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合集下载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在脑卒中伴发高血压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在脑卒中伴发高血压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t n in As a s p lme tlme o S R i ep u k n ig o i . e s . u p e n a t d, S s h l f li ma i g d a n s o h n s
lg ,in C t Jl rvn e 1 2 1 2 De at n f u oo , id n s i l n L n tn D sr tJl t ,i e e J i i in P o ic ,3 0 3; . p r l y, i me t rlg T e o gHopt o ga it c ,i nCi J— o Ne y ai i i y
关 键 词 :脑卒 中伴发 高血 压 ; 自主神 经功 能 ; 交感神 经皮肤反 应
文献标 识码 :A 中图分 类号 :R 6 . 9 51
A i g o tc v l f s m p t e i k n r s o s n sr k a i n s wih h — d a n s i a ue o y a h tc s i e p n e i t o e p t t t y e
ra f inCt,inCt,inPoic , 0 0 C ia euo l i Ji i Ji rvne 12 0 , hn ) Ji y l y l 3 A src :Ob ci T x l etedan scvleo m a e csi rso s ( S b ta t j t e oepo i ot au fs p t t kn ep ne S R)i p t nswt s k e v rh g i y h i n a e t i t e i h r o
120 ) 300
要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 ) S R 在脑卒 中伴发高血压患者 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3 0例脑 卒

帕金森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研究于.

帕金森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研究于.

帕金森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研究于[ 11-03-25 16:04:00 ] 编辑:studa20作者:苏文,祝育青,赵建法,陈升东,陈红霞【摘要】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对帕金森病(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62例PD患者和35例健康人进行了SSR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PD患者SSR异常率为69%,SSR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

结论: SSR 可作为评价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客观指标。

【关键词】帕金森病; 自主神经功能;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是由各种刺激所诱发的皮肤反射电位,能反映交感神经节后的纤维功能状态,是近年来研究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中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种方法。

我们对62例PD患者进行了SSR的研究,以探讨SSR在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中的价值。

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入组对象均系2004年4月至2006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初发PD 患者62例,病前未服用任何抗PD药物;男36例,女26例;年龄55~81岁,平均68.9岁;病程<2年的有17例,病程≥2年的有45例;有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症状者42例,无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症状患者20例。

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锥体外系统疾病讨论会制定的标准,排除各种原因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

正常对照组(正常组)为健康人,共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23~46岁,平均32.4岁。

1.2 方法(1) 所有入组患者均在服药前行SSR检查,入组后统一服用美多巴和泰舒达,剂量视病情而作调整;同时进行临床观察,有无出现脂颜、多汗、便秘及直立性低血压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

治疗6个月后复查SSR。

ssr是什么意思

ssr是什么意思

ssr是什么意思
SSR在医学专业领域的意思包括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清道夫受体。

1.交感神经皮肤反应:人体接受刺激后出现的皮肤反射性电位。

由交感神经传出纤维释放的冲动诱发汗腺的同步活动所产生。

测定时刺激方式有多种,如电刺激、惊吓刺激、磁刺激等。

2.清道夫受体:清道夫受体是RA的致病分子。

SSR可促进机体炎性T细胞、产生致炎因子,靶向抑制SSR-A。

同时,清道夫受体可改善类风湿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

从而为RA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物、靶点。

清道夫受体是吞噬细胞表面的一组异质性分子,至少以6种不同的分子形式存在。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和R-R间期变化率联合检测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价值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和R-R间期变化率联合检测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价值

分(63 ) 8 .7 略高 于 A B C D 3 2 1 3处 方 配 比的平 均 综 合 评分 (6 1 ) 故 A B C D1为 更 优 的选 择 方 8 .6 , 221
案。
3 讨 论
后的基质处方制备的地塞米松萘普生复方乳凝胶
基 质兼 有乳 剂 和凝 胶 的特 性 , 质量 稳定 , 合 药用 符
( 稿 日期 :0 1 一4 收 2 1 5D )
交 感神 经 皮 肤 反 应 和 R R间期 变 化 率联 合检 测 — 心 血 管神 经症 的 临床 价 值
袁 小 兰 杨四 清 , (. 汉市洪 山区磨 山社 区卫 生服 务 站 , 1武 湖北 武汉 407 2武 汉太 学 申南 医院 神经 内科 ) 304;
安徽 医科大学学报 ,0 0 3 ( ) 1 20 ,5 5 :9
[ ] 海敏. 剂型凝胶基 质的配制 [] 中国医院 药学杂 4蔡 乳 J.
志 ,0 12 ( ) 4 1 2 0 ,17 :3
在本实验中成为主要影 响因素, 而卡波姆用量则 成 为第 二 主要 因 素 。卡 波 姆 用 量 在 10 与 1 .% . 5 %差别 不 太 大 。乳 化 剂 在 本 实 验 中相 对 影 响少
标准。 参考 文献 :
[] 继华, 1刘 刘秋 莹. 类风 湿性 关 节 炎 的 药物 治 疗 现 状
卡波姆- 0 9 是常用的外用凝胶基质, 4 其分子中 含有大量的游离羧酸基团, 在碱性条件下羧酸基被 中和后 , 粘度增 大 , 可形成凝 胶 ( 粘度 在 6—1 l之间 最大) 。三乙醇胺的加入量随卡波姆- 0的量而相 9 4 应地变化 , 因此在本实验中未将 p H值作为考察 因 素, 采用三乙醇胺使其 p H保持在 70 . 左右。

2型糖尿病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检测及中医证候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检测及中医证候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检测及中医证候研究吴群励;梁晓春;姜楠;孙连庆;栾松;崔丽英;郭赛珊【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年(卷),期】2008(015)001【摘要】目的研究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在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其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192例T2DM患者的SSR;按气虚、阴虚、阳虚、血瘀、痰湿进行中医证候归类,用5级记分法进行量化评分.结果 SSR总体异常率为73.4%(141/192);在无周围神经损害症状和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症状的患者中,SSR异常率分别为71.5%(27/38)和68.8%(11/16);性别、年龄、病程及有无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症状对SSR异常率无影响(P均>0.05).SSR上肢波幅(Amp)与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胆固醇(CHO)呈正相关;下肢潜伏期(Lat)与餐后2 h血糖(2 h PBG)、舒张压(DBP)均呈正相关;下肢Amp与ApoA1、ApoB、LDL-C和CHO呈正相关(P<0.05或P<0.01).阴虚证、血瘀证出现频率>50%;>60岁组阳虚证比例及积分均显著高于≤60岁组(P<0.05和P<0.01);病程长者血瘀证、阳虚证积分均显著增高(P均<0.01);有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症状患者的气虚证和阴虚证积分均显著高于无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症状者(P均<0.01);SSR异常组的阴虚证积分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SSR的四肢Lat与气虚证积分呈负相关(-0.316<r值<-0.157,P<0.05或P<0.01);右上肢Amp与阳虚证、血瘀证积分均呈负相关(阳虚证r=-0.207,P=0.006;血瘀证r=-0.162,P=0.032).结论 SSR有助于发现糖尿病的亚临床神经病变,可作为评价T2DM患者早期自主神经及小纤维神经病变的敏感指标;血糖、血脂和血压可影响SSR参数.DPN患者阳虚、血瘀程度随病程延长和年龄增长渐进加重,气虚、阳虚和血瘀3种证候的病情程度对SSR参数的异常有一定影响.【总页数】4页(P24-27)【作者】吴群励;梁晓春;姜楠;孙连庆;栾松;崔丽英;郭赛珊【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R241.3【相关文献】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规律研究 [J], 黄飞;崔博乐;闫小光;张军;李怡2.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在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损害中的价值 [J], 谢莉红;刘南平;周立明;沙彦妮;杨平3.2型糖尿病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检测的特征 [J], 宋玉强;李成乾;阎文静;李培媛4.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J], 杨海燕;金艳蓉;李军;蔡新伦5.南阳市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关系的研究 [J], 陈吉全;郭延东;朱永强;何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糖尿病功能性肠病老年人交感神经皮肤反应临床研究

非糖尿病功能性肠病老年人交感神经皮肤反应临床研究

=
表�
研究组和对照组 SSR 波 Am p 差异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上肢 下肢 组别 例数 � � � A� m p( m V , � ) 肢数 � 值 � 值 A mp ( m V , � ) 肢数 值 对照组 腹泻组 便秘组 60 � 2.70 0 .25 56 5.68 3 <0 .0 10 1.78 0 .26 3� 8 2.3 3 0 .28 30 5.0 4 2b <0 .0 10b 1.4 2 0 .3 0 4� 0 2.3 9 0 .19 31 4 .961c <0 .0 50c 1.3 8 0 .24
2 � , w ma n-Ke ul sT e st ), re Te s t ), . 0 5 为检验水 均数差异 � 两两比较用 检验( Ne � 构成比分析用行 列表的 检验( Ch i Squa 取 = 0
准� 二� 结果 1 . 研究组 SSR 波引出率的变化 : 两组共检测 1 3 8 条上肢, 1 7 个 SSR 波, 引出 1 其中 对照组 56 个, 引出 率 93.3 % , 研 究组 61 个, 引出率 7 8 . 2% ,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 . 0 1 ), 研究组引出率低于对照; 检测下 肢 1 38 条, 引出 10 8 个 SSR 波, 其中 <0 .0 1) �亚组分析显示, 腹泻组和便秘 > 0 . 0 5) , 见表 1� <0 . 0 1) �腹泻组� 便 � 7% , 8%, 对照组 52 个, 引出率 8 6. 研究组 56 个, 引出率 71. 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 � SSR 波引出率均显 著低于对照组( < 0 .0 1) , 组上下肢 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 ( (1 .36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年12月第14卷第12期MMJC ,Dec 2012,Vol 14,No.12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 )是指人体在接受刺激后出现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射性电位,是检测自主神经功能的电生理方法之一[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该项技术的逐步成熟,SSR 在脑梗死等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周围神经疾病及失眠、抑郁症等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现把相关报道综述如下。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1SSR 在脑梗死中的应用Korpelainen JT 等[2]通过58例脑梗死患者与健康人的对照性研究显示,大脑和脑干梗死患者SSR 幅度显著降低,潜伏期延长。

脑梗死急性期和缓解期SSR 幅度均降低,而只有脑梗死急性期的潜伏期延长。

刘萍等[3]对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析发现,急性脑梗死SSR 异常率为40.4%,主要表现为SSR 波形缺失、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

SSR 异常以基底节-丘脑最高(55.56%),皮质-皮质下次之(36.96%),脑桥最低(28.57%)。

其中,异常SSR 在皮质-皮质下及基底节-丘脑组绝大多数表现为双侧(82.35%、86.67%),而脑桥组则全部为双侧。

同时发现,波形缺失患者肢体瘫痪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严重,日常生活能力差。

陈寅等人同时发现[4],脑梗死组中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MCAI )者单侧SSR 异常率明显高于脑干梗死组(P <0.05),但脑干梗死组双侧SSR 异常显著高于MCAI 组(P <0.01)。

提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脑组织可能是中枢交感神经催汗纤维的起点或者说交感神经催汗纤维接受来自对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的传出冲动。

1.2SSR 在脑出血中的应用张福全等对38例脑出血患者的研究显示[5],急性脑出血后脑心综合征患者SSR 异常率达86.8%,主要表现为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波幅率增高和波形缺失,与健康人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 <0.01);同时,多数患者出现ST-T 改变和心律失常。

皮肤交感反应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皮肤交感反应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支配 汗腺 , 前 后 均 为胆 碱 能 C类 纤 维 , 后 末 梢 节 节
上肢 S R 出现率 为 7 , S 3 下肢 仅为 5 。 2
2 2 性 别 .
释放 乙酰 胆碱呈 毒 蕈碱样 反应 , 奋 时泌汗 。 兴
1 2 S R获 得 . S
无 明 显 差 别 。有 文 献 报 道 男 性 左 右 侧 肢 体
传出与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密切相关泌汗纤维不交叉在脊髓起于胸1以下胸腰段侧角上肢来自胸2至胸8或9节段下肢来自胸10至腰2或3节段循周围神经血管周围支配汗腺节前后均为胆碱能c类纤维节后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呈毒蕈碱样反应兴奋时泌汗
维普资讯
临 床 神 经 电生 理 学 杂 志 。 0 7年 6月 。 1 第 3期 . o r ao l i l lcrn u。 h s lg ( hn )J n 0 7 Vo.1 。 . 20 第 6卷 J un l f i c et。 e rp y i 。 y C ia .u e2 0 . 1 6 No 3 C n aE o
关, 主要 为 A 类有 髓 粗 径 纤 维 , 叶可 能 参 与 S R 额 S 引 出 , 叶参 与 波幅 调整 。传 出与 下丘脑 、 干 网状 顶 脑
2 S R 影 响 因素 S
S R是 多 突触 反射 , 激 方 法 多 , 响 因 素多 , S 刺 影
结构密 切相 关 , 泌汗纤 维 不交叉 , 脊髓 起 于胸 1以 在
下胸腰 段 侧角 , 上肢来 自胸 2至胸 8或 9节 段 , 肢 下 来 自胸 1 O至腰 2或 3节 段 , 周 围神 经 、 管 周 围 循 血
其 中皮 温 、 习惯 化影 响最 大 。
2 1 年 龄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二、方法学
SSR波形分三种:P型(正相波成分占优势),N型(负 相波成分占优势)和M型(P型与N型混合型),并发现M 型易产生习惯性。
所谓习惯性是指通过连续刺激使SSR波幅随刺激 次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它受皮层意识及注意状态的 影响。
SSR的波形潜伏时一般为1.33±0.1s(秒),波幅 为1.59士0.378mV。
SSR潜伏时与波幅与皮肤温度呈线性相关,即皮 温下降,SSR潜伏时延长,波幅降低。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三、SSR异常:
糖代谢障碍、微血管病变、周围神经损害、脑 梗死、焦虑症和抑郁症等均能致SSR异常。
SSR是一种与汗腺活动有关,并反映交感神经节 后纤维功能状态的表皮电位,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刺 激所诱发。
经典的交感催汗通路皮质下结构包括下丘脑后 部、脑干和脊髓,内囊基底节区对SSR皮质下中枢也 有调节作用。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二、方法学
检查室要求明亮、安静,室温22~25℃。 受试者仰卧最佳,在检查过程中要求受试者 保持清醒和放松。
交感神用表面盘形电极放置于手心,参考电极放置 于手背的第二骨间肌,距指蹼大约3cm处。接地电极位于腕上 15~20cm处。刺激电极位于对侧腕部正中神经处。刺激强度 以拇指屈曲动作为准(约15~20mA),电刺激时程0.1~0.2ms,带 通1—30Hz,分析时间3000ms(3秒),灵敏度0.1~0.5mv/cm,刺激 频率0.6HZ或0.1Hz,刺激2—4次,每次刺激间隔1min以上,给予 无规律刺激,以避免习惯性对结果的影响。不用叠加平均即 可阅读,测量起始潜伏期和波幅。
SSR由后根传入,经中枢反射(脑与脊髓),最后由交 感神经节后纤维传出,属于多突触反射。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SSR可以用于评估男性阳萎的诊断,阴部皮 肤SSR检查可以区别阳萎是由于器质性或功能 性引起的。(记录电极与肢体记录一样,刺激部 位在会阴部肛门与阴囊之间的皮肤),
资料所见:阴部SSR正常值:1.63±0.26s,波 幅面积:1.18±0.88mV×S,年龄为35-53岁之间。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SSR)
2018.03.09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一、原理
SSR是交感神经传出纤维释放冲动产生 的动作电位,其结果是使汗腺膜对钾离子通 透性产生变化而发汗,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 与下的催汗反射。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一、原理
SSR是多突触的交感神经反射,反射弧的中枢部 分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下丘脑后部和中脑网状结构 是其最重要的神经结构,此外大脑皮层在调节SSR方 面也有重要作用,但植物神经调节的高级中枢在大 脑皮层代表区的定位目前仍不十分确定。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三、SSR异常:
25例健康人上肢(15~65岁) SSR正常值(男15例、 女10例,本室测定)
潜时:1.36±0.10(S) 波幅:1.56±0.382(mV) 最高值:1.60s(秒) 最低值:0.95s(秒)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三、SSR异常:
SSR的异常标准:①SSR缺失;②SSR潜伏时延长;③ SSR波幅及波幅率异常;④SSR波形波幅面积(mVs)的 缩小。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二、方法学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二、方法学
SSR异常:X+2.5×标准差为正常上限,超过者属延 长(异常);波幅(mV)测量5个波中最高的波幅的一个波, 取几次测量的均值,低于对照组最低者为降低(异常), 几次测量均不出波形者示属异常。
此外SSR受皮温,刺激方式,刺激强度,记录部位,深 呼吸等影响。
SSR波形面积缩小的程度提示神经损害的 轻重程度。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感谢各位的聆听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谢谢您的聆听
2020
SSR缺失提示交感神经反射通路阻断或中枢传导 通路的完全抑制。
SSR潜伏时延长提示周围神经感觉纤维损害 (MCV或SCV排除后),或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病变(C型无 髓纤维)。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三、SSR异常:
SSR波幅及波幅率异常(降低或消失):提示 交感神经反射活动的中枢抑制,可预示亚临床 病变,皮层病变引起双侧SSR抑制,内囊基底节 区和脑干梗死也引起双侧抑制,但以病灶侧为 重度。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交感催汗通路可能起源于大脑皮层广泛的区 域,然后投射到下丘脑后部和同侧中脑和桥脑被盖 部,穿过延髓后外侧,交叉到对侧脊髓。反射弧的 传入支由粗大的有髓鞘皮肤感觉神经纤维组成。 反射弧的传出支由细小的无髓鞘C型(胆碱能)纤维 组成,并支配汗腺活动。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一、原理
SSR检查是反映植物神经功能,特别是交感神经 功能的客观指标,是定量分析交感神经功能的一项 敏感捡测手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