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消费者的行为理论
第二章(92)--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一、名词解释1.效用;2.边际效用;3.消费者剩余;4.消费者偏好;5.消费者均衡;6.无差异曲线;7.边际替代率;8.恩格尔系数;9.价格----消费曲线;10.收入----消费曲线;11.收入效应;2.替代效应;3.吉芬商品;4.攀比效应;15.虚荣效应。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T,错误的画P)1.某物品对同一消费者,效用具有可比性,对不同的消费者缺乏可比性。
( )2.同一物品的效用会因时空条件的变动而变动。
( )3.总效用是衡量物品价值量的重要尺度。
( )4.无差异曲线分析是以基数效用为基础的。
( )5.当某种物品的边际效用等于零时,总效用取最大值。
( )6.货币的边际效用是指最后一单位货币的效用,其数值是逐渐递增的。
( )7.一定数量的某种资源用于不同的用途时,采用边际效用均等的法则进行配置,可以实现资源的总效用最大化。
( )8.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的货币节余。
( )9.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的实际节余。
( )10.在无差异曲线图中,两条无差异曲线有可能相交。
( )11.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的直接原因是边际替代率递减。
( )12.消费者均衡条件可以表述为:消费者在购买每一种商品时所花费的最后一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均相等。
( )13.凡是吉芬品肯定就是劣质品,而劣质品不一定都是吉芬品。
( )14.当某种商品价格下降时,若替代效应的增加幅度小于收入效应的减少幅度,则该商品一定是吉芬品。
( )15.总效用决定了产品的价格,而边际效用决定了消费的数量。
( )16.在物品世界中,并不是所有物品都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三、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相对一单位Y商品,某消费者更想获得一单位X商品,原因是( )。
A.商品X的价格合理B.商品X供应紧缺C.商品X用于满足精神需要D.商品X具有更多的效用2.当物品的总效用达到最大值时,其( )。
A.边际效用达到最大值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正D.边际效用为负3.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
初级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要点

初级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要点
嘿,朋友们!今天咱要来聊聊初级经济基础知识的各章节要点啦!这可太重要了啊,就像你每天要吃饭一样不可或缺!
先来说说第一章,供求原理。
咱就拿买水果打个比方啊,夏天的时候,西瓜大量上市,那供应多了,价格是不是相对就低啦?这就是供求关系在起作用嘛!你想想看,要是冬天西瓜少,价格是不是就蹭蹭往上涨?
然后是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你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有没有纠结过该选哪个牌子呀?这就是消费者在做决策呢!比如说你特别喜欢喝可乐,但是又看到一款新的饮料在打折,你是不是得好好琢磨琢磨该咋选?这就是消费者行为啊!
再讲讲第三章,生产与成本。
好比说一家工厂,要生产东西就得投入人力、物力吧,这些就是成本呀!如果成本太高了,那利润不就少了嘛!是不是很浅显易懂?
还有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市场就像一个大舞台,有各种不同的角色呢!像完全竞争市场,就好比是一个热闹的集市,有好多卖同样东西的人;而垄断市场呢,就像是只有一家独大的那种情况。
第五章,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
整个国家的经济情况,就像你自己的小账本一样,得算清楚收入和支出啊!这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咱每个人的生活呢!
这些章节要点可都是经济的基础知识啊!就像建房子的基石一样重要呢!咱要是把这些都搞明白了,那对经济世界的理解可就更深入啦!总之,初级经济基础知识真的特别特别重要,大家一定要好好学啊!。
第二章:消费者消费行为理论

第二章:消费者消费行为理论1.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为()A.负的且增加;B.负的且下降;C.零;D.正的且下降.2.在商品X的饱和点,MUx为()A.正;B.负;C.零;D.正的且下降.3.若所消费的商品X的最后一个单位的MU为所消费的最后一个单位的Y的MU的两倍,要使消费者处于均衡点,只有当()A.X的价格为Y的两倍;B.X的价格为Y的一半;C.X的价格等于Y的价格;D.上面都有可能.4.在均衡点处,消费者最后一单位的各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相等,()A.对;B.正确与否取决于个人收入;C.错;D.正确与否取决于商品价格.5.若消费者甲的最后MUx/MUy大于消费者乙的MUx/MUy,甲可以通过下述哪一种方法有所得?()A.用X从乙处换取更多的Y;B.用Y从乙处换取更多的X;C.上述两者皆可;D.需更多信息才能确定.6.某消费者需求曲线上的各点()A.表示该消费者的效用最大点;B.不表示效用最大点;C.有可能表示效用最大点;D.没有附加信息,不能肯定.7.当某商品的价格变化时,如果其需求量不变,此商品的需求曲线为()A.负向倾斜面;B.正向倾斜;C.水平;D.垂直.8.当某常规商品的价格下降,其购买量上升是因为()A.替代效应;B.收入效应;B.或者是A或者是B;D.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9.预算线的斜率和位置取决于()A.消费者的收入;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A.消费者的偏好;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10.预算线向右上方平移的原因是()A.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B.消费者的收入下降了;C.商品Y的价格下降了;D.商品X和Y的价格按同一比例下降了.11.无差异曲线的坐标分别为()A.两种消费品;B.消费品和价格;C.两种生产要素;D.生产要素及其产出.12.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可能会使()A.无差异曲线向右移动;B.预算线的斜率变小;C.需求增加;D.需求量增加.13.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A.PX/PY=MUY/MUX;B.PX/PY=MUX/MUYC.PX*X=PY*Y;D.以上三者都不是.14.边际替代率的变化会使哪一指标发生变化?()A.消费品的价格比率;B.边际效用之比;C.消费者的偏好;D.消费者的收入水平.15.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A.消费者的偏好和收入;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C.消费者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D.消费者的偏好.16.总效用达到最大时,()A.边际效用为零;B.边际效用最大;C.边际效用为负;D.边际盗用为正.17.预算线绕着它与横轴的交点向外移动的原因是()A.商品X的价格下降;B.商品Y的价格下降;C.商品X和Y的价格同时上升;D.消费者的收入增加.18.如果消费者消费的X、Y商品的价格之比是1.25,它们的边际效用之比是2,为达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A.增购X和减购Y;B.增购Y和减购X;C.同时增购X和Y;D.同时减购X和Y.19.消费者剩余是()A.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B.消费者消费不了商品;C.消费者的总效用与支付的总额之差;D.消费者的货币剩余.20.消费者购买每单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一定等于()A.消费者从消费第一单位的这种物品中获取的边际效用;B.消费者从消费的这种物品中获得的总效用;C.消费者从平均每单位这种物品的消费中获得的效用;D.消费者从消费最后一单位的这种物品中获得的效用.21.当消费者的真实收入上升时,他将()A.购买更少的低档商品;B.增加消费;C.移到更高的一条无差异曲线上;D.以上都是.22.若消费者甲的MRSXY大于消费者乙的MRSXY,那么甲应该()A.用X换乙的Y;B.用Y换乙的X;C.或放弃X或放弃Y;D.无法判断.23.在均衡点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A.等于预算线的斜率;B.大于预算线的斜率;C.小于预算线的斜率;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24.当只有消费者收入变化时,连结消费者诸均衡点的线称为()A.需求曲线;B.收入-消费曲线;C.恩格尔曲线;D.价格-消费曲线.25.在其余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某商品的价格下降所引起的替代效应是()A.沿着给定的无差异曲线上升;B.从较高无差异曲线移向较低无差异曲线;C.沿着给定无差异曲线下降;D.上面三者都是.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3.2.1 概念题1.补偿预算线(人大2004研;华中科技大学2006研)2.劣等品(Inferior Goods)与吉芬品(Giffen Goods)(北大1997研;西安交大2006研)3.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人大2001研)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中国海洋大学2000研;人大2002研)5.价格-消费曲线(price -consumption curve )(武大2002研;人大2002研;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研;北邮2006研)6.收入-消费曲线(income -consumption curve )(人大2000研;厦门大学2006研)7.无差异曲线(武大2005研;西安交大2006研)8.效用(utility )(中南财大2002研;人行2002研;人行2001研)9.消费者剩余(南开大学2005研;中山大学2005研;厦门大学2006研;中山大学2006研)10.戈森定律(Gossen’s law)(中国海洋大学2000研)11.社会无谓损失(dead weight social loss )与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 surplus )(北大2002研)12.消费者均衡(equilibrium of the consumer )(中南财大2004研;人大1999,2001,2005研;中国海洋大学2001研;中国政法大学2005研;东南大学2002研)13.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重庆大学2004研)14. 显示偏好(华东理工大学2006研)3.2.2 简答题1.当消费者的收入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无差异曲线本身是否会发生变化?(清华大学2004研)2.试述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与联系。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范里安)

3、从量补贴
从量补贴就是政府根据消费者所购买商 品的数量来给予消费者一定的补贴。
商品1的实际支付为: p1x1-sx1 则实际价格就是p1-s。 预算线的方程变为:
(p1-s)x1+p2x2 = m
4、从价补贴
同样,总额补贴使预算线向外移动。
预算线分别为:p1x1+p2x2 = m-T
p1x1+p2x2 = m+m'
X2 X1
6、配给供应
也就是说,有些商品的消费量是受限制 的,不能超过某个数量。(见下图)
x2
预算线
x'1
x1
预算集
有时,税收、补贴和配给是混在一起运 用的。例如,消费者可以p1消费最多为 x‘1数量的商品1,接着他得对超过x’1 的所有消费量支付税收t。
X2 X1
3.m、P1不变,P2
X2
X1
4.m、P2不变,P1
X2
X1
四、计价物
p1x1+p2x2 = m 与 (p1/p2)x1+x2 = m/p2 是完全相同的。
不妨假设p2=1,也不会改变预算线。 把商品的价格计为1的那种商品,称做为
计价物商品。
五、税收、补贴和配给
见下图
x2
预算线 斜率为-p1/p2
预算集
斜率为-(t+p1)/p2
x'1
Hale Waihona Puke x1即x2/ x1 =- p1 /p2
- p1 /p2正是预算线的斜率。
用预算线的斜率可以计量消费商品1的机
会成本。
三、预算线的变动 X2=-(P1/P2)X1+m/P2 (点斜式
微观经济学习题

3.人们从经验中总结出对消费品需求的“需求法则”,即商品
的销售价格与其销售量反方向变化。请解释为什么会存在这种规律性现象。
4.假定某个人的效用函数为: (1)请求出该人的边际效用函数。
(2)对面出总赦用和边际效用函数的图像。
(3)当X为多少时边际效用开始递减?
(4)当X为多少时他获得最大的满足?
5.用无差异曲线图形描述下列某消费者的兴趣和偏好的形式:
(1)“如果没有一个打火机,香烟算什么商品;”
(2)“我吃米饭与吃馒头一样能充饥;”
(3)“我没有足够的钱能得到一块劳力士手表。”
6.预算约束线上的点,上方的点和下方的点的经济含义是什么?其横轴截距和纵轴截距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7.根据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在或时,消费者应当如何调整对两种商品的购买量?为什么?
8.某消费者消费x, y两种商品,其效用函数为,同时,x和y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x=2,Py=1。消费者的收入为M=20,求该消费者对x,y的最优需求量。
9.通过消费食物F和衣服C,小李获得的效用可由V(F,C)=FC得到。
第三章 生产者决策理论
关键概念
生产函数长期短期边际产量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生产扩张线规模报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经济成本经济利润正常利润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边际成本短期成本长期成本
复习思考题
1.写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ALαK 1-α关于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
Y使用单位数
总产量
边际产量
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收入
(3)假定X的投入量固定在2个单位,产品售价为0.25元,每单位Y每天的使用成本为15元,那么应该投入多少单位的Y?
微观经济学-习题第二章消费者行为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效用理论一. 重点知识回顾 0. 效用(Utility ):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追求效用最大化是消费者的行为目标。
1. 基数效用论:效用可以衡量具体数值,可以加总求和以及进行其他的计算,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1.0.1 总效用(Total Utility ): 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TU=f(Q) .图1 总效用曲线 图2 边际效用曲线1.0.2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 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的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1.0.2.1 ()TU Q MU Q∆=∆ 1.0.2.2 0()()limQ TU Q dTU Q MU Q dQ∆→∆==∆,这里看出边际效用是总效用的斜率。
1.0.2.3 边际分析是西方经济学中一种很基本的分析方式。
=因变量的变化量边际量自变量的变化量1.1 基数效用的分析方法: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1.2 基数效用者的基本假设: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p.s. 一般情况下,对于正常商品都是这样;特殊情况:对于收藏者,他们的边际效用是递增的。
比如集邮爱好者收集一套邮票,往往是越到后面的票,其效用越是逐渐递增的。
1.3 该假设的合理性:1.3.1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
1.3.2从商品的多用途的角度:消费品的边际效用随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递减。
1.4 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consumer equilibrium ): 1.4.1 货币的边际效用:1.4.1.1 随着货币收入量的增加,对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即货币也满足边际效用递减);1.4.1.2 基数效用论者往往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常数值(记为λ)(这是一种假定,书中的解释比较牵强。
张军《西方经济学学习精要与习题集》(第2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张军《西方经济学》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选择题1.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同样数量的商品总是提供同量效用,这种说法( )。
A .正确 B .错误C .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D .无法回答 【答案】B【解析】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连续增加对某种产品的消费,消费者从对连续增加的产品的消费中获得的满足程度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商品x 和商品y 的价格按同一比例上升,收入不变,则预算线( )。
A .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 .向右上方平行移动C .不变动D .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答案】A【解析】预算约束方程为x y p x p y m +=,可以推出x y yp m y x p p =-⋅+,两种商品的价格按同一比例上升,预算线斜率保持不变,截距变小,所以预算线应该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3.如果消费者的偏好序如下:A 组合比B 组合好,C 组合比A 组合好,B 组合和C 组合一样好,这个消费者的偏好序( )。
A .违反了完备性公理B .违反了反身性公理C .违反了传递性公理D .没有违反任何公理 【答案】C【解析】偏好的传递性指对于商品空间X 上任意三个向量x ,y 和z ,如果x y ,且y x ,则必有x z 。
本题中,A B ,C A ,根据偏好的传递性,应该有C B 。
4.当两种商品x 和y 的效用函数为(),U x y xy =时,下列效用函数中,( )描述了相同的偏好次序。
中级经济师基础--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无差异曲线(一)效用理论1.经济人假设: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
这个假设不仅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前提,也是整个经济学的基础。
2.效用的定义:效用是指商品或服务满足某种欲望的能力,或者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能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是人们的心理感觉,是主观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3.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1)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可以用基数,就是用1、2、3、4……这些绝对数值来衡量效用的大小。
(2)序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用第一、第二、……这些表示次序的相对数值来衡量效用。
(3)二者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不同方法,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的,而序数效用理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的,二者得出的分析结论基本是相同。
【例题1-课后题第1 题】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区别是( )A 边际效用是否递减B 效用是否可加总C 效用函数是否线性D 效用是否客观答案:B解析:基数效用论效用可以加总,所以可将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4.边际效用理论---基于基数效用论(1)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总和。
假设某一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总效用为TU,则总效用函数是:TU= f (Q)一般来说,总效用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多少,在一定范围内,消费量越大,则总效用就越大。
(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
MU=ΔTU/ΔQ注:①从数学意义上看,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
②“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即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在增加的,但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当商品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总效用达到最大时,边际效用为0;如果继续增加消费,总效用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逐渐减少,此时边际效用变为负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选择题1.假定消费者的偏好序如下,A组合比B组合好,C组合比A组合好,B组合和C组合一样好,这个消费者的偏好序A.违反了完备性定理;B.违反了反身性定理;C.违反了传递性定理;D.没有违反任何定理。
2.当两种商品X、Y的效用函数为XY时,下列哪一个效用函数代表了相同的偏好序?A.U(X,Y)=(X-5)(Y-5);B.U(X,Y)=(X+5)(Y+5);C.U(X,Y)=(X/5)(Y/5);D.U(X,Y)=(X-5)(Y+5)。
3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A. 消费者的收入;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C.消费者的偏好;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
4.预算线向右上方评议的原因是A.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B.消费者的收入下降了;C.商品Y的价格下降了;D.商品X和Y的价格按同一比率下降了。
5无差异曲线的坐标分别为A.两种消费品;B.消费品的价格;C.两种生产要素;D.生产要素及其产出。
6 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可能会使A.无差异曲线向右移动;B.预算线的斜率变平;C.需求增加;D.需求量增加。
7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A. Px/Py=MUy/MUx;B. Px/Py=MUx/MUy;C . Px*X=Py*Y; D. 以上三者都不是。
8 边际替代率的变化会使哪一指标发生变化A.消费品的价格比率;B.边际效用之比;C.消费者的偏好;D.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9 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A.消费者的偏好和收入;B.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C.消费者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D.消费者偏好。
10 总效用达到最大时A边际效用为零; B边际效用最大;C边际效用为负; D边际效用为正。
11 预算线绕着它与横轴的交点向外移动的原因是A.商品X的价格下降;B.商品Y的价格下降;C.商品X和Y的价格同时上升;D.消费者的收入增加。
12 如果消费者消费的X、Y商品的价格之比是1.25,他们的边际效用之比是2,为达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A.增购X和减少购买Y;B.增购Y和减少购买X;C.同时增购X、Y两种商品;D.同时减少X、Y的购买量。
13 如果消费者的预算收入为50美元,商品X和Y的价格分别为5美元和4美元,消费者打算购买6单位X和4单位Y,商品X、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5和20,那么,要达到效用最大化,他应该A.按原计划购买;B.减少X、Y的购买量;C.增加X、Y的购买量;D.增购X的同时减少Y的量。
14 假如消费者消费的几种商品的价格都相同,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效用满足,他应该购买A相同数量的这几种商品; B这几种商品并使其总效用相等;C这几种商品并使其边际效用相等;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5 如果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为-1/4,这意味着消费者愿意放弃几个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
A. 5;B. 1;C. 1/4;D. 4.16 消费者剩余是A.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B.消费者消费不了的商品;C.消费者的总效用与支付的总额之差;D.消费者的货币剩余。
17 如果价格提供线是一条平衡于X轴的直线,则能肯定商品X的需求曲线是A.完全富于弹性;B.完全缺乏弹性;C.单位弹性;D.向下倾斜的直线。
18 消费者购买每单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一定等于A.消费者从消费者第一单位的这种物品中获得的效用;B.消费者从消费这种物品中获得的总效用;C.消费者从平均每单位物品的消费中获得的效用;D.消费者从消费最后一单位物品种中获得的边际效用。
19 当消费者的真实收入上升时,他将A购买更少的低档商品; B增加消费;C移到更高的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D以上都是。
20 若无差异曲线是水平的,表示消费者对哪一种商品的消费以达到饱和状态?A X商品;B Y商品;C X和Y商品;D 既不是X商品也不是Y商品。
21 那条曲线可以反映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和两种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A.价格提供线;B.需求曲线;C.恩格尔曲线;D.收入扩展线。
22 若消费者A的MRSxy大于消费者B的MRSxy,那么A应该A.用X换B的Y;B.用Y换B的X;C.或放弃X或放弃Y;D.无法判断。
23 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而其它情况不变时A.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B.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C.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D.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
24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被称为A.边际替代率;B.边际技术替代率;C.边际转换率;D.边际效用。
25 一直X商品的价格为5美元,Y商品的价格为2 美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益为A. 60;B. 45;C. 150;D. 75.二. 是非题1.在无差异曲线图上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是因为消费者的收入有时高有时低。
2.总效用决定产品的价格,而边际效用则决定了消费的数量。
3.同一杯水具有相同的效用。
4.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的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所得到的效用是相同的。
5.如果一种商品满足了一个消费者坏的欲望,说明该商品具有负效用。
6.如果边际效用递减,则总效用相应下降。
7.在同一条预算线上,货币收入是不变的。
8.如果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那么他总是把他的收入的一半花在X上。
9.如果效用函数U(X,Y)=5X+6Y,则无差异曲线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10.无差异曲线的形状越接近于直线,说明该消费者的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性就越大。
11.在均衡点处,消费者所消费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
12.预算线上的每一点代表了当收入一定时消费者可能购买的不同数量的商品组合。
13.在消费者均衡条件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总效用一定等于他所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
14.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
15.如果在心的消费者均衡状态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低于原均衡状态,则意味着消费者的生活状况恶化了。
三、论述题1.什么是效用?什么叫边际效用?2.你能举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反例吗?3.请解释亚当•斯密提出的“价值之谜”——水的使用价值很大,而交换价值却很小;钻石的使用价值很小,但交换价值却很大。
4.如何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解释“累进所得税”问题?这种解释存在什么弱点?5.请解释边际替代率的含义,并分析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
6.请解释消费者的行为准则。
7.试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区别。
8.假定某人在消费商品X、Y时的边际效用如表2—1,且P X=P Y=2美元。
货币收入为20美元。
表2-1件有何影响?(3)假定当此人消费更多的X时,MU X是递增的,而Y的边际效用仍如表中所示,此时,消费者将如何安排他的消费以使其达到效用最大化?9.(1)解释为什么图2-1中G、D、C和F点不是消费者的均衡点;(2)用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和预算线的斜率解释为什么由点G到点E的移动会增加消费者的满足。
10.表2-2给出了A、B两人在消费X和Y两种商品时的边际效用情况。
如果A面对的X、Y 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X=2,P Y=1;而B因为生活在不同的地区,故面对X、Y商品的价格是不同的。
假定A购买了3X和6Y时处于均衡点,B在购买6X和3Y时处于均衡点。
要求:(1)说明A、B两个存在着互利的交换条件;(2)若A用1Y与B交换1X,A和B各得多少?11.假定某人拥有5000元收入,他用其收入中的1000元可买到100单位的食物,现政府决定把他的无差异曲线从U1提高到U2,如图2-2所示。
要求:(1)请解释政府为达此目的可采用哪几种方案;(2)各种方案的优缺点是什么。
12.试用替代效用应和收入效用解释消费者需求变动的原因,并作图表示。
13.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之间的关系解释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之间的区别。
14.消费者剩余是如何形成的?15.如图2-3、2-4,请分析为何价格提供线既有可能向上倾斜又有可能向下倾斜?图2-3四、计算题1.假定某人决定购买啤酒(B)、葡萄酒(W)和苏打水(S)三种饮料。
它们的价格分别为每瓶2元、4元和1元,这些饮料给他带来的边际效用如表2-3所示。
如果此人共有17元钱可用来购买这些饲料,为了使其效用达到最大,每种饮料他应各买多少?表2-32.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和预算线分别为U=X1X2和3X1+4X2=100,请求出其对X1、X2商品的最优购买量。
3.某人每月收入120元可花费在X和Y两种商品上,他的效用函数为U=XY,P X=2元,P Y=4元。
要求:(1)为获得最大效用,他会购买几单位X和Y?(2)货币的边际效用和总效用各多少?(3)假如X的价格提高44%,Y的价格不变,为使他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收入必须增加多少?4.假定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XY)0. 5,要求:(1)若X=5,则在总效用为10单位的无差异曲线上,对应的Y应为多少?这一商品组合对应的边际替代率是多少?(2)计算上述效用函数对应的边际替代率。
5.假定某消费者在某晚消费香烟(C)和啤酒(B)的效用函数为U(C,B)=20C-C2 +18B-3B2 ,问在该晚此消费者应该消费香烟和啤酒各多少数量才能达到最大满足?6.若某人消费食物、衣服和汽车三种物品(分别用X1 、X2 和X3 表示),它们的价格分别为P1 =1,P2=2,P3=2000,假定此人共有9000元的收入可花费在这三种物品上,且汽车只能以完整的单位消费(即不能买半部汽车),如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是U=5lnX1+4lnX2+ln (1+X3),请问该消费者将如何配置其收入?7.已知某人消费的两种商品X和Y的效用函数为U=X1/3Y2/3,商品价格分别为Px和Py,收入为M,求此人对商品X和Y的需求函数。
8.假定某人把一天的时间用作睡觉(S)、工作(W)和消费(C)三种用途。
他在睡觉和消费中得到的效用函数为U(S,C)=S1/4C3/4。
再假定此人在消费时每小时要花费6元钱,在工作时每小时可赚4元钱,而且他消费时的收入来源于他的工作所得,问:(1)如果此人想使效用最大,他应该各花多少时间用来睡觉、工作和消费?(2)睡觉和消费的机会成本各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