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概率与事件的独立性
概率论3

P AB PB | AP A
5.3
例3 已知 P( A) 0.5, P( B) 0.6, P( B / A) 0.8.
求 P( AB)与P( A B )
例4 设袋中有r只红求,t只白球.每次自袋中任 取一只球,观察其颜色然后放回,并再放入a只 与所取出的那只球同色的球.若在袋中连续取 球四次,试求第一、二次取到红球且求第三、 四次取到白球的概率.
PBi | A PA | Bi PBi
j j
5.6
5 .7
PA | B PB
j 1
n
i 1,2,,n
P A P A | B 1 P B 1 P A | B 2 P B 2 P A | B n P B n
P( A) P( B) P( A / B) P( B ) P( A / B )
例1 某电子设备制造厂所用的元件是由三家元件 制造厂提供的.根据以往的记录有以下数据:
元件制造厂 1 2 3 次品率 0.02 0.01 0.03 提供元件的份额 0.15 0.80 0.05
设这三家工厂的产品在仓库中是均匀混合的, 且无区别的标志.(1)在仓库中随机地取一只元件, 求它是次品的概率;(2)在仓库中随机地取一只元件, 若已知取到的是次品,分析此次品出自何厂,需求出 由三家工厂生产的概率分别是多少.试求这些概率.
二 乘法定理
乘法定理 其意义是… (5.3)式容易推广到多个事件的情况.
P A1 A2 An PAn A1 A2 An 1 PAn 1 A1 A2 An 2 PA2 A1 P A1 其 中 P A1 A2 An 1 0
设P(A)>0,则有
注 对 任 一 事 件 A, A与 A 构 成 样 本 空 间 Ω 的一个分划。
概率与统计中的事件独立性与条件概率

概率与统计中的事件独立性与条件概率概率与统计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用于研究随机现象和不确定性问题。
在概率与统计的基础概念中,事件的独立性与条件概率是两个核心概念。
本文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详细解释,并探讨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事件的独立性在概率与统计中,事件的独立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之间的关联程度。
如果两个事件A和B相互独立,意味着事件A的发生与否不会对事件B的发生概率产生影响,反之亦然。
换句话说,事件A和B的发生概率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
为了判断两个事件A和B是否相互独立,可以通过下列公式进行计算:P(A∩B) = P(A) × P(B)其中,P(A∩B)表示事件A和B同时发生的概率,P(A)和P(B)分别表示事件A和B发生的概率。
如果上式成立,则事件A和B相互独立;如果不成立,则事件A和B不相互独立。
事件的独立性在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假设有一批产品,每个产品的质量合格的概率为0.9。
如果从该批产品中随机选取两个产品,事件A表示第一个产品质量合格,事件B表示第二个产品质量合格。
根据事件的独立性,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概率来判断同时选中两个质量合格产品的概率。
二、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某个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条件概率通常用P(B|A)表示,其中P(B|A)表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
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为:P(B|A) = P(A∩B) / P(A)其中,P(A∩B)表示事件A和B同时发生的概率,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
通过计算条件概率,我们可以得出在某种条件下发生某个事件的概率。
条件概率在实际问题中非常有用。
例如,假设有一个班级,其中40%的学生会参加音乐比赛,30%的学生参加体育比赛。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学生参加了音乐比赛,那么他参加体育比赛的概率是多少?根据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出这个概率。
三、事件独立性与条件概率的关系事件的独立性与条件概率密切相关。
条件概率与事件的独立性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条件概率与事件的独立性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在概率论中,条件概率和事件的独立性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理解它们对于解决各种概率问题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来深入探讨这两个概念,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某个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其定义为:设 A、B 是两个事件,且 P(A)>0,在事件 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B 发生的条件概率记为 P(B|A),且 P(B|A) = P(AB) /P(A) 。
例 1:一个盒子里有 5 个红球和 3 个白球。
从中随机取出一个球,已知取出的是红球,求它是第二个红球的概率。
解:设 A 表示“第一次取出红球”,B 表示“第二次取出红球”。
则P(A) = 5/8 。
P(AB) 表示“第一次和第二次都取出红球”,其概率为 5/8 × 4/7 = 5/14 。
所以 P(B|A) = P(AB) / P(A) =(5/14) /(5/8) =4/7 。
例 2:某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及格率为 80%,英语成绩及格率为70%,已知某学生数学成绩及格,求他英语成绩也及格的概率。
解:设 A 表示“数学成绩及格”,B 表示“英语成绩及格”。
P(A) =08 ,P(AB) 表示“数学和英语成绩都及格”,假设两者相互独立,则P(AB) = 08 × 07 = 056 。
所以 P(B|A) = P(AB) / P(A) = 056 / 08 =07 。
二、事件的独立性如果事件 A 的发生不影响事件 B 发生的概率,事件 B 的发生也不影响事件 A 发生的概率,那么称事件 A 和事件 B 相互独立。
即 P(B|A) = P(B) 且 P(A|B) = P(A) ,等价于 P(AB) = P(A)P(B) 。
例 3:抛掷两枚均匀的硬币,设事件 A 为“第一枚硬币正面朝上”,事件 B 为“第二枚硬币正面朝上”,判断 A、B 是否独立。
随机事件的独立性与条件概率

随机事件的独立性与条件概率随机事件是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它的发生与否取决于一系列的因素。
而随机事件的独立性是指事件的发生与其他事件的发生无关,即一个事件的发生与其他事件的发生是相互独立的。
条件概率则是指在已知某个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1. 随机事件的独立性随机事件的独立性是指一个事件的发生与其他事件的发生无关。
具体来说,对于两个事件A和B,如果事件A的发生与否不会改变事件B的发生概率,那么事件A和事件B就是相互独立的。
例如,假设我们有一个袋子里面有红球和蓝球,事件A表示从袋子中取出一个红球,事件B表示从袋子中取出一个蓝球。
如果每次取球之前都将袋子中的球重新放回,那么事件A的发生与否不会改变事件B的发生概率,因此事件A和事件B是相互独立的。
2. 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某个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通常使用P(A|B)来表示在事件B发生的情况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
例如,假设我们有一副扑克牌,事件A表示从中抽取一张黑桃,事件B表示从中抽取一张红心。
如果我们已知事件B发生,也就是已知从中抽取的牌是一张红心,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就会发生变化。
因为已经抽出了一张红心,所以扑克牌中剩余的牌中,黑桃的比例就会减少,从而影响到事件A发生的概率。
3. 独立性与条件概率的关系独立性和条件概率是密切相关的概念。
如果事件A和事件B是相互独立的,那么在已知事件B发生的情况下,事件A的发生概率仍然保持不变,即P(A|B) = P(A)。
这是因为独立事件的发生与其他事件的发生无关,所以在已知事件B发生的情况下,不会对事件A的发生概率造成影响。
然而,如果事件A和事件B不是相互独立的,那么在已知事件B 发生的情况下,事件A的发生概率会发生变化,即P(A|B) ≠ P(A)。
这是因为事件B的发生会对事件A的发生概率产生影响,所以在已知事件B发生的情况下,事件A的发生概率会有所不同。
总结:随机事件的独立性与条件概率是概率论中重要的概念。
事件的独立性与条件概率

事件的独立性与条件概率事件的独立性与条件概率是概率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的理解与应用在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事件的独立性和条件概率的概念及其关系。
一、事件的独立性事件的独立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之间的发生与否互不影响。
换句话说,当两个或多个事件独立发生时,它们的概率乘积等于它们各自发生的概率之积。
以掷硬币为例,假设我们掷两枚硬币,事件A表示第一枚硬币为正面,事件B表示第二枚硬币为正面。
如果两个事件相互独立,那么P(A∩B) = P(A)×P(B)。
也就是说,第一枚硬币为正面的概率与第二枚硬币为正面的概率乘积等于两枚硬币都为正面的概率。
二、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是在已知一个或多个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通常表示为P(A|B),表示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
仍以掷硬币为例,事件A表示第一枚硬币为正面,事件B表示两枚硬币都为正面。
如果已知第一枚硬币为正面,即事件A已经发生,那么事件B的概率会发生变化,变成了P(B|A)。
这时,我们可以用条件概率的公式计算出P(B|A)。
三、事件的独立性与条件概率的关系事件的独立性与条件概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两个事件A和B是相互独立的时候,P(A|B) = P(A),也就是说,当事件B已经发生的情况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与事件B未发生时的概率相等。
反过来讲,如果已知事件B发生,且P(A|B) = P(A),那么事件A 与事件B就是相互独立的。
因此,可以通过条件概率的计算来判断事件之间的独立性。
四、应用举例事件的独立性与条件概率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疾病诊断:在医学领域,独立性与条件概率可以用于判断多个疾病的共同发生概率。
例如,根据患者的症状,通过条件概率可以计算出某种疾病的患病概率。
2. 金融风险评估:在金融领域,独立性与条件概率可以用于评估投资组合的风险。
通过将不同资产之间的独立性与条件概率应用到投资组合的构建中,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风险和收益。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与条件概率

TANJIUHEXINTIXING
探究核心题型
题型一 条件概率
例1 (1)某公司为方便员工停车,租了6个停车位,编号如图所示.公司规
定:每个车位只能停一辆车,每个员工只允许占用一个停车位.记事件A
为“员工小王的车停在编号为奇数的车位上”,事件B为“员工小李的
车停在编号为偶数的车位上”,则P(A|B)等于
思维升华
求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的方法 (1)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他们各自发生的概率 之积. (2)当正面计算较复杂或难以入手时,可从其对立事件入手 计算.
跟踪训练2 溺水、触电等与学生安全有关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和重视,为了普及安全教育,某市组织了一次学生安全知识竞赛,规定
条件下,第二次拿到红球的概率为
√ 3
1
3
2
A.10 B.3 C.8 D.9
设A={甲第一次拿到白球}, B={甲第二次拿到红球}, 则 P(AB)=AA12A21013=115,P(A)=CC11120=15, 所以 P(B|A)=PPAAB=13.
思维升华
求条件概率的常用方法 (1)定义法:P(B|A)=PPAAB . (2)样本点法:P(B|A)=nAB .
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对于任意两个事件,公式P(AB)=P(A)P(B)都成立.( × ) (2)若事件A,B相互独立,则P(B|A)=P(B).( √ )
(3)抛掷2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第一枚为正面”为事件A,“第2枚为正
面”为事件B,则A,B相互独立.( √ )
第十章
考试要求
1.了解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含义. 2.理解随机事件的独立性和条件概率的关系,会利用全概率公式计算概率.
事件的独立性与条件概率

事件的独立性与条件概率无论事件的独立性如何,条件概率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的定义是指在某种情况下,某个特定事件发生的概率。
因此,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评估特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它对于对抗风险和机会的筛选也有用,以最大化益处和承担最小的损失。
事件的独立性是指发生某个特定事件是否受到之前发生事件的影响。
如果一个事件发生后,它不会影响其他事件发生的概率,那么它就是独立的。
例如,如果我们将一组随机10个数字抛到空中,其中的每一个数字的概率是一样的,这意味着它们是独立的,并且一个数字出现的可能性不会影响其他数字出现的可能性。
因此,事件的独立性与条件概率关系密切,它们是相互建立起来的。
独立性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即某个特定事件可能受到之前发生的其他事件的影响,而条件概率则是确定某个特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概念。
因此,事件的独立性与条件概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来计算某个特定事件发生的概率。
在统计学中,事件的独立性与条件概率的关系被称为贝叶斯定理。
它表明,当计算某个特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时,必须考虑之前发生的事件,以提高可能性的准确性。
德尔菲法则是一种应用这一原理的工具,它可以帮助识别不同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可以帮助更准确地计算某个特定事件发生的概率。
总之,事件的独立性与条件概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用于评估特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而确定抗风险和机会的筛选结果。
它可以在决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帮助人们更准确的承担风险和挖掘开拓互助合作的机会。
此外,条件概率也可以用在机器学习中,有些非常复杂的机器学习模型将使用条件概率作为其特征抽取的一部分,可以更快地对数据进行分析。
例如,当分析一个单词在句子中出现的概率时,可以使用条件概率来计算。
此外,条件概率也可以应用于语音识别,它可以从大量的音频数据中提取信号特征,从而更准确地识别某个声音是什么。
例如,条件概率可以用于根据给定声音识别相应的单词或文本,并且可以用于解决有限数据集中的不平衡分类问题。
高中数学 第2章 概率 2.2 条件概率与事件的独立性 2.2.1 条件概率 2.2.2 事件的独立

2.2.1 条件概率 2.2.2 事件的独立性1.了解条件概率和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念.2.理解条件概率公式和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公式.3.能利用概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1.条件概率(1)定义:对于任何两个事件A 和B ,在已知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概率叫做条件概率,用符号“P (B |A )”来表示,读作“A 发生的条件下B 发生的概率”.类似地,事件B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 发生的条件概率记为“P (A |B )”,读作“B 发生的条件下A 发生的概率”.(2)事件的交(或积)由事件A 和B 同时发生所构成的事件D ,称为事件A 与B 的交(或积),记作D =A ∩B (或D =AB ).(3)条件概率计算公式 一般地,条件概率公式为P (B |A )=P (A ∩B )P (A )(P (A )>0),类似地,P (A |B )=P (A ∩B )P (B )(P (B )>0).2.相互独立事件(1)定义:一般地,事件A 是否发生对事件B 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即P (B |A )=P (B ),则称两个事件A ,B 相互独立,并把这两个事件叫做相互独立事件.若n 个事件A 1,A 2,…,A n ,如果其中任何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不受其他事件是否发生的影响,则称这n 个事件相互独立.(2)相互独立事件的性质一般地,若事件A ,B 相互独立,则A 与B ,A 与B ,A 与B 也相互独立. (3)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①两个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的积,即P (A ∩B )=P (A )×P (B ).②如果事件A 1,A 2,…,A n 相互独立,则这n 个事件都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的积,即P (A 1∩A 2∩…∩A n )=P (A 1)×P (A 2)×…×P (A n )并且上式中任意多个事件A i 换成其对立事件后,等式仍成立.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若事件A 、B 互斥,则P (B |A )=1.( ) (2)必然事件与任何一个事件相互独立.( )(3)“P (AB )=P (A )·P (B )”是“事件A ,B 相互独立”的充要条件.( ) 答案:(1)× (2)√ (3)√2.已知P (AB )=310,P (A )=35,则P (B |A )为( )A.950 B.12 C.910D.14答案:B3.甲、乙两人各射击一次,他们各自击中目标的概率都是0.6,则他们都击中目标的概率是( )A .0.6B .0.36C .0.16D .0.84答案:B4.甲、乙两颗卫星同时监测台风,在同一时刻,甲、乙两颗卫星准确预报台风的概率分别为0.8和0.75,则在同一时刻至少有一颗卫星预报准确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0.95求条件概率[学生用书P26]在5道题中有3道理科题和2道文科题.如果不放回地依次抽取2道题,求: (1)第1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2)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理科题的概率;(3)在第1次抽到理科题的条件下,第2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解】 设第1次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 ,第2次抽到理科题为事件B ,则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 ∩B .(1)从5道题中不放回地依次抽取2道题的事件数为A 25=20. 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事件A 的总数为A 13×A 14=12. 故P (A )=1220=35.(2)因为事件A ∩B 的总数为A 23=6. 所以P (A ∩B )=620=310.(3)法一:由(1)、(2)可得,在第1次抽到理科题的条件下,第2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为P (B |A )=P (A ∩B )P (A )=31035=12.法二:因为事件A ∩B 的总数为6,事件A 发生的总数为12,所以P (B |A )=612=12.利用定义计算条件概率的步骤(1)分别计算概率P (AB )和P (A ). (2)将它们相除得到条件概率P (B |A )=P (AB )P (A ),这个公式适用于一般情形,其中AB 表示A ,B 同时发生.设10件产品中有4件不合格,从中任意取出2件,那么在所取得的产品中发现有一件不合格品,求另一件也是不合格品的概率.解:设事件A 为“在所取得的产品中发现有一件不合格品”,事件B 为“另一件产品也是不合格品”,则P (A )=C 14C 16C 210=4×6×210×9=815,P (A ∩B )=C 24C 210=215.因此P (B |A )=P (A ∩B )P (A )=14.相互独立事件的判断判断下列各对事件是不是相互相互独立事件:(1)甲组3名男生,2名女生;乙组2名男生,3名女生,现从甲、乙两组中各选1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从甲组中选出1名男生”与“从乙组中选出1女生”;(2)容器内盛有5个白乒乓球和3个黄乒乓球,“从8个球中任意取出1个,取出的是白球”与“从剩下的7个球中任意取出1个,取出的还是白球”;(3)掷一颗骰子一次,“出现偶数点”与“出现3点或6点”.【解】 (1)“从甲组中选出1名男生”这一事件是否发生,对“从乙组中选出1名女生”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所以它们是相互独立事件.(2)“从8个球中任意取出1个,取出的是白球”的概率为58,若这一事件发生了,则“从剩下的7个球中任意取出1个,取出的仍是白球”的概率为47,若前一事件没有发生,则后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为57.可见,前一事件是否发生,对后一事件发生的概率有影响,所以两者不是相互独立事件.(3)记A :出现偶数点,B :出现3点或6点,则A ={2,4,6},B ={3,6},AB ={6}, 所以P (A )=36=12,P (B )=26=13,P (AB )=16,所以P (A ∩B )=P (A )·P (B ), 所以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判断两事件的独立性的方法(1)定义法:如果事件A ,B 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与事件B 发生的概率的积,则事件A ,B 为相互独立事件.(2)由事件本身的性质直接判定两个事件发生是否相互影响. (3)当P (A )>0时,可用P (B |A )=P (B )判断.一个家庭中有若干个小孩,假定生男孩和生女孩是等可能的,令A ={一个家庭中既有男孩又有女孩},B ={一个家庭中最多有一个女孩}.对下述两种情形,讨论A 与B 的独立性:(1)家庭中有两个小孩; (2)家庭中有三个小孩.解:(1)有两个小孩的家庭,男孩、女孩的可能情形为Ω={(男,男),(男,女),(女,男),(女,女)},它有4个基本事件, 由等可能性知概率各为14.这时A ={(男,女),(女,男)},B ={(男,男),(男,女),(女,男)}, A ∩B ={(男,女),(女,男)},于是P (A )=12,P (B )=34,P (A ∩B )=12.由此可知P (A ∩B )≠P (A )P (B ),所以事件A ,B 不相互独立.(2)有三个小孩的家庭,小孩为男孩、女孩的所有可能情形为Ω={(男,男,男),(男,男,女),(男,女,男),(女,男,男),(男,女,女),(女,男,女),(女,女,男),(女,女,女)},由等可能性知这8个基本事件的概率均为18,这时A 中含有6个基本事件,B 中含有4个基本事件, A ∩B 中含有3个基本事件.于是P (A )=68=34,P (B )=48=12,P (A ∩B )=38,显然有P (A ∩B )=38=P (A )P (B )成立.从而事件A 与B 是相互独立的.求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甲、乙2个人独立地破译一个密码,他们能译出密码的概率分别为13和14,求:(1)2个人都译出密码的概率; (2)2个人都译不出密码的概率; (3)至多1个人译出密码的概率;【解】 记“甲独立地译出密码”为事件A ,“乙独立地译出密码”为事件B ,A 与B 为相互独立事件,且P (A )=13,P (B )=14.(1)“2个人都译出密码”的概率为:P (AB )=P (A )·P (B )=13×14=112.(2)“2个人都译不出密码”的概率为:P (A -B -)=P (A -)·P (B -)=[1-P (A )]×[1-P (B )]=(1-13)×(1-14)=12.(3)“至多1个人译出密码”的对立事件为“2个人都译出密码”,所以至多1个人译出密码的概率为:1-P (AB )=1-P (A )P (B )=1-13×14=1112.在本例条件下,求:(1)恰有1个人译出密码的概率; (2)至少1个人译出密码的概率.解:(1)“恰有1个人译出密码”可以分为两类,即甲译出乙未译出以及甲未译出乙译出,且两个事件为互斥事件,所以恰有1个人译出密码的概率为:P (A B -∪A -B )=P (A B -)+P (A -B )=P (A )P (B -)+P (A -)P (B ) =13×(1-14)+(1-13)×14=512. (2)“至少1个人译出密码”的对立事件为“2个人都未译出密码”,所以至少1个人译出密码的概率为:1-P (A -B -)=1-P (A -)P (B -)=1-23×34=12.与相互独立事件有关的概率问题求解策略一般地,已知两个事件A ,B ,它们的概率分别为P (A ),P (B ),那么:A ,B 互斥 A ,B 相互独立P (A +B ) P (A )+P (B )1-P (A -)P (B -)P (AB ) 0P (A )P (B ) P (A -B -)1-[P (A )+P (B )]P (A -)P (B -)某田径队有三名短跑运动员,根据平时训练情况统计甲、乙、丙三人100米跑(互不影响)的成绩在13 s 内(称为合格)的概率分别为25,34,13,若对这三名短跑运动员的100 m 跑的成绩进行一次检测,则(1)三人都合格的概率; (2)三人都不合格的概率; (3)出现几人合格的概率最大.解:记“甲、乙、丙三人100米跑成绩合格”分别为事件A ,B ,C ,显然事件A ,B ,C 相互独立,则P (A )=25,P (B )=34,P (C )=13.设恰有k 人合格的概率为P k (k =0,1,2,3),(1)三人都合格的概率:P 3=P (ABC )=P (A )·P (B )·P (C )=25×34×13=110. (2)三人都不合格的概率:P 0=P (A -B -C -)=P (A -)·P (B -)·P (C -)=35×14×23=110. (3)恰有两人合格的概率:P 2=P (AB C -)+P (A B -C )+P (A -BC )=25×34×23+25×14×13+35×34×13=2360. 恰有一人合格的概率:P 1=1-P 0-P 2-P 3=1-110-2360-110=2560=512.综合第一问、第二问、第三问可知P 1最大. 所以出现恰有1人合格的概率最大.相互独立事件的综合应用在一场娱乐晚会上,有5位民间歌手(1至5号)登台演唱,由现场数百名观众投票选出最受欢迎歌手.各位观众要彼此独立地在选票上选3名歌手,其中观众甲是1号歌手的歌迷,他必选1号,不选2号,另在3至5号中随机选2名.观众乙和丙对5位歌手的演唱没有偏爱,因此在1至5号中随机选3名歌手.(1)求观众甲选中3号歌手且观众乙未选中3号歌手的概率. (2)X 表示3号歌手得到观众甲、乙、丙的票数之和,求X 的分布列.【解】 (1)设A 表示事件“观众甲选中3号歌手”,B 表示事件“观众乙选中3号歌手”,则P (A )=C 12C 23=23,P (B )=C 24C 35=35.因为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所以观众甲选中3号歌手且观众乙未选中3号歌手的概率为P (A B -)=P (A )·P (B -)=P (A )·[1-P (B )]=23×25=415.(或P (A B -)=C 12·C 34C 23·C 35=415). (2)设C 表示事件“观众丙选中3号歌手”,则P (C )=C 24C 35=35,因为X 可能的取值为0,1,2,3,且取这些值的概率分别为P (X =0)=P (A -B -C -)=13×25×25=475,P (X =1)=P (A B - C -)+P (A -B C -)+P (A -B -C )=23×25×25+13×35×25+13×25×35=2075, P (X =2)=P (A B C -)+P (A -BC )+P (A B -C )=23×35×25+13×35×35+23×25×35=3375, P (X =3)=P (ABC )=23×35×35=1875,所以X 的分布列为X 0 1 2 3 P475207533751875概率问题中的数学思想(1)正难则反.灵活应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关系(P (A )+P (A -)=1)简化问题,是求解概率问题最常用的方法.(2)化繁为简.将复杂事件的概率转化为简单事件的概率,即寻找所求事件与已知事件之间的关系.“所求事件”分几类(考虑加法公式,转化为互斥事件)还是分几步组成(考虑乘法公式,转化为互独事件).(3)方程思想.利用有关的概率公式和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使问题获解.三个元件T 1,T 2,T 3正常工作的概率分别为12,34,34,将它们中的某两个元件并联后再和第三个元件串联接入电路,如图所示,求电路不发生故障的概率.解:记“三个元件T 1,T 2,T 3正常工作”分别为事件A 1,A 2,A 3, 则P (A 1)=12,P (A 2)=34,P (A 3)=34,不发生故障的事件为(A 2∪A 3)A 1,P =P [(A 2∪A 3)A 1]=P (A 2∪A 3)·P (A 1) =[1-P (A 2)·P (A 3)]·P (A 1) =(1-14×14)×12=1532.————————————————————————————————————————————————1.求条件概率的方法(1)利用定义,分别求P (A )和P (A ∩B ),得P (B |A )=P (A ∩B )P (A ).(2)借助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先求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n (A ),再在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求事件B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即n (AB ),得P (B |A )=n (A ∩B )n (A ).2.判定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方法(1)定义法:如果A 、B 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与事件B 发生的概率的积,则事件A 、B 为相互独立事件.(2)由事件本身的性质直接判定两个事件发生是否相互影响.3.事件A 、B 相互独立,则P (AB )=P (A )P (B ).注意与事件互斥区别.1.求复杂事件的概率时,先判断事件间的关系,是互斥还是独立,特别对“至多”“至少”等问题,可分成互斥事件求概率,也可用对立事件求概率.2.在解题过程中,要明确事件中的“至少有一个发生”、“至多有一个发生”“恰有一个发生”“都发生”“都不发生”“不都发生”等词语的意义,已知两个事件A 、B ,它们的概率分别为P (A )、P (B ),那么:A 、B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事件为A ∪B ; A 、B 都发生的事件为AB ;A 、B 都不发生的事件为A -B -;A 、B 恰有一个发生的事件为A B -∪A -B ;A 、B 中至多有一个发生的事件为A B -∪A -B ∪A -B -.1.已知P (B |A )=12,P (AB )=38,则P (A )等于( )A.316B.1316C.34D.14解析:选C.由P (AB )=P (A )P (B |A )可得P (A )=34.2.甲、乙、丙3人投篮,投进的概率分别是13,25,12,现3人各投篮1次,则3人都没有投进的概率为( )A.115 B.215C.15D.110解析:选C.甲、乙、丙3人投篮相互独立,都不进的概率为⎝ ⎛⎭⎪⎫1-13⎝ ⎛⎭⎪⎫1-25⎝ ⎛⎭⎪⎫1-12=15.3.某人一周晚上值班2次,在已知他周日一定值班的条件下,则他在周六晚上值班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设事件A 为“周日值班”,事件B 为“周六值班”,则P (A )=C 16C 27,P (AB )=1C 27,故P (B |A )=P (AB )P (A )=16.答案:16[A 基础达标]1.设A 与B 是相互独立事件,则下列事件中不相互独立的是( ) A .A 与B -B.A -与B C.A -与B -D .A 与A -解析:选D.A 、B 、C 选项的两事件相互独立,而A 与A -是对立事件,不是相互独立事件. 2.某班学生考试成绩中,数学不及格的占15%,语文不及格的占5%,两门都不及格的占3%.已知一学生数学不及格,则他语文也不及格的概率是( )A .0.2B .0.33C .0.5D .0.6解析:选A.A =“数学不及格”,B =“语文不及格”,P (B |A )=P (AB )P (A )=0.030.15=0.2,所以数学不及格时,该生语文也不及格的概率为0.2.3.7名同学站成一排,已知甲站在中间,则乙站在末尾的概率是( ) A.14 B.15 C.16D.17解析:选C.记“甲站在中间”为事件A ,“乙站在末尾”为事件B ,则n (A )=A 66,n (AB )=A 55,P (B |A )=A 55A 66=16.4.从甲袋中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是13,从乙袋中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是12,从两袋各摸出一个球,则23等于( )A .2个球不都是红球的概率B .2个球都是红球的概率C .至少有1个红球的概率D .2个球中恰有1个红球的概率解析:选C.分别记从甲、乙袋中摸出一个红球为事件A 、B ,则P (A )=13,P (B )=12,由于A 、B 相互独立,所以1-P (A -)P (B -)=1-23×12=23.根据互斥事件可知C 正确.5.同时转动如图所示的两个转盘,记转盘甲得到的数为x ,转盘乙得到的数为y (若指针停在边界上则重新转),x ,y 构成数对(x ,y ),则所有数对(x ,y )中满足xy =4的概率为( )A.116B.18C.316D.14解析:选C.满足xy =4的所有可能如下:x =1,y =4;x =2,y =2;x =4,y =1.所以所求事件的概率P =P (x =1,y =4)+P (x =2,y =2)+ P (x =4,y =1)=14×14+14×14+14×14=316. 6.已知有两台独立在两地工作的雷达,它们发现飞行目标的概率分别为0.9和0.85,则两台雷达都未发现飞行目标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所求概率为(1-0.9)×(1-0.85)=0.015. 答案:0.0157.某篮球队员在比赛中每次罚球的命中率相同,且在两次罚球中至多命中一次的概率为1625,则该队员每次罚球的命中率为________. 解析:设此队员每次罚球的命中率为p , 则1-p 2=1625,所以p =35.答案:358.有五瓶墨水,其中红色一瓶,蓝色、黑色各两瓶,某同学从中随机任取出两瓶,若取出的两瓶中有一瓶是蓝色,则另一瓶是红色或黑色的概率是________.解析:设事件A 为“其中一瓶是蓝色”,事件B 为“另一瓶是红色”,事件C 为“另一瓶是黑色”,事件D 为“另一瓶是红色或黑色”,则D =B ∪C ,且B 与C 互斥, 又P (A )=C 12C 14C 25=45,P (AB )=C 12C 11C 25=15,P (AC )=C 12C 12C 25=25,故P (D |A )=P (B ∪C |A ) =P (B |A )+P (C |A ) =P (AB )P (A )+P (AC )P (A )=34.答案:349.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某市决定在一个乡镇投资农产品加工、绿色蔬菜种植和水果种植三个项目,据预测,三个项目成功的概率分别为45、56、23,且三个项目是否成功互相独立.(1)求恰有两个项目成功的概率; (2)求至少有一个项目成功的概率.解:(1)只有农产品加工和绿色蔬菜种植两个项目成功的概率为 45×56×(1-23)=29, 只有农产品加工和水果种植两个项目成功的概率为 45×(1-56)×23=445, 只有绿色蔬菜种植和水果种植两个项目成功的概率为 (1-45)×56×23=19,所以恰有两个项目成功的概率为29+445+19=1945.(2)三个项目全部失败的概率为 (1-45)×(1-56)×(1-23)=190,所以至少有一个项目成功的概率为1-190=8990.10.甲箱的产品中有5个正品和3个次品,乙箱的产品中有4个正品和3个次品. (1)从甲箱中任取2个产品,求这2个产品都是次品的概率.(2)若从甲箱中任取2个产品放入乙箱中,然后再从乙箱中任取一个产品,求取出的这个产品是正品的概率.解:(1)从甲箱中任取2个产品的事件数为C 28=28,这2个产品都是次品的事件数为C 23=3.所以这2个产品都是次品的概率为328.(2)设事件A 为“从乙箱中取一个正品”,事件B 1为“从甲箱中取出2个产品都是正品”,事件B 2为“从甲箱中取出1个正品1个次品”,事件B 3为“从甲箱中取出2个产品都是次品”,则事件B 1、事件B 2、事件B 3彼此互斥.P (B 1)=C 25C 28=514,P (B 2)=C 15C 13C 28=1528,P (B 3)=C 23C 28=328,P (A |B 1)=69,P (A |B 2)=59,P (A |B 3)=49,所以P (A )=P (B 1)P (A |B 1)+P (B 2)·P (A |B 2)+P (B 3)P (A |B 3) =514×69+1528×59+328×49=712. [B 能力提升]11.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所得的样本空间为Ω={1,2,3,4,5,6},令事件A ={2,3,5},B ={1,2,4,5,6},则P (A |B )等于( )A.25B.12C.35D.45解析:选A.因为A ∩B ={2,5},所以n (AB )=2. 又因为n (B )=5,故P (A |B )=n (AB )n (B )=25.12.设两个独立事件A 和B 都不发生的概率为19,A 发生B 不发生的概率与B 发生A 不发生的概率相同,则事件A 发生的概率P (A )=________.解析:由题意,P (A -)·P (B -)=19,P (A -)·P (B )=P (A )·P (B -).设P (A )=x ,P (B )=y , 则⎩⎪⎨⎪⎧(1-x )(1-y )=19,(1-x )y =x (1-y ). 即⎩⎪⎨⎪⎧1-x -y +xy =19,x =y , 所以x 2-2x +1=19,所以x -1=-13,或x -1=13(舍去),所以x =23.答案:2313.一只口袋内装有2个白球和2个黑球.求:(1)在先摸出1个白球不放回的条件下,再摸出1个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2)在先摸出1个白球后放回的条件下,再摸出1个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解:(1)记A =“先摸出一个白球不放回”,B =“再摸出一个球为白球”, 则AB =“先后两次摸到白球”. 因为P (A )=24=12,P (A ∩B )=A 22A 24=16,所以P (B |A )=P (A ∩B )P (A )=13.(2)记A 1=“先摸出一个白球放回”,B 1=“再摸出一个球为白球”, 则AB 1=“先后两次摸到白球”. 因为P (A 1)=24=12,P (A 1∩B 1)=2×24×4=14,所以P (B 1|A 1)=P (A 1∩B 1)P (A 1)=12.14.(选做题)某班甲、乙、丙三名同学竞选班委,甲当选的概率为45,乙当选的概率为35,丙当选的概率为710.求:(1)恰有一名同学当选的概率; (2)至多有两人当选的概率.解:设甲,乙,丙当选分别为事件A ,B ,C , 则有P (A )=45,P (B )=35,P (C )=710.(1)因为事件A ,B ,C 相互独立, 所以恰有一名同学当选的概率为P (A ∩B -∩C -)+P (A -∩B ∩C -)+P (A -∩B -∩C )=P (A )P (B -)P (C -)+P (A -)P (B )P (C -)+P (A -)P (B -)P (C ) =45×25×310+15×35×310+15×25×710 =47250. (2)至多有两人当选的概率为 1-P (A ∩B ∩C )=1-P (A )P (B )P (C )4 5×35×710=83125.=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条件概率与事件的独立性1. 条件概率及其性质(1)条件概率的定义:设A 、B 为两个事件,且P(A)>0,称P(A|B)= 为在 发生的条件下, 发生的概率。
2.相互独立事件:事件A (或B )是否发生对事件B (或A )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这样的两个事件叫做 .若A 与B 是相互独立事件,则A 与B ,A 与B ,A 与B 也相互独立. 3.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P A B P A P B ⋅=⋅ 4.互斥事件与相互独立事件是有区别的:互斥事件与相互独立事件研究的都是两个事件的关系,但互斥的两个事件是一次实验中的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两个事件是在两次试验中得到的,注意区别。
如果A 、B 相互独立,则P (A +B )=P (A )+P (B )-P (A ⋅B )如:某人射击一次命中的概率是0.9,射击两次,互不影响,至少命中一次的概率是0.9+0.9-0.9×0.9=0.99,(也即1-0.1×0.1=0.99) 5.独立重复试验(1)独立重复试验的定义: (2)n 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三、基础再现1.一学生通过英语听力测试的概率是21,他连续测试两次,那么其中恰好一次通过的概率是( )A.41 B. 31 C. 21 D. 432.已知,53)(,103)(==A P AB P 则)|(A B P 等于 ( )A. 509 B. 21 C. 109 D. 413.某人射击一次击中的概率为0.6,经过3次射击,此人至少有两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A .12581B .12554 C .12536 D .12527 4.甲、乙两人独立地解同一问题,甲解决这个问题的概率是p 1,乙解决这个问题的概率是p 2,那么恰好有1人解决这个问题的概率是 ( ) A. p 1p 2 B.p 1(1-p 2)+p 2(1-p 1) C.1-p 1p 2D.1-(1-p 1)(1-p 2) 5.(浙江)甲、乙两人进行乒乓球比赛,比赛规则为“3局2胜”,即以先赢2局者为胜.根据经验,每局比赛中甲获胜的概率为0.6,则本次比赛甲获胜的概率是 ( )(A) 0.216 (B)0.36 (C)0.432 (D)0.648 6.一道数学竞赛试题,甲生解出它的概率为21,乙生解出它的概率为31,丙生解出它的概率为41,由甲、乙、丙三人独立解答此题只有一人解出的概率为______.四、典例示范例1.在100件产品中有95件合格品,5件不合格品.现在从中不放回的取两次,每次任取一件,试求:(1)第一次取到不合格品的概率;(2)在第一次取到不合格品后,第二次再次取到不合格品的概率.【例2】(四川卷18). 设进入某商场的每一位顾客购买甲种商品的概率为0.5,购买乙种商品的概率为0.6,且购买甲种商品与购买乙种商品相互独立,各顾客之间购买商品也是相互独立的。
(Ⅰ)求进入商场的1位顾客购买甲、乙两种商品中的一种的概率; (Ⅱ)求进入商场的1位顾客至少购买甲、乙两种商品中的一种的概率;例3.某学生在上学路上要经过4个路口,假设在各路口是否遇到红灯是相互独立的,遇到红灯的概率都是13,遇到红灯时停留的时间都是2min. (Ⅰ)求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到第三个路口时首次遇到红灯的概率; (Ⅱ)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因遇到红灯停留的总时间至多是4min 的概率.五、知能迁移1.在某段时间内,甲地不下雨的概率为0.3,乙地不下雨的概率为0.4,假设在这段时间内两地是否下雨相互无影响,则这段时间内两地都下雨的概率是 ( )A.0.12B.0.88C.0.28D.0.42 2.位于坐标原点的一个质点P 按下列规则移动:质点每次移动一个单位移动的方向为向上或向右,并且向上和向右移动的概率都为21,质点P 移动5次后位于(2,3)的概率是( )A. 5)21(B. 525)21(CC. 325)21(CD. 53525)21(C C3.一出租车司机从饭店到火车站途中有六个交通岗,假设他在各交通岗遇到红灯这一事件是相互独立的,并且概率都是31.那么这位司机遇到红灯前,已经通过了两个交通岗的概率是________.4.某学生参加一次选拔考试,有5道题,每题10分.已知他解题的正确率为53,若40分为最低分数线,则该生被选中的概率是________.5. 甲、乙、丙三人射击命中目标的概率分别为0.5,0.25,0.125,现三人同时射击一目标,则目标被命中的概率为________.6(湖南卷16) 甲、乙、丙三人参加了一家公司的招聘面试,面试合格者可正式签约,甲表示只要面试合格就签约.乙、丙则约定:两人面试都合格就一同签约,否则两人都不签约.设每人面试合格的概率都是12,且面试是否合格互不影响.求: (Ⅰ)至少有1人面试合格的概率; (Ⅱ)签约人数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7.栽培甲、乙两种果树,先要培育成苗..,然后再进行移栽.已知甲、乙两种果树成苗..的概率分别为0.6,0.5,移栽后成活..的概率分别为0.7,0.9. (1)求甲、乙两种果树至少有一种果树成苗..的概率; (2)求恰好有一种果树能培育成苗..且移栽成活..的概率.8(湖南)某地区为下岗人员免费提供财会和计算机培训,以提高下岗人员的再就业能力,每名下岗人员可以选择参加一项培训、参加两项培训或不参加培训,已知参加过财会培训的有60%,参加过计算机培训的有75%,假设每个人对培训项目的选择是相互独立的,且各人的选择相互之间没有影响.(I )任选1名下岗人员,求该人参加过培训的概率;(II )任选3名下岗人员,求这3人中至少有2人参加过培养的概率.条件概率与事件的独立性答案三.CBABD 2411 例1.解:设A={第一次取到不合格品},B={第二次取到不合格品}. (1) P(A)=05.01005= (2) 根据条件概率的定义计算,需先求出事件AB 的概率:P(AB)=49519941005=⨯, 所以有99410059941005)()()|(=⨯==A P AB P B A P .例2【解】:记A 表示事件:进入商场的1位顾客购买甲种商品, 记B 表示事件:进入商场的1位顾客购买乙种商品,记C 表示事件:进入商场的1位顾客购买甲、乙两种商品中的一种,记D 表示事件:进入商场的1位顾客至少购买甲、乙两种商品中的一种,(Ⅰ)C A B A B =⋅+⋅()()P C P A B A B =⋅+⋅()()P A B P A B =⋅+⋅()()()()P A P B P A P B =⋅+⋅0.50.40.50.6=⨯+⨯0.5=(Ⅱ)D A B =⋅ ()()P D P A B =⋅()()P A P B =⋅0.50.4=⨯0.2= ()()10.8P D P D =-=例3.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随机事件、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等概率的基础知识,考查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Ⅰ)设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到第三个路口时首次遇到红灯为事件A ,因为事件A 等于事件“这名学生在第一和第二个路口没有遇到红灯,在第三个路口遇到红灯”,所以事件A 的概率为()11141133327P A ⎛⎫⎛⎫=-⨯-⨯= ⎪ ⎪⎝⎭⎝⎭. (Ⅱ)设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因遇到红灯停留的总时间至多是4min 为事件B ,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遇到k 次红灯的事件()0,1,2k B k =.则由题意,得()40216381P B ⎛⎫== ⎪⎝⎭,()()132212142412321224,33813381P B C P B C ⎛⎫⎛⎫⎛⎫⎛⎫==== ⎪⎪ ⎪ ⎪⎝⎭⎝⎭⎝⎭⎝⎭. 由于事件B 等价于“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至多遇到两次红灯”, ∴事件B 的概率为()()()()01289P B P B P B P B =++=. 五、知能迁移1.D2.B3. 2744. 435⎛⎫⎪⎝⎭5. 43646. 解: 用A ,B ,C 分别表示事件甲、乙、丙面试合格.由题意知A ,B ,C 相互独立,且P (A )=P (B )=P (C )=12. (Ⅰ)至少有1人面试合格的概率是3171()1()()()1().28P ABC P A P B P C -=-=-= (Ⅱ)ξ的可能取值为0,1,2,3. (0)()()()P P ABC P ABC P ABC ξ==++ =()()()()()()()()()P A P B P C P A P B P C P A P B P C ++=3231113()()().2228++= (1)()()()P P ABC P ABC P ABC ξ==++=()()()()()()()()()P A P B P C P A P B P C P A P B P C ++ =3331113()()().2228++=1(2)()()()().8P P ABC P A P B P C ξ====1(3)()()()().P P ABC P A P B P C ξ====所以, ξ的分布列是ξ的期望0123 1.8888E ξ=⨯+⨯+⨯+⨯=7. 解:分别记甲、乙两种果树成苗为事件1A ,2A ;分别记甲、乙两种果树苗移栽成活为事件1B ,2B ,1()0.6P A =,2()0.5P A =,1()0.7P B =,2()0.9P B =. (1)甲、乙两种果树至少有一种成苗的概率为1212()1()10.40.50.8P A A P A A +=-=-⨯=;(2)解法一:分别记两种果树培育成苗且移栽成活为事件A B ,, 则11()()0.42P A P A B ==,22()()0.45P B P A B ==. 恰好有一种果树培育成苗且移栽成活的概率为()0.420.550.580.450.492P AB AB +=⨯+⨯=.解法二:恰好有一种果树栽培成活的概率为11211221221212()0.492P A B A A B A B A A B A A B B +++=.8. 解:任选1名下岗人员,记“该人参加过财会培训”为事件A ,“该人参加过计算机培训”为事件B ,由题设知,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且()0.6P A =,()0.75P B =. (I )解法一:任选1名下岗人员,该人没有参加过培训的概率是1()()()0.40.250.1P P A B P A P B ===⨯=所以该人参加过培训的概率是1110.10.9P -=-=.解法二:任选1名下岗人员,该人只参加过一项培训的概率是2()()0.60.250.40.750.45P P A B P A B =+=⨯+⨯=该人参加过两项培训的概率是3()0.60.750.45P P A B ==⨯=. 所以该人参加过培训的概率是230.450.450.9P P +=+=.(II )解法一:任选3名下岗人员,3人中只有2人参加过培训的概率是22430.90.10.243P C =⨯⨯=.3人都参加过培训的概率是330.90.729P ==.所以3人中至少有2人参加过培训的概率是450.2430.7290.972P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