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霉变分析及处理
饲料霉变发生的原因分析

饲料霉变发生的原因分析饲料霉变是指饲料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霉菌,这些霉菌会通过代谢活动产生一些有毒的产物,诸如黄曲霉素等,使饲料质量下降,对动物的生长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这种现象在农业生产中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开展对饲料霉变的研究和原因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饲料霉变的原因很多,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逐一解析:1. 水分水分是导致饲料霉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饲料中含有较高的水分,会产生较好的温室效应,从而促进霉菌的生长。
如果加工饲料的原料收获时含水量较高或储存不当导致水分增加,或者工艺过程中未能控制好饲料含水量,都会导致饲料霉变。
2. 热度饲料的热度也是饲料霉变的原因之一。
高温下,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会被破坏,甚至有些成分会分解成有毒物质,从而产生异味。
饲料中含有过多的异味物质会导致动物选择性食用,或者根本不愿食用。
3. 沉淀饲料霉变的原因之三是沉淀。
在饲料中,如果加工不当、储存不当,会在饲料中形成一定数量的沉淀。
这些沉淀有时会滋生霉菌,从而导致饲料霉变。
4. 氧气霉菌生长需要氧气,饲料霉变也因此与氧气含量有关。
在饲料储存过程中,如果受到氧气的污染,就会迅速发生霉变。
因此限制氧气的接触是防止饲料霉变的有效方法之一。
5. 饲料中的微生物饲料中的微生物数量很大,有些微生物甚至是有害的,这些微生物也可能是饲料霉变的罪魁祸首。
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地清除微生物或加工过程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就会在饲料中快速繁殖,影响饲料的质量,从而造成饲料霉变。
综上所述,饲料霉变的原因非常复杂。
需要科学的饲料加工技术和正确的储存方法,才能有效地预防霉变的发生。
饲料霉变发生的原因分析

饲料霉变发生的原因分析饲料霉变是指饲料受到霉菌的侵染,导致饲料品质降低的现象。
霉变后的饲料会产生有害物质,影响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
本文将从饲料霉变的原因和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环境因素饲料在存放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潮湿、温度过高或过低、通风不良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促进霉菌的生长,导致饲料霉变。
其中,湿度是造成饲料霉变的主因之一,因为霉菌需要潮湿的环境才能繁殖。
而且,温度也对饲料霉变有很大的影响。
高温会使其水分挥发,降低抗氧化物质的含量,而低温会抑制饲料中的微生物活性,从而控制霉变的发生。
2. 预处理不当饲料预处理不当也是饲料霉变的原因之一。
例如,饲料在收割后处理不及时,时间过长,暴露在阳光下,以及蒲公英花等杂草未清理干净也会促进饲料的霉变。
因为这会让饲料易被潮湿和受到空气中的细菌污染,造成霉菌大量繁殖,导致饲料霉变。
3. 饲料组成饲料的组成也会影响饲料霉变的发生。
例如,谷类作物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而这些碳水化合物是霉菌的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因此谷类作物更容易发生霉变。
同时,干草和饲料颗粒较小的饲料,也更容易发生霉变。
因为,颗粒太小会增加饲料的表面积,让霉菌更容易侵入饲料内部。
4. 储藏设施饲料储藏设施的不足会增加饲料霉变的风险。
例如,饲料堆积在地面上,容易受到潮湿和细菌污染,导致饲料霉变。
此外,如果饲料贮存的容器未经密封,也容易让空气和水分进入饲料内部,从而加速饲料霉变的发生。
二、饲料霉变的影响1. 品质下降霉变的饲料会失去一部分水分和其他营养成分,从而导致饲料的品质和口感下降,饲料的热量和蛋白质含量也会减少,从而直接影响到动物的食欲和消化吸收。
2. 产生毒素霉变的饲料会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如黄曲霉素、赤霉素等,这些物质对动物的健康产生直接的危害。
这些化合物会引起若干种疾病,包括肝毒性、呼吸道疾病和神经性疾病等。
3. 影响生产性能在动物生产过程中,饲料霉变会造成动物健康问题和生长迟缓,导致动物体重下降和生产性能下降。
饲料霉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饲料霉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1、霉菌对饲料的危害饲料或原料受霉菌污染后,霉菌大量繁殖,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消耗较高,导致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降低。
霉变可导致饲料产生极难闻的气味,适口性明显下降,畜禽出现采食量降低或拒绝进食的情况。
此外,霉变还会释放大量热量,导致饲料温度升高,其他各类霉菌的繁殖速度明显加快,饲料的储存质量有所下降。
2、霉变饲料对畜禽的危害饲料霉变可导致饲料中呕吐毒素、曲霉毒素等大量积存,畜禽食用受污染的饲料常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下降、免疫力降低、生长性能受到抑制等情况,甚至会导致畜禽中毒死亡。
若10%左右的饲料出现霉变,肉鸡食用后极易出现白痢或呼吸闲难等情况,鸡群的健康水平及抗病能力降低;若40%的饲料出现霉变,则会对肉鸡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干扰,导致其生长受限或生长停滞,甚至死亡。
黄曲霉毒素在饲料中的大量积存,畜禽食用会对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脂肪的正常代谢循环产生影响,导致畜禽的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功能受限。
3、霉菌毒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饲料霉变不仅会对食用畜禽的正常生长产生影响,还会在食物链中不断循环积累,最终影响人类健康。
如人在日常饮食中摄入了大量被霉菌污染的蛋、肉、奶等产品,可造成肝脏、肾脏病变或免疫功能降低。
黄曲霉毒素是导致人类癌症疾病发生的重要源头,属于一类致癌物,在霉变的花生、谷物、大米等的积存量均较高,其中较为常见的黄曲霉毒素类型为黄曲霉毒素B1。
黄曲霉毒素B1经哺乳动物肝脏代谢后,可产出黄曲霉毒素M1。
黄曲霉毒素M1属于羟基化代谢产物,在畜禽的肝脏组织、乳汁、蛋类等产物中均可存在,以乳汁中含量较高具有极强的致癌性及致毒性。
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左右,是砒霜的20倍,是敌敌畏的30倍,尤其对哺乳动物基因毒性极强,极易造成DNA 损伤。
因此,对乳制品黄曲霉毒素M1检测标准要求含量不可超过0.5 μg/kg。
二、防止饲料霉变的措施1 、严格控制饲料原料质量。
动物饲料霉变的产生原因及防制措施

除去大部分霉素 。另外 勿方法 也是 很 可取 的方 法 之 一 , 用 乳 酸杆 菌进 : , 酶 的 催 化 作 用 下 , 利 酵 在
使 霉 素 的毒性 降 至最 低
养殖技术顾 问 2 1 . 0 08
件。 防 霉 是 阻 止 饲 料 被 霉 菌 毒 素 污 染 的 最 根 本 措
存过多而不注意通风 、 干燥 、 打扫卫生 , 特别是 已经 粉碎 的物料 , 由于颗粒小 , 容易吸收周 围的水分 , 就 很可能为霉素的生长繁殖创造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在 生 产颗 粒 饲料 时 ,如果 冷却 设 备 和 配套 风机 的选 择不 当 , 造成 颗 粒 冷却 时 间不 够或 风 量不 足 , 易
出机后饲料水分 、温度过高而导致霉素的生长。因 此 , 定 期清 理 颗粒 料 , 要 防止 料 斗或 管 道 中形 成 的霉
积料 。
施 。饲料作物的抗霉性与遗传有关 , 尽量选择对霉菌
敏 感性 不 强 的饲料 作 物种植 。 现在 多 用 复合 型 的防 霉剂 ,密 封 包 装 的 含水 量 在 1 .% 1.% 的颗粒 料 , 贮 存 1 月 以上 , 25 35 若 个 应添
饲料运输过程 中若管理不 当, 雨淋 、 受潮 、 曝晒、 通 风 不 良、堆 压 时 间过 长 也会 为毒 素 的 产 生创 造 有
利 的条 件 。
植物也具有遗传特性 ,不 当的选种会 造成代代 遗传 。从而引发霉素大面积突发。
加 0 %的丙酸钙。 . 3 水分在 l. %~ 2 0 5 1 5 1. %的粉料 , 5 若 贮 存 2个 月 以上 时 , 需加 丙 酸钙 01 %。还 可用 山 则 . 5 梨酸及其盐类 , 甲酸和苯 甲酸钠 , 苯 甲酸和 甲酸钠 、
饲料霉变的原因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定期对饲料进行水分检测,一旦发现水 分超标,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饲料 的吸湿,避免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
具体措施
在饲料的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原料 的水分含量,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合理使用防霉剂
具体措施
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定期检 查饲料的防霉剂含量,确保其始 终保持在有效范围内。
氧化反应加速
过高的水分含量会加速饲料中的 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进 一步促进霉菌的生长。
温度适宜霉菌生长
温度影响霉菌生长速度
温度是影响霉菌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霉菌的生长速 度加快,导致饲料霉变。
高温高湿环境更危险
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霉菌的繁殖 速度更快,饲料霉变的风险更大。
饲料中营养物质丰富
营养物质提供霉菌生长条件:饲料中富 含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 为霉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促进了
霉菌的繁殖。
某些营养物质易受霉菌污染:如蛋白质 、脂肪等,这些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容
易被霉菌污染,导致饲料变质。
以上是针对饲料霉变原因的分析。在实 际情况中,为了预防饲料霉变,需要采 取一系列措施,如控制饲料的水分含量 、储存温度以及合理配料等,以确保饲
0302具体措施源自04仓库内应保持清洁,定期清理垃圾和杂物 ,减少霉菌的生长基质。
饲料应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 光直射,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
05
06
定期对储存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 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04
饲料霉变的检测与处理
Chapter
霉变饲料的检测方法
视觉检测
通过观察饲料的颜色、纹理和气味的变化,初步判断是否发生霉变 。霉变饲料通常会出现色泽变暗、斑点、发霉味等症状。
饲料霉变的原因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温度湿度高
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 殖,进而导致饲料霉变。
尤其是在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饲 料容易受潮,进而引发霉变。
饲料存储时间久
饲料存储时间过长,容易使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分解、氧化, 导致饲料品质下降,容易引发霉变。
存储时间过长的饲料也容易受到鼠害、虫害等影响,进一步 加剧霉变的发生。
治疗费用增加
由于动物因饲料霉变生病 ,养殖场需要支付额外的 治疗费用。
经济效率降低
饲料霉变还会导致养殖效 率降低,因为动物生长缓 慢,出栏时间延长。
03
预防饲料霉变的措施
控制饲料水分含量
水分是饲料霉变的重要因素之一。水分可以促进微生物的 生长和繁殖,从而引发饲料霉变。控制饲料中的水分含量 可以有效地预防饲料霉变。
避免因潮湿、高温等因素导致饲料霉变。
03
在存储过程中,还应当定期检查饲料的品质,及时发
现并处理存在的问题。
及时治疗霉变饲料对动物的影响
01
尽管更换新鲜饲料能够有效地 避免动物摄入有害物质,但在 某些情况下,动物已经摄入霉 变饲料,出现了健康问题。
02
针对这种情况,应当及时采取 治疗措施。
03
可以根据动物的病情和医生的 建议,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和 营养补充等措施,帮助动物恢 复健康。
霉菌毒素会损害动物的免疫系统 ,使动物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
感染。
生理异常
霉菌毒素还会导致动物出现生理异 常,如不孕、流产、死胎和畸形等 。
死亡率增加
严重的霉菌毒素中毒会导致动物死 亡,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
经济损失严重
01
02
03
销售受损
由于饲料霉变,养殖场的 饲料销售会受到影响,因 为消费者不愿意购买有问 题的饲料。
饲料厂产品霉变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13 储 藏 过程 .
生 产 中 引起 的霉 变 比较 受人 重
视 , 于成 品库 的产 品却 常让 人 忽视 , 在 意 。 存 不 成 品库 成 了霉变 发 生 的温床 。 储 不妥 引发 的霉变 仓
主 要表 现 在 : 1 3 1 仓 储条 件 简陋 . . 一 些 饲 料企 业仓 储 条 件
安全 标 准 , 留下 了霉变 隐患 。这是许 多饲 料 企业
产 品霉 变 的普 遍及 重要 原 因 。
12 2 残 留料 . .
饲料生产企业 大部分 设备都
品到客户处后 出现发霉的现象。
13 4 退 料 饲 料 企 业 偶 尔 有 客 户 退 来 的霉 . .
有死角 , 易形成物料残留, 如输送设备的螺旋输
分 , 变就 有 了条 件 。尤 其是南 方 地 区 3月 中旬 霉
到 6月底 多雨 季节 , 空气 湿 度大 , 料水 分 高 , 原 制
粒工 段 中蒸 汽 质量 处 理 又不好 , 品含 水未 达 到 产
向, 以销 售为 中心 。客户 就 是上 帝 , 客户 的需 要 ,
企业 应 千 方百 计予 以满 足 。但 是 , 上 帝 ” 尔 也 “ 偶 不尽 人 意 ,有 时定货 也 会 变故 推 迟 提货 ,造 成一 些 产 品库 中积 压 时 间过 长 , 效 保 质期 缩 短 , 有 产
水 平 下降 ,厂 商生产 经 营受损 失 ,更 有 甚者 导 致
大量 畜禽 死 亡 , 料 生产 企 业破 产 。 因此饲 料 产 饲
品 霉 变必 须认 真 对待 , 效 予以 解决 。 有
1 霉变 产 生 的环节 及 原 因 饲 料 生 产 经 营过 程 中 霉 变发 生 在 哪 些环 节 呢 ? 分析 可 归纳 如 下 : 据 11 采购与入 库过程 . 原 料 采 购 是 引 起 霉 变
羊霉变饲料中毒的症状分析、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

羊霉变饲料中毒的症状分析、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摘要:羊食用霉变饲料或青草之后,会出现霉菌中毒的情况,这是因为霉变饲料或青草里包含许多霉菌。
这种病主要出现在舍饲羊身上,特别是在雨水充沛的季节易出现霉变进而引发病症。
患病的羊在临床上症状为腹泻、神经异常、食欲衰退、甚至出现死亡,给养殖产业带来严重的影响,文章简述此疾病在临床上的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治疗以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霉菌中毒;预防治疗;诊断检查霉变饲料中毒是一种在潮湿季节里极易产生的中毒性疾病,多数是因为羊食用了霉变饲料,此疾病在临床上的表现随霉变程度,食用量以及使用时间而变化。
轻度症状为胃肠炎、拉稀、孕期母羊流产;重度症状为死亡。
如果没有及时诊疗或者和其他的疾病交叉感染会给养殖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临床上的症状患病羊的症状为精神萎靡,食欲衰退,可视黏膜出现黄染或苍白,毛发杂乱无光泽,浑身乏力,磨牙,角膜混浊,并且伴随间断性腹疼,处于哺乳期的母羊中毒之后会出现乳量变少或停止分泌乳液的状况。
1.1急性中毒急性中毒的羊症状为精神萎靡,停止进食,惊厥,拱背,磨牙,进行转圈运动,不能站稳,易倒地,黏膜出现黄染,产生结膜炎,对光线过敏,颌下出现水肿,腹泻严重甚至脱肛,身体虚弱,大概2天就会死亡。
1.2慢性中毒幼羊中毒症状为食欲衰退,成长缓慢,惊恐,腹泻,持续转圈或盲目徘徊,身体快速消瘦;成年羊中毒的表现为神经异常,进食量减少,出现黄疸。
处于孕期的母羊中毒之后会造成流产或早产,并且乳汁里含有霉菌毒素,会致使幼崽中毒。
除此之外,因为霉菌毒素能降低淋巴细胞的活性,所以会使羊身体内的抵抗能力变弱,进而产生继发症。
2、病理变化羊患病致死后皮下组织与脂肪会产生黄染,其腹腔与胸腔里留有的淡红色或黄色的积液,浆膜的表层产生出血点;肝脏出现肿大、硬化等现象,表层出现针尖或米粒大小的白色或黄色的坏死灶;胆囊出现萎缩,只包含很少的胆汁,且颜色非常淡;肺脏出现肿大,且局部产生肉样病变,表层出现坏死灶;肾脏出现肿大,颜色苍白,淋巴结充血水肿;瘤胃黏膜出血,并且出现针尖到豌豆大小不一的溃疡病灶,并且易脱落;肠道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充血,十二指肠黏膜局部出血,肠系膜淋巴结出现充血[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要点: 产品及生产日期、数量——注意是否过保质期; 同批到货的其他产品——也是否存在相同现象; 运输方式(车皮、轮船、零担); 主要问题(大霉块、小霉坨还是散霉,最好能摄像或者拍 照); 问题产品比例,同批次产品其它客户的情况了解; 包装标签物情况(包装标签上是否有被打湿的痕迹); 客户仓库储存环境、气候条件。
三、霉变投诉处理2
原因分析: 短时间内大霉块基本上是属于进水所致,可以从包装标签上 判断(一般发生在运输途中,未盖雨布、仓储漏水等); 小霉坨可能来源于生产或运输储存中; 保质期内散霉(生产上的热料或者长时间暴晒,但生产上的 问题往往整批都会霉变); 解决方案: 整批或整包产品有霉变的应立即告知客户停止销售与使用; 确定是由于过保质期或储存不当、运输引起的霉变由客户自 己处理; 确定是公司问题的与内部相关部门沟通后做出换货处理的意 见,并针对问题进行改进,避免问题再次发生。
图片分析一:短时间内出现袋口霉变导致的。
图片分析二:整包料的霉变一般是由于料发 热(水分高、打包温度高、库存时间长)引 起,短时间内不会出现明显的结块。
图片分析三:整包料的一面出现霉变,一般 是由于运输过程中暴晒,引起水分迁移在集 中导致的。
谢
谢
不规则的数量较少的块霉 特征:一面光滑,一面发霉 原因分析:偶尔批次产品冷却不到位,水 汽凝结在料仓壁,然后粘上粉尘,逐渐霉 变,由于自身重力或者外力作用,脱落, 进入成品。
浓缩料发霉(较少见): 1、原料水分过高 2、存放时间太长 3、原料、过程霉菌污染
三、霉变投诉处理1
配合饲料霉变分析
QQ:370973221
2016年整理
目录 1、饲料发霉原因 2、霉变图片分析 3、霉变投诉处理
一、饲料发霉原因
1、生产过程原因(水分高、热料、料仓脱落、霉菌污染、 防霉剂问题) 2、气候与季节:5-9月份大部分地区气温在20度以上,平 均湿度在90%左右。特别是江南梅雨季节,在这种高温高 湿的环境,饲料霉变率偏大。 3、饲料贮存不当所致: 1)、储存仓库潮湿使饲料受潮:特别沿海、池塘边的仓库。 2)、鼠害严重咬破包装物,使饲料受潮。 3)、饲料堆放方式不合理,通风不畅,库存时间偏长:有 的库房就是一密闭的房间,甚至是白天直接烤射,夜间降 温。 4)、运输时饲料受到雨淋或受到暴晒。 归根结底:水分因素最大(温度、湿度、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