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神经介质与皮肤美容关系的研究进展

神经介质与皮肤美容关系的研究进展

神经介质与皮肤美容关系的研究进展作者:龚石刘巧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11年第05期皮肤是严密受神经支配的人体器官之一,与神经系统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它们均来源于神经外胚层,大多数皮肤细胞均表达神经介质受体,同时皮肤细胞自身也是神经介质的重要来源。

近年来,研究证实皮肤与神经系统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对皮肤内环境稳定和皮肤疾病有重要影响[1]。

事实上,皮肤美容问题,如:光老化、皮肤色素异常、脱发等均与神经介质如神经营养素、神经肽及内啡肽等作用有关。

1神经营养素人皮肤富含神经且受神经支配,皮肤真皮甚至表皮有大量的感觉神经纤维和交感神经纤维密集成网分布。

皮肤神经支配源于交感神经节背根,神经元细胞核则位于该位置。

神经营养性因子由皮肤靶细胞产生后再颠倒性输送至交感神经节,像神经肽一样发挥支持神经元发育和营养神经的作用。

而神经肽则由外周神经纤维释放,再对各种皮肤细胞产生作用,调节一系列皮肤炎症反应和细胞增殖反应[2]。

神经营养素是一组结构和功能相关分子复合体,神经营养素及其受体在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维持和存活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已知所有的神经营养素均在皮肤表达。

人角质形成细胞能合成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素-3 (NT-3),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营养素-4 (NT-4)。

trkA 和 trkC分别是人角质形成细胞表达的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营养素-3 (NT-3)高亲和力受体,但是不存在全长trk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3]。

除了营养神经活性,神经营养素家族(NTs)还密切关系着皮肤内环境稳定。

如神经生长因子促进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避免细胞凋亡。

以上结果进一步表明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作用于人角质形成细胞的自分泌生长因子[4]。

同时它也可以旁分泌形式作用于其他皮肤细胞,如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朗格罕斯细胞(Langerhans cells)及黑素细胞(melanocytes)。

抑郁症患者皮肤电反应与焦虑抑郁严重程度的分析

抑郁症患者皮肤电反应与焦虑抑郁严重程度的分析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i t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f e a t u r e o f s y m p a t h e t i c s k i n r e a c t i o n ( S S R)a n d i t s c o r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a n x i e t y—d
T h e a n a l y s i s b e t we e n s y mp a t h e i t c s k i n r e a c i t o n ( S S R)a n d a n x i e t y—d e p r e s s i o n l e v e l i n p a i t e n t s、 ) I r i t h ma j o r d e p r e s -
t h e b i l a t e r a l u p p e r a n d l o w e r l i m b s , c o mp re a d w i t h n o r m a l c o n t r o l i n d i v i d u a l s ( P> 0 . 0 5 ) . Ho w e v e r , t h e l a t e n c y o f S S R i n t h e l e t f
p r e s s i o n l e v e l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ma j o r d e p r e s s i v e d i s o r d e r . Me t h o d s C o m p a r i n g 3 2 i n d i v i d u a l s w i t h i f r s t e p i s o d e d e p r e s s i o n , 1 9 i n —

非糖尿病功能性肠病老年人交感神经皮肤反应临床研究

非糖尿病功能性肠病老年人交感神经皮肤反应临床研究

=
表�
研究组和对照组 SSR 波 Am p 差异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上肢 下肢 组别 例数 � � � A� m p( m V , � ) 肢数 � 值 � 值 A mp ( m V , � ) 肢数 值 对照组 腹泻组 便秘组 60 � 2.70 0 .25 56 5.68 3 <0 .0 10 1.78 0 .26 3� 8 2.3 3 0 .28 30 5.0 4 2b <0 .0 10b 1.4 2 0 .3 0 4� 0 2.3 9 0 .19 31 4 .961c <0 .0 50c 1.3 8 0 .24
2 � , w ma n-Ke ul sT e st ), re Te s t ), . 0 5 为检验水 均数差异 � 两两比较用 检验( Ne � 构成比分析用行 列表的 检验( Ch i Squa 取 = 0
准� 二� 结果 1 . 研究组 SSR 波引出率的变化 : 两组共检测 1 3 8 条上肢, 1 7 个 SSR 波, 引出 1 其中 对照组 56 个, 引出 率 93.3 % , 研 究组 61 个, 引出率 7 8 . 2% ,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 . 0 1 ), 研究组引出率低于对照; 检测下 肢 1 38 条, 引出 10 8 个 SSR 波, 其中 <0 .0 1) �亚组分析显示, 腹泻组和便秘 > 0 . 0 5) , 见表 1� <0 . 0 1) �腹泻组� 便 � 7% , 8%, 对照组 52 个, 引出率 8 6. 研究组 56 个, 引出率 71. 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 � SSR 波引出率均显 著低于对照组( < 0 .0 1) , 组上下肢 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 ( (1 .36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年12月第14卷第12期MMJC ,Dec 2012,Vol 14,No.12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 )是指人体在接受刺激后出现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射性电位,是检测自主神经功能的电生理方法之一[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该项技术的逐步成熟,SSR 在脑梗死等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周围神经疾病及失眠、抑郁症等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现把相关报道综述如下。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1SSR 在脑梗死中的应用Korpelainen JT 等[2]通过58例脑梗死患者与健康人的对照性研究显示,大脑和脑干梗死患者SSR 幅度显著降低,潜伏期延长。

脑梗死急性期和缓解期SSR 幅度均降低,而只有脑梗死急性期的潜伏期延长。

刘萍等[3]对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析发现,急性脑梗死SSR 异常率为40.4%,主要表现为SSR 波形缺失、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

SSR 异常以基底节-丘脑最高(55.56%),皮质-皮质下次之(36.96%),脑桥最低(28.57%)。

其中,异常SSR 在皮质-皮质下及基底节-丘脑组绝大多数表现为双侧(82.35%、86.67%),而脑桥组则全部为双侧。

同时发现,波形缺失患者肢体瘫痪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严重,日常生活能力差。

陈寅等人同时发现[4],脑梗死组中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MCAI )者单侧SSR 异常率明显高于脑干梗死组(P <0.05),但脑干梗死组双侧SSR 异常显著高于MCAI 组(P <0.01)。

提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脑组织可能是中枢交感神经催汗纤维的起点或者说交感神经催汗纤维接受来自对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的传出冲动。

1.2SSR 在脑出血中的应用张福全等对38例脑出血患者的研究显示[5],急性脑出血后脑心综合征患者SSR 异常率达86.8%,主要表现为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波幅率增高和波形缺失,与健康人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 <0.01);同时,多数患者出现ST-T 改变和心律失常。

帕金森病50例皮肤交感反应特点分析

帕金森病50例皮肤交感反应特点分析

帕金森病50例皮肤交感反应特点分析冯新红;尹琳【摘要】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的皮肤交感反应(SSR)的特点,并探讨其与自主神经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2年1月我院门诊或病房收治的PD患者50例,同时收集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50例,均采用常规肌电图检查,测定其运动神经传导、F波、感觉神经传导(SCV)和SSR.结果正常对照组SSR全部引出,50例PD患者中,上肢5例波形缺失,下肢16例波形缺失.SSR潜伏期:正常对照组上肢(1.33±0.04)s,下肢(1.99±0.38)s,PD组上肢(1.50±0.11)s,下肢(2.16±0.17)s,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SSR波幅:正常对照组上肢(3.31±2.15)mv,下肢(1.73±0.98)mv,PD组上肢(1.23±0.67)mv,下肢(0.72±0.45)mv,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50例PD患者中,SSR 异常35例(70%),其中上肢异常10例,下肢异常35例,上肢SR异常的患者,其下肢SSR均有异常.下肢异常率明显高于上肢,二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D患者SSR异常主要表现在:波形消失16例,潜伏期延长7例,波幅下降19例.自主神经损伤症状组SSR异常率明显高于无自主神经损伤症状组.结论 PD 患者可出现SSR的异常,SSR能为PD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提供依据.%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tures of 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 disease arid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SR and automatic dysfunction. Methods The data of outpatients and inpatients diagnosed with PD were collected in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une 2008 to January 2012. 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 were measured in median nerve. Parameters analyses mainly included SSR. Latency and amplitude. Results The SSR was present in 100% of thecontrols but was absent in 5 cases in the hands and 16 cases in the feet in PD patients. The mean latency of the PD patients [palmar SSR: (1.50±0.11)s, plantar SSR:(2.16±0.17)s] were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s [palmar SSR: (1.33±0.04)s, plantar SSR: (l.99±0.3S)s] (P < 0.01). The mean amplitudes of the PD patients [pal mar SSR: (l.23±0.67) mv,plantar SSR: (0.72±0.45) mv]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s [palmar SSR: (3.31 ±2.15) mv: plantar SSR: (1.73±0.98) mv] (P < 0.01). The abnormality rate of SSR was 70% in 50 PD patients. 10 cases in the hands, 35 cases in the legs. The abnormality of SSR in automatic dysfunc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onautomatic dysfunction group (P < 0.01). The abnormality of SSR included prolonged latencies, decreased amplitudes and wave absence. Conclusion An abnormal SSR cart been observed in PD.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in PD patients may be early detected by the SSR.【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2(009)014【总页数】2页(P73-74)【关键词】帕金森病;自主神经;皮肤交感反应【作者】冯新红;尹琳【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116027;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116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5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较常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SSR

SSR
5
目前SSR的解剖通路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 它是一种多突触反射,一根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往往与多个节后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如,颈 上神经节内的交感节前与节后纤维之比为1: 11-17。因此,刺激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引起的 反应比较弥散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6
一般认为它的中枢段包括:下丘脑,脑干、边 缘系统、脊髓中间侧柱;其周围段为交感神经 节,节前、节后纤维及皮肤汗腺。
38
同时,Kanzato等对44例(51肢手)CTS,按临 床症状和电生理指标进行分级,并行SSR检测, 其中包括3例行腕横韧带松解术患者手术前后 的评估,他们认为,腕部与食指远端SSR波幅 的比值,在诊断早期CTS较为敏感,但其灵敏 性仍低于电诊断标准;此比值与CTS临床的严 重程度相关,可用来协助评估手术后患者的恢 复,评价交感汗腺纤维的再生。
33
尿毒症患者经常出现瘙痒,这是否与自主神经 功能障碍有关?2001年Zakrzewska等对51例尿 毒症患者进行了SSR检测,经统计学分析,瘙 痒与少汗和病理性的SSR有相当大的相关性, 因此,Zakrzewska等得出结论:SSR在检测尿 毒症自主神经病变时是一有用的手段。
34
常见的周围神经病与SSR
32
⒉肾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多伴有周围神经损害。 1996年Cemal 对22名慢性肾衰病人进行SSR检 查发现, SSR的缺失与异常的神经传导速度有 明显相关性。足部SSR的平均波幅与每周透析 频率呈显著相关,每周透析频率越高,足部 SSR的平均波幅就越高[17]。提示SSR有助于判 断透析后植物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
16
如将刺激器移向外侧,直接刺激C7和C8神经根 可计算出中枢传导时间,正常为300ms。刺激 强度从700V增加到900V,可见波幅增高,潜伏 期缩短。磁刺激SSR也有易化现象,当手部肌 肉在自主收缩状态下,汗腺运动电位的潜伏期 较放松状态下短30-40ms。

皮肤交感反应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皮肤交感反应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支配 汗腺 , 前 后 均 为胆 碱 能 C类 纤 维 , 后 末 梢 节 节
上肢 S R 出现率 为 7 , S 3 下肢 仅为 5 。 2
2 2 性 别 .
释放 乙酰 胆碱呈 毒 蕈碱样 反应 , 奋 时泌汗 。 兴
1 2 S R获 得 . S
无 明 显 差 别 。有 文 献 报 道 男 性 左 右 侧 肢 体
传出与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密切相关泌汗纤维不交叉在脊髓起于胸1以下胸腰段侧角上肢来自胸2至胸8或9节段下肢来自胸10至腰2或3节段循周围神经血管周围支配汗腺节前后均为胆碱能c类纤维节后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呈毒蕈碱样反应兴奋时泌汗
维普资讯
临 床 神 经 电生 理 学 杂 志 。 0 7年 6月 。 1 第 3期 . o r ao l i l lcrn u。 h s lg ( hn )J n 0 7 Vo.1 。 . 20 第 6卷 J un l f i c et。 e rp y i 。 y C ia .u e2 0 . 1 6 No 3 C n aE o
关, 主要 为 A 类有 髓 粗 径 纤 维 , 叶可 能 参 与 S R 额 S 引 出 , 叶参 与 波幅 调整 。传 出与 下丘脑 、 干 网状 顶 脑
2 S R 影 响 因素 S
S R是 多 突触 反射 , 激 方 法 多 , 响 因 素多 , S 刺 影
结构密 切相 关 , 泌汗纤 维 不交叉 , 脊髓 起 于胸 1以 在
下胸腰 段 侧角 , 上肢来 自胸 2至胸 8或 9节 段 , 肢 下 来 自胸 1 O至腰 2或 3节 段 , 周 围神 经 、 管 周 围 循 血
其 中皮 温 、 习惯 化影 响最 大 。
2 1 年 龄 . .

SSR

SSR
21
四.SSR的临床应用
22
常见内科代谢性疾病
23
⒈糖尿病

糖尿病(以下简称DM)除可累及周围感觉、 运动神经外,也累及自主神经系统,部分病 人以后者为主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文献报告,糖尿病神经病累及自主神经时其 五年死亡率是未被累及者的3倍。 尽早发现DM患者自主神经是否受累,对其采 取及时合理治疗很有意义。多数人认为SSR 是检测交感神经病变的有效的电生理方法之
39

Mondelli等也用SSR的测量来观察单侧CTS手术 前后的变化,并发现,检测在CTS中SSR异常的
最敏感参数为患侧指3与对侧指3的最大面积的 比值。
40
2、格林巴利综合征

2002年Asahina等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进 行了自主神经功能检测,目的是研究在AIDP与 AMAN之间自主神经受累是否相同。7例AIDP和8 例AMAN;行SSR及心率R-R间期变异率(RRIV) 测定,得出如下结论:


一。
24

1996年Cacciatori等对47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 病患者行SSR检测,结果发现SSR与周围神经病 病变的程度密切相关。对照组SSR的波幅与周 围神经传导速度正常组患者的SSR存在显著性 差异;
25

而且,随着交感神经周围功能损害的加重, SSR波幅逐渐下降;下肢音叉震动觉阈值也 与SSR呈显著性相关,这表明,SSR检测的交 感神经周围功能的异常包括细小的无髓交感 神经节后纤维和粗大的感觉神经纤维的受累 情况。
பைடு நூலகம்
17

关于S1和S2的起源尚不清楚,S1可能为快传导 汗腺运动纤维,S2可能为慢传导汗腺纤维。 SSR的中枢传导通路尚不清楚,动物实验发现 可能与延髓的网状结构、中脑、下丘脑及边 缘系统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1 波 形 .
语 , 中 以 S R更 多 被 引 用 。 其 S S R是 一 种 由内 源或 外 源 性 刺 激 诱 发 的多 突 触 交 感 神 S 经 反射 。 内源 性刺 激 如 咳 嗽 、 呼 吸 等 , 源 性 刺 激 如 电刺 深 外 激 、 刺 激 和 听觉 刺 激 等 。这些 刺 激 经 由粗 大 的有 髓 感 觉 纤 磁 维或 听神 经 传 人 , 由催 汗 的 交 感 纤 维 传 出 。 但 S R 的 中枢 S
维普资讯
实 用 临床 医学 2 0 0 8年 第 9卷 第 4期
P a t a C ii l dcn , 0 8 V l , o rc cl l c i n a Me i e 2 0 , o 9 N 4 i
交 感 神 经 皮 肤 反 应 的 研 究 进 展
感神 经 皮 肤 反 应 ( y ah t kn rs o s , S 等 诸 多术 s mp t ei s i e p n e S R) c
激 相 比 , 刺 激 为无 痛 性 刺 激 , 且 直 接 刺 激后 根 神 经 , 人 磁 并 传 冲动强 , 同步 性 好 , 明 显 的 适 应 性 , 目 前 认 为 诱 发 S R 无 是 S
处 胫 后 神 经 , 激 持 续 时 间 0 1 0 2ms 刺 激 强 度 1 ~ 刺 . ~ . , O
3 0 mA, 予 无规 律 刺 激 , 激 间 隔 >6 以 减 少 受 刺 激 部 给 刺 0s,
位 的 适 应 性 。 整 个 实 验 不 超 过 1 n 。 左 右 侧 记 录 的 S R 5mi S
文 就 S R 的反 射 机 制 、 测 技 术 、 S 检 主要 观 测 参 数 及 其 临 床 应
无 显 著 差 异 。另 外 前 额 、 窝 或 者 生殖 器 也 能 记 录 到 S R。 腋 S
用 作 一综 述 。
2 纪 9 代 后 R si 和 Uou 等 先 后 用 磁 刺 激 O世 O年 os i n zmi
流反 应 ( a a i s i rs o s , S ) 后 , 其 是 近 二 十余 g l nc kn ep n e G R 之 v 尤 年 来 , 多 国外 学 者 对 S R的 研 究 更 为 深 入 , 渐 出 现 了心 诸 S 逐 理 电 流反 射 ( s c g la i rf x P R 、 周 自主 神 经 表 p y l av nc el , G ) 外 o e 面 电位 ( e i ea a tn mi s r c p t t lP S ) 及交 p r h rl uo o c uf e o e i , A P 以 p a n a
头 部 、 颈 部 或 下 腰 部诱 发 出稳 定 和 清 晰 的 S R 。与 电刺 们 对 S R 的研 究 开 始 于 17 S 8 9年 Vg uo x观 察 到 的 io ru 皮 电现 象 。在 19 8 0年 Tac aof 这种 现象 描 述 为 皮 肤 电 rhn f 将
反 射 性 电位 , 中枢 神 经 系 统 参 与下 的皮 肤 催 汗反 射 。通 过 是
记 录 这种 反 射 性 电 位 变 化 来 反 映 植 物 神 经 系统 功 能 已倍 受
诸 多 国 内外 学 者 的 青 睐 。而 S R 检 测 法 也 以 其 无 创 伤 性 、 S
操 作 简 单 、 感 且 可 靠 的 优 势 性 越 来 越 多 的 应 用 于 临 床 。本 敏
试 者 安 静 放 松 的 卧 床 , 持 室 温 在 2 ~ 2 保 2 4 C或 者 更 高 , 皮 温>3~3 2 6℃ 。将 记 录 电 极 置 于 手 或 脚 的掌 心 。参 考 电极
置 于 手 背 或 足 背 。刺 激 电极 置 于 对 侧 腕 部 正 中 神 经 或 内踝
交 感 神经 皮 肤 反 应 (y a ei s i rso s,S R) smp t t kn ep n e S 是 h c 人 体 在接 受 引 起 交 感 神 经 系 统 活 动 的刺 激 之后 出 现 的皮 肤
不 受 习 惯 影 响 的 一 种 最 佳 方 法 。2 0 0 2年 R siP等 和 os
C reaA 等 又 分 别报 道 应 用 激 光刺 激 诱 发 出 S R, 结 evr S 其
果 与 电 刺 激无 明显 差 异 。
3 S R 的 主 要 观 测 参 数 及 其 主 要 影 响 因 素 S
处 理 机制 至今 尚未 完 全 明 了 , 目前 已知 有 多 个 部 位 参 与 , 其
S R 的波 形 有 双 相 、 S 多相 和 单 相 波 。从 上 肢 多记 录 到 双
相 和 多 相 波 , 下肢 多 记 录 到 双 相 波 , 相 波 则 很 少 见 。双 从 单
相 波 在 健 康成 人 中 的 出 现 率 > 4 , 般 由 一 低 幅 负 波 ( O 一 波
形 向上 ) 紧 随 其后 的 高 幅 正 波组 成 , 波 由 汗 腺 本 身 产 生 和 负 并 依 赖 于 它 的神 经 细 胞 的分 布 , 波 尚不 能 确 立 其 来 源 。用 正
肖琴 华 综 述 ) 熊 友 生 审 校 ) ( , ( ( 昌 大 学 a 研 究 生 院 医学 部 2 0 南 . 0 5级 ; . b 第二 附 属 医院神 经 内科 , 昌 3 0 0 ) 南 3 0 6 关键词 :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 反射机制; 检测技术 ; 测参数 ; 观 临床应用 中 图 分 类 号 : 38 R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9 1420)4 01-0 10 —89(080- 18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