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与健康论文
养生与酒中国传统酒文化中的健康之道

养生与酒中国传统酒文化中的健康之道养生与酒——中国传统酒文化中的健康之道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但是,对于酒的养生效果以及如何在饮酒过程中保持健康,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酒文化角度出发,介绍一些养生与酒的方法,并探讨其中的健康之道。
一、饮酒文化的传承中国有着悠久的饮酒文化,早在古代,人们就将酒视为一种仪式,用于祭祀和庆祝活动。
不仅如此,酒在古代医学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黄帝内经》中记载了很多有关酒的养生方法,例如在适宜的时机饮酒、合理搭配饮食等。
这些古老的智慧流传至今,成为中国传统的饮酒文化,并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人们对酒的认识与饮用方式。
二、酒的养生效果尽管酒饮有害健康的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适量饮酒对身体的好处也是被科学研究所证实的。
首先,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的弹性,降低心脏疾病的风险。
其次,适量饮酒还可以提高心脏功能,增加心肌供氧,预防心脏病。
此外,一些研究还表明,适量饮酒对预防中风和老年痴呆症等神经系统疾病也有一定效果。
当然,这里的“适量”必须非常清楚,过量饮酒会对身体带来巨大的危害。
因此,在享受酒的同时,保持适度非常重要。
三、选择合适的酒类在中国传统饮酒文化中,有许多种类的酒。
根据个人的口味和需求,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酒类来享受养生效果。
例如,白酒被誉为"国酒",具有独特的风味和文化内涵。
白酒中的一些天然成分可以刺激消化功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
此外,白酒中还含有一定的抗菌成分,对预防感冒和肠胃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而红酒则被称为健康酒,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和维生素。
适量饮用红酒可以提高血液的循环质量,调节胆固醇。
总而言之,不同的酒类都有其独特的保健效果,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合适的酒类饮用。
四、正确的饮酒方式正确的饮酒方式对于保持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要适度饮酒,不要过量。
研究表明,男性每天限制在两杯酒,女性每天限制在一杯酒,是相对比较合适的饮酒量。
高中关于酒文化议论文

高中关于酒文化议论文高中关于酒文化议论文5篇高中关于酒文化议论文1酒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自西周传承至今,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饮品。
我认为当今社会的酒有两个特征,第一个是它不代表任何情绪,却放大了所有情绪。
例如:商务交流需要饮酒,朋友聊天需要饮酒;迎接客人需要饮酒,送别兄弟需要饮酒;结婚要饮酒,失恋也要饮酒。
而第二个特征是它不分高低贵贱,只要你喝,情绪就会放大,再喝就晕,继续喝就吐。
这不取决于是高端的“茅五剑”,还是低端的老村长;也不取决于是格调文艺的江小白,还是粗犷不羁的二锅头;也更不论它是酱香浓香,还是清香凤香。
这便是当今社会的酒文化。
而要探究古典文学里的酒文化,从当今社会的酒文化中便可见一斑。
说到古典文学里的酒文化,诗仙李白是绕不开的,有余光中诗为证“我辈此中惟饮酒,先生在上莫谈诗。
”李白的诗多以豁达,豪放见长,辅以酒放大情绪的作用,便将这豪放发挥到了极致。
所以李白的酒,多是令人开心的,忘却眼前烦恼的。
例如“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又例如“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这两句诗总结起来就是,不追名,不逐利,你便少却许多烦恼与忧愁。
李白借酒为意,放大了这种情绪,让他对于人生的理解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也就有了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赞誉。
李白的酒表达浪漫,而杜甫的酒表达现实。
虽然李白多是清酒,杜甫多是浊酒,但丝毫不影响酒对于情绪的放大。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艰难困苦通过一杯浊酒的放大,使读者感同身受,甚至那种无奈都展现的淋漓尽致。
可以说酒是情绪的放大镜。
通过李杜的对比,或许能得出清酒表达乐观,浊酒表达忧愁。
其实不然,因为李白也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的愁苦;杜甫也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的乐观。
所以这也恰恰印证了当今社会的酒文化,与古典文学的酒文化基本一致。
即酒不表达任何情感,却能放大所有情感。
而且无论清酒还是浊酒,所展现的功能是一样的,都能将情绪放大到更高的一个层次。
关于中国酒文化的论文3篇

篇一:谈谈我国的酒文化论文摘要: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研究酒的起源、酒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探讨酒文化的影响和意义,同时展望一下酒文化产业的前景,从而激发大家对酒文化更深层次的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国的酒文化。
关键词:酒文化;历史;发展;意义。
酒在人类的日常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俗语说:“无酒不成席”【1】,无论是节日庆典、亲朋聚会,还是国家领导相见,似乎都离不开酒。
可以说,古今中外,酒已经渗透到了包括政治、经济、文学、艺术、饮食、养生等各方面在内的社会生活中。
由此可见,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物质而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酒文化。
一、酒的起源中国是酒的故乡,“酒和酒类文化”[2] 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生活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那么就出现了众说纷纭的造酒说。
1.杜康造酒说。
历史上杜康确有其人,字仲宇,相传为鼯康家卫人,“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绪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
”即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放置在桑园的树洞里,剩饭在树洞中发酵,有芳香的气味传出。
这就是酒的作法,杜康就是酿祖。
魏武帝曹操乐府诗曰:“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自此之后,认为酒就是杜康所创的说法似乎更多了。
2. 上天造酒说。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说法。
《晋书》中有关于酒旗星座的记载:“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饮食。
”【3】轩辕,中国古称星名,共十七颗星,其中十二颗属狮子星座。
酒旗三星,呈“一”形排列,南边紧傍二十八宿的柳宿入颗星。
明朗的夜晚,对照星图仔细在天空中搜寻,狮子座中的轩辕十四和长蛇座的二十八宿中的星宿一,很明亮,很容易找到,酒旗三星,则因亮度太小或太遥远,而用肉眼很难辨认。
酒文化与健康

“酒文化与健康”课程论文浅谈酒文化姓名:H浅谈酒文化摘要:酒是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酒精是酒的主要成分,酒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关于酒的起源有许多有趣的传说。
中国是酒的故乡,酒文化的起源地,也是世界上最早酿造酒的国家之一,中国古诗词与酒有颇为深厚的渊源。
古今中外,酒遍及了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类历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由酒所带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亦是令人惊叹,因酒而兴起的酒器文化也是十分有趣,让人着迷。
酒对人益处害处兼有,适当饮酒可以疏通经脉、行气和血、祛寒、补益肠胃,但过度饮酒亦会导致高血压、记忆力衰退、智力下降等后果,并且过度饮酒可能使饮酒人饮酒过度而冲动行事,做出破坏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的行为,因此我们要提倡适当饮酒,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方式。
关键词:酒;酒文化;酒器;酒的作用;适当饮酒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中国有太多太多的古诗词与酒有关,生活中酒也十分的常见,但是我们对酒文化的了解却不深。
通过这学期的选修课程“酒文化与健康”,我对酒以及酒的文化才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1、酒的起源通过查阅资料,可以得到酒的如下定义: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一般含有微量的杂醇和酯类物质,食用白酒的浓度一般在60度(即60%)以下(少数有60度以上),白酒经分馏提纯至75%以上为医用酒精,提纯到99.5%以上为无水乙醇。
酒是以粮食为原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
那酒的起源何在呢?有这样一个有关于酒的起源的有趣故事:有一天,杜康想研制一种可以喝的东西,可是他冥思苦想但就是想不出具体的制作方法,晚上睡觉的时候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一个老翁对他说:“你以水为源,以粮为料,再在粮食泡在水里第九天的酉时找三个人,每人取一滴血加在其中就可以得到了。
饮酒与健康论文:酒之功过

饮酒与健康论文:酒之功过饮酒,对于健康而言,少则有益,多则受害。
酒,“让我欢喜让我忧”。
因此,喝酒要掌握“科学、健康、适度”的基本原则。
一、少量饮酒有益健康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少量饮酒有益于人体健康。
1有营养:WHO的一项调查表明,法国人喜欢吃牛排,肉类,尤其是脂肪的摄入量,是美国人的数倍;然而,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却远远低于美国人。
究其原因,竟是法国人得益于红葡萄酒。
研究表明,红葡萄酒中含有白藜芦醇、原青花素、多酚等植物化学物质,能抗氧化、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防衰老,可抗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脑血管病,抗癌症。
红葡萄酒中还含有维生素B、C及钙、钾、镁、硒等无机盐及微量元素。
啤酒被称为“液体面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优质白酒被称为“液体蛋糕”;黄酒则含有18种氨基酸和大量维生素B。
100毫升黄酒含1.2-1.6克蛋白质,可提供120千卡热量。
总之,酒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2开胃口:许多地区有“开胃酒”、“加饭酒”之说。
那么,喝酒为什么能开胃、加饭呢?是因为:酒中所含的维生素和酸性物质,能增加唾液、胃液的分泌量,并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因此,可增加食欲,有助于消化,故有“开胃”、“加饭”的作用。
3提性致:喝酒,是人际关系的一种融合剂,能提精神,助兴致,调氛围,增乐趣。
亲朋聚会,同事会餐,商务洽谈,外交活动,“无酒不成席”,无酒无氛围,喝酒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所以,中国人一年能喝一个西湖水的酒,成年男性的饮酒率达42.2%。
4壮胆量:酒能壮胆量,增豪气。
武松就凭着一顿豪饮,胆壮如牛,豪气冲天,才在景阳冈一顿拳脚,把一只凶猛的老虎打死。
3杯下肚,不敢说的话敢说了;不敢做的决策,一锤定音;踟蹰不前的脚步迈开了。
然而,事物总是遵循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如果饮酒过度,非但无益,反而有害;超过一定的量之后,对人体就有损害。
二、大量酗酒损害身体酒由粮食或水果酿造而成;危害人体的是其中的酒精。
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
酒文化与身心健康抗氧化与抗衰老

酒文化与身心健康抗氧化与抗衰老酒文化与身心健康:抗氧化与抗衰老酒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历史悠久且在不同文明中扮演着各种角色。
然而,近年来,酒文化流行的趋势使得其与身心健康、抗氧化和抗衰老的概念联系在一起。
本文将探讨酒文化在身心健康、抗氧化和抗衰老领域中的作用。
一、酒文化的历史沿革酿酒与饮酒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各国酒文化发展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以庆祝、社交、宗教仪式等方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古埃及、古希腊以及中国古代的文明,都可以看到酒文化对于当时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酒文化与身心健康酒文化与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
适量饮酒可以带来积极的效果,如提高心理状态、减轻压力、促进社交等。
多项研究表明,适度饮酒可以降低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的风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过量饮酒对身心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酒精对于肝脏、胃部和大脑等器官的损害是众所周知的,因此,适量饮酒的原则非常重要。
三、酒文化与抗氧化作用抗氧化是当今健康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研究显示,酒类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如多酚、类黄酮和儿茶素等,这些抗氧化剂能够中和体内自由基,减缓细胞老化的过程。
特别是红酒,由于其含有的多酚类物质丰富,因此被普遍认为具有更强的抗氧化作用。
适量饮用红酒可以增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减少氧化应激对身体的伤害。
四、酒文化与抗衰老抗衰老是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的理想状态。
与抗氧化作用类似,适度饮酒可以通过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轻细胞损伤,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此外,某些研究还表明,一些酒类中的成分,如白藜芦醇,对皮肤的健康和年轻有着积极的影响。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适量的饮酒只是抗衰老的辅助手段,饮酒并不能解决所有衰老问题,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结论酒文化与身心健康、抗氧化和抗衰老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适量饮酒可以带来积极的效应,但过量饮酒则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对于酒文化来说,了解适度的饮酒概念,学会享受其带来的益处,是非常重要的。
酒文化与健康论文[大全5篇]
![酒文化与健康论文[大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e6750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f.png)
酒文化与健康论文[大全5篇]第一篇:酒文化与健康论文“酒文化与健康”课程论文中国古今的酒文化与健康姓名:班级:学号:电话:中国古今的酒文化与健康摘要: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历史渊源源远流长。
且不说中国各类文化琳琅满目,单单就拿酒来说,在文化历史中漫长中发展,不论古今占有了举足轻重重要地位。
酒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文化象征。
参加了酒文化与健康课程,让我对酒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关于酒的来源,酒的发展文化历程,酒的的制作工艺,酒的分类,饮酒器皿,酒的礼仪,以及饮酒健康等等方面的内容,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
不论在古今,酒因它的香甜与醇厚,因为它对人身心有益,深得大众喜爱,并享有“玉液琼浆”等美誉。
酒因它的特性,对我们有着深深影响,从而在中华历史上源源不断的发展,酒文化因此诞生。
关键词:酒文化酒的发展酒与健康酒,别称杜康、醍醐、欢伯、曲秀才等。
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一般含有其他一些微量的杂醇和酯类物质。
人们日常的饮用酒,酒精纯度一般在60度以下,对酒的进一步提纯至75度可以作为医用酒精用。
食用酒是一种保健饮料,能促进血液循环,通经活络,祛风湿。
但是过量饮酒对身心有害。
随着科技发展,酒在工业、医疗卫生和科学试验都有着重要作用。
好奇心我想是人人都有的。
总有那么些人,见识到了酒的好,会问:酒到底是怎么来的呢?通过查阅书籍会发现,酒是由粮食作物为原料经过发酵而成的,中国是最早的酿酒国家之一。
也许在当代我们可以查阅书籍,然而在古老的中国并无书籍查阅的情况下,是谁最早发现酒的呢,酒又是如何来的。
于是,酒的来源就有了传说。
酒的起源说[1]1.1 仪狄造酒说仪狄是夏禹的一个属下,《世本》相传“仪狄始作酒醪”。
公元前二世纪《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
汉代刘向的《战国策》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亡国者。
’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1.2 杜康造酒说杜康属于夏朝时代的人,东汉《说文解字》中有解释“酒”字的条目中:“杜康作秫酒”。
中国酒文化的论文范文(精选10篇)

中国酒文化的论文范文(精选10篇)中国传统酒文化论文篇一酒魂沟文化,浊酒暖人间中华民族酒文化历史悠久,传承至今。
在历史的长河中,酒文化源远流长。
浓缩着人间苦乐,在淳朴香甜的宣纸上,泼洒着浓厚趣谈的墨迹,散发着酒香。
酒香淳朴感染了历代文人墨客,以酒论世,谈古论今。
刻画了优美山川,和人间美好。
爱恨交错,叠恋起伏,而展现在世人面前。
香醇美酒在人间潇洒奔流,记忆着感人动听的故事。
还有那优美旋律的音符化作清风细雨飘洒在人间。
杜康造酒刘伶醉,天下美酒唯杜康。
杜康名唯天下以酒命名,有着几千年中国酒文化历史。
享有地位高超,备受曹操赞誉:“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成为千古绝唱。
刘伶嗜酒如命,常常大醉不醒。
自称:“天生刘玲,以酒为名”。
有西晋时期流传美诗为证:“天下美酒数杜康,酒量最大数刘玲。
饮尽三杯杜康酒,醉倒刘伶三年整”。
国画大师李苦禅的“醉虎眠龙琼浆液,饮到刘玲是酒仙”。
酒趣亦浓,有言为证;“男欢女乐览风情,唯有杜康换雨声。
嫦娥挤出胭脂泪,杜康传下翁头名”。
几千年来,杜康造酒醉倒多少英雄好汉,解除多少万家之优患。
留下无数酒文诗篇,闻名于天下。
酒览天下客,把酒问青天。
酒是朋友聚会之佳品,无酒不成席。
在人生的长河中,留恋忘返的酒局也道出了人间真情。
“兰陵美酒郁金香,大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泼洒出主人待客真情豪迈,表达淋漓尽致。
贪酒误事唯世人之褒贬。
杜甫洒下名句流传在此:“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酒与文人、商人、…男人、女人、社会乃至世界无不透出酒的香醇,酒香弥漫了整个人间。
酒醇的香气熏在男人的脑海里,润在女人的心目中。
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仪。
山乐水乐,人更乐,事事有酒便快乐。
朋友,穿过时空隧道来品尝一下唐代美酒的香醇;闻到唐人酒润墨汁散发的墨香;赏到唐人潇洒墨迹伴随着优美的琴音旋律孕育着心田。
唐代文人酒意潇洒笔墨超脱,酒幸得意诗兴大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文化与健康”课程论文中国古今的酒文化与健康姓名:班级:学号:电话:中国古今的酒文化与健康摘要: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历史渊源源远流长。
且不说中国各类文化琳琅满目,单单就拿酒来说,在文化历史中漫长中发展,不论古今占有了举足轻重重要地位。
酒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文化象征。
参加了酒文化与健康课程,让我对酒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关于酒的来源,酒的发展文化历程,酒的的制作工艺,酒的分类,饮酒器皿,酒的礼仪,以及饮酒健康等等方面的内容,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
不论在古今,酒因它的香甜与醇厚,因为它对人身心有益,深得大众喜爱,并享有“玉液琼浆”等美誉。
酒因它的特性,对我们有着深深影响,从而在中华历史上源源不断的发展,酒文化因此诞生。
关键词:酒文化酒的发展酒与健康酒,别称杜康、醍醐、欢伯、曲秀才等。
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一般含有其他一些微量的杂醇和酯类物质。
人们日常的饮用酒,酒精纯度一般在60度以下,对酒的进一步提纯至75度可以作为医用酒精用。
食用酒是一种保健饮料,能促进血液循环,通经活络,祛风湿。
但是过量饮酒对身心有害。
随着科技发展,酒在工业、医疗卫生和科学试验都有着重要作用。
好奇心我想是人人都有的。
总有那么些人,见识到了酒的好,会问:酒到底是怎么来的呢?通过查阅书籍会发现,酒是由粮食作物为原料经过发酵而成的,中国是最早的酿酒国家之一。
也许在当代我们可以查阅书籍,然而在古老的中国并无书籍查阅的情况下,是谁最早发现酒的呢,酒又是如何来的。
于是,酒的来源就有了传说。
1 酒的起源说[1]1.1 仪狄造酒说仪狄是夏禹的一个属下,《世本》相传“仪狄始作酒醪”。
公元前二世纪《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
汉代刘向的《战国策》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亡国者。
’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1.2 杜康造酒说杜康属于夏朝时代的人,东汉《说文解字》中有解释“酒”字的条目中:“杜康作秫酒”。
《世本》中也有同样记载。
“杜康造酒”在历史古人曹操的诗中有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于是,随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杜康成了人们心中的酒的发明者。
1.3 猿猴造酒说这个说法也并不是不可取的,这个是建立在果酒的情况下。
经老师介绍得知,猿猴是因为春夏之际,采集许多果蔬放于石洼中,经过时间的发酵,而使有酒香产生。
但实际上,这个和人用粮食造酒有着本质区别。
到底哪种传说是真,且不讨论。
科学考古发现并证实,酿酒早在夏朝时期或者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存在。
在课上,了解到三星堆遗址中出土了许多陶具和青铜酒器,形状有杯、壶、觚等;还有大汶口文化遗产中出土的瓷器和成套的酒杯,反向证明了酒的存在。
早期的酒是果酒和米酒。
自夏之后,经商周、历秦汉,以至于唐宋、皆是以果实粮食蒸煮。
发展至今,酒的原材料都是我们所熟悉的,例如:糯米,小麦,高粱等。
2 酒的发展中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域里对酒有着对应其酒的发展。
这里还是说说茅台酒的发展历程吧。
还记得老师第一节课给我们放映了赤水河边,赤水河旁居民们酿酒而辛勤的劳作。
还了解了,赤水河在中国酒的发展中占有了重要地位,被称为美酒河。
其中茅台酒就是美酒河上酝酿出的产物。
酿制茅台酒的用水主要是赤水河的水,赤水河水质好,无溶解杂质的水经过蒸馏酿出的酒特别甘美。
据传,远古时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已善于酿酒,时间上比杜康还早。
而更为确切的是:《史记》记载,在汉朝,仁怀已有了“枸酱酒”。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35年,汉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饮到南越国(今茅台镇所在的仁怀县一带)所产的构酱酒后,将此酒带回长安,受到汉武帝的称赞,并留了“唐蒙饮构酱而使夜郎”的传说。
1949年前,茅台酒生产凋敝,仅有三家酒坊。
而如今的发展如此宏大,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在中国,茅台酒经过不断的发展与人们的检验,被尊称为“国酒”。
它具有色清透明、醇香馥郁、入口柔绵、清冽甘爽、回香持久的特点,人们把茅台酒独有的香味称为“茅香”,是我国酱香型风格最完美的典型,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三大蒸馏名酒之一。
从古至今,酒一直被大众所深爱。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爱好,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酒。
正因人的不同,酒的文化发展才得以多元化,酒的种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越来越多。
3 酒的种类[2]酒的种类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米酒,药酒等。
3.1 白酒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
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醪经蒸馏而得。
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
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
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
3.2 啤酒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
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
啤酒是根据英语Beer译成中文“啤”,称其为“啤酒”,沿用至今。
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
3.3 葡萄酒葡萄酒是用新鲜的葡萄或葡萄汁经发酵酿成的酒精饮料。
通常分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两种。
前者是红葡萄带皮浸渍发酵而成;后者是葡萄汁发酵而成的。
目前中国国产葡萄酒品质优越,通天酒业生产的通天葡萄酒就是中国国产葡萄酒的代表产品之一。
3.4 黄酒黄酒是中国的民族特产,也称为米酒,属于酿造酒,它是一种以稻米为原料酿制成的粮食酒。
不同于白酒,黄酒没有经过蒸馏,酒精含量低于20%。
不同种类的黄酒颜色亦呈现出不同的米色、黄褐色或红棕色。
3.5 米酒米酒,酒酿又名醪糟,古人叫“醴”。
是南方常见的传统地方风味小吃。
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
酒酿在北方一般称它为“米酒”或“甜酒”。
3.6 药酒药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从古传至今的著名药酒有妙沁药酒,现在新兴的药酒有龟寿酒、劲酒等。
不同的酒有不同的香型。
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芝麻香型。
古代与现代的饮酒器有着很大的差别,因为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文化。
4 酒器[3]4.1 古代酒器古代酒器,指中国古代用于盛酒、温酒、饮酒的各类器具的总称。
其包括尊、壶、爵、角、觥、杯、卮、缶、豆、斝、盉等。
各种不同的酒器有着不同形态,附带并传承了不同的文化。
其中,在课上还了解到了著名的中国古代酒器:四羊方尊。
观看了一个电视节目,见证了四羊方尊坎坷的命运。
4.2 现代酒器现在的酒杯,因社会的发展,与文化讲究,对不同的酒,使用的杯子也不尽相同。
有装啤酒的啤酒杯,鸡尾酒的专用鸡尾酒杯,还有葡萄酒杯。
其中葡萄酒杯又分为红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和香槟杯。
不同的杯子,有着不同的饮酒文化。
酒在文化历史上经历时间的历久弥新,不断发展。
酒对文学造诣的发展也有不少积极作用。
享有“诗仙”的李白,在酒的作用下,诗兴大发,创作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动人诗篇,《将进酒》里的豪迈,岂可一般能比,“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尘世酒中仙”中的飘逸与洒脱。
酒在不同的时代中,不同民族风俗中,饮酒礼仪也有着许多差别。
饮酒礼仪在当今时代也是我们所必须知道的一门课。
5 饮酒礼仪[4]5.1 古代的饮酒礼仪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
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最后仰杯而尽。
在酒宴上,主人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时还说上几句敬酒辞。
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
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
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5.2 当今饮酒礼仪入席后,主人应当首先为客人斟酒,酒瓶应当场打开,斟酒时应右手持酒瓶,将商标朝向宾客。
斟酒的姿势要端正,应站在客人身后右侧,身体应当作到既不要紧靠客人,也不能离得太远。
斟酒时左手拿稳酒瓶的下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酒瓶的颈部,然后再倒酒,不要单手斟酒。
斟酒时,酒杯应放在餐桌上,瓶口不要碰到酒杯口,距离约2厘米为宜。
酒杯不可斟得太满,以八成为好。
若是啤酒,斟酒要慢,使之沿着酒杯边流入杯内,避免产生大量泡沫。
如果在座的有年长者或职务较高的同事,或远道而来的客人,应先给他们斟酒。
在饮第一杯酒前,主人应致祝酒词。
祝酒词能为宴会的进行创造良好气氛。
5.3 少数民族的饮酒礼仪少数民族都是豪爽好客的,在拜访一些少数民族的时候,很有必要对民族的饮酒礼仪进行必要的了解。
以免范了别人民族礼仪的大忌。
尊重各个民族的饮酒习俗,尊重他人民族文化,在民族团结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了解了饮酒的文化再谈谈饮酒的健康问题。
现在的社会,因为物质与精神的发展,酒越来越成为生活中,应酬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如何正确饮酒保护自身安全,成为当代人所必备的一门课。
6 饮酒健康[5]喝酒也是一门讲究与学问,学会掌握饮酒的诀窍,正确饮酒,不仅不会伤害身体,而且还有利于健康。
6.1 饮酒时间一天中的早晨和上午不宜饮酒,尤其是早晨最不宜饮酒,因为在上午这段时间,胃分泌的分解酒精的酶—酒精脱氢酶浓度最低,酒精易被吸收导致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较高,对人的肝脏、脑等器官造成较大伤害。
饮酒时间为下午15~17时最为适宜。
6.2 饮酒种类酒有很多种类,其中红葡萄酒对人的健康最为有利。
红葡萄酒含有一种被称为槲皮酮的植物色素成分。
这种色素具有抗氧和抑制血小板凝固的的双重作用,可以保持血管的弹性与人体血液畅通,因此不易导致心脏缺血。
6.3 饮酒量人体肝脏每天能代谢的酒精约为每公斤体重1克。
一个60公斤体重的人每天允许摄入的酒精量应限制在60克以下。
低于60公斤体重者应相应减少,最好掌握在45克左右。
换算成各种成品酒应为:60度白酒50克、啤酒1公斤、威士忌250毫升。
红葡萄酒虽有益健康,但也不可饮用过量,以每天2至3小杯为佳。
长期大量饮酒的危害几乎波及全身的各个系统和器官,如肝脏、胰腺、心肌等等,可造成酒精性肝病、胰腺炎、心肌病等等。
对机体造成非常大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
通过了上面的介绍,相信能让大家了解到中国的酒文化发展传承与饮酒健康。
了解一些关于酒的知识,对我们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既使我们得知关于酒有趣的内容,又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受益匪浅。
让更多人了解中国酒的文化与饮食健康,让酒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1] 李华瑞中国酒文化[J] 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2] 桂祖发酒类制造[M] 化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01版[3] 黎福清中国酒器文化[M]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07月01版[4] 酒文化编写组中国酒文化趣谈[M] 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01月01版[5] 吴鸿如何健康饮酒[J] 三湘都市报出版2010年2月第A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