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生命表
生命表的编制实验报告

生命表的编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生命表的类型及其结构2、通过给定种群各年龄时期的存活个体数,计算生命表各特征值,理解种群生命期望的含义,领会生命表的生态学意义【实验原理】预测预报的有力工具。
通过生命表的组建和分析,不仅可以直观考察种群数量动态的一系列特征,如种群各年龄的存活数和存活率、死亡数和死亡率、死亡原因、出生率、生命期望等,而且可以进一步了解种群数量动态的内在规律和机制,如分析种群的存活动态、估计特定条件下种群的增长潜力和种群数量消长的趋势。
依据生物性质划分年龄阶段(如1个发育期、1个月、1年、5年等),作为表中最左边的一列x,观察同一时期出生的同一群生物从出生到死亡各年龄段开始的存活情况,将观测值n x列在x值右边一栏,根据这些观测值即可算出表中其他栏目的数据。
动态生命表中数据栏目由左至右依次为: x(年龄段);n x(x期开始时存活数目);l x(x期开始时的存活率);d x(x到x+1期间的死亡数目);q x (x到x+1期间的死亡率);L x(x到x+1期间的平均存活数);T x(超过x龄的个体总数);e x(x期开始的平均生命期望或平均余年)。
各栏数据的关系如下:L x=d x=n x-n x+1q x=L x=(n x+n x+1)/2T X=L x+L x+1+L+x+2…+L maxe x=如果在生命表中加入加入m x项,用来记录各年龄的出生率,即构成综合生命表。
【实验器材】骰子、烧杯、记录纸、笔【方法与步骤】1、以骰子数量代表所观察的一组动物的同生群,每个组发有50个骰子,一个有盖子的盒子。
2、通过掷骰子游戏来模拟动物死亡过程,每只骰子代表一个动物,所以开始时动物数为50,年级记为0。
掷骰子规则为:将烧杯中骰子充分混匀,打开盖子,观察筛子朝上一面的颜色,蓝色代表存活个体,红色代表死亡个体,投掷一次骰子代表一年。
将投掷次数作为年龄计入表中最左边一栏(年龄x)中,将蓝色骰子数作为存活个体数记在表中存活个体数n x一栏中。
生命表的编制实验报告

生命表的编制实验报告生命表的编制实验报告引言:生命表是描述人口的生存和死亡情况的重要工具,它对于研究人口结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制定相关政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一定数量的人口进行调查和统计,编制一张完整的生命表,以了解人口的生存状况和寿命分布。
实验方法:1. 选择样本人群:我们选择了一所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人群,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行性。
2. 数据收集: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和记录,我们收集了他们的年龄和性别信息。
3. 数据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我们计算了每个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和死亡率,并进一步推算出了生命表中的各项指标。
4. 结果展示:将计算得到的数据整理成表格,并进行图表展示,以便更直观地观察和分析。
实验结果:根据我们的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一张完整的生命表,其中包括了各个年龄段的人口数量、死亡率、存活率等指标。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 年龄分布:我们发现,样本人群中年龄分布呈现出典型的“倒三角形”分布,即年龄越大,人口数量越少。
这与我们对人口结构的认识是一致的。
2. 死亡率变化:我们观察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死亡率显著增加。
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健康状况逐渐下降,死亡风险增加。
3. 存活率分析:通过计算得到的存活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年龄段,人口的存活率是不同的。
特别是在婴儿和老年人群中,存活率较低。
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年龄对人口生存状况的影响。
讨论与启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生命表的编制方法和数据分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生命表不仅可以用于描述人口的生存和死亡情况,还可以通过分析相关指标,揭示人口的健康状况、寿命分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比如老年人群的死亡率显著增加。
这提醒我们要重视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延长他们的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编制了一张生命表,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实验三、种群生命表编制和存活曲线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
1
实验目的和意义
• 生命表是描述种群死亡过程及存活情况的有力工具。通过 编制生命表,可获得有关种群存活率、实际死亡数、死亡 率、存活曲线和群内个体未来预期余年(平均期望年龄)。
• 生命表可用于动物种群参数的获取,种群数量的模拟预测, 以及评价各种管理措施控制种群数量的效果等。
完整版课件
14
完整版课件
15
实验步骤:
(一)、
1
表1
完整版课件
16
• (二)、利用已有数据编制生命表,如下:
表2
完整版课件
17
表3
完整版课件
18
实验作业:
• (1)完成表1、2和3。试编制动态的和静态的生命表; • (2)以年龄x为横坐标,lgnx为纵坐标,看看分别得到一条
怎样的存活曲线? • (3)修改掷骰子游戏的假设,以改变种群的死亡率,看存
(1)死亡年龄数据的调查:收集野外自然死亡动物的残留骨 骼,如头骨、角、牙齿、鱼的鳞片及鸟类羽毛特征等确定 年龄。死亡年龄数据可编制静态生命表;
(2)直接观察存活动物数据,可编制动态生命表;
(3)直接观察种群年龄数据,属静态生命表。
完整版课件
10
完整版课件
11
生命表的编制方法
是指课亡件,存活的总时间
12
• Lx的实际含义:假定在0期,有1000个体,1 龄时有450个体,假设从0~1龄的时期中死 亡个体数都死于该龄的中点,故从0到1期的 平均死亡个体数为(1000+450)/2=725个。
• Tx:是进入x龄期的全部个体在进入该龄期 以后的存活总个体。
∞
Tx=∑xLx
完整版课件
生命表的编制实验报告

生命表的编制实验报告生命表的编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生命表的类型及其结构2、通过给定种群各年龄时期的存活个体数,计算生命表各特征值,理解种群生命期望的含义,领会生命表的生态学意义【实验原理】预测预报的有力工具。
通过生命表的组建和分析,不仅可以直观考察种群数量动态的一系列特征,如种群各年龄的存活数和存活率、死亡数和死亡率、死亡原因、出生率、生命期望等,而且可以进一步了解种群数量动态的内在规律和机制,如分析种群的存活动态、估计特定条件下种群的增长潜力和种群数量消长的趋势。
依据生物性质划分年龄阶段(如1个发育期、1个月、1年、5年等),作为表中最左边的一列x,观察同一时期出生的同一群生物从出生到死亡各年龄段开始的存活情况,将观测值n x列在x值右边一栏,根据这些观测值即可算出表中其他栏目的数据。
动态生命表中数据栏目由左至右依次为: x (年龄段);n x(x期开始时存活数目);l x(x期开始时的存活率);d x(x到x+1期间的死亡数目);q x (x到x+1期间的死亡率);L x(x到x+1期间的平均存活数);T x(超过x龄的个体总数);e x (x期开始的平均生命期望或平均余年)。
各栏数据的关系如下:L x=d x=n x-n x+1q x=L x=(n x+n x+1)/2T X=L x+L x+1+L+x+2…+L maxe x=如果在生命表中加入加入m x项,用来记录各年龄的出生率,即构成综合生命表。
【实验器材】骰子、烧杯、记录纸、笔【方法与步骤】1、以骰子数量代表所观察的一组动物的同生群,每个组发有50个骰子,一个有盖子的盒子。
2、通过掷骰子游戏来模拟动物死亡过程,每只骰子代表一个动物,所以开始时动物数为50,年级记为0。
掷骰子规则为:将烧杯中骰子充分混匀,打开盖子,观察筛子朝上一面的颜色,蓝色代表存活个体,红色代表死亡个体,投掷一次骰子代表一年。
将投掷次数作为年龄计入表中最左边一栏(年龄x)中,将蓝色骰子数作为存活个体数记在表中存活个体数n x一栏中。
种群生命表编制和存活曲线

植物生子分析
ki 代表生态因子
2
动物生命表
生命表数据来源: 生命表数据来源:
(1)死亡年龄数据的调查:收集野外自然死亡动物的残留骨 )死亡年龄数据的调查: 如头骨、 牙齿、 骼,如头骨、角、牙齿、鱼的鳞片及鸟类羽毛特征等确定 年龄。死亡年龄数据可编制静态生命表; 年龄。死亡年龄数据可编制静态生命表; (2)直接观察存活动物数据,可编制动态生命表; )直接观察存活动物数据,可编制动态生命表; (3)直接观察种群年龄数据,属静态生命表。 )直接观察种群年龄数据,属静态生命表。
接上页
实验目的:
• (1)通过实验操作及利用已有资料,学习和 )通过实验操作及利用已有资料, 掌握生命表和生存曲线的编制方法; 掌握生命表和生存曲线的编制方法; • (2)学习如何分析生命表。 )学习如何分析生命表。
实验原理
• 由于动物和植物在年龄的区分不同,故在编制生 由于动物和植物在年龄的区分不同, 命表时有差别; 命表时有差别; • 根据生命表所列数字的来源和类型,将生命表分 根据生命表所列数字的来源和类型, 又称同生群生命表, 为动态生命表(又称同生群生命表,追踪同生群存活数和死亡 数作为基本数据列入表中)、静态生命表(根据一次大规模调 数作为基本数据列入表中) 查,以不同年龄个体存活数列入表中)。 以不同年龄个体存活数列入表中)
实验三、种群生命表编制和存活曲线 实验三、
实验目的和意义
• 生命表是描述种群死亡过程及存活情况的有力工 通过编制生命表,可获得有关种群存活率、 具。通过编制生命表,可获得有关种群存活率、 实际死亡数、死亡率、 实际死亡数、死亡率、存活曲线和群内个体未来 预期余年(平均期望年龄)。 预期余年(平均期望年龄)。 • 生命表编制过程包括野外种群调查及实验室数据 生命表编制过程包括野外种群调查及实验室数据 分析两个部分 两个部分。 分析两个部分。
菜粉蝶在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3O ; 雌 产 卵量 在 2 . 1d 单 5℃ 时 最 高 , 均 为 1 0 1 粒 , 6℃ 和 2 平 2. 3 1 8℃ 最 低 , 均 为 lO 0 平 1. 1粒 。在 恒 温 2 ~ 2 2 8℃ 内 , 群 趋 势 指 数 较 高 , 说 明在 该 温 区较 适 合 于 菜粉 蝶 的 生 长发 育 。 种 这 关键 词 菜粉 蝶 ; 温 度 ; 实验 种 群 ; 生命 表
r a ap e und rdif r n e pe at e e fe e tt m r ur s
Xu S i a Ya i a h c i, n Zh l n , i He M i Zh n e , W a g Lu n , a gW i n I
中 图分 类 号 : S4 6 3 12 3 . 4 . 2 文献标识码 : A I I i. 9 9ji n 0 2 X): 0 3 6/.s . 59—14 . 0 1 0 . 1 s 5 2 2 1. 10 6
L f a l ft e l b r t r o u a i n fPi rs iet b e o h a o a o y p p l to so e i
e o u a i n i c e s n e . r p p l to n r a e i d x Ke r s Pirsr p e y wo d e i a a ; t mp r t r ; e e au e l b r t r o u a i n ; lf a l a o a o yp p lt s o ie t b e
不同温度下刺足根螨实验种群生命表

关键词
刺足根螨 ; 温度 ; 生命表
文献 标 识 码 : A D : 1. 9 9ji n 0 2 —1 4 . 00 0 . 2 OI 0 3 6/.s . 5 9 5 2 2 1 . 3 0 3 s中 Biblioteka 分 类 号 : S4 3 7 3 .
Liet b e o h a o a o y p p l t n o i o l p u f a l ft e l b r t r o u a i fRh z g y h s o e h n p s a i e e tt m p r t r s c i o u td f r n e e a u e f
2 eh i l e t ,Y n a nr-xt np cina u rnieB ra ,Ku mig 60 2 ,C ia; .Tc nc ne aC r u n nE t E iIset n Q aa t ue u y o d n n n 5 2 8 hn
3 lw r sac nt ue u n nAcdmyo Agi l rl i cs .Fo e erhI s tt ,Y n a a e Re i f r ut a e e ,Ku mig6 0 0 ,C i c u S n c n n 5 2 5 hn a)
de s 1 , 8 2 2 , 9 3 ℃ a d 3 ℃ ) int( 4 1 , 2, 6 2 , 2 n 5 .Th eut h we h tt etm p r tr ssg iia ty ef cieo er s l s o d t a h e e a u ewa infc n l fe t n s v
2 .云南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 中心 ,昆明 3 .云南省农业科学 院花卉研究所 ,昆明 摘要
实验——生命表 2

浙江海洋学院环境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指导老师: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同组者姓名:实验日期:2013.03.06气压:温度:实验生命表及其编制【实验目的】1.了解生命表的类型及其结构;2.通过给定种群各年龄时期的存活个体数,计算生命表各特征值,理解种群生命期望的含义,领会生命表的生态学意义。
【实验理论】生命表(life table)的概念:生命表是描述种群存活和死亡过程的一种统计表格。
记录了生物发育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由此计算出的种群生命期望值等特征值。
生命表一般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1)特定年龄生命表:以一群同年龄个体为起始点,始终跟踪各年龄阶段的种群动态,记录期繁殖和死亡个体数,直至该年龄群全部死亡为止。
适用于世代周期短、世代不重叠的种群。
2)特定时间生命表:假设不同年龄段种群的大小和结构相同的前提下,对一时刻各年龄段个体的调查统计而制成的生命表。
适用于世代重叠且稳定的种群。
总之,生命表是描述种群死亡过程及存活情况的一种有用工具,它包括了各年龄组的实际死亡数、死亡率、存活数及平均期望年龄值等。
根据生命表绘制的种群存活曲线图可以直观地描述种群的时间动态。
生命表各特征值及其定义(参见表1):x=年龄分段;nx=在x期开始时的存活个体数(原始数据);lx = x期开始时的存活分数(=nx / n0);dx =从x到x+1期的死亡个体数;qx =从x到x+1期的死亡率(= dx / nx);ex =x期开始时的平均生命期望或平均余年。
【实验方法、步骤】1.划分年龄阶段:根据研究物种的生活史特征,划分年龄组。
人通常采用5年为一年龄组;盘羊、鹿等以1年;鼠类以1个月为一年龄组。
对于一年生昆虫等则根据个体发育的特征(如若虫的龄期)具体划分年龄组。
2.调查各年龄段开始时的个体存活数,详细记录得生命表的原始数据nx。
3.依据原始数据nx计算并填写生命表的其它各项特征值,完成表格(dx、lx、Lx、Tx、ex),并得出研究种群的生命期望e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生命表及其编制
【实验目的】
1.了解生命表的类型及其结构;
2.通过给定种群各年龄时期的存活个体数,计算生命表各特征值,理解种群生命期望的含义,领会生命表的生态学意义。
【实验理论】
生命表(life table)的概念:生命表是描述种群存活和死亡过程的一种统计表格。
记录了生物发育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由此计算出的种群生命期望值等特征值。
生命表一般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特定年龄生命表:以一群同年龄个体为起始点,始终跟踪各年龄阶段的种群动态,记录期繁殖和死亡个体数,直至该年龄群全部死亡为止。
适用于世代周期短、世代不重叠的种群。
2)特定时间生命表:假设不同年龄段种群的大小和结构相同的前提下,对一时刻各年龄段个体的调查统计而制成的生命表。
适用于世代重叠且稳定的种群。
总之,生命表是描述种群死亡过程及存活情况的一种有用工具,它包括了各年龄组的实际死亡数、死亡率、存活数及平均期望年龄值等。
根据生命表绘制的种群存活曲线图可以直观地描述种群的时间动态。
生命表各特征值及其定义(参见表1):
x=年龄分段;
nx=在x期开始时的存活个体数(原始数据);
lx = x期开始时的存活分数(=nx / n0);
dx =从x到x+1期的死亡个体数;
qx =从x到x+1期的死亡率(= dx / nx);
ex =x期开始时的平均生命期望或平均余年。
【实验方法、步骤】
1.划分年龄阶段:根据研究物种的生活史特征,划分年龄组。
人通常采用5年为一年龄组;盘羊、鹿等以1年;鼠类以1个月为一年龄组。
对于一年生昆虫等则根据个体发育的特征(如若虫的龄期)具体划分年龄组。
2.调查各年龄段开始时的个体存活数,详细记录得生命表的原始数据nx。
3.依据原始数据nx计算并填写生命表的其它各项特征值,完成表格(dx、lx、Lx、Tx、ex),并得出研究种群的生命期望ex。
现以一虚拟种群的动态生命表为例,说明其编制方法:
许多生命表常采用以1000个体为基础计算,或经过标准化而将n1转化为1000(如表1),表中各栏数据的演算及其关系如下。
表1 一个假定种群到动态生态表结构
【实验材料】
调查或利用已有的资料,表2- 4。
表2 根据某地区盘羊头骨年龄编制生命表
【实验报告】
根据表1中的定义,计算并完成表2-表4,绘生存曲线图,其纵轴为存活数(用ln为单位),横轴为年龄,并分析该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