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音乐文化中的“精英”与“传统”现象-精品

合集下载

戏曲音乐的发展现状与传承

戏曲音乐的发展现状与传承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戏曲音乐的发展现状与传承刘孟雅(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摘 要:在我国悠久地历史长河中,拥有着许许多多的艺术宝藏,戏曲音乐就是其中之一。

它是人民在生活中的智慧结晶,是历史中的珍宝,但当今社会戏曲音乐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怎样传承是现在戏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因此,文章分别从戏曲的现状,产生问题的原因,传承和发展三个方面去论述。

发扬,传承我国优秀的戏曲文化艺术,让其走向世界,绽放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中国戏曲音乐;发展现状;传承引 言戏曲文化是我国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表现形式。

戏曲文化起源于原始歌舞,又经过时代的更迭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样式。

戏曲艺术的特点是将各类的艺术以相同的标准汇合到一起,在这些艺术相同的性质下体现他们不同的特性。

传统音乐文化在我国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历史舞台上是一颗宝贵的明珠。

时代在逐渐变化,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对戏曲了解的十分少,甚至有一些人只知道戏曲这个字眼,所以我们更应该去传承戏曲艺术,重视戏曲的传承就是尊重和维护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表现,使更多的人们去了解戏曲,认同戏曲,推广戏曲,这将是戏曲艺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

一、 戏曲的现状自20世纪70年代传统戏曲音乐发展到顶峰以来,戏曲音乐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70年代后期传统戏曲音乐的创作呈现出整体的衰落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仅是音乐家自身的原因。

反之,绝大多数戏曲音乐工作者仍然在不断地探索与学习,仍在戏曲艺术发展的道路上努力奋斗。

所以,我们在分析事物变化的原因前,不能只着眼于事物本身的发展而忽略事物外部环境的影响。

戏曲作品的创作出现下滑的现象从外部的环境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开放的中国政策必定使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形成打击,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进步,并且还有人们因工作或者学习等其他情况带来的身体压力和精神压力,文化体制的变化也使艺术逐渐迈向市场,变得市场化等等,这些都是对戏曲艺术带来巨大改变外部因素。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其中包括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

精英文化是指由精英层次群体所创造、传承和发展的文化,它通常具有较高的品味、学识和审美水平;而大众文化则是广泛流行于社会各个阶层的文化,它倾向于满足大众的日常需求和娱乐欲望。

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各自有着独特的魅力和社会功能,而二者之间的融合传播,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还可以促进文化多元化和社会和谐。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融合传播的机制不同,推动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向共享社会价值观念与审美追求方向靠拢。

精英文化往往是由少数人创造和享受的,其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高雅、非主流的文艺作品和文化活动。

比如文学作品、音乐会、绘画展览等,这些作品和活动通常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审美素养才能深入理解和欣赏。

而大众文化则更多地受到大众媒体的影响和传播,如电影、流行音乐、综艺节目等。

它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满足了大众对娱乐、休闲和消费的需求。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相互渗透、互相影响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融合传播机制也将更加灵活多样。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融合传播有效地推动了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融合。

在当今社会,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新兴产业。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丰富了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

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如京剧、昆曲等通过改革创新,融入现代舞台和电影作品中,使得这些古老的文化形式焕发出新的生机,受到了更广泛的青睐和喜爱。

在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交融中,产生了许多新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如电影、音乐、设计、动漫、游戏等,这些都成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精英艺术与通俗艺术的主要区别

精英艺术与通俗艺术的主要区别

真正艺术与通俗艺术的主要区别:首先是对艺术精神性的追求,其次是对革新语言符号的创造性探索,第三是艺术自律性(不单指形式)与独立性意识。

对社会现有规范及其弊端予以毫不含糊的批判, 也是真正文艺理应具有的精神风骨。

1.通俗艺术来源于人民大众,满足人民的娱乐精神;而真正艺术大多来自于训练有素的艺术家,作品较少。

2.通俗艺术内容比较粗俗,使人一看就能明了,容易使普通人群放松心情;真正艺术比较高雅脱俗,它包含了较深层次的内容,它的表达方式通常不是直截了当的直白式,而是曲径通幽地包蕴在层层叠叠的外表之下,它所要传递的信息也多是深奥的,它的形式也具有很高的专业性,这就造成了它的欣赏者可能只能局限于小部分欣赏品味较高、欣赏能力较强的人,或者是专业人士、研究人员。

3.通俗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

在现代社会中,艺术的范围越来越广了,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电视、电影的拍摄到广告的设计、制作,再到服装、汽车、住房的美化。

而真正艺术的范围比较狭隘,它是审美能量集中的地方,绝大部分的审美能量向博物馆和画廊汇聚,为压制性的社会秩序服务。

就一般衡量标准看,真正文艺至少要具备以下四要素才能获得“真正”资质的认定。

其一,它必须能体现出某种时代精神。

其二, 它还须具备某种超前性和实验性。

超前并不意味着对虚幻理想的趋鹜, 实验也不等于盲目实践。

而反叛传统、挑战陈规, 勇于标新立异、艺术探险, 实现对现实存在的超越, 引领文学变革的新风, 则是真正文艺应有的品格。

其三, 坚守文学艺术的纯洁性和独立性, 对社会现有规范及其弊端予以毫不含糊的批判, 也是真正文艺理应具有的精神风骨。

其四, 文学的价值与其内在的思想精神价值往往是一致的。

一般来说,大众文艺都具有通俗性、娱乐性、新奇性、消遣性和商业性等特点。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反对中心,消解权威”,后现代主义艺术四个基本审美特征:首先,后现代艺术以文本代替了现代艺术的作品。

传统美学习惯把作品与作者以及创作意图联系起来,以致产生作家崇拜;现代美学关注作品自身的形式表现,于是产生了本体的崇拜;后现代不但宣布“作者死了”,而且还用文本代替了作品。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近年来,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融合与传播变得愈发重要。

在这一进程中,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相互影响、融合与传播不断深化,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本文将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定义、现状和融合传播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我们来了解一下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定义。

精英文化通常是指一种知识、修养、技艺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的文化,它通常由精英阶层所创造和传承,在社会中具有一定的权威和影响力。

而大众文化则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广泛传播的文化,它通常表现为大众艺术、大众娱乐等形式,具有亲民性和大众性。

传统上,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常常被看作是两种互相对立的文化形态,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和分野。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全球化的发展,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变得愈发模糊,二者开始相互渗透和融合。

在当今社会,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日益多样化,内容也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使得精英文化的传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精英文化的诸多元素也开始被积极地融入到大众文化中,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风格。

一些高雅艺术形式如古典音乐、艺术画廊等,开始采用更加亲民、大众化的传播方式,使得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和享受到精英文化的魅力。

一些精英文化的内容也被引入到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中,打破了传统的文化壁垒,促进了文化的多元融合。

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过程中,多种传播方式和渠道被广泛应用。

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可以通过定期的专题节目、专栏报道等形式,向大众传播和普及精英文化的知识和艺术。

新媒体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又为精英文化的传播和融合提供了更为广泛和立体的平台。

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不少精英文化的内容得以被传播和普及,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

春节的传统与现代音乐创作

春节的传统与现代音乐创作

春节的传统与现代音乐创作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代表了中华文化中丰富的传统和独特的习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音乐创作技术的进步,春节音乐也逐渐融合了传统元素与现代风格,展现出了多样的魅力。

本文将探讨春节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创作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传递节日氛围和文化价值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一、春节传统音乐的特点春节传统音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旋律、音调和乐器演奏为特点。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鼓乐和民间舞蹈音乐。

鼓乐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节庆音乐,它通过鼓的激烈节奏和震撼人心的声音,营造出喜庆热烈的节日氛围。

在传统鼓乐中,鼓手们以精湛的演奏技巧打出连续有力的敲击声,带动人们跳跃起舞,表达出对新年的喜庆与祝福。

此外,民间舞蹈音乐也是春节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舞蹈如“舞狮”、“舞龙”等,通过动态的舞姿和优美的音乐伴奏,展示了人们对丰收和吉祥的向往。

这些舞蹈音乐通常采用悠扬明快的旋律,配以丰富多彩的乐器演奏,给人们带来视听的双重享受。

二、现代音乐创作中的春节元素随着现代音乐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将春节元素融入到他们的音乐创作中。

他们通过创新的音乐形式、多元化的风格和现代化的演奏技巧,赋予传统节日音乐新的生命力。

在现代音乐创作中,许多作曲家运用传统乐器和西方乐器的结合,创作出富有现代感的春节音乐作品。

例如,他们可能使用传统乐器如琵琶、二胡等演奏古旋律,同时加入管弦乐队和电子音乐的伴奏,营造出宏大而独特的音乐效果。

这种创新的音乐形式使得春节音乐更加多样化,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

此外,现代音乐创作也借鉴了春节乐曲的节奏和旋律,融入到流行音乐和摇滚乐等不同风格中。

通过创作具有春节气息的流行歌曲或摇滚曲目,年轻人也能在欢庆春节时感受到他们熟悉的音乐风格。

这种跨界融合不仅丰富了春节音乐的形式,也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和享受到春节的喜庆氛围。

三、春节音乐创作的文化意义春节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现了中国人的节日热情和民族精神,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浅谈中国传统音乐中蕴藏的的文化精神内涵

浅谈中国传统音乐中蕴藏的的文化精神内涵

浅谈中国传统音乐中蕴藏的的文化精神内涵从2003年古琴成为世界级非遗后,古琴的发展可谓经历着一个过程:被人们遗忘、被边缘化到已经形成一个不大不小的圈子,而这个圈子的生力军主要是由大学生和白领阶层担任。

春秋战国时代,古琴逐渐和文人士大夫阶层紧密结合,成为他们完善修养表达观点的重要工具,形成一整套有关琴制、琴曲、琴论、琴派的琴学体系。

他们通过著书立说、言传身教,不仅使古琴蕴含的音乐美学、宗教哲學、文化历史等逐渐形成完善体系,更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观、宗教观、处世观等各个方面,我个人认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体现出的文化精神内涵,就由此发源。

古琴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来,我国的古琴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纵观古琴艺术在历史的发展,可以用起伏不定来形容,从而也可以衍生出一些可以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古琴艺术好不好?好。

是不是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

这么好,这么优秀,为什么自古以来做不到“人尽抚琴”?面对这个问题,我想到了一位著名的艺术评论家曾经说过:“没有一个艺术形式能让所有人都接受,就像没有一个人被所有人所喜爱一样”。

说回古琴艺术,我们更多的在脑海中的浮现可能就是“雅”,我们要知道,“雅”不能化为我们脑海中想象的具体演化对象,而需要一些具体的人和实物作为想象的辅助,我们立刻会想到“焚香”、“雅集”、“文人”等画面,这可能就是古琴留给世人的第一印象吧。

说起我国的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和宫廷音乐,而文人音乐的代表就是古琴艺术。

从2003年古琴成为世界级非遗后,古琴的发展可谓经历着一个过程:被人们遗忘、被边缘化到已经形成一个不大不小的圈子,而这个圈子的生力军主要是由大学生和白领阶层担任。

我们似乎得到了这样一些讯息,那就是我国对于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再认识,是开始于被评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如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去评定我国的昆曲、古琴等艺术,我们国人是否能像今日之热情去对待这些文化瑰宝呢?说回古琴,春秋战国时代,古琴逐渐和文人士大夫阶层紧密结合,成为他们完善修养表达观点的重要工具,形成一整套有关琴制、琴曲、琴论、琴派的琴学体系。

当代蒙古族音乐文化中的“精英”与“传统”现象

当代蒙古族音乐文化中的“精英”与“传统”现象

国乐是从古代流 传下 来 , 创 作 时间是 在古代 , 在 近代 又
有所发展的属于“ 国粹 ” 的音乐 。 “ 新音乐 ” 是那些学习过西方音乐的人所写的音乐 , 创 作 时间是在 1 8 4 0年鸦片战争之后 , 如学 堂乐 歌。
71
人, 蒙古国国际文化艺 术大学硕士 。( 呼和浩特 0 1  ̄2 1 )
乐文化总体上可 以分 为两 大类 。就 “ 精英 艺术 ” 与“ 传 统艺 术” 而言 随着社会 文化的发展他们之间相互依 赖 、 相互 碰撞 、 相互摩擦 、 相互借 鉴并 以 “ 精英 ” 与“ 传 统” 现 象并 存。并在 不 同时代 、 不 同层次 , 呈现为不同的格局 。
业音乐体制渠 道进 行传 承 , 以专业舞 台和文化传媒 的各项社 会功 能进行传 播为依托和展示平台 。
距 。中国民俗学专家 钟敬 文把 中华 民族的传 统文 化分 为三 类… : 第一是上层 文化 ; 第 二是 中层 文化 ; 第 三是下 层文 化。
就 当 今 社 会 而 言 两 者 具 有 差 异 性 。在 《 安迪 ・ 沃霍 尔哲 学 : 波普启示录》 中不 难 看 出对 “ 精英 艺术 ” 与“ 波 普艺术 ” 的 解 释 。而 在 当今 社 会 似 乎 把 “ 传统” 现 象 加 以研 究 并 以 “ 精 英”
前 不久看 了《 安迪 ・ 沃霍 尔哲学 : 波普启示 录》 一书 , 不 由从 中联想到了 当代蒙古族音 乐文化 中的“ 精英 ” 与“ 波普 ”
现 象。而“ 波普” 在现 代社 会 , 更像 是跟 “ 传 统” 有 着 某 些 差
西方艺术音乐 的规则而创作表演 的。
其二 , 从创作 表演 的主体 上看 , 这 些 音 乐 体 裁 是 由专 业 作 曲家 创 作 和 专 业 演 员 表 演 的 。 他 们 大 多 数 都 在 专 业 院 校 进行过训练 。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是社会中两个重要的文化群体。

精英文化是指高雅文化,是少数人拥有并传承的文化,具有知识性和专业性。

大众文化是指广泛流行于社会大众之间的文化,具有普及性和娱乐性。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传播技术的发展,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逐渐开始融合传播,互相影响,形成了新的文化形态。

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融合传播,首先表现在内容上的互动和交流。

传统上,精英文化往往是通过精英阶层传统的方式来传播,如学院教育、艺术展览等,而大众文化则是通过大众媒体如电视、电影、音乐等来传播。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众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到精英文化的内容,如在线教育、文化论坛等。

同样,精英文化也可以通过大众媒体来传播,如精英的参与真人秀节目、网络直播等。

这种内容上的互动和交流,使得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边界变得模糊,双方的文化也相互渗透。

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融合传播还表现在受众的参与上。

在传统的传播方式中,精英文化的受众主要是精英阶层,因为只有他们具备相关知识和背景才能够理解和欣赏精英文化。

而大众文化的受众则是广泛的社会大众,无需特殊的知识和背景,即可参与。

在融合传播的过程中,这一区分变得模糊。

精英文化通过大众媒体的传播,吸引了更多的大众受众,而大众文化也开始受到了精英阶层的青睐。

这种受众参与的拓展,使得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传播更加广泛和普及。

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还表现在文化形态的转变上。

传统上,精英文化往往以严肃、正统的形式出现,如经典音乐、文学作品等。

而大众文化则更加注重娱乐性和流行性,如流行音乐、流行电影等。

但是随着融合传播的发展,这种区分已经变得模糊。

精英文化开始融入大众文化,出现了更加娱乐化的表达方式,如音乐会融入流行元素、文学作品改编成流行影视作品等。

而大众文化也开始注重品质和知识,出现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如纪录片的兴起、社会新闻的深度报道等。

这种文化形态的转变,使得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互相借力,共同推动文化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文化中的“精英”与“传统”现象
前不久看了《安迪?沃霍尔哲学:波普启示录》一书,不由从中联想到了当代蒙古族音乐文化中的“精英”与“波普”现象。

而“波普”在现代社会,更像是跟“传统”有着某些差距。

中国民俗学专家钟敬文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分为三类[1]:第一是上层文化;第二是中层文化;第三是下层文化。

就当今社会而言两者具有差异性。

在《安迪?沃霍尔哲学:波普启示录》中不难看出对“精英艺术”与“波普艺术”的解释。

而在当今社会似乎把“传统”现象加以研究并以“精英”现象展示在现今社会的前沿。

用这一分类看当代蒙古族音乐文化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就“精英艺术”与“传统艺术”而言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他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碰撞、相互摩擦、相互借鉴并以“精英”与“传统”现象并存。

并在不同时代、不同层次,呈现为不同的格局。

一、“精英艺术”
所谓精英艺术是指:专业的,专业作曲家创作的、专业画家绘画的、专业演员表演的,符合当代专业艺术基本体裁规范和艺术规范的,以舞台形式与运用文化传媒的各项社会功能进行传播的艺术范畴。

如:绘画作品、绘画展览、交响乐、室内乐、合唱艺术以及运用各类软件MIDI、会声会影、Cu-base、Nuendo、Photoshop等软件进行处理成形的艺术范畴。

当然也包括新音乐体裁的艺术。

就当代蒙古族音乐文化而言有以下特征[2]:其一,从艺术创作和表演的特征上看,精英音乐是按照西方艺术音乐的规则而创作表演的。

其二,从创作表演的主体上看,这些音乐体裁是由专业作曲家创作和专业演员表演的。

他们大多数都在专业院校进行过训练。

其三,从受众消费的主体来看,此类音乐是为有一定文化品赏能力的人们所赏听,它要求其受众要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和相关的专业知识。

其四,从传承和展示的途径上看,精英音乐通过现代专业音乐体制渠道进行传承,以专业舞台和文化传媒的各项社会功能进行传播为依托和展示平台。

其五,从时间上看,蒙古族精英音乐是新生体裁,是蒙古族社会与文化现代化的结果。

具体来讲,精英音乐是现代社会的衍生物。

传统社会里都以“传统”现象存在。

“传统”现象是指长期以来相对独立、自闭的状态发展。

二、“传统艺术”
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非常丰富,如: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古文、诗、词、曲、赋、传统美食、传统服饰等等,汇聚几千年积累的伟大的创造和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内涵。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中国传统艺术拥有着它本质的浓郁乡土气息、淳厚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不断引起世界人民的重视。

中国传统音乐可分为如下几类。

国乐是从古代流传下来,创作时间是在古代,在近代又有所发展的属于“国粹”的音乐。

“新音乐”是那些学习过西方音乐的人所写的音乐,创作时间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如学堂乐歌。

“中国音乐”不仅指古代传承下来的音乐,也指中国人按西方理论创作和改编的音乐。

“中
国传统音乐”是以它本质的浓郁乡土气息、淳厚艺术内涵以本民族固有方法和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本民族特色的音乐。

包括古代作品和当代作品。

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最具现代社会发现发觉挖掘传承保护的重要内容,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间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

相对精英艺术而言,传统艺术内容十分广泛。

蒙古族传统音乐包括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宫廷音乐。

民间音乐是蒙古族音乐中最丰富最具代表性的类型。

它包括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器乐音乐四种。

当然这四种也可以延伸很多种类型以声部的多寡、艺术表现特征、民歌演唱的文化内容和民俗功能等等方面进行延伸。

蒙古族传统音乐基本特征[3]:其一,民间音乐孕育民间,传承于民间,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的文化传统。

其二,民间音乐与民俗社会特定时空的群体生活及其民俗传统相关,其表演依赖于特定的民俗语境。

其三,民间音乐是特定社会成员情感意愿的表现,因而对它的持有者有鲜明的代表性。

三、“精英”与“波普”―――“精英”与“传统”概念的区别
上述谈论过的“精英”与“波普”现象。

其实与当代蒙古族音乐文化中的“精英”与“传统”现象是具有差别的。

所谓“精英艺术”如前所述,是指专业作曲家创作的、专业画家绘画的、专业演员表演的,符合当代专业艺术基本体裁规范和艺术规范的,以舞台形式与运用文化传媒的各项社会功能进行传播的艺术范畴。

如:绘画作品、绘画展览、交响乐、室内乐、合唱艺术以及运用各类软件MIDI、会声会影、Cu-base、Nuendo、Photoshop等软件进行处理成形的艺术范畴。

当然也包括新音乐体裁的艺术。

在这里笔者认为《安迪?沃霍尔哲学:波普启示录》这本书中的“精英艺术”与当代蒙古族音乐文化中的“精英”概念是一致的。

主要差别体现在“波普”和“传统”概念上。

所谓“波普”:是指“流行艺术”,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以英国伦敦和美国的纽约为中心出现的一个艺术运动。

1956年英国的艺术评论家罗伦斯?艾伟(LaurenceAllo-way)所提出的。

1960年代,波普艺术的影响力量开始在英国和美国流传,造就了许多当代的艺术家。

波普艺术具有以下特征:其一,波普艺术是大批量的复制印刷。

其二,它对于流行时尚有相当特别而且长久的影响力。

其三,它直接借用产生于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从中升华出艺术的主题。

其四,它不是以“作品”的形式来确证自己的存在。

其五,它的原作收藏不具有艺术价值。

其六,事实上它只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集中地、强烈地加深了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等各方面已经存在的某种观念或道理。

所谓“传统”:首先它不是经过大批量的“印刷”,不直接借用产生于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古文、诗、词、曲、赋、传统美食、传统服饰等等,它的历史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

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

它有本质的艺术的主题。

其次它不是没有原作收藏不具有艺术价值,甚至它不会作为一种行为瞬间就消逝。

相反它的原作收藏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不会是一种行为瞬间消失,如果说消失它只是濒临灭绝。

“传统”的意义它与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等各各层面都具有历史的见证以及它存在的痕迹来诉说它们的重要性。

然而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