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图片及生理生化特性
活性污泥

1.活性污泥絮体绒粒大小为0.02-0.2mm,比表面积为20-100cm2/mL之间,呈弱酸性(pH约为6.7)。
2.好氧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浓度常用MLSS或MLVSS表示,一般城市污水处理中,MLSS保持在2000-3000mg/L.。
3.好氧活性污泥中有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藻类、原生动物和某些微型后生动物。
4.好氧生物膜:在好氧区域,则可见丝状真菌,他们只存在于有溶解氧的层次内。
在正常情况下,真菌常受细菌竞争抑制,只有在PH较低或在特殊的工业废水中,真菌的数量才可能超过细菌。
5.细菌的依形态分有:球菌、杆菌、螺旋菌、丝状菌。
原生动物:6.在自然水体中,鞭毛虫喜在多污带和α-中污带生活。
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培养初期或在处理效果较差时鞭毛虫大量出现。
7.变形虫喜在自然水体α-中污带或β-中污带中生活,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则在活性污泥培养中期出现。
8.多数游泳型纤毛虫生活在α-中污带和β-中污带,少数出现在寡污带,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当活性污泥培养中期或在处理效果较差时出现。
9.固着型纤毛虫,尤其是钟虫,喜在寡污带中生活,他们是水体自净程度高、污水生物处理效果好的指示生物。
10.多数吸管虫出现在β-中污带,少数出现在α-中污带和多污带。
污水生物处理效果一般时,易出现。
后生动物:11.轮虫适应PH范围广,许多种喜在PH6.8左右生活。
轮虫对溶解氧的要求较高,它是水体寡污带和污水生物处理效果优良的指示生物。
12.线虫有好氧性和兼性厌氧线虫。
在缺氧时,兼性厌氧线虫大量繁殖。
线虫是污水净化程度差的指示生物。
13.寡毛类动物,顠体虫、颤蚯蚓及水丝蚓等,身体细长分节,每节两侧长有刚毛,靠刚毛爬行运动,体表有带色泽的油点,是活性污泥中体型最大的动物。
顠体虫分部很广,适宜生长温度为20℃,夏、秋两季可在水体中生长;温度降至6℃以下时,活力下降,并形成胞囊。
14.浮游甲壳动物以淡水种为最多,是水体污染和水体自净的指示生物。
详解活性污泥

详解活性污泥一、活性污泥好氧微生物生长繁殖并凝聚在一起形成菌胶团。
在菌胶团上共生着其它微生物(原生动物等),并吸附和交织着无生命的固体杂质而形成活性污泥。
好氧活性污泥为褐色,稍有土腥味,具有良好的絮凝吸附性能。
在活性污泥的微观生态系统中,细菌占主导地位。
细菌等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以及菌胶团的吸附絮凝作用使污水中的污染物(有机物等)得以去除。
二、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所组成,见x下图。
图3-3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污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形成混合液。
曝气池是一个生物反应器,通过曝气设备充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溶入污水使活性污泥混合液产生好氧代谢反应。
曝气设备不仅传递氧气进入混合液,且使混合液得到足够的搅拌而呈悬浮状态。
这样,污水中的有机物、氧气同微生物能充分接触和反应。
随后混合液流入沉淀池,混合液中的悬浮固体在沉淀池中沉淀下来和水分离。
沉淀池出水就是净化水。
沉淀池中的污泥大部分回流,称为回流污泥。
回流污泥的目的是使曝气池内保持一定的悬浮固体浓度,也就是保持一定的微生物浓度。
曝气池中的生化反应引起了微生物的增殖,增殖的微生物通常从沉淀池中排除,以维持活性污泥系统的稳定运行。
这部分污泥叫剩余污泥。
剩余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排放环境前应进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从上述流程可以看出,要使活性污泥法形成一个实用的处理方法,污泥除了有氧化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外,还要有良好的凝聚和沉淀性能,以使活性污泥能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得到澄清的出水。
活性污泥中的细菌是一个混合群体,常以菌胶团的形式存在,游离状态的较少。
菌胶团是由细菌分泌的多糖类物质将细菌包覆成的粘性团块,使细菌具有抵御外界不利因素的性能。
菌胶团是活性污泥絮凝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游离状态的细菌不易沉淀,而混合液中的原生动物可以捕食这些游离细菌,这样沉淀池的出水就会更清澈,因而原生动物有利于出水水质的提高。
矿山污染治理技术-第5章 废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活性污泥法

2、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
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也称 污泥浓度 表示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
工程上作为评价活性污泥量的指标
MLSS=Ma+Me+Mi+Mii 一般生活污水处理厂
MLVSS---混合液挥发性曝悬气浮池固混体合浓液度 表示混合M液LV悬SS浮/ 固ML体SS中0有.7机~0物.8的质量 不包括污泥中的无机物质
F/M值是影响有机物去除速率、氧利用速率的重要因素。
实际上,F/M值就是以BOD5表示的进水污泥负荷,即:
F M LsBOD5 Q Bi V X v (kgBOD5 kgVSS d )
减速增长期
• F/M值下降到一定水平后,有机物的浓度成为微生物增殖的 控制因素;
• 微生物的增殖速率与残存的有机物呈正比,为一级反应;
剩余污泥: 1)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
2)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供氧系统:为微生物提供溶解氧
活性污泥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
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溶性易降解有机物; 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 活性污泥在池内呈悬浮状态; 活性污泥连续回流,剩余污泥及时排放,
维持曝气池内稳定的活性污泥浓度;
进水中不含有对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质
生物相与活性污泥形状
若同时观察到大量的游离细菌的生物相时,则是由污 泥负荷过高引起的
污水中的营养物质丰富,促使游离细菌生长很好,絮凝
的菌胶团细菌趋于解絮成单个游离菌,以增大同周围环 境的表面,同样使污泥结构松散,絮粒变小
此外,由于污泥絮粒的解絮或变小容易被微型生物吞噬, 使得微型生物因食物充足而大量繁殖。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
根据工业废水水质特点,选择合适的微生 物进行培养、驯化,提高活性污泥的适应
性。
处理效果
经过活性污泥处理后,工业废水中的有毒 有害物质、重金属等得到有效去除,出水 水质满足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某农村污水处理站活性污泥处理案例
案例概述 某农村污水处理站采用活性污泥 法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日处理能 力为2000吨。
污泥上浮是活性污泥处理中的另一个 常见问题,它会导致污泥的流失和出 水水质变差。
详细描述
污泥上浮的原因主要包括反硝化作用、 酸化作用等。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 取降低曝气量、增加回流污泥量、调 整pH值等方法进行控制。
污泥龄问题
总结词
污泥龄是活性污泥处理中的一个重要参 数,它直接影响着污泥的活性和出水水 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活性污泥的来源
城市污水处理厂
活性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处理介质,用于降解和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氮、磷等污染物。
工业废水处理
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也可作为生物处理方法的一种,用于降解和去 除废水中的特定污染物。
活性污泥的应用
废水处理
活性污泥是污水处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 理领域。
经过活性污泥处理后,城市污水中的有机 物、氮、磷等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出水 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某工业废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处理案例
案例概述
某工业废水处理厂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工 业废水,日处理能力为5万吨。
处理流程
工业废水经过格栅、调节池等预处理设施 后进入曝气池,与活性污泥混合进行生物 处理,经过二沉池沉淀后达标排放。
提高有机物去除效率
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常见微生物介绍(含高清图片)

活性污泥中常见微生物微生物在调试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指示左右,通过镜检而根据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可以发现该活性污泥的好差,其指示作用有:(1) 着生的缘毛目多时,处理效果良好,出水BOD5和浊度低。
(如小口钟虫、八钟虫、沟钟虫、褶钟虫、瓶累枝虫、微盘盖虫、独缩虫)这些缘毛目的种类都固定在絮状物上,并随之而翻动,其中还夹杂一些爬行的栖纤虫、游仆虫、尖毛虫、卑气管叶虫等,这说明优质而成熟的活性污泥。
(2) 小口钟虫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很好时往往就是优势菌种。
(3) 如果大量鞭毛虫出现,而着生的缘毛目很少时,表明净化作用较差。
(4) 大量的自由游泳的纤毛虫出现,指示净化作用不太好,出水浊度上升。
(5) 如出现主要有柄纤毛虫,如钟虫、累枝虫、盖虫、轮虫、寡毛类时,则水质澄清良好,出水清澈透明,酚类去除率在90%以上。
(6) 根足虫的大量出现,往往是污泥中毒的表现。
(7) 如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累枝虫的大量出现,则是污泥膨胀、解絮的征兆。
(8) 而在印染废水中,累枝虫则作为污泥正常或改善的指示生物。
(9) 在石油废水处理中钟虫出现是理想的效果。
(10) 过量的轮虫出现,则是污泥要膨胀的预兆。
(11) 另在一些对原生动物不宜生长的污泥中,主要看菌胶团的大小用数量来判断处理效果。
如何根据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来判断污泥的状况?(1)活性污泥净化性能良好时出现的微生物有钟虫、累枝虫、楯纤虫、盖纤虫、聚缩虫及各种后生动物及吸管虫类等固着性生物或匍匐型生物,当这些生物的个数达到1000个/mL以上,占整个生物个体数80%以上时,可以断定这种活性污泥具有较高的净化效果。
(2)活性污泥净化性能恶化时出现的生物有多波虫、侧滴虫、屋滴虫、豆形虫等快速游泳的生物。
这时絮体很碎约100um大小。
严重恶化时只出现多波虫、屋滴虫。
极端恶化时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都不出现。
(3)活性污泥由恶化状态进行恢复时出现的生物为漫泳虫、斜叶虫、斜管虫、尖毛虫等缓慢游泳型或匍匐型生物。
活性污泥及其性能指标

一、活性污泥基本概念活性污泥是由1912年英国人Clark and Cage发现对废水进行长时间曝气会产生污泥并使水质明显改善,其后Arden and Lackett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实验容器洗不干净,瓶壁留下残渣反而使处理效果提高,从而发现活性微生物菌胶团,定名为活性污泥而来。
活性污泥中复杂的微生物与废水中的有机营养物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
最先担当净化任务的是异氧菌和腐生性真菌,细菌特别是球状细菌起着最关键的作用,优良运转的活性污泥,是以丝状菌为骨架由球状菌组成的菌胶团。
沉降性好,随着活性污泥的正常运行,细菌大量繁殖,开始生长原生动物,是细菌一次捕食者。
活性污泥常见的原生动物有鞭毛虫、肉毛虫、纤毛虫和吸管虫。
活性污泥成熟时固着型的纤毛虫、种虫占优势;后生动物是细菌的二次捕食者,如轮虫、线虫等只能在溶解氧充足时才出现,所以当出现后生动物时说明处理水质好转标志。
二、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包括: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指数[污泥体积指数(SVI),污泥密度指数(SDI)。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MLSS),又称为混合液污泥浓度,表示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的活性污泥固体的总重量,即MLSS=Ma+Me+Mi+MiiMa--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Me--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的残留物;Mi --由原污水挟入的难为细菌降解的惰性有机物质;Mii--由污水挟入的无机物质。
表示单位为mg/L混合液,或g/L混合液,g/m3混合液,kg/m3混合液。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ixed liquor volatile suspended solids,MLVSS),表示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即MLVSS=Ma+Me+MiMLVSS与MLSS的比值以f表示,即f=MLVSS/MLSS在一般情况下,f值比较固定,对生活污水,f值为0.75左右。
【活性污泥】最全面的解析!

【活性污泥】最全面的解析!活性污泥系统一、原理:活性污泥的好氧微生物是凝聚、吸附、氧化分解废水中有机物的生力军,其原理是生物降解。
二、活性污泥的形、色、嗅活性污泥外观似棉絮状,亦称絮粒或绒粒,有良好的沉降性能。
正常活性污泥呈黄褐色。
供氧曝气不足,可能有厌氧菌产生,污泥发黑发臭。
溶解氧过高或进水过淡,负荷过低色泽转淡。
良好活性污泥带泥土味。
三、培菌前的准备工作:1、认真消化施工设计图纸资料及管理运行手册;2、检查熟悉系统装备及管线阀门,指示记录仪表;3、清理施工时遗留在池内杂物;4、加注清水或泵抽河水作池渗漏试验,单台调试后联动试车,调好出水堰板至污水处理可正常工作。
四、培菌方法:1、所谓活性污泥培养,就是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繁殖条件,即营养物,溶解氧,适宜温度和酸碱度。
(1)营养物:即水中碳、氮、磷之比应保持100∶5∶1。
(2)溶解氧:就好氧微生物而言,环境溶解氧大于0.3mg/l,正常代谢活动已经足够。
但因污泥以絮体形式存在于曝气池中,以直径500μm 活性污泥絮粒而言,周围溶解氧浓度2mg/l 时,絮粒中心已低于 0.1mg/l,抑制了好氧菌生长,所以曝气池溶解氧浓度常需高于 3-5mg/l,常按5-10mg/l 控制。
调试一般认为,曝气池出口处溶解氧控制在 2mg/l 较为适宜。
(3)温度:任何一种细菌都有一个最适生长温度,随温度上升,细菌生长加速,但有一个最低和最高生长温度范围,一般为10-45oC,适宜温度为 15-35oC,此范围内温度变化对运行影响不大。
(4)酸碱度:一般 PH 为 6-9。
特殊时,进水最高可为 PH 9-10.5,超过上述规定值时,应加酸碱调节。
2、培菌法:(1)生活污水培菌法:在温暖季节,先使曝气池充满生活污水,闷曝(即曝气而不进污水)数十小时后,即可开始进水。
引进水量由小到大逐渐调节,连续运行数天即可见活性污泥出现,并逐渐增多。
为加快培养进程,在培菌初期投加一些浓质粪便水或米泔水等,以提高营养物浓度。
一口气看完 污水处理技术之活性污泥法全总结

一口气看完污水处理技术之活性污泥法全总结!活性污泥法基本上是人工强化天然水的自净化。
它可以去除污水和悬浮固体以及其他可被活性污泥吸附的物质中溶解和胶体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并具有对水质和水量的适应性。
由于其广泛的性质,灵活的操作方式和良好的可控性,已成为生物处理方法的主体。
1 基本原理活性污泥是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与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混合而成的絮状污泥颗粒。
具有较强的吸附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和良好的沉淀性能。
由于其生化活性,被称为活性污泥。
泥浆。
活性污泥的性状:从表面上看,活性污泥就像明矾花絮颗粒,又称生物絮体。
絮体直径为0.0 2-0.2mm,站立时可立即凝结成较大的天鹅绒颗粒并下沉。
活性污泥的颜色因污水的水质而异,一般为黄或茶棕色,供氧不足或无氧状态时为黑色,供氧量过大时为灰白色,含少量酸性、微土壤气味和带有霉变气味。
活性污泥含水率很高,一般在99%以上。
活性污泥的比重随含水率的不同而变化。
曝气池混合物的相对密度为1.002-1.003,回流污泥的相对密度为1.004-1.006。
活性污泥的比表面积一般为20~100 cm2/mL。
活性污泥的组成:活性污泥中的固体物质小于1%,由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两部分组成,其组成比根据未加工污水的性质而变化。
有机成分主要是居住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种群,还包括一些惰性“难降解有机物”,其被进水污水中的细菌摄取和利用,以及微生物自氧化的残留物。
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是以好氧菌为主的混合类群。
其他微生物包括酵母菌、放线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
正常活性污泥的细菌含量一般为107-108/ml,原生动物的细菌含量约为100/ml。
在活性污泥微生物中,原生动物以细菌为食,后生动物以原生动物和细菌为食。
它们形成食物链,形成生态平衡的生物种群。
活性污泥菌多以细菌胶束的形式存在,游离较少,使细菌具有抵抗外界不利因素的能力。
游离细菌不易沉淀,但可以通过原生动物进行捕食,因此沉淀池的出水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