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与王守仁代表的心学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与王守仁代表的心学的差异虽然理学与心学均属于唯心主义范畴,主张克服私欲,维护封建伦理道德,都认为“理”是存在的,把“理”作为宇宙的本体,把“理”当做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根据但却有着许多方面的差异。

首先,它们的思想定位不同。朱熹是客观唯心主义者,王守仁是主观唯心主义者,朱熹是理学思想的代表者,上承二程的学术思想,王守仁是心学思想的代表者,上承南宋理学家陆九渊的“心学”主张,并加以发展。

其次,它们的教育目的和教育作用也不同。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以造就封建社会的所谓“圣人”。他的教育作用论是从他的理学思想体系出发论述的。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接下来,我觉得它们的教育阶段也是不同的。朱熹把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看做是统一的教育过程中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认为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事”,大学阶段的任务是“教理”,注意到了从儿童和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心理规律来考虑教育阶段的划分。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从“致良知”的要求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最多,受蒙蔽最少,他认为应该顺应儿童的性情,鼓舞儿童的兴趣来教导其发展,因此他主张教育应从儿童时期抓起。在教育内容中,朱熹认为,圣人教训具在经书,为学之道必须穷理,穷理必须读书。先后编写《小学》、《四书集注》、《近思录》等教材。王守仁则认为经书是“常道”,即永恒而普遍的道理,然其根源仍在本心,他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本心”者均可作为教育内容。在儿童阶段,朱熹主张重视蒙养教育、要求慎择师友、强调学“眼前事”、提倡正面教育为主。王守仁主张顺导性情,鼓舞兴趣;循序渐进,量力而施;因材施教、各成其材;全面诱导,不执一偏。

在理的方面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性与理是一个东西,即“性即理”。他是以性为善的,认为“一理”就是“万理”。王守仁认为理在心中、“心即理”。王守仁认为理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他并不认为万事之中存在理,他认为“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王守仁不谈性,只谈理,而朱熹则通常把理与性放在一起谈论。

另外,在知识和行为的关系上,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出发,他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说。王守仁认为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行这个道理。

如果只是自称为知道,而不去实行,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

总之,王阳明心学的主张高度概括起来一句话,就是“知行合一”,主张心外无理,是一元论。而朱熹的主张高度概括起来一句话,就是“知”与“行”的二元论,把两者割裂开来。

1240330020 王雪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