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的处理

合集下载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印染废水是指印染工艺中使用的水经过使用后所产生的废水。

印染废水含有大量的染料、助剂和有机物质,具有高色度、高浓度、难降解、易污染等特点,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印染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三种。

物理方法是指利用物理原理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沉淀法和过滤法。

沉淀法是通过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沉淀下来,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而过滤法则是利用过滤介质对废水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悬浮物。

这两种方法都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但对于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和染料等物质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

化学方法是指利用化学原理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氧化法和还原法。

氧化法是通过加入氧化剂,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从而降低其污染性。

而还原法则是通过加入还原剂,将废水中的染料等物质还原成无害的物质。

这两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染料等物质,但操作成本较高,且产生的化学废物也需要进行处理。

生物方法是指利用微生物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法。

活性污泥法是将废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和分解,从而净化水质。

而生物滤池法则是通过将废水通过生物滤料层,利用其中的微生物对废水进行处理。

这两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染料等物质,且操作成本低,但需要对微生物的生长环境进行严格控制。

综合来看,针对印染废水的处理,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方法。

首先,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其次,再采用化学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染料等物质;最后,再采用生物方法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二次净化,最终达到排放标准。

总的来说,印染废水的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够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四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四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四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随着纺织工业的进展,印染厂废水成为当今严重污染源之一,对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解决印染废水问题,研发出多种废水处理方法,本文将介绍四种常用的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1.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分解、转化和去除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

其紧要流程是将印染废水进入好氧/厌氧生物反应器,通过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最后产生无害的CO2、H2O和生物胶体等物质。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印染废水中的COD和BOD等污染物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去除。

生物处理法具有设备简单、处理过程稳定、运营成本低等优点,但是该方法也存在对废水的处理时间要求较长、对温度、pH值等因素敏感等缺点。

2. 传统化学处理法传统化学处理法是指通过给废水加入各种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污染物得到转化和去除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常见的化学药剂有铁盐类、铝盐类、氯气、过氧化物等。

不同的化学药剂针对不同的污染物并有不同的处理效果,可以依据印染废水中污染物的构成和含量,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处理。

传统化学处理法具有速度快、对多种废水有效等优点,但该方法也存在对废水处理效果收到化学药剂与废水中杂质影响大、处理过程会产生毒性、臭味等问题。

3. 膜分别技术膜分别技术是指利用不同材质、不同型号、不同孔径、不同透过性的膜对废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进行过滤、分别的处理方法。

同时该方法也包括了逆渗透、超滤和微滤等三种不同的膜分别技术,分别适用于处理不同类型的废水。

逆渗透膜处理法的核心是将废水压入半透膜中,过滤出其中的杂质,从而实现印染废水的处理。

膜分别技术具有高效、处理效果好等优点,但是该方法也存在成本高、降温效果受技术限制、膜寿命较短等缺点。

4. 光解降解法光解降解法是指通过光化学反应的原理,将印染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并将其转化成无害的物质。

该方法紧要包括紫外线辐射、臭氧氧化等多种技术,可以快速清除印染废水中的有机颜料、优化水质和提高废水的透亮度。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印染废水处理是指对印染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色素、酸碱度高、悬浮物及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等污染物的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目的。

印染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预处理
印染废水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大颗粒的杂质和沉淀物。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沉淀、过滤和调节酸碱度等操作,以提高后续处理工艺的效果。

2. 生化处理
生化处理是印染废水处理的关键步骤,通过生物降解的方式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通常采用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等生化处理工艺,通过与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将有机物降解成较为稳定的无害物质。

3. 深度处理
深度处理是对生化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目的。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氧化、吸附、膜分离等工艺,可以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难降解物质和微量污染物。

4. 水质监测
在印染废水处理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对废水的水质进行监测和检测,以确保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水质监测可以采用化学分析、
生物检测和在线监测等手段。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运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废水处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并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环保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印染废水处理工艺也将不断完善和提升,为促进印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做出更大贡献。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印染废水是印染行业排放的一种工业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色素、酸碱度高等污染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印染废水的处理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

针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投资成本低,处理效果好,对环境友好。

但是,生物处理法对废水的适用范围有限,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pH值等因素。

2. 化学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是利用化学药剂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通过氧化、还原等反应将有机物分解,或者将重金属离子沉淀。

这种方法处理效果稳定,适用范围广,但是化学药剂的使用会产生二次污染,处理成本较高。

3. 物理处理法。

物理处理法是利用物理技术对废水进行处理,包括过滤、吸附、膜分离等方法。

这种方法处理过程简单,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但是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受到废水成分的影响较大。

4. 综合处理法。

综合处理法是将生物、化学、物理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对废水进行处理。

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但是投资成本较高,操作难度大。

在选择印染废水处理方法时,需要根据废水的具体成分、排放量、处理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为了提高废水处理效果,也可以结合提高生产工艺的环保水平,减少废水的排放量。

总的来说,印染废水的处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处理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达到高效、环保的处理效果。

希望各印染企业能够重视印染废水处理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印染废水是指印染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机物、无机盐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废水。

由于印染废水的性质复杂、污染物种类多样,处理起来比较困难。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1.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将印染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生物转化为无机物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曝气法和人工湿地法等。

活性污泥法是将印染废水引入活性污泥池中,通过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氧化有机物。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果稳定的特点,但需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化学药剂,并且对PH值、温度等环境条件要求较高。

曝气法是将印染废水注入到曝气槽中,通过促进氧气与废水的接触,使微生物能更好地生长和繁殖。

该方法适用于印染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COD(化学需氧量)较高的情况。

人工湿地法是将印染废水引入到人工湿地中,通过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降解和去除。

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效果稳定的特点,但处理周期较长。

2.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通过加入化学药剂来改变废水中污染物的性质,以达到分离和去除的目的。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有中和法、沉淀法和氧化法等。

中和法是通过加入中和剂来改变废水的PH值,使废水中的酸碱度达到中性,减少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该方法适用于废水中酸碱度较高的情况。

沉淀法是通过加入沉淀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到底部,达到去除固体污染物的目的。

常用的沉淀剂有聚合氯化铁、聚合硫酸铝等。

该方法适用于废水中悬浮物含量较高的情况。

氧化法是通过加入氧化剂,使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达到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常用的氧化剂有过硫酸钠、高锰酸钾等。

该方法适用于废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情况。

3.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法是通过物理方法对废水进行固液分离、膜过滤、吸附等,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有沉淀过滤法、纤维过滤法和膜过滤法等。

沉淀过滤法是通过废水中的悬浮物的凝聚和沉淀来去除固体污染物。

该方法适用于废水中悬浮物含量较高的情况。

四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四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四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纺织工业进展重要拦阻之一是环保节能问题,环保的重要问题是废水处理,而约80%纺织废水来自于印染行业。

作为工业废水重要来源之一的纺织印染废水,其处理难度较大,不易处理,本文简要介绍四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详见下文。

一、物理法(1)栅栏法:用于去除废水中纱头、布块等漂物和悬浮物。

重要有格栅和格网、筛网等。

(2)调整池:由于纺织印染废水水质水量变化大,必需设调整池,一般当废水量5000ffd时,调整池停留时间为4h;废水量2000t/d时,调整池停留时间为5h~6h;废水量小于1000ffd时,调整池停留时间为7h~8h。

(3)沉淀池:印染废水的悬浮粒小,故不经其它(如化学)预处理时,不宜直接进行沉淀处理,沉淀池又分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其中前者应用多。

(4)过滤法:在印染废水中接受的过滤多是快滤池,即在重力作用下,水以6m/h12m/h的速度通过滤池完成过滤过程。

二、化学处理法(1)中和法:在印染废水中,该法只能调整废水pH值,不能去除废水中污染物,在用生物处理法时,应把握其进入生物处理设备前pH值在6—9之间。

(2)混凝法:用化学药剂使废水中大量染料、洗涤剂等微粒子结合成大粒子去除,印染废水处理中需用的混凝剂有碱式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硫酸铝、明矾、三氯化铁等。

(3)气浮法:印染废水中含大量有机胶体微粒、呈乳状的各种油脂等,这些杂质经混凝形成的絮体颗粒小、重量轻、沉淀性能差,可接受气浮法将其分别;目前在印染废水整治中,气浮法有取代沉淀法的趋势,是印染废水的一种重要处理方法。

在印染废水中气浮处理重要接受加压溶气气浮法。

(4)电解法:该法脱色效果好,对直接染料、媒体染料、硫化染料、分散染料等印染废水,脱色率在90%以上,对酸性染料废水,脱色率在70%以上。

该法缺点:电耗及电材料耗量大,需直流电源,适宜于小量废水处理。

(5)吸附法:吸附法对印染废水的COD、BOB色去除特别有效,由于活性炭吸附投资较大,一般不优先考虑,近年来有泥煤、硅藻土、高岭土等活性多孔材料代替活性炭进行吸附的,对印染废水宜选用过滤孔发达的活性吸附材料。

印染废水治理有哪些方案

印染废水治理有哪些方案

印染废水治理有哪些方案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印染废水治理方案:1.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方法是最常见的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之一、它包括沉淀、过滤、蒸发和离心等过程。

其中,沉淀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添加絮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固体与其结合,形成较大的絮凝物,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2.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方法针对废水中的染料和有机物进行处理。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氧化、还原、沉淀和配制特殊药剂等。

例如,可以使用氯氧化剂对印染废水进行氧化处理,将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降解染料。

3.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生物滤池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培养合适的微生物群落,让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最终达到净化目的。

4.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较新的印染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超滤、反渗透和纳滤等。

膜分离技术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染料和溶解有机物,具有处理效率高、设备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5.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将氧化剂与照射光源结合的处理方法。

常用的高级氧化技术有臭氧氧化、紫外光/过氧化氢氧化等。

高级氧化技术能够有效去除印染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和染料。

6.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一种通过树脂将废水中的离子交换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和有机物,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离子交换法可以用于废水的脱色和酸碱中和。

需要注意的是,单一的废水处理方法可能无法彻底解决印染废水的问题,因此通常需要采用多种处理方法的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处理系统。

此外,处理印染废水时应注意资源的回收利用,如从废水中回收和再利用染料和其他有价值的成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印染废水处理技术是通过多种方法对印染废水中有害物质进行去除和分解的过程。

目前印染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物理处理。

下面分别对这三种印染废水处理技术进行介绍。

一、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的力量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常见的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沉淀法、吸附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等。

1. 沉淀法沉淀法是将有害物质与沉淀剂作用,使其形成沉淀,并将其从废水中去除的过程。

常见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铝等。

2. 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吸附有害物质,将其从废水中去除的过程。

常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聚合物等。

3. 氧化还原法氧化还原法是利用氧化剂将有害物质氧化成无害物质的过程。

常见的氧化剂有氯气、臭氧等。

4. 离子交换离子交换是将有害离子与反离子交换树脂作用,使其形成复合物并去除的过程。

离子交换法是一种有效的废水处理技术,能够去除重金属等有害离子。

二、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分解、去除有害物质的过程。

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接触氧化等。

1. 好氧处理好氧处理是将废水与氧气充分接触,利用微生物进行降解和分解有害物质的过程。

好氧处理适用于COD浓度较高的印染废水。

过滤法是将废水通过过滤器过滤,利用滤器的孔径大小将有害物质去除的过程。

适用于悬浮物含量较高的印染废水。

3. 膜分离膜分离是利用微孔膜或超滤膜进行过滤和分离的过程。

适用于印染废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情况。

总体来说,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应根据废水中的有害物质的种类、浓度、水质情况等具体情况进行相应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印染废水处理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确保废水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损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染废水的处理目录一、工程概述 (3)二、设计资料 (3)三、处理方案的确定 (3)3.1基本工艺路线的确定 (3)3.2主要预处理工艺选择 (4)3.3生化处理工艺选择 (5)3.4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6)3.5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7)3.6污水处理站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10)四、主要设备及参数 (10)表4-1主要工艺技术参数 (10)表4-2主要构筑物表 (11)表4-3主要设备表 (11)五、工程内容及报价 (11)一、工程概述印染加工的四个工序都要排出废水,预处理阶段(包括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等工序)要排出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和丝光废水,染色工序排出染色废水,印花工序排出印花废水和皂液废水,整理工序则排出整理废水。

印染废水是以上各类废水的混合废水,或除漂白废水以外的综合废水。

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较低,废水的色度很大,CODcr浓度很高,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水质水量变化幅度很大。

国内普遍采用生化法处理印染废水,对于水资源紧缺,排放要求高的地区采用生化与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减小废水污染物的排放量。

印染废水处理一般都要设置调节池,以调节废水不同时段不同排放量对处理构筑物的冲击;由于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较低,往往设置水解酸化池降解高分子物质。

本工程采用印染废水和生活污水混合处理,这样可大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二、设计资料(1)废水水量:35t/d (厂方提供)(2)废水水质:COD≤2144mg/L;BOD≤332.7mg/L;SS≤521mg/L;pH值为9.8;色度4096 (3)排放标准:执行《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中的二级标准,即COD≤180mg/L;BOD≤40mg/L;SS≤100mg/L; NH-N≤25mg/L;硫化物≤1mg/L;3pH值为6~9;色度(稀释倍数)80。

三、处理方案的确定3.1基本工艺路线的确定印染废水治理工艺流程中,是由若干不同作用的治理单元组成的,为了满足流程的处理效果,要求各个单元均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去除污染物的能力。

由于纺织印染企业产品生产的多样性及生产工艺的多变性,使排放的印染废水也处于经常变化之中。

纺织印染生产工艺包括对纺织材料的前处理、染色、印花和后整理过程。

各过程产生的废水既含有剩余染料,又含有相当量的助剂及纤维上被去除的各种天然有机物和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

因此,印染废水总体上属于含有一定色度、一定量难生物降解物质的有机性废水。

对比设计水质:COD≤2144mg/L;BOD≤332.7mg/L;SS≤521mg/L;pH值为9.8;色度4096和处理出水水质:COD≤180mg/L;BOD≤40mg/L;SS≤100mg/L;NH-N≤25mg/L;硫化物≤1mg/L;pH值为6~9;色度(稀释倍数)80,可以看3出该废水主要以有机物为主,不含有有害物质,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差。

各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为:CODcr86%,BOD84%,SS75%,色度96%。

5本工程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沉淀”的处理工艺,废水首先经过水解酸化池将难生物降解物质变为较易降解物质,将大分子物质变为小分子物质,使废水达到好氧处理可接受的浓度,经过生物接触氧化去除大部分有污染物机物,同时去除一定的色度,最后经过混凝沉淀池进一步去除色度和降低废水的COD、BOD值,确保废水的色度和COD指标达标。

本工艺具有工艺成熟、投资省、占地少、污泥产量少、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

3.2主要预处理工艺选择3.2.1调节池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各个工艺单元都需要相对稳定的工作状况。

由于纺织印染特有的生产过程,造成废水排放的间断性和多变性,使排出废水的水质和水量在一日内,甚至每班内都有很大的变化。

而废水处理设备都是按一定的水质和水量标准设计的,要求均匀进水。

废水水质和水量的变化将对处理设备运行状况产生冲击,因此为了保证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废水进入处理设备之前,必须预先进行调节。

将不同时间排出的废水贮存在同一水池内,并通过机械或空气的搅拌达到出水均匀的目的,特别是废水水质的调节尤为重要。

在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均设有调节池,而且保证一定的调节时间。

调节池或仅调节水质,或进调节水量,或两者兼有。

此外,调节池尚具有预沉淀、预曝气、降温和贮存临时事故排水的功能。

3.2.2水解池污水经过水解反应池后可以提高其可生化性能,降低污水的pH值,减少污泥产量,为后续好氧生物处理创造有利条件。

因此,在用水解池代替初沉池或者在好氧生物处理构筑物前增设水解池,将提高整个系统对有机物和悬浮物的去除效果,尤其对难降解的有机工业废水,包括纺织印染废水,其效果更为显著。

由于污水含有燃料、助剂、纤维类等难降解的苯环类或长链大分子物质,在水解阶段被胞外酶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另外,还能有效降解废水的表面活性剂,较好的控制后续好氧工艺中产生的泡沫问题。

水解反应池有较高的SS、BOD、COD去除率:在停留时间相近的情况下,水解池对SS、BOD与COD的去除率明显高于初沉池。

因此采用水解池作为一级处理,出水水质将比初沉池有较大改善。

水解反应池与初沉池处理效果对比池型水解反应池平流式多斗沉淀池停留时间/h 2.5 3 3.5 1.67 2.22 3.33COD去除率/%43.0 41.3 40.6 --- 28.9 ----BOD去除率/%29.8 33.1 28.1 18.0 12.0 17.0SS去除率/%82.6 74.8 79.0 42.0 40.0 47.03.3生化处理工艺选择印染废水处理法中,目前国内外仍以生物法为主。

这是因为印染工业废水含有大量可溶性能被生物氧化的物质。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所的李锋等人曾对国内77个印染厂进行调查发现,活性污泥法的使用最为普遍,其次为生物接触氧化法。

这是因为活性污泥法既可以分解大量有机物,又可以去除部分色素,还可以调节pH值,而且运转效率高而费用低,出水水质也好。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之间的一种生化处理法,通过强化充氧及微生物降解作用以提高处理效率,因而兼有两种处理法的优点:生物量高(附着生物膜量可达8000~40000MLVSS/L),有机物的去除能力强;对冲击负荷的适应能力强;产生的污泥量少,污泥颗粒大,易于沉淀,不产生污泥膨胀;操作简单、运行方便、易于管理。

本工艺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作为生物处理手段。

好氧生物处理对BOD去除效果明显,一般可达80%左右,但色度和COD去除率不高,尤其如PVA等化学浆料、表面活性剂、溶剂及匹布碱减量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但使印染废水的COD 达到2000~3000mg/L,而且BOD/COD也由原来的0.4~0.5下降到0.2以下,单纯的好氧生物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出水难以达标;在好氧生物处理之后还应辅以化学处理技术。

化学处理主要是采用投加一定量絮凝剂,通过药剂的水解、电中和、凝聚架桥作用,而继续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同时对色度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在生物处理之后采用化学处理,由于污染物含量较低,投加药量相对较少,在满足达标排放要求时,可降低运行成本。

从我国已建成印染废水处理工程效益分析,当处理相同废水量时,采用生物处理工程的一次性投资高于采用化学处理方法的投资,但是其运行成本则低于化学处理方法。

3.4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该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对该处理工艺流程作如下说明:a.格栅:格栅是一种最简单的过滤设备,由一组或多组平行的栅条制成的框架,斜置于废水流经的渠道中。

格栅设于污水处理所有构筑物之前,或设在泵站前,用于截留废水中粗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防止其后处理构筑物的管道阀门或水泵堵塞。

本工艺采用回转式机械格栅以去除较大的悬浮物。

b.调节池:由于该工程废水中含有硫化黑颜料,硫化黑颜料本身含有硫,而且污水偏碱性,对后续生物处理冲击较大,通过加酸可调节pH值,而且去除部分硫。

当采用靛蓝染料代替时则不需加酸,这样也不会增加成本。

c.水解酸化池:水解反应单元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改进型,采用独特的结构,靠水力条件在反应池内形成污泥床层。

二沉池的剩余污泥从水解池排出,进入浓缩池,经12~24h浓缩后直接脱水处理,由于水解池中的污泥停留时间可达15~20d,且处于厌氧状态,因此污泥得到了很好的稳定,既减少了整个流程产生的污泥量,又增加厌氧区降解有机物的能力。

d.生物接触氧化池:经水解反应器处理后的出水进入好氧处理构筑物,污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是厌氧水解酸化后的产物。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以生物膜为主净化废水的一种处理工艺。

它利用固着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吸附和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

但又有其独特之处:①生物量高:对纺织印染废水,实测生物量达11~14g/L,远大于曝气池中混合液污泥浓度,因此其容积负荷高。

②污泥龄短:一般Ts=1~2d,说明生物膜的更新速度快,活性大,吸附和氧化有机物能力强。

③丝状菌多:其生物膜是以丝状菌为骨架组成立体网状结构。

水中溶解氧容易进入膜的里层,有机物的氧化速率高。

④无需污泥回流,产泥量小。

e.混凝沉淀池:废水经过水解和好氧处理后,水中仍含有一些未降解的物质,采用混凝沉淀工艺,进一步去除色度和降低废水的COD值,确保废水的色度和COD指标达标。

将混凝沉淀放在处理流程的最后,主要是因为:经水解和接触氧化池之后,水中的污染负荷大部分已被生化单元去除掉,混凝沉淀池的负荷已较小,可大大减少所加混凝剂的用量,以降低运行费用。

f.污泥浓缩池:采用平流式污泥浓缩池。

3.5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3.5.1格栅设计格栅沟为厂方原有设计计算:Q=35t/d,Kz=1.8按1day=8h计算,则最大设计污水量Qmax=63t/d污水沟断面尺寸300mm×150mm3.5.2调节池设计根据生产废水排放规律,调节池停留时间取12小时。

采用半地下式,数量为一个。

设计计算:调节池调节周期T=12h=12×35÷24=17.5m3调节池容积V=TQH调节池有效水深h=1.5m调节池规格3m×4m×1.5m=18m33.5.3水解酸化池设计水解酸化池设计主要是确定其有效容积。

该水解酸化池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改进型,采用独特的结构,靠水力条件在反应器内形成污泥床层。

与UASB相比无需设置三相分离器。

反应器容积一般按有机负荷或者水力停留时间进行计算,这里采用有机负荷法计算。

(1)反应器容积计算公式为:V=Q*S0/qV:反应器的有效容积,m3;Q:废水流量,m3/d;q:容积负荷,kgCOD/(m3*d),这里取q=3.5 kgCOD/(m3*d);S0:进水有机物浓度,g COD/LHRT:水力停留时间,h,取HRT=8h;所以V= Q*S0/q=35×1.196/3.5=11.96m3取12m3(2)反应器的几何尺寸V=3m×3m×1.5m3.5.4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设计接触氧化池的容积一般按BOD容积负荷或者接触时间计算,这里采用停留时间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