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蓝藻污染事件

合集下载

太湖蓝藻爆发无锡水危机

太湖蓝藻爆发无锡水危机

关注篇GU ANZHU特别关注太湖蓝藻爆发 无锡水危机1 事件导读2007年5月29日开始,江苏省无锡市城区的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市民纷纷抢购纯净水、桶装水,引发了无锡水危机。

2 引发原因太湖蓝藻暴发使水质恶化:连续高温高热,导致太湖蓝藻在短期内积聚暴发,水源水质恶化,最终城区出现了大范围的自来水发臭现象。

5月28日晚,江苏无锡主要水源南泉水厂的水源受到蓝藻暴发的破坏。

据了解,近年来由于太湖水质污染较为严重,导致湖水水质富营养化程度加剧,而这却恰恰促使了蓝藻大量繁殖。

今年夏季的东南风把几乎整个太湖水域的蓝藻都刮到太湖无锡水域的梅梁湖和贡湖岸边。

而高温天气和阳光的暴晒导致 蓝藻 在岸边死亡、腐烂,发出刺鼻的臭味,污染了湖水。

3 应对措施(1) 引江济太 改善太湖水质。

5月29日,无锡市政府连续召开紧急会议,就市民关心的自来水水质问题进行研究,并连夜部署应急措施。

无锡市已报请省政府批准,于6月5日启动的 引江济太 工程,针对目前的灾情,要继续加大调水力度,增加调水容量,尽快改善太湖水质。

(2)加入除藻除臭剂进行处理。

自来水公司已不惜成本,每处理1m 3水就要耗费6分钱的除藻除臭药剂,而每天需要处理100多万m 3,仅此一项,每天就需耗费6万多元,而且用药剂很难完全除去臭味。

(3)启动应急预案。

无锡市紧急启动应急预案,从常州、苏州等周边城市大批量调运纯净水。

由于大批量外运的纯净水不断运抵无锡市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民饮用水紧张的状况。

4 事件分析事件发生后,尽管无锡市政府立即启动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民的恐慌,保证了居民有干净的水喝,纯净水供应基本正常。

可事件对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的影响是巨大的。

水质恶化源于太湖蓝藻暴发。

太湖近年每年都会发生蓝藻暴发,只是今年暴发得更早、更凶猛。

蓝藻暴发是太湖向人类的 示威 ,是对人类污染太湖水行为的 忍无可忍 的 回报 。

环境污染案例

环境污染案例

• 2、加入除藻除臭剂进行处理。自来水公司已不 惜成本 ,每处理 1m3 水就要耗费 6 分钱的除藻除臭药 剂 ,而每天需要处理 100 多万 m3 , 仅此一项 ,每天就 需耗费 6 万多元 ,而且用药剂很难完全除去臭味。 • 3、启动应急预案。无锡市紧急启动应急预案 , 从常州、 苏州等周边 城市大批量调运纯净水。由于 大批量外运的纯净水不断运抵无锡市 区 ,在一定程 度上缓解了市民饮用水紧张的状况。
环境污染案例
——太湖无锡流域蓝藻爆发
事件导读
•2007 年 5 月 29 日 开始 ,江苏省无锡市 城区的 大批市民家中 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 变化 ,并伴有难 闻的 气味 ,无法正常饮用 , 市民纷纷抢购纯净水、 桶 装水 ,引发了无锡 水危机。
引发原因
• 太湖蓝藻爆发使水质恶化:连续高温高热 ,导致 太湖蓝藻在短期内积聚暴发 ,水源水质恶化 ,最终 城 区出现了大范围的自来水发臭现象。5 月 28 日晚 , 江苏无锡主要水源南泉水厂的水源受到蓝 藻暴发的 破坏。据了解 ,近年来由于太湖水质污 染较为严重 , 导致湖水水质富营养化程度加剧 ,而 这却恰恰促使 了蓝藻大量繁殖。今年夏季的东南 风把几乎整个太 湖水域的蓝藻都刮到太湖无锡水 域的梅梁湖和贡湖 岸边。而高温天气和阳光的暴 晒导致“蓝藻” 在岸边 死亡、 腐烂 ,发出刺鼻的 臭味 ,污染了湖水。
事件思考
• 蓝藻暴发是太湖向人类的 “示威” ,是对人类污 染 太湖水行为的“忍无可忍” 的“回报”。二十多年 前 ,一曲《太湖美》流 传 ,“太湖美 ,美就美在太 湖水” 令人心醉。可如今 的太湖水早已无复旧时容 颜 ,太 湖更像一个工业和 生活污水的贮存池。更让 人忧虑 的是 ,一边在治理 , 一边工业和生活污水仍在 源源不 断地流进太湖。如 果不切断太湖的污染源 , 治理的 速度永远赶不上污 染的速度。

危机公关案例 2007年中国江苏太湖蓝藻污染

危机公关案例 2007年中国江苏太湖蓝藻污染

危机管理案例分析——以2007年太湖蓝藻污染事件为例2007年中国江苏太湖爆发严重蓝藻污染,太湖的环境与水质产生极其不利影响,引起全国上下高度重视。

以下是此次危机事件概述,我将其分成两个阶段。

事件爆发: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不少太湖区域的水面漂着一层绿膜,最厚的地方像覆盖了一层绿油漆。

由于天气持续高温,降雨不多,太湖水体的自净能力减弱,水源水质恶化,城区出现了大范围的自来水发臭现象,市民生括用水受到影响。

不久之后,无锡全城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严重短缺,超市、商店里的桶装水被抢购一空,纯净水每桶上涨到50元。

5月30日,无锡市启动危机事件应急预案。

事件控制:太湖蓝藻污染危机爆发后,江苏省无锡市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开通纯净水运输绿色通道,从常州、苏州等周边城市大批量凋运纯净水,紧急启用已封的地下深井,千方百计保证洁净饮水的市场供给。

同时加大引水力度,采取各种措施,除臭除藻。

几日后,无锡制水厂出水的臭味逐渐消除,水质开始好转,污染物浓度开始降低。

6月3日,无锡市政府宣布已经达到恢复正常供水的阶段性目标,市民除饮用和做饭仍依赖纯净水外,其他生活用水已经正常。

6月5日,无锡市委书记、市长带头喝烧开的自来水,进一步让市民放心。

然而,太湖降污排污工作并未停止,连续后来半个月的抗污备战才使得蓝藻基本消除。

6月13日,市政府最终宣布自来水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

太湖蓝藻污染事件持续了半个月之久,无疑是一次巨大环境危机。

从官方报道的事件经过来看,无锡市政府在此次危机处理上沉着冷静,最大的优点在于危机决策和灾后处理方面,及时发挥政府宏观协调、整合资源的作用。

危机爆发的第一时间,就全面调衡水资源,做到最大保证量和最广泛的合理分配,这样的一体化指挥、调度体系是政府能够有效抑制危机,将危机损失降到最低的重要保证。

其次,就是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这有利提升政府在危机管理的形象,深得民心。

太湖蓝藻危机,不仅无锡市当地政府十分关注,温家宝总理也在第一时间亲自到现场问切情况,国务院、水利部对太湖流域管理局密切关注。

中国十大污水事件

中国十大污水事件

中国十大污水事件1. 太湖蓝藻事件太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也是上海、江苏等地重要的供水来源。

然而,由于大量工业和农业废水的排放,太湖水质长期遭受污染。

在2007年,太湖爆发了大规模蓝藻事件,致使数百万人的供水遭到威胁。

这一事件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促使政府采取行动加强太湖的环境保护。

2. 海河黑臭事件海河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流经北京及周边地区。

由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和大量的废水排放,海河的水质问题日益严重,出现了“黑臭”现象。

黑臭水体不仅影响居民用水,还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近年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投入大量资金治理海河黑臭问题。

3. 三峡大坝水污染三峡大坝是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但其建设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由于大坝拦截了长江上游的水流,河道断流导致了水体污染问题。

大量的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农村污水被蓄积在坝湖中,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

4. 北京地下水污染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的发展,北京地下水面临严重的污染问题。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用水中的农药和化肥等物质,都对地下水质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防止和治理地下水污染,但问题仍然存在。

5. 黄河重金属污染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

然而,由于大量工业废水的排放,黄河长期面临着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重金属对水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治理黄河重金属污染,但是问题的解决依然困难。

6. 南水北调中线水污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中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旨在解决北方地区的供水问题。

然而,由于中线工程的建设和运营,一些水源地的水质出现了严重污染。

尤其是一些城市的工业废水直接进入南水北调渠道,对水质造成了巨大破坏。

7. 长江污染事件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源之一。

然而,由于大量的农业和工业废水排放,长江的水质问题越来越严重。

从一些城市的供水问题到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长江的污染事件层出不穷。

太湖蓝藻水污染事

太湖蓝藻水污染事
第四难,难在环保意识薄弱。正如以上说的,国人在环 境问题上后知后觉,奉行“先污染,后治理”,殊不知,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早已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
对环境及人群的影响
1.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 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 ,影 响水质,使水源受污染。
5、国家环保总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修改 太湖流域的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 实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组织江苏、浙江、 上海两省一市,会同水利、建设、环保等部门编制《太 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江苏省政府与南京、苏州、 无锡、常州、镇江市政府签订了治污减排责任状,讨论
投 放 鲢 鱼
3、江苏省太湖渔管委和无锡市滨湖区渔种管理站组织 了10万公斤约200万尾花、自鲢鱼种在西太湖的梅梁 湖投放,利用“生物链”治理西太湖上游无锡等地的 水域蓝藻污染。 4、无锡市政府通过兴建水利工程,建立经常的调水机 制,让太湖水流动起来。在未来几年将实施清水渔业、 生态植物种植、工厂和居民搬迁等工程,加强饮用水 源地保护和生态修复。
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 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 大障碍。据世界权威机构调查,在发展中国家,各 类疾病有8%是因为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每 年因饮用不卫生水至号杀手 。
1.强化对饮用水源取水口的保护 有关部门要划定水源区,在区内设置告示牌并加强 取水口的绿化工作。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从根 本杜绝污染,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法。无锡山水、苏州园林、

吴县洞庭东山和西山、宜兴 洞天世界都是太湖地区的著
湖长 名旅游胜地。太湖地处江南 中心,河网调蓄量大,水网位的比较稳定,利于灌溉和 三 航运。太湖流域总面积36500平方公里,人口3400

反思太湖蓝藻事件

反思太湖蓝藻事件

从根本上看,“太湖蓝藻事件”是因太湖水污染问题长期积聚而导致的一场公共危机。

它给我们所带来的教训和反思都是非常深刻的。

反思一:“太湖蓝藻事件”是天灾,还是人祸?“太湖蓝藻事件”既是天灾,也是人祸,人祸的成分要大于天灾。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去年是一个暖冬,今年人夏以来无锡的气温更是居高不下。

这是蓝藻大面积生长的自然条件。

同时,太湖周围企业大量地排放工业污水,造成湖体中氮、磷浓度超标,这是造成蓝藻蔓延的人为因素。

根据联合国政府问气候变化问题小组今年出台的报告表明,人类活动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性因素。

特别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人类社会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增多,导致了全球性的气候变暖。

从这个意义上,蓝藻事件的发生看似偶然,实则是必然的;看似自然,实则是人为的。

人是自然之子。

但在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中,人不以自然为母,反以自然为器。

在某些方面,人类社会工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科技的进步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是非可持续性的。

正因如此,出现了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带来了一系列的“怪现象”:美国一些地方的刺猬不再长刺,北极冰盖大面积融化而导致北极熊不能返回陆地而淹死,瑞士的雪山发生雪崩,日本的樱花与荷兰的郁金香花期提前到来,中国的太湖、巢湖、滇池出现大规模蓝藻……美国十几位退休将军撰写报告,呼吁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联合国安理会在今年也首次将全球气候变暖作为主要议题。

“太湖蓝藻事件”与其说是天灾,毋宁说是人祸。

它警示中国,也警示世界:我们必须放弃人类中心主义,必须学会与自然合作,必须重新确立自己的行为方式。

同时,我们还需要树立这样一个观念:灾害不是自然的。

自然灾害的过程是自然的,但其诱因却是人为的、结果是社会的。

6月11日,国务院在无锡召开太湖水污染防治座谈会。

温家宝总理做出重要批示:“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开展多年,但未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太湖水污染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太湖蓝藻污染事件PPT课件

太湖蓝藻污染事件PPT课件
来一系列的负面作用, 有可能造成二次污 染。
•15
当地政府的治理方案
1、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07年9月27日修订通 过《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控制生活污水。 3、严格环保执法审批,坚决遏制污染排放。 4、积极扩大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5、依靠科技进步,改善水环境质量。 6、加强生态建设,减少农村面源污染。
浪霞波帆 涌飞光影 夕彤碧浮 阳色水天 红染濛际 。,;,
•1
•2
无锡鼋头渚曾是 最佳观湖景点
•3
2006年7月,太湖湖区暴发大面积蓝藻。 水样透明度为“零”,岸边的湖水像浓浓的绿 色油漆,犹如铺上了一块宽约数十米的绿地毯。•4
事件的发生
07年5月28日起,因气候因素等影响,太湖流域 高温少雨,水位偏低,使无锡太湖的梅梁湖等湖 湾,比往年提前两个多月出现了大规模蓝藻现象。
•17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让我 携起手来一起防治水污染。
•18
•19
1)影响环境景观,使饮用水质量下 降;
2)对养殖业危害; 3)造成水体二次污染使湖泊群落结
构发生改变,物种多样性降低; 4)产生藻毒素
•11
•12
•13
•14
太湖蓝藻的预防和综合治理
常用的治理方法分为生物方法、 物理方 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耗时长投资大, 实施难度大 化学灭杀只是一时解决了问题, 但是会带
•6
工业污染
目前,太湖流域结构性污染十分严重,化工、纺织 印染、黑色冶金依然是重点污染行业。
由于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布局的分散性、经营方 式的多变性及其初级粗加工,造成的污染极为严重 。 •7

太湖蓝藻爆发的起因及防治措施

太湖蓝藻爆发的起因及防治措施

太湖蓝藻爆发的起因及防治措施蓝藻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蓝藻类微生物,具有光合作用能力。

当水体中营养盐和有机物质过多,加上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就会导致蓝藻大量繁殖,进而引发蓝藻爆发。

太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近年来频繁发生蓝藻爆发事件,主要起因如下:1.农业活动:农业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会被雨水冲刷到河流和湖泊中,增加了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从而为蓝藻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2.城市污水:城市居民和工业活动产生的大量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河流和湖泊,其中含有高浓度的营养物质和有机废物,为蓝藻爆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3.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湖水温度升高,这是蓝藻繁殖所需的温度范围。

温度的升高还会导致湖水中的氧气含量减少,加剧了蓝藻的生长。

4.水体富营养化:过量的养分和有机废物积累在水体中,形成富营养化现象。

这些物质为蓝藻的繁殖提供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促进了蓝藻爆发。

为了解决太湖蓝藻爆发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1.加强农田管理:通过推广科学合理的农田施肥和耕作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活动对水体的污染。

此外,还可以推广生态农业,利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2.加强污水处理: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确保城市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后排放,防止过量营养物质进入水体。

同时,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减少污水的产生。

3.加强环境监测:建立健全的水质监测网络,对太湖及周边水域进行常态化的监测。

及时发现水体中过量的营养物质,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控。

4.利用生物控制蓝藻:引入一些天敌物种,如浅水植物、浮游动物和一些鱼类,与蓝藻竞争营养物质,从而控制其繁殖。

5.沉水植物的修复:在太湖等水体中适量引入具有吸收养分能力的沉水植物,如草鱼、水葫芦等,增加水体中的植物化竞争力,有效控制蓝藻的繁殖。

6.整治湖泊河道:加大湖泊和河道的整治力度,清理过量的蓝藻和水生植物,保持水动力环境平衡,降低蓝藻爆发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殖业造成的污染
在网箱养殖过程中,投入到太湖中的饵料中只有30 %被鱼类利用,其余的沉入湖底,污染水质。在这30%被 利用的饵料中,有91%的氮磷流失到水体中,造成水体的
太湖蓝藻的爆发的危害




1)影响环境景观,使饮用水质量下 降; 2)对养殖业危害; 3)造成水体二次污染使湖泊群落结 构发生改变,物种多样性降低; 4)产生藻毒素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让我 携起手来一起防治水污染。
生活污水的排放
太湖流域地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区 域内人口剧增,产生的生活污水量较之以前迅速增大。与 此同时,排污管道铺设不健全、处理没施跟不上城市化进 程的步伐,致使污水未经处理或只经过简单的处理,就排 入到太湖中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N、P元素物质。
农业方面的污染
肥料、农药、畜禽粪便、水产养殖业 、秸秆、村庄生活污水、村庄生活垃圾对水 体氮磷污染贡献。
事件的成因(水体富营养化)

太湖流域工业和生活废污水排放总量巨大。 气候变化及湖体水循环能力降低。 环太湖区域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面广量大。
工业污染
目前,太湖流域结构性污染十分严重,化工、纺织 印染、黑色冶金依然是重点污染行业。 由于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布局的分散性、经营方 式的多变性及其初级粗加工,造成的污染极为严重 。
我的想法



防治水污染的工作必须从源头抓起, 这是解决 问题的根本, 污水必须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严格控制水中氮、磷含量,遏制水体富营养化 的不良趋势。 应建立完善的藻类监测机制, 为科学治理提供 可靠的数据, 减少出现盲目治理、浪费资源的 情况。 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力度, 让人们认识到, 水 是生命之源, 水的质量与生命健康休戚相关, 而蓝藻爆发不是突发性的, 它是污染日积日累 的结果。
太湖蓝藻的预防和综合治理


常用的治理方法分为生物方法、 物理方 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耗时长投资大, 实施难度大 化学灭杀只是一时解决了问题, 但是会 带来一系列的负面作用, 有可能造成二 次污染。
当地政府的治理方案
委员会 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07年9月27日修订通过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控制生活污水。 3、严格环保执法审批,坚决遏制污染排放。 4、积极扩大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5、依靠科技进步,改善水环境质量。 6、加强生态建设,减少农村面源污染。
太湖蓝藻污染事件
浪霞 波帆 涌飞 光影 夕彤 碧浮 阳色 水天 红染 濛际 。, ;,
无锡鼋头渚曾是 最佳观湖景点
2006年7月,太湖湖区暴发大面积蓝藻。水 样透明度为“零”,岸边的湖水像浓浓的绿色 油漆,犹如铺上了一块宽约数十米的绿地毯。
事件的发生



07年5月28日起,因气候因素等影响,太湖流域高 温少雨,水位偏低,使无锡太湖的梅梁湖等湖湾, 比往年提前两个多月出现了大规模蓝藻现象。 5月28日,无锡市委市政府迅速启动了太湖蓝藻治 理的紧急预案,水利部太湖局紧急启用常熟水利 枢纽泵站从长江实施应急调水。 5月29日,无锡市区居民自来水臭味严重,引发了 无锡市有史以来因太湖蓝藻爆发导致的最大规模 的供水危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