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和雕塑的主要区别的辩证比较

合集下载

绘画与雕塑异同辨析及其体现

绘画与雕塑异同辨析及其体现
对 二 者 的理 解 、 析 其 异 同 有所 帮 助 。 辨

雕 和 透 雕 圆 雕 就 是 指 非 压 缩 的 . 以 多 方 位 、 角 度 欣 可 多 赏 的三 维 立 体 雕 塑 . 老 百 姓最 常 见 的 一 种雕 塑 形 式 ; 是 浮 雕 是 雕 塑 与 绘 画 结 合 的 产 物 .是 用 压 缩 的 办 法 来 处 理 对 象 . 透 视 等 因素 来 表 现 三维 空 间 , 只供 一 面 或 两 面 观 靠 并
器 时代 的 石 雕 、 雕 、 像 和 女 神 彩 塑 头 像 等 , 映 了 人 骨 人 反
为 肖像 画 、 史 画 、 教 画 、 俗 画 、 事 画 、 体 画 。 工 历 宗 风 军 人 按
具 材 料 和 技 画 、 绘 油 版
上 . 一 个 以表 面 作 为 支 撑 面 . 在 其 之 上 加 上 颜 色 的行 是 再
为 。 此 . 艺 术 用 语 的 层 面上 ,绘 画 ” 意 义 应 包 含 此 因 在 “ 的
艺 术 行 为 及 其 艺 术 产 出 ( 形 )所 以 . 们 要 探 讨 的 “ 图 。 我 绘 画 ” 是 这 “ an ” “ an ig 两 者 的 合 义 , 一 种 在 二 维 , p it和 p it ” n 指 的 平 面 上 以 手 工 方 式 临 摹 自 然 的 艺 术 依 描 绘 对 象 的 不 同 . 以 为 人 物 画 、 景 画 、 物 画 等 , 中 人 物 画 又可 分 可 风 静 其
无 论 是 绘 画 还 是 雕 塑 . 有 着 悠 久 的历 史 . 源 头 都 均 其
可 以 追 溯 到 史 前 旧 石 器 时 代 大 量 的 考 古 出 土 文 物 资 料
个 意 义 “ anig , 名 词 , 就 是 画 出 的 图 像 。 友 会 国 p it ” 为 n 也 君

古希腊古典时期雕塑与绘画的差异美研究综述——以《掷铁饼者》和红绘瓶画为例

古希腊古典时期雕塑与绘画的差异美研究综述——以《掷铁饼者》和红绘瓶画为例
_ 、雕塑与绘画的艺术区别
1. 空间与平面 雕 刻 艺 术 是 空 间 艺 术 。在 上 古 时 期 ,古希腊人 将 木 雕 技 术 发 展 为 人 体 雕 塑 ,除 了 形 象 的 改 变 外 ,最 重 要 的 是 空 间 的 塑 造 。莱 辛在《拉奥孔》中提到雕塑是三维空间艺术,运用有寓意的符号表 现 人 物 特 征 。 空 间 艺 术 带 来 的 艺 术 感 觉 是 不 同 的 ,米 隆 的 《掷铁 饼 者 》改 变 了 古 埃 及 雕 塑 中 正 面 直 立 的 僵 硬 状 态 ,运 用 了 更 富 有 变化的构成--- S 型 ,他将人物的重心移至右足,让左足尖点地 以 辅 助 支 撑 ,以 头 为 中 心 两 臂 仲 展 ,使 不 稳 定 的 躯 体 获 得 稳 定 感 , 规 避 了 过 去 人 物 雕 像 所 带 来 的 笨 重 感 ,改 变 了 雕 塑 的 审 美 观 念 。 空间与灵动性相结合是《掷铁饼者》最大的艺术特色。 古 典 时 期 ,绘 画 尚未 广泛 运 用,材 质 欠缺是主要原因之一。 材 质 的 缺 乏 并 不 妨 碍 艺 术 家 的 艺 术 创 作 ,从 整 体 上 看 ,瓶画属于 平 面造型艺术。在《三饮酒狂欢者》瓶 画 中 ,人物以平面的方式 呈 现 。古典时期的绘画还未掌握透视等绘画规律 ,绘画处于雏 形 阶 段 ,平 面式 是古典时期绘画的特色 ,与人体雕塑相比,绘画 艺术显得比较稚嫩。 2. 部分与整体 丹 納 在 《艺 术 哲 学 》中 表 示 ,当 时 的 古 希 腊 画 家 几 乎 都 学 过 金 银 细 工 和 雕 塑 ,他 们 的 手 都 摸 过 隆 起 的 肌 肉 ,他 们 所 要 表 现 给 人看的首先 是天 然的 人 体 ,是 健 康 、活泼、强壮的人体。古典时 期 的 雕 塑 不 单 单 是 整 体 的 造 型 ,部 分 的 雕 琢 也 尤 为 出 色 。在 《掷 铁 饼 者 》中 ,人 物 的 头 和 脚 并 不 是 刻 画 的 主 要 部 分 ,吸引人的地 方 在于腰部的扭转角度 ,整座雕塑的重点放在自然扭转状态的 精 心 雕 刻 上 ,腰 部 的 动 势 让 人 体 雕 塑 从 呆 板 变 得 活 跃 ,为人体比 例的研究埋下了伏笔。 在 绘 画 方 面 ,部 分的 精 美显现不出主体的艺术特色。 由于 瓶 画的 特 殊性 ,绘画整体显得尤为重要。《阿喀琉斯和埃阿斯玩

分别简述绘画,雕塑,建筑的概念与特征

分别简述绘画,雕塑,建筑的概念与特征

绘画,雕塑,建筑的概念与特征简述
绘画:1.绘画是用各种工具(如画笔、颜料)在平面上表现形象的艺术形式。

它是通过色彩、线条、形状和纹理等视觉元素来表达主题、情感和观点。

绘画可以是现实主义或抽象主义的,可以描绘人物、风景、静物等各种主题。

其特征包括:使用平面画布或纸张作为表达载体,借助绘画材料、色彩和构图等方式呈现形象和意境。

2.雕塑:雕塑是以三维形式创作的艺术形式,通过塑造材料(如石头、木头、金属)来创造出具有体积和空间感的艺术作品。

雕塑可以是立体的、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以人像、动物、抽象形式等形式表现。

雕塑的特征包括:立体形式的创作,通过材料和形态来传达艺术家的观点和意图,同时也受到空间和环境的限制。

3.建筑:建筑是通过使用材料、结构和空间来设计和建造房屋、建筑物和城市环境的艺术和技术。

它不仅关注外观的美感,还包括人类生活、功能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考虑。

建筑的特征包括:以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基础,在功能性和美学之间寻找平衡;利用材料、结构和空间来创造室内和室外环境;与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论中西方绘画雕塑的差异

论中西方绘画雕塑的差异

论中西方绘画雕塑的差异论中西方绘画雕塑的差异论中西方绘画雕塑的差异林雅尔摘要:古今中外艺术的产生都有自己的文化土壤,一种文化的特殊性格不通过比较很难看出他们之间的差异。

通过相互对比看出中西文化艺术的差异,从而理解影响中西方艺术发展的差异性有多种因素。

关键词:中西方;绘画;雕塑;差异在美术教学中,常常有学生发出疑问,西方艺术的造型能力是否比东方艺术的造型能力更强,比如雕塑绘画西方更写实、逼真,所以,西方艺术更高一筹。

针对这个问题本人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现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雕塑方面的差异本人在选择古罗马雕塑和汉雕塑这两个作为切入点,是因为他们当时属于那个历史阶段最强盛的两个国家,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两端,如果将二者作为比较,并力图发现内在的文化含义,可以知道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汉代时期中西方雕塑内容不同古罗马是人物,但被雕塑者是统治者和贵族。

如《奥古斯都像》《卡拉卡拉像》,在这些雕刻中酷似的写实手法成为雕塑的追求目标。

中国往往是平凡的人和世俗的人,以及塑造人物之间活动的场景,如,山东出土的《杂技陶俑盘》,生动地展示出众多杂技演出的.场面,记录了那个时代贵族生活的奢华片段。

2.中西方雕塑的材料不同材料的不同影响技法的运用,古罗马是青铜和大理石材料,如《马克奥利略骑马像》是青铜雕塑,青铜具有延伸性,可以更加细致地表现神情。

汉代则用花岗石、陶土材料,如《击鼓说唱俑》《马踏匈奴》,花岗石比较易碎,难以雕琢细腻的变化。

《马踏匈奴》则用写意手法,突出对象的神态和动感,雕塑的外轮廓简约有力,形象生动朴实。

3.在造型上,所表现的风格也有所不同写实,追求细节,在人物塑造上又超越了古希腊,更接近自然主义,注重性格特征的刻画,不像希腊雕塑采用理想主义脸型,在风格上追求高贵雄伟和写实个性化的精神面貌。

前者如《奥古斯都像》表现出帝王一种崇高的气质和雄健刚毅的性格。

后者以《卡拉卡拉像》为代表,在这尊雕像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张性格鲜明的脸:方的脸庞,嘴角内收,头部低斜,紧锁的双眉,多疑而凶残的眼睛流露出凝滞的眼神。

雕塑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区别

雕塑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区别
雕塑与其它艺术 的区别与联系
本组主要区分雕塑与绘画、 本组主要区分雕塑与绘画、 建筑的区别与联系
造型艺术:
艺术形态之一。指运用一定的物质 材料 ( 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 等) ,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 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 静态的视觉形象 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 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 种静态的视觉艺术。基本特征是造 造 型性,通过再现和塑造外部形象来 型性 体现内在的精神世界 。 精神世界
震 撼 人 心 的 漂 流 木 雕 塑
雕塑与绘画共同点
1、都属于造型艺术,基本特征都是造型性。 浮雕、木刻是从雕塑到绘画的过度,可以联系两种艺
术形态的中介和桥梁。
汉代画像石是一种特殊的浮雕艺术,它的 特点是雕中有画,画中有雕 2、从审美过程来看呢,都具有艺术的一般特点
雕塑与绘画的区别
(三)雕塑艺术是人类追求具有更高的功利 性的形体美和更纯粹的形体语言,它具有很 强的表现力。它力图表达更广大,更深刻的 社会文化内容。审美创造上更注重自由和奔 放的精神力量。而建筑艺术则具有双重性— —物质性与精神性,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建筑是处于实用主义的美与艺术美之间的中 介状态,建筑美兼跨生活美与艺术美两种形 态。
雕塑:因其运用物质材料在三维空间中的实体造型 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主体审美情感的特殊性,所 以它一般不对融合丰富意蕴的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做较为直接地描绘。特别是在肖像雕塑中,人与人 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往往只能间接地或曲折地体 现于构成关系之一方的人物的动作、姿态、神情上, 而人物活动的关系“场”则不可能直接呈现出来。 由于绘画通过色彩、线条、形状来反映客观事物, 表现主体内在审美意象,它虽然没有雕塑艺术之三 维空间的实体性,但绘画中的形体建构比雕塑更能 自由地支配色彩、线条与形体,所以在某些方面可 以造成远比雕塑更近似外貌和切近内在审美意象的 艺术效果,引起观赏者如临其景(境)的感受。

中国传统文化之绘画、雕塑

中国传统文化之绘画、雕塑

西方绘画
• 颜料色彩丰富鲜艳,能充分表现质感;颜料有较强的覆盖力,易于 修改。 • 审美趣味,在于真和美;讲究比例、明暗、透视、解剖、色度、色 性等科学法则,运用光学、几何学、解剖学、色彩学等作为科学依 据。
• 乔托《逃往埃及》《犹大之吻》
波提切利《春》
达芬奇《岩间圣母》 《抱貂女郎》
《创世纪》米开朗基罗
• 大卢舍那佛龛,九尊一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 二力士
• 莫高窟:始建于南北朝, 隋唐、北宋、西夏和元 代扩建。 • 彩绘泥塑、壁画
宋及金雕塑
• 宋代市民阶层壮大起来,代表市民趣味的审美观念随之兴起。 • 理学兴盛,佛教日趋衰落。 • 宋代的佛教雕塑明显世俗化,更接近现实生活形象。 • 佛雕造像以观音菩萨居多。
• 所谓“帛画”,专指古代画在丝织物上 的图画。帛画可以说是传统卷轴画这一 艺术样式的先声。《龙凤仕女图》的主 题是祈求飞腾的龙凤引导墓主人的灵魂 早日登天升仙。
• 战国时代青 铜画像:描 绘的是现实 生活中的场 面:宴饮、 会射、采桑、 狩猎······
• 东晋顾恺之 《女史箴zhēn 图》:日常生 活题材,笔法 如春蚕吐丝, 形神兼备。线 条循环婉转, 均匀优美。宽 大的衣裙修长 飘逸
中国雕塑
•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要内容:陵墓雕塑(地上的纪念性石刻与墓 室随葬品)、宗教雕塑
史前雕塑(公元前6500年-公元前1600年)
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雕塑,属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繁盛阶段的遗 物:粗略、夸张、、极强装饰性。
女神残头像 红山文化(辽宁牛河梁出土) 高22.5厘米,面宽16.5厘米 额上圆箍状饰,眼睛淡青色圆饼状玉片 呈扬眉注目、掀动嘴唇的说话形状,格 调神秘,塑工细腻
• 红山文化 • 表现了原始人对母性的崇拜和歌颂, 寄托着原始人祈求生育的愿望。 • 手法简练,注重整体结构塑造, 适当 夸张了女性特征,对无关紧要之处简 化处理。手抚腹部这个孕妇习惯动作 的描绘,为作品增添了生活趣味,表 现了人物的母爱之情。

中国古代雕塑与绘画的联系

中国古代雕塑与绘画的联系

探析中国古代雕塑与绘画的联系中国的古代雕塑具有历史悠久和极富艺术价值的特点,在世界的雕塑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对我国古代的雕塑艺术具有重大的影响,经常受到许多古代的佛学和道家等层面的影响。

雕塑这一门艺术主要讲究神韵和气息,是一种较为“神秘的美”。

我国古代的雕塑艺术还显示了明显绘画性的特点,特别是深受古代绘画的影响,尤其是古代的佛教雕塑更加体现了古代绘画很多特点。

阐述了中国古代的雕塑和绘画的联系,从多角度对中国的古代雕塑和绘画进行分析。

中国古代雕塑绘画联系一、前言中国古代的雕塑的艺术品在中国古代的艺术品中处于不是特别主流地位,这是因为当时的风气主要偏向于工艺美术,这多是和古代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哲学领域等有关相当大的关系。

确实在中国的古代时期,绘画受到的重视要比雕塑高得多。

因为在当时进行雕塑一般都是由工匠进行从事,很少有文人志士参与。

在早期人们从事绘画被称作为工匠,经过了魏晋南北朝的变更后绘画的艺术得以很好的发展,其绘画的理论也慢慢的趋近于完善。

很多文人及士大夫都广泛的参与绘画创作中去。

所以绘画的艺术登上了主流的位置,很多绘画的艺术观念对雕塑影响巨大,所以雕塑也就具有了较为特别的绘画性特性。

现就对中国古代的佛教雕塑和绘画加以阐述。

二、中国古代雕塑与绘画的联系在中国的古代,在美术领域的绘画地位高于雕塑所处的地位,我国古代的雕塑在空间意识方面相对绘画较弱,这也是因为我国传统的绘画所影响,对轮廓的勾勒得到的影像效果较为重视。

线条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绘画中可以对画面中所具有的不同变化从而进行不同的勾勒,雕塑也将这一表现方式合理的吸收了,麦积山上那一座彩塑的佛像就将这一特点完全展示出来了,每一尊佛像栩栩如生,服饰当的线条明朗且变化性强,表情的变化非常的细腻,就好像是从中国的传统国画中走了出来。

中国的雕塑利用比较抽象的线条对物象的形态以及神情进行勾勒,从而得到比较满意的立体效果。

绘画和雕塑的要区别的辩证比较

绘画和雕塑的要区别的辩证比较

绘画和雕塑的主要区别的辩证比较说起绘画和雕塑,在我们生活中还是非常常见的,比如广场上,城市中,甚至学校,私人住宅,都会有自己的绘画和雕塑,它涉及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地方。

最近,街道上非常流行的三维立体画,让人看着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应该是绘画界的一个新的进步。

绘画和雕塑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是不相同的,那么,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绘画,是一种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在中世纪的欧洲,常把绘画称作“猴子的艺术”,因为如同猴子喜欢模仿人类活动一样,绘画也是模仿场景。

在20世纪以前,绘画模仿的非常真实,而且技术高超,但进入20世纪,随着摄影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绘画开始转向表现画家主观自我的方向。

它是一个捕捉,记录及表现不同创意目的的形式,它的参与者的数量同样的为数众多。

看到一幅画时,鉴赏家有时已经说不清楚画的是什么,但一定能说出是谁画的,因为每个画家都发展了自己的不同的独特的风格,也有不同的价值。

以绘画的工具材料和技法的不同,可将它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主要画种,也可以按技法的工细与粗放等,将它再分为不同的种类。

绘画是以色彩,线条,形状作为艺术的传达媒介,在二维的平面上,感性具体地展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

绘画艺术一方面偏重客观,偏重对于对象的客观再现;一方面又突出了艺术家的主题表现,这两者使绘画更为个性化了。

雕塑是以立体视觉艺术为载体的造型艺术,为美化城市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捏造,具有一定的寓意,象征或者形象的观赏物和纪念物。

它使用各种的可塑材料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雕塑有三种基本形式:圆雕,浮雕和透雕,也可分为很多种类,比如按使用材料可分为木雕,石雕,牙雕,骨雕,圆雕,浮雕,透雕,泥塑,面塑,陶瓷雕塑,石膏像等。

雕塑在西方古代时期的很长时间里,主要是为图腾,魔法和宗教服务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画和雕塑的主要区别的辩证比较
说起绘画和雕塑,在我们生活中还是非常常见的,比如广场上,城市中,甚至学校,私人住宅,都会有自己的绘画和雕塑,它涉及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地方。

最近,街道上非常流行的三维立体画,让人看着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应该是绘画界的一个新的进步。

绘画和雕塑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是不相同的,那么,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
绘画,是一种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在中世纪的欧洲,常把绘画称作“猴子的艺术”,因为如同猴子喜欢模仿人类活动一样,绘画也是模仿场景。

在20世纪以前,绘画模仿的非常真实,而且技术高超,但进入20世纪,随着摄影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绘画开始转向表现画家主观自我的方向。

它是一个捕捉,记录及表现不同创意目的的形式,它的参与者的数量同样的为数众多。

看到一幅画时,鉴赏家有时已经说不清楚画的是什么,但一定能说出是谁画的,因为每个画家都发展了自己的不同的独特的风格,也有不同的价值。

以绘画的工具材料和技法的不同,可将它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主要画种,也可以按技法的工细与粗放等,将它再分为不同的种类。

绘画是以色彩,线条,形状作为艺术的传达媒介,在二维的平面上,感性具体地展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

绘画艺术一方面偏重客观,偏重对于对象的客观再现;一方面又突出了艺术家的
主题表现,这两者使绘画更为个性化了。

雕塑是以立体视觉艺术为载体的造型艺术,为美化城市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捏造,具有一定的寓意,象征或者形象的观赏物和纪念物。

它使用各种的可塑材料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雕塑有三种基本形式:圆雕,浮雕和透雕,也可分为很多种类,比如按使用材料可分为木雕,石雕,牙雕,骨雕,圆雕,浮雕,透雕,泥塑,面塑,陶瓷雕塑,石膏像等。

雕塑在西方古代时期的很长时间里,主要是为图腾,魔法和宗教服务的。

神庙,大洋洲中著名的巨大石像等都是著名的例子。

随着时间的流逝,雕塑在其中不断的进步,逐渐形成了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雕塑。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是文化艺术的一次再生,也是雕塑艺术的一次再生,“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就是一个很鲜明的例子。

绘画和雕塑都是属于造型艺术,基本特征都是造型性,是艺术的两种表现手法。

简单的说,绘画是我们在空白的纸上一点点描绘出来,做加法,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而雕塑是把一整块东西一点点去掉,做减法,比如《大卫》《宙斯》等。

绘画是在二维的空间中去虚拟三维空间的假象,而雕塑则是直接真实的在有深度的空间中去驾驭形象。

当然,绘画和雕塑是有着基本的相同点的,它们都是运用一定
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材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当中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绘画的取材范围极其广泛,表现的内容也极为丰富,人物以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自然界的飞禽走兽,林木花鸟等,即人的社会生活内容和额人化的自然界,在绘画艺术中都可以得到远比雕塑要更为直接和具体的反映。

雕塑因为它运用物质材料在三维空间中的实体造型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主题审美情感的特殊性,所以它一般不会融入丰富意蕴的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做较为直接的描绘。

特别是在肖像雕塑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往往只能间接的或曲折的体现于构成关系之一方的动作,姿态,神情上,而人物活动的关系“场”则不可能直接呈现出来。

所以雕塑没有绘画在审美的意象上更为好的表现出艺术效果,引起观赏者如临其境的感受。

从审美精神层面来看,绘画具有特殊性,个性,现实性,偏向精神内在的方向,而雕塑则偏向普遍性,概括性,理想性。

雕塑艺术是人类追求具有更高的功利性的形体美和更纯粹的形体语言,他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它力图表达更广大,更深刻的社会文化内容。

审美创造上更注重自由和奔放的精神力量。

远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在生活中孕育了绘画的胚胎,从已由仰韶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期所产生的彩陶艺术所描绘的鱼纹、人面纹及花叶纹等装饰图形,至明清时期
的文人绘画,我们会发现从原始社会的图形符号一直到封建社会晚期的各类绘画艺术,总有一些永恒的主题,而在这些主题之中,“形”的表现往往是中国历史艺术家借以传情达意的一种外在形式,也就是古代画论所说的“以形传神”、“借物咏志”。

中国画艺术家在表现某一种自然物象时,更多地是注重与“形”所蕴涵地精神意义,而不是对自然物象作物理形态的外形模写。

正因如此,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自然物象的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更多的“理性”色彩,将自然物象之形抽象为一种图式化的符号语言。

当然,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也是紧密相关的,在人类还处于旧石器时代时,就出现了原始石雕,骨雕等。

传统的观念认为雕塑是静态的,可视的,可触的三维物体,通过雕塑的空间形象来反映现实,因而被认为是最典型的造型艺术,静态艺术和空间艺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在现代艺术中出现了反传统的思维雕塑,五维雕塑,声光雕塑,动态雕塑和软雕塑等。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中说过:“凡是绘画,或者雕塑应该崇敬的人物时,一般是以大于常人为原则的。

”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局限于自己想要的,应该是超现实,人类自然的想法。

在绘画和雕塑的草图中,我们应该寻找意外的形式语言,把它的价值体现在绘画和雕塑中,不是为了图解文学主题,而是解决视觉表现的问题。

绘画和雕塑的主题所需要的不是伦理意义或诗的意义,而是美学的意义。

比如在雕塑创作中,创作草图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它记录了一件作品的美德最初含义。

其实说到雕塑,就不能不提到罗丹,他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

罗丹坚信“艺术及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丰富的情感。

罗丹的水彩画也是非常出色的,欢悦的冲动与无法抑郁的痛苦充分表现在他的作品中
总之,绘画与雕塑在发展与形成中是相互联系,依存的,它们既有相同之处,同时又各自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它们是二维与三维空间中不同的艺术表现。

参考文献
胡德智毛君焱编著世界美术大图典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5.12
朱伯雄编著世界美术名作鉴赏辞典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1 张荣生主编世界雕塑名图鉴赏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