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并购达能案例分析
卡夫入主达能

李玲 表 示 ,并购 后 的卡 夫饼 干 主要 目标 将 仍然集 中在 以 中高端 市场 为
丰, 但之 前达 能 的产 品将 覆 盖到低 端 。
有 分析人 士指 出 ,卡夫 和 达能 的合 并将 对 国 内饼干 企 业市 场格 局产 生 重 要 影响 , 内品牌饼 干 企业 很有 可能 在 新的 市场 竞 争 中生存 更加 艰难 , 国 甚至 被
干 市场上 消 失 据称 , 有奥利 奥 、 拥 太平等 中高
档 品牌 的卡 夫 食 品 将 占据 中国饼 干 市场 超 过
2 % ̄上 份 额 . 为 中 国饼 干 市 场 的 老 大 0 Z 成
并购整 合基 本完 成
卡 犬 火中华 区政 府与 公共 事务 总 监李 玲平 近 日表 示 : “目前 ,卡 夫对 达 能
目前被卡 犬 全盘 接 收 , 并做 了相关 产 量 调整 , 方 分销 团 队 已被整 合 在 一起 。 双 这 意味着 卡 大 中圈对达 能饼 十业 务 的整合 基本 完成 。
去年 年底 , 夫宣 布 以 7 卡 2亿美 元 的代 价收 购达 能饼 干 业 务 。此前 卡 夫公
司 表 示 , 能饼 干 业 务 的加 盟 , 使 得饼 干 业 务 占卡 夫全 球 总 收 入 的 2 % 成 达 将 0, 为 卡犬全 球最 大 的业务 品类 。收购 后 , 卡夫 中 国市场 的销 售额 有望 增加 一倍 。
收购 。 ( 芹) 李
1 7
饼 干业 务 的并购 已经 告一 段落 , 品牌 整合 还 在不 断 持续 当 中 , 但 目前市 场 上 的
产 品都 是带 有卡 夫和 达能 两 个标识 , 明年之 内将 全 部 过渡 到 卡夫标 识 , 具体 但
卡夫收购吉百利案例分析

09金融班王树程20091222030卡夫收购吉百利案例分析2004年年末,卡夫公司以14.8亿美元现金将自家糖果业务出售给玛氏-箭牌,如今糖果市场的快速发展,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而且利润可观,其中巧克力的利润更是达到200%。
巨大的利润诱惑着卡夫想再次进入糖果市场。
吉百利公司是全球第二大糖果公司,也是惟一一家同时拥有巧克力、糖果及口香糖产品的公司,如果两家公司合并,其规模将超过眼下排名全球第一的玛氏-箭牌公司。
2009年9月,卡夫正式向吉百利发出现金加股票的收购要约,开价为102亿英镑,约合每股7.45英镑。
该要约的具体操作为,3英镑现金加0.2589股卡夫新股换购吉百利一股股票。
当时,吉百利似乎“想都没有想”就断然回绝。
不甘心失败的卡夫于11月9日对吉百利发起了恶意收购,这一次的收购要约与上一次没有什么变化,但由于卡夫的股价有所下跌,因此收购总价反而降至98亿英镑,吉百利又一次拒绝这样的收购要约。
按捺不住的卡夫不得不在2010年1月5日修改了收购条件,卡夫将其美国和加拿大的匹萨饼业务出售给雀巢,成功套现了37亿美元,打算提高对吉百利收购报价中的现金部分。
即把对吉百利每股收购价中的现金部分从原来的3英镑提高0.6英镑至3.6英镑,但维持总收购价不变。
然而,此举遭到卡夫最大股东沃伦·巴菲特(9.4%)出乎意外的反对,巴菲特公开表示反对卡夫通过增发大量股票来筹措并购资金。
并发出警告说,卡夫的股东们将不会批准该提议。
尽管如此,吉百利还是坚决认为,这种修改等于没有修改,因为这意味着股票部分会相应减少。
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如果双方收购与被收购的“拉锯战”再持续下去,吉百利可能会渐渐处于不利地位,而失去被收购的最佳时机。
2010年1月7日,吉百利这只蓝筹股在伦敦股市差点以低于卡夫的收购价收盘。
当天,吉百利的股价曾跌至每股7.66英镑,低于卡夫对吉百利的现金加股票约为每股7.71英镑的收购价。
卡夫成功之道

奥利奥经典广告
奥利奥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推广
• 卡夫食品公司亚太区总裁Pradeep Pant:首先从公司 层面上卡夫意识到不一定要在全球推广统一的配方, 这是奥利奥进入中国市场战略的基础,其次卡夫中国 消费者的习惯进行了创新,比如说中国人不太习惯太 甜的饼干,因为甜品的中式菜肴中并没有很多,所以 卡夫意识到中国人还是喜欢淡一点的奥利奥的饼干, 于是就进行了改造。 • 对中国消费的口味进行了深入研究, 使得卡夫奥利奥 在口味上首先是站对了路子。但是,卡夫并没有停止 对奥利奥推广策略的创新。在改变口味的基础上,卡 夫还针对特别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了奥利奥饼干的 “变型款”。
卡夫的“孩子们”
The Ways to Succeed of Kraft
——卡夫经典决策分析
卡夫“求婚”吉百利
• 2009年9月,卡夫宣布欲斥资167亿美元收购吉百 利,遭到吉百利的严词拒绝。在之后4个月的时间 内,卡夫频频示好,但屡遭拒绝。其间向吉百利 送上“橄榄枝”的企业不在少数,雀巢、好时、 费列罗都曾是“绯闻”竞购者。在一番追捧之下, 吉百利身价一路攀升,最后报价高达195亿美元。
• 尽管报价涨了15%,但这起交易对 于卡夫来说还是值得的。吉百利公 司是全球第二大糖果公司,也是惟 一一家同时拥有巧克力、糖果及口 香糖产品的公司。在25个国家拥有 生产厂,其巧克力和糖果产品广销 近200个国家。 • 2008年玛氏收购箭牌之后,以接近 15%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世界糖果业 老大,而卡夫的糖果业务只占了 4.5%的份额。在全球口香糖领域, 吉百利市场份额接近30%,仅次于 玛氏名列第二,而卡夫的口香糖市 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 与吉百利的结合从战略的高度看会 是双赢的
• Pradeep Pant:对于奥利奥饼干在中 国的推广卡夫采取的第二步是设计了 奥利奥多种款式的产品,比如卡夫威 化饼干,这是为中国市场独家特别定 制的,后来又从中国市场推广到了全 球其他市场。 • 现在 ,卡夫在中国的饼干市场,已 经占据了很大的一块市场份额,大约 为20%。特别是卡夫旗下的奥利奥饼 干,很受中国消费者欢迎。对此,中 国烘焙业公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刘科元 认为:卡夫奥利奥的成功,很大程度 上来说 ,是一种营销战略的成功。
《卡夫案例分析》课件

随着消费者消费习惯和趋势的变化,卡夫公司需要及时调整业务定位,以适应市场需求 变化。
卡夫的应对策略
产品创新
卡夫公司加大研发投入,鼓 励员工提出设计和创新,提 升产品质量和创意性,以满 足消费者需求。
市场份额拓展
卡夫公司不断加强对全球市 场的投资和扩张,开拓新通 路和渠道,提升市场份额, 扩大品牌影响力。
提高品牌知名度
卡夫公司注重品牌建设和传 播,积极开展营销和宣传活 动,提高品牌知晓度和认可 度,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
卡夫公司战略调整的成果
1
竞争力提高
卡夫公司通过优化产品和服务质量,识别和满足消费者需求,在竞争中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 额。
2
品牌价值增强
卡夫公司重视品牌建设和管理,通过不断创新和营销,增强了品牌的价值和知名度。
总结报告内容
卡夫公司历史和背景
卡夫公司面临的挑战
卡夫的应对策略
卡夫公司战略调整的成果
卡夫成功的经验
展望卡夫未来的发展
本次课件总结了卡夫公司的历史,介绍了它面临的挑战和策略,同时分析了卡夫公司战略调整的成果,总结了 成功的经验和分享了未来的展望。
最后,期望卡夫公司可以在竞争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3
市场份额扩大
卡夫公司扩大了市场覆盖范围,提高了市场份额,拓展了市场空间,增强了公司的全球影响 力。
总结卡夫公司成功的经验
研发投入
• 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 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品牌管理
• 重视品牌建设和管理, 提高品牌价值和知名度。
本土化策略
• 收集本地市场需求,完 善产品线与销售网络, 提高本地服务质量。
展望卡夫公司未来的发展
卡夫并购案例分析

《兼并重组与公司控制》课程案例分析案例题目:卡夫并购吉百利专业:学号:姓名:论文总成绩:分其中:背景分析:(分)分析问题:(分)观点结论:(分)论文规范:(分)二○一二年六月并购案例分析报告报告目录1.案例简介 (1)2. 并购行业背景 (1)3. 并购企业介绍 (5)3.1 并购方 (5)3.2 被并购方 (8)4. 并购动因 (11)5. 并购过程 (13)6. 并购整合 (19)7. 并购结果 (21)7.1 股东变化情况 (22)7.2 市场表现 (23)7.3 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25)7.4 最新发展现状 (28)8. 案例启示 (30)参考文献 (32)1.案例简介2009年9月7日,卡夫提议167亿美元收购吉百利,吉百利董事会拒绝了该项竞购提议,但卡夫表示将继续推进该项收购。
2009年11月18日,美国巧克力生产商好时食品和意大利巧克力生产商费列罗高层证实,考虑联合竞购吉百利。
2009年11月23日,传出雀巢有意收购英国朱古力巨头吉百利,并正在与银行对竞标价格进行商讨。
2009年12月3日,卡夫食品(Kraft Foods Inc., KFT)可能声称,其对吉百利食品有限公司(Cadbury PLC, CBY)的现金加股票收购报价的潜在价值为约每股800便士。
2010年1月14日,美国巧克力厂商好时仍在制订收购吉百利的报价方案,其出价将超过卡夫170亿美元的敌意收购报价。
2010年1月16日,有国外媒体称好时食品和费列罗公司就联手竞购英国糖果生产商吉百利食品有限公司展开的谈判即将终止。
2010年1月19日,吉百利的董事会已经同意以120亿英镑的价格将其出售给卡夫公司,这场两家食品巨头之间的斗争也终于得以落幕。
此次收购整合了全球食品业。
卡夫声明表示, 该项收购将成就一个横跨零食、糖果和快餐等领域的全球食品业巨头, 公司年收入将达500亿美元, 产品销往160多个国家。
并购后的卡夫食品将维持全球第二大食品公司的位置, 但却成为新的全球糖果业的老大, 吉百利将成为卡夫食品的一部分。
达能 卡夫

达能饼干被卡夫吃掉时间:2007-12-07 11:49:00 来源:食品商务网全球领先的食品和饮料制造商卡夫食品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KFT)于日前宣布,正式完成对达能集团全球饼干业务的收购。
该收购使卡夫在其全球业务中发展最快的饼干品类的领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并使公司在发达国家及新兴国家市场的业务规模显著扩大。
卡夫食品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IreneRosenfeld表示:“卡夫是当前全球饼干市场的领导者,拥有众多知名品牌。
我们将充分利用整合后更为强大的经营规模、地域分销能力及技术优势,在全球进一步推动LU、奥利奥、乐之等广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的增长。
该收购是我们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回报计划中的一部分。
”据悉,达能饼干业务的加盟将使卡夫国际业务成为公司全球营业收入增长的重要贡献者。
饼干业务将占公司总收入的20%,成为卡夫全球最大的业务品类。
达能饼干被卡夫吃掉成卡夫全球最大业务品类时间:2007-12-07 09:28:00 来源:食品商务网全球领先的食品和饮料制造商卡夫食品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KFT)于日前宣布,正式完成对达能集团全球饼干业务的收购。
该收购使卡夫在其全球业务中发展最快的饼干品类的领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并使公司在发达国家及新兴国家市场的业务规模显著扩大。
卡夫食品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Iren e R o sen fe ld表示:“卡夫是当前全球饼干市场的领导者,拥有众多知名品牌。
我们将充分利用整合后更为强大的经营规模、地域分销能力及技术优势,在全球进一步推动LU、奥利奥、乐之等广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的增长。
该收购是我们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回报计划中的一部分。
”据悉,达能饼干业务的加盟将使卡夫国际业务成为公司全球营业收入增长的重要贡献者。
饼干业务将占公司总收入的20%,成为卡夫全球最大的业务品类。
卡夫正式吃掉达能饼干时间:2007-12-07 09:07:00 来源:食品商务网全球领先的食品和饮料制造商卡夫食品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KFT)于日前宣布,正式完成对达能集团全球饼干业务的收购。
达能案例讲解最终版

一、并购案例介绍:2000年12月6日,法国达能公司、上海梅林正广和与海虹控股共同公布一项协议:达能共出资约1.8亿元人民币,收购上海梅林正广和饮用水有限公司50%股份和正广和网络购物有限公司10%股份。
原梅林正广和饮用水的股东由三家构成——“上海梅林”占70%,出让20%后保留50%;海虹控股拥有的9.69%以及与海虹控股总裁康健有关的另一家公司所拥有的20.31%,悉数转让予达能公司。
海虹控股一单的成交价为2900万元。
据悉海虹原来的购入价为1080万元,此次出让溢价超过160%。
正广和网络购物有限公司作价3亿元。
上海梅林和海虹控股分别出让5%的股权,套得1500万元。
二、背景介绍:达能(DANONE)是世界著名的食品集团,创建于1966年,总部设于法国巴黎。
该集团的业务遍布六大洲、产品行销100多个国家。
鲜乳制品、婴儿营养品、饮用水和饮料、临床营养品作为达能健康产业的四大主要产品,在全球市场销量排名均名列前茅。
达能亦是当今欧洲第三大食品集团,并列全球同类行业前六名之一。
达能于20世纪80年代起进入中国市场。
为了与全球第一大软饮料企业雀巢公司争夺中国市场,达能以极快的速度在中国扩张。
在收购梅林正广和股份之前,达能已先后收购中国两大水企业——娃哈哈和乐百氏60%的股份,后一宗交易刚刚于2000年3月3日达成。
就在梅林正广和收购案的同一周,达能还出资获得了中国著名乳制品企业———光明牛奶5%的股份。
另外在梅林正广和收购案发生之前,上海一直流传的是:雀巢将收购正广和。
正广和在上海一个多世纪以来几乎就是汽水的代名词。
但到了90年代初期,如同所有的老国企一样,正广和汽水厂陷入困境。
1995年,正广和转以城市居民饮用水作为自己的主业。
1997年,以肉业和罐头食品制造业为主的上海梅林食品(集团)公司收购正广和。
经过多年发展,该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桶装水生产企业,年销量超过100万桶。
2000年1~10月份,梅林正广和销售收入为1.38亿元,净利润达4770万元。
企业兼并案例分析---卡夫收购吉百利

企业兼并案例分析---卡夫收购吉百利今年一月,英国吉百利食品有限公司董事会终于同意接受全球第二大食品公司卡夫递上的收购要约,全球第二大食品公司卡夫终于如愿和英国糖果业巨头吉百利走到了一起。
这起高达190亿美元的交易已经获得了吉百利董事会的首肯,结束了双方4个多月来的讨价还价。
联姻后的新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拥有40多个糖果品牌,这样的规模足以和玛氏-箭牌分庭抗礼,新的糖果帝国即将诞生。
而这两家食品企业的强强联合将改变全球糖果市场的格局,。
2009年9月,卡夫宣布欲斥资167亿美元收购吉百利,遭到吉百利的严词拒绝。
在之后4个月的时间内,卡夫频频示好,但屡遭拒绝。
今年一月,长达4个月的并购拉锯战画上句号。
其间向吉百利送上“橄榄枝”的企业不在少数,雀巢、好时、费列罗都曾是“绯闻”竞购者。
在一番追捧之下,吉百利身价一路攀升,最后报价高达195亿美元。
(一)卡夫,吉百利的兼并动机卡夫收购吉百利,首先可以获得规模经济。
第二大食品公司卡夫和英国糖果业巨头吉百利走到了一起,这样就扩大了生产和销售的规模,从而降低了平均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年度成本至少能够节省6.25亿美元;并能通过整合分销体系和新产品开发来提高营收。
此外,可以获得财务上的规模经济效益,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更容易向银行融资、贷款的利率也往往更低。
而且双方合并后在税收、成本方面能节省6亿多美元。
从营销渠道来看,也能够达到协同效应,所以对双方来讲,这是双赢的。
其次,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支配力量。
卡夫和吉百利的强强联合,使卡夫成为新的糖果帝国。
卡夫与玛氏、雀巢等食品巨头的激烈竞争,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卡夫内忧外患,留给卡夫的突破路径只有一条:寻找新产品,新市场。
收购吉百利,对于卡夫而言,这是一条投入最少、收益最大、见效最快的扩张途经,也可以说是最好的一条途径。
卡夫不用花费精力去塑造知名品牌、编织销售网络,收购吉百利轻而易举地就能成为全球糖果的老大。
目前卡夫是排名第二的食品集团,而吉百利在糖果行业排名也是第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能
• 扩大产能, 成为世界上 中最大的饼 干生产厂商
并购业务分析
2009年各公司饼干销售额占中国饼干销售额的比重
22.40%
8.30% 61% 5.70%
2.60%
卡夫
康师傅
达利
雀巢
其他公司
并购业务分析
This table is the ranking of the most popular candy:
并购业务分析
2007年11月:卡 夫以72亿美元收 购达能
2008年1月:卡夫 决定搬迁中国总 部引发劳资纠纷
2008年11月:卡 夫收购达能业务 完成收官
并购业务分析
并购原因分析
各产品销售额占达能集团销 售额的比重
16%
2004—2006年达能集团饼干业务销售额
26 25 25.6 23.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销售额
Milka Milk Chocolate Kraft foods Inc. Meiji Chocolate Or-bit Gum Trident Gum
8 9
10
France Italy
China
Hollywood Gum vivi-dent Gum Hsufuchi Assorted Candy
Kraft foods Inc. Perfetti Van Melle S.P.A
卡夫并购达能案例分析
主讲人:白雪林 组员:胡盖琴 秦玉霞 李雪 魏永花 辛广弘
卡夫&达能 简介 并购业务分析 并购案中存在的问题:劳资纠纷 分析跨国并购案中产生劳资纠纷的原因 解决问题产生的途径
卡夫&达能简介 全球第二大的食品公司 在全球145个国家开展业务,聘用 约六万多名员工 四大核心产品系列:为咖啡、 糖果、乳制品及饮料 当今欧洲第三大食品集团,并列 全球同类行业前六名之一 集团业务遍布六大洲,业 务遍及全球120多个国家 四大核心产品:鲜乳制品、婴儿营 养品、饮用水和饮料、临床营养品
失误
未能很好 的安抚员 工的不安 情绪 没能和员 工很好的 沟通,使 计划透明
分析跨国并购案中产生劳资纠纷问题的原因
薪酬 不公 公司 裁员 文化差异
分析跨国并购案中产生劳资纠纷问题的原因
薪酬不公 •UPS与中 外运案例
公司裁员 •普华永 道案例
解决问题产生的途径
本土化
完善机构
解决问题产生的途径
Hsufuchifoods Inc.
劳资纠纷问题
直接导火 索:
• 卡夫公司 总部从北 京迁往上 海
根本原因
• 这是一场 以达能为 中心的整 合
卡夫存在 的失误:
• 此次纠纷 中,卡夫 有不饿推 卸的责任
劳资纠纷问题
一 场 以 达 能 为 核 心 的 整 合
劳资纠纷问题
此次搬迁的操 作过程某种程 度上不符合新 《劳动合同法》 的规定
24 23
28%
56%
22
21
21.9
乳品
饮料
饼干
20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年份
年销售额 线性 (年销售额)
并购业务分析 并购原因分析 • 整合达能原 先的销售渠 道和营销网 络 • 吃掉竞争者
销售
竞争 者
关系
• 利用达能之前曾经 和光明、蒙牛良好 的合作关系,进一 步向中国的奶制品 市场进入
设立专职人员关系管理岗位
明确裁员补偿规定与配套制度
完 善 机 构
快速启动程序
谢谢观看
Ranking
1 2 3 4 5 6 7
Country
The US The US Germany Brazil Japan Russia Mexico
Product
M&M's Cadbury Milk Chocolate Trident Gum
Company
Mars. Inc Kraft foods Inc. Cadbury adams Company Meiji-milk Company Mars. Inc Cadbury adams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