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组织库建立和管理

合集下载

肿瘤科室管理规章制度

肿瘤科室管理规章制度

肿瘤科室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肿瘤科室的管理水平,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肿瘤科室的全部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

第三条肿瘤科室是医院的紧要部门,负责肿瘤患者的诊断、治疗、护理和病愈工作。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四条肿瘤科室设立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由医院领导依据需要任命。

主任负责整个科室的工作,副主任帮助主任处理科室事务。

第五条肿瘤科室设立医生若干名,其中包含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等级。

医生要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并连续参加相关培训。

第六条肿瘤科室设立护士、药师、检验师等专业人员。

各类人员要定期参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保持专业水平。

第七条肿瘤科室设立行政、后勤等职能部门,帮助科室的正常运转。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八条肿瘤科室接收肿瘤患者后,应尽快进行病情评估和初步诊断,并订立治疗方案。

第九条治疗方案应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并定期进行病情评估和治疗效果评估。

第十条肿瘤科室要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建立联合治疗制度。

对于需要多学科会诊的患者,要及时召开会诊会议,订立综合治疗方案。

第四章管理要求第十一条肿瘤科室要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医疗质量评估和回顾。

第十二条肿瘤科室要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作和维护,定期进行设备检测和维护和修理,保障患者的诊疗需求。

第十三条肿瘤科室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患者服务意识。

严禁医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和医疗纪律,对违规行为要及时处理并做出相应惩罚。

第十四条肿瘤科室应建立科室内部沟通机制,定期组织科室会议和学术沟通,共享和总结工作经验。

第十五条肿瘤科室要建立系统的患者信息管理制度,确保患者隐私和信息安全。

第十六条肿瘤科室要严格执行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科室的工作安全稳定。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十七条医院将定期组织对肿瘤科室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包含医疗质量、设备运行、工作流程等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肿瘤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肿瘤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肿瘤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肿瘤防治法是一项重要的立法,旨在加强和规范我国肿瘤防治工作,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益,促进国家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该法的实施对于提升全民肿瘤防治意识、优化肿瘤防治服务、降低肿瘤患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一、肿瘤防治形势的紧迫性和挑战性肿瘤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

据统计,中国每年新增肿瘤患者约为440万,约占全球肿瘤新增病例的1/4。

肿瘤的高发病率与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给我国的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和挑战。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肿瘤防治法的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肿瘤防治法在法律范围内针对肿瘤防治的具体内容作出了规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肿瘤防治目标的确定:肿瘤防治法明确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肿瘤防治工作中的责任和职责,并提出了肿瘤防治的总体目标。

2. 肿瘤防治的组织机构和工作体系:该法规定了肿瘤防治工作的组织机构和工作体系,包括成立肿瘤防治委员会、建立肿瘤防治网络等。

3. 肿瘤的预防和控制:肿瘤防治法从多个方面提出了肿瘤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健康教育、环境管理、食品安全等方面的规定。

4. 肿瘤患者的权益保护:该法规定了肿瘤患者的权益保护措施,包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社会援助等方面的规定。

5. 肿瘤防治中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该法规定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和支持措施,鼓励科学家和医生开展创新性的科研工作。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肿瘤防治法的意义和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肿瘤防治法的出台对于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益、加强国家的肿瘤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公民的肿瘤防治意识:通过法律的规范和宣传,提高公民对肿瘤防治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降低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

2. 规范和完善肿瘤防治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肿瘤防治法规定了肿瘤防治服务的内容和要求,强化了肿瘤防治机构和医疗人员的职责和义务,提升了肿瘤防治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医院恶性肿瘤管理制度

医院恶性肿瘤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医院恶性肿瘤的诊疗管理,提高诊疗质量,保障患者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行业规范,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医院恶性肿瘤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恶性肿瘤管理制度,监督实施,协调各部门工作。

2. 设立恶性肿瘤诊疗专家组,负责制定恶性肿瘤诊疗方案,指导临床医生进行诊疗工作。

3. 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对恶性肿瘤诊疗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确保诊疗质量。

4. 各相关科室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恶性肿瘤的诊疗、护理、康复等工作。

三、诊疗规范1. 诊断规范(1)临床医生应严格按照恶性肿瘤诊疗规范进行诊断,确保诊断准确。

(2)对疑似恶性肿瘤患者,应尽快进行相关检查,如影像学、病理学等,明确诊断。

2. 治疗规范(1)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严格执行化疗、放疗、手术等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3. 护理规范(1)加强患者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四、药品与耗材管理1. 严格执行药品、耗材采购、验收、储存、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制度。

2. 严格按照药品、耗材说明书和诊疗规范使用药品、耗材。

3. 定期对药品、耗材进行检查,确保质量合格。

五、信息管理1. 建立健全恶性肿瘤诊疗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2. 对患者诊疗信息进行保密,确保患者隐私。

3. 定期对诊疗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为医院恶性肿瘤诊疗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六、宣传教育1. 加强恶性肿瘤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和家属的防治意识。

2. 开展恶性肿瘤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

3. 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恶性肿瘤防治政策,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恶性肿瘤防治的良好氛围。

七、监督检查1. 医院恶性肿瘤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恶性肿瘤诊疗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生物样本库的建设与管理分析

生物样本库的建设与管理分析
伦理委员会审核意见书
标本库建立的基本工作流程




1、 所在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批准。 2、组织标本或血液等体液标本获取前需经患者知情同意。 3、需向手术室与病理室递交收集标本的申请,并标注标本留取 与存放的注意事项。 4、确保手术切除标本离体后在最短时间内行低温冻存。 5、手术切除的大体标本应先由病理医师检查外观。并作初步测 量记录,然后再切取组织。 6、患者生物样本应当优先确保外科病理诊断需求,标本直径≤1 cm时不宜切取组织冻存,只能用4%甲醛溶液固定后进行组织切 片诊断:对于直径>1 cm 的肿瘤。则分别切取肿瘤和尽量远离肿 瘤的正常区域(视外科手术切除范围而定,空腔器官手术可取距 切缘至少3 cm以上的非肿瘤组织):同时,应留取一部分组织采用 4%甲醛溶液固定后作组织切片.以供冻存标本的质控分析。
运输
物流术语
液氮生物容器
样本采集
生物标本采集和储存 研究成功的关键
要求 在采集和储存过程中不能受到“污染” 储存的生物标本在任何时候进行检测都可以获得一致的结果 所有的生物标本都应有详细的背景材料和鉴别标识

血液样本采集操作规程
组织样本采集操作规程

样Hale Waihona Puke 处理 DNA提取和纯化操作规程 RNA提取和纯化操作规程 蛋白质提取和保存操作规程 细胞系建立操作规程 血液样本处理操作规程
伦理委员会

由国内外伦理研究者,律师,医生,科研工作者 等共同组成。伦理委员会成员应有足够的权力和 独立性,他们参与到样本库建设的每一个子项目 中来,重点探讨样本库建设的子项目对社会伦理 带来的影响,并给与合理适当的建议。解决样本 库建设和利用过程中的伦理法律问题,并为国家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决策提供依据。由于伦理学 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伦理和法律委员会的工 作也会随着样本库项目的建设逐渐深入。

医院肿瘤管理制度

医院肿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肿瘤诊疗行为,提高肿瘤诊疗质量,保障患者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肿瘤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从事肿瘤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和患者。

第三条医院肿瘤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以人为本,关爱患者;(二)规范诊疗,确保质量;(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四)持续改进,提高效率。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医院设立肿瘤诊疗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肿瘤管理制度。

第五条肿瘤诊疗委员会职责:(一)制定医院肿瘤诊疗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二)组织制定和修订肿瘤诊疗技术规范、操作规程;(三)监督肿瘤诊疗工作的实施,确保诊疗质量;(四)组织开展肿瘤诊疗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五)开展肿瘤防治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自我保健意识。

第六条医院设立肿瘤科,负责肿瘤患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工作。

第七条肿瘤科职责:(一)负责肿瘤患者的接诊、诊断、治疗和康复工作;(二)制定肿瘤患者的诊疗方案,确保诊疗质量;(三)开展肿瘤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自我保健意识;(四)开展肿瘤防治工作,降低肿瘤发病率。

第三章诊疗规范与流程第八条医院肿瘤诊疗工作应遵循以下规范:(一)严格遵循肿瘤诊疗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二)实行分级诊疗制度,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三)开展多学科会诊,提高诊疗水平;(四)加强肿瘤诊疗质量管理,确保诊疗质量。

第九条医院肿瘤诊疗流程:(一)接诊: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确定诊断方向;(二)诊断:进行必要的检查,明确诊断;(三)治疗:根据诊断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四)康复: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提高生活质量。

第四章质量管理与监督第十条医院应建立健全肿瘤诊疗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诊疗质量。

第十一条医院肿瘤诊疗质量管理内容包括:(一)制定肿瘤诊疗质量标准;(二)定期开展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三)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诊疗水平;(四)完善病历管理制度,确保病历质量。

肿瘤组织库的建立与管理

肿瘤组织库的建立与管理

04
肿瘤组织库的应用
肿瘤组织在科研中的应用
肿瘤发生机制研究
通过对肿瘤组织的基因组、转录组、 蛋白质组等多层次的研究,深入了解 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为肿瘤的预 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药物筛选与评价
临床诊断与分型
通过对肿瘤组织的病理学检查和分子 生物学检测,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 诊断和分型信息,有助于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
和运输技术水平,确保样本质量和数据可靠性。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02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肿瘤组织库的各个环节得到
有效管理和控制。
加强合作与交流
03
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肿瘤组
织库的发展和完善。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促进药物研发和临床转化
肿瘤组织库为药物研发提供关键的资源,有助于筛选和验证候选药物,加速新药的研发和 临床转化。
肿瘤组织库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发展
早期的肿瘤组织库主要依靠手工 操作,规模较小,储存条件有限。
现代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肿瘤组织库逐渐 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储 存容量和样本处理能力大幅提升。
肿瘤组织的储存与保存
储存容器
选择适当的容器用于储存肿瘤组织,如液氮容器或-80℃冰箱。
温度控制
保持储存环境的恒温,确保组织样本不会发生变质或降解。
肿瘤组织的分类与标记
组织分类
根据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分期等指标对肿瘤组织进行分类。
标记与记录
为每个组织样本分配唯一的标识符,记录相关信息,如患者年龄、性别、疾病 状态等。
肿瘤组织出库
根据研究需求,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审 批权限进行出库,确保肿瘤组织的准 确性和安全性。

建立口腔肿瘤组织标本库的探讨

建立口腔肿瘤组织标本库的探讨
关临床资料 。其库存组 织标 本不仅 可用 于肿 瘤发 生 、 发展 、
而 目前大多数 医疗 机构对 口腔肿 瘤病人 的病理 标本 在完成 诊断和治疗后则 丢弃 , 剩余 组织标本 不能得 到有 效利 用 , 使
转移 的分子机制研究 , 以及肿瘤 的诊断分类 、 向治疗 、 靶 疗效
评估等 , 也可为低发病率 的恶性肿瘤研究提供 支持 。
及质量控制 问题 日益突出 , 组织标本库 的概 念应运而生 。
组织 库 的概念 和 国 内外概 况
组织标本库 主要 可以分 为移植 用组织 标本 库和 肿瘤 组
织标本库两大类 。前 者是 在 国家 颁 布 的《 体 器 官移 植 条 人
例》 等多项 法律法规的框架 下 , 行 的规范规 模化 和商业 化 进 运作 的人体正 常器官组织 库 , 主要用 于临床 的器 官移植 。 而肿瘤组织 标本 库 (u r i u a k 1’) 是指 通过 标 准 t s ebn ,1B , mo t s 化程序 , 对人体各种肿瘤 组织 和体液标 本进行 专 门 的收集 、 储存 、 管理和分配利用 的病理组 织库 , 其组 织标 本主 要在组
造成大量病理组织 资源浪 费 , 因此 , 建立 口腔肿瘤 组 织标本 库, 将这些 剩余 的 口腔肿 瘤组 织通过适 当 的方 式保 存 下来 ,
以备后今研究之用 有其 重要战略意义 。
2 0世纪 9 0年代后期 , 创建肿 瘤组 织库受 到许多 国家研
究机构 的重视 , 其操作流 程也逐 步趋 于标准 化 , 肿瘤 组织 库 开始成为肿 瘤基 础 和临床 研究 的重要 标本 来 源 。 目前 世界上一些发达 国家如美国 、 加拿大 、 国、 国均已建立 完 英 法

医院肿瘤监测管理制度范本

医院肿瘤监测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肿瘤监测工作,提高肿瘤诊疗水平,保障患者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肿瘤患者,包括门诊、住院、手术、化疗、放疗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肿瘤监测工作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安全的诊疗。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成立医院肿瘤监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肿瘤监测工作。

第五条肿瘤监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肿瘤监测工作。

第六条肿瘤监测办公室设专人负责,负责收集、整理、分析肿瘤监测数据,并向领导小组报告。

第三章监测内容第七条肿瘤监测内容包括:1. 肿瘤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

2. 肿瘤诊断信息:肿瘤类型、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等。

3. 治疗效果:化疗、放疗、手术等治疗效果。

4. 并发症: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情况。

5. 死亡原因:肿瘤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6. 肿瘤复发:肿瘤患者复发情况及复发原因。

第四章监测方法第八条肿瘤监测采用以下方法:1. 门诊登记:对患者就诊信息进行登记,包括基本信息、诊断信息、治疗信息等。

2. 住院病历:对住院患者病历进行查阅,了解患者治疗过程、并发症、死亡原因等。

3. 治疗记录:对化疗、放疗、手术等治疗记录进行收集,分析治疗效果。

4. 随访调查:对出院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治疗效果等。

第五章信息管理第九条肿瘤监测信息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肿瘤监测数据库。

第十条肿瘤监测数据应真实、准确、完整,确保信息质量。

第十一条肿瘤监测数据保密,未经授权不得泄露。

第六章责任与考核第十二条医院肿瘤监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肿瘤监测工作考核标准,对各部门、科室进行考核。

第十三条各部门、科室应积极配合肿瘤监测工作,确保肿瘤监测数据准确、完整。

第十四条对在肿瘤监测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前血:指临床诊断明确,患者未经任何
治疗,即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等,已接 受上述治疗的患者样本需详细注明。 术后血:指接受手术后2周,患者未接受任 何放疗、化疗或免疫治疗等。




1、取血液标本,每例采集10ml(不少于5ml),约10ml全血平均分装于红帽管 (不含抗凝剂,1管)和紫帽管(含2%EDTA抗凝剂,2管)中。 2、红帽管用于分离血清,室温放置30分钟后离心;紫帽管用于分离血浆及淋巴 细胞。 3、1500r/min离心10分钟,此时悬液分层,上层淡黄色为血清(红帽管)或血浆 (紫帽管),底层为红细胞,紫帽管中中层呈灰白色的为外周血淋巴细胞。 4、轻轻吸取淡黄色上层血清(血浆)放入1.5ml离心管中,每管200µ l,共12管 (血清6管,血浆6管),做好标记。 5、新鲜抗凝血(含2%EDTA抗凝)去血浆后,按照1:1比例加入PBS液混匀。 6、15ml离心管内先加入3ml淋巴细胞分离液,后加入6ml稀释样品,注意加入样 品要缓慢进行,不要冲破液面,影响离心效果。20±2℃下2000r/min离心20分钟。 7、离心后血样分四层,将移液管插入液面,轻吸灰白色的淋巴细胞层,放入另 一15ml离心管中,注意吸取过程中避免吸入分层液和血浆。 8、按1:5的比例向淋巴细胞中加入PBS液,混匀洗涤,室温1000r/min离心10min。 9、弃去上清液保留底部沉淀,适用1.5mlPBS液吹打洗涤,置入标记好的1.5ml细 胞冻存管中,高速离心机500r/min离心5分钟。 10、弃去上清液保留底部沉淀,血清、血浆及淋巴细胞分装完毕后贴好二维标签。
亦不能提供某些有特殊加工需求的组织样本。 不能满足研究者对组织块的个性化需求。
优点:可向研究者提供大量的组织样本,并且
这些组织均有相关的临床信息和流行病学信息。
理论基础
临床试验模式:是”银行“模式的一个亚
型,是由一个或多个临床试验收集的标本 构成的标本库。
缺点:其内组织标本的应用受限于伦理委
组织采集
手术结束后,标本离体30分钟内完成,在临床肿瘤专
家的指导下,在不影响病理诊断取材需要的前提下, 采集组织样本。 1)标本取材部位:肿瘤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旁 1cm)和正常组织(癌组织旁5cm及以外或最远处)。 2)过程: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标本外观后,将标本切成 小块(直径0.5×0.5cm,厚度<0.5cm),为减少处理 时间,标本不应切得太小,然后放入无菌冻存管内, 做好标记,记录标本采集的时间及标本的类型。每例 病人样本保存3~5份冻存管标本。每份组织重量原则不 低于2g。 3)标本冻存管标记后直接冻存于液氮中,后转移至80℃冰箱中。标本运送过程中,将其置于冰中保存。
够满足其研究的个性化需求。
理论基础

二、组织收集 尽量缩短和记录手术摘除或从手术室转移 到标本库的时间间隔很重要 Spruessel等人报道,组织离体后30分钟内 称80%基因变化少于2个折叠[1] Maine等人报道,前列腺组织离体1小时内 仅有不到1%基因发生了变化[2] 术后标本在体外保存5分钟和60分钟相比, 其mRNA变化不明显[3]
研究目的
探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肿瘤库的建库条 件,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质量控制,以及 肿瘤库的信息化管理等有关问题,创建肿 瘤组织标本库,保护和合理利用肿瘤的标 本资源,为临床和科学研究人员,提供合 适数量的肿瘤标本促进肿瘤的研究。
目录
论 致谢
理论基础
1.Spruessel A, Steinmann G, Jung M, Lee SA, Carr T, Fentz AJ, Spangenberg J, Zornig C, Juhl HH, David KA. Tissue ischemia time affects gene and protein expression patterns within minutes following surgical tumor excision. Biotechniques. 2004;36(6):1030–1037. 2. Maine IP, Varambally S, Shen R, Chinnaiyan M, Rubin MA. Changes i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because of warm ischemia time of radical prostatectomy specimens. Am J Pathol.2002;161(5):1743–1748. 3. Huang J, Qi R, Quackenbush J, Dauway E, Lazaridis E, Yeatman T. Effecs of ischemia on gene expression. J Surg Res. 2001;99:222–227.
员会的要求,无法被广泛的应用与其他临 床研究。同样,组织的大小、采集及加工 的方法也不能满足所有研究者的需求。
理论基础
前瞻性收集模式:研究者指定需要的组织类型,
同时也制定出所需的组织采集、处理及储存方 法。
缺点:没有现成的大量的组织标本以及临床资
料,因为组织需要前瞻性的去收集。
优点:研究者能获得他们需要的组织样本,能
一、建立组织库的三种模式
1.“银行”模式 2.临床试验模式 3.前瞻性收集模式
理论基础
“银行”模式的组织库:按照一定的标准化运 转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sseds, SOPs) 规范人体组织的收集、加工和储存。 组织标本形式:通常为低温冷冻组织或蜡块。 缺点:不能提供新鲜的、未被冰冻的人体组织,
理论基础
三、组织储存 北京大学季加孚等研究发现:手术后1 h内取 材的组织经过3年低温保存,90%以上的标本 仍有清晰的28S和18S RNA条带,提示RNA完 整性较好[4] DNA分子稳定性较mRNA好,在-80℃环境中 保存5年,DNA完整性良好[5]
4.季加孚.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肿瘤标本库的建设[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7(3):329—330. 5.张佳年, 于颖彦, 计骏.等. 低温冻存时间对肿瘤组织生物大分子的影响[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9,V01.8,No1
材料与方法
肿瘤组织库库房,放置液氮罐、冰箱、冰柜等 冷冻设备,用于存放标本;分子生物室(中心 实验室)用于提取血清、血浆、分离淋巴细胞。 库房设备:液氮罐1个(YDS-30,沈阳新光), -80℃立式超低温保存箱2台(DW-86L628,青 岛海尔),4℃~-20℃冰柜1台(BCD-130Eb, 青岛海尔);联想电脑、条码扫描器、条码打 印机1套(BP-IP300,德国BRADY)等。
库房
生物样本库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主要设备
BRADY条码打印机
液氮罐
海尔-80℃冰箱
患者入院后行生物安全性检查。检测HIV以
及嗜肝病毒HBV及HCV感染情况。HIV感染 患者不列为采集对象。HBV及HCV感染者需 在标本上明确注明。
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在向患者及
家属介绍标本采集和使用目的,获得患者 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安排标本采 集和数据录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