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乳头的乳腺癌根治术加一期或二期乳房假体再造术探讨

保留乳头的乳腺癌根治术加一期或二期乳房假体再造术探讨
保留乳头的乳腺癌根治术加一期或二期乳房假体再造术探讨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胸前神经的方法以及临床意义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胸前神经的方法以及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1-03-28T11:10:04.217Z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综合)11年1期供稿作者:张君贾英堂刘三豹白雅仙潘敬增[导读]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胸前神经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张君贾英堂刘三豹白雅仙潘敬增(深州市医院介入综合科河北深州058300)【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胸前神经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I、Ⅱ期乳腺癌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验组78例,均采用经胸大肌入路清扫腋窝淋巴结,保留胸小肌、胸前神经及肋间神经。对照组为我院2008年6月份以前56例乳腺癌患者,术中清扫淋巴结未注意保护胸前神经,观察对比两组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患侧胸大肌萎缩情况,患肢内收及内旋运动时胸肌肌力,评定胸肌功能。结果:实验组78例中,术后患侧胸大肌5例(6.4%)无一例重度萎缩,对照组56例中,术后患侧胸大肌重度萎缩18例(32.1%),轻度萎缩16例(2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保留胸前神经,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可有效地防止胸大肌萎缩、患侧胸部变形、疼痛及上肢感觉障碍、功能减退的并发症,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胸前神经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2-0264-01 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全部各种恶性肿癌的7%~10%,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并呈逐年上升趋势[1],乳腺癌手术经历了扩大、缩小、保乳三个阶段。结果发现手术范围的扩大对患者术后生存率无明显改善。目前改良根治术在乳腺癌外科已成为标准术式[2]。胸前神经的保护可以有效防止胸大肌萎缩,从而保护胸部外观和预防上肢感觉障碍[3],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以前在乳腺癌手术中,较多关注的是癌瘤的切除和淋巴结的清扫,而对胸前神经的保护关注不够。 我院自2008年开始在乳癌改良根治术中注意重点保护胸前神经,至今已完成78例,现与我院2008年6月份以前56例清扫淋巴结时未注意保护胸前神经的手术比较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患侧胸大肌萎缩情况、患肢内收及内旋运动时胸肌肌力,评定胸肌功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06年7月至2010年11月共完成13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均为女性患者,其中左乳癌患者58例,右乳癌76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49.5岁,其中2006年7月以前未注意保护胸前神经的56例患者为对照组,2008年7月以后的78例术中重点保护胸前神经的患者为实验组。两组患者术前均经针吸或切除活检确诊,术后病理均证实为乳腺癌。 1.2手术方法:两组均采用保留胸大肌、胸小肌的乳癌改良根治术。 实验组:分离皮瓣后将乳腺、胸大肌筋膜自胸大肌表面切离,在胸大肌外缘中上1/3处仔细解剖,可见绕胸小肌外缘或穿过胸小肌进入胸大肌外上之胸外侧神经,并有血管与之伴行,轻夹此神经,胸大肌收缩可予证实;并在锁骨下方3cm沿胸大肌纤维走行方向切开胸大肌,以清扫胸肌间淋巴结并充分显露腋窝顶部。在胸小肌内上缘找到胸内侧神经及伴行的胸肩峰血管,清扫时予以保护。 对照组:清扫淋巴结时未注意保护胸前神经。 1.3观察项目:对比两组清扫淋巴结数目, B超观察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侧胸大肌外缘厚度变化,患肢内收及内旋运动时胸肌肌力,评定胸肌功能。 1.4肌力及胸大肌萎缩程度判定标准:彩超在锁骨中线测量胸大肌厚度,自身左右对照,手术侧胸大肌厚度小于对侧胸大肌厚度1/3为重度萎缩,大于1/3为轻度萎缩。患者在手术后3个月进行患肢内收和内旋运动时胸大肌肌力评定。分级标准:0级:肌肉无收缩;1级:可见肌肉收缩,但关节无活动;2级:关节有活动但不能抵抗重力;3级:能对抗重力;4级:能对抗部分阻力;5级:正常肌力。 2结果 2.1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观察组为7.25± 3. 22个,对照组为7.56± 4.14个.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B超观察胸大肌外缘厚度观察组术前1.98±0.22cm, 术后6个月1.92±0.19cm,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术 1.90±0 18cm,术后6个月1.14±0.62cm.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2.3患侧胸肌功能:观察组患侧胸肌功能均达到5级。对照组患侧胸肌功能5级者17例,4级者占24例,3级者5例。 3讨论 在我国治疗乳腺癌仍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进一步深入认识,人们医学观念的改变及生活质量要求逐渐提高,乳腺癌的手术范围日趋缩小,改良根治术已成为 I期、II期乳腺癌主要的手术模式,而且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也越来越多,缩小手术范围旨在减少其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这决不意味着手术越来越简单,而是越来越精细,但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仍为乳腺癌手术的重要部分[4],清扫淋巴结时注意保护相关功能神经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 保留相关神经功能的乳腺癌根治术,目的保证乳腺癌治疗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减有效保护患者局部的美观和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传统的乳腺癌根治术,由于对相关神经解剖和功能认识不够,在手术中有意或无意地损伤了胸前神经,造成大部分患者术后保留的胸大肌萎缩,达不到保持外形和功能的目的,更严重的是造成患侧腋窝及上肢感觉异常、疼痛、胸臂部变形、患侧上肢功能减退,带来不良的手术并发症。经胸大肌入路可较好地显露腋窝解剖结构,有利于胸内、外侧神经的保护,有利于直视下清扫腋窝淋巴结,在传统改良根治术中不切除胸小肌也会造成穿过胸小肌达胸大肌的胸内侧神经损伤,同时经胸大肌后清扫淋巴结也会造成胸外侧神经的损伤。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胸前神经是否有增加肿瘤局部复发的可能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目前一些学者报道保留肋间臂神经并不增加肿瘤局部复发的可能。在I、lI、IIla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胸前神经是在不影响根治性切除病变的前提下,通过精确而细致的操作,完整地保留相关功能神经,从而保存了该神经的感觉功能。保留胸前神经并不会明显延长手术时间,但保护胸大肌的外形和功能,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因此通过对胸前神经保护的手术方法,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可有效地防止胸大肌萎缩,患侧胸部变形,疼痛及上肢感觉障碍,功能减退的并发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31-839 [2]华积德,主编.现代普通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429-447

2020年晚期乳腺癌治疗进展盘点(全文)

2020年晚期乳腺癌治疗进展盘点(全文) HER2+乳腺癌 尚需解决的问题 赫帕双靶+化疗是HER2+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T-DM1、吡咯替尼已成为HER2+晚期乳腺癌的二线标准治疗方案。目前对于HER2+患者,尚需解决的问题: 1. 早期阶段已接受抗HER2靶向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管理 2. HER2+晚期乳腺癌脑转移(约1/2)患者如何选择全身治疗方案? 3. 晚期HER2+乳腺癌的三线及以上治疗方案?

2020 ASCO大会上,徐兵河教授团队公布了III期PHOEBE研究结果。PHOEBE研究旨在评估吡咯替尼+卡培他滨对比拉帕替尼+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吡咯替尼组(n=134)和拉帕替尼组(n=132)由盲法独立中心评估(BICR)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12.5个月和6.8个月(HR=0.39,P<0.0001),符合显著性差异标准(P≤0.0066)。由研究者评估的中位PFS分别为11.0个月和5.6个月(HR=0.42,P<0.0001)。 一项Meta分析纳入PHENIX、PHOEBE、KATE2、EMILIA、 EGF100151、Cameron、Pivot、Martin等共13项研究,该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ATM》杂志。结果显示,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是曲妥珠单抗经治HER2+晚期乳腺癌最有可能改善PFS的治疗选择,这项研究也奠定了吡咯替尼用于晚期患者二线治疗的地位。 约一半的HER2+转移性乳腺癌可能发展为脑转移。HER2CLIMB研究是一项II期研究,旨在评估图卡替尼或安慰剂+曲妥珠单抗+卡培他滨用于经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T-DM1治疗后进展的HER2+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2020年2月发表在《NEJM》杂志上的结果显示,图卡替尼+曲妥珠单抗+卡培他滨和安慰剂+曲妥珠单抗+卡培他滨的中位PFS分别为7.6个月和5.6个月(HR=0.54,P <0.001),两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21.9个月和17.4个月(HR=0.66,P=0.005)。 2020 ASCO会议上,HER2CLIMB研究公布了图卡替尼+曲妥珠单抗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对比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对比目的探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 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分别应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为90.0%,明显由于对照组的1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局部复发率和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明显优于改良根治术,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乳腺癌;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早期 乳腺癌是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亦有文献表明[2]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女性肿瘤的前三位,对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其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是手术治疗,而对于早期乳腺癌的治疗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术式则是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2011年2月~2012年5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应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分别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40例,全部患者均影像学和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Ⅰ期或Ⅱ期乳腺癌,均为单侧,均为原发乳腺肿瘤,乳腺肿瘤距乳头≥3 cm,乳腺肿瘤未浸润乳头乳晕,并排除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及患有精神性疾病者;将其中行保乳手术治疗的2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20例患者列为对照组。观察组20例,年龄28~57岁,平均(41.5±3.9)岁;Ⅰ期15例,Ⅱ期5例。对照组20例,年龄31~60岁,平均(42.2±4.3)岁;Ⅰ期14例,Ⅱ期6例。两组患者年龄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静脉复吸麻醉的方法。观察组行保乳手术,于乳房肿块及腋窝分别做切口,将肿块周围1~2 cm的正常乳腺组织及肿瘤基底的胸肌筋膜切除,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及速冻切片检查;若切缘呈阳性则将肿块周围切除范围继续扩大,直到切缘阴性;然后对腋窝淋巴结进行清扫,清扫后将橡胶负压引流管置入,缝合皮肤[3]。对照组行改良根治术,做梭形切口,将乳头及肿瘤周围3 cm 以内的皮肤、患侧乳腺全部切除,保存胸大肌、胸小肌;再于腋窝作切口,对腋

2019年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HER2 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相关性死亡原因之一, 全世界每年约有135 万妇女发生乳腺癌,约33万妇女死于乳腺癌[1],近年来我国城市乳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上升明显。约20%-25%的乳腺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HER2+乳腺癌患者预后差,术后复发风险高、生存期短[2-3]。HER2 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EGFR/HER1,HER2,HER3,HER4)中4成员之一,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通过激活下游PI3K/Akt 和Ras/Raf/Mek/MAPK信号通路,参与细胞的生长、活化和增殖过程。针对乳腺癌以HER2为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出现的有效的治疗途径,本文予以综述如下。 1 单克隆抗体 曲妥珠单抗 曲妥珠单克隆抗体(Trastuzumab)是人源化的重组抗HER-2单克隆抗体,95% 来自人和5% 来自鼠的IgG抗体。曲妥珠单克隆抗体能够选择性作用于HER-2的细胞外受体,通过降低细胞膜HER-2蛋白浓度、阻断HER-2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加速HER-2受体蛋白降解、参与抗血管生成作用而导致细胞生长受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以及通过ADCC诱

导机体杀死肿瘤细胞。曲妥珠单克隆抗体是作为针对HER-2靶点设计的首个分子靶向药物,明显提高了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新时代由此展开。目前曲妥珠单抗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以及晚期解救治疗[4]。 对于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从单药治疗到联合化疗均显示良好疗效。单一药物曲妥珠单抗对HER-2过度表达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安全有效,其作为一线药物的有效率为26%,HER-2(3+)患者有效率为35%[4];作为二、三线药物总有效率为15%,其中HER-2(3+)患者有效率为18%,且曲妥珠单抗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5]。曲妥珠单抗联合应用化疗药物治疗HER-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也可明显提高疗效,体外实验显示曲妥珠单抗与多种化疗药有相加或协同作用。曲妥珠单抗与长春瑞滨、吉西他滨、卡培他滨、脂质体阿霉素联用的有效率为24%~86%[6]。紫杉类中加入曲妥珠单抗能够显著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有效率 和生存期[7],相关实验证实联合治疗与单药化疗相比,有效率明显提高,更为重要的是患者的总生存期得以延长。临床常将曲妥珠单抗与一种化疗药联用,有关两种化疗药联合曲妥珠单抗的疗效的实验表明含曲妥珠单抗的三药联合较两 药联合方案略有优势[6]。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也可以

2020年度乳腺癌治疗新进展(全文)

2020年度乳腺癌治疗新进展(全文) 【摘要】本文对2020年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年度进展进行总结,并对乳腺癌未来治疗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便更好地指导乳腺癌个体化精准治疗,进一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肿瘤;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 乳腺癌的诊疗水平逐年提高,5年生存率已高达90%[1],远超其他癌种。乳腺癌的全身治疗已初步形成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免疫治疗在内的成熟体系。近年来“精准治疗”逐渐受到重视,要进一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需要制定更加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本文将总结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过去一年的重大进展,并对乳腺癌未来治疗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便更好地指导乳腺癌个体化精准治疗。 01化疗 化疗作为乳腺癌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改善患者生存和预后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化疗容易发生耐药,不良反应较重,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卡培他滨用于新辅助化疗后仍有肿瘤残存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的术后强化治疗已被国内外所接

受,而在单纯术后辅助治疗阶段使用卡培他滨强化治疗尚无定论。SYSUCC-001研究探索了TNBC术后标准辅助治疗后卡培他滨节拍化疗强化辅助治疗1年的获益情况,结果显示,中位随访5年后,术后接受卡培他滨治疗的患者5年无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率显著高于观察组(82.8%∶73.0%),患者相对复发风险降低36.0%,尤其是肺转移发生率降低50%[2]。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了早期TNBC患者在标准治疗以后,进行节拍化疗强化辅助治疗可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为改善TNBC 不良预后提供有价值的证据。 艾立布林是一种新型的微管抑制剂。Study-301研究针对经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治疗后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在TNBC亚组中,与卡培他滨组比较,艾立布林组患者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延长5个月,死亡风险降低29.8%[3],为原本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转移性TNBC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2020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会议公布了RU011201I研究的结果,艾立布林与紫杉醇一线或二线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相当,艾立布林血液学毒性重于紫杉醇,两组患者外周神经病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相似,但艾立布林在发病时间、持续时间和对日常生活的干扰方面的数据更具优势,安全性更好[4]。在中国进行的304研究的亚组分析显示,与长春瑞滨组相比,艾立布林组患者神经毒性出现更晚,自主神经病变发生比例更低[5]。更多以艾立布林为基础的联合方案研究正在进行中,为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多优效选择。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记录审批稿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 记录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手术日期:××年××月××日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全程时间:×× 术前诊断:右乳房肿块 术中诊断:右乳房恶性肿瘤 手术名称: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手术者:××Ⅱ助:××护士:×× 麻醉方法:硬膜外麻醉麻醉医师:×× 手术经过: 体位:平卧位消毒:强力碘伏切口:右侧胸部梭形横切口25cm 引流材料:橡胶引流管数目:两根放置部位:右胸壁及胸骨旁各一根 送检标本名称:右侧乳腺及腋窝淋巴组织 术中用药(麻醉药品除外):——输血:—— 1.患者取平卧位,围绕肿块边缘,碘伏消毒术野皮肤,局部麻醉后,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先于右乳将肿块完全切除,送快速病理,冰冻切片报告示:右乳房恶性肿瘤。诊断明确,与病家沟通后,确定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遂改为硬膜外麻醉。 2.麻醉起效后,患者仰卧位,右上肢外展。常规消毒铺巾。距肿瘤边缘约5厘米做横梭形切口,切口长径约25厘米。切开皮肤,在皮肤与浅筋膜间做皮瓣分离,皮瓣下保留少量皮下脂肪,上至锁骨下、下达腹直肌第一腱划,内至胸骨中线,外至背阔肌前缘。切除右乳腺及周围脂肪组织,包括胸大肌筋膜,自内下方向上掀至腋窝,拉开胸大肌,保留胸小肌。清扫大小肌间间Rotter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打开胸锁筋膜,显露腋窝血管。自腋静脉下缘水平解剖,处理结扎垂直腋动静脉的小血管及淋巴管,清扫腋窝脂肪淋巴结组织,解剖显露胸长、胸背神经,予以保护,将右乳连同腋窝脂肪、淋巴组织一并切除。冲洗创腔,结扎出血小血管及电凝止血。右腋窝及右胸骨旁分别放置一枚橡胶管,引出皮外接负压引流。清点纱布器械无误,缝线间断缝合切口。检查切口无明显张力,皮瓣血运良好。术毕腋窝大纱布垫加压,予以胸带包扎。 3.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失血少,麻醉效果满意,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安全返回病房,标本送病人家人验看后进一步术后常规病理检验。 ××

乳腺癌的诊断现状及最新进展

乳腺癌的诊断现状及最新进展 作者:王希龙, 邱文秀, 贾中明, 韩勇, 张国强, 董新军 作者单位:王希龙,贾中明,韩勇,张国强(25660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 邱文秀(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无棣医院手术室), 董新军(25660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甲状腺肿瘤科) 刊名: 中国综合临床 英文刊名:Clinical Medicine of China 年,卷(期):2012,28(8) 被引用次数:6次 参考文献(14条) 1.唐中华乳腺癌外科治疗的发展趋势[期刊论文]-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7(06) 2.李金锋;徐光炜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期刊论文]-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5(06) 3.杜勇;沈天真;陈克敏乳腺癌的影像学检测[期刊论文]-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94(03) 4.张超;蒋宏传舒怡乳腺诊断仪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0(19) 5.程天军;赵辉彩超联合钼靶对隐匿性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期刊论文]-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0(16) 6.Cosgrove DO;Kedar RP;Bamber JC Breast diseases:color Doppler US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1993(01) 7.王玉兰;邱玉军;孙丽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价值[期刊论文]-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9(18) 8.Jonsson H;Larsson LG;Lenner P Detection of breast cancer with mammography in the first screening round in relation to expected incidence in different age groups[外文期刊] 2003(01) 9.Sehgal CM;Arger PH;Rowling SE Quantitative vascularity of breast nasses by Doppler imaging:regional variations and diagnostic implications 2000(07) 10.Tozaki M;Toi M;Miyamoto Y Power Doppler sonography of breast masses:correlation of Doppler spectral parameters with tumor angiogenesis and histologic growth pattern 2000(09) 11.Buadu LD;Murakami J;Murayama S Colour Doppler sonography of breast masses:a multiparameter analysis 1997(12) 12.Stavros AT;Thickman D;Rapp CL Solid breast nodules:use of sonography to distinguish 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外文期刊] 1995(01) 13.Bassett LW Mammographic analysis of calcifications 1992(01) 14.荣雪余;姜玉新超声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作用[外文期刊] 2000(05) 引证文献(6条) 1.宋树玺.朴瑛.刘兆喆.丁震宇.韩雅玲.谢晓冬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三方调查可行性研究[期刊论文]-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4(3) 2.姚永洪乳腺导管内癌及其微浸润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53及Ki67的表达[期刊论文]-中国基层医药 2013(6) 3.钱秀珍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对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期刊论文]-中国综合临床 2013(12) 4.蒋学英乳腺疑难肿块超声图像特征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期刊论文]-海南医学 2013(24) 5.蒋晓春乳腺超声图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在乳腺检查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基层医药 2013(8) 6.刘俊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56例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2(12)

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

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是指对于未发现远处转移的初治乳腺癌患者,在计划中的 手术治疗或手术加放疗的局部治疗前进行的全身系统性化疗[1-2]。新辅助化疗 作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仍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随着各类临床 试验和新的治疗理念不断涌现,其治疗模式也从曾经单一的化疗,转变为当前 基于不同乳腺癌分子亚型的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靶向治疗联合化疗、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等。随着新的循证医学数据不断充实,各种治疗理念和临床 实践的差异也越发明显,如何在临床实践中选择新辅助治疗适应证,优化患者 的治疗策略并改善治疗结局仍存在争议。结合最新的研究数据和理念,中国乳 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组就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抗HER2联合化疗中,新辅助治疗目的及适应证、手术治疗规范、新辅助治疗前后的评估规范以及新辅助治疗方 案和策略等方面的热点问题、争议内容,进行了深入、详细的研讨,联合发布《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旨在更好地指导中国临床 医师进行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临床实践。 1、新辅助治疗的目的和适应证 专家组首先明确了在当前临床实践过程中,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应该从实际的临 床需求出发,以治疗的目的为导向,主要包括:① 将不可手术的乳腺癌降期为可手术乳腺癌;② 将不可保乳的乳腺癌降期为可保乳的乳腺癌;③ 获得体内 药物敏感性的相关信息,从而指导后续治疗以期改善患者预后。对于美国国立 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中提及的新辅助治疗潜在目的还包括将不可保腋窝的乳腺癌降期为可保腋窝,中国专 家对此持审慎态度,认为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前哨淋巴结评估假阴性率高、长 期安全性数据不足等风险,并不常规推荐将对已经证实转移的区域淋巴结进行 降期保腋窝作为新辅助治疗的目的[3-4]。 当前在不同的指南和共识中对于新辅助治疗适应证的描述存在较大的差异[1-2,5-6],在明确新辅助治疗目的的基础上,绝大多数专家认同在临床实践中应 以上述3点治疗目的为导向行新辅助治疗,绝大多数专家认为并非所有需要行 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都推荐行新辅助化疗。 为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专家组就不同肿瘤负荷以及乳腺癌亚型的患者是 否优选新辅助治疗进行了逐一讨论。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淋巴结状态、分子分 型等)的情况下,当肿瘤负荷较大时,中国专家更倾向于推荐优选新辅助治疗,83%的专家推荐浸润性病灶大于5 cm的乳腺癌患者优选新辅助治疗,而其他单 一病理学因素(如肿块大于3 cm或淋巴结阳性)并不能作为优选新辅助治疗的依据。 多数专家(63%)认可病理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是预后替代的研究终点,对患者采用预期pCR率高的新辅助治疗方案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7-8]。在新辅助后辅助治疗方面,CREATE-X和KATHERINE临床 试验提出,针对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患者,如未达到pCR,可通过强化辅助治疗来改善预后[9-10]。在临床实践中,能否基于这两项临床试验的结果而对所有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推荐新辅助治疗尚存在争议。专家组强调CREATE-X和KATHERINE临床试验是辅助阶段临床试验,仅提示针对新辅助治疗后未达到pCR的患者可采用辅助阶段强化治疗的策略,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比较发表时间:2019-03-15T09:29:13.22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1月上第1期作者:付彧1 张丽君1 杨雪松2 王彦凤1 单孝军1 [导读] 综合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及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术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付彧1 张丽君1 杨雪松2 王彦凤1 单孝军1 1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1;2大庆龙南医院皮肤科 163453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及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术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实验组患者行保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改良根治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6.5±2.2)ml、手术时间(114.3±21.2)min、引流量(287.6±37.7)ml、住院时间(9.7±3.2)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8.1±2.0)ml、(156.2±22.7)min、(566.9±46.8)ml、(13.5±2.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各项手术指标优于改良根治术,且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低于改良根治术,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改良根治术;乳腺癌保乳手术;生活质量评分;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and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for early breast cancer. Methods 96 patients with early breast cancer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4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The clinical indicator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16.5+2.2)ml,operation time(114.3+21.2)min,drainage volume(287.6+37.7)ml,hospitalization time(9.7+3.2)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48.1+2.0)ml,(156.2+22.7)min,(566.9+46.8)ml,(13.5+2.8)d,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2.1%,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4.6%,P <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in early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s remarkable. Not only are the operative indicators better than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but also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is lower than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for breast cancer;Quality of life score;Clinical effect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对女性健康的危害极大,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1,2]。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首选方法,尤其是对早期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为:①乳房肿块; ②乳头溢液;③乳头局部皮肤瘙痒以及溃烂等[3-5]。改良根治术是临床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常用手段,该术式疗效确切,但会对患者乳房的美观造成一定破坏,而患者可能由于乳房美观的变化产生不良心理,降低了术后生活质量。近年来,保乳术能够满足患者对于人体美学的基本要求,保乳术的出现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6,7]。本次研究为了探讨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对本院收治的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别给予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在本院进行保乳术及改良根治术的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均确诊为早期乳腺癌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8],TNM分期在Ⅰ~Ⅱ期,肿瘤直径<30 mm且未浸润乳头;排除意识障碍、有化疗或放疗史及中途退出研究等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术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組48例。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47.9±10.3)岁,平均病程(15.1±1.6)个月;TNM分期:Ⅰ期35例,Ⅱ期13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49.2±10.0)岁,平均病程(15.3±1.5)个月;TNM分期:Ⅰ期36例,Ⅱ期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患者给予改良根治术治疗,术前主治医师通过肿瘤部位及大小对切口位置进行确定,切开患者皮肤后依次对游离皮瓣进行处理、胸大肌筋膜进行分离、胸大肌与胸小肌间淋巴结进行清扫及锁骨下血管进行解剖,随后对腋窝淋巴结进行常规清扫。使用灭菌注射用水冲洗手术创面,并以氟尿嘧啶溶液浸泡创面5 min,完成后放置引流管并在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等综合治疗。 1. 2. 2 实验组患者给予保乳手术治疗,对肿瘤及周围内1 cm的正常组织进行广泛切除,对取出的标本边缘四周基底进行标记后行快速冰冻病理切片并做相关检查,过程中注意保留肿瘤的切缘呈阴性,瘤床区予钛夹标记定位。切除体积较大患者,可以利用深部软组织来填补术腔。清扫患者外侧至背阔肌前缘、内侧至胸小肌深面腋窝淋巴结。亦使用灭菌注射用水及氟尿嘧啶溶液浸泡冲洗创面,腋窝处放置引流装置。术后给予患者5周左右的辅助放疗,全乳照射后,给予瘤床加量照射。对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提供内分泌治疗。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临床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及住院时间。主要并发症包括皮下积液、皮肤坏死、局部皮瓣缺血、限制活动。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

乳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四综述四 乳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薛静 王浩 DOI:10.3877/cma.j.issn.1674-0807.2018.01.0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81602713)作者单位:750004银川,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系 【摘要】 免疫治疗是继手术二放射治疗二化疗二内分泌治疗等之后的乳腺癌重要治疗手段三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不断发展,乳腺癌的免疫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三笔者简述了针对乳腺癌治疗相关靶点的治疗性疫苗,如免疫检查点相关疫苗二特异性抗原疫苗二细胞疫苗二病毒载体疫苗和双特异性抗体疫苗等,同时,还介绍了近年来针对乳腺癌的预防性疫苗,这将有利于临床医师进一步了解乳腺癌免疫治疗的现状与进展三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免疫疗法; 疫苗 【中图法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志码】 A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占女性恶性肿瘤的25%和15%[1]三随着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免疫治疗成为了继传统放射治疗二化疗二手术等治疗之后的又一重要的乳腺癌治疗方法三笔者针对乳腺癌治疗相关靶点的治疗性疫苗和预防性疫苗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三 一二治疗性乳腺癌疫苗 治疗性乳腺癌疫苗是一类通过消除患者体内免疫耐受,重建或增强免疫应答,起着治疗作用的新型疫苗三它是在使用常规手术二放射治疗二化疗以及新型生物治疗如单克隆抗体药物等的基础上,通过调动机体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清除残存的零星癌细胞,防止肿瘤的复发,以便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三笔者总结的相关治疗性乳腺癌疫苗临床试验见表1[2?29]三 (一)免疫检查点相关疫苗 在肿瘤微环境中,肿瘤抗原激活T 淋巴细胞的过程受多个受体二配体的相互作用,因此,这些受体或配体在肿瘤的发生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三目前,乳腺癌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二细胞毒T 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4,CTLA?4)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等相关免疫靶点三 https://www.360docs.net/doc/7513625027.html,G?3 LAG?3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其分子质量为 70000,位于12号染色体上[30]三它主要表达于活化的NK 细胞二T 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表面,能够抑制T 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并在调节性T 细胞 (regulatory T cells,Tregs)发挥抑制作用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8]三重组可溶性LAG?3免疫球蛋白融合蛋白(recombinant soluble LAG?3immunoglobulin fusion protein,IMP321)与主要 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Ⅱ分子有很高的亲和力,能够引起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和记忆性T 细胞活化三已有研究在3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评估了IMP321的疗效,患者接受每2周1次IMP321,每周1次80mg/m 2紫杉醇皮下注射,连续治疗6个疗程三结果表明:患者6个月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达90%,并且,APC 数量二自然杀伤细胞与CD8+效应T 细胞的比例呈持续性增加,且未见与IMP321相关的不良反应[2]三而之前已有实验证明,抗LAG?3联合抗PD?1治疗具有协同效应,并且能够防止T 细胞耗竭和无能[31]三 2.CTLA?4 CTLA?4是一种免疫检查点受体,它既能在活化的CD8+ 效应T 细胞中表达,也能在肿瘤细胞中表达三并且,其能与T 细胞共刺激受体CD28竞争结合其配体CD80或CD86,抑制T 淋巴细胞活化,进而阻断CTLA?4,消除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外周免疫耐受和解除对T 淋巴细胞活化的抑制,从而发挥抗肿瘤活性[32]三目前,临床上有2种用于抑制CTLA?4的单克隆抗体三一种是ipilimumab,多项多中心3期临床试验已经证明其能延长患者存活时间,故美国FDA 已批准ipilimumab 用于未经治疗和难治性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33?34],而另外一种单克隆抗体tremelimumab 已经用于多种肿瘤的临床试验中[35]三研究者在26例转移性激素敏感型乳腺癌中评估了tremelimumab 的临床疗效三这些患者每28d 或90d,接受3~10mg /kg 的tremelimumab 治疗,同时每天给予25mg 依西美坦治疗,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46%)二瘙痒(42%)二便秘(23%)和疲劳(23%)三其中5例患者中,有4例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腹泻,还有1例患者出现短暂性转氨酶升高,并且,患者接受tremelimumab 联合依西美坦治疗,每90d 的最大耐受量(maximum tolerated dose,MTD)为6mg /kg三在接受MTD 治疗的13例患者中,无一例出现3二4级治疗相关性腹泻,其最佳客观反应率(objective response 四 34四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8年2月第12卷第1期Chin J Breast Dis(Electronic Edition),February 2018,Vol.12,No.1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发表时间:2020-03-19T07:49:38.966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0年第1期作者:安丰收1 马艳飞2 [导读] 对女性健康的危害极大,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1,2]。 1.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人民医院 158200; 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50000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及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术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实验组患者行保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改良根治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6.5±2.2)ml、手术时间(114.3±21.2)min、引流量(287.6±37.7)ml、住院时间(9.7±3.2)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8.1±2.0)ml、(156.2±22.7)min、(566.9±46.8)ml、(13.5±2.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各项手术指标优于改良根治术,且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低于改良根治术,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改良根治术;乳腺癌保乳手术;生活质量评分;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reast conserving operation and modified radical operation for early breast cancer. Methods 96 patients with early stage breast cancer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operation methods,4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reast conserving operation,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odified radical operation. The clinical indexe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bleeding volume(16.5± 2.2)ml,operation time(114.3 ± 21.2)min,induced flow(287.6 ± 37.7)ml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9.7 ± 3.2)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48.1 ± 2.0)ml,(156.2 ± 22.7)min,(566.9 ± 46.8)ml,(13.5 ± 2.8)d,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2.1%,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4.6%)(P <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in early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s significant,not only the operation index is better than the modified radical surgery,but also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is lower than the modified radical surgery,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quality of life score;clinical effect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对女性健康的危害极大,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1,2]。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首选方法,尤其是对早期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为:①乳房肿块;②乳头溢液;③乳头局部皮肤瘙痒以及溃烂等[3-5]。改良根治术是临床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常用手段,该术式疗效确切,但会对患者乳房的美观造成一定破坏,而患者可能由于乳房美观的变化产生不良心理,降低了术后生活质量。近年来,保乳术能够满足患者对于人体美学的基本要求,保乳术的出现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6,7]。本次研究为了探讨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对本院收治的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别给予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在本院进行保乳术及改良根治术的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均确诊为早期乳腺癌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8],TNM分期在Ⅰ~Ⅱ期,肿瘤直径<30 mm且未浸润乳头;排除意识障碍、有化疗或放疗史及中途退出研究等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术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組48例。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47.9±10.3)岁,平均病程(15.1±1.6)个月;TNM分期: Ⅰ期35例,Ⅱ期13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49.2±10.0)岁,平均病程(15.3±1.5)个月;TNM分期:Ⅰ期36例,Ⅱ期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患者给予改良根治术治疗,术前主治医师通过肿瘤部位及大小对切口位置进行确定,切开患者皮肤后依次对游离皮瓣进行处理、胸大肌筋膜进行分离、胸大肌与胸小肌间淋巴结进行清扫及锁骨下血管进行解剖,随后对腋窝淋巴结进行常规清扫。使用灭菌注射用水冲洗手术创面,并以氟尿嘧啶溶液浸泡创面5 min,完成后放置引流管并在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等综合治疗。 1. 2. 2 实验组患者给予保乳手术治疗,对肿瘤及周围内1 cm的正常组织进行广泛切除,对取出的标本边缘四周基底进行标记后行快速冰冻病理切片并做相关检查,过程中注意保留肿瘤的切缘呈阴性,瘤床区予钛夹标记定位。切除体积较大患者,可以利用深部软组织来填补术腔。清扫患者外侧至背阔肌前缘、内侧至胸小肌深面腋窝淋巴结。亦使用灭菌注射用水及氟尿嘧啶溶液浸泡冲洗创面,腋窝处放置引流装置。术后给予患者5周左右的辅助放疗,全乳照射后,给予瘤床加量照射。对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提供内分泌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