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油的二次包埋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薄荷油_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_孙淑萍

薄荷油_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_孙淑萍

Study on Preparation Process of Peppermint Oil β - Cyclodextrin Inclusion
Su n Shu p i n g1 , et al 1. Phar m acy Dep ar tm en t of Wan n an Medi cal College ( Wu hu , A n hu i , 241002 )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ptimum preparation process of peppermint oil - β - 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ound, and provide process parameters for the peppermint oil inclusion compound. Methods: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by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and orthogonal design, taking the inclusion rate and the recovery rate as the appraisement criteria to study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peppermint oil - β - 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ound and find the best prescription process, and infrared spectral scanning method to verify the inclusion complex. Results: The optimum preparation conditions of using TLC, peppermint oil - β - 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ound were as follows: the ratio of volatile to cyclodextrin was 1 : 7 , the ratio of cyclodexrin to water was 1 : 7 , stirring time was 75 minutes, and inclusion temperature was 40 degree centigrade. Conclusion: Preferred out of the process is simple and stable, inclusion compound yield was high. Technique for preparing for the peppermint oil to provide the best preparation conditions. Key words: peppermint oil, inclusion, preparation condition β - cyclodextrin, 薄荷油是芳香药、 调味药及驱风药, 有清凉, 镇痛抗炎, 杀菌止痒, 减轻不适的作用, 用于阴道粘膜可减轻妇科炎症 引起的不适及疼痛。 用它做成固体制剂时容易挥发损失, 如用 β - 环糊精将薄荷油进行包合制成包合物可大大降低 损失。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薄荷油 - β - 环糊精包合物的工艺。 1 1. 1 仪器与试验材料 仪器 挥发油提 取 器 ( 北 京 中 西 泰 安 技 术 服 务 有 限 公 司) ; KQ3200E 型超声波清洗器(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 荣 科研项目: 芜湖市科技局重大科技项目, 编号: R80188 作者简介: 孙淑萍( 1974 - ) , 女, 汉族, 硕士。 通讯作者: 吴少云( 1960 - ) , 男, 汉族, 副教授, 本科。 事达电 冰 箱 ( 合 肥 荣 事 达 电 冰 箱 有 限 公 司 ) ; GZX - 9246MBE 数显鼓风干燥箱( 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 备厂) ; DZF - 6030A 型真空干燥箱( 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 公司) ; T - A2004 型电子天平 ( 上海良平仪器仪表有限公 司) ; DRT - BRA 型 表 显 电 热 套 ( 郑 州 长 城 科 工 贸 有 限 公 司) ; DF - 101B 型集热式磁力搅拌器( 江苏金坛大地自动化 仪器厂环保仪器厂) ; GKC 型数显控温水浴锅( 上海浦东电 理仪器厂) ; SHB - III 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 郑州长城科工 贸有限公司) ; 红外光谱分析仪( 热电公司) 等。 1. 2 试验材料

两种方法制备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工艺比较

两种方法制备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工艺比较

两种方法制备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工艺比较邓晶晶;徐娟;吴也;陈俊似;杨凤【摘要】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methods of saturated water solution and ultrasonic for preparation inclusion compound of β-cyclodextrin with peppermint oil. Methods After extraction of peppermint oil, the inclusion compound of p5-cyclodextrin with peppermint oil was prepared by saturated water solution method and ultrasonic method. Results The better inclusion method was saturated water solution with higher inclusion rate and yield of inclusion compound. And the optimum inclusion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peppermint oil(ml): β-cyclodextrin( g) =1:5, stirring for 1 hour, 45℃ , β-cyclodextrin( g) : water(ml) = 1: 10. Conclusion The better inclusion method was saturated water solution which was reasonable and convenient.%目的比较饱和水溶液法和超声法制备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工艺.方法选用适量薄荷药材,提取薄荷油,分别用饱和水溶液法和超声法制备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结果与超声法相比,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率和包合物的收率均较高;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饱和水溶液法最佳包合工艺为薄荷油(ml):β-环糊精(g)为1:5、搅拌时间为1h、包合温度45℃,β-环糊精(g):水(ml)为1∶10.结论优选的饱和水溶液法包合工艺合理、结果较好,并且操作更为简便.【期刊名称】《药学实践杂志》【年(卷),期】2013(031)002【总页数】3页(P129-130,147)【关键词】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饱和水溶液法;超声法【作者】邓晶晶;徐娟;吴也;陈俊似;杨凤【作者单位】成都医学院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四川成都61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43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为唇形科薄荷属植物,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之一。

复凝聚二次包埋富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的研究

复凝聚二次包埋富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的研究

复凝聚二次包埋富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微藻油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但由于极易氧化,而且具有鱼腥昧和油溶性等特点,增加了其应用于食品营养强化剂中的难度。

微胶囊化不仅可以有效的阻止其氧化变质,而且能够掩盖鱼腥味,改变其物理性质。

复凝聚微胶囊技术是由一种或多种亲水性胶体首先在溶液中形成复合凝聚相,随后沉积在分散的乳状液滴的表面形成微胶囊。

经固化处理后,囊壁形成稳定的网状结构,能够耐受高温、高湿等环境。

二次包埋技术是以多种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将微胶囊进行再次包埋,对微胶囊产品的抗氧化性以及食品风味都有重要意义,是现今微胶囊研究以及产业化发展的热点。

本论文以微藻油为芯材,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以转谷氨酰胺酶为固化剂, 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微藻油微胶囊;研究优化了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考察了固化过程条件参数对微胶囊芯材释放速率的影响,并对复凝聚微胶囊芯材释放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复凝聚二次包埋技术,筛选了适合二次包埋的材料,同时考察了二次包埋技术对微胶囊产品质量的影响。

首先,研究优化了微藻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

结果表明:在。

,值为.,明胶与阿拉伯胶的比例为:,壁材总浓度为%,芯壁比为:,搅拌速度为 /的条件下制备的复凝聚微胶囊囊壁光滑,大小均匀,并且微胶囊化效率、产率、载量较高,分别为.%、.%、.%。

其次,研究了复凝聚固化过程条件参数的优化并考察了条件参数的变化对微胶囊芯材释放速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转谷氨酰胺酶用量为/明胶,固化时间为,温度?,值为.的固化条件下得到的微胶囊囊壁刚性结构更稳定,芯材释放速率较低,有效地延长了微胶囊产品的货架期。

研究了油脂微胶囊芯材释放动力学,结果表明:复凝聚微胶囊芯材释放速率分两个阶段,前期芯材释放速率较快,后期芯材持续降低速率稳定释放。

最后,建立了复凝聚二次包埋技术,筛选了适合二次包埋的材料,并考察了二次包埋技术对微胶囊产品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以%变性淀粉,%麦芽糊精,%酪蛋白和%葡萄糖为二次包埋壁材,将抽滤得到的复凝聚湿微胶囊中加入%的二次包埋混合溶液,乳化搅拌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的二次包埋微胶摘要囊产品芯材保留率较复凝聚微胶囊从.%提高到%以上,有效地保持了油脂的功能性成分;。

“薄荷素油微囊的制备”实验报告分析

“薄荷素油微囊的制备”实验报告分析

“薄荷素油微囊的制备”实验报告分析运用高分子材料作为包囊材料(简称囊材),把固体药物或液体药物(如香精油或其他液体)作为囊心物,包裹成直径通常为1~200μm 的微型胶囊(microcapsules ),简称微囊。

药物微囊化技术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缓释、控释功效;二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三是降低药物的配伍变化;四是掩盖药物不良气味,固定香味,改善风味品质;五是液态药物固态化,提高流动性和可压性[1-2]。

目前微囊制剂技术常用物理化学法,包括单凝聚法、复凝聚法、溶剂-非溶剂法等,其中复凝聚法具有载药量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微囊成型主要工艺包括囊心物分散以及囊材加入、沉积与固化。

微囊制剂技术在中药药物制剂新技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薄荷素油别名为薄荷油(peppermint oil ),主要成分为左旋薄荷醇(menthol ),该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为62.3%~87.2%,不仅是药物原料与附加剂之一,而且是中药药物制剂技术实验中使用频数较多的药用原辅料之一。

薄荷素油具有天然芳香气味,香气浓郁,难溶,易挥发损失,扩散力强,稳定性差。

该实验选择囊心物为薄荷素油;囊材为明胶-阿拉伯胶;运用复凝聚法,得薄荷素油微囊,进一步制成多种制剂。

1薄荷素油微囊制备的实验目的以阿拉伯胶(带负电荷)和明胶(调pH 值,使带正电荷)作为囊材,以薄荷素油作为囊心物,掌握制备微囊方法中的复凝聚法成囊机理、工艺与操作要点;理解微囊的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方法。

2薄荷素油微囊制备的实验原理复凝聚法工艺经典、简单,易掌握。

复凝聚法的机制介绍如下:明胶水溶液中可离解出正离子(-NH 3+)和负离子(-COO -);阿拉伯胶水溶液中,分子仅离解出负离子(-COO -),携带负电荷。

将明胶和阿拉伯胶两溶液混合后,采用醋酸调节胶液pH 值到约为4.0~4.5时,明胶溶液带正电;同负电荷阿拉伯胶相互结合成不溶性复合物,溶液中添加药物则胶溶液包围药物离子成凝聚囊。

薄荷油的包合物制备及工艺优选

薄荷油的包合物制备及工艺优选

薄荷油的包合物制备及工艺优选目的:薄荷油的包合物制备及工艺优选。

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薄荷油厂环糊精包合物,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以包合物的收率为参考指标,得出最正确制备的方案。

结论:最正确包合物制备方案为卜环糊精和薄荷油投料比为8:1 (mg/mL),包合时的温度为40℃,包合的时间为1.5h。

关键词薄荷油;正交试验;环糊精;包合物Inclusion of Mint oil preparation and process optimization CompoundAbstractObjective: inclusion of Mint oil preparation and process optimization. Methods: peppermint oil prepared with the saturated solution of p-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lex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the yield of the package as a reference index, finding an optimal solution. Conclusion: the best inclusion complex preparation plan forp-Cyclodextrin and peppermint oil ratio for the 8:1 (mg/mL), the package is appropriate temperature to 40℃, the inclusion of time 1.5h.Key wordsMenthol oil; Orthogonal test; p-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lex1前言薄荷油(化学名:Mint Oil)具有特殊芳香性气味,具有提神醒脑作用。

复合凝聚球状多核薄荷油微胶囊的释放动力学及应用

复合凝聚球状多核薄荷油微胶囊的释放动力学及应用

复合凝聚球状多核薄荷油微胶囊的释放动力学及应用
董志俭;汪羽;夏书芹;贾承胜;张晓鸣;许时婴
【期刊名称】《食品科学》
【年(卷),期】2010(031)023
【摘要】制备球状多核结构的复合凝聚薄荷油微胶囊,并且研究其释放动力学以及在曲奇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复合凝聚球状多核薄荷油微胶囊在热水中的释放符合一级释放动力学,释放动力学速率常数随着芯壁质量比的增大而增加;而在烘箱中的释放符合零级释放动力学,释放动力学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感官评定的结果表明二次包埋能够增强复合凝聚薄荷油微胶囊的包埋效果,二次包埋复合凝聚微胶囊在曲奇中的应用效果与环糊精相当.
【总页数】4页(P6-9)
【作者】董志俭;汪羽;夏书芹;贾承胜;张晓鸣;许时婴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生物与食品科学学院,辽宁锦州,121000;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1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1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1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1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
锡,2141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44.5
【相关文献】
1.薄荷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J], 包秀萍;王松峰;何雪峰;普元柱;邹由;黄志强
2.pH对复合凝聚薄荷油微胶囊形态及复合凝聚物性质的影响 [J], 董志俭;夏书芹;贾承胜;张晓鸣;许时婴
3.复合凝聚球状多核薄荷油微胶囊的壁材选择及固化研究 [J], 董志俭;沈煜;夏书芹;贾承胜;张晓鸣;许时婴
4.复合凝聚球状多核薄荷油微胶囊的耐热性研究 [J], 董志俭;张晓鸣;许时婴;马勇
5.复凝聚薄荷油微胶囊的制备 [J], 范光龙;张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实验十四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检查

实验十四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检查

实验十四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检查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实验十四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检查一、实验目的1.掌握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的工艺和包合物形成的验证方法。

2.熟悉β-环糊精的性质及包合物的其他制备方法。

3.了解β-环糊精包合物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1.含义薄荷(Metha haplocalyx Brig)是一种广泛用于医药和烹调的草药。

薄荷油是一种从新鲜的薄荷茎叶中用水蒸汽蒸馏出来挥发油后,再经过冷冻和除去部分薄荷脑之后所得到的油。

薄荷叶中含有大约0.1%~1.0%的挥发油,其最主要的组分是薄荷脑。

中国药典规定薄荷油应符合下列标准:含酯量,按醋酸薄荷酯计算,不得少于2.0%(w/w)和不得大于6.5%(w/w);总醇量,按薄荷脑计算,不得少于50%。

薄荷油是一种祛风药、芳香剂和调味料。

用于皮肤黏膜能产生清凉的感觉,可以减轻不适和疼痛。

薄荷油通常在西方国家用于治疗各种消化不适,可以缓解消化道痉挛。

薄荷油可以制成各种剂型,例如肠衣制剂、口含片、芳香水剂、软膏和微囊。

含有挥发性物质的固体应该有适当地保护措施以免由于受热和长期储存遭受损失。

环糊精包合物技术可以用于固化挥发性物质。

环糊精(cyclodextrin,CYD)是一种新型的水溶性包合材料,是淀粉经酶解得到的一种产物。

这些分子中有6~13个葡萄糖分子以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环筒状结构的低聚糖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具有一定大小的空穴,有环筒内疏水、环筒外亲水的特性。

环糊精包合物是指借助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静电引力、氢键、偶极子间引力等),药物分子包含或嵌入环糊精的筒状结构内形成的超微粒分散物。

形成的包合物服用后在体内经渗透、扩散、竞争性置换等作用释放出药物分子而发挥药效。

β-环糊精由于其分子的空间结构和便宜的价格在药学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包合物中的难溶性疏水分子的溶解度可以提高。

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1

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1

失多有关 ,用乙醇稀释与挥发油直接加入包结收率差别不大 ,用 丙酮稀释不利于包结 。 3. 2 本法简便 、易行 ,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实验中少部分未被 包合的挥发油附着在包合物表面 ,在用石油醚洗涤时被洗去 ,实 际生产中可去掉该步骤 ,则挥发油得率略高于实际包合率 。 3. 3 将薄荷油β- 环糊精包合物用于制备复方桑菊感冒片 ,与 传统喷洒工艺制备的样品进行稳定性比较 ,结果放置 3 个月后 , 传统工艺样品挥发油减少 40 % ,而β- 环糊精包合样品挥发油含 量稳定 ,说明β- 环糊精包合样品挥发油确能增强稳定性 ,提高 制剂质量 。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03 VOL. 14 NO. 6
时珍国医国药 2003 年第 14 卷第 6 期
表 3 方差分析表
方差来源
自 离差平方和 由

方 差
显 F值 著

A(β- CD 用量) B (稀释溶媒) C(误差) D ( 包合温度)
损失 ,稳定性差 。用β- 环糊精包合中药挥发油 ,增强稳定性的 合率的因素依次为 D > B > A > C , Rc 远小于 RA 、RB 、RD ,对挥发 方法已在中成药制剂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1] ,但未见应用β 油包合率的影响很小 ,故将其视为误差项 ,方差分析结果见表 3 。
- 环糊精包合薄荷油的报道 。笔者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β- 环 主要影响因素为 D、B ,最佳组合为 A2B3C2D2 ,即 :β- 环糊精与水 糊精薄荷油包合物 ,并用正交试验法对制备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条 比例为 1∶6 (g∶ml) ,挥发油量∶β- 环糊精量 = 1∶8 (ml∶g) ,搅拌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工业科技
!"#$%"$ &%’ ($")%*+*,- *. /**’ 0%’1234-
薄荷油的二次包埋技术研究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合肥 "#$$%") 雍国平 郭俊成 童红武 叶宏音
要 制备了薄荷油的 !! 环糊精一次包合物后, 再用阿拉伯胶 和麦芽糊精对其进行二次包埋,通过蒸馏并用分光光度 法研究了温度和贮存时间对二次包埋物中薄荷油稳定性 的影响。 结果表明, 二次包埋物在环境温度下和较长的贮 存时间内是比较稳定的。 关键词 薄荷油 !! 环糊精 二次包埋物 稳定性
!%&
贮存时间对二次包埋物中薄荷油稳定性的影响
!
!%$
结果与讨论
薄荷油的校正曲线
研 究 与 探 讨
图 2 为二次包埋物中薄荷油的释 放 量 与 贮 存 时 在 */4 的贮存时间内, 二次 间的关系。从图 2 可见, 包埋物中薄荷油的释放量随贮存时间的增加逐 渐 减 少, 到 #)4 后则几乎不再减少。这是因为少量未被包 埋的薄荷油会挥发损失, 一旦其挥发完毕, 经过二次 包埋后的薄荷油挥发损失则很少,此时薄荷油 的 释 放量则几乎不变。表明经二次包埋后薄荷油的 稳 定 性明显增强。
移 取 /’( 薄 荷 油 二 次 包 埋 物 于 /!’( 烧 瓶 中 ,
用 恒 温 水 浴 锅 分 别 在 *! 、 2! 、 /! 、 -! 、 $! 、 )! 、 3! 、 0!!1 下蒸馏 -!’+, 。蒸馏液用含 #!’( 乙醇的 /!’( 容量 瓶 收 集 , 稀 释 0!! 倍 ( 用乙醇水溶液定容) ,测定 以乙醇水溶液为参比) 。 #!!,’ 处的吸光度(

了包合率。因此, 对薄荷香料的 !/89 包合物用增稠 剂( 如阿拉伯胶或麦芽糊精等) 进行二次包埋, 以增加 薄荷等香料的包埋率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课题6!’17。 本文用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对薄荷油的 !/ 环糊 精包合物进行二次包埋,通过蒸馏并用分光光 度 法 研究了温度和贮存时间对二次包埋物中薄荷油 稳 定 性的影响。
司; AB8&&( 型 恒 温 水 浴 锅 厂; CC/& 型 电 动 搅 拌 器 器厂。
通州市沪通实验仪器
薄荷香料因具有清凉活性而广泛地应 用 于 食 品 和饮料行业。鉴于薄荷香料极易挥发, 不仅在生产过 程中产生了强烈的刺激味, 而且影响了产品的寿命。 只有有效地保护薄荷香料的稳定性,才能制得品质 较好的薄荷食品。可采用多种方法保护薄荷香料的 而用 !/ 环糊精( 作为宿主( 主体) 包 稳定性 6&’(7, !/89 ) 合薄荷油( 客体) 以形成稳定的包合物则是保护薄荷 香料的有效方法之一, 但因 !/89 的水溶性低而影响
立即 然后加入薄荷油的乙醇溶液( &"#)H I <:) &)<:,
收稿日期: ())(/)./!) 作者简介: 雍国平( , 男, 副教授, 在职博士, 研究方向: 环糊精 &’(#! ) 包合物、 微胶囊。
密 封 , 并 以 &#))J I <KF 的 速 度 进 行 电 动 搅 拌 : 恒 温
( ! 1 #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00#’&1*1+,!)2%!&&
(-
!""# 年第 # 期
!"#$%&’("$)’%**)
( 室温) 。然后先加入阿拉伯胶水溶液( !"#$% & ’()
食品工业科技
分挥发散失, 影响了测试的准确度。因此, 从图 # 可 见, 以蒸馏时间为 -!’+, 比较理想。
)’(, 室 温 搅 拌 *!’+, , 再 加 入 麦 芽 糊 精 水 溶 液
( !"#$% & ’() $’(,继续室温磁力搅拌 -. 后可得薄荷 油二次包埋物的悬浮液。
!%#
温度对二次包埋物中薄荷油稳定性的影响
图 * 为同一时间 ( 时蒸馏二次包埋物, 薄 -!’+, )
$%&
二次包埋物蒸馏时间的确定
用 恒 温 水 浴 锅 在 0!!1 下 分 别 蒸 馏 *! 、 2/ 、 -! 、 3! 、
0#!’+, 。 蒸 馏 液 用 含 #!’( 乙 醇 的 /!’( 容 量 瓶 收
集, 稀释 0!! 倍( 用乙醇水溶液定容) , 测定 #!!,’ 处 的吸光度( 以乙醇水溶液为参比) 。
$%’
温度对二次包埋物中薄荷油稳定性的影响
移 取 /’( 薄 荷 油 二 次 包 埋 物 于 /!’( 烧 瓶 中 ,
荷油的释放量与温度的关系曲线。二次包埋物 在 常 温下很稳定, 但随着温度的升高, 释放率也增加, 原 因是二次包埋物在水溶液中会发生离解,离解 度 与 介质温度有关。从图中可看出, 在 -!’+, 的蒸馏时间 下, 在 /!1 以前蒸馏二次包埋物, 薄荷油的释放量较 小, 由此可以推断二次包埋物在常温下是较稳定的。
* 2
X=<N<49G+Z.+A9RJ=<?N"6PCA@4H\J=+, [A<L@= 4HA+LH=P NPNJH’N" R?’<,< 69:HZ.<9RR9X?N.M< :Y"^\+4+NH4 NJ<=C. <N %?’
6<=O@.P4=<JH
]"R"X<J"9#!!0Q-#)$-!* <=<O+C N?ONJ+J?JH [@= H,C<MN?A<J+@, @[ [A<L@?=N" X@AP’"9033)9*$Q02*U022
以吸光度( 对薄荷油浓度( 绘制薄荷油的校 5) 6) 正曲线 ( 图 0) ,由此获得回归方程, 5 7*"3*)06 8
!"!*3!9 相关系数 :#7!"33$# 。
!%!
二次包埋物蒸馏时间的确定
图 # 为同一温度( 下从二次包埋物中蒸馏 0!!1 )
的薄荷油的吸光度与蒸馏时间的关系曲线。显然, 在 同一温度下,二次包埋物中薄荷油的释放量随着蒸 馏时间越长, 释放的薄荷油越多, 相应的吸光度也就 越大。但是时间过长, 接收容器中的薄荷油就有一部
2#G 时搅拌 &L ,恒温 (#G 时搅拌 !L ;磁力搅拌 &-L
!!!!!!!!!!!!!!!!!!!!!!!!!!!!!!!!!!!!!!!!!!!!!!
#
结论
使用本文研究的玉米粉.
蔡同一 ’ 等 " 玉米深加工及其综合利用 " 食品科学 ’()))’(&*&+, 万新 " 如何生产玉米淀粉粉丝 " 中国食品报 ’())&/)0/&0 金茂国 ’ 等 " 粉丝生产用淀粉性质及其粉丝品质关系的研究 " 曹海星 ’ 等 " 粉丝的烹煮检验 " 粮油食品科技 ’&0.0*1+,1)%1! 翟崇华 ’ 等 " 玉米淀粉生产工艺探讨 " 食品开发丛书 * 第 ! 辑 +
# V?,,+,% WE9V?,,+,% X59YH’NAHP BY9X<=ZH= :9HJ <A"K<CJ@=N <[[HCJ+,% J.H =HAH<NH @[ [A<L@= H,C<MN?A<JH4 +, C<=O@.P4=<JH
’<J=+\HN" 5%=+C"K@@4 6.H’"9033392$S0#TQ/03)U/#!/
!""# 年第 # 期
#$
制品天然绿色的本质, 所得到的玉米粉丝, 无论其质 构、 口感, 还是色泽都具有更加诱人的特质; 它还留 有玉米粉质固有的清香、营养成分及有益健康的微 量元素。 需要指出的是,使用本剂要根据所选 用 的 玉 米 淀粉品质, 所采用的设备及 操 作 工 艺 , 在 !"#$%#"#$ 添加量范围内作适当调整。
江苏金坛金城国盛实验仪
$%!
薄荷油校正曲线
取一定浓度薄荷油的乙醇水溶液, 进行紫外 / 可
见扫描, 得薄荷油最大吸收峰为 "<;DE())F<。再取不 同 浓 度 的 薄 荷 油 乙 醇 水 溶 液 测 ())F< 处 的 吸 光 度 ( 以乙醇水溶液为参比) 。
$%#
薄荷油二次包埋物的制备
在 2#G 时 制 备 ! /89 水 溶 液 ( )"&!H I <:) (#<:,
参考文献
0 ;.<,4<=+ ;:9>?’@?A+, B>9:+C.<=4 DEF9G@AH<? I9HJ <A"
KA<L@= H,C<MN?A<J+@, OP NM=<P 4=P+,%Q<MMA+C<J+@, J@ C+J=<A <,4 A+,<AP <CHJ<JH"K@@4 RC+"9 033#9/$S0TQ#0$U##0
中图分类号: 34()("! 文献标识码: 5 文 章 编 号 : &))(/)!)- ( ())! ) )!/))(-/)(
$
$%$
材料与方法
材料与仪器
!/ 环糊精
化学纯, 上海化学试剂中心化工厂; 化学纯, 广州南方化玻公司分装; 麦芽 美国 ?@ 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