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路名特点

南京路名特点
南京路名特点

南京地名不但有特点,而且特点极其鲜明。南京地名特点之一:厚重的古都特色,特别是明都特色。记得大学时代的一个外地同学曾经说过,南京的地名有太多的门,让人犯晕。当时听了感觉一怔,对于我这个长期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来说,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个特点,后来随着阅历的增长,发现确实如此。南京包括现存的城门和已经消失但地名仍在的城门名,应该在40个以上(没有细数过,内13,外18,再加上宫城如:午朝门、后宰门和后来新开的门如集庆门、玄武门)。可以说,一个在南京城里生活的人,几乎每天都在和这些”门”打交道,您住城外?那您是在中央门外、中山门外、中华门外还是汉中门外?而笔者现在工作的地方,就在外18城门之一——安德门。说起来,南京人真的应该感谢朱元璋这个草民皇帝呢!谈到明朝给南京带来的地名,还不止这些。像明故宫、鼓楼、朝天宫、明孝陵(包括周边的一系列地名:下马坊,孝陵卫等等),夫子庙旁的钞库街,那可是大明朝的“央行”所在地。像小营、后标营等等这些不一而足的地名,不列举了。明以前的六朝时期由于年代久远和战乱的缘故,留下的痕迹不多,但一些地名仍保留下来,如:石头城。但现在位于清凉门旁的石头城似乎并不是古石头城的遗址,现在的石头城是杨吴时期留下来的。而孙权时代的石头城据考证应该是现在的挹江门旁的八字山一带(个人同意这种看法,因为那里更靠长江,而且诸葛亮说“石城虎踞”,那里比清凉山形状更像老虎)。与此相似的例子还有台城。台城本是六朝宫城的简称,在那时候又代指朝廷。南梁时期,著名的“侯景之乱”围困的就是这里。隋唐时,南京地位下降,台城被废弃。唐代著名诗人韦庄也因此留下了“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的名句。也可能是他误导了后人,人们就以讹传讹的把玄武湖南的一段的明城墙叫做台城了。不过现在的台城风景倒是绝美。民国时期也给南京留下了一些地名,如中山陵、中山路,中央路,总统府等等。也有些解放后改名的:如国府路改名长江路,我倒觉得恢复旧名也无妨。南京不作为都城的时候,也留下一些地名,如一中门口的府西街,就是因为清朝的江宁府所在而得名。长毛之乱后,这里还一度成为两江总督的驻在,赫赫有名的“刺马”(也就是《投名状》)故事的原型)就是发生在这里。此外还有大行宫等等。南京地名特点之二:浓郁的文化气息,特别是文学特色。南京有一条很短,但是文化含金量特高的河流:秦淮河,她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南京。和秦淮有关的地名,也是非常多的。如桃叶渡,淮清桥,东水关、镇淮桥等等。就算是全国闻名的夫子庙也是和秦淮河息息相关的。而这每一个地名几乎都能带来一串文化掌故。与此类似的还有长干里、长干桥等等。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说的就是这里。还有曾住过旧时王谢的“乌衣巷”。我上中学时,夫子庙和乌衣巷还没有像现在这样俗气。我虽然熟读刘禹锡的这首诗,但也不知道乌衣巷的具体位置。有次骑车到夫子庙玩,回家时不知怎么稀里糊涂的转到了一条幽深僻静的小巷里,那天我记得刚下过雨,空气特别清新,巷子里都是些普通民宅,两边几个老大妈坐在那里边做家务边聊天,我刚准备去问路,无意间突然看到了蓝色的路名牌——乌衣巷,那种震惊和温暖的感觉我至今仍然记得,就像见到了一个从未谋面,但却神交已久的老朋友一般,原来乌衣巷就是这条不甚起眼的小巷!我也因此真正体会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意境。可惜了现在夫子庙的乌衣巷,充满商业气息,完全已经没有那种味道了。还有一些地名反映的是南京的文化特色,如三元巷得名于明朝嘉靖年间的大将尹凤,他参加武科举考试,乡试、会试、殿试皆名列第一,“连中三元”,故得名;这是武状元,还有文的,位于秦淮区夫子庙附近的“状元境”、“秦状元巷”、“状元里”等,就是因为清朝状元秦大士的故里得名(现在秦大士故居在整修,也不知修好了没有)。当然他还有个更著名的状元祖先——秦桧(也有说状元境得名于秦桧),不过这个名就不光彩了——“千夫所指的卖国贼”,在这里我无意替秦桧翻案,但是要没有宋高宗赵构的私心作怪,纵容甚至是授意,秦桧也翻不起这么大的风浪。南京的路名也有很强的历史文化特色,如南京人俗称为“城西干道”、“城东干道”的快速内环西、东线,他们的正式名称分别是极有气势,也极有来历的虎踞路和龙蟠路。城南的几条东

西向道路则分别以南京的旧称为名,如白下路——建邺路、建康路——升州路;集庆路、应天路等等,让人便于记忆,也有历史感。我很反感的就是把一条城市里的路名简单的用起点和终点各取一字来凑数了,很不幸,我们也有这样的路名。南京地名特点之三:鲜明的地域特色,特别是山水城林特色。南京身处江南,水网密布。和水有关的地名特多。除了长江、秦淮这两条母亲河以外,还有一些小河沟和湖面。如金川河、玉带河、十里长沟、清溪、进香河、明御河;再如玄武湖、莫愁湖、西家大塘、白鹭洲、月牙湖、花神湖、紫霞湖、前湖、琵琶湖等等。与此有关的当然还有桥:长江大桥(我个人坚决反对二桥、三桥之类的路名桥名,一点没有文化气息,和美国这种没有历史的地方差不多。希望二桥、三桥能改名,而在建的四桥会有一个正式的名称,不要再重蹈覆辙了)。再如,一些小桥,或者没有桥但仍然存在的地名:中山桥、惠民桥、迈皋桥、铁心桥、七桥翁、三山桥、石城桥、西桥、竺桥、珍珠桥、浮桥、莲花桥等等。最有意思的桥名当属位于虹桥附近的“三步两桥”,据说这里原有“三铺”,“两桥”,故得名,结果后来以讹传讹变成了“三步两桥”,不过现名可比原名有诗意得多。南京地处江南丘陵,山多;以山为名的地名也很多,除了钟山、栖霞山以外,雨花台也得自山名,再如幕府山、北固山、聚宝山、青龙山、方山、东山、云台山等等。城南的菊花台、石子岗也得自山名,石子岗南部的一座小山头叫乌龟山,金庸小说《碧血剑》里提到的“浡泥国王墓”——据说是全国现存唯一的外国国王墓葬就在此山脚下。很多年前,我曾同女友曾步行到这个当时还没有开发的地方去“发现浡泥国王墓”,现在那里已经变成文莱风情山庄了。除了以上的地名以外,南京还有一些有特点的地名,如:螺蛳转弯等等。再比如,由于工作关系,常要到宁海路去,宁海路靠北京西路有一条巷子叫“三省里”,取“吾日三省吾身”之意,而省检察院和反贪局就在这里,让那些被抓的贪官在这里“三省吾身”,倒是有趣得紧

南京东路商业步行街详细规划

南京东路商业步行街详细规划 获奖年份:2000 所获奖项:一等奖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背景 上海南京东路商业街有170余年的历史,以其繁华被誉为“中华第一街”。世纪之交,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购买力的增强,人员流动的更加频繁,使南京东路面临更广阔、更具潜力的前景。近年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尤其是继一号地铁运营后,二号地铁的投入使用,使南京路购物环境逐步完善。但是,由于上海全面展开的旧城改造和商业中心、副中心建设,使南京东路在商业规模、商业效益等方面的传统优势被逐渐削弱,南京东路高地价、高密度、少公共空间、少绿化,以及交通低效的矛盾日益突出。 规划主要内容 一、南京路商业功能结构。规划未来南京东路地区格局呈立体的空间网络形结构。其中南京东路将是综合性、多层次的商业街,其周边将形成一系列的专业街、特色街。南京东路商业布局由东向西,形成四个不同特色的区段及三个高潮地段。 ●外滩——河南路,以外滩金融贸易区为背景,形成以中高档旅游、文化、餐饮为主的区段,以“洋”为特色。 ●河南——浙江路,以一系列中、大规模的专业、特色商厦为主,建成功能齐全的区段,以“专”为特色 ●浙江路——西藏路,依托历史上形成的“四大公司”,以及新建的“新世界城”、“万象国际广场”等,形成以大型百货商厦为主的中国乃至世界上百货店最集中的区段,以“全”为特色。 ●西藏路——黄河路(延伸至南北高架),以一系列的旅游、餐厅、文化设施,结合人民公园、人民广场等构成较强旅游文化功能区段,以“游”为特色。 ●由东向西,分别在河南路、浙江路、西藏路形成三个商业活动的高潮区,并以若干座大型百货商厦形成吸引中心(如引进国际著名的百货公司)。 二、步行街的规模和范围。通过对南京路地区道路交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特别是可达性、原有交通的替代能力的分析,确定步行街的规划范围为东起外滩,西至黄河路,全长约1.9公里,南北分别以九江路、天津路为界,纵深约200米左右。近期实施河南中路以西段至黄河路段,全长约1.4公里。 三、步行街的形式。由于南京东路步行街规划距离较长,且位于市中心交通最复杂的地区,宜区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形式。 ●河南中睡——西藏路段,采用以地面为主,地下、空中相结合的立体步行网络与车辆交通,实行空间分离的形式,建立以地面为主,由地面、空中、地下共同组成的立体商业步行风格。 ●西藏中路以西段,按照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要求,组织购物、游憩、社会交往和地区性交通诸要素,采用特殊设计的车行道(包括线型、铺设)以降低车速,从而形成步行广场为主的城市开放空间。 ●河南中路以东段,按行人优先的原则,采用特殊设计的车行道(包括线型、铺设)并有选择地对车辆(车种、车速和时间)开放的准步行街形式。 四、空间形态设计 1、建筑风貌。正确对待保护与改造的关系,尊重前人和历史文化遗产,是南京路建筑形态设计的关键。南京东路步行街建筑风貌呈现三个不同特色的区段: (1)河南路——外滩:属外滩建筑风貌保护区,一系列建于本世纪初的金融、办公大厦构成

浅析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设计

浅析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设计 摘要:上海市南京路是极富历史文脉和商业价值地著名传统商业街 .全面介绍了南京路步行街建设实施方案,并结合实践经 验和现代商业步行区地规划理论,提岀了步行街区地发展构想,以及对目前步行街热”地看法. 关键词:南京路 步行街 设计 南京路是上海最繁华地商业街,是上海地城市标志之一,是中央商务区地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10 0多年 地历史.为促进中央商务区地完善,适应人民群众消费水平和要求地提高 ,重塑和强化“中华商业第一街”地 形象和地位,上海市人民政府于1998年8月正式宣布了关于建设南京路步行街地决定 商业、旅游、文化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充分发挥其购物、旅游、商务、展示和文化等功能 集购物、餐饮、旅游、休闲为一体地环境优雅、文化层次高、具有世界一流水准地步行商业街 路步行街由黄浦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黄浦区城市规划管理局组织牵头该工程地规划设计 开征集设计方案、专家组评审地方式 ,确定法国夏氏建筑师联合事务所和法国拉德芳斯公司合 作设计地方 案为中选方案.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黄浦区城市规划管理局共同承担总体方案地深化和施工图设 计. 一历史沿革及建设背景 南京路已有10 0多年地历史 ,它地前身是“派克弄” ,1 8 6 5年正 式命名为南京路.1 9 0 8年,南京路开通有轨电车,路面采用铁藜木铺设,其后地2 0?3 0年间,南京路迎 来了历史上第一个发展高潮,即由原来地小商摊、小商店转向大型百货商厦 ,相继建成了和平饭店、四大公 司、国际饭店等建筑,为南京路日后地发展奠定了基础 .9 0年代,随着我国地改革开放,南京路出现了第二 次发展高潮,纷纷建起新型地综合性商业楼 ,使南京路地面貌有了翻天覆地地变化 .1995年7月15日, 南京路实施周末步行街,拉开了南京路功能开发地序幕. 南京路步行街地设想已经形成了多年,但由于南 京路是上海市主要地东西向交通干道 ,其周围又没有相应地道路取代其交通功能 ,因此该设想一直未能实现. 1 9 9 7年,黄浦区人民政府斥资完成了九江路 呵南雜一匹邃..祜 地拓宽工程,继而于1 9 9 8年拓宽辟 通了天津路 四厂铸一浙江得, ,另外大容量 公共交通地铁二号线当时也即将竣工通车 ,步行街正位于地铁河南路站和西藏路 <人民公园)站地区间段 上,这些都为南京路步行街地实施创造了条件 二设计简介 1指导思想、功能定位和设计原则 L 福寻;爲 学习借鉴国外商业街建设地成功经验 ,充分展现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地形象特色 ,继 承和延续南京路商业街地历史文脉 ,以人为本,用现代地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地 城市商业环境. 南京路步行街地建设要体现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 ,要把南京 路建成集购物、旅游、商务、展示和文化五大功能为一体地全天候步行街 . 紅 诡评总期 南京路在 10 0多年地发展过程中,造就了各种风格地建筑,而且建筑物高低错落,建筑界面凹凸不齐,广告招牌大 小不一、形式各异,由于道路拓宽,还留下一段骑楼.但正是这种无序中地有序 ,为南京路带来了其特有地 生动场景.因此,在步行街设计中应尽量保持和发挥这种特性 ,步行街地路面铺设、家具小品布置应简洁有 序,使无序和有序有机地结合 .据此,确定了以下设计原则:①按照内涵式推进发展 ,不搞外延式发展,要把 南京路地特点综合发挥出来 ,不是大兴土木,而是更有品位,更具特色.②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南京东路步行街 规划范围从外滩至黄河路,一期工程完成西藏路至河南路段地建设,应为今后步行街地全线贯通创造条件.③ 步行街地空间环境景观设计应与道路两侧街坊地建筑物 地空间融为一体,要向支路延 伸,使步行街向纵深发展.④南京东路地下管线原则上不再翻排 ,但对于步行商业街功能上所需管线 然P 雨水管、电力址缆、电讯电缆、宽帶网比纤尊 应子以充仆考虑.⑤南京路步行街地路面布局应打 破传统地横断面形 式,采用一块板布置,取消上、下街沿,改变原有狭窄地步行空间 .路面结构能满足慢速观 ,对南京路现有地 ,把南京路建设成 . 南京 .通过向国内外公

(整理)中国部分主要商业步行街介绍.

中国部分主要商业步行街介绍一.北京——王府井商业步行街·全国第一商业步行街二.北京——西府景园·彩福街 三.上海——南京路商业步行街·中华商业第一街四.上海——淮海路商业街·高雅购物街 五.上海——衡山路酒吧街 六.上海——浦东世纪花园社区商业街 七.天津——金街步行街·中华第一步行街 八.南京——女人街 九.杭州——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 十.杭州——信义坊步行街 十一.苏州——观前街步行商业街 十二.武汉——江汉路步行商业街·全国第一长步行街 十三.广州——北京路商业步行街 十四.广州——保利香槟花园·波尔卡商业街 十五.深圳——东门步行街 十六.重庆——解放碑商业步行街·中国西部第一街 十七.重庆——龙湖北城天街MALL 十八.成都——春熙路商业步行街·西南第一街 十九.昆明——昆明走廊 二十.昆明——同仁街

一.北京——王府井商业步行街·全国第一商业步行街 王府井大街地处天安门以东是一条南北走向的长街,全长1800多米。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60年代,距今已有700多年了。明代,这里建了十个王府和三个公主府,故称为王府大街。 自1992年起王府井就开始悄悄地改变着自己的面貌,而99年的9月,在经历了“八年抗战”之后终于以崭新的面貌和世人见面了,改造后的王府井大街,形成了”金十字”的构架。以金鱼胡同西口的十字路口为中心,朝东是宾馆饭店一条街,向西是小吃休闲一条街,面南是繁华商业步行街,往北是娱乐文化一条街。是集购物、体闲、文化、娱乐、旅游、餐饮、商务、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步行街。 王府井大街的整治规划,将其定性为“北京商业第一街”,也称金街,商业风格以“现代”、“新潮”为主,整治改造后的王府井大街,从金鱼胡同到与长安街相界的南口,810米长略呈波浪型的大街两侧分布着十二个大型商场,除原有的百货大楼、工艺美术大楼、穆斯林大厦、外文书店、协和商场、新东安商场外,还新建了百货大楼新楼、东华服装、明辉大厦、好友世界、丹耀大厦、东方广场等六个大型购物娱乐商务综合性商厦,大型商场一条街的格局在北京可谓是独一无二的。 走在王府井大街上会让人感到设计者无微不至的关怀,累了,街上有独立的座椅,可以让你随时坐下来休息;想打点话,大街两侧9组18个的IC卡电话亭会方便你与朋友联络;每隔40米一个的垃圾桶让你可以随时处理掉手中的垃圾;想问路,街上的大小指示牌会为你指点迷津。

南京路步行街的市场定位

南京路步行街的市场定位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目前存在着特色商品欠多,商业氛围欠浓,文化品位欠高,硬件设施欠全这四大主要问题,从而导致它的商业功能弱化。根据问卷调查的有关内容与数字显示,南京路步行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有许多潜在的顾客。南京步行街的主要消费者是青年朋友,因此我们还可以开发中老年人市场。根据顾客来步行街的目的和商品的选择消费,我们可以适当调整步行街的产业结构。 一,制定发展规划。 将南京路步行街打造为购物,旅游,文化,娱乐,餐饮等多元化的区段。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适时把步行街延伸到南京东路外滩,同外滩景点连成一片。 二,完善整体布局。 根据主要消费人群,南京路步行街应主要以中档商品为主。对不同档次的商品进行分区管理。西藏中路至浙江中路口这段,以中档和中档偏高商品为主;浙江中路至河南中路口这段,以中档和中档偏低商品为主。 三,强化商业功能。 商业步行街的主要功能就是商业功能,它的营业额是主要的鉴定指标。所以在吸引顾客消费方面要下足功夫。步行街要尽可能首先展出和销售其他地方还没有的产品,商品与服务的更新要快,一些为市场摒弃和淘汰的产品及时为具有“特色”,“新鲜”的商品所代替,常展常新。且其方针为“一本市为主,兼顾外地”,要提倡产品的多样化,适合不

同的消费人群,尽可能的挖掘潜在顾客。 四,丰富旅游资源。 南京路步行街是国内外客人来沪的必游之地。为增添步行街的风采,应该外挖掘历史的人文景观,丰富新的旅游资源。如举办旅游文化节等活动;开设南京路历史纪念馆;展示历史性的人文景观;扩大旅游纪念品的供应。 五,提升文化品位。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标志的南京路步行街,应该把文化品位提升得更高。将优雅艺术融入到商业街,举行些如雕塑展,绘画展的活动,在步行街开设一到两个图书馆与书店,用以满足观光旅游顾客的休闲与教育需要。 六,加强硬件建设。 增设全天候的避雨,防晒设施。在步行街的一侧,可增设有顶棚的图片陈列长廊之类的文化设施,既能避日晒雨淋,又能添高雅情调。钱少广告牌数量,增加橱窗数量,还原建筑物本来的面貌。同时设立便捷的购物点,方便游人进行选择购物。 希望以上措施能将南京路步行街打造成名副其实的购物,旅游,文化,展示,商务等各项繁荣,繁华的中华商业第一街。 班级:金融 姓名:李彦霓 学号:2010050135

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设计

新嘲E∞n* 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设计 TheDesignofNaniJngRoadPedeshianMallinShangha 月Ⅲ%严伟“≈孟海" ZhoLJShuLinYa[/We]LiuYanMengHaim[ng №g一一㈣踟*。口……91I_¨t!#一…《J≈目≮,‘J#……"螂……aR8g‘£自。R一{n&n一#日#’一##.1i“日∞女{2rFoi№a㈣m{‘”HT…^c_Nani:n9Ro…inhalohⅢ;che。…usrad【o““5hwp““reetwh…is。hinh≈t0r0cu【…ral…mercHvalueTh0a__iole“cro】ucos【、en1口…n1n9desg…ann0ROa…es"8r1M±¨口q∞bLheu’…d1“1Eexgandingto…】ed自smanShoppingarea…fd…thepr目‘。‘*xe…dmcx】ernm~m…11m自rca00dosm…reap自rlnlqalde∞『…”…、er…1口edes’r……1。ROad∞cr}r…c…㈣u∞d…㈣H…e1…1jc…㈨凑蠖

商业≯§%箨筑 }……1“—!㈣…—L4k’!L———J…i… 7;£断mi镕}L‰{I*Ⅺ枷g≈自j镕t#^镕E t*};。☆**z《镕。o}自#口≈女a}d绷R&目£#■¥58^煳碱-i镕^1…、嘲^ti}自目㈣§㈣±a“《目iB&目R‘}目a Ⅱ,*“㈣#i*£*#}目 ㈣∞自l《i≈。19974{‰md*%im,}i#E‰,I二**#b≈*。■Md} 目自E^R黼日±《7,。1_镕镕#b*m“删,h㈣j目Et}《*日t。!*『∞*女§镕 {_可自镕im镕)∞*iI#,《镕∞T#£^i《镕}F£镕 《自自E5%T#h女∞自¥#训9984#%槲i{镕(口&t&*&^々二}}《*i‘i a二。月},‘±**刚目擞一镕*j镕)1∞蝴#^=#㈣*”。i}&g目t‘im*目m#“ %#A《*j自eⅡ镕嗽镕{』*#£々目*#R≈㈧日d¨£m*§#。uj*”^#i‘}㈣≯%={n;m#目d##∞gi%{自*Ⅺ一d±自目∞∞㈣& %;¨m”##Ij’,}’*=*Ⅻ&《】∞㈣女%,{自i7I#^*±mR*±mC女Ⅲ=m&‘№#■m#tjDⅡR目{^i%Ⅺ*{#日*≈*《&&。川J1h;jL/m】ⅡH{%¨*月。自E㈣R±tg《1自自4自自tMf%4d±1*Ⅱ镕,、“**T*鳓t¨5.镕|#**tmd&?§#。A目¥{口十#*自Ⅱ*#№iii≈{}’☆t^n,%自4n=*”*n:i”篓:i惫雾;篙i;雾:黧裂撩翥 1*}g#自n㈣㈣}HZ*{自, £Ji&≈…00w,Enf女 {1}#{g口{i*镕目”≤自#镕±‘i自“镕自僦^二*自十H,m^^i∞¥t4 *&&#*#《自%%,≈j}BH}。t月《自#㈣t;H#,p。¥㈣¥∞洲1㈣#t≈*女i_^自“it*¥≈自栅n!±T∞*&女月iH"i月∞}n+目7}h∞∞《mq£#自;镕自』*∞■±i#ot}#±目。镕j镕#《*i}%。 H【■^女¥月MR∞Ⅸ”qeⅫ1§Mmm《*f日f,女《口ni㈨** &删dt自S{#{|日£n#Ⅲ自”tg##t摊n£e目(1)《自j自女镕州,※t#n≈n*《。m目*}≈㈣。E目n{^i月#**mti±T龇C2}≈&㈣i§##*iim∞±*日&&。*。,目≈i目*目“&*?E∞4 ㈨㈣目”*Ⅱ十目{o&B gi¨々j删∞*i{自t,BEm自…揪“J自*^{E自}镕&&#∞‰m。±*“wm{∞d镕,^£*”m.㈣u%镕_[1 3m”& n”、*§衙"舭^口№i*{镕i}E}自^∞i自t#…!i*#±#“■±t自±^R’#∞。z#n目t],㈣*jr%%《#*月镕女&镕*‰u自*7mc3)&*jⅢ自i&{1。。黯nnf##≠}女;r*自f~{¥∞mxfm。%*&Hjv72m}}}i“a8…t#J自#m;口n自{∞#tcH*e 4蝴*§£《l}十口日#Ea*删‰女≈。Ⅲ%*42 e*☆**。《g№#08%。*#tjlT},r自日*^m5{自镕,‘,☆稍{女《月(蚴…}i§镕镕‰啪t§s自‘《镕Ⅲi、《*月十g嘲*】1镕÷K 10。。建‰女m#;§{十*,%m*Ⅱ __目*#,∞i£t#£^㈣镕*i1828m,§月№#3驸槲&,**&‰±m#;i;^自镕镕粥##}*一H『n’。i*镕“女i《女㈣证呈同 自*S”目№&¥**a”十&s例#%qF#*Ⅱ**m】f自!i*ni。***I[##鞘t###T∞i《i月T目#∞日础斌u42 (3)*Ⅱ#自黼T《m %i#口、¥A一,、㈣“∞;jm女∞±≈女14,£#;《§nimd㈣。¥fⅡ“±**R{r{目iB*n№Eo”¥ ¥**十,±々r¥十¥置蟪_I_“{18cm目*a艇工甚Em* n自i1Hr**{Ⅲ2#Ⅸ&E±*∞*{目R}¥口%月*2…Ⅷ#i#=£r#*自自Z#t女E㈧自*%目mB镕#女##≈;}*i月月4cmm±EcⅢn

南京路步行街开发现状不足

南京路步行街 文化底蕴厚重,但彰显力欠缺。回顾南京路的历史演变和商业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南京路步行街每一阶段的辉煌均因“重量级”的业态支撑和如织的客流接待。百余年的历史烙印已将南京路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心中,南京路亦因此成为上海商业的象征和上海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万商云集的黄金宝地,更是国内外购物者的天堂。但是反观如今的南京路,正如此次评选理由所言“不少古迹消失”,我们再难以找寻昔日南京路的韵味。 业态配置丰富,但主题模糊。商业网点是城市商品流通的有效载体,其业态结构的多元化不仅能满足不同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者的需求,对保障城市商业健康有序发展也极具深远影响。步行街作为城市商业格局的特殊形态,商业网点业态结构的合理配置将直接关系其可持续发展和品位的提升。笔者曾于2006年5月对南京路步行街商业网点进行过实地调研,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共有109家网点。其中,日用百货类24家(22.0%);其次为餐饮小吃和纪念品类,分别为18家(16.5%)、13家(11.9%);再次为其他和酒吧茶室类,各为11家(10.1%)、8家(7.3%)。此外,时装服饰、酒店旅馆和快餐店类也占了相当的比例,均为7家。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除了新增几家大商场之外,其他业态,特别是业态种类并无太大变化。因此,就整体而言,南京路步行街主体网点类型更趋丰富,业态结构也较为均衡。 但是无论从商业网点的特色还是从消费档次角度来看,都与南京路步行街“中华商业第一街”的品牌存在一定差距。换而言之,南京路步行街现有的业态配置尽管丰富,但与“中华商业第一街”的主题不够匹配,难以真正体现其“第一街”的地位和应有的气场。其实早在2002年,黄浦区政府与上海市质量技监局共同委托上海质量技术咨询事务所对“南京路步行街”进行的顾客满意度测评(CSI)就显示,顾客对南京路步行街的满意度评价为68.59(满意为80),比美国零售业2000年的CSI低4.31分。其中顾客对有关步行街建设管理打出低分的前五个项目分别是:盥洗设施、绿化规划、文史景观和雕塑、街头摊位、商业噪声;而顾客对“步行街”商店评价最低的几个项目分别是:店内公共设施、商店间商品和服务质量差异、服务规范性、销售信息真实性(东方网,2002年6月21日)。这就要求我们在配置业态时应从以下方面打造鲜明的主题:(1)在重新盘点“家底”的基础上留住百年老店。因为这些南京路昔日商业的元老店铺已远远超出商家的概念,它们身上表现的是南京路的历史和沧桑,它们的汇集不仅商业价值大,更可以勾勒“十里洋场”的轮廓。(2)引进旗舰店。南京路商业鼎盛时期的业态都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商家,也正因这些龙头企业的入驻才成就了南京路诸多的辉煌头衔。所以,在引进现代业态时也必须考虑这一点,即不论哪个商家,都应在其所属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3)配套业态的配置。除了主流业态,公厕、自助银行等配套业态亦不可或缺。 客源市场充盈,但购买力不足。在步行街改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组矛盾就是:一方面,以外地游客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步行街消费人群,对豪华的装修、高档的商品、昂贵的价格常常“敬而远之”;另一方面,部分国际顶级品牌认为步行街人流过于密集,环境嘈杂,不愿意将旗舰店开设于此。作为中国第一条全天候步行街的上海南京路也不例外。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2006年完成的《上海市商圈客流调查报告》显示,在上海八大商圈中,南京路步行街的日均客流量明显高于其它商街、商圈;但如果把以购物为目的的人群称为“高目的性有效客流”,把随便逛逛的人群称为“低目的性有效客流”,豫园、淮海路的“高目的性有效客流”比例均高于南京路步行街(新华网,2006年11月13日)。南京路步行街自

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市场定位

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市场定位分析 南京路是上海乃至全国最繁华的商业街和规模最大的商贸中心,自20 世纪30 年代起就闻名遐迩,素有“中华商业第一街”的美誉,影响遍及海内外,是上海城市标志之一,正如人们所说的,没有到过南京路,不算到过大上海。然而尽管享有如此美誉,南京路步行街也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南京路也遇到了商业瓶颈。在2000年的上海商业区营业额调查过程中发现南京路步行街是上海市中心区商业营业额唯一下降的一个区。因此要推动南京路步行街的发展,重现步行街往日的繁荣,步行街的改革势在必行。 那么现在的步行街出现了什么问题呢?经过调查了解到南京路步行街作为一个商业街其商业气氛却是尚欠浓厚,无法与上海市另一个商业大街徐家汇相比。而使步行街商业功能弱化的原因却是源于它的另一个特色——旅游文化。因为南京路是一个具有历史价值和革命传统的马路,这是其他商业街所没有的特色。所以在发展南京路步行街的过程中着重强调了这一点,把步行街过多地视作旅游街、展示街的思想反映。在顾客心中对南京路商业街也有了这样的印象,因此这样一来就大大弱化了南京路商业街的商业特色了。所以要进行商业街的改革必须先要将步行街进行市场定位,南京路商业街究竟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去发展。 尽管在上海有想徐家汇这样的商业大街,但是上海毕竟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是我国对外贸易的窗口。所以在上海发展商业大街还是有相当大的市场。并且南京路步行街也是号称“中国第一大街”,在商业

市场中也还是有一定的实力。再者南京路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是其他商业街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市场定位上步行街有实力与徐家汇等其他商业大街一比高下,所以我们选择了将南京路步行街定位于发展商业为主的商业大街。 通过对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消费者在步行街的消费目的有40.9%的是来购买服装,其他消费所占比例不能与之相比。而在众多消费者中有超过一半的消费者年龄在20至45岁之间,即中青年的消费者偏多。并且在消费者的职业结构中我们看到大多数消费者都为普通的公司员工,因此可知他们的收入水平并不是很高。我们在调查中也了解到大多数消费者的消费金额在50到200之间,高消费群体不是很普遍。所以综合以上的消费者调查我们决定将南京路步行街确定为以中档服装为主的综合商业街,以浓厚的文化底蕴为其特色。 确定好了步行街的市场定位,就要开始就其定位采取相关的发展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针对步行街商业气氛不浓厚的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对外积极招商引资,尽可能的向世界引进各种商品,使步行街成为万国商品博览街,让人们足不出“国”,便能购买到世界各地商品。从而使南京路步行街应建设成为集四海精品、纳五洲名店、聚名专特色、汇综合消费的商业大街; (2)、对内对步行街进行整体规划,大力开发其商业价值。例如在步行街的醒目位臵或是高大的建筑上悬挂面积巨大的广告牌,广告招商轮番滚动等;

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景观分析评价

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景观分析评价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在城市生活中,步行街已成为城市的窗口和名片,它的发展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时尚和进步。

?用地环境分析:南京路步行街的规划范围为东起外滩,西至黄河路,全长约1.9公里。南北分别以九江路、天津路为界,纵深200米左右。

?河南中路至浙江中路段:该路段原有建筑质量较差,并已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建。新建的建筑尺度不宜过大,强调沿街立面的竖向分割,以减小体量,建筑的形式、风格不宜作太多的限制,以形成丰富、活跃、色彩缤纷的商业气氛。店招、广告形式可以多彩,但应与建筑立面统一设计,建筑立面也可以经常变化,强调动态效果。 ?浙江中路至西藏中路段:强调以“四大公司”为中心的建筑风貌上的统一和谐。该路段沿街立面以人的尺度进行设计,色彩以明度稍高的中性色为宜。保护建筑的店面广告应严格控制,尺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建筑立面。?西藏中路至黄河路:该路段沿街以基本形成。南京东路步行街应保持其传统街道空间形态的魅力。重点包括:沿街建筑高度的控制,保持1 :1左右的街道空间高宽比。

?景观分析:步行街位于市中心的核心区域,因此周边临街建筑多是商业用途,要扩散到更外围才有居住用地。它的客流量主要以外地游人为主,兼顾本地人。 ?景观空间形态,节点及活动内容均以表现城市的活力繁华为特征“简洁、明快、富于动感”是景观的主格调。建筑小品大多采用简洁的木结构,树池、座椅等,地面铺设的灯光很好的衬托出夜景的繁华,与商业步行街景观环境特征相协调。硬质广场满足了游人聚集、休憩、社会活动的需求。步行街中间的休息座椅的间隔,保证了购物时人流穿越的可达性。

南京路步行街应该如何市场定位

南京路步行街应该如何市场定位 南京路和淮海路是上海最繁华的街区,素有“中华商业第一街”之誉,东起外滩,西至静安寺与延安西路交汇,全长5.5公里,两侧商厦鳞次栉比,云集着约600多家商店。据统计,南京路每天客流量在170万人次以上,连续多年蝉联全国零售商业企业前三名的上海第一百货商店、上海华联商厦、上海新世界商城都在南京路。南京路商厦群内名品荟萃、琳琅满目。各地的名、特、优、新产品,以及进口的名牌商品,不下数十万种。几家老字号特色商店的商品,尤为名声卓著。 但是近来的研究报告显示,步行街的商业功能欠缺。因而南京路步行街的市场定位问题也就成为了热门议题,主要有综合说,大众说,闲暇说三种说法,下面阐述我方对于步行街定位的观点。 根据南京步行街的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南京路步行街消费者来步行街的目的主要是购物,观光,休闲。而最畅销的商品集中在服装上,占到40.9%,其次是食品占到11.6%。而消费金额200元以下的占到一半以上。 因此,我方建议在步行街定位于一条集购物,旅游,休闲三位一体的综合商业街。 一、强化商业功能,巩固原有竞争优势。步行街索要凸现的主要功能 应该是商业功能。南京路步行街应该汇集四海精品,聚五湖名店。 尤其应该引进更到的服装名店,引进更多式样的服饰,巩固其在 服装销售上的竞争优势,打造国内服装界第一街。 二、增加特色商品。游客也是步行街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所以要大 量增加中低档价位的、能真正代表上海特色的旅游商品,引起外 地游客的强烈购物愿望。 三、打造休闲新世界。(1)优先发展闲暇文化娱乐业。南京路步行街 两侧商厦都可以辟出一定层面与空间为游客提供闲暇的文化消费 服务业,以多样的形式及优惠来吸引游客进行闲暇消费。 (2)适度发展闲暇教育业。在南京路步行街的游客中有不少是 来上海求学与参加培训的学生或学员,还有一定数量有相当文化 底蕴的中、老年人。所以,步行街上开设一道两个图书馆与书店, 也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在步行街的中段创建一个小型展览馆, 介绍南京路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3)探索发展开放式的闲暇展示业。随着工、商企业产品与服务开发能力的不断提高,南京路步行街上的产品与服务项目的花色品种会 不断增多,如何能使游客了解与接收这些新的产品与新的服务项目,可 在商厦的底层开设一些开放式的展示厅,并以最便捷的方式展示最新推 出的产品与服务。

公共中心(上海南京路步行街)解析报告

城市公共中心解析报告 姓名:顾浩存 班级:建筑学1201 学号:201201010108 指导老师:郑江涛

之所以将报告叫做解析报告而不是调研报告,是因为确实没怎么调研过。我选取的城市公共中心是著名的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我虽然去过,但也是许久以前,更何况也仅仅只是逛街,远算不上是调研。西安的几个著名公共中心想来已被写烂,没名的我一没去过,二因为自己不是西安人,实在想不到合适的目标。至于不在西安的,我也实在没机会和精力前去调研。最后我只能选择了一个很著名,我也去过,映像比较深刻同时难度较低的南京路步行街作为目标。这样的情况下调研无从谈起,我只能凭借自己的一些浅显的了解和现在网络中大量的资料支援来完成这项报告。 开始解析前,我想先谈谈步行街,这对理解南京路的历史变迁和设计理念有不小帮助。 步行街是指在交通集中的城市中心区域设置的行人专用道,在这里原则上排除汽车交通,外围设停车场,是行人优先活动区。步行街是城市步行系统的一部分,是为了振兴旧区、恢复城市中心区活力、保护传统街区而采用的一种城市建设方法。 某步行街效果图

建步行街原因有多种,主要是因为该路段非常繁华,两边多有商厦座落。行人密集,而马路相对较窄。行人横穿马路频繁,发生交通意外的危险大,而且车辆为躲避行人,行车速度会减慢,人车争路。改成步行街后,可以吸引更多居民游客的到来。繁荣该路段,为当地增值,尤其是临街的地铺。 步行街的发展阶段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代步行街——仅仅为了吸引顾客,纯粹的商业性步行街 第一代步行街区在形态上仅仅指的是步行街要素,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加强城市中心区的交通管理,保护并刺激中心商业区零售业的发展。改善了交通环境,疏通了人流,使步行街商店的营业额大大地提高,为复兴中心区的商业,防止中心区衰落作出了贡献。但是在商业成功的同时,也出现一些不利的后果:第一,商业的成功以牺牲步行区内商品种类为代价,因为步行街内的商店和步行街外的商店租金差额很大,在步行街内,一些提供基本服务的小商品商店越来越少,而同时大百货商品却越来越多;第二,由于步行街商业的集

上海南京东路商业步行街

上海南京东路商业步行街 历史轨迹----百年老街,今朝更显辉煌 南京东路的前身是“花园弄”,1850年,属英租界的外国人在今南京东路的河南路口附近建跑马场,并在四周栽种花木,人称“花园”,由外滩通过来的一条小路就叫“花园弄”。1854年,地价涨,跑马场迁至今浙江路以西,花园路也随之延伸。1860年,地价又涨,跑马场再迁至今人民公园,花园弄又一次延伸,并拓宽为新式马路。1865年租界工部局正式命名为南京路。 至本世纪初,南京路已成为商店邻毗,市井茂盛的租界最繁华的一条马路,其两侧建筑形态则以中国传统形式的低层建筑为主。1908年,南京路通有轨电车,其后二、三十年,是南京路历史上第一个发展高潮,形成了“十里洋场”、“中华第一街”。 30年代以后的半个世纪,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南京路的发展几乎停滞。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南京路重新展现出“中华第一街”的魅力。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行局部改建。90年代以后,南京路找到了旧区改造的动力,出现了历史上第二次发展高潮。 90年代中以后,南京东路旧区改造转向形态、功能并重的时期。1995年7月15日,南京东路实行周末步行计划,尊重人、重视环境的理念受到关注。近年来,南京东路客流量持续增长,客流一般是80-100万人次。 区域功能----“优、专、全、游”,综合功能齐全 南京东路商业街的格局,按照从“一字型”——“丰字型”——“田字型”的规律发展。商业布局由东向西形成四个不同特色的区段。 外滩至河南路,形成提供高档优质的文化、餐饮、旅游服务为主的区段,突出一个“优”字。 河南路至浙江路,以一系列中、大规模的专业为主,形成功能齐全的区段,突出一个“专”字。 浙江路至西藏路,形成以大型百货商厦为主,中国乃至世界上百货店最集中货物品种最齐全的区段,突出一个“全”字。 西藏路至黄河路,以一系列旅游、餐饮、文化设施,结合人民公园、人民广场等构成较强旅游文化功能区段,突出一个“游”字。 由东向西,分别在河南路、浙江路、西藏路形成三个商业活动的高潮,并以若干座大型百货商厦形成吸引中心(如引进国际著名的百货公司)。使南京东路成为具有综合功能的商业步行街。 规划意念——以人为本,购物游憩天堂 步行街的规划范围为东起外滩,西至黄河路,全长约1.9公里。南北分别以九江路、天津路为界,纵深200米左右。南京东路步行街宜区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形式。 河南中路——西藏路段:采用以地面为主,地下、空中相结合立体步行网络与车辆交通实行空间分离的纯步行街形式。 可能性:通过对南京路沿线建筑的研究发现,有可能实行24小时禁止除消防、抢险等特种车辆外的车辆进入的管制办法。 必要性:南京东路高达100万人次以上的客流量,要求创造尽可能多的公共开放空间,以全面改善南京路的环境质量。 规划设想:建立以地面为主,由地面、空中、地下共同组成的立体商业步行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眼镜店排名——基于张维迎《市场的逻辑》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眼镜店排名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某家老字号眼镜店的服务态度和价格之 间的落差实在令人难以恭维! 附文:张维迎《国有制与市场经济相容吗?中国经验的启示》——声誉机制的缺失 中国市场为何如此无序?为什么国有企业如此不在乎他们 的声誉?某人或辩称说,原因是有利于市场运行的法律体系在中国尚未发展完善。尽管这部分属实,但我深信,问题源于国有制的本性(张维迎,2001)。声誉只能来自重复博弈。要一个人有建立良好声誉的激励,则他必须有长远预期,必须愿意牺牲短期利益以换取未来回报。界定清晰的私有产权为所有者提供了进行重复博弈的合适激励。相比之下,在国有制下,每个人都进行一次性博弈,声誉毫无价值。赚快钱才是其的最优战略。 特别地,如克莱普斯(Kreps ,1990)所指出的,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声誉的承载者。然而,要让企业去承载声誉,以下三个条件必须成立: 1. 企业必须有真正的所有人。如前所述,声誉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企业的有形资产其实是它的运营成本,而不是企业的真正价值。企业所有权事实上是由谁对企业的声誉拥有剩余索取权来定义的。所有人的角色就是

维持与巩固企业的声誉。当企业雇佣很多人,任何人的错误行为都会损害其声誉时,尤其如此。没有真正的所有人,没人会保护企业的声誉,声誉就会失去; 2. 企业的名称在市场中必须是可交易的。声誉的价值包含在企业的名称中。只有当所有人拥有为经济回报而将其转让的自由时,它才可能是完全可获得的。所有人有多大的动机维持与巩固企业的声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交易性。例如,如果麦当劳不能授权经营,该企业就不会具有如此大的价值; 3. 市场中必须有自由准入与退出。没有自由准入与退出,声誉良好的企业就不能逐走声誉恶劣的企业。结果,现存企业可以享受巨大的垄断租金。当消费者不能惩罚企业的不诚实行为时,声誉的价值相对就较小。 因此,我们可以容易解释为什么国有企业不在乎其声誉。当企业由国家所有时,没有人拥有对其声誉的剩余索取权。国有企业的名称通常是不能交易的。即使当它是可交易的时候,它也不能被正确定价,因为“卖主”不能占有销售收益。对私人企业准入的限制和软预算约束也使得国有企业的生 存较少依赖于其声誉。当政府官僚的利益与企业声誉无关时,他们为什么要在乎它呢?鉴于官僚们没有适当动机去依据才干任命经理人,国有企业经理人觉得他们的职位非常没保障,他们没有未来可在乎。因此,他们完全具有进行一次

南京路步行街市场定位方案

南京路步行街:市场定位 素有“中华第一街”之称的南京东路,昔日以“十里洋场”的美称闻名远东。它是上海沧桑变化的一个缩影。如今的南京东路不仅成为上海市民休闲购物选择场所之一,也成为每个来大上海的游客必到之地。 统计数据表明,步行街平日客流保持在80万以上,假日客流达100万到120万。在迎接新千年到来的1999年12月31日,步行街人流量超过300万人次,创历史最高和世界商街客流之最。南京路步行街自1999年9月20日开街,它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于世,焕发出“购物天堂”的璀璨风采。然而,近几年的发展状况来看,有点不如人意了。 根据调研报告指出,步行街的商业功能欠强,客流量有下降趋势。其主要缺陷表现在:(1)特色商品欠多。在南京路步行街上,有许多上海市名特商店称号铜牌的商店,然而真正体现上海特色的商品却不多,能够引起外地游客强烈购物愿望的商品也不多。 (2)商业氛围欠浓。说来令人难以置信,南京路步行街是全国最繁华的商业大街,然而目前的商业氛围欠浓,难以同徐家汇等商圈的热闹场面相比,这也许是把步行街过多地视作旅游街、展示街的思想反映。 (3)文化品位欠高。南京路步行街要突出的是商业、旅游、文化三大要素。日商企业驻沪代表片山一郎比较了解世界上几条著名的步行街,他在察看了南京路步行街后给予了较高评价,但他希望能有更

多一点的文化气氛。 (4)硬件设施欠全。在南京路步行街上,许多硬件设施都是第一流的,有着很高的科技含量,然而仍有一些硬件未能配套跟上。 根据这些缺陷如何定位才更有效? 首先来分析下它的市场状况。南京路步行街是集购物、旅游、商务、展示和文化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全天候步行街,体现出了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它的客流量主要以外地游人为主,兼顾本地人。 步行街作为社会商品价值实现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区域经济的主要流通渠道,步行街作为社会商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场所,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营。先来看看南京步行街与上海其它商业圈的比较。 昔日的徐家汇以上海的文化中心著称,而今的徐家汇已经成为上海市最活跃的商业中心之一。徐家汇的商业以各专业商厦错位经营为特色,有规模宏大的Shopping Mall港汇中心,有集娱乐、休闲、餐饮、文化为一体的美罗城,有以年轻人为消费群体的太平洋百货徐汇店,有吸引工薪阶层的六百,有定位白领的东方商厦与汇金百货。 淮海中路商业街是指自西藏中路起向西至陕西路为止段。南北高架又将淮海中路分为东、西二段:东段以商厦与写字楼结合的商务区为特色,西段以专业特色店中点缀商厦为特点。整条淮海中路定位以吸引本地中、高档消费群体为主,其商业特色可以用一贯的“高雅”为形容。

南京路步行街商圈调查报告

南京路步行街商圈调查报告 一﹑背景 上海南京路是著名的繁华商业街之一,也是上海开埠后最早建立的一条商业街,这里是万商云集、寸土寸金的宝地,是上海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国内外购物者的天堂。它东起外滩、西迄延安西路,横跨静安、黄浦两区,全长5.5公里,以西藏中路为界分为东西两段。广义上的南京路包含了上海十大商业中心里的两个——南京东路与南京西路。狭义的南京路即1945年以前的南京路则专指今天的南京东路(南京路步行街位于其中)。云集着约600多家商店。 二、调查方案 调查目的:了解南京路步行街商圈在经营方面的相关情况。 调查对象:上海南京路步行街。 调查单位: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各个商铺。 调查项目:步行街商铺的种类和数量,交通状况,客流量,商铺,市场定位,经营状况以及竞争分析等方面。 调查方法:观察法,访问法。 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2012/10/22——2012/10/31 三、交通状况 地铁一号线人民广场站、 二号线南京东路站或人民广场站、 八号线人民广场站。 公交20、37、921、18、17、22、55、21、23等均可到达。靠近人民广场,交通极为便捷。 四、客流量 南京路步行街的交通位置和知名度决定了它拥有很巨大的客流量,根据我小组的实地观察与访问,上海南京路平均客流量为80万人次,节假日达到120至150万

五、商铺和商品 南京路是集吃、穿、用、住、行、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街,以特色产品、特色工艺、特色服务著称,奉行“人有我先”、“人先我特”、“人特我优”的经营原则。改革开放20余年,南京路商业特色形成规模和系列化,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街市的繁华。在菜肴方面:新雅饭店的广帮,燕云楼的京帮,人民饭店的苏锡帮,东海、喜来临的西菜、中菜,洪长兴的涮羊肉;食品方面:老大房的苏式糕点和熏青鱼,泰康的各式饼干和罐头食品,浙江茶叶店的杭州龙井茶,北方万有全的金华火腿和腌腊,三阳的宁式糕点,邵万生糟醉食品,蔡同德药酒,沈大成糕团;穿着方面:培罗蒙的西服,朋街、鸿翔的女式时装,海达、万象的衬纱和羊毛衫,盛锡福的帽子,大不同、中华的皮鞋,小花园的女布鞋,大集成的裘皮服装等;日用方面:亨达利、亨得利的钟表,老凤祥、上海金店的金银饰品,珠宝玉器店的饰品,工艺美术品服务部的工艺美术品,张小泉的刀剪,美丽华的现代办公用品,第一医药公司的医疗器械,朵云轩的字画,国际、电子商厦的家用电器,国华的陶瓷,老介福的丝绸呢绒,帐子公司的床上用品,室内装饰用品公司的藤制品,民族乐器一厂的中西乐器,茂昌、吴良材、精益的眼镜,翼风的航模船模,新新、南京、华安的美容美发,王开、中国、科艺的照相,冠龙的摄影器材,老日升的洗涤,中央商场的各类廉价物品。南京路上还有海内外闻名的国际、和平、南新雅、东亚、七重天、金门等大饭店。必须指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有些专业特色店在承包经营中追求高额利润,任意扩大经营范围,以致出现专业不专,特色不特,经营商品一般化的现象。 六、商品销售情况: 根据我们小组的实地考察与访问,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整体销售情况比较理想,

上海四大黄金地段横向测评

上海四大黄金地段横向测评 文/上海虔城 淮海路、南京路、徐家汇与陆家嘴,是上海市区最为尊贵的高尚地段,也是上海高价楼盘的集中区域。本文试图从人文传统、规划前景、绿化景观、交通环境、生活配套、商业氛围、公共设施、代表楼盘、人气指数等方面对这四个区域做一个横向测评。 人文传统 淮海路9 ;南京路7 ;徐家汇7;陆家嘴4。 淮海路旧称霞飞路,是解放前上海最著名的租界街区,有尚贤坊、东胡公寓、武康大楼、宋庆龄故居等市级重点保护建筑。 南京路东段为中华第一商业街,解放前这里就有上海最早的有轨电车,有和平饭店、国际饭店、静安寺、常德公寓等著名建筑。 徐家汇因徐光启祖居此地而得名,海派文化的源头,徐家汇文明被认为是上海第一文明,有著名的徐家汇大教堂、国际礼拜堂。 陆家嘴解放前是典型的江南鱼村,历史上无任何可书之处,浦东开发之后保留有里弄风格的浦东开发开放指挥部。 规划前景 淮海路8 ;南京路8;徐家汇7 ;陆家嘴9s。 淮海路被认为是上海第一商业街,中段为集中的甲级写字楼,国际知名品牌汇聚之地,规划为上海第一流的商业办公街区。 南京路东段为商业步行街,西段将投资数亿打造成国际一流的高档办公与商业街区,北边将有绿地与新天地式项目启动。 徐家汇被规划为世界级上海市城市副中心之一,将建成首屈一指的商业商贸中心,东边肇嘉浜路规划为景观商务大道。 陆家嘴是全新规划上海新兴的CBD,将成为上海金融中心地位的最为重要的区域,世界五百强入驻上海的首选之地。 绿化景观 淮海路8;南京路8;徐家汇7;陆家嘴9。 淮海路上有延中绿地、太平桥绿地、淮海公园、襄阳公园、复兴公园与新天地,沿街婆娑的法国梧桐,一路美景。 南京路连接外滩、人民公园、静安公园等景点,南京东路步行街、南京西路林立的高级酒店与写字楼,都市景观美不胜收。 徐家汇有衡山公园、光启公园、徐家汇公园等绿地,具有异国风情的衡山路,景观大道肇嘉浜路,徐家汇的景观同样不俗。 陆家嘴有陆家嘴绿地、滨江大道、明珠公园等,黄浦江与外滩、林立的摩天大楼,陆家嘴就是上海昨天与明天的相会。 交通环境 淮海路8;南京路7;徐家汇8;陆家嘴7。 淮海路上有轨道一号线、在建的七号线、延安高架、南北高架,除了高峰期以外,淮海路的交通状况在上海已算不错。

(整理)铜山新区南京路步行街规划设计

铜山新区南京路步行街规划设计 作者:来源:时间:2010-07-04 点击:963 [ 大中小] [打印] [关闭] [收藏] 项目地址:南京路位于徐州师范大学泉山校区南侧,北与海河路相接,南与黄河路相连 面积: 一、区域位置 南京路位于徐州师范大学泉山校区南侧,北与海河路相接,南与黄河路相连,中间被同昌路分为南北两段,是铜山城区重要的南北向道路。 二、规划范围 本次设计范围为南京路北段,南起同昌街,北至海河路,全长约538米。 三、规划定位

铜山新区的商业、文化、休闲步行街。 四、规划结构及总平面 南京路步行街通过建筑的围合和开敞空间的划分形成三个区域,分别是北入口区,步行区及南入口区。 1、北入口区 作为步行街北入口的缓冲段,设置停车场地、出租车临时停靠点,景观花坛及特色铺装,入口两侧设置绿化带。 2、步行区 步行区长度370米,中心广场位于中心区域,是步行街最重要的聚集休闲活动的共享空间。规划结合街头绿地,设置大面积的活动广场,充分满足商业人流的聚集休闲活动的需要,同时在两端增设特色商店,丰富道路景观。 3、南入口区

作为步行街与城市道路的缓冲段,设置停车场及绿化,步行南入口设置景观石,作为入口标识。 五、交通组织 规划将分别组织区域交通及路段服务性交通。 1、区域交通分流 规划将原南京路北段承担的交通量,经同昌路及海河路分流至上海路。 2、路段服务性交通分流 规划南京路北段的路段服务性功能由东一街、东二街及西一街承担。 南京路东侧:规划由东一街、东二街分流交通。 南京路西侧:规划由西一街分流交通。 3、静态交通

规划利用步行街南北端设置停车场,将北端建筑质量较差建筑拆除作为停车场,固定停车位共计设置95个。同时考虑在海河路、同昌路较宽的人行道设置临时停车场。东一街、东二街允许临时单侧停车,临时机动车停车位共计约140个,非机动车停放位400个。 4、消防通道 步行街内人行道路宽8-10米,可作紧急消防车道。 5、道路断面 考虑南京路北段现状建筑物间距宽约40米,通过增加特色商店、道路绿带、休闲座椅、树池广场等建筑、小品来改善空间结构,营造丰富的道路景观,形成收放有序的步行街景观。 六、环境塑造 通过对道路断面改造、路面铺装、绿化、亮化、广告设置、建筑物立面改造、入口标示、城市家具和小品摆放,形成看见尺度合理、色彩舒心的景观,为居民提供良好的购物、休闲、娱乐环境。 1、简洁明快的环境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