固满清统 治,对外推行“和好”政策,借助列强势力镇 压人民反抗;对内进行改革,积极引进西方先 进技术,强化军政实力。
中国近代史 (1840年——1949年)
一个形态,是指近代中国的社会形态--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两大主要矛盾,是指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 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时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四条基本线索,一是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中国人 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三是中国人民为挽救 民族危亡,争取民族振兴的探索;四是中国近代化 的开始和初步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亚子(1887—1958),原名慰 高,字安如;后改名人权,字亚卢; 复更名弃疾,字亚子。江苏吴江人。 他诗文词都有创作,以诗的成就为 高,诗歌主要抒写爱国激情和革命 思想,富于政治性和战斗性,风格 慷慨雄健,苍凉悲壮。著有《磨剑 室诗词集》等。
1、章炳麟
章炳麟(1869—1936),字枚叔,号太炎, 浙江余杭人。他诗作不多,但富有战 斗性。“作诗独为五言”,内容深刻, 诗风质朴无华,刚健有力,惜用典过 多,古奥难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 会作用。早年一些小诗,语言通俗易 懂,充满革命激情。
2、秋瑾
秋瑾(1875—1907),字璿卿,号竞雄,别 署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她少年时即工诗 词,其诗“有上下千古,慷慨悲歌之致”。 她前期诗词主要写个人对封建礼教的抗争和 不甘与世俗沉浮的人生追求,有较浓的感伤 情调;后期则多忧时感事,抒写壮怀,表现 了一个民主革命巾帼英豪的侠肝义胆与战斗 情怀,风格亦趋于豪迈爽朗。遗作今人辑为 《秋瑾集》出版。
鸦片战争后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在诗 歌中也有反映。洪秀全、杨秀清、石达 开、洪仁玕等用诗歌宣传革命,书法豪 情,褒奖太平军将士,语言通俗,风格 平易。
二、维新派诗人
十九世纪末,随着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兴起, 出现了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蒋智由等一批维新派诗人。1899年梁启超在 《夏威夷游记》中提出了“诗界革命”的口 号,从此,诗歌更自觉地为传播新思想、为 改良运动吟唱,而作为“诗界革命”光辉旗 帜、创作成就最为卓越的是黄遵宪。
3、柳亚子与“南社”
革命派诗人有许多聚合于“南社”。南社是 由陈去病、高旭、柳亚子等发起,1909年在 苏州成立的进步文学团体,社名寓“操南音 不忘其旧”之意,其宗旨在宣传资产阶级革 命,“想和中国同盟会做犄角”。南社成员 的创作以诗歌为主,继承和发扬“诗界革命” 的传统,以旧体写新意,鼓吹革命。南社诗 歌以柳亚子的成就为最高。此外,苏曼殊的 创作成就也较突出。
二、近代文学的分期
中国近代社会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近代文学的发 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资产阶级启 蒙时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时期;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三、近代文学的特点
(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支活跃的力量出现在文 学领域,以新的资产阶级的文学思想,跟旧的封建 主义的文学和帝国主义的文学作斗争。 (二)近代进步文学密切配合反帝、反封建的现实 政治斗争,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战斗姿态,“文以载 道”的教化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被注入了新的内 涵。 (三)为适应文学内容的新变化,在语言形式、表 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上,也相应地产生新的变化,并 提出革新的要求。 (四)近代文学从内容到形式呈现出罕见的复杂状 态和过渡状态,是中国古代文学向现代新文学演变 的重要阶段。
许多先进分子,从各方面探索真理,寻求中 国的出路;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掀起反帝反 封建的斗争,从广东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到太平天国革命、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 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都表现 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 在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约八十年间,中国文 学因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化而具有了许 多新的特点,呈现出有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 风貌。
2、魏源
比龚自珍小两岁的魏源(1794—1857), 字默深,湖南邵阳人。他虽“以经济名 世”,不以诗人著称,但其诗或反映人民 疾苦,揭露社会黑暗,谴责列强侵略,或 题咏抒怀,描绘祖国山川壮美,表达爱国 之情, 都表现了强烈的赤子热忱,其诗风雄浑奔 放,语言大多质朴晓畅。
3、与龚、魏同时或稍后的诗人还 有林则徐、张维屏、张际亮等,他 们的诗都反复咏诵着一个共同的基 调:爱国忧民。
第一章 近代诗歌
近代社会的民族危机、文化冲撞为 诗人们提供了新的表现领域和精神 源泉。近代进步诗歌真实描绘了民 族的危机和人民的苦难,深刻揭露 了西方殖民主义者的罪恶和封建统 治的腐朽,热情地呼唤改良、鼓吹 革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与民 主主义精神。
一、首开近代诗歌新风的龚自珍
1、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 仁和(今浙江杭州)人。著有《龚自珍全 集》。他主张文学必须有用,他的诗文创作 都有充实的社会内容,表现了一个历史家和 政治家的眼光和胸怀。他是中国历史处于转 折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敏锐 地感受到时代变革的到来,并为之呼喊,开 风气之先。他存诗六百多首,包括编年诗和 《己亥杂诗》两大部分。龚诗打破了清中叶 以来诗坛的沉寂局面,大气磅礴,想象奇异, 形象生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第九编 近代文学
第九编 近代文学(1840-1919) 概 述
一、近代文学的社会背景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 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帝国主义列强 向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中国沦为半封 建半殖民地社会。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 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 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பைடு நூலகம்
2、“诗界革命”的其他诗人
积极投入“诗界革命”的重要人物还有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夏曾佑、蒋 智由以及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等。他们 后来虽然有的在政治上转向了保守、甚 至反动,但其参与“诗界革命”的理论 和成果,却成了走向新文学必不可少的 一环。
三、革命诗人
戊戌变法失败,宣告了资产阶级改良 主义的破产。在蓬勃兴起的民主革命 浪潮中,诗坛涌现出了一批鼓吹资产 阶级革命的诗人。其中较著名的有章 炳麟和秋瑾等。
1、“诗界革命”的旗帜黄遵宪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 人。广东嘉应 (今梅州)人。他在诗歌创作上, 反对拟古主义,主张“我手写吾口”,提倡以 通俗语言入诗。他的诗题材广阔,广泛反映了 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重大事变,有“诗 史”之称。多写古体,形式活泼,常采用散文 化的笔法,诗中多融入新名词、外来语、象声 词等,风格宏肆奔放。著有《日本杂事诗》、 《人境庐诗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