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能力指数法计算及化工的X值

生产能力指数法计算及化工的X值

注:

1、正常情况下,0≤x≤1

2、不同生产率水平的国家,x取值不同。如:美国为0.6;英国为0.66;日本为0.7

3、Q1与Q2的比值在0.5~2之间,指数x的取值近似为1

4、若已建项目的生产规模与拟建项目规模相差不大于50倍,且拟建项目生产规模的扩

大仅靠增大设备规模来达到时,x的取值约在0.6~0.7之间;若是靠增加相同规格设备的数量达到时,x的取值约在0.8~0.9之间

基础知识计算题

一、关于进口设备的抵岸价的计算问题 某项目进口一批生产设备,FOB价为650万元,CIF价为830万元,银行财务费率为0.5%,外贸手续费率为1.5%,关税税率为20%,增值税税率为17%。该批设备无消费税、海关监管手续费,则该批进口设备的抵岸价是()万元。 A.1181.02B.1181.92C.1001.02D.1178.32 解答抵岸价=CIF+银行财务费+外贸手续费+进口关税+增值税+海关监管手续费 银行财务费=FOB×0.5%=650×0.5%=3.25万元 外贸手续费=CIF×1.5%=830×1.5%=12.45万元 进口关税= CIF×20%=830×20%=166万元 增值税=(CIF+关税)×17%=(830+166)×17%=169.32万元 所以,抵岸价=830+3.25+12.45+166+169.32=1181.02万元 二、生产能力指数法计算问题 某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比已建的同类项目的生产能力增加3倍。按生产能力指数法计算,拟 建项目的投资额将增加()倍。(已知n=0.6,cf=1.1) A.1.13B.4.25C.4.33D.4.75 答案是B 。 解答:根据生产能力指数法公式:C2=C1(X2/X1)n*Cf,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比已建的同类项目的生产能力增加3倍应理解为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是已建的同类项目的生产能力的4倍,将数据代入公式得C2=C1(4)0.6*1.1=2.53C1,同上理解,拟建项目投资额将增加2.53-1=1.53倍。 2011造价工程师考试《计价与控制》试题答案及解析 关于生产能力指数法的一道计算题 31、关于生产能力指数法,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方法也称为因子估算法 B.生产能力指数法的误差可控制在±30%以 C.这种方法是把项目的建设投资与其生产能力的关系视为简单的线性关系 D.这种方法表明,造价与规模呈非线性关系 标准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建设投资静态部分中生产能力指数法的相关概念。生产能力指数法又称指数估算法,它的计算公式为:,表明造价与规模(或容量)呈非线性关系,且生产能力指数法与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相比精确度略高,其误差可控制在±20%以内,。另外系数估算

柴油组成对其十六烷值的影响

柴油组成对其十六烷值的影响摘要:十六烷值是衡量燃料在压燃式发动机中发火性能的指标。十六烷值高,表明该燃料在柴油机中发火性能好,滞燃期短,燃烧均匀且完全,发动机工作平稳。十六烷值低则表明燃料发火困难,滞燃期长,发动机工作状态粗暴。柴油的十六烷值大小与柴油化学组成有密切关系。本文讲述了不同性质柴油以及烷烃、芳烃、烯烃含量对柴油十六烷值的影响。 关键词:柴油、组成、十六烷值、影响 柴油十六烷值表示柴油在柴油机中燃烧时的自燃性的指标。其大小与柴油组分的性质有关。一般说来,烷烃的十六烷值最大,芳香烃的最小,环烷烃和烯烃则介于两者之间。柴油的十六烷值与汽油的辛烷值相似,也是在规定操作条件下,在标准的试验用单缸柴油机中测定的(GB/T 386-1991)。所用的标准燃料是正十六烷和七甲基壬烷。正十六烷具有很短的发火延迟期,自然性能很好,因而规定其十六烷值为100.而七甲基壬烷发火延迟期较长,自燃性能较差,规定其十六烷值为15。 1、十六烷值与柴油使用的关系 柴油机的额定转速越高,就要求柴油的发火性好,以确保在短时问内燃烧完全,对柴油十六烷值的要求就高。一般情况下,额定转速在1000r/min以下的柴油机,可使用十六烷值为35-40的柴油;转速在1000~1 500r/min的柴油机,可使用十六烷值为40-45的柴油;转速在1 500r/min以上的柴油机,可使用十六烷值为45-60的柴油。 柴油的十六烷值对柴油机在不同气温下的启动性能也有影响,十六烷值高的柴油,即使在较低气温条件也易于启动。但柴油的蒸发性对发动机启动性的影响比十六烷值重要,而十六烷值高的柴油蒸发性就差些。所以,评定柴油的启动性应将十六烷值与柴油的蒸发性结合起来综合评定。 柴油的十六烷值高,其燃烧性能就好,但柴油的十六烷值过高了也不适宜。因为当柴油的十六烷值高于50后再继续提高,对着火延迟期的缩短作用不大。另外,十六烷值过高的柴油其分子量均较大,使柴油的低温流动性、雾化与蒸发均受影响,会使燃烧不完全,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升高及排气冒黑烟。因此,在选用柴油时不应单纯地追求高十六烷值,通常要求柴油的十六烷恒在40-60之间,基本上已能满足高速柴油机的工作要求。GB252-87规定轻柴油的十六烷值应不小于45。 2、柴油的十六烷值与化学组成的关系 柴油的十六烷值决定于它的化学组成,各种烃类的十六烷值不同,其大体规律如下。 (1)烷烃 正构烷烃的十六烷值最高,并且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十六烷值越高。碳数相同的异构烷烃的十六烷值比正构烷烃的低。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异构烷烃,其十六烷值随支链数的增加而降低。然而,单取代基和许多二取代基异构烷烃的十六烷值在40-70之间,也具有较好的自燃性。 链烷烃是柴油的主要成分,单体链烷烃有较高十六烷值,柴油中如含有较多

燃料油十六烷值检测标准

燃料油十六烷值检测标准 十六烷值,衡量柴油的发火性能的高低,衡量柴油在发动机中发火性能和做功能力的指标。 青岛东标能源检测中心燃料油检测项目:外观、破乳性、粘度、密度、含硫量、闪点、水分、灰分、机械杂质、色度、凝点、酸度、馏程、金属元素含量、残碳、灰分、氧化安定性、十六烷值、燃料油热值等等。 部分燃料油检测项目及标准2.13-6 GB/T 11139-1989 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计算法 GB/T 12575-1990 液体燃料油钒含量测定法 GB/T 12692.2-2010 石油产品燃料(F类)分类 GB 384-1981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 GB/T 6531-1986 原油和燃料油中沉淀物测定法 GB 6950-2001 轻质油品安全静止电导率 GB 6951-1986 轻质油品装油安全油面电位值 GB 9170-1988 润滑油及燃料油中总氮含量测定法 Q/CNPC 121-2006 乳化燃料油的检测方法 SH/T 0175-1994 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SH/T 0175-2002 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SH/T 0175-2004 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SH/T 0250-1992 专用燃料油热安定性测定法 SH/T 0356-1996 燃料油 SH/T 0690-2000 馏分燃料油在43℃贮存安定性测定法

SH/T 0701-2001 残渣燃料油总沉淀物测定法 SH/T 0702-2001 残渣燃料油总沉淀物测定法 SH/T 0705-2001 重质燃料油中钒含量测定法 SH/T 0706-2001 燃料油中铝和硅含量测定法 SN/T 2254-2009 残渣燃料油中铝、硅、钒的测定 SN/T 3093-2012 残渣燃料油中钠、铝、硅、钙、钒、铁、镍的测定 SN/T 3118-2012 燃料油中沥青质的测定 SN/T 3190-2012 原油及残渣燃料油中铝、硅、钒、镍、铁、钠、钙、锌、磷的测定燃料油十六烷值检测燃料油十六烷值测定燃料油十六烷值分析请认准青岛东标检测中心。

工序能力指数CPK的计算和分析

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里,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 这里指的工序,是指操作者、机器、原材料、工艺方法和生产环境等五个基本的质量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就是工序中的各个质量因素所起作用的综合表现。 对于任何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总是分散地存在着。 若工序能力越高,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小; 若工序能力越低,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大。 应当用一个什么样的量来描述生产过程所造成的总分散呢? 通常,都用6σ(即μ±3σ)来表示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6σ 若用符号P来表示工序能力,则P =6σ 式中:σ是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工序的标准偏差。 工序能力与一般所讲的生产能力是两个不同概念。前者是指质量上的能力,后者是指数量上的能力。 工序能力指数 工序能力是表示生产过程客观存在着分散的一个参数。但是这个参数是否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仅从它本身还难以看出。因此需要另一个参数来反映工序能力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公差、规格等质量标准)的程度。这个参数就叫做工序能力指数。它是技术要求和工序能力的比值,即 工序能力指数=技术要求/ 工序能力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 P。 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有偏离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 PK. 运用工序能力指数,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生产过程的质量水平。 工序能力指数的分级判断 工序的质量水平按C P值可划分为五个等级。按其等级的高低,在管理上可以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置见下表

下表中的分级、判断和处置对C PK也同样适用。 表2-4-11 工序能力指数的分级判断和处置参考表(C P、C PK) M

柴油十六烷值定方法简介

目录 一、柴油发动机中燃料的燃烧 二、ASTM-CFR试验机的组成 三、试验机的维护和保养 四、柴油十六烷值测定方法简介 五、CFR(F5)型柴油十六烷值机作业指导书 六、影响十六烷值测定结果的因素及处理方法附件1:GB/T386-2010柴油十六烷值测定法

一、柴油发动机中燃料的燃烧 1、柴油机中燃料的燃烧过程 柴油发动机中燃料的燃烧过程和点燃式发动机中燃料的燃烧过程是不一样的,主要区别在柴油发动机中的燃料是直接喷射到被压缩的高温高压空气中而自行发火燃烧的,而点燃式发动机则需要外界的能源进行点火燃烧。 柴油发动机的供油方式以及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点燃式发动机也有显著的不同。柴油机是通过高压油泵往气缸中喷油,喷入到气缸的柴油在气缸中与高温高压空气混合形成混合气而自行着火燃烧。而汽油机是燃料与空气在气缸外汽化器中混合而吸入气缸中,压缩后用火花塞点火燃烧的。 在柴油机的进气行程中吸入的是加过温的纯净的空气,在压缩行程将要终了时,也就是在活塞运行到离上止点13°(飞轮转角)时,才将燃料喷入到气缸内,这时气缸内的空气压力一般不低于30㎏/㎝2,温度不低于500~700℃。由于这个温度超过了燃料的发火温度,最初喷入气缸内的部分雾化燃料很快受热蒸发与空气混合后即着火燃烧,继续喷入的燃料在高温下也随即蒸发燃烧,放出热量,膨胀做功。 燃料在柴油机中的燃烧过程,从喷油开始到全部燃烧终结,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发火延迟期(滞燃期)、急燃期、缓燃期和后燃期。 (1)发火延迟期(滞燃期) 发火延迟期通常是指从开始喷油到燃料开始燃烧的时间间隔,这个时间很短,只有1~3毫秒。在这一时期的前部,燃油喷入气缸后进行雾化、受热、蒸发、扩散以及与空气混合组成可燃混合气等一系列

制程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方法

制程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方法

摘要: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是在稳定的前提下,用过程能力与技术要求做比较,分析过程能力满足技术要求的程度。其中过程指数能力的计算包括计量值、计件值以及计点值三种. 1.计量值的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 1)侧公差且分布中心μ和标准中心M重合的情况 : 计算公式:Cp=T/6σ=T U-TL/6σ 其中:T U为质量标准的上限值,T L为质量标准的下限值。 2)双侧公差且分布中心μ和标准中心M不重合的情况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因为分布中心μ和标准中心M不重合,所以实际有效的标准范围就不能完全利用。若偏移量为ε,则分布中心右侧的过程能力指数为:C PU=T U-μ/3σ=(T/2-ε)/3σ

分布中心左侧的过程能力指数为:C PL=μ-T L/3σ=(T/2 +ε)/3σ我们知道,左侧过程能力的增加不能补偿右侧过程能力的损失,所以在有偏移值时,只要以两者之间较小的值来计算过程能力指数,这个过程能力指数称为修正过程能力指数,记作CPK。则:CPK=C P (1-K) 2.计件值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 在计件值情况下,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相当于单公差情况,Cp计算公式为: C P=T U-μ/3σ 1)当以不合格品数np作为检验产品质量标准,并以(np)μ作为标准要求时, 取样本k个,每个样本大小为n,其中不合格品数分别为(np)1 ,(np) 2,…,(np) k,由二项分布可得: 2)当以不合格品数p作为检验产品质量标准,并以pμ作为标准要求时,取样 本k个,每个样本大小 n1 ,n 2,…, nk 3.计点值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 计点值是指单位产品上的缺陷数,如一件铸件上的砂眼数,1㎡玻璃上的气泡数等。在计件值情况下,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仍相当于单公差情况,Cp计算公式为:CP=TU-μ/3σ

过程能力与过程能力指数

过程能力与过程能力指数 过程能力 过程能力以往也称为工序能力。过程能力是指过程加工质量方面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是稳态下的最小波动。而生产能力则是指加工数量方面的能力,二者不可混淆。过程能力决定于质量因素,而与公差无关。 当过程处于稳态时,产品的计量质量特性值有99.73%落在μ±3σ的范围内,其中μ为质量特性值的总体均值,σ为质量特性值的总体标准差,也即有99.73%的产品落在上述6σ范围内,这几乎包括了全部产品。故通常用6倍标准差(6σ)表示过程能力,它的数值越小越好。 过程能力指数 (一)双侧公差情况的过程能力指数 对于双侧公差情况,过程能力指数C p的定义为:C p= T =T U -T L (公式1); 6σ 6σ 式中,T为技术公差的幅度,T U、T L分别为上、下公差限,σ为质量特性值分布的总体标准差。当σ 未知时,可用σ?1=R/d2或σ?2=s/c4估计,其中R为样本极差,R为其平均值,s占为样本标准差,s为 其平均值,d2、c4为修偏系数,可查国标《常规控制图》GB/T4091—2001表。注意,估计必须在稳态下进行,这点在国标GB/T4091—2001《常规控制图》中有明确的规定并再三强调,不可忽视。 在过程能力指数计算公式中,T反映对产品的技术要求,而σ反映过程加工的一致性,所以在过程能力指数C p中将6σ与T比较,就反映了过程加工质量满足产品技术要求的程度。 根据T与6σ的相对大小可以得到过程能力指数C p。如下图的三种典型情况。C p值越大,表明加工 质量越高,但这时对设备和操作人员的要求也高,加工成本也越大,所以对于C p值的选择应根据技术与 经济的综合分析来决定。当T=6σ,C p=1,从表面上看,似乎这是既满足技术要求又很经济的情况。但由于过程总是波动的,分布中心一有偏移,不合格品率就要增加,因此,通常应取C p大于1。 各种分布情况下的C p值

造价工程师《计价控制》复习重点第四章:生产能力指数法

2011造价工程师《计价控制》复习重点第四章:生产能力指数法2.生产能力指数法 生产能力指数法又称指数估算法,它是根据已建成的类似项目生产能力和投资额来粗略估算拟建项目投资额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C2=C1(Q2/Q1)X×f 式中X——生产能力指数。 其他符号含义同前。 上式表明,造价与规模(或容量)呈非线性关系,且单位造价随工程规模(或容量)的增大而减小。在正常情况下,0≤x≤1.不同生产率水平的国家和不同性质的项目中,X的取值是不相同的。比如化工项目美国取X=0.6,英国取X=0.66,日本取X=0.7. 若已建类似项目的生产规模与拟建项目生产规模相差不大,Q1与Q2的比值在0.5-2之间,则指数x的取值近似为1 若已建类似项目的生产规模与拟建项目生产规模相差不大于50倍,且拟建项目生产规模的扩大仅靠增大设备规模来达到时,则x的取值约在0.6-0.7之间;若是靠增加相同规格设备的数量达到时,x的取值约在0.8—0.9之间。 指数法主要应用于拟建装置或项目与用来参考的已知装置或项目的规模不同的场合。 生产能力指数法与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相比精确度略高,其误差可控制在±20%以内,尽管估价误差仍较大,但有它独特的好处:即这种估价方法不需要详细的工程设计资料,只知道工艺流程及规模就可以;其次对于总承包工程而言,可作为估价的旁证,在总承包工程报价时,承包商大都采用这种方法估价。 3.系数估算法 系数估算法也称为因子估算法,它是以拟建项目的主体工程费或主要设备费为基数,以其他工程费占主体工程费的百分比为系数估算项目总投资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精度较低,一般用于项目建议书阶段。系数估算法的种类很多,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类型。 (1)设备系数法。以拟建项目的设备费为基数,根据已建成的同类项目的建筑安装费和其他工程费等占设备价值的百分比,求出拟建项目建筑安装工程费和其他工程费,进而求出建设项目总投资。其计算公式如下: (2)主体专业系数法。以拟建项目中投资比重较大,并与生产能力直接相关的工艺设备投资为基数,根据已建同类项目的有关统计资料,计算出拟建项目各专业工程(总图、土建、采暖、给排水、管道、电气、自控等)占工艺设备投资的百分比,据以求出拟建项目各专业投资,然后加总即为项目总投资。其计算公式为: 应用朗格系数法进行工程项目或装置估价的精度仍不是很高,其原因如下:

柴油十六烷值指数的计算方法修订稿

柴油十六烷值指数的计 算方法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柴油十六烷值指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柴油十六烷值的测定需要仪器。在网上看到“通过柴油密度和50%镏程温度可以计算出十六烷值指数”。 请教您:十六烷值指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十六烷指数CI=431.29-1586.88ρ20+730.97(ρ20)^2+12.392(ρ20) ^3+0.0515(ρ20)^4-0.554B+97.803(lgB)^2 B为50%馏出温度,ρ20为20度密度。 柴油的燃烧性能及其评价指标 (l)柴油机的工作粗暴与柴油的发火性为使大家对柴油的发火性能有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解,在此先介绍一下柴油在柴油机气缸内燃烧的情况。柴油机在压缩终了时,缸内温度可达500℃一600℃,压力达 3~4MPa。这时柴油以高压呈细雾状喷入燃烧室内,由于燃烧室的温度巳超过柴油和自燃点,故从理论上而言,柴油--喷入燃烧室,便具备了着火燃烧的基本条件。但从柴油喷入至自燃,往往还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这是因为在这一时间间隔内,柴油需完成与空气的充分混合、先期氧化及形成局部着火点等物理化学的进一步准备,我们将从喷油开始到柴油开始燃烧的时间问隔称之为着火延迟期。如果着火延迟期长,则喷入燃烧室的柴油量增多,着火前形成的混合气数量就多,一旦着火,就有过量的柴油着火燃烧,这会造成缸内压力剧增,气缸内便将产生强烈的震击作用,通常把这种震击作用称为柴油机工作粗暴。柴油机工作粗暴的后果与汽油机爆震一样,会使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承受过大的冲击力作用,产生强烈的金属敲击声,加速零件的磨损并且使柴油机起动困难,造成柴油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大。影响着火延迟期的因素较多,其中柴油的发火性是主要因素之一。柴油的发火性是

过程能力指数CPK

过程能力指数CPK 过程能力指数(Process capability index,CP或CPK),也译为工序能力指数、工艺能力指数、制程能力指数 什么是过程能力指数 过程能力指数也称工序能力指数,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里,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这里所指的工序,是指操作者、机器、原材料、工艺方法和生产环境等五个基本质量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就是工序中的各个质量因素所起作用的综合表现。对于任何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总是分散地存在着。若工序能力越高,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小;若工序能力越低,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大。那么,应当用一个什么样的量,来描述生产过程所造成的总分散呢?通常,都用6σ(即μ+3σ)来表示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6σ 若用符号P来表示工序能力,则: P=6σ 式中:σ是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工序的标准偏差 工序能力是表示生产过程客观存在着分散的一个参数。但是这个参数能否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仅从它本身还难以看出。因此,还需要另一个参数来反映工序能力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公差、规格等质量标准)的程度。这个参数就叫做工序能力指数。它是技术要求和工序能力的比值,即 工序能力指数=技术要求/工序能力 Cp=T/6σ T——公差 σ——总体标准差(或用样本标准差S) 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有偏离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k。运用工序能力指数,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生产过程的质量水平。 过程能力指数的意义 制程能力是过程性能的允许最大变化范围与过程的正常偏差的比值。

过程能力指数Cp与Cpk计算公式

摘要:过程能力也称工序能力,是指过程加工方面满足加工质量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最稳态下的最小波动。 过程能力概述 过程能力也称工序能力,是指过程加工方面满足加工质量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最稳态下的最小波动。当过程处于稳态时,产品的质量特性值有%散布在区间[μ-3σ,μ+3σ],(其中μ为产品特性值的总体均值,σ为产品特性值总体标准差)也即几乎全部产品特性值都落在6σ的范围内﹔因此,通常用6σ表示过程能力,它的值越小越好。 过程能力指数Cp的定义及计算 过程能力指数Cp是表征过程固有的波动状态,即技朮水平。它是在过程的平均值μ与目标值M重合的情形,如下图所示: 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时,过程能力指数Cp可用下式表示: Cp = (USL-LSL)/6σ 而规格中心为M=(USL+LSL)/2,因此σ越小,过程能力指数越大,表明加工质量越高,但这时对设备及操作人员的要求也高,加工成本越大,所以对Cp值的选择应该根据技朮与经济的综合分析来决定。一般要求过程能力指数Cp≧1,但根据6Sigma过程能力要求Cp ≧2,即在短期内的过程能力指数Cp ≧2。 例:某车床加工轴的规格为50±,在某段时间内测得σ =,求车床加工的过程能力指数。 Cp = (USL-LSL)/6σ = (6* = 过程能力指数Cpk的定义及计算 上面我们讨论了Cp,即过程输出的平均值与目标值重合的情形,事实上目标值与平均值重合情形较为少见;因此,引进一个偏移度K的概述,即过程平均值μ与目标值M的偏离过程,如下图所示: K=|M-μ|/(T/2) = 2|M-μ|/T (其中T=USL-LSL) Cpk= (1-K)*Cp= (1-2|M-μ|/T)*T/6σ =T/6σ-|M-μ|/3σ 从公式可知: Cpk=Cp-|M-μ|/3σ,即Cp-Cpk=|M-μ|/3σ 尽量使Cp=Cpk,|M-μ|/3σ是我们的改善机会。 例:某车床加工轴的规格为50±,在某段时间内测得平均值μ=,σ=,求车床加工的过程能力指数。 Cpk =T/6σ- |M-μ|/3σ = (6*-||/ (3* =

生产能力指标标准

生产能力指标标准: 一,企业的生产能力指标,一般有设计能力、查定能力、计划能力三种。 1、设计能力,是指工业企业设计任务书与技术设计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它是按照设计中规定的产品方案和各种设计数据来确定的,在企业建成投产后,由于各种条件限制,一般均需经过一定时间后才能达到。 2、查定能力,是指企业生产了一段时间以后,重新调查核定的生产能力,当原设计能力水平已经明显落后,或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妥生了重大变化后,企业需要重新查定生产产能力。查定能力是根据查定年度内可能实现的先进的组织技术措施来计算确定的 3、计划能力或现有能力,是指工业企业在计划年度内依据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实际能达到的生产能力。 在没有生产计划管理系统情况下,工厂生管在编制生产计划时主要依据“经验值”及生产要素的“粗略”情况进行的,对生产进度的反馈也无法及时掌握,造成排产“不准确”、“可执行度差”。更因为人员变动因素、设备性能因素、产品多样化等因素,手工编织生产计划已经出现“力不从心”、“无法执行”的窘境。 永凯建立了一套有能力约束的、实时生产数据动态反馈的生产调度模型,对制造资源的统一管理与合理配置,实现作业计划与调度的优化和动态管理,提高制造过程的透明化、均衡化和设备利用率,保证产品的制造周期,并使生产计划真正成为生产活动的龙头。 计划排产调度 系统提供订单实时模拟,及时订单排产信息甘特图查询、资源排产信息查询、资源负荷信息查询以及日历排产信息查询。 实时了解生产进度情况,车间出异常时,相关计划系统自动调整,给出符合实际的可执行计划,可根据现在订单,有限产能回复客户交期,可视化的订单调整(插单),直观的分析影响的计划情况。 生产计划内容标准 一、编制企业生产作业计划和车间内部的生产作业计划。这就是把企业的生产计划(一般是年度分季)具体分解(一般是按月编制),并进一步规定车间、工段、班组在短时期内(月、旬、周等)的具体生产任务。 二、编制生产准备计划。根据生产作业计划任务,规定原材料和外协件的供应、设备维修和工具准备、技术文件的准备、劳动力的调配等生产准备工作要求,以保障生产作业计划的执行。 三、进行设备和生产面积的负荷核算和平衡。这就是要使生产任务在生产能力方面得到落实,并使生产能力得到充分的利用。 四、日常生产派工。这就是依据工段和班组的作业计划任务,在更短的时间内具体安排每个工作地和工人的生产任务和进度,做好作业前准备,下达生产指令,使作业计划任务开始执行。 五、制定或修改期量标准。这是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所依据的一些定额和标准资料,需要首先加以确定。有关这些标准的制定或修改,也是作业计划编制工作的重要内容。 生产计划管理,往往被多数人理解为生产排产,或者是生产排程,但实际上,这仅仅是生产计划的一小部分,也是管理难度比较小的一部分;更为重要的是,生产系统也需要预测,即根据营销预测、生产系统状况、生产能力、资金状况等资源,在生产系统均衡的前提下,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生产预测,以便能够使得生产资金占用达到最小,成本最低。 生产计划管理,还要求更好地考虑和均衡所有的生产资源,包括企业生产运营管理的全部内容,通过APS层实现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由信息化系统来综合平衡、优化设定生产销售的模式,由信息系统来进行生产计划排程,最终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企业生产计

投资估算编制方案

投资估算编制方案 一、投资估算的编制依据、要求及步骤 (一)投资估算的编制依据 1)国家、行业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 2)拟建项目的建设方案确定的各项工程建设内容 3)工程勘察与设计文件,图示计量或有关专业提供的主要工程量和主要设备清单 4)行业部门、项目所在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或行业协会等编制的投资估算办法、投资估算指标、概算指标(定额)、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规定)、综合单价、价格指数和有关造价文件等5)类似工程的各种技术经济指标和参数 6)工程所在地的同期的人工、材料、设备的市场价格,建筑、工艺及附属设备的市场价格和有关费用。 7)政府有关部门、金融机构等部门发布的价格指数、利率、汇率、税率等有关参数 8)与项目建设相关的工程地质资料、设计文件、图纸等 9)其他技术经济资料 (二)投资估算的编制要求 1)应委托有相应工程造价咨询资质的单位编制 2)应根据主体专业设计的阶段和深度,结合各自行业的特点,所采用生产工艺流程的成熟性,以及编制单位所掌握的国家及地区、

行业或部门相关投资估算基础资料和数据的合理、可靠、完整程度,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进行编制。 3)应做到工程内容和费用构成齐全,不漏项,不提高或降低估算标准,计算合理,不少算、不重复计算。 4)应充分考虑拟建项目设计的技术参数和投资估算所采用的估算系数、估算指标在质和量方面所综合的内容,应遵循口径一致的原则。 5)应根据项目的具体内容及国家有关规定等,将所采用的估算系数和估算指标价格、费用水平调整到项目建设所在地及投资估算编制年的实际水平。对于建设项目的边界条件,如建设用地费和外部交通、水、电、通信条件,或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条件等差异所产生的与主要内容投资无必然关联的费用,应结合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6)应对影响造价变动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市场的变动因素,充分估计物价上涨因素和市场供求情况对项目造价的影响,确保投资估算的编制质量。 7)投资估算的精度应能满足控制初步设计概算要求,并尽量减少投资估算的误差。 (三)投资估算的编制步骤 1)投资估算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编制一般包含静态投资部分、动态投资部分与流动资金估算三个部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柴油十六烷值

柴油十六烷值 1.柴油十六烷值与其化学组成的关系 柴油馏程为180~360℃,碳数分布在12~25范围内,化学组成包括芳烃、环烷烃、链烷烃及有机硫氮化合物。柴油馏分的质量随加工方法的不同而异,而且受原料组成的影响。通常正构烷烃的十六烷值最高,单环环烷烃或单环芳香烃居中,稠环环烷烃和稠环芳烃的十六烷值最低。因此柴油的理想组分是环数少、长侧链及分枝较少的烃类。 催化柴油中芳烃含量多在60%以上,其中二环、三环芳烃约占芳烃含量的75%(体积分数)左右,稠环芳烃含量较高是催化裂化柴油十六烷值低的主要原因,且催化裂化柴油中的硫主要以多环芳烃的形式存在,如二苯并噻吩这类硫化物,由于苯环的阻碍作用,硫原子很难与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中心接触,因此脱硫困难,而催化剂将其中一个芳环加氢饱和、开环后,硫原子容易与催化剂活性中心接触,脱硫也容易了。因此,稠环芳烃开环、断链是催化裂化柴油加氢改质的关键。 2.提高柴油十六烷值的方法 2.1 溶剂萃取法 溶剂萃取法的主要原理是选用一定比例浓度的萃取剂对二次加工的柴油(主要是催化裂化柴油)中的双环及以上的芳烃进行萃取,再选用其它溶剂,如石油醚对抽出油进行萃取以回收其中的高十六烷值组分。常用溶剂有糠醛、甲醇、乙醇、丙酮、二甲亚砜(DMS)、N,N-

二甲基甲酰胺(DMF)和有机酸类等。有时也在溶剂中加入过渡金属离子进行络合抽提,常用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有氯化锰、氯化铁、氯化铜、氯化钴、氯化镍、氯化锌、氯化镉、氯化铬和醋酸汞等。但是,Cu2+易促使油品变质,最后要从油中完全除掉,而镉盐和汞盐易污染环境。国内对此法研究较多的主要是清华大学化工系,采用双溶剂法对催柴进行精制后,其十六烷值从31.6提高到40以上,收率达90%以上。对于催化柴油芳烃的应用有两个方向,一是将各组分进行分离,分别加以利用,当前应用较多的单组分有偏三甲苯、均三甲苯、均四甲苯和萘。二是通过分馏,对各馏分(混合组分)分别加以利用,如作为热载体及润滑油添加剂,碳素材料的原料,高沸点芳烃溶剂,芳醛树脂等。 湖南大学对苄基甲苯的合成进行了研究,用氧化铁催化氯苄与甲苯的Friedel-Crafts反应生成一苄基甲苯(MBT)和二苄基甲苯(DBT),当甲苯与氯苄摩尔比为6:1时,产品收率达95%,得到的MBT 和DBT是综合性能优良的导热油。 北京化工大学和燕山石化以联苯为原料,通过苄基化反应,凝点由60℃降至-10℃,合成了高温导热油。最佳条件为原料配比1.5:1~3.5:1,催化剂用量0.15~0.3g/mol,温度90~110℃,但是要通过添加剂来改善产品的粘度,完善其质量。 郭仲福以催化裂化轻柴油抽提C8以上重芳为原料,以硫酸为催化剂,进行芳烃-甲醛缩合反应,产物经蒸馏分为三部分, (1)<135℃馏分为未反应的芳烃,可循环使用,

生产指标合集

产能利用率 什么是产能利用率 产能利用率有时也叫设备利用率,是工业总产出对生产设备的比率,简单的理解,就是实际生产能力到底有多少在运转发挥生产作用。 统计该数据时,涵盖的范围包括制造业、矿业、公用事业、耐久商品、非耐久商品、基本金属工业、汽车业及汽油等八个项目。代表上述产业的产能利用程度。通常80%的设备使用率被认为是工厂和设备的正常闲置。 产能利用率的计算 产能利用率的公式:实际产能/设计产能*100% 产能利用率的过低,造成人员、生产设备的闲置及成本的浪费;另外,产能利用率亦可评估产能扩充的需求程度,若产能利用率过高,可能表示产能有扩充的必要性,拟定扩充计划,以免受限于固定产能而影响交期。 设备利用率 什么是设备利用率 设备利用率是指每年度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占计划用时的百分比。是指设备的使用效率。是反映设备工作状态及生产效率的技术经济指标。 在一般的企业当中,设备投资常常在总投资中占较大的比例。因此,设备能否充分利用,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等于相对降低了产品成本。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生产决策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一般包括:设备数量利用指标―实有设备安装率,已安装设备利用率;设备时间利用指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设备能力利用指标―设备负荷率;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综合利用率。过去,设备利用率一般仅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 设备利用率的计算公式 公式一: 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 每小时理论产量×100% 公式二: 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 公式三: 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 设备总台数×100% 设备利用率的统计办法 1、人员及部门 进行设备的统计应该由专人或专门的部门负责,其统计的目的主要是为生产能力设计和生产决策与生产分析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一般由企业的生产部、主管部或机电部门负责。 2、方法 进行设备利用率的统计可依据生产报表分析进行,也可以采取实际统计的办法。对于时产量固定的或产量容易计算的,可采用公式一;对于产量可变或设备较小的,可采用公式二、公式三;统计工作应该认真、严肃、长期坚持,只有长期的数据,才是更加准确和实事求是的调查数据。 产品产值指标

2017年造价工程师《计价控制》:生产能力指数法模拟试题

2017年造价工程师《计价控制》:生产能力指数法模拟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砖基础剖面的每一阶梯挑出的长度为砖长的1/4,即()mm。 A.128 B.39 C.60 D.28 2、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每公顷被征收的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高于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__倍。 A.10 B.15 C.30 D.48 3、综合单价是指完成一个规定计量单位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或措施清单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和企业管理费与利润,以及__。A.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 B.市场价格波动导致的价格风险 C.法律、法规、规章出台导致的价格风险 D.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政策性调整引起的价格风险 4、建设工程项目风险损失控制计划系统一般由__组成。 A.预防计划、灾难计划和应急计划 B.回避计划、自留计划和转移计划 C.非保险转移计划和保险转移计划 D.损失控制计划和合同转移计划 5、压缩空气管道一般选用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钢管及无缝钢管,公称通径大于50mm时,宜采用()连接。 A.螺纹 B.焊接方式 C.法兰 D.套管 6、工程量清单计价格式中列明的所有需要填报的单价和合价,如果投标人对某项未填报单价和合价,则__。 A.视为此项费用已包含在工程量清单的其他单价和合价中 B.可通过索赔的方式给予补偿 C.该项目完成计量后,由承包人报价,经发包人确认后计入结算 D.中标后,承包人可以书面形式报告给予补报 7、某新建项目,建设期为3年,分年均衡进行贷款,第一年贷款500万元,第二年贷款800万元,第三年贷款600万元,年利率为16%,建设期内利息只计息

十六烷值指数计算法

十六烷指数计算法适用于馏分燃料 1. 适用范围 1.1 这个试验标准涵盖了十六烷指数计算法的公式,代表直接估计来自API比重和中沸点的ASTM 馏分燃料的十六烷值。指数值,如来自公式的计算,被称为十六烷指数计算法2。 1.2 十六烷指数计算法不是一个表示ASTM十六烷值的可选择的方法。它是一个使用时应当注意其极限的预示十六烷值的辅助工具。 1.3 十六烷指数计算法公式是特别适用于直馏燃料、催化裂化原料和两者的混合物。注 1—这个试验方法的临时保留是因为来自美国EPA的一个建议,即一个通过根据实验方法D976和香料含量试验方法的相互关系的最小40十六烷指数计算法来控制柴油 香料含量的建议。D 4737 试验方法是十六烷值评估者的优选方法。 1.4 本标准无意针对所有与其使用相关的安全问题(如果有的话)。在使用本标准之前,本标准的用户须自行负责制定合适的安全和健康操作方法,并且须自行负责确定各项法规限制的适用性。 2. 参考文件 2.1 ASTM 标准: 3 用于大气压力下的石油产品蒸馏的D 86试验方法 用于粗石油和石油产品(比重计法)的API比重的D 287 试验方法 用于柴油的十六烷值的D 613 试验方法 用于密度、相对密度(比重),或采用比重计法的粗石油和液化石油产品的D 1298 试验方法 用数字式密度计的液体密度和相对密度的D4052试验方法 用四变量等式的十六烷指数计算法的D4737 试验方法 2.2 ASTM 附件: 4 ADJ0976 十六烷指数计算法的列线图表 3. 意义和用途 3.1 十六烷指数计算法是在测试引擎无法确定这个特性时的一个估计ASTM十六烷值 的有用工具。它在样品数量达不到功率测定法要求时,可以方便地用于约估十六烷值。如果燃料的十六烷值已经在最初建立,指数对于那种燃料的后来样品的十六烷值检查就是有用的,提供它的来源和保持不变的生产方式。 4. 十六烷指数计算法的等式 4.1 十六烷指数计算法是由以下等式确定: 十六烷指数计算法=-420.34+0.016 G2+ 0.192GlogM + 65.01(log M)2 - 0.0001809 M2 (1) 或 十六烷指数计算法=454.74 -1641.416 D +774.74 D2-0.554B + 97.803(log B)2 (2) *变动概要章节出现在标准的最后。 其中: G = API 比重, 由试验方法D287、D1298、或D4052确定。 M = 中沸点温度, F, 由试验方法D86确定并校正到标准大气压力 D = 15°C 时的密度,g/mL,由试验方法D1298或D4052确定,和 B =中沸点温度, °F, 由试验方法D86确定并校正到标准大气压力。 4.2 馏出燃料的十六烷指数计算法的数值是可以方便地由图1中的列线图方法来确定,而不是等式的直接应用。图的使用是用图中例子来举例说明的。 5. 等式的限制 5.1 十六烷指数计算法等式拥有必须在应用中验证的固定的内部限制。它们是: 5.1.1 它们不能用于含有提升十六烷值的添加剂的燃料。

工序能力指数

工序能力指数(CPK ) 一)工序能力和工序能力指数 工序能力,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持质量的能力。 这里所指的工序,是指操作作者、机器、原材料、工艺方法和生产环境等五个基本质量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产品质量也就是工序中的各个质量因素的起作用的综合表现。 对于任何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总是分散地存在着,若工序能力越高,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小;若工序能力低,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大,那么,应当用一个什么样的量来描述生产过程所造成的总分散呢?通常,都用6 (即时 )来表示工序能力:工序能力为=6 。 若用符号P 来表示工序能力,则P=6 (其中的 是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工序之标准偏差)。工序能力与一般所说的生产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质量上的能力,后者是指数量上的能力。 工序能力是表示生产过程客观存在着分散的一个参数。但是,这个参数能否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公差、规格等质量标准)的程度,这个参数就叫做工序能力指数,它是技术要求和工序能力的比值,即: 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 ,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偏离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K ,运用工序能力指数,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生产过程的质量水平。 二)工序能力指数的判断 σσμ3±σ工序能力 技术要求工序能力指数 = σσ

工序的质量水平按Cp 值可以划分为5个等级。按其等级的高低,在管理上可作以下判断和处理,该表中的分级判断和处理对于CPK 也同样运用。 工序能力指数的分级判断和处置参考表 三)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 1、在介绍工序能力指数计算以前,先介绍一下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的计算: 平均值的数学表达式: N N Xn X X X X ∑= ---+++= 3 2 1μn n Xn X X X X X ∑= ---+++= 3 2 1

柴油十六烷值指数的计算方法

柴油十六烷值指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柴油十六烷值的测定需要仪器。在网上看到“通过柴油密度和50%镏程温度可以计算出十六烷值指数”。 请教您:十六烷值指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十六烷指数CI=431.29-1586.88ρ20+730.97(ρ20)^2+12.392(ρ20) ^3+0.0515(ρ20)^4-0.554B+97.803(lgB)^2 B为50%馏出温度,ρ20为20度密度。 柴油的燃烧性能及其评价指标 (l)柴油机的工作粗暴与柴油的发火性为使大家对柴油的发火性能有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解,在此先介绍一下柴油在柴油机气缸内燃烧的情况。柴油机在压缩终了时,缸内温度可达500℃一600℃,压力达3~4MPa。这时柴油以高压呈细雾状喷入燃烧室内,由于燃烧室的温度巳超过柴油和自燃点,故从理论上而言,柴油--喷入燃烧室,便具备了着火燃烧的基本条件。但从柴油喷入至自燃,往往还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这是因为在这一时间间隔内,柴油需完成与空气的充分混合、先期氧化及形成局部着火点等物理化学的进一步准备,我们将从喷油开始到柴油开始燃烧的时间问隔称之为着火延迟期。如果着火延迟期长,则喷入燃烧室的柴油量增多,着火前形成的混合气数量就多,一旦着火,就有过量的柴油着火燃烧,这会造成缸内压力剧增,气缸内便将产生强烈的震击作用,通常把这种震击作用称为柴油机工作粗暴。柴油机工作粗暴的后果与汽油机爆震一样,会使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承受过大的冲击力作用,产生强烈的金属敲击声,加速零件的磨损并且使柴油机起动困难,造成柴油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大。影响着火延迟期的因素较多,其中柴油的发火性是主要因素之一。柴油的发火性是指柴油自燃的能力,发火性好的柴油,着火延迟期短,着火燃烧后缸内压力上升平缓,柴油机工作柔和。 另外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柴油机的工作粗暴与汽油机的爆震在本质上是有很大区别的。汽油机的爆震是由于点火燃着的火焰前沿还没传播到的那部分混合气生成过氧化物,自行燃烧而致,一般发生在燃烧末期;而柴油机工作粗暴却是由于柴油的发火性差使得着火延迟期过长而致、一般发生在燃烧的初期。因此,各种影响汽油机爆震与柴油机工作粗暴的因素也完全不同。如汽油机若提高压缩比或增高气缸温度会促发爆震,而柴油帆若提高压缩比或增高气缸温度却能减轻其工作粗暴的倾向。汽油中的正构烷烃易使汽油机发生爆震,而对于柴油而言,所含的正构烷烃却能减轻柴油机工作粗暴。由此,我们可了解汽油机爆震与柴油机工作粗暴的根本区别。 可见,柴油的发火性,是评价柴油燃烧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2)柴油的十六烷值十六烷值是代表柴油在柴油发动帆中发火性能的一个约定量值。它是在规定条件下的标准发动机试验中,通过和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来测定,采用和被测定燃料具有相同着火延迟期的标准燃料中十六烷的体积百分数来表示。供参比用的标准燃料是用. 两种发火性相差破为悬殊的烃作为基准物对比得出的数渣。一种烃是正十六烷,它在高温条件下可迅速形成过氧化物.着火延迟期最短,即自燃点低,发火性好,规定它的十六烷值为100。另一种烃是a-甲基茶,属于芳烃.它的着火延迟期长.自燃点高,友火性差.规定它的十六烷值为0,将此二种烃按不同的体积比例混合,就可以得到十六烷值从O一100供参比用的标准燃料。 柴油十六烷值可按GB/T386的规定进行测定。主要的测试设备为一台可调压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