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婚姻制度 PPT

合集下载

第五章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发展PPT课件

第五章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发展PPT课件
13
2.男女青年私订婚约和私奔的事件屡见不鲜
《周礼·地官·媒氏》: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 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
《国语·周语上》:恭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 三女奔之。
14
❖ 3.婚姻观 婚姻,先秦时写为“昏姻”。 班固《白虎通·嫁娶》:“婚姻者何谓也?昏时行礼 ,故谓之婚也。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 一说姻同“因”。《广雅·释诂》:“因,亲也。” 据此,则婚姻即“昏因”,意思是男女在黄昏结 合,成为亲密的伴侣。
多蔑国,“其人短小,兄弟共娶一妻,妇总发为角, 辨夫之多少。”
吐火罗,“俗奉佛,多男,少妇人,故兄弟通室,妇 人五夫则戴五角,十夫戴十角。男子无兄弟者,则 与他人结为昆季,方始得妻,不然,终身无妇矣。”
10
4.对偶婚 不同氏族的成年男女双方,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实行
由一男一女组成配偶,以女子为中心,婚姻关系不稳固的 一种婚姻形式。对偶婚为一种两相情愿、不受约束而稍有 固定的成对同居形式。其形式有走婚,望门居,不落夫家 等。
兢。……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 能得之于子,况卑下乎!既欢合矣,或不能成子姓, 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其终,岂非命也哉?(《史 记•外戚世家序》)
4
❖ 3.社会制度造成的悲剧——男女授受不亲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媒之女,丑而不信。 痴心女子负心汉。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5
“扶桑国者……估其婚法,则壻往女家,门外作屋,晨 夕洒扫,经年而女不悦即驱之,相悦乃成婚。”
11
5.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婚 原始社会末期,父权制取代母权制
确立这种婚姻形式,主要由于私有制的发 展,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里,男子掌握经 济大权,女子处于从属地位。父亲的财产只能 由出自父亲的子女继承,因此作为妻子必须严 格保持贞操和对丈夫绝对服从。

原始社会婚姻制度 PPT

原始社会婚姻制度 PPT

2.概况
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的社会组织是“血缘家族”。马克 思曾经指出:“血缘家族是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 在这种社会组织里,婚姻是按照班辈来划分的,“所有祖 父和祖母,都互为夫妻;他们的子女,即父亲和母亲,也 是如此;同样,后者的子女,构成第三个共同夫妻圈子。 而他们的子女,即第一个集团的曾孙子女们,又构成第四 个圈子”。这种家族形式排除了祖先和子孙之间,双亲和 子女之间互为夫妻的权利和义务,而所有的兄弟姊妹,包 括从兄弟姊妹之间都可以互为夫妻。一个血缘家族就是一 个公社、一个集团。在集团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 等的,人们集体生产,共同消费。在那时,没有人剥削人 的现象。
恩格斯:“一夫一妻制的产生是由于大量财富集中于一
人之手,并且是男子之手,而且这种财富必须传给这一男 子的子女,而不是传给其他任何人的子女。为此,需要妻 子方面的一夫一妻制,而不是丈夫方面的一夫一妻制。”
片面的一夫一妻制是奴隶主压迫妇女的结果,是要求女子 保持贞操的强制措施。中国古代连形式上的一夫一妻制度 也未施行。
更多婚礼资讯,请关注郑州婚纱摄影
《礼记·曲礼》:“天子有六宫、三夫 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诸侯有九女;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 妾。”
皇夫嫔婕美才宝御采
后人
妤人人林女女

代 一四九九九九二 二 二
后 宫 内 官
人人人人人人十 十 十
七七七 人人人

正正正正正正正正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品品品品品品品品
女子殉葬
3.特点
余产品出现_财产继承与血统纯正 2.实例 古代墓葬反映女子地位得下降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 唐代后宫内管制度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
(The Low of Twelve Table):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课件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课件

重个体权利的社会价值观相悖。
传统礼教与性别平等的对立
03
古代婚姻制度中男尊女卑的现象与现代社会追求性别平等的趋
势形成对比。
法律与习俗的博弈
国家法律与地方习俗的差异
在制定和执行婚姻法律时,需平衡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定与各地习 俗的多样性。
法律进步与保守势力的博弈
随着社会发展,法律对于婚姻制度的规范和保护不断完善,但保守 势力可能阻碍法律改革进程。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主 要内容
婚姻的缔结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门当户对
在古代中国,婚姻的缔结必须经过父母同 意,并通过媒人介绍。这是为了确保婚姻 的合理性和家庭的利益。
婚姻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财富状况需要 相当,以确保婚姻的稳定和家族的利益。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演 变与现代启示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传统观念与现代价值观的碰撞
01
在婚姻制度演变过程中,传统观念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与现代强调的自由恋爱、个人选择产生冲突。
家庭与个人权利的博弈
02
古代婚姻多以家族利益为重,个人意愿常被忽视,这与现代尊
特点和变化。
婚姻观念与习俗
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婚 姻观念和习俗的演变, 如门第观念、聘礼习俗
等。
婚姻法律与规定
探讨了古代婚姻法律的 内容和实施情况,以及 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婚姻与家庭关系
研究了婚姻在古代家庭 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 夫妻、亲子等家庭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 婚姻PPT精选文档

中国传统文化 婚姻PPT精选文档
1
携手同游人间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然后一起······
2
什么是婚姻?
《礼记·昏义》中的“昏”原文作昼,由于古人娶 妻迎亲是在黄昏时进行的,这时太阳将要下山,月 亮就要出来,含有“阴阳往来”的意思,因而得名。 后来才加上“女”字偏旁写作“婚礼”。
又叫“承典婚”这种婚往往是男方已 婚无子,但家里却财富充足,需要 有人继承,而女家生活困难,丈夫 无力维持生计,只得同意在一定期 限内将妻子典当给别人,男方付一 定租金,到期后将妻子归还,民间 称之为“借妻生子”,借鸡生蛋。
23
传统婚礼程式 1.纳采 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之义婚 男方再准备礼去女方家求婚,礼物 是“雁”
14
4、选婚 选婚也就是选妃,是古代帝王主要 的婚配形式,为皇上选女人,始于 西汉,东汉时作为制度被确立下来。
15
5、罚婚 罚婚是针对犯人及其家属而采取 的惩罚措施,罪犯被判刑之后, 其妻子即被充公。
16
有两种 一是罚配给别人,比如贬官军卒。 二是把犯人家属及其后代纳入贱民 之列。
17
6、赠赐婚 (1)赠婚
29
三、传统婚姻禁忌 1.同姓不婚
2.士庶不婚
3.居丧不婚
《礼记·曾子问》按古代丧服:父亲死,子女要 服丧三年,是不能婚配的。
30
四、古代的离婚制度
1.七出(离婚)——当我们的爱情已 成往事的时候。
(1)“不顺父母” 亦即妻子不孝顺丈夫的父母,理
由是“逆德”。
31
(2)无子 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理由是绝后。
7
Hale Waihona Puke (2)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魏晋南北朝,社会形成了严格的“等 级婚姻”,“士族不与庶族通婚” 这一时期早婚现象比较严重,陈文帝 的沈后10岁改嫁归文帝,北魏文献帝 年17,而儿子孝文帝已5岁了。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发展ppt详解.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发展ppt详解.

第二节 上古原始社会的婚姻礼俗
亚血族婚(族外群婚、普那路亚婚)
举例: 从田野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男女分区聚集 埋葬的墓地。山东兖州王因村有男性同葬墓十座, 女性同葬墓七座。华阳县横郑村有妇女与幼儿合葬 墓。这正是族外婚在葬俗上的反映。
第34页,共126页。
第二节 上古原始社会的婚姻礼俗
亚血族婚(族外群婚、普那路亚婚)
第16页,共126页。
家庭的分类
1.核心家庭:
指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的成员是夫妻两人及 其未婚孩子。
第17页,共126页。
核心家庭满足性需要,减少导致家庭破裂的性竞争。
核心家庭保证妇女在其怀孕和哺乳期间受到保护。 核心家庭是濡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在一起生活的成年的男
子和女子才有足够的知识使男孩子和女孩子濡化。
第2页,共126页。
2.儒家经典对婚姻的认识:婚礼是人伦之始;婚礼是礼的 根本;社会婚姻状况关涉到社会治乱,婚姻关系是构成尊 卑上下等级关系的基础。
古代婚礼场景
第3页,共126页。
二、婚姻的意义
1.古代宗法社会对婚姻的目的的认识:
传宗接代;
祭祀祖先;
增加劳力;
防男女淫乱。
第4页,共126页。
(一)原始群婚
1.这是人类祖先实行的一种两性偶合的关系,它出现于人
类的童年时期。
当时人群居野处,既无固定的配偶,两性交往也无 任何习俗和理性的约束,因此不可能构成家族。男女 无别,媾合无禁,两性关系纯任自然。
第5页,共126页。
古代群婚
古 代 群 婚
第6页,共126页。
(二)血缘婚
1.在血缘家族内部,开始产生 婚姻禁例,即排斥亲(父母) 子(子女)通婚,只允许同辈 男女(兄妹)发生两性关系。

第二讲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

第二讲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
1
然要遭到男子反对。
• 男子逐渐要求让子女归本氏族,私有财产由自己的子女继承。 • 男宿女家的旧俗过渡到男娶女嫁的新俗。 • 这样,母系社会就转化为父系社会了。 • 由于男子要把财产传给亲子,不再允许配偶与兄弟(包括族兄弟)发生性关系。 • 从此,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就宣告诞生了。
父权制的胜利
• 一夫一妻制的产生,意味着母权制的被推翻和父权制的胜利。 • 恩格斯说这是一场革命,是“人类所经历过的最激进的革命之一”。
2. 义绝
• 义绝是一种强制离婚制度。 • 夫妻之间、夫与妻的亲属之间或妻与夫的亲属之间、夫妻双方的亲属之间,发生了法律所指
明的事件,如殴打、杀害、奸情等,不论夫和妻的意愿如何,必须离异,违者要受刑事处罚。
• 这种官方强制离婚,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人们婚姻关系的直接干预。
3. 和离
• 所谓和离就是夫妻双方合意离婚。 • 唐代以前,已有和离现象,但用法律规定和离,则自唐朝开始。 • 唐律规定:“若夫妇不相安偕而和离者,不坐。”
1.什么是族外婚和对偶婚
• 亚血族婚,也称族外婚。 • 所谓族外婚就是不同氏族的兄弟姐妹之间互相通婚。
对偶婚
• 所谓对偶婚就是不同氏族的同辈男女之间一对一的配偶,在或长或短的时期内实行同居,它
是族外婚配偶范围的缩小和配偶对象的相对固定。 2.族外婚和对偶婚的特点
• 在亚血族群婚阶段,男女婚配仅仅是纯粹的性关系,彼此既不结成固定夫妻和家庭,也没有
聘娶婚
• 所谓聘娶婚就是由男方家长通过媒人向女方求亲,并向女方赠送聘礼。 • 人们通常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这种婚姻的特点。
聘娶婚形成的原因
• 《白虎通·嫁娶 》说:“男不自专娶,女不自专嫁,必由父母 ,须媒妁何?远耻防淫泆也。” • 更重要的原因是对政治、经济利益的考虑。主婚权的基础是家长权和家长对家庭财产的支配

第五章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发展PPT课件

第五章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发展PPT课件
②《左传·闵公二年》:“初,(卫)惠公(公子朔) 之即位也少,齐人使昭伯(公子顽,急子的同胞兄弟 ,惠公之庶兄)蒸于宣姜。不可,强之。生齐子、戴 公、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
18
③《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晋献公娶于贾,无子。蒸于齐姜 ,生秦穆夫人及大子申生。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 小戎子生夷吾。晋伐骊戎男,女以骊姬,归生奚齐,其娣生卓 子。” 齐姜,武公妾。
30
4.纳征 《仪礼·士昏礼》说:“纳征,玄纁、束帛、俪皮,如纳吉礼 。”
5.请期 《仪礼·士昏礼》说:“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 如纳征礼。” 择定吉日成婚,是婚礼程序中的大事。
31
6.亲迎 夫妻同食称“同牢”;各取一卺饮酒,称“合卺
”;就寝时,新郎入室中亲手解下新娘束发的丝绳, 称“结发”;翌日清晨,新妇沐浴梳妆后拜见公婆, 并侍候公婆进食,表示孝顺,称“妇见舅姑”。
《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3
2.男女青年私订婚约和私奔的事件屡见不鲜
《周礼·地官·媒氏》: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 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
16
4.“蒸”、“报”婚(也称“转房制”或“收继 制”) 一夫一妻制后,父亲死后儿子可以娶庶母叫作 “蒸”。 兄、叔死后,弟侄可以娶寡嫂或婶母,叫作“ 报”。 原因:经济基础——妻子成为丈夫的财产。 社会基础——妇女地位下降。
17
①《左传·桓公十六年》:“初,卫宣公蒸于夷姜,生 急子,属诸右公子。为之娶于齐,而美,公取之,生 寿及朔,属寿于左公子。夷姜缢。” 夷姜,宣公之庶母也。

第五章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发展ppt课件

第五章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发展ppt课件

《礼记·昏义》:“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
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学。习交流”PPT
15
4.“蒸”、“报”婚(也称“转房制”或“收继 制”)
一夫一妻制后,父亲死后儿子可以娶庶母叫作 “蒸”。
兄、叔死后,弟侄可以娶寡嫂或婶母,叫作“ 报”。
原因:经济基础——妻子成为丈夫的财产。
社会基础——妇女地位下降。
夫兄弟者,依其数角。” 多蔑国,“其人短小,兄弟共娶一妻,妇总发为角,
辨夫之多少。” 吐火罗,“俗奉佛,多男,少妇人,故兄弟通室,妇
人五夫则戴五角,十夫戴十角。男子无兄弟者,则与 他人结为昆季,方始得妻,不然,终身无妇矣。”
学习交流PPT
9
4.对偶婚
不同氏族的成年男女双方,在或长或短的时 间内实行由一男一女组成配偶,以女子为中心, 婚姻关系不稳固的一种婚姻形式。对偶婚为一种 两相情愿、不受约束而稍有固定的成对同居形式。 其形式有走婚,望门居,不落夫家等 。
学习交流PPT
12
2.男女青年私订婚约和私奔的事件屡见不鲜
《周礼·地官·媒氏》: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 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
《国语·周语上》:恭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 三女奔之。
学习交流PPT
13
• 3.婚姻观 婚姻,先秦时写为“昏姻”。
班固《白虎通·嫁娶》:“婚姻者何谓也?昏时行礼 ,故谓之婚也。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
一说姻同“因”。《广雅·释诂》:“因,亲也。”
据此,则婚姻即“昏因”,意思是男女在黄昏结
合,成为亲密的伴侣。
学习交流PPT
14
先秦时期的人们对于婚姻的认识很深刻。当时 的人们认为,男女结合,其主要目的是生儿育女 ,传宗接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定义:对偶婚是从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过 渡的形态
2.概况:在亚血缘群婚得基础上,成对得男女 长期或短期在一起同居。一个男子有一个 正妻,一个女子有一个主夫。
3.实例:云南纳西族摩梭人“阿肖婚”:如 果一个人一生只有一个阿肖,就好比乌鸦 受死狗——没出息。
阿肖婚
五.一夫一妻制家庭
1.父权制家庭与女性地位得下降 生产力发展_男性在生产种占主要地位_剩
经济生活条件的发展,从而随着古代共产制的瓦解和 人口密度增大,而失去朴素的原始的性质,就愈使妇 女感到屈辱和难堪。妇女也就越迫切地要求取得保持 贞操。暂时地或长久地同一个男子结婚的权利作为解 救的办法。这个进步决不可能发展在男子方面。这完 全是由于男子从来不会想到甚至直到今天也不会想到 要放弃事实上的群婚的便利。只有在由妇女实现了向 对偶婚的过渡以后,男子才能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 ――自然,这种一夫一妻制只是对妇女而言。”
(1).夫妻之间又相当牢固的关系,轻易不可以 也不会分裂
(2).男权确立,女权处于附属地位 (3).男子对妇女贞操得不尽情理得苛求 (4).资本主义前的一夫一妻制形式保留了一
夫多妻制
思考题:
原始婚姻制度经历了哪击中变化?变化的经 济原因是什么? 婚姻制度变化的趋势又哪些? 中国的封建社会有没有真正实行过严格得 一夫一妻制?
《礼记·曲礼》:“天子有六宫、三夫 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诸侯有九女;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 妾。”
皇夫嫔婕美才宝御采
后人
妤人人林女女

代 一四九九九九二 二 二
后 宫 内 官
人人人人人人十 十 十
七七七 人人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正正正正正正正正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品品品品品品品品
女子殉葬
3.特点
三.亚血缘家族(普那路亚婚)
1.定义:排除了兄弟姐妹间的结合。只有这 一血缘系统的一群男子与另一血缘系统的 一群女子才能互相发生性关系。
“普那路亚”是夏威夷土著语,意为“亲 密的伙伴”
巴特勒《夏威夷传教简史》:“土著的羞 耻心与动物无几,丈夫多妻,妻子多夫, 而且任意交换”
四.对偶婚
余产品出现_财产继承与血统纯正 2.实例 古代墓葬反映女子地位得下降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 唐代后宫内管制度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
(The Low of Twelve Table):
父亲对其配偶和子女有终身的管制权利。他可以监禁 或鞭打他们,也可以把他们用锁链绑缚在田间劳动, 让他们出外做苦工赚钱,甚至可以把他们作为奴隶贩 卖或杀戮,即使这些子女在国家身居高位也不例外; 妻子与他人通奸,可以亲手杀死。
3.实例
海南黎族民间传说 台湾高山族传说 汉族女娲与伏羲 古埃及的法老与他的姐妹
古代埃及的法老与姐妹;新罗、安息国的风俗。
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 第五个法老门考拉和 他的王妃
闪绿色粘板岩雕刻, 高约142 厘米,约创 作于公元前2600年, 现收藏于美国波士顿 博物馆。
恩格斯:“古代遗传下来的两性间关系,愈是随着
更多婚礼资讯,请关注郑州婚纱摄影
原始社会婚姻制度
主要形态
杂婚制(群婚制)_血缘家庭_亚血缘家庭 (普那路亚婚)_对偶婚_一夫一妻制
1、杂婚时代
生产力水平低下,寿命很短,被迫群居。婚姻关系无任何 血统、辈分方面的限制。
《吕氏春秋·恃君览》:“其民聚生 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 夫妇男女之别。”
班克罗夫特《北美太平洋沿岸各州 的土著民族》(1875年):白令海峡 沿岸的加惟基人、阿拉斯加的科迪亚克人、北美 内地的提纳人。 勒土尔诺《婚姻和家庭的进化》(1888年):智利的库 库人、加勒比人,印度支那半岛的克伦人。
2.概况
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的社会组织是“血缘家族”。马克 思曾经指出:“血缘家族是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 在这种社会组织里,婚姻是按照班辈来划分的,“所有祖 父和祖母,都互为夫妻;他们的子女,即父亲和母亲,也 是如此;同样,后者的子女,构成第三个共同夫妻圈子。 而他们的子女,即第一个集团的曾孙子女们,又构成第四 个圈子”。这种家族形式排除了祖先和子孙之间,双亲和 子女之间互为夫妻的权利和义务,而所有的兄弟姊妹,包 括从兄弟姊妹之间都可以互为夫妻。一个血缘家族就是一 个公社、一个集团。在集团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 等的,人们集体生产,共同消费。在那时,没有人剥削人 的现象。
杂婚的危害
(1)老夫少妻、老妻少夫生殖不繁。
顾炎武纳妾
天下兴亡,匹夫 有责!
二.血缘家族
1.定义:
人类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是血缘家族。 在血缘家族中,婚姻是按照班辈来划分的。 所有的兄弟姊妹,包括从兄弟姊妹之间都可以互为夫妻, 而祖先和子孙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则排斥了互为 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和原始群的杂交相比,这种婚姻形态无疑是一大进步。
恩格斯:“一夫一妻制的产生是由于大量财富集中于一
人之手,并且是男子之手,而且这种财富必须传给这一男 子的子女,而不是传给其他任何人的子女。为此,需要妻 子方面的一夫一妻制,而不是丈夫方面的一夫一妻制。”
片面的一夫一妻制是奴隶主压迫妇女的结果,是要求女子 保持贞操的强制措施。中国古代连形式上的一夫一妻制度 也未施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