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高一 上学期1月质量检测考试(物理)( Word版含答案)

浙江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高一 上学期1月质量检测考试(物理)( Word版含答案)
浙江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高一 上学期1月质量检测考试(物理)( Word版含答案)

浙江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高一 上学期1月质量检测考试(物理)( Word 版含答

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张和小李同时从A 出发,分别沿路径1、2先后到达B 、C 点,线段AB 、AC 的长度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人所走的路程相同

B .两人的位移大小相同

C .两人到达的时刻相同

D .两人在途中经历的时间相同

2.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紧贴在圆筒的竖直内壁上,且随圆筒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 .周期T A

B B .周期T A >T B

C .线速度v A =v B

D .线速度v A >v B

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物体的质量减为原来的一半,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则( )

A .a a '<

B .2a a a <'<

C .2a a '=

D .2a a '>

4.放假了,小明斜拉着拉杆箱离开校园。如图所示,小明的拉力大小为F ,方向沿拉杆斜向上,与水平地面夹角为θ.与拉杆箱竖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且不受拉力相比,此时拉杆箱对水平面的压力( )

A .减少了sin F θ

B .增大了sin F θ

C .减小了cos F θ

D .增大了cos F θ

5.如图所示,在前进的车厢的竖直后壁上放一个物体,物体与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要使物体不致下滑,车厢前进的加速度至少应为(重力加速度为g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 .μg

B .

g

μ

C .

g

μ

D .g 6.如图所示,两块相互垂直的光滑挡板OP 、OQ ,OP 竖直放置,小球A 、B 固定在轻杆的两端。现用水平力F 将B 向左缓慢推动一小段距离,则此过程中

A .杆对A 的弹力变小

B .挡板OP 对A 作用力变大

C .水平力F 变大

D .挡板OQ 对B 支持力变大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B .载重汽车重心的位置与装货多少和货物放置位置有关

C .用GPS 确定远洋巨轮在大海中的位置,不可以把远洋巨轮看成质点

D .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

8.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A 、B 两球之间系着一根不计质量的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 球紧靠竖直墙壁,今用水平力F 将B 球向左推压弹簧,平衡后,突然将F 撤去,在这瞬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B 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F m

B .B 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

C .A 立即离开墙壁

D .在A 离开墙壁后,A 、B 两球均向右做匀速运动

9.如图所示,有两条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水平轨道,轨道上有两个物体A 和B ,它们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O 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接,物体A 以速率v A =10m/s 匀速运动,在绳与轨道成30°角时,物体B 的速度大小v B 为( )

A.53

m/s B.20 m/s C.

203

m/s D.5 m/s

10.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加速度B.质量C.路程D.时间

11.个人混合泳是奥运会游泳项目之一,要求运动员在泳道用四种不同的姿势来回游完全程,完成比赛,如图。如要取得好的成绩,下列物理量中哪个是最关键的()

A.全程的平均速度B.全程的平均速率

C.终点撞线时的速度D.中间转身时的速度

12.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20N的作用,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A.0 B.2m/s2,水平向右

C.4m/s2,水平向右D.2m/s2,水平向左

13.如图所示,一个重球挂在光滑的墙上,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而将绳的长度增加时,则()

A.球对绳的拉力增大

B.球对墙的压力增大

C.球对墙的压力不变

D.球对墙的压力减小

14.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

A.m、N、kg B.cm、g、s C.m、kg、s D.m/s、kg、N

1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B.加速度为零的物体,速度一定为零

C.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变化时,速度的方向也要发生变化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B.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静止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C.跳高运动员到达空中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D.蹦床运动员跳离蹦床在空中上升与下降时均处于失重状态

17.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Ⅰ、Ⅱ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

B.Ⅰ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C.Ⅰ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Ⅱ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

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v1+v2)/2

18.一物体放在升降机地板上,当升降机作变速运动时,物体相对升降机静止。当升降机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重力发生变化

B.加速向上时,物体所受重力大于所受支持力

C.加速向下时,物体所受重力与地板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无论怎样运动,物体压地板的力与物体所受支持力大小相等

19.如图,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到力的个数()

A.可能是两个B.可能是三个

C.可能是四个D.一定是四个

20.小明回老家过年时恰逢亲成家建房,工人正在给房屋上梁只见工人用铁锤竖直向上连续敲击木楔,木楔缓慢地将横梁抬起,如图所示开始时绳子与墙壁的夹角α小于木楔的尖角β,若不考虑横梁与木楔之间的摩擦,在α还未超过β的过程中()

A.绳子拉力变大,墙壁与木楔的摩擦力变大 B.绳子拉力变大,墙壁与木楔的摩擦力不变C.绳子拉力变小,墙壁与木楔的摩擦力变小 D.绳子拉力变小,墙壁与木楔的摩擦力变大二、多选题

21.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停放着一辆表面粗糙的平板车,质量为M,与平板车上表面等高的平台上有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水平初速度v0向着平板车滑来,从滑块刚滑上平板车开始计时,之后他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t0是滑块在车上运动的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与平板车最终滑离

B.滑块与平板车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

v

3gt

C.滑块与平板车的质量之比m:M=1:2

D.平板车上表面的长度为

00

5

v t

6

22.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1kg的足够长的木板A,其上叠放一质量为

m2=2kg的物块B,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μ=0.1,物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

μ=0.3,假定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物块施加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拉力

F=3t(N),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则()

A.t=ls之后,木板将在地面上滑动

B.t=2s时,物块将相对木板滑动

C.t=3s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D.木板的最大加速度为3m/s2

23.如图所示,斜面体B静置于水平桌面上,斜面上各处粗糙程度相同。一质量为m的木块A从斜面底端开始以初速度v0上滑,然后又返回出发点,此时速度大小为v ,在上述过

程中斜面体一直静止不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关于上述运动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返回出发点时,速度大小v=v0

B.桌面对B的静摩擦力一直向左

C.桌面对B的支持力一直等于B的重力

D.A上滑的时间小于下滑的时间

24.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的滑块轻轻放置于一足够长的传送带的左端,已知传送带以速度v0顺时针运动,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当滑块速度达到v0时电动机突然断电,传送带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匀减速至停止。关于滑块放上去后受到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加速时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减速时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B.滑块刚放上去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μmg

C.滑块始终没有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D.传送带减速时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变为ma

25.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M、m,,的两个物体(M> m) ,它们与水平面的摩擦因数都为μ,现用轻质弹簧連接一起,两物体间距离为x,当两物体在最小距离x1与最大距离x2之间,均能保持静止状态.已知弹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

A.当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分别为最小值x1和最大值x2时,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

B.若μ、m不变,M越大,两物体间的最大距离x2就越大

C.当两物体之同距离最大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x2)/2

D.当商物体之间的距离x 满足x1

26.如图是A、B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从图象上可知()

A.A做匀速运动, B做匀加速运动

B.20s末A、B相遇

C.20s末A、B相距最远

D.40s末A、B相遇

三、实验题

27.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为了探求弹簧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李强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_____ .其中甲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N/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弹簧______(填“甲”或“乙”).

28.某同学为了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设计了下面的实验,他选择的器材有:一条弹簧、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铁钉、几个钩码(单个质量100克)、刻度尺.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1)先将长木板放置在实验台上,有定滑轮的一端伸出桌外,并调水平

(2)把弹簧的一端用铁钉固定在木板上合适的位置

(3)弹簧的另一端用细绳连接,细绳跨过定滑轮可连接钩码

(4)再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用刻度尺量出对应弹簧的总长度,把数据记录在他设计的表格中

请完成下面的问题:

a)实验用的弹簧原长L=_________

b)从他实验的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从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_______

29.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请根据如下实验过程,完成相关实验内容:

(1)将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于铁架台上,测量弹簧的原长L 0;

(2)在弹簧的上端放一托盘,托盘中加适当的砝码,待系统静止时,记录相应的弹簧长度L ;

(3)重复步骤(2),记录多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4)表中①处应填的数据为_________。由数据可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 =_______N/m ,托盘质量m 0=_________g 。(g 取9.80m/s 2)

30.某物理课外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系统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之间的关系,将两个质量相等的砝码盘(每个砝码盘的质量为m )通过细线连接并挂在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上,并将5个质量均为0m 的小砝码放在左盘中,4个质量也是0m 的小砝码放在右盘中。实验步骤如下:

(1)用手托住右盘由静止释放,同时用传感器记录砝码盘在时间t 内移动的距离为h ,计算机根据公式___,即可算出相应的系统加速度1a =0.202m /s ,此时系统(两砝码盘和砝码)受到的合外力为0m g 。

(2)从右盘中把一个小砝码移到左盘中,按照(1)中的方法操作,得到多组时间t 和砝码盘移动距离h 的数据点,并根据数据点绘制的h -t 图象如图乙所示,请根据图乙求出此时系统的加速度,并将结果填入下表空格处_____。

(3)依次把右盘中的小砝码逐个移到左盘中,按照(1)中的方法操作,得到其他情况下相应的系统加速度的值记入上表。

(4)利用表中的数据在图丙上描点并作出a-F图象。从图象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系统质量不变时,_______。

31.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

(1)关于该实验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多选)

A.小球每次可以从斜槽上不同的位置由静止释放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建立坐标系时,应该用重锤线来确定y轴

D.要使描绘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2)现让小球多次从斜槽上滚下,在白纸上依次记下小球的位置,某同学得到的记录纸如上图所示,从图中可看出该实验装置存在的问题_____

3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

(1)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拉橡皮条的两条细绳必须等长

B.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C.两个分力的夹角要尽量小些

D.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

(2)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弹簧秤a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

读数是____N,若弹簧秤b的读数为4.00N;单独用一把弹簧秤拉橡皮条到同一结点O时的拉力为5.10N,且各个力的方向已经记录在白纸上(如图丙所示),请在答题纸上作出弹簧秤B拉力的图示________。

(3)若已正确画出上述三个力的图示,为了得到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还要如何处

理?_______

四、解答题

33.如图,在一中“子母球”表演中,同一竖直线上的小球A和小球B静止在地面上方,球B距离地面的高度h=0.8m,球A在球B的正上方,同时释放两小球。设球B与地面碰撞后原速反弹(反弹后以加速度g竖直向上作匀减速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10m/s2,忽略球的直径、空气阻力及碰撞时间。

(1)求球B第一次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若球B在第一次上升过程中未与球A相碰,求它的上升时间;

(3)若球B在第一次上升过程中就能与球A相碰,求球A起始高度H的取值范围。

34.质量M=8 kg的足够长木板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在木板的右端施加一水平恒力

F=36 N,当木板向右运动速度达到3 m/s时,在木板的右端轻轻放一质量为m=2 kg的小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g取10 m/s2.问:

(1)小物块刚放在木板上时,小物块及木板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从小物块放上木板开始,经过t=3 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

35.如图所示,质量m A=4kg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时,恰好能匀速下滑.现用细线系住物体A,并平行于斜面向上绕过光滑的定滑轮,另一端系住物体B,释放后物体A沿斜面以加速度a=2m/s2匀加速上滑。(g=10m/s2,sin37°=0.6,cos37°=0.8)求:(1)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

(3)物体B的质量。

36.如图所示,一根长0.1 m的细线,一端系着一个质量为0.18 kg的小球,拉住线的另一端,使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小球的转速增加到原来的3倍时,细线断裂,这时测得线的拉力比原来大40 N。

(1)求此时线的拉力为多大?

(2)求此时小球运动的线速度为多大?

(3)若桌面高出地面0.8 m,则线断后小球垂直桌面边缘飞出,落地点离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为多少?(g取10 m/s2)

37.如图所示,BC为半径r

2

2

5

m竖直放置的细圆管,O为细圆管的圆心,在圆管的末

端C连接倾斜角为45°、动摩擦因数μ=0.6的足够长粗糙斜面,一质量为m=0.5kg的小球从O点正上方某处A点以v0水平抛出,恰好能垂直OB从B点进入细圆管,小球过C点时

速度大小不变,小球冲出C点后经过9

8

s再次回到C点。(g=10m/s2)求:

(1)小球从O点的正上方某处A点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为多大?

(2)小球第一次过C点时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为多少?

(3)若将BC段换成光滑细圆管,其他不变,仍将小球从A点以v0水平抛出,且从小球进入圆管开始对小球施加了一竖直向上大小为5N的恒力,试判断小球在BC段的运动是否为匀速圆周运动,若是匀速圆周运动,求出小球对细管作用力大小;若不是匀速圆周运动则说明理由。

38.如图所示,图是某游乐场中水上过山车的实物图片,图是其原理示意图.在原理图中半径为R=8.0m的圆形轨道固定在离水面高h=3.2m的水平平台上,圆轨道与水平平台相切

于A点,A、B分别为圆形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过山车(实际是一艘带轮子的气垫小船,可视作质点)高速行驶,先后会通过多个圆形轨道,然后从A点离开圆轨道而进入光滑的水平轨道AC,最后从C点水平飞出落入水中,整个过程刺激惊险,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已知水面宽度为S=12m,假设运动中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结果可保留根号.

(1)若过山车恰好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B,则其在B点的速度为多大?

(2)为使过山车安全落入水中,则过山车在C点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3)某次运动过程中乘客在圆轨道最低点A对座椅的压力为自身重力的3倍,则气垫船落入水中时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路程为运动轨迹的长度,由图可知轨迹长度不一定相等,即路程不一定相同,故选项A 错误;

B、位移为矢量,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则由图可知,二者的位移大小相等,但是方向不相同,故选项B正确;

C、由题可知,二者同时从A点出发,先后到达B、C两点,可知两人到达的时刻不相同,两人在途中经历的时间也不相同,故选项CD错误。

2.D

解析:D

【解析】两者同轴转动,所以角速度相同,根据可知,AB错误;由

知,相同,则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A的半径大,则其线速度大,即,故C错误D正确.

【点睛】同轴转动角速度相同,同一条传送带相连线速度相同

3.D

【解析】 【详解】

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mg ma μ-=

?

22

m m F

g a μ 解得:

F

a g m

μ=

- 22

22F F

a

g g g a g a m

m

μμμμ()>

故D 正确,ABC 错误。

4.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以箱子为研究对象,没有拉力时,支持力等于重力:

N mg =

以箱子为研究对象,有拉力F 时,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如图所示:

支持力为:

sin N

mg F θ 所以支持力减少

sin N

N N

F θ?

故A 正确,BCD 错误。

5.B

解析:B

【解析】因为物体不下滑,则mg=μ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N=ma ,解得:a=g

μ

.故B

正确,故选B .

6.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B .设杆与OP 的夹角为θ,对A 球受力分析,

由平衡条件可得:

=

cos mg

F θ

弹 tan N F mg θ=

水平力F 将B 向左缓慢推动一小段距离,则θ减小,cos θ变大,tan θ减小,则有杆对A 的弹力F 弹变小,挡板OP 对A 作用力N F 变小,故A 正确,B 错误; CD .对两球和轻杆的整体受力分析可知,在竖直方向:

OQ A B N m g m g =+

N F F =

故水平力F 将B 向左缓慢推动一小段距离后,竖直方向的受力不变,则挡板OQ 对B 支持力不变;因挡板OP 对A 作用力N F 变小,则水平力F 变小,故CD 错误。 故选A 。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物体沿直线往复运动时位移大小可能为零,但路程一定不为零,则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故A 错误;

B.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故B 正确;

C. 远洋巨轮的形状和体积相对于大海可以忽略不计,则可以把远洋巨轮看成质点,故C 错误;

D. 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压力和滑动摩擦力无关,故D 错误。 故选B 。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速度不能发生突变,力可以突变,突然将 F 撤去,弹簧的压缩量没有来得及发生改变,故弹力不变,对B 球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得加速度。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B 球的速度大于A 球的速度,弹簧将被拉长,A 受到弹簧的弹力A 离开墙壁;在A 离开墙壁后,B 球的速度大于A 球的速度,弹簧将被拉长,A 将做加速运动,而B 做减速运动 【详解】

撤去F 前,B 球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零,弹簧弹力等于F ,将 F 撤去的瞬间,速度不能发生突变,所以速度仍然为零,弹簧的压缩量没有来得及发生改变,故弹力不变,所以B 球只受弹簧弹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

m

不等于零,所以B 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A 正确,B 错误;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B 球的速度大于A 球的速度,弹簧将被拉长,A 受到弹簧的弹力A 离开墙壁,故C 错误;在A 离开墙壁后,B 球的速度大于A 球的速度,弹簧将被拉长,A 将做加速运动,而B 做减速运动,故D 错误。所以A 正确,BCD 错误。

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将B 点的速度分解如图所示:

则有:2A v v =,2cos30B v v =?,解得:203

m/s cos303

A B v v ==?;故A ,B ,D 错误;

C 正确;故选C.

1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故A 正确;

B 、质量、路程、时间都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故BCD 错误.

1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比赛过程中往返两次则路程相等,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时间越小,成绩越好,而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为平均速率,所以如要取得好的成绩,主要取决于全程的平均速率,故B 正

确。 故选B 。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物体相对地面向左运动,滑动摩擦力向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mg ma μ+=

解得

22200.21010

m/s 4m/s 10

F mg a m μ++??=

== 方向水平向右,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

1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

设绳子与竖直墙面的夹角为θ,由平衡条件得:F T =

mg

cos θ

;F N =mgtanθ;把绳子变长时,θ角减小,则cosθ增加,tanθ减小,则得到拉力F T 减小,支持力F N 也减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球对绳的拉力减小,球对墙的压力也减小;故选D 。

1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国际单位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两部分组成,基本量的单位成为基本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分别是千克、米、秒,分别对应的物理量为质量、长度、时间。

A. m 、kg 是基本单位,N 是导出单位,故A 错误;

B.cm 、g 不是国际单位,s 是基本单位,故B 错误;

C.m 、kg 、s 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故C 正确;

D. m/s 、kg 、N 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故D 错误。 故选:C

1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因时间不确定,加速度大小无法确定,故A 错误;

B .加速度为零的物体,速度不一定为零,可能很大,故B 错误;

C .由加速度的定义式?=?v

a t

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故C 正确;

D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变化时,速度的方向不一定发生变化,例如原来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变化后开始一段时间内物体仍沿原来方向做减速运动,速度方向没有变化,故D 错误。 故选择C 选项。

16.D

解析:D

【解析】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平衡状态,不是失重状态,选项A 错误;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静止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平衡状态,选项B 错误;跳高运动员到达空中最高点时,加速度为g ,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选项C 错误;蹦床运动员跳离蹦床在空中上升与下降时,加速度均为向下的g ,故均处于失重状态,选项D 正确;故选D.

17.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B. 速度-时间图象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故物体I 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物体II 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减速运动,故A 项与题意相符,B 项与题意不相符;

C. v -t 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知Ⅰ、Ⅱ两物体的位移都在不断增大,故C 项与题意不相符;

D. 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如果做匀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从v 2均匀减小到v 1,或从v 1均匀增加到v 2,物体的位移就等于图中梯形的面积,平均速度就等于

122v v +故I 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122v v +,II 的平均速度小于12

2

v v +,故D 项与题意不相符。

1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即物体的重力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则重力不变,故A错误;A.物体的重力为G mg

B.物体加速向上时,物体所受重力小于所受支持力,合力提供了向上运动的加速度,故B错误;

C.升降机向下加速运动时,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向下,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故C错误;

D.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压地板的力与物体所受支持力大小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19.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物体一定受重力,拉力F产生两个作用效果,水平向右拉木块,竖直向上拉木块,由于木块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水平方向必有摩擦力与拉力的水平分量平衡,即一定有摩擦力,结合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可知则必有支持力,因而物体一定受到四个力,故D正确。

故选D。

2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以横梁为研究对象,横梁受到重力、斜劈的支持力N和绳子的拉力F,如图所示:

木楔缓慢地将横梁抬起的过程中,支持力方向不变,根据图示情况可知,绳子拉力逐渐减小、支持力逐渐增大;再以斜劈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于N逐渐增大,则N在竖直方向向下的分力增大,根据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可知,f逐渐增大.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二、多选题

21.AB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线知,铁块在小车上滑动过程中,铁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它们的加速度之比求出质量之比,以及求出动摩擦因数的大小.根据运动学公式分

解析:AB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线知,铁块在小车上滑动过程中,铁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它们的加速度之比求出质量之比,以及求出动摩擦因数的大小.根据运动学公式分别求出铁块和小车的位移,从而求出两者的相对位移,即平板车的长度.物体离开小车做平抛运动,求出落地的时间,从而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落地时与车左端的位移.

【详解】

由图象可知,滑块运动到平板车最右端时,速度大于平板车的速度,所以滑块将做平抛运动离开平板车,故A正确;根据图线知,滑块的加速度大小000

1

00

2

3

3

v v v

a

t t

-

==.小车的

加速度大小a2=0

3

v

t,知铁块与小车的加速度之比为1: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滑块的

加速度大小为:

1

f

a

m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

f

M

,则滑块与小车的质量之比m:

M=1:1.故C错误.滑块的加速度

1

f

a g

m

μ

==,又0

1

3

v

a

t

=,则0

3

v

gt

μ=,故B正确;

滑块的位移00100025326v v x t v t +==,小车的位移0

2000

11326v x t v t ==,则小车的长度

L=

56v 0t 0-16v 0t 0=2

3v 0t 0,故D 错误.故选AB .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小车和铁块的运动情况,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

22.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当

物块和木板都没有动,处于静止状态,根据 F=3t(N)

可知t=ls 之后,木板将在地面上滑动,故A 符合题意; BD .两物体刚要相对滑动时,此时木板有最大

解析: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当

()1123N F m m g μ≤+=

物块和木板都没有动,处于静止状态,根据

F =3t (N)

可知t =ls 之后,木板将在地面上滑动,故A 符合题意;

BD .两物体刚要相对滑动时,此时木板有最大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木块有

222F m g m a μ-=

对木板有

()221121m g m m g m a μμ-+=

解得

12N F =

23m/s a =

根据

F =3t (N)

可知t =4s 之后,物块将相对木板滑动,故B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C .由上分析可知,t =3s 时,物块相对木板静止,一起做匀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杭州二中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终考试 思想政治试题 本试题卷分为第Ⅰ卷(判断题、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卷相应题号后的 A 涂黑,错误的请将答卷相应题号后的D涂黑。每小题1.5 分,共30 分。) 1.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流通手段。 2.外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4.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消费者增加对相关商品的需求量。 5.超市购物属于社会再生产中的消费环节。 6.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7.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8.股东大会及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事宜。 9.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10.商业保险是保险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以规避风险的投资理财方式。11.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国家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税收,给经济“降温”。12.虚报自然灾害获得国家税收优惠,是偷税行为。 1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1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 1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16.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17.公民向国家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这是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18.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19.政府履行基本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 20.对人民负责,要求政府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二、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 分,共50分。) 21.29岁的塔尼娅是个学生,买公寓的时候获赠了一个车位,但她没有车,于是就在网站上把车位租出去。2013年7月以来已经成交了100笔生意,每个月能为她带来200英镑(1854元人民币)收入。这就是分享经济,它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使人们可以互相分享彼此的财产、时间和技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发展分享经济”。 据此判断下列经济活动中属于分享经济的是()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期末物理试题(wd无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期末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均不带电的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 A.空气中的正电荷转移到了毛皮上B.空气中的负电荷转移到了橡胶棒上 C.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了橡胶棒上D.橡胶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了毛皮上 二、多选题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来表示,为牛顿每库仑,即N/C B.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电势能都是系统所共有的能量 C.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地球与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和火星与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相同 D.库仑定律对任意空间中任意状态的两个点电荷都成立,并且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具有相似的形式,都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因此被称为平方反比定律 三、单选题 (★★★) 3.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在热学、电磁学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成功地发现了焦耳定律

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多年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库仑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 D.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引入了电场线来辅助描述电场 (★★) 4. 如图所示为两个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点电荷,距离为d,电荷量分别为+ Q和- Q。在它们的中垂线上水平固定一根内壁光滑的绝缘细管,一电量为+ q的小球缓慢经过细管,则 小球() A.小球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B.受到的库仑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C.受到的库仑力最大值为D.管壁对小球的弹力最大值为 (★★★) 5. 静电计是在验电器的基础上制成的,用其指针张角的大小来定性显示其金属球与外 壳之间的电势差大小.如图所示, A、 B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金属板,G为静电计.开始时 开关S闭合,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为了使指针张开的角度增大些,下列采取的措施可行 的是( ) A.断开开关S后,将A、B两极板分开些 B.保持开关S闭合,将A、B两极板分开些 C.保持开关S闭合,将A、B两极板靠近些 D.保持开关S闭合,将变阻器滑动触头向右移动 (★★) 6. 如图所示,实线是两个等量点电荷P、Q形成电场的等势面,虚线是一带电粒子仅在 电场力作用下运动的轨迹, a、 b、 c是轨迹上的三个点, b位于P、Q连线的中点。则()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数学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数学12月月考试题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设集合,,则等于( ) 2{650}M x x x =-+=2{50}N x x x =-=M N A.{0} B.{0,5} C.{0,1,5} D.{0,-1,-5} 2. 函数的定义域为( )()lg(21)f x x =+A . B . C . D .1(,)2- +∞1(,)2-∞-1 [,)2 -+∞(0,)+∞3.等于( )sin 330?A . B . C . D 12 - 12 4.下列四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 .f (x )=|x |,g (x )= 2x B .f (x )=lg x 2,g (x )=2lg x C .f (x )=,g (x )=x +1 1 +1+2 x x D .f (x )=·,g (x )= 1+x 1+x 1+2x 5.函数f (x )=-x 2+2(a -1)x +2在区间(-∞,4]上递增,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3, +∞) B .(-∞,-3) C .( -∞,5] D.[5, +∞) 6. 若,,,则( ) 0.52a =πlog 3b =2log 0.5c =A . B . C . D.a b c >>b a c >>c a b >>b c a >>7. 奇函数f (x )在(-∞,0)上单调递增,若f (-1)=0,则不等式f (x )<0的解集是( )A .(-∞,-1)∪(0,1)B .(-∞,-1)∪(1,+∞)C .(-1,0)∪(0,1) D. (-1,0)∪(1,+∞) 8.函数y =的值域是( ).x 416-A .[0,+∞) B .[0,4] C .[0,4) D. (0,4) 9.已知( ). || 01,|log |x a a a x 则方程根的个数为 <<=A .1个 B . 2个 C .3个 D. 1个或2个或3个

浙江省杭州二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政治

杭州二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政 治 试 题 选择题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右图这一购物流程中 A .货币执行了价值尺度的职能 B .货币充当了一般等价物的功能 C .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D .货币执行了转账结算的职能 2.2019年,某县在农村开展“变牌桌为书桌,变酒柜为书柜,变玩风为学风”的群众性读书活动,引导农民在农闲时进农家书屋学知识、学技术,讲文明、树新风,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致富、娱乐的新天地。这说明政府 A .引导人们把精神产品消费放在首位 B .注重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C .引导群众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D .认识到读书学习是致富的主要途径 看右图回答3-4题 3.右图《变动着的市场价格》反映出的合理道理有 ①如果高档耐用品在N 点,其替代产品需求量增加 ②如果生活必需品在M 点,其互补产品需求量增加 ③从单个交换过程看,Q 点处于等价交换 ④生活必需品在M 、N 、Q 点需求弹性均变化不大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4.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价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商品价值量又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下降。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物质决定意识 B .运动具有绝对性 C .规律的存在和发挥作用是有条件的 D .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5.民营经济投资已成为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2019年一季度全省民营经济 投资1846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达63.9%。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 A .在国民经济中与公有制经济地位相同 B .适合我国较高的生产力水平 C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D .代表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向 6.国家发改委宣布从2019年9月11日零时开始,汽、柴油销售价格每吨分别提高550元和540元。对发改委调高油价,你认为其合理依据应该包括 ①油价提高有利于供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②石油资源供需失衡,生产成本提高 ③油价的调整应以国家政策为主,以市场调节为辅 ④利用价格调整,促进石油资源的节约和保护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变动着的市场价格

杭州学军中学2019年11月高三期中高三数学试卷含答案

杭州学军中学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全集U =R ,集合2{|1},{|1}M x x P x x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P M = B.M P M = C.M P M = D.()U C M P =? 2.设纯虚数z 满足 11i ai z -=+(其中i 为虚数单位) ,则实数a 等于( ) A.1 B.-1 C.2 D.-2 3.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03020x x y x y ≥?? +-≥??-≤? ,则2z x y =+的取值范围是( ) A.[]6,0 B.[]0,4 C.[)6,+∞ D.[)4,+∞ 4.已知,a b R ∈,下列四个条件中,使a b >成立的充分不必要的条件是( ) A.1a b >- B.1a b >+ C.a b > D.22a b > 5.函数2ln x x y x = 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6.已知函数1()0 x D x x ?=? ?为有理数为无理数 ,则( ) A.(())1D D x =,0是()D x 的一个周期 B.(())1D D x =,1是()D x 的一个周期 C.(())0D D x =,1是()D x 的一个周期 D.(())0D D x =,()D x 最小正周期不存在 7.若关于x 的不等式2 2 2213x t x t t t +-+++-<无解,则实数t 的取值范围是( )

A.1,15??-???? B.(],0-∞ C.(],1-∞ D.(],5-∞ 8.若O 是ABC ?垂心,6 A π ∠=且sin cos sin cos 2sin sin B C AB C BAC m B C AO +=, 则m =( ) A. 1 2 9.已知二次函数2 ()(2)f x ax bx b a =+≤,定义{}1()max ()11f x f t t x =-≤≤≤, {}2()min ()11f x f t t x =-≤≤≤,其中{}max ,a b 表示,a b 中的较大者,{}min ,a b 表示b a ,中的较小者,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11(1)(1)f f -=,则(1)>(1)f f - B.若22(1)(1)f f -=,则(1)(1)f f -> C.若21(1)(1)f f =-,则11(1)(1)f f -< D.若21(1)(1)f f =-,则22(1)(1)f f -> 10.已知数列{}n a 满足2111 ,312 n n n a a a a +=-=++,若1 2 n n b a =+,设数列{}n b 的前项和为n S ,则使得2019S k -最小的整数k 的值为( ) A.0 B.1 C.2 D.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多空题每题6分,单空题每题4分,共36分.) 11. ()5 12x -展开式中3 x 的系数为 ,所有项的系数和为 . 12.等比数列{}n a 中,12a a =22013 82019 a a a a +=+ ,1234a a a a = . 13.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 知s i n c o s c A a C =,则 C = ,若c =,ABC ? 的面积为 2 ,则a b += . 14.已知函数222,0()2(1),0 x x x f x f x x -?+-≥=?+

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

杭州二中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校对:欧阳家友陈欢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昳.丽(yì)趿.拉(jī) 自诩.(xǔ)孱.头(càn) B.伛.偻(yǔ)羁縻.(mí) 撇.弃(piē) 入殓.(liǎn) C.譬.如(pì)模.样(mú) 氛.围(fēn) 瞋.视(chēn ) D.睥.睨(pì) 堵塞.(sè) 卮.酒( zhī) 脂.肪(zhǐ)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 ..的一组是 A.赊帐天高地迥贻笑大方言简意赅 B.烹饪鞠躬尽悴慷慨陈辞礼尚往来 C.欺凌大作付梓盘根错结诛连九族 D.黜恶毛骨耸然冠免堂皇呼号糜及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历史总是存在着诸多缺憾,譬如贤达胜士众多,但湮没 ..无闻者亦众多,所以古今文人墨客对此多有感慨。 B.如果有人拖欠格斯拉几双靴子的价款,竟心安理得地确信自己还是他的主顾,把自己 的脚伸到他面前,那就不免 ..有点儿太不应该了。 C.凭借过人的智勇,蔺相如不孚众望 ....,终能完璧归赵,维护了赵国的利益。其抗节不挠、视死如归的精神亦为后人所称颂。 D.在“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的季节,杭州部分地区竟然飘起了洋洋洒洒 ....的雪花,又作东风十日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南卡通、秦时明月、夏达、翻翻动漫这些动漫形象、动漫名家、动漫企业,你都能在梦想专列里遇见,也为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营造浓厚氛围。 B.保罗·沃克在出车祸罹难后,《速度与激情7》的拍摄进度受到很大的影响,原定7月上映的计划,看来不得不往后推迟了。 C.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D.许多水果都有药用功效,如柠檬中含有柠檬酸、柠檬多酚及维生素C等成分就具有很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如何弥合社会信任链条,是摆在微博面前的现实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在这个时期,社会化的手段就成为治理微博乱象的“次优选择”。 ①从现实情况看,市场化的手段在重塑微博公信力上是“不给力”的 ②人们寄希望于制度建设的“给力” ③可供选择的力量无外乎三种——政府、市场和社会 ④于是人们便将目光聚焦在政府和社会上,而政府理所当然成为了首选 ⑤然而,制度建设始终跑不过互联网传播平台的飞速发展 ⑥呼吁加强法制和信息认证机制建设,完善微博的管理办法

杭州二中202 0-2021学年高一物理-期中模拟卷(A卷基础篇)(解析版)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人教版高一期中试题(A卷基础篇)(解析版) 一、单选题 1. 如图所示,四轮马达纳米车是用纳米技术制造的一种新型药物输送系统,它可以在血管中穿行而不会受到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下列情况中可以把纳米车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纳米车的组成时 B.研究纳米车马达的工作时 C.研究纳米车如何治疗疾病时 D.研究纳米车运动的距离时 【解析】研究纳米车的组成、马达的工作、如何治疗疾病时,其大小、形状是重要的因素,不能看作质点;研究纳米车运动的距离时,只考虑其位置的变动,不需要考虑其大小和形状,能看作质点,故D正确。 【答案】 D 2.在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坐在甲车内的同学看到乙车相对甲车不动,而坐在乙车内的同学看到路旁的树木相对乙车向东移动。以地面为参考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C.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运动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速度大小不同【答案】C 【解析】由于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故甲乙两车的速度相同。又由于乙车内的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东移动,说明乙车相对地面向西运动,则以地面为参考系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故ABD错误,C正确。 3. 暑假中某同学在公园跑步时,用手机计步器记录了自己的锻炼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速度5.0 km/h为平均速度 B.图中的速度5.0 km/h为瞬时速度 C.图中的速度5.0 km/h为平均速率 D.图中的速度5.0 km/h为平均速度的大小 【解析】由于人行走的路线并不一定是直线,所以图中的6.65公里是路程,不可能是位移,所以图中的5.0 km/h不可能为平均速度,更不可能为瞬时速度,选项A、B错误;因为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图中的5.0 km/h为平均速率,注意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选项C正确,D错误。 【答案】 C 4. 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3.0 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3.0 s,则滑块的加速度约为( ) A.0.067 m/s2 B.0.67 m/s2 C.6.7 m/s2 D.不能计算出 【解析】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v1=d Δt1= 0.03 0.30 m/s=0.10 m/s,遮光板通过 第二个光电门时的速度v2= d Δt2 = 0.03 0.10 m/s=0.30 m/s,故滑块的加速度a= v2-v1 Δt ≈0.067 m/s2,选项A正确。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英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杭西高2019年12月高一英语试卷(模块一测试) 第一部分:听力(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id the man think of the play? A. It was interesting. B. It was moving. C. It was boring. 2.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man will return the magazine. B. The magazine is gone. C. The woman will buy a new magazine. 3. What will John have for dinner? A. Noodles. B. Pizza. C. Fish and chips. 4. Who probably knows the exact location of the supermarket? A. Julie. B. Lily. C. Anna. 5.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He doesn’t like the hats. B. He wants the woman to buy all the hats. C. He doe sn’t think the woman can afford all the hats.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en will the woman meet the man? A. On Friday. B. On Sunday. C. On Saturday. 7. What does the woman usually do at two o’clock?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学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期末物理试题(wd无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学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期末物理试 题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测量示数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B. C.D. (★) 2.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A.时间、位移、速度B.功、动能、势能 C.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磁通量D.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向心力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早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家是牛顿 B.避雷针是利用了导体尖端的电荷密度很小,附近场强很弱,才把空气中的电荷导入大地 C.伽利略首先建立了描述运动所需的概念,如: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D.安培首先发现了电流会产生磁场,并且总结出安培定则

(★★★) 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 5. 未来“胶囊高铁”有望成为一种新的交通工具.“胶囊高铁”利用磁悬浮技术将列车“漂浮”在真空管道中,由于没有摩擦,其运行速度最高可达到.工程人员对“胶囊高铁”在 A 城到 B城的一个直线路段进行了测试,行驶了公里,用时6分13秒.则 A.5000是平均速度 B.6分13秒是时刻 C.“胶囊高铁”列车在真空管道中受重力作用 D.计算“胶囊高铁”列车从A城到B城的平均速度时,不能将它看成质点 (★★) 6. “世界杯”带动了足球热.某社区举行了颠球比赛,如图所示,某足球高手在颠球过程中脚部几乎不动,图示时刻足球恰好运动到最高点,估算足球刚被颠起时的初速度大小最接近的是 A.1 B.2

2018学年杭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杭州二中 2018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 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 cos 600? = ( ) A. 12 B. -12 C. D. 2.集合 A = {- 1,0,1},B = {y y = sin x , x ∈ R },则 A. A ? B = B B. A ? B = B C. A = B D. C R A = B 3.下列函数在 (0,+ ∞)上单调递增的是( ) A. f ( x ) = x 3 - x 2 B. f ( x ) = tan x C. f ( x ) = ln x - x D. f ( x ) = 1x x + 4.将函数 y = sin(2 x +3π ) 的图像向右平移6π 个单位后,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成原来的 2 倍,则所得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y = 2 cos 2 x B. y = 2 s in(2 x + 6 π) C. y = 12sin 2 x D. y = 2 s in 2 x 5.已知向量a , b 满足1,2a b == ,且a , b 的夹角为150 ,则向量 a 在向量 b 的投影为() B. D. 6.已知函数 f ( x ) =1x ++1x -, 若 f (a ) = f (b ) ,则下列一定不正确的是() A. ab > 1(a ≠ b ) B. a + b = 0 C. (1 - a ) (1 - b ) > 0 D. a = b 7.已知[0,]2 πθ∈,若θ满足不等式33cos sin cos ln sin θθθθ-≥,则θ的取值范围是() A. [,)42ππ B. (0,]4π C. [,]43ππ D. [,]42ππ 8.函数 f ( x) = ln(1- 2 sin( 3π-2 x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A 5(,)1212k k ππππ-+ , k ∈ Z B. 711(,)1212 k k ππππ++, k ∈ Z C. [,)124k k ππππ-+, k ∈ Z D. 511(,)1212k k ππππ++, k ∈ Z 9.如图,四边形 ABCD 满足2,1AB CD ==,M , N 分别是 BC , AD 的中点, BA , C D 的 延长线与 MN 的延长线相交于 P , Q 两点,PQ AB = PQ DC + 3, PQ = λMN ,则实数λ的值是( ) A. 2 B. 1 C. -2 D. -1

杭州二中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单元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B.亚里士多德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C.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D.笛卡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在升降电梯内的地板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某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0 kg。若电梯运动中的某一段时间内,该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为如图所示的40.0 kg,则在这段时间内(重力加速度为g)( ) A.该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 B.电梯一定在竖直向下运动 C.该同学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体重计对他的支持力 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0.2g,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3.光滑斜面倾角为θ,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时间t后,撤去 力F,又经t时间,物体恰回到出发点,则( ) A.F=2mg sin θ B.4F=3mg sin θ C.3F=4mg sin θ D.3F=mg sin θ 4.辉辉小朋友和爸爸一起去游乐园玩滑梯。假设辉辉的质量m=30 kg,滑梯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θ且大小可以调整,第一次当θ1=30°时恰好匀速下滑,第二次当θ2=37°时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设他与滑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梯对他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分别为F N1、F N2、f1和f2,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则以下正确的是( ) B.a=5 m/s2 A.μ=√3 3 C.F N1=F N2 D.f1=f2

2020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考地理选考模拟试卷(4月份)(有答案解析)

2020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考地理选考模拟试卷(4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读“我国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酸雨四种环境问题的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图示数码②表示森林资源破坏,其中东北林区因纬度高,温度低,蒸发弱,终年地表湿度较大,所以森林(采伐)破坏最严重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读“我国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酸雨四种环境问题的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图示数码④表示的环境问题在我国中部分布最广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 地处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B. 受板块运动影响,多地质灾害,地表破碎 C. 地处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 D. 人口密集,人类活动对植被破坏严重 3.如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第3-4题。 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A. 鼠害 B. 洪涝 C. 旱灾 D. 寒潮

4.如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第3-4题。 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人口外迁 ④房屋加固 ⑤组建志愿者队伍 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⑥ D. ①④⑤⑥ 5.风向方位图通常用角度来表示。如图分别为风向方位图和1950-2011年渤海海域冬、夏季风向 与速度变化趋势统计图。读图,完成5-6题。 60年以来渤海冬季风风向变化趋势是() A. 由西西北向西北方向转变 B. 由北西北向西北方向转变 C. 由东东南向东南方向转变 D. 由南东南向东南方向转变 6.风向方位图通常用角度来表示。如图分别为风向方位图和1950-2011年渤海海域冬、夏季风向 与速度变化趋势统计图。读图,完成5-6题。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U ={1,2,3,4,5,6,7,8},M ={1,3,5,7},N ={5,6,7, 8}, 则()N M C u =( ) A .{5,7} B .{2,4} C .{2,4,8} D .{1, 3,5,6,7} 2.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01,y y x == B .y y =C .2)(|,|x y x y == D . 33,x y x y == 3 .函数y = ) A . B .(,3]-∞ C .[0,3] D .(0,3) 4.设函数1(1)21f x x +=+,则)(x f 的表达式为( ) A .x x -+11 B .11-+x x C .x x +-11 D .1 2+x x 5.设函数2460()60x x x f x x x ?-+≥=?+),3()1,3(+∞?-),2()1,3(+∞?-),3()1,1(+∞?-)3,1()3,(?--∞

D .19 7.设偶函数)(x f 在[0,)+∞上为减函数,且(1)0f =,则()0x f x <的解集为( ) A . B . C . D . 8.已知函数251()1x ax x f x a x x ?---≤?=?>??,,,,是R 上的增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a <0 B .3-≤a ≤2- C .a ≤2- D .a <0 9.如图所示,单位圆中弧AB 的长为x ,()f x 表示弧AB 与 弦AB 所围成的弓形(阴影部分)面积的2倍,则函数()y f x =的图象是 ( ) A . B . C . D . 10.已知非空集合A B C ,,,且满足2{|,}A y y x x B ==∈ , {|}B y y x C ==∈,3{|,}C y y x x A ==∈,则A B C ,,的关系为( ) A .A B C 刎 B .=A B C .=B C D . =A C (11) 若函数2()2(1)f x x a x a =+-+在区间(,4]-∞上是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0,1(+∞- )1,0()1,( --∞),1()1,(+∞--∞ )1,0()0,1(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最新-最新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 月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本题列举的四个选项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 .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C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 D .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 2、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 (气)+B (气)=2C (气)若经 2 s (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 ·L —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 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 ·L —1·s —1② 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 ·L —1·s —1③ 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70% ④ 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 ·L —1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g N g M 2E (g ) 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 E (g ),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30%;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 M 和1mol N 的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 的转化率为 A .20% B .40% C .60% D .80% 4、2A (g (g )+C (g );△H >0,达平衡时,要使v 正降低、c (A )增大,应采 取 A .加压 B .减压 C .增加B 的浓度 D .降温

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年级仿真考

2015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年级仿真考 数学(理科)试题卷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4页,选择题部分1至2页,非选择题部分3至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参考公式: 柱体的体积公式V =Sh 其中S 表示柱体的底面积,h 表示柱体的高 锥体的体积公式V = 13 Sh 其中S 表示锥体的底面积,h 表示锥体的高 台体的体积公式1()123 V h S S = ++其中S 1,S 2分别表示台体的上,下底面积 球的表面积公式S =4πR 2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h 表示台体的高 球的体积公式V = 43 πR 3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第I 卷(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f x 不是奇函数,则下列命题一定为真命题的是() A .()()x R f x f x ?∈-≠-,B .()()x R f x f x ?∈-=,

C .000()()x R f x f x ?∈-≠-, D .000()()x R f x f x ?∈-=, 2.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3813a a +=且735S =,则7a =() A .11B .10C .9D .8 3.函数)sin()(?ω+=x A x f (其中)2 ,0π ?<>A )的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sin g x x ω=的图 象,则只要将)(x f 的图象() A .向右平移 6 π 个单位长度B .向右平移12π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6 π 个单位长度D .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长度 4.设R b a ∈,,则“a b >”是“a a b 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若变量,x y 满足210 201x y x y x -+≤??-≥??≤? ,则点(2,)P x y x y -+所在区域的面积为() A . 34B.43C.1 2 D.1 6.已知函数2|log |,02 ()sin(),2104 x x f x x x π <>=-b a b y a x 右支上一点,21,F F 分别为 双曲线的左右焦点,且a b F F 2 21||=,I 为三角形21F PF 的内心,若 1 2 12 IPF IPF IF F S S S λ???=+成立,则λ的值为() A . 2 2 21+B .132-C .12+D .12- 8.过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棱DD 1的中点与直线BD 1所成角为40°,且与平面ACC 1A 1所成角为50°的直线条数为() A .1B .2 D 1 C 1 B 1 A 1 D C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杭州学军中学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1-8为单选题,每题一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第9题和第10题为多选题,少选和错选均不 给分,每题4分;合计40分) 1.若全集{1,2,3,4,5,6}U =,{1,4}M =,{2,3}P =,则集合{5,6}=( ) A .M P ? B .M P ? C . ( )()U U M P ? D . ( )()U U M P ? 2.命题p :“* N x ?∈,11 22 x ??≤ ???”的否定为( ) A .* N x ?∈,1122 x ??> ??? B .* N x ??,1122 x ??> ??? C .* 0N x ??,011 22 x ??> ??? D .* 0N x ?∈,011 22 x ??> ??? 3.设sin33a =?,cos55b =?,tan37c =?,则( ) A .a b c >> B .b c a >> C .c b a >> D .c a b >> 4.函数2 ()22x x x f x -=+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5.如图,梯形ABCD 中,//AB CD ,且2AB CD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若AD a =,AB b =,则OC =( ) A . 36 a b - B . 36 a b + C . 233 a b + D . 233 a b -

6.将函数sin 26y x π? ? =- ?? ? 的图象上各点沿x 轴向右平移 6 π 个单位长度,所得函数图象解析式可以是( ) A .sin 2y x = B .sin 23y x π?? =- ?? ? C .cos 2y x =- D .cos 2y x = 7.设函数()y f x =,x R ∈,则“|()|y f x =是偶函数”是“()y f 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1x =对称,当10x -≤<时,2 ()f x x =,则方程 1 ()02 f x + =在[2,6]-内的所有根之和为( ) A .12 B .6 C .4 D .2 9.(多选题)在ABC 中,三边长分别为a ,b ,c ,且4abc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2 2 4a b ab <+ B .4ab a b ++> C .2 2 4a b c ++> D .4a b c ++< 10.(多选题)如图,直角ABC 的斜边BC 长为2,30C ∠=?,且点B ,C 分别在x 轴正半轴...和y 轴正半.. 轴. 上滑动,点A 在线段BC 的右上方则( ) A .||OA OC +有最大值也有最小值 B .OA O C ?有最大值无最小值 C .||OA BC +有最小值无最大值 D .OA BC ?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二、填空题(11-13每空3分,14-17题每空4分,合计34分) 11 .已知函数2,0 ()0 x x f x x ?≤?=?>??,则(3)f -=________;[(4)]f f =________. 12.若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且3 BAD π ∠= ,则AB AD ?=________,||AB CB -=________.

浙江省杭州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浙江省杭州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家凭空想象出来的,没有实验依据 B. 惯性定律与惯性实质是相同的 C.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2.吴老师驾车从“杭州二中”开往“诸暨五泄风景区”,导航地图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 B. 图中显示的“1小时48分”是指时间间隔 C. “距离最短”中的“87公里”是指位移大小 D. 高速公路某处路边竖有限速标志120km ,指的是车辆行驶在该路段过程中,瞬时速度不能超过120km/h 3.一辆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0t 到40s t 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是( ) A. 0 B. 600m C. 750m D. 1200m

4.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 B. 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 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 D.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 5.甲、乙两同学通过下面的实验测量人的反应时间.甲用两个手指轻轻捏住量程为L 的木尺上端,让木尺自然下垂.乙把手放在尺的下端(位置恰好处于L 刻度处,但未碰到尺),准备用手指夹住下落的尺.甲在不通知乙的情况下,突然松手,尺子下落;乙看到尺子下落后快速用手指夹住尺子.若夹住尺子的位置刻度为1L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乙的反应时间为( ) A. 1 2L g B. 1 2g L C. 12() g L L - D. 12() L L g - 6.如图所示是采用动力学方法测量空间站质量的原理图,若已知飞船质量为1m ,其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 F .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在推进器工作时测出飞船和空间站一起运动的加速度为a ,则空间站的质量2 m 为( ) A . 1F m a - B. 1F m a + C. 1F m a - D. 1F m g a -+ 7.以36 km/h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4 m/s 2的加速度,刹车后第3 s 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 A. 0.5 m B. 2 m C. 10 m D. 12.5 m 8.将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b 用细线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于O 点,如图所示.用力F 拉小球b ,使两个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李,且细线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30θ=?,则F 的最小值为( ) 3mg B. mg 3mg D. 2 mg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